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洪导,范小姐到了。”小孟向洪导汇报道,他的任务算完成了。
“呵呵,范小姐,你好,路上还顺利吧。”洪导站起身迎过来问好到。
“是的,洪导,您好。”摘下帽子,口罩和墨镜,范唯唯微笑着回应道。
“呵,好,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儿,这位是朝阳医院的院长,韩正阳韩院长,这位是这次公益短片的女主角,范唯唯范小姐。”洪导给双方做着介绍。
“呵呵,欢迎欢迎,范小姐是大明星,这一次为医务工作者拍公益短片,向人们宣传医务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是大大的好事,我代表全院的所有医务工作者向你表示感谢呀。”韩院长也早已来到近前,待洪导介绍完后,马上伸出手来热情地欢迎道。
“哪里,韩院长您客气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最值得人们尊敬的人,能够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向人们展示白衣天使们的工作情况,这是我的荣幸才对,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韩院长能够指点纠正。”范唯唯握住对方的手,得体地答道。
“呵呵,一定,一定。”韩院长笑道。
“洪导,拍摄是在这里进行吗?”松开手,范唯唯向洪导问道。
“嗯,这里有一个镜头,小高,带范小姐去换服装。”都是专业人士,短暂的寒暄问好之后,工作开始。
第一个镜头,是范唯唯扮演的小护士到医院报到,身穿洁白护士服的范唯唯清秀而俏丽,甜甜的笑容,苗条的身材,出现在人们面前,真如天使来到人间,听说有大明星来医院拍短片,不少医护人员都赶来看热闹,见到居然是范唯唯在拍片,顿时兴奋的交头接耳,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录像,别提有多热闹。
“安静,安静,请大家不要影响我们的工作。”又担任起维持现场秩序的小孟吃力地向堵在门口的人们劝说道,不过效果几乎没有,近距离见到万人迷的大明星,那些人兴奋的心情将小孟的呼声完全忽略。
“呃……”阴沉着脸,魏院长走了过来,见医院最大的头儿过来了,刚才那些还在闹闹哄哄人的们不自觉地闭上了嘴,有些胆子小的干脆脚底下抹油,利前面高个子的遮挡偷偷溜了。“你,你,你,还有你,是不是没事儿了?”点着刚才几个叫嚷得最欢的人,魏院长脸上没有半点儿笑容。
“呃……不是。”哪个胆子大到敢在院长面前说自己没事儿?万一招来一句,“没事儿?没事儿去洗衣房洗床单去!”,那不是自找苦头吗?
“没有还不快去!”魏院长冷哼一声,那些人便象受了惊的兔子飞一般地跑了,没用三五秒钟的时间,院长办公室门口便空空荡荡,见不到一个人的人影。
人都走了,魏院长这才回过身来,脸上带着歉意,“呵,不好意思,平时待他们太好,让你们见笑话了。”他向洪导和范唯唯笑道。
“呵,没关系,在拍摄现场,这是常有的事儿,终究近距离看拍摄影片的机会不多。不过这样一来,可能接下来的几个镜头还需要院长您在旁边坐镇,不然拍摄的进程可能会受到影响。”洪导大度的笑笑。
“呵呵,没问题。今天,我就全程陪同,当你们的保镖好了。”医院里的人太多,没有自己在旁边坐镇,拍摄进行时难保不会受到干扰,人家来这里是为了拍公益短片,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这对医院也是一种宣传,自己自然是要全边配合,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把好事儿变成了坏事儿。
“呵,那就太感谢了。”洪导连声谢道——魏院长这把年纪,跟着摄影组楼上楼下的跑肯定是非常辛苦,他本没指望魏院长会亲自陪同,只要指派一位能够镇住那些医院普通工作人员的领导跟着就行,没想到自己的请求居然被接受了,他是真心的感动。
在院长办公室拍摄的部分进行的很顺利,一方面是魏院长本色出演,演的就是平时的自己,另一方面公益短片对演技的要求和影视剧的要求不同,不需要做到完美无缺的地步,重要的是把要表达的故事主旨讲出来就行了,故此,这个镜头只重复了一遍后,洪导便喊了声“CUT”,过了。
“呵,魏院长,您在表演上真的很有天赋,比许多群众演员都强呀。”范唯唯笑着称赞道。
“呵呵,那是,我是我们那个社区的老年京剧表演队的成员,每个星期两次排练,我可是骨干呢。”魏院长颇为得意地笑道。
“是吗?呵呵,难怪,要不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呢。这一次拍摄有您这样的内行配合,我可是大大省了心呢。”洪导凑趣笑道。
“洪导,接下来拍哪场戏?”小孟在门口问道。
洪导拿起剧本翻了两页,“第二场,荣誉室。”他向小孟吩咐道——按计划,下一场戏是新进人员岗位培训,内容是向新入职的医护人员介绍朝阳医院自成立以来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员事迹,地点,自然是医院的荣誉室了。
