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皇帝的心里,对凯特林的电报里讲述到的中国人的战略智慧,十分景仰。

      皮洛夫首相则敦促,政府要立即选派最优秀的技术工人和专家学者到满清帝国去,还决定收集汽油柴油等派舰队给中国送去,为了尽快满足中国新军的强烈要求,他决定,先将囤积在山东胶州的德国基地的一部分物资给中国运输过去。

      十五章,签定临时协议。

      三天以后,中国和列强的第二轮谈判终于有了部分结果,签定了《京津和平临时协议十八条》,实际上就是一个暂时的停战协定,中国方面表示,在未来一年之内,绝对不会主动攻击任何列强在京津地区的军队,也决定开放京津地区的和平商业往来,并且保证,一定禁止中国军民针对列强的过激行为,杜绝盲目排外和屠杀传教士,非武装人员。

      在这一方面,政委做出强烈地举措,象列强表示,如果今后再发生类似于今年的,清帝国的百姓肆无忌惮地攻击国外侨民的行为,甚至包括迫害中国本土的【创建和谐家园】教,东正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的教民事件,中国政府,也包括京津地区的新军部队,将予以严厉镇压。

      至于目前列强在华人员,特别是和平人士所遭受的损失,中国政府将用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来调查核实,最终,将会给列强一个满意的答复,在适当的情况下,将会给那些受害者以必要的补偿。

      中国谈判代表还表示,并且在临时和平协议中直接写清楚,开列为第一条,中国政府将执行对外开放的新政策,是完全的对外开放,允许每一个世界大国到中国来,进行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友好活动,政委个人还热情洋溢地宣布,中国是一个大市场,欢迎每一个国家有眼光的企业家来这里投资。在谈判桌上解释这一点的时候,政委对很多国家进行了表彰,比如美国的对华外交政策,比如说对英国,德国的对华投资问题,都是正面认可的。

      清帝国表示,要保障列强在华的一切正当利益。

      当这些政策和条件在谈判桌上公开以后,列强的代表人人脸上露出了压抑不住的喜悦,因为这样的条件,是中国方面一百八十度的,不,是三百六十度的。。。。。。不知道多少度的大改变,列强的代表甚至怀疑中国新军方面发生了超级大地震,某某军官之间发生了龌龊,会不会在几个月内就发生火并事件,总之,各国代表喜气洋洋,因为这个新的条件事实上完全对外妥协,清帝国不仅承认了战争的责任问题,还表示了单方面赔偿的意向,特别是包保证将来列强的在华利益,使各国都象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天上午,德国就表示,这是一个公正公平的条件,德国公使凯特林大加赞赏,并且表示第一个要签约,虽然这是一个临时协议。随后,奥匈帝国的代表,意大利的代表,都表示了强烈地好感。

      英国政府代表和法国政府代表都表示赞成,因为这两个国家在华的利益更早建立,势力更大,并不希望瓜分中国,那样的话,实际上是使中国权利更多地落到了其他国家的手中,他们国家出兵侵略中国的目的如果按照政委的临时和平协议的承诺,他们是完全达到了,还有什么再打下去的意义?

      为了支持中国政府的新态度,并使之向实质方面转化,英国佬和法国佬都改变了哭丧的破脸儿,转而热情洋溢地鼓励,赞美中国,那边西方世界能拿出来表扬人的话,什么人权啦,民主啦,自由啦,文明啦,统统的,一古脑儿拿出来,免费地往中国政府的脑袋上砸,还说政委个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将军,人类文明在东方传播的旗帜。

      美国政府的代表,兰贝公使是最最开心的一个,因为政委在条件里和解释的时候,对美国表扬对多,特别是他承认新政策的基础就是美国人提倡的开放合作的精神,政委把美国夸成了一朵花,让兰贝先生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体温升高了好几度,在脑袋方面的局部温度升高得更快。要不是会议很快转入了新的程序,说不定公使先生大的头上会发生自燃的奇迹。

      政委还表示,中国方面决定逐步释放在华的列强官兵,并且表示,不再认为他们是强盗和罪犯,对其中一些官兵的犯罪行为,也将在简单的调查以后,予以从轻发落。

      中国政府还开列了一张清单,表示在三年之内,逐步地释放完全在押的列国战俘十万余人。也包括他们在华的武器弹药等物资。

      政委表示,西安的西太后和皇帝完全认可他们的新政策,因为他就是清帝国的全权代表。他一个人说了算,甚至他还严厉地表示,他会用自己掌握的强大武力来保证他针对列强的新政策。

