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棋人物语》-第18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呃……”听到这个提问,黄德志欲言又止,眉头微蹙,显然脑子里正在进行思想半争,是不是该把真相说出来。

        “是呀,院长,听说当年王鹏飞走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有他为什么离开,到什么地方的原因?”刘志峰也好奇问道。

        ——当年王仲明留下来的信指明是让当时的棋院院长刘思亮亲启,这么大的一件事,刘思亮当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大包大揽,看完信手,马上招集棋院的主要领导研究应对方案,那时黄德志已经是棋院副院长,自然参加了那次会议,也知道信中的内容,而孙文东,刘志峰当时还在一线下棋,并没转入后二线管理工作,没有资格参加那场会议。而会议过后,这封信的内容并没有对外公开,与会人员也全都保持缄默,不管别人怎么询问,就是一个字不说,时间久了,这也就成为当时棋院内部最大的谜团。

        “……也罢,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也没必要再瞒着了。”仔细权衡利弊之后,黄德志一拍大腿,决定公开这个秘密。

        “……你们还记得王鹏飞离开之前的那个月曾经大病一场吧?”黄德志向二人问道。

        “呃……记得,那一病病的非常严重,记得为此连世界棋王战的半决赛都推迟了两个星期,怎么?难道这和他的出走有关系?”刘志峰问道。

        “那你们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吗?”黄德志没有回答刘志峰的问题,而是继续提问。

        “呃……不是重感冒吗?”刘志峰奇怪问道——得知王鹏飞病倒的消息,他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探望,当时感觉王鹏飞的精神很憔悴,身体很虚弱,但具体的病症,他还真不是很清楚。

        “呵,感冒发烧,通常一个星期就能好,严重的,只要没有引发别的病症,基本上十天左右也可痊愈,但那一次,王鹏飞歇了有大半个月,二十多天。”黄德志说道。

        二十多天?……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黄德志在暗示王鹏飞的病并不是什么重感冒?

        刘志峰和孙文东相视一眼,重又把目光落在黄德志身上——这个问题,也只有等这个人的答案了。

        “……他的病不是身体上的,而是感情上的。”沉默良久,黄德志终于讲了出来。

        “呃……感情上的?……”这个答案让另外两个人大吃一惊,这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怎么?很奇怪吗?那个时候王鹏飞大概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吧,那样的年纪,有感情方面的问题很奇怪吗?”见两个人错愕的表情,黄德志忍不住问道,心里却不由得感叹王鹏飞保密工作做的好,孙文东不清楚也就罢了,刘志峰可是与他在一个研究小组里一起研究学习的朋友,现在居然也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如此能力,若是真的去国安局,说不定真比007干得还出色。

        “呃……不是,不是。只是一时没想到……是失恋吗?”两人讪笑——现在这个社会,幼儿园里就手拉手,小学校里就老公老婆的叫,二十三四岁……简直正常到不能称之为正常了。

        “失恋,至少人还在呀……”黄德志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至少人还在?……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说……”

        ……两个人忽然感觉心里沉甸甸的,一时谁也说不出来话。

        “……他的女朋友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在一次执行去新疆医疗救助的任务时遭遇山体滑坡,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两个人的感情很深,受不了这个打击,王鹏飞病倒了,出于维护棋手形象以及比赛进度的考虑,棋院对外宣称是重感冒,并要求王鹏飞不要将这件事公开……”唉,或许就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王鹏飞对棋院心生不满,对围棋失去了兴趣,对职业棋手的身份感到了厌烦,总之,那封信里在简单讲述了离开的理由后写到,“离开了,就不想再回来,所以,不要来找我,我很累了,我想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因为围棋,我已经失去了很多,所以,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活着。”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个话题会成为棋院的禁忌,怪不得发生这个事后不久,刘思亮院长就调离了中国棋院——虽然在王鹏飞情绪低落期间做出错误处理方案的是整个棋院高层,但最后拍板决定的肯定是刘思亮,因处置不当使得代表着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冠军级棋手愤然离去,这样的责任就算是棋院的最高领导也担不起呀,因为那时的王鹏飞并不仅仅是一位棋手,而是代表着中国的一个符号,一张名片。