改换场地,小孟领着剧组人员带着摄像器材先行离开,其他人则由魏院长带队尾随而去,距离不是很远,范唯唯也就没再带口罩墨镜之类的掩护,穿的还是那套护士服,一路上引来无数的回头——什么时候医院来了这么漂亮的女同事,以前怎么没见过呀?!直到魏院长严厉的目光转了过来,那些人才赶紧低下头落荒而逃。
上了一层,众人来到医院辅楼三层的一个房间,小孟等人已经先一步到了,工作人员布置着场地,准备着拍摄工作。
这是一间典型的陈列室式的房间,屋内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任何摆设,只在四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照片,证书,奖章等等,所有物品都镶在玻璃镜框之内,玻璃的表面擦得干干净净,被屋顶的日光灯照明透透亮亮,就好似没有一般。
洪导去和摄像研究等会儿的拍摄方案,魏院长留在门口训斥那些听到消息赶来想看大明星的医院员工,范唯唯暂时没事儿,在小助理的陪同下参观墙上的照片,阅读旁边的事迹介绍。
“呵,那是刘晓娟,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勤肯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三十多年如一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几乎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钻研业务,积极学习,撰写数十篇专业论文,在国内外各种期刊杂志发表,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使我院眼科在周边地区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其本人也屡次获得市级劳动模范的光誉称号……”
不知什么时候,应付完那些看热闹的人,魏院长来到了范唯唯的身边,见她正在读着一张照片下的文字说明,便笑着给她介绍道。
“三十多年没休息一个节假日……真是难以想象。”听完魏院长的介绍,范唯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她是艺人,工作忙的时候,连续几天几夜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所以她知道那种连续工作,没有休息的苦,不过话说回来,艺人的工作再怎么忙,那也是一阵一阵的,固然有忙得没功夫闭眼打盹的时候,但忙过后通常能够得到几天休息,原本以为自己的工作就够苦的了,没想到和这位眼科主任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是呀,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和消防战士类似,一旦有了病人,就如同出现险情一样,水火无情,根本容不得半点拖延耽误。”魏院长也是感慨道。
范唯唯眼中流露出钦佩和尊敬的目光,——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人生当中,最最困难的不是瞬间的爆发,而是长期的坚持。
“张宁,心血管科心脏病临护病房CCU护士长,CCU的患者经常发生突然事件,而且多在夜班出现,护理工作十分繁重,一旦出现问题,一两个夜班护士往往分身乏术,难以照顾过来,为此,张宁护士长常常主动加班到深夜,即使回家休息,手机也是二十四小时开机,确保随叫随到,主持抢救护理工作,曾经有一次他的儿子发高烧需要照顾,但是病房里有危重病急需救治,她在电话里安慰一下儿孩子,毅然坚持加班,直到下一班护士赶到,并且患者抢救成功后才离开医院……”魏院长又继续介绍另一位先进医务工作者。
“咦……”正在听着魏院长的介绍时,另一边的小助理忽然惊讶地叫出了声。
两个人顺着声音扭头望去,却见小助理的眼睛正直直地望着墙上的一张照片,一只手下意识地挡在嘴前。
“呃……小孙,怎么了?”范唯唯奇怪问道。
“唯唯姐,你,过来看呀。”惊觉明白,小助理忙招手叫范唯唯过去,带着满脑子的问号,范唯唯和魏院长走了过去,一起抬头向墙上看去。
第368章 答案
顺着小助理手指的方向望去,挂在墙上的是一个一尺见方的相框,相框里共有五张相片,最大的一张居中,另外四张占据四角,有单人,有合影,有穿便装,有穿白大褂,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四十已过不到五十的中年妇女,一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儿,合影的那张,年轻的女孩儿搂着中年妇女的胳膊,显得是非常的亲热,两个人笑的都很灿烂,眉目间颇有相似之处,很显然,这应该是母女二人的合影——待看清那个年轻女孩儿的面容时,范唯唯也是不由得一怔,差点也没叫出声来!