      “不管黑猫,白猫,逮住了和平友好往来的老鼠就是好猫。”政委用一句很奇怪的中国句式强调说。

      在列出这么多眼花缭乱,令人砰然心动的条件的同时,政委还表示,如果列强同意这些内容的话,可以马上签定,但是,这只是一个框架协议,还需要认真地商讨,要实行它,更需要列强的努力。

      列强当即就纷纷答应,愿意签定,因为这个协议是临时,可以在若干年限内加以废除,并不会对列强产生多少限制,其二,协议几乎没有提列强的赔偿损失之责任,也没有追究他们的战争责任,如果综合考虑中国政府对损害各国利益行为的镇压态度,就足以说明,中国事实上已经认可了这样一个理论:列强的行为是正义的。

      不过,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政委要求各国分别同中国签定临时协议,而不能以八国和十一国的形式。否则,中国政府将予以拒绝。

      只用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讨论,其实是给列强代表一个放声歌唱,释放内心世界压抑的情绪的机会,列强代表就纷纷同意签定和平的临时协议。

      不过,俄罗斯外长维特有些目光闪烁,问政委,外国目前在华的武力存在如果是为了维护列强的正当利益,是否可以长期存在?

      政委立即大肆抨击,当着丫的面说这是世界上最最【创建和谐家园】的言论。政委表示,列强的利益,中国政府会用生命和鲜血予以保护,如果哪一个国家不相信这一点,他就可以来试试,还有,要列强给中国政府适当的时间来保证。

      维特遭到了大家的嘲笑和鄙视。特别是德国公使凯特林,他说,既然中国政委实际上承认了各国在华的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内的特权,这已经达到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国家的临界程度,哪一个国家要是再不知趣,它就该受到上帝的提醒。这个提醒的意思,谁都知道,就是惩罚。

      各国马上明白了一个问题,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已经明确了。一旦俄罗斯军队赖在中国的满蒙地区不走,则中国军队可能要动用武力。

      英国代表,美国代表,立即表示签定和平协议,他们确定已经摸到了中国方面的底牌,那就是,在最近时期内,和俄罗斯的战争。这对于英法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法国和俄罗斯已经确定了同盟关系,可是,它也反感俄罗斯在华动作过于张扬。

      “给他们点儿教训才好!要这只北极熊知道,只有依靠法国的贷款和军事支持,他们才能有出路!”法国代表的心里暗暗思考着。

      英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其实非常紧张,因为两年前俄罗斯占据了辽东半岛上的旅顺作为军港,建立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不冻基地以后,整个中国的长城以被地区都成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这是对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地位的挑战,因此,英国政府急忙抢占了中国山东的威海卫军港作为一个新的军事基地,并且向自己的强敌德国表示,这不是针对他们的,希望他们谅解,那么,它针对谁呢?自然是俄罗斯。

      真的历史上,英国和俄罗斯的矛盾非常尖锐,所以,它支持了日本,在一九零二年,英日同盟条约签定,两年后,英国支持了日本对俄宣战,日俄战争日本能够获得胜利的重大原因在于,英国的鼎力支持。直到俄国被削弱得差不多了,英国才在两年以后,即一九零七年,和俄罗斯建立协约友好的同盟关系。

      日本政府的代表伊藤先生也露出了罕见的微笑,虽然他对华的态度最强硬,也因此赢得了“好战的小个子”的雅号,可是,他对新的中国协议也是绝口赞成。他本来担心谈判会陷入僵局,那么,他通过政治方式来解决七万多日本战俘问题的途径就将彻底失败,而这个是他在【创建和谐家园】面前打了保票的。

      “感谢大清帝国翻然悔悟!”他说。

      “谢谢日本方面的翻然悔悟,中国政府的态度之基础是日本方面的翻然悔悟!”政委毫不留情地讥讽道:“如果日本方面继续小动作,大清帝国会教育你们懂得最基本的做人规矩!”

