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清晨,外城西大街逐渐忙碌起来。
京城大多数市井居民都有自己的小生意。卖菜也好,卖杂货也罢,乃至挨家挨户收“夜香”——也就是粪便,只要不是懒得出类拔萃,都能混得不错。
谁让京城是大齐朝最繁华的城市呢。
这里也绝没有秦行之梦中世界的城管,只要你不是欺行霸市、以次充好,又或者影响交通,官府才不会干涉呢。
要知道,大户人家不事生产,粮食蔬菜可以从城外自家地里运,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就只能靠下人出门购买。你为了肃穆整洁把这些小商贩禁掉,老百姓的生计你可以不在乎,大户人家怎么办?
这说的是流动小商贩,有钱人也做生意,不过人家都有自己的店铺,或是租来的,或者干脆就是自己的房子。
秦行之租的店铺就在西大街繁华路段。
本来,俩道士商议着,符箓店怎么说也是“高端生意”,应该在东大街找个店铺,东城有钱人多啊。可惜打听之后发现,那里的店铺租金贵得吓人,顿时就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无论秦行之多自信,一钱银子没赚到,先付出一大笔租金,压力还是太大。
于是俩道士在西大街找了个店铺。
对李奉常说的理由,仍旧冠冕堂皇:“开符箓店,是为了给老百姓带去道法的福泽,西城普通百姓多,当然选择西城。道法属于天下人,不是有钱人的专利!”
今天,就是三个道士共同推断出的开业大吉之日。
除了被东大街高昂的租金打败,小道士一向不吝啬。此刻店铺外面扯起大红绸子,整个店内也是粉刷一新。
专门定做的柜台由秦行之亲自设计,外观大方得体,又透着那么一丝高贵神秘气息。连李奉常都赞不绝口,认为秦行之不做道士,去干木匠前途肯定十分远大。
柜台内,就是符箓店的主营产品了。
符咒不算太多,按李奉常的说法,物以稀为贵,太多了也不一定就好。人家一看,嗬,这么多符咒,烂大街了这是,肯定价廉物美。
当然,秦行之严重怀疑李奉常这些天付出法力太多,故意这么说好偷懒。不过他也没较真,本来用的就是人家的法力,也不好太过分。
店铺的招牌被大红绸子盖住,暂时还不知是什么名字。
除了这些,店外的树上,还挂了好多鞭炮。
鞭炮在大齐朝并非稀罕物,据说还是太祖皇帝发明的。
当年太祖征战天下,偶遇一位云游道士(为什么又是道士呢?太祖和道士的缘分,着实不小啊),两人在大帐中促膝长谈。
第二天道士走了,太祖守着一堆黑色粉末敲鼓聚将。
“兄弟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太祖问。
众人凑过去仔细观察,有人甚至还捏了一撮放进嘴里尝了尝。
太祖乐了:“老兄啊,你可真豪放!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就敢往嘴里放?万一它是磨成粉末的干粪呢……”
“不能。”对方摇头,自信地说道,“末将打小鼻子就灵,它没臭味,否则您以为我傻啊。”
众人哄笑,大帐内顿时一片欢乐。
一位老将军眼神不好,混乱的工夫,随手掏出火折子,啪啪啪就敲打上了:“大帐里太暗,老夫点个火……”
太祖脸就变了:“老将军住手,油箱不是这么看滴——”
可惜晚了,只听轰的一声,火星溅到黑粉末上,粉末当场就被引着了,一股浓烟升腾而起。
等众人连滚带爬的从大帐中逃出来,太祖咧开嘴,黑漆漆的脸上,两排小白牙分外刺眼,看着仿佛个个变成昆仑奴的手下们苦笑不已。
“还好,幸亏老子记下了方子,我们还能再造,否则这损失就大了。”
一位将军忍不住吐槽:“大元帅,咱们差点被连锅端烧死,您应该庆幸的是这个才对吧?”
太祖摇头:“那是不可能的,你以为我为何把火药摊开放?如果我把它装进木桶让你们看,那才是帮咱们的敌人把自己玩死呢。”
“方才那黑色粉末,是火药?”
“对呀,这可是我和道士共同研究出的黑火药,跟以前的那种山寨货完全不同,很珍贵的!”
老将军老脸一红,非常羞愧:“都怪老夫……”
太祖摆摆手:“不怪你。其实吧,大帐里一向光线不好,我猜以你的尿性,八成会玩儿火折子,只是没想到你动作够快的,果然老而弥坚。”
老将军心说,这应该是夸奖吧?
第128章 蒲松龄老先生不服
将军们都了解自家大元帅向来不着调,喜欢胡闹,可他弄出一堆火药放中军帐里,这就太危险了。火药就算众人没见过也听说过,虽然黑火药是第一次听说。
于是众人就劝说太祖。
太祖笑道:“你们错了,这次我真不是玩儿,这东西可以用来打仗!”
“求解释。”
太祖得意地说道:“很简单,这东西如果放进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它会爆炸。”
有聪明的将军顿时眼睛大亮:“您是说……”
“没错!我们把火药用纸层层裹起来,外面留个引信,点燃了往敌人军阵里使劲扔,那噼里啪啦的动静,就算吓不死他们,也得惊了他们的马匹。”
咦,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那位聪明的将军觉得似乎遗漏了什么,但大元帅的主意确实很好,这东西如果真有效,对付骑兵绝对好使。以前也有人试图用爆竹做类似的事,不过需要点燃一堆火烧爆竹节,敌人又不傻,当然会躲开。
“大元帅,这种新式武器,叫什么?”