……那……那不就是金钰莹吗?……
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除了发型以外,照片上的那个女孩儿和金钰莹几乎是一模一样!
怪不得小助理会惊讶的叫出声来呢——突然发现一个自己认识的人的相片出现在一个那个人绝不应该出现的地方,这样的反应已经算很正常了。
范唯唯也怔住了——她的脑中马上便想起那天在王仲明家中无间意从一个日记本中看到的那张相,那张相片中也有一张相貌酷似金钰莹的女孩子……那个女孩子是不是就是眼前照片中的这位?容貌相似到那种程度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更何况会遇到第三个!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只在一个北京市,会有这么多的巧合吗?
“咦,怎么了?你们认识照片里的这两个人吗?”见范唯唯和小助理都是满脸震惊和错愕的表情,魏院长好奇问道。
“啊……噢,不是,是我们有一个朋友和照片上的这个女孩儿长的很象。她是谁?”清醒过来,范唯唯忙解释道。
“呃,是吗?呵,她姓纪,叫纪嫣然。”魏院长答道。
“什么?!您说她叫什么?!”范唯唯又是一惊,心中一紧,连声追问。
——坝上草原,情人谷中的那棵树干上刻着的几行小字瞬间跳入她的脑海,“鹏飞,嫣然,携手一生,此情不渝!”
……又一瞬间,那本笔记本扉页上的那首小诗也浮现在眼前,
“寂寞沙滩点点鸥,
烟花深处小红楼。
燃尽彩云何必觅,
送君应伴下扬州。”
金钰莹说,这是一首藏头诗,每行诗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寂烟燃送”,寂烟燃,不就是纪嫣然吗?当时自己还觉得金钰莹的说法有些牵强附会,是子虚乌有的胡编,但此时听到魏院长的话,范唯唯这才意识到,那也许就是真的!
“她叫纪嫣然……有什么问题吗?”魏院长非常奇怪,他感到范唯唯的反应很不正常,如果说只是有个朋友长的相似而惊讶,女孩子的反应夸张一点儿可以理解,但听到照片上的人的名字以后怎么反应更加强烈了呢?
“没,没有……她,她是你们医院里的护士?”照片里,纪嫣然穿着的白衣短裙虽然和此时范唯唯身上穿着的式样并不一样,但很明显那也是护士制服,范唯唯故有此一问,心中却是忐忑不安——难道说王仲明的前女友是医务工作者,所以他才不愿意自己常去医院,不想让自己遇上?难道说虽然事情已经过了许久,他的心里还放不下这段感情?如果两个人再次见面,会不会死灰复燃,重又燃起爱的火花?