      这下子,伊藤兄弟才老实了一点儿。

      中国方面也对列强方面提出了要求,但是,微乎其微。立即撤离所有的军队,(军事基地等处的不在考虑之列)停止对华军事敌意。并以极低代价购买的方式,取得本国的战俘释放。

      半个小时以内,七个强国,外加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十个国家签定了对华临时和约,但是日本表示在中国释放战俘问题上有保留意见,需要进一步协商,之外,只有一个国家没有签定协议,那就是俄罗斯。这也是政委等早就预料好的。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就在大家准备庆祝新谈判的重大进展时,他突然同意签定。

      法国政府代表一扫晦气的倒霉相,展示了他们民族浪漫欢乐的天性,更多的恐怕是炫耀他们的财富和艺术精湛,好几桶超级名贵的法国干白,人头马。XO等洋酒被免费供应各国代表享用。

      在法国人的慷慨中,各国代表一片喜气洋洋,中国人也不例外。

      有一点儿小插曲是,各国的代表都拿出自己国家的名酒和菜肴来款待朋友,日本的伊藤兄弟也下令厨师拿来日本最精美的食物,可是,把大家气了个半死,因为他能够拿出的只有芋羹汤和生鱼片,比药还难吃.好几个国家的代表一吃就呸呸乱吐."这是人吃的吗?"

      十六章,帝国残阳

      大沽口外,夕阳无限,海天辽阔,一群群海鸟沸腾地喧闹着,追逐在轻盈的浪花之颠,巨长的黑色烟柱高高地飘向西岸,潮湿咸腥的晚风微微传来,一道触目惊心的红云将西北角的天空渲染得令人费解,青色的天空渐渐晦暗,庞然的舰队,久久地鸣着呜咽的汽笛,黯然地犁开深蓝的海面,向着东方更深处缓缓驶去。

      《京津和平临时协议》签定以后,各国公使纷纷扬帆东返,预示着第一阶段的谈判确立了基本框架,新的谈判和调查履行,尚需复杂琐碎地工作。

      岸上,袁世凯带领大清帝国的数十名谈判代表威风凛凛地站在码头的最高处,了望列强军舰的行踪,今天,他依然穿戴得非常整齐,正面讲,是礼仪周全,恭敬谨慎,通俗地讲,是得意洋洋,踌躇满志。

      “乘兴而来者,败兴而去也!哈哈哈哈!”袁巡抚拈着稀疏的黑须,潇洒地摇晃着红缨珠顶,一眼花翎的大盖帽,然后将手顺到了环形的朝珠上,一颗颗数着。

      “大人,海风潮湿,您还是回去安歇吧!”一名戈什哈察言观色,及时上前劝阻道。

      徐世昌示意那戈什哈离开,“大人,以卑职愚见,虽然临时条款约定,其实,麻烦的事情更多,一月后列国代表再来,恐怕大人要忙不过来呢!”

      “哼,老徐呀,你真逗,难道你怕了?”袁世凯照例眯缝了眼睛,以使自己的目光更有杀伤力。

      “卑职是为大人担忧。”

      “哦?徐帮办恐怕不仅仅是为我担忧吧?你必定已经看破事机,请明言。”

      “哪里哪里!”

      “说吗,老徐,你我又不是外人!”

      “以卑职之见,列强事宜并不可怕,我等只要有一拖字即可对付,”徐世昌的目光里闪烁着精芒。

      “既然我等无事,怎么又会忙乱?”

      “大人,京津地区的善后事宜恐怕要劳大人费尽心机呢!”

      “哦?哈哈哈哈!老徐果然是个明白人啊!京津之地,一要挤兑栗赵所部,使他们尽快北上,二则收拾残局,恢复建制,确实够我等忙活一阵子啦!”

      与袁世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舰队上的各国代表。

      “八噶,八噶。。。。。。你们不会高兴太久的。只要我们也研出坦克车辆,则八国力量一定会再次席卷【创建和谐家园】的心脏,直到这个邪恶堕落,糊涂【创建和谐家园】家在尘世上彻底消失!”伊藤杀气腾腾地在房间里挥舞着战刀,咆哮了一遍又一遍。“我们大日本的坦克,将要扫平所有的敌人!东洋,也只配我们日本人做新的主人!”

      “不错,神秘的中国人,我真的看不透你啊,但是,我们会回来的,谢谢你为了我们美利坚的门户开放原则而浴血奋战!中国人,我真的不知道,你是太聪明了还是太愚昧了。”美国公使蓝贝吐了一串儿烟圈儿,坐在甲板上,沐浴着海风,用左臂支持着瘦长的马脸,绅士地思想着。

      英国公使微微点着头不说话,但是,在日记里,他已经把自己的心态写得清清楚楚了,必须抢在德国和法国之前制造出装甲车辆。“坦克?怎么中国人也偏爱我们英国发音?不是水桶的意思吗?水桶?中国人真是阴险歹毒,他们这是对世界表明,他们用了几十只水桶就打败了我们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实在是太猖狂了。”

      唯一没有签定临时协议的俄罗斯外长维特一脸冷峻,蓬松的几乎遮盖了大部分脸面的络腮胡子使他显得格外深沉,威武。在他旁边的桌子上,放着普希金的诗集,打开到赞美俄罗斯祖国的那一首,紧挨着它的是一本德国前军校校长克劳塞维茨将军的名著《战争论》:“俄罗斯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哥萨克的马刀!”