        【创建和谐家园】,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创建和谐家园】呢!……

        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孙文东和刘志峰不由得暗自叹息,培养一个人,需要无数的心血,无限的努力,而毁去一个人,却可能在旦夕间完成,人孰无情,如果那段时间棋院的领导们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功利,多从当事人的心理考虑,而不是只顾着棋院的形象,比赛的成绩,或许,这样的悲剧便不会发生了。

      第422章 集思广议

        情况都了解了,怪刘思亮管理上的失误没有任何意义,他已经为他的失误付出乌纱的代价,你还能让他怎么样?棋迷们需要的不是痛哭流涕,感人至深的道歉,就象奥巴马的眼泪换不回二十六条逝去的生命,这七八年中国围棋低靡的状态,是哪一位棋院领导负得起责任的?

        叹了口气,黄德志无奈地感慨摇头——当年,就是因为担心这样的事情传开后会引起无数棋迷位的讨罚,所以棋院紧急会议之后才扣住那封信没有公开,并三缄其口,谁也不得透露公议的具体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关于王鹏飞的话题才成为棋院高层的一个禁忌,如果不是刘志峰的偶然发现,这个秘密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会解开。

        “好啦,该说的也都说了,现在该是研究怎么做的时候了,首先我强调一点,王仲明可能是王鹏飞这件事儿非常敏感,所以,在没有确定他就是王鹏飞之前,谁也不能向外透露半点风声……特别是你,你办公室的那个姓魏的小丫头是个大喇叭,万一要是让她听到点儿什么风声,棋院上下至少有一半以上也就等于都知道了。查到王仲明和王鹏飞的关系,可以给她立上一功,但表扬要在全部情况核实无误以后再给。记住没?”黄德志细心吩咐道——从人间消失的一代霸主突然再次现身,这样的消息可说是一枚重磅炸弹,不要说全国千百万的围棋爱好者,就连那些喜欢八卦的粉丝们说不定也会疯狂吧?

        “呃……明白,我会注意的。”孙文东的表情有些尴尬——黄德志这到底是信不过自己还是信不过小魏呢?

        “嗯……接下来就是怎么确认的问题了。棋上的事儿可以当做怀疑的理由,却不能当成认人的证据,如果王仲明真的是王鹏飞,那么他回到北京后仍然使用新的身份而不和以前的同事朋友联系,甚至面对面的和咱们坐在一起也没有透露半点儿信息,由此可见,他对当年受到的伤害仍然是心存芥蒂,如果咱们直接去问,他很可能会矢口否认,而咱们又不能硬逼他承认,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点了点头,黄德志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听到黄德志所担心的问题,孙文东和刘志峰也是眉头紧锁——的确,这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虽说几乎有九成的把握认定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但终究还是有两成的可能不是呢,他们又不是克格勃,没有那种把兔子问成猴子的本事。

        “要我说,还是得从他身边的人下手。”沉吟半晌,刘志峰提议道。

        “从他身边的人下手?……什么意思?具体点儿。”黄德志对这个构想非常感兴趣——所谓老乡老乡,背后一枪,堡垒总是从内部坍塌,告密总是熟人,虽然说起来可能有些不好听,不过必须得承认,这是非常实用的一种策略。

        “嗯……我觉得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隐藏的再怎么精心,也总会有一些习惯是改不了的,咱们没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但有人可以呀,陈淞生陈老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他是王仲明的顶头上司,又是棋院的老领导,以前在棋院时,对王鹏飞有相当的了解,如果我们把事情和他说清让他帮忙留心王仲明的举动,总会有找到证据的时候。”刘志峰说道。

        “陈淞生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抚着下巴,黄德志饶有兴趣地自言自语道——那时的情况,陈淞生也是参加会议的领导之一,而且为人正直,有时甚至有些刻板,倒不用担心他把事情搞砸,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将消息泄露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嗯……这个办法好倒是好,不过……会不会太慢了些?”孙文东提出自己的担心。