“是呀。”魏院长长叹一声,表情忽然间变得异常沉重,“可惜,年纪轻轻,走的太早了。”
“啊!什么?!您说什么?!她已经走了?!”范唯唯惊叫出声,“已经走了”,这是人已故去的隐晦说法——如果这个纪嫣然真的是王仲明以前的情人,那么年龄最大也不会超过三十,怎么会人就没了呢……
“是呀,走的时候才二十二岁,花一样的年纪,唉,可惜呀。”魏院长又是一声长叹,眼中是无限的婉惜。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您能跟我……”范唯唯心中充满了迷惑,想要马上知道关于这个女孩子所有的一切。
但就在范唯唯的请求刚刚说出一半时,楼道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个穿着护士服的小护士挤进门来,“院长,不好了,二十六号病房的患者突然昏迷,李大夫正在紧急抢救,他请您快过去。”小护士焦急地汇报道。
“呃……噢,我知道了,洪导,范小姐,对不起,有突【创建和谐家园】况需要我去处理,今天可能没办法陪你们拍戏了,有什么要求跟孙主任说,他会配合你们的……”人命关天,病人出现紧急状况,魏院长只有马上赶去处理,向几个人说了声抱歉,简单的安排了一下儿,便急匆匆的离开荣誉室,跟着那个报信儿的小护士向急救室赶去。
抢救病人,那是那是身为医生的第一职责,虽然不能继续配合影片的拍摄工作,但摄制组也不可能去阻止。
“孙主任,什么情况?魏院长什么时候能回来?”还有事情要问,范唯唯向留下来的另外一位医生问道。
“噢,二十六号病房的病人是一位冠心病病人,病情非常严重,原本计划明天做搭桥手术,没想到今天出现异常,搞不好手术要提前,如果那样的话,手术至少要进行四个小时,魏院长应该没有工夫管这边的事了。”孙主任答道。
……光是手术就要进行四个小时,五六十岁的老人,身体再怎么好,在手术台旁站四个小时肯定也累坏了,看来,今天自己是没办法向他问事了。
范唯唯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把目光转向那个相框仔细观看,忽然眼睛一亮——五张照片中有一张是集体照,包括纪嫣然还有那位中年女士外还另有四位身穿白大褂的男医生,其中站在最左边的那个人看起来非常眼熟……那不是李亮吗?
想起来了,记得李亮曾经和自己说过,他原先是朝阳医院的医生,后来才自己独立出来,办起了整形美容医院……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问他不就行了?
想到这里,范唯唯心中一喜,“这位医生是叫李亮吗?”她指着照片上的那个人向孙主任问道。
“对呀,就是他,怎么,范小姐认识他吗?”孙主任点头确认道。
“呵,是呀,他是不是开了一家整形整容医院?”果然是那个人,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范唯唯笑道。
“是的,呵,那个家伙,整形方面是国内第一流的专家,而且脑子很好用,比我们这些人有经济意识,六年前辞职开办医院,今年春节时我们同期进入朝阳医院的人还在一起搞了次聚会,看他意气风发,人也比以前胖了许多,过的应该不错。”孙主任笑道,李亮是国内整形整容方面的专家,客户中演艺人员肯定不少,范唯唯认识李亮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不过这属于个人隐秘,对艺人而言更是不能说的秘密,所以孙主任也不多问——他是医生,不是八卦记者,对明星艺人的隐私并不感兴趣,而且保护病患的隐私也是医生的义务和责任,所以不该说的别说,不该问的就别问。
“唯唯,好了没?”正谈话间,那边洪导叫道。
“嗯,好了。”知道是拍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范唯唯向孙主任点头笑了笑,转身走向洪导那边。
送走了丁建洋,陈淞生等人回到了棋胜楼(自己人开会,犯不着在远望楼那种地方,租金很贵的)。
来到小会议室,陈淞生叫人送来茶水果品,喝着茶水,吃着果品,倒是舒爽的很,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陈百川,董亮都是嗜烟之人,一人点上一支,喷云吐雾,好不自在。