      法国公使正在命令部下联通中国重臣李鸿章,他们已经发了三封电报了。在他看来,如果能捧出李鸿章先生进行下一轮的谈判,情况显然要好得多。他们的印象是:赵政委狡诈,袁世凯圆滑,刚毅疯狂,也许李中堂才是典型的好人,慷慨啊。

      。。。。。。

      同一时间,西安城,群鸦乱舞,钟鼓悠扬,明朝残余的内城墙上,一队队满洲八旗官兵紧张地巡逻。宽阔的城道,巨大的青砖,张扬的军旗,都被渐渐暗淡的晚霞涂抹成了一幅苍凉壮阔的山水风景。

      原本庄重威严的陕西行省巡抚衙门,现在更加安静肃穆,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太后老佛爷和皇帝陛下的临时行宫,担负起了脉动整个帝国血气的中枢功能,遭受重创的帝国能否恢复一线生机,仿佛在这一片虚无缥缈的暮霭中。

      相对于紫禁城太和殿来说,显得极为狭小的巡抚行辕,突然间恢复了人群攒动的热闹非凡景象。太监们一簇簇地往来,禁卫军分列道路两边,衣甲鲜明,刀枪林立,腰间挂着盒子炮,手里挺着铁矛,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

      在一片山呼海啸般,又极有节奏韵律的人潮中,西太后和光绪皇帝缓缓登堂入室,接受了群臣的朝拜。

      “好!好!好!”西太后看着手上刚接到的电报文件,突然一扫阴冷黯然的情绪,充满褶子的粉脸上,竟然神采奕奕,抚掌大笑:“不割地不赔款,不损朝廷威严,挫敌以威,抚之以利,张弛中庸,文武兼济,这协议定得甚合我意!”

      底下的随从大臣认真地倾听完老太后的详细解说,再一次掀起了欢呼的狂潮。

      “祸兮,福之所伏!数月以来,京津陷落,国家西狩,人心惶惶,孰料旬月之间,竟有此等翻天覆地之变?重开中兴强盛之音?此真乃是列祖列宗佑护,老佛爷与皇上之福,也是大清亿兆黎民之福也!”庆亲王激动得满脸泪花,双手抽动,难以自已。跌跌撞撞地抢上前去,以头触地,向天子涕零。

      病态的苍白的光绪帝的脸上,也呈现出一片潮红,心情少见地好,五年前签定了《马关条约》以后,他就一直吐血,时不时的吐血虽然不会弄垮他的身体,却告诉人们他对时局的关心程度:“老佛爷,既然栗云龙,赵阳刚等义师将领护国有功,周旋有力,推敌于千里之外,就应颁发明诏,重加嘉奖。”

      “皇上说得是!”西太后在几年以来,第一次觉得她这个不屑的外甥顺眼儿了。

      一声令下,行辕外面悬挂的无数挂长鞭立刻被点燃,劈里啪啦地响彻云霄,震得行辕里的士兵们都纷纷捂住了耳朵。大太监李莲英甚至赶紧往太后身边躲避。

      大臣队列里的董福详暗暗把负责这件事情的部将骂了个半死,不过,当他偷眼观察老佛爷时,却见她热情洋溢,兴高采烈,这才将小心收起,一起跟着大家笑。

      在给栗云龙等人的赏赐问题上,群臣们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更多的人担心他们这些连辫子也没有的异端会借着手中强大的力量危害清廷。

      “老佛爷,微臣建议立即肯请解除他们的兵权,把坦克军接收过来,以为朝廷的护国利器,消除重大隐患于万一。”端亲王载漪深思熟虑地说。

      “微臣倒不觉得十分可怕,这些人没辫子?哈哈,他们不就是一群少林的僧兵吗?古来就有之,而且是忠诚于朝廷的。”户部尚书赵舒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以湘军的故事办!”西太后毕竟非同一般,似乎成竹在胸,决定给栗云龙,赵阳刚两人以巡抚衔赏两眼花翎,赏黄马褂,栗云龙为天津道,赵阳刚为北洋新水师的筹备道之一,一句话,二品大员,担任实际的三品事务。也算是重用,毕竟默默无闻到朝廷大员,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