        “太慢了?怎么讲?”黄德志问道。

        “陈老也是认识王鹏飞的人,王仲明从去年年底进入棋胜楼,到现在也有半年多的时间了,陈老要是真能发现他的破绽,还至于到今天还蒙在鼓里?之前的半年都多没做到的事怎么能指望在短时间里有结果?况且,现在王仲明可是棋胜楼的台柱子,如果证明了王仲明就是王鹏飞,他还能留住这员心腹大将吗?不错,以前他是棋院的老领导,但他现在终究是棋胜楼的总经理,处理问题时未必和咱们想的一样,万一他藏有私心怎么办?”孙文东说道。

        “呃……陈老不是你说的那种人,他不可能为了一已之私做那种事情!”对孙文东的担心刘志峰完全不赞同,他是国青队的教练,管的是国青队队员们的训练和比赛,虽然也是管人,但思想和观念还是偏于棋手更多一些,与孙文东这样的领导终究不是同一种性质,他的人性没那么黑暗,不但孙文东,处处都防着别人,做什么事儿都先往最坏里打算。

        “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人终究是会变的。老话说,过一座山,唱一山的歌儿,我不否认我的看法可能太消极了,但谁能保证绝对没有这种可能?”对刘志峰的反驳孙文东倒是不以为意,说到和人打交道,自己的经验比对方可是强得太多了。

        见两个人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黄德志于是当起了和事佬,“呵,以我和陈老几十年的交情,我是比较赞同志峰的看法,他应该不是那种为了一已之私而置大义不顾的人……”不过话说回来,文东的担心也不是全无道理,终究他现在的身份是棋胜楼的总经理,把自己的棋社放在第一位考虑也在情理之中。

        一人给一个甜枣,这倒是两不得罪的高招,问题是谁都不得罪也就等于谁的意见都没拍板儿。

        “呃……院长,我算服了您了,那您说,咱们该怎么做吧。”刘志峰苦笑摇头——领导的艺术太深奥,不是他这种醉心于棋艺的人所能理解。

      第423章 考查人选

        “嗯……综合你们两位刚才提出的意见,简单地说就是两点……”身为领导,擅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纳入自己的决策是基本素质之一,黄德志在这方面是高手中的高手。

        “……第一、想要揭开他的真面目,必须是对他非常熟悉的人;第二、这个人必须是完全可以信赖。如果基于这两点来考虑人选,范围便会缩小很多。”

        非常熟悉的人?……完全可以信赖的人?……

        孙文东和刘志峰面面相觑,心里琢磨着黄院长的意图所在。

        非常熟悉有两个所指,一个是对王鹏飞的熟悉,一个是对王仲明的熟悉,说到前者,有几个人能比刘志峰本人更熟,说到后者,那么人选大概就只能从棋胜楼的人里找了,但从棋胜楼的人里找却又牵扯到黄德志所说的第二个问题——“必须完全可以信赖”,谁可以完全信赖呢?连陈淞生那样曾经做过棋院领导干部的老同志都存有怀疑,其他人不就更不靠谱了吗?

        “所以,我的想法是,想办法让陆一鸣,林海涛和王仲明见一见面。”最后,黄德志讲出了他的结论。

        “呃……这……高,还是您高。”二人齐齐点头,不由感叹,领导就是领导,比一般人就是站的高,看的远,想的深。

        的确,无论是王鹏飞还是王仲明,这两个人的交际圈子都非常窄,王鹏飞的朋友基本就是棋手或棋院的工作人员,而王仲明周围经常接触的大致也在棋胜楼的范围附近,既然棋胜楼的人放不下心不敢去用,那么人选便只能在熟悉王鹏飞的人里去选了。