“各位,觉得今天的见面会怎么样?”茶过一杯,烟过一支,闲扯聊天儿差不多了,陈淞生笑着问道——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是该干点儿正事的时候了。
“嗯,还算不错吧。丁建洋这个人很老道,是个老江湖,说起话来滴水不漏,聊了半天,什么都谈到了,却又是什么都没结论,提出的那一大堆问题,没一个是好应付的,针针见血,招招要命,幸亏二位陈老经验丰富,曹老弟头脑灵活,见招拆招,见式破式,这才糊弄过去,如果光是我自己,只怕用不了十分钟,就被问得头昏脑涨,胡说八道了。”董亮把烟头在烟灰缸里掐灭,笑着向大家说道——朱元璋成功的策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既然没有实力在这个人中占得上位,那么装傻充愣,故做粗鲁莽壮便不失为一种高明的作法,三国时期,司马懿就是用这一招骗过了曹爽的耳目,这才利用曹氏势力人马离开都城的时机一举夺权成功,为将来灭魏建晋打下了基础。
“呵呵,我看你现在才是在胡说八道。”陈百川笑道,他这样的老江湖,哪儿那么容易就被董亮骗过,如果董亮真那么草包,又怎么可能在数年间把乌鹭社建成京城西部势力最大的棋社呢?
“真的吗?呵呵,那肯定是还没缓过劲儿来。”董亮装作没听懂陈百川话中意思的样子笑道——被挖苦两句算什么,老话讲,吃亏是福,装傻总比装精明来的聪明。
“呵,小董的话的确是有些夸张,不过有一点他说的很对,丁建洋是一位商界老手,谈判专家,他的谈判经验,恐怕比咱们四个人加起来还要多,和这样的对手交锋,想要占到便宜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陈淞生笑着说道。
对这一点,四个人的观点完全一致,的确,丁建洋是跟着廖炳坤从扫街推销开始一路打拼才爬到现在的地位,其间经历的商战竞争何止千百,说是身经百战绝不过分,而他们四个人,陈淞生和陈百川两个年轻时是棋手,那时每天做的都是比赛训练,提高棋艺,连接触社会的机会都很少,更不要说什么商业活动了,三十五六以后,竞技状态下降,渐渐退出棋战一线,转而从事二线管理工作,但主要管的也是棋手,比赛等等,谈判桌上与人交锋斗智的事情不能说完全没有,不过一年到头儿能有三两次就已经很难得了,至于曹英,虽然在大学学的是商贸专业,对商务谈判课程下过功夫,但大多属于理论知识,纸上功夫,实战经验也没有多少。董亮其人,虽然比曹英年长几岁,但情况却也没好到哪儿去,故此,四个人在见识到丁建洋这种商战老手,谈判专家在谈判桌上展现的技巧,策略,手段,口才之后,不得不感叹隔行如隔山,在商务谈判领域,已方虽然人多势众,却是业余爱好者,人家虽然只是一人,却是职业高手,业余爱好者再多,加起来却也不是一位职业棋手的对手。
“我完全同意三位的看法,所谓客大欺店,店大欺客,银海集团虽然的确有诚意想要投资京城棋社联赛,这从丁建洋主动提议,要为比赛设置代言人中可以感觉得到,不过在这场谈判中,谈判双方的地位相差悬殊,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这就好比九十公斤级拳手与六十公斤级拳手的比赛,再怎么拼命,轻量级拳手也只有被击倒的命运。”曹英发言了。
“……曹老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呀。先不说咱们这些人商业谈判的经验没办法和人家比,就算有足够的经验又能怎么样?手里没有筹码呀,象玩梭哈,你光有一手好牌有什么用,人家把筹码往桌上一推,玩的起就玩,玩不起就请离桌,你有招儿吗?京城棋社联赛现在缺的是钱,人家银海集团多的就是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想要硬气,谈何容易呢。”董亮笑道。
“小董的话虽然说的有点儿刻薄,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需要银海集团的钱,但银海集团却不一定必须把钱投到京城棋社联赛中,现在是我们有求于人,而不是人家有求于我,姿态低一些,那也是应该的。”陈百川说道——虽然基于共同的利益,他不得不支持与银海集团的合作,但心里却并非甘愿,此刻表面看似在分析情况局面,实则却是夹枪带棒,冷嘲热讽。
“呵,老陈,你也不要太悲观了,怎么说的好象咱们几个象叫花子似的?京城棋社联赛本身难道不就是咱们手中的筹码?银海集团如果不是真心打算投资赞助,又何必让丁建洋这种副总级别的高管来浪费时间?”