      “以儿臣看来,这显然不够!”光绪皇帝咳嗽了一会儿,涨红了脖子,“昔日曾文正国藩平定了长毛之乱,朝廷的赏官是两江总督,而这次栗赵义民收复京津,是数千来未有之奇功,民望遍海内,位置当在总督之上。”这话未必是光绪的真心,但是,他和西太后抬杠的毛病是结下了。

      十几个大臣商量了半天,决定给栗云龙和赵阳刚两人分别以黑龙江总督,吉林总督的名义,委任为坦克研制的工部侍郎,新式陆军操练的协办大臣,职位提高了一大`截儿。

      “这下他们该满意了!”西太后微笑着:“诸位臣工,即刻在殿上摆酒庆祝我大清胜利!”

      大臣们连呼万岁。不料,这时候,又一封加急电报送了来。太监李莲英接了急忙递给西太后。西太后看也不看就扔到一边:“京津大捷,国家立于磐石之安,些小事务,交与各衙应付,何须一定上达天听!”

      “老佛爷,那是栗军门等京津前线将领联合发出的!”李太监抹着头上的汗说。

      西太后立即变了脸色,赶紧从地上捡起来,仔细地看。看了半天,皱了眉头。

      “老佛爷?什么事情?说来微臣们与您分忧啊。”一个大臣说。

      “栗云龙等奏说,俄罗斯军队十数万人已经悄悄地压到了长城一线,意欲与京津地区的我军决一雌雄。不知是何故!”

      房间里陷入了空前的静默,停了半天,才有人疑问道:“此话真假?”

      “真的!”西太后郁闷地说:“先前刚毅和袁世凯等人已经多次奏报,说俄罗斯军单独行动,占领了我朝龙兴之地,东北赵尔巽诸吏也一再发来急电,满洲事实上落入俄罗斯国的囊中,此协议签定以后,我料得他们也会撤兵的,不想他们竟然耍赖不撤,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朝臣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还是光绪皇帝冷笑道:“老佛爷,如此简单之事,何必再商量?就让栗赵二将带领所部兵马北向收复满洲便是!”

      “皇上所言极是!”群臣开了窍,再不提放虎归山,以龙潜渊的历史教训,。

      “好吧!就以两将所部北击俄罗斯,彻底收复满洲,然,诸臣工切记,不可给两将一丝一毫之物资接济!否则,便是通匪!等同拳匪例。”西太后咬着牙,一把折断了一枚玉如意,语气铿锵地说。

      “妙哉妙哉!太后老佛爷此举正可谓一石二鸟之计!高!”端王载漪兴奋地拍起了巴掌,可是,才拍了两下,又怕拍的不是地方,急忙低下了脑袋装傻。

      “太后老佛爷的用心真是深刻呀!一面给栗赵两将投效国家之机会,也可磨练验证他们的忠诚之心,真是国家的福气,栗云龙和赵阳刚两个人的福气啊!”保守派大臣那桐感激涕零地磕着脑袋。

      “老佛爷对臣下等真是太宽厚了,真是皇恩浩荡啊!”殿前大将,刚因为护驾有功被提升为陕甘总督的河州【创建和谐家园】将领董福祥更是赞不绝口。

      群臣们仿佛受到了启发的,安上了电池的录音机,一个个几几喳喳,纷纷赞叹。

      电报连着三封发向了北京和天津。

      十七章,紧张

      北京城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寂静,正午的阳光将红砖琉璃瓦映射成一片灿烂。中国新军的高级将领们满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登临了这片后来成为新中国象征的神圣的地方,他们小心翼翼地列队,一丝不苟地走着。

      广场上,一个团的步兵正在操练,在政委谈判于天津大沽的同时,栗云龙军长率领的军官团成员对第三师,对迅速调遣回来的第二师,都进行了严格的整顿。人员的补充,机关的完善,物资的调配,淘汰老弱,增补青壮,严肃条例,规范操练,使整个军队的面貌进一步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圣地上检阅崭新的部队,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激动人心?一刹那间,所有的军官都觉得自己的心灵清澈无比,沐浴在神圣和信仰的雨露之中。

      这个步兵团的编制已经扩大到四个营。两千八百人。加上团部直属机关,已经三千人。从官兵的队列和风貌来看,他们已经完全成为合格的战士。

      两个骑兵连,一个野战炮连,两个机枪连,后勤缁重部,卫生医护连,建制完美。

      检阅之后,栗云龙军长和赵阳刚政委以及师长张德成都讲了话。对官兵们大加表彰。广场上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呼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6: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