        而能比刘志峰更熟悉王鹏飞的人,除了林海涛和陆一鸣外便没有第三个人可选了,竞技励志或者商战谍战片里常有那么一句台词“比你更熟悉你自己的就是你的对手”,因为对手的目的是要打倒你,所以他们不仅会关注你的优点,更会研究你的弱点,以期从中得到战胜你的机会。刘志峰在一线做棋手时虽然也很优秀,而且也是常年排名在前二十位的一流棋手,但一流和超一流之间虽之差了一个字,这一字却如鸿沟天堑,根本无法翻越,所以,除了前几次的交锋对垒时还有一较高低的争胜之心,待到后来连战皆北,输得一点儿脾气也没有之后,便丢掉了那种这辈子估计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无奈地承认自己民不够资格当人家的对手。相比于他,林海涛和陆一鸣与王鹏飞的对局虽然也是输多赢少,但大体还能维持在三七开的比例,在一些单淘汰的比赛中,偶尔还能充当一把冷面杀人的角色,将王鹏飞挡在晋级圈外,所以,尽管曹熏铉曾经认为,胜率超过六成的对手就不应当称为对手,但林海涛和陆一鸣却因为是当时唯一能对王鹏飞棋坛霸主地位发起冲击(当然,仅仅是冲击而已,其程度,大体相当于开着夏立去撞步战车吧)而不得不担当起王鹏飞对手的这个责任。

        至于能不能被完全信赖,这倒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其一,这两个人本身都是现役职业棋手,在中国棋院的管理之下。其二,这三个人原本就是年纪大体相当的好朋友,曾经被人们称道不已的“海飞鸣研究会”的基本成员,曾经同吃同住,比起年纪大六七岁的刘志峰自然更近一些。其三,这两个人现在也已经是开始步入中年的人了,老话说的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又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无论是心态还是处事方式都不同于十几二十岁的热血青年(话说回来,如果当年的事发生在现在,王鹏飞大概也不会作出退出棋坛,人间消失那么极端的事儿吧?——谁知道呢。)所以,综合考虑,这两个人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当然,更重要的是,使用这两个人,事态便能控制在棋院的掌握范围之内,即使搞错了,也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

        “那么怎么安排见面呢?如果仅仅是普普通通的见面,比如说简单开个会,聊个天儿之类的,就算海涛和一鸣比我更熟悉王鹏飞,也未必就能看出什么问题来吧?您想,王鹏飞以王仲明这个身份生活了七八年,他现在已经非常适应现在这个身份,虽然还会保留一些以前的习惯,肯定也是非常少了,不然也不会直到今天才被咱们所怀疑。”人选决定,刘志峰开始考虑细节方面的问题。

        “嗯,你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以前也经常和王鹏飞见面,但两个月前在棋院大楼里碰到王仲明那次,也只是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但却完全没有想到王鹏飞身上。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已经知道他曾经赢过吴灿宇两盘,赢过谭浩强一盘,说不定我会想到的吧?……”黄德志有些遗憾地说道。

        马后炮,纯纯粹粹的马后炮,等知道人家赢过好几位职业一流棋手才想到可能是谁,那有什么好自豪的——孙文东心里说道。

        “呃……院长,您的意思是把咱们的推理结果都告诉海涛和一鸣?”孙文东问道。

        “是呀,这样有利才他们的观察呀。”黄德志答道。

        “嗯……我觉得不太妥当。”孙文东想了想后说道。

        “为什么?”刘志峰和黄德志齐声问道,他们俩原本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是这样,人的思维通常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一旦一种观念被接受,便很容易根深蒂固,很难再被改变,这也是为什么说‘学棋要趁早’的原因。同样道理,一旦我们把怀疑王仲明就是王鹏飞的事情讲给他们俩听,那么他俩在见到王仲明时肯定就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那样一来,很可能会造成‘智子疑邻’的结果,而这,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得到的结果。”孙文东说道。

      第424章 一个理由

        “智子疑邻”,语出《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棋子,而疑邻人之父”。大概意思就是说宋国有一位富人,因下大雨,自家围墙毁坏了,富人的儿子说“如果不修补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邻居的老人也是这样说的。这天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很多钱财,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东西的就是邻居家的老头儿。

        孙文东使用这个成语,显然是提醒二人,观察者一旦有了自己所固有的立场,那么观察得到的结论便会附带上个人的主观意识,因此便失去了揭示事物真相的意义。

        “你的意思……不告诉他们俩实情,让他们俩自己去碰?……不行不行,这怎么能行呢,虽说他们俩和王鹏飞那时的关系非常要好,但时间终究过去了七八年,这么久的时间,几个人的变化都非常大,所谓有心算无心,既然王仲明能蒙过院长,蒙过我,那么蒙过海涛和一鸣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明白了孙文东的意思,刘志峰是连连摇头,觉得放着现成的有利条件不给使用,这不是自缚手脚,自找麻烦吗?