对陈百川的冷嘲热讽,陈淞生听着不乐意了,他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人,晓得这件事儿是出于廖炳坤的意思,丁建洋肯定是冲着达成合作的目的来进行谈判,只是这中间的故事并不方便和三个人明说,所以他只能以反问来辩解。
“呵呵,真心当然是真心,但真心并不等于人家就会放水呀?在商言商,咱们要争取最大的利益,丁建洋又何尝不是在为银海集团争取最大的利益?他没错,咱们也没错,问题是他手里的筹码是真金白银的人民币,咱们手中的筹码则是现在还只存在于纸上的一个方案,谁占据着谈判的主动权,这还用问吗?”陈百川笑道。
事实如此,陈淞生倒也无从反驳,冷哼一声,他没再争辩,免得好好的讨论变为口舌之争。
“呵,两位陈老,稍安毋躁,研究讨论,没必要动气。我的看法,银海集团的确是有意投资京城棋社联赛,但丁建洋作为一名商战高手,肯定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协议定下。这种情况就好比高手下棋,即使是存心放水,那些太难看的俗手恶招也下不出来,因为那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习惯,想改也改不了。所以,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增加手中砝码的份量,那么谈判的最后虽然可以达成合作,但也只会对银海集团最有利,而非是对我们最有利的结果。”曹英讲道。
“有道理,曹老弟,不愧是上过大学的人,脑子里的道儿道儿就是多。没错,咱们手里的筹码确实是太少了,没有本钱,再怎么谈也谈不出好的结果,咱们没有空手套白狼的那种本事,只有按正常的办法去做。不过话说回来,曹老弟,这筹码怎么个加法呢?你有没有好的主意呢?”董亮问道——直觉告诉他,曹英会这么说,应该是早就有了盘算。
“呵,很简单,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要在一根绳子上吊死。”曹英淡然一笑,显得是胸有成竹,很有信心。
什么?
听到曹英的话,看到他的表情,另外三个人心中都是一惊,他们三个都是精明过人的人,虽达不到举一反三,问一答十的程度,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曹英说不应该在一根绳子上吊死,那岂不是说要再找一根上吊绳?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难道说他还有第二个篮子?
第369章 少数服从多数
“曹老弟,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你想急死我呀?!”
董亮心急,连声催促,陈淞生和陈百川也盯着他,显然也是同样的意思,只是限于身份,不愿意象董亮那么情绪外露。
“呵,咱们都知道,市场分买家和卖家,买家占主动的叫买家市场,卖家占主动的叫卖家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商品的供需关系所致,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买方占据主动地位,对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则卖方占据主动地位……”
“……就和银海集团的合作而言,我们是卖方,银海集团是买方,我们能够提供的是‘京城棋社联赛’这件商品,而银海集团拥有的则是资金。我们处于被动地方,是因为买家只有一个,我们必须得到资金的支持才能把‘京城棋社联赛’继续下去,而银海集团却未必一定要把钱投给我们,这就是在这场谈判中我方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本所在……”
“……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加重我们手中的资本,让对方意识到必须和我们合作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另一种办法,是削弱对方的优势,从而得到相对的平衡,相比于前一种办法,后一种更具备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