众人决定把命名权交给尊敬的大元帅阁下。
太祖意气风发的挥手:“早想好了,就叫鞭炮。”
于是鞭炮就被发明出来了。
当然,在鞭炮纯粹用动静吓人的基础上,聪明将军后来研究出用瓦罐装着蒺藜火药等混合物的更厉害武器,被太祖嘉奖,那就是后话了。
天下太平后,鞭炮逐渐走向民间,最后代替了传统的爆竹,成为逢年过节必点的一项传统物品。
用在开业庆典上,却是秦行之独创。
天下人都信神鬼信运道,做生意讲究个财源广进,最怕财神爷不高兴。试想假如财神爷一时兴起,下凡观摩开业,你放一串鞭炮,吓着他老人家怎么办?
要知道过年烧爆竹,本来就是为了吓走怪兽“夕”的,可见无论爆竹还是鞭炮,主要作用还是吓唬人。
因此,不年不节的,树上居然挂了许多鞭炮,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店内,秦行之很得意:“瞧,我就说放鞭炮肯定没错,老道你还不服气。你看,还没放呢,就开始吸引眼球了,道爷妥妥的是开大齐朝风气之先的商业奇才呐。”
老道翻了翻眼皮,心说你就作吧,到时吓走了财神,反正赔的是你和熊六梅那傻娘们的银子。
他也看开了,儿大不由爷,小道士如今对自己的话,那是爱听不听,主意大着呢。
店里只有三个道士和二柱子。
熊六梅本来想来的,被秦行之严词拒绝了。小道士敢开业放鞭炮,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女人在店里操持,大齐朝除了青楼,就没有这种事。
当然,如果李春娘愿意来店里帮忙,秦行之就不会反对,小道士也没细想为何要区别对待。
熊六梅对秦行之赚钱的能力深信不疑,从三江县一路走来,小道士没少赚银子,特别是在密州府,直接赚到一万两之巨,这充分证明了小道士的赚钱手段。
什么,你说那是偷的?
那又如何,老娘以前还抢呢!无论拦路打劫,还是入室【创建和谐家园】,大家都是做生意,和开店没区别,同行就没必要互相歧视啦。
因此当秦行之说“做生意让女人走开”,熊六梅二话不说,立刻就答应在豪宅里坐吃等死,就等秦行之往家大把大把的搬银子即可。
吉时到。
秦行之带着师父、李奉常、二柱子,走出店门,冲看热闹的众人打个稽首:“小店今日开业,多谢诸位父老捧场。”
看客们立刻议论开了。
“居然是三个道士……我说,你们是修道之人,怎么做起生意来了,莫非三位是被逐出师门的?”
“既然是被逐出师门,就别穿道袍了,赶紧脱了吧,没得给道门丢人。”
“仁兄这话就不对了,官府又没规定必须道士才能穿道袍,你我要是喜欢了,也可以买身道袍穿上。”
“话是如此,三个道士一字排开,总让人觉得十分惹眼啊。”
“喂,小老板,你是打算放鞭炮?”
“对呀,店铺开业放鞭炮,这事儿稀奇,大家等了半天,就为看这个呢,快放吧!”
没人提醒秦行之放鞭炮吓跑财神的事,离过年早着呢,居然能听鞭炮声,这种难得的福利,可不能给搞没了。
秦行之大乐:“这就放!看完热闹,记得光顾小店哦。”
众人乱糟糟答应着:“好说,小老板放心,这个面子肯定给。”
秦行之把火折子递向秦寿:“师父你来点吧?放心,人家财神是神仙,不可能被鞭炮声吓着,这都是无知俗人胡乱猜想,您是专业人士,怎能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秦寿断然拒绝:“道爷不点。”
秦行之不在意的笑笑,也没继续劝说。
已经相信神仙存在的小道士,当然不会再说什么“封建迷信”之类的话。但他不认为财神会闲得蛋疼,真跑哪家店铺看热闹。
就算喜欢热闹,全天下每天开业的店铺得有多少,财神也看不过来。若是把“化身亿万”之类的神通用在看热闹上,那么财神他老人家是有多无聊?
秦行之依次点燃鞭炮,店外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加上看客们的叫好声,顿时变得十分热闹。
李奉常忽然心中一动,暗自掐指算了算,不由得动容:“竟然真有开风气之先的气象!难道符箓店真会大赚,让天下人接受开业放鞭炮,百年后也成为传统?”
动了容,装出来的憨厚样就不见了。
幸亏秦寿正担忧徒弟触犯财神,没注意到李奉常的神态变化。
能开风气之先的,大抵不是一般人。
比如大齐朝太祖皇帝,别看史书上对其描述显得此人似乎相当不靠谱,人家却是真正开风气之先的非凡存在。
不说鞭炮,也不说其它稀奇古怪的发明,至少瞎胡闹的一个后果,就是让皇家威严比以前各朝代大大不如。
而太祖似乎也知道自己这瞎胡闹的性子乃是天生,因此对自己的皇权限制极多(也可能是因为懒不想管事),对官员和老百姓则分外宽容。后代也只好萧规曹随,一代代传下来。
由此,大齐朝成了有史以来最宽松的朝代,天下的戾气也少了很多。皇家隔几代出个不着调的皇帝,顿时整个大齐百姓就有了茶余饭后解闷的话题。
要不是宽松,哪会允许史书胡乱抹黑太祖?
这当然不一定就是好事,宽松带来的后果就是控制力降低、军力退化很快。你快乐了,人家周边游牧民族见不得你快乐,也是让大齐朝代代头疼的事。
可无论如何,大齐朝是首个如此善待子民的朝代。
当年华盖派祖师刘若拙曾经讲过,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也许有一【创建和谐家园】家会变成象征性的存在,由天下人共治天下呢。
秦行之有开风气之先的气象,李奉常就不能不慎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