        “那终究只是一种可能。两个人若是没有觉察到王仲明身上有王鹏飞的影子,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王仲明的演技一流,赶上了奥斯卡影帝,把两个人都给骗过去了,另外一个则是,其实他本来就不是王鹏飞,而真的是一位无法用常理来解释的绝世天才。但无论是哪种结果,对棋院而言有损失吗?如果本就不是一个人,咱们就可以避免一场因误会产生的笑话,如果是一个人,无非是让咱们再费脑筋去想别的办法,他的真实身份暴露的晚些罢了,现在他是棋胜楼的一员,并不归棋院的直接管理,咱们难道还怕他再象七年前那样一走了之吗?更何况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微博,微信,QQ,论坛,是一个自媒体满天飞的时候,有一个新名词,叫作‘人肉搜索’,到时候把他的照片往网上一放,发个寻人启示,不用警察插手,单凭数以亿万计的网民便能够把他找出来。”孙文东早料到刘志峰会有此一问,自信满满地说道——那句话是怎么说着,“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虚心汲取,不耻下问绝对是良好的品德,就象现在,如果不是在平常闲聊天时听文秘小魏冲是吹嘘互联网的巨大威力和作用,自己又哪儿来的底气给刘志峰和黄德志上课?

        听完了孙文东的分析,刘志峰和黄德志虽然觉得有些迂腐,过于道学,但也不是全然没有一点道理,终究他们的目的是证明“王仲明”就是“王鹏飞”,而不是要把“王仲明”证明成“王鹏飞”,目的决定手段,这种抄捷径的办法只能先暂时放弃。

        “好吧,我们就不把我们的推理结论跟海涛和一鸣他们说,不过听志峰讲,昨天王仲明和吴灿宇对局时现场观战的人很多,而且以陈老的精明,肯定不会放过这种能够大大提升棋胜楼知名度的事情,不亲自举着扩音器站在马路边喊口号就算很自制了,所以王仲明两次战胜吴灿宇这件事儿不可能保密,海涛和一鸣他们说不定还没回到北京便已有所耳闻。”仔细地思考了一遍孙文东的意见,黄德志重新修正了自己的提议,并提出一个显然不是他们现在所能控制的问题。

        “嗯……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海涛和一鸣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只要尽量别让自己的想法影响到他们的判断就行了,呵,尽人事,听天命,有的时候,想不信命也不行啊。”孙文东坦然一笑——已经无法控制的事情反到可以轻松了,人力有时而穷,如果能事事如意,成功或者失败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原则性的指导方案订下,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行动步骤了。

        “对了,海涛他们什么时候回来?”黄德志问道。

        “噢……按计划是下个星期二,最迟不会超过星期三。”估算了一下时间,孙文东答道——星期六,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选手赛三十二强战在日本东京开幕,中方代表团由中国棋院副院长张学斌带队,成员包括林海涛,陆一鸣,孙浩,孔方等国内最优秀的九名棋手,第一阶段总共进行两轮,决出八强后的第二阶段比赛将在下个月移师北京继续进行。

        “嗯……对了,还没研究怎么让他们见面呢,既然不能把咱们的推理告诉他俩,总不能平白无故地拉着他俩跑去棋胜楼串门儿吧?”刘志峰突然想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这两位都是大忙人,有的是正经事儿可做,不告诉事情的真相,人家干嘛陪你瞎跑?林海涛、陆一鸣可不是谭浩强,人家现在是中国围棋的顶梁柱,今时不同往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个世上几乎没有不透风的墙,七年前,王鹏飞留信出走棋院尚且还有办法将真相隐瞒,现而今,不要说少了一个大活人,就是领导西装衬衫系错了钮扣,当天晚上照片就可能出现在网上——家长式的一言堂管理在这些成名多年的著名棋手是行不通的,越是优秀的棋手个性越强,真要是较起真来,事情传出,挨骂的肯定是领导,终究,普通棋迷并不关心谁当中国棋院的头儿,而是关心谁能为中国围棋创造出好的成绩。

        “呃……对呀,怎么差点儿把这给忘了……又不能说实话,又需要能够近距离的单独接近交流……怎么办呢?……文东,你有没有招儿?”挠了挠脑袋,黄德志叹道——如果可以说实话就好了,要是知道王鹏飞有了下落,那两个人怕是下了飞机连家都不回就直奔棋胜楼吧?

