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棋人物语》-第16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呵呵,那么见外干嘛,都是自己哥们弟兄,什么教训不教训的,走吧,别让俩老头等急了。”董亮笑道,两个人继续向楼上走去。

        楼上小会议室里,陈淞生和陈百川两个人正在纹枰对弈,两位老对手从年轻时做棋手就一直较劲儿,老了老了,却也没有改过。和曹英与董亮不同,陈百川在陈淞生面前可没什么好讲究的,上午接到电话,没到中午就跑来棋胜楼,一方面是想早一点儿知道陈淞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另一方面是要硬蹭人家一顿饭,所谓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虽然一顿饭吃不穷陈淞生,不过只要能让对方从口袋里往外掏钱,哪怕只有一分也是开心的。

        对于陈百川的提前造访,陈淞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彼此间斗了几十年,谁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吗?陈百川做的出,他陈淞生也做的了,中午饭请当然是要请,只不过请的是两份素炒饼,豆芽儿多多,肉丝却不见一根,售价四元,管饱不管好。

        陈淞生这样的待客之道让陈百川是哭笑不得,出言调侃,问他堂堂一社之长,该不会连一顿象样的午饭都请不起吧?陈淞生却是一点没有羞愧的意思,反问,“上次我去你那里,你连饭都没给准备一口,和你比,我算是够大方的了,爱吃吃,不爱吃就不吃,正好可以省下来带回去晚上当夜宵。”所谓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面对陈淞生的反问,陈百川除了无奈还能怎样?谁让上一次人家到自己那里的确是一口东西没吃,六月债,还的快,算自己打错了算盘吧,素炒饼就素炒饼吧,蚊子也是肉,咬他一口是一口!所以陈百川并没有出去自己找地方吃饭,就是在陈淞生的办公室陪着他一起吃素炒饼,吃的简单,花的时间自然也短,闲下没事儿,等那两个人到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两个人便摆开棋盘,用下棋打发时间。

        曹英和董亮来到会议室时,两个人厮杀正酣,虽然都是老资格的职业棋手,但此时的表现却和普通的棋迷没有两样,手里下着棋,嘴上也没有闲着,这个劝对方早点儿交棋,那个叫你早点儿投降,这边走出一步好手便得意地哼起小曲儿,那边发现对方一步不佳便唱起京戏,什么叫盘外招,什么叫心理战术,只要能干扰到对手的思路,为自己的胜利增加机会,便会毫不犹豫地施展出来,两个人的表现都是如此,可想而知棋盘上的状况会是如何,当真是火花四溅,杀声一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成了一锅粥。

        “呵,二老好兴致呀。”进到屋里,见是如此这番景向,董亮笑着向二人打着招呼。

        “呵,来啦,先坐,稍等片刻,这盘棋很快就结束了。”陈淞生百忙中抬头向二人笑道。

        “没错,这盘棋他支撑不了多久了,桌上有杯子,渴了壶里新沏的茶水,随便呀。”陈百川也不甘示势,和两个人说道。

        “呵呵,不急,不急,两位慢慢下。”曹英笑道,反正人都已经到齐了,再怎么急也不急于这一会儿半会儿。

        既然两人都不介意,棋自然还要继续下下去,虽然只是随便玩玩儿,但两个老头儿却是很认真,谁也不想输给对方,奈何年事以高,斗志虽旺,精力却是不给劲儿,而且下的又是斗气棋,谁也不肯退让半步,所以进入后半盘后是错招昏招无理手不断,杀来杀去,错进错出,累累死子,最后却是大杀小输赢,胜负纠结在一个单片劫上。

        使出最后一枚劫材,将劫提回,陈百川脸上露出了笑容,“哈哈,老伙计,没招儿了吧?”——全盘再无一个动材,对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粘劫收后。

        “来者是客,给你个面子。”陈淞生笑笑答道——输棋不输嘴,一惯的。

        “哈哈,那就谢了。”陈百川心情舒畅,虽然这样一盘卫生棋赢了输了都没有什么,但这就已经够了。

        把棋具收拾好,四个人在桌旁坐下,临时的碰头会,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人到齐了,会也就可以开了。

        “陈老,这么急着把我们找来,应该是有什么好消息吧?”董亮先问道。

        “是呀,刚刚接到银海集团的电话,说他们对京城棋社联赛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打算成为联赛的独家赞助商,希望我们能尽快提供联赛的组织企业案,以便他们研究分析,进行下一步的行动。”陈淞生简短地介绍道。

        “银海集团……”三个人听到这个消息,神色都是不由得一变——上一次在棋胜楼举办的天元战决赛三番棋他们都是知情者,尤其是董亮和曹英,更是直接参加过比赛承办权的争夺,所以三个人都对银海集团有所了解,知道银海集团的实力如何雄厚,想这次要赞助棋社联赛,大概也是因为上一次天元战上和棋胜楼的合作打下的基础,现在反过来想,那一次,棋胜楼赢的实在是太大了,不仅仅是得到了天元战决赛阶段的举办权,大大的在棋界出了个风头,更重要的是和银海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伴上了这么一家资金实力雄厚的金主……后悔呀,本来自己也都是有机会的。

        “……银海集团对这次合作非常重视,负责这个项目的负责任是银海集团北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丁建洋。据了解,丁建洋在银海集团董事长廖炳坤当推销员时便在一起的,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银海集团属于资格最老的元老级人物,地位非常重要,银海集团派他来负责这个项目,由此可知其诚意如何。这一次紧急召集各位开会,就是为了讨论这件事情,尽快作出反应,以促成合作成功。”陈淞生继续介绍道——关于丁建洋的情报自然是从王仲明那里得来,而王仲明的消息又是廖井丹提供,可靠性是完全不用怀疑。

        “……银海集团有此意向当然是一件好事儿,不过正所谓客大欺店,店大欺客,银海集团的实力那是没地说,只是这样一来,棋社联赛会不会被其所控制?”略一沉吟,陈百川提出疑问——以他的立场,当然是希望赞助商由自己找来的,不过这种想法只能在自己心里暗想,却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说,故此,对于银海集团要赞助比赛的事,他只能在总体欢迎的基调上找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来说。

        “呵,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咱们组建京城棋社联盟,为的就是想有自己的组织,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而不需要被那么多的婆婆管。不过话说回来,在商言商,谁的钱也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人家出钱,却又不让人家有自己的要求,这样的想法未免就太天真,又或者太霸道了一些。况且,咱们和银海集团的正式接触还没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要求是什么,现在就急着怀疑恐怕就有点儿杞人忧天的意思了吗?还有,就算对方有什么过分的要求有什么关系?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咱们不是还可以谈吗?”陈淞生笑道,不经意间还讽了陈百川一句。

      第359章 各有心机

        “呵,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咱们真成了自由市场里做小买卖的了。好吧,算你说的有理,既然把我们都招集在这里,你脑子里也应该有个框框架架之类的东西吧,说出来听听,也好让我们有个讨论的基础。”

      ¡¡¡¡¶Ô³ÂäÁÉú»°Àï´øµÄ´Ì¶ù£¬³Â°Ù´¨Ö»µ±Ã»ÓÐÌý