      第425章 也有八卦

        单纯只是让双方见面倒也未必算得上多难的事,但要让这场见面合情合理,没有丝毫刻意牵强的感觉就没那么简单了,林海涛和陆一鸣不是那种随便可以支使的人,而且对棋以外的社会活动向来不怎么感兴趣,至于王仲明……那就更不是棋院所能指挥得了的人——连陈淞生都曾经向自己有过抱怨,说他这个棋胜楼的负责人有时都管不了王仲明呢!

        对这个问题孙文东倒是早有准备,微微一笑,显的是胸有成竹,“招嘛,当然是有了,不过这得需要赵恒的帮忙。”

        “赵恒?……这里有他什么事儿?”刘志峰和黄德志听了都是一愣,搞不清楚孙文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呵,志峰,还记得王仲明和谭浩强那盘十秒超快棋的起因吗?”孙文东笑着提示道。

        “起因?……表面的还是真正的?……”刘志峰下意识的反问道——他是带年轻棋人的,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那些年轻人泡在一起,知道的事情自然要比其他人多一些。

        “呃……这我就不知道了……那你就都说说看好了。”孙文东本来只是想得到一个垫话,没想到却又勾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虽然有点儿偏离主题,但既然和王仲明有关,了解一下儿倒也无妨。

        “……呃……我是不是话太多了?……”被孙文东一问,刘志峰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言多语失,说了不该说的问题。

        “什么话多,依我看,你的话就是太少了,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别卖关子行不行?”黄德志把脸一觉,故作不满地催促道。

        没办法,黄德志都发话了,棋院领导要了解自己管理范围内所发生事情的过程和真相,自己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总不能撒谎吧?

        “……表面的原因呢,就是王仲明在他主持的一期《棋道纵横》电视节目中点评了谭浩强的一盘对局,指出其中一手棋并非是最佳选择,谭浩强觉得不服气,认为王仲明是故意针对他,所以那天在棋院恰好碰上就较了劲儿。真正的原因呢……”偷眼看刘志峰和黄德志,两个人都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估计不说出来是不可能过得了关,刘志峰只好继续说了下去。

        “……真正的原因……我这也是小道消息,谭浩强对金钰莹很有好感,偏偏金钰莹对他是不冷不热……”刘志峰说道——他是真心不想传这种八卦闲话,问题是话赶话赶上了,他也只好违心而为之了。

        “……哦……还有这事儿?……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两个也算是很般配吧,小金为什么不乐意?”黄德志饶有兴趣地问道——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有当月下老人的爱好,把这叫做积功德,黄德志也不例外,谭浩强在年轻棋手中算得是上比较优秀的一位,金钰莹在年轻一代女子棋手中则是成绩最好的一位,两个人若是成为一对,岂不是金童玉女般的天作良缘?

        “呃……年轻人感情方面的事儿,就不是我搞得懂的了。”刘志峰笑笑——他是围棋教练,又不是情感顾问,况且差着十多岁的年龄,无论是想法还是观念都存在代沟,管这种事儿,弄不好就是个两头不落好的悲催下场。

        “……真的假的不清楚,那天见王仲明陪金钰莹一起来棋院参加新老女子对抗赛,谭浩强可能是觉得金钰莹不接受自己和王仲明有关,脑子一时冲动,便借题发挥,想要教训一下儿王仲明,打击一下儿对方的气焰,自己出气的同时还能在金钰莹面前显显威风……可惜啊……算盘打的挺好,就是没有选对了对手,结果威风没有抖成,倒把自己整了个灰头土脸,被人笑话了足足有一个多用。”说到这里,刘志峰笑了起来——虽然笑话谭浩强输棋有些不符合他这个教练的身份,但现在知道了王仲明很可能便是王鹏飞,他又怎么可能忍的住?

        “……还有这回事儿?哈哈。”孙文东和黄德志二人听后也都的忍不住开怀笑道——和王鹏飞拼十秒超快棋?这不是跟阎王爷比谁的命大吗?

        好不容易忍住笑声,黄德志问道,“哎,那金钰莹是不是真的喜欢王仲明呢?”——人都有亲疏远近,如果王仲明只是王仲明,黄德志肯定是希望金钰莹和谭浩强在一起,但现在知道王仲明很可能是王鹏飞,他的立场自然是马上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这个嘛……不好说……不过昨天在棋胜楼对局研究室里看比赛的时候,金钰莹的确是显的有些敏感,说话,评棋带着很多感【创建和谐家园】彩,甚至因为意见不同跟谭浩强吵了起来……”回忆着昨天的情景,刘志峰答道。

        “真的吗?……哈,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听着刘志峰的讲述,黄德志突然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叫了起来。

        “呃……院长,咱别这么一惊一咋的好不好?好在没有心脏病,不然这下儿非得被您给吓得背过气去。”拍着胸口,孙文东夸张地抱怨道——心脏病是没吓出来,心跳至少到了每分钟一百六七十以上。

        “呵,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太高兴了,吓着了没有?我这里有安神丸,要不要来一颗?”黄德志忙笑着道歉。

        “呵,那到不必,我还没那么娇气,只是您怎么突然那么兴奋呢?”张文东连忙摆手,他只是随口开个玩笑,活跃一下儿气氛,哪儿能假戏真做呢。

        “对呀,院长,我怎么就没觉出哪里好呢?年轻人吵架拌嘴,不是很平常的事儿吗?”刘志峰也很不解地问道——这样的讨论如果被谭浩强知道,不知他心里会作何感想。

      第426章 没机会,制造机会

        “呵呵,你们俩呀,到底还是阅历浅呀。王鹏飞是因为什么对棋院产生不满,进行做出不辞而别那种极端的事情?不就是因为恋人突然离世,感情受到沉重打击,情绪低落时棋院却为了所谓的大局忽略了他的立场感受吗?我想,这应该就是他即使回到北京,却没打算恢复原来身份的心结所在。和谭浩强下十秒超快棋那天上午,我曾经和王仲明在这间办公室聊了有近两个小时,他给我的感觉,心态很平和,思想很成熟,有些问题甚至比我这个老头子看得还透彻,比起八年前的王鹏飞少了几分锐气,多了几沉稳……或许就是这才让我没把两个人往一起去联系吧?……总之,我觉得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他在社会上也历练了这么多年,思想和阅历比起八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他应该也能够理解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棋院所做决定的苦衷,尽管不可能认同,但至少不会还象八年前那样怨怒。”

        “……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整件事的起因是因爱人离去,感情受伤而引发,那么,能够让他和棋院摒弃前嫌,恢复本来的身份,关键也就在于感情——如果他的个人感情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归宿,和棋院之间的问题还怕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吗?况且,金钰莹本来就是棋院优秀的年轻棋手,如果知道王仲明的真正身份,她会不希望王仲明重新回到棋院吗?刚才志峰讲到,金钰莹因为对棋局的看法不同甚至和谭浩强吵了起来,这不是她平时的性格,如果不是对王仲明有相当的好感,肯定干不出这种事儿……现在就不知道王仲明对她是什么感觉,如果也有意思,那就再好不过了。对了,王仲明和金钰莹的关系到底怎么样?”黄德志越分析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兴奋得连眼角的鱼尾纹都比平时多了几条。

        “这个……呵,院长,这方面的问题,您还是找华清芳吧,她是咱们棋院远近闻名的红娘,经她撮合的人最少最少也有两位数,论经验和成功率,她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刘志峰笑道——搞了半天,原来黄德志打的是这种主意,为了解开王鹏飞和棋院之间的疙瘩,居然想要使用美人计,万一金钰莹和王仲明之间的传闻是假的,人家是同志加战友式的纯粹友情怎么办,到时候怎么收场?……所以这种事儿还是交给喜欢张罗的人去做吧,自己反正不能趟这趟混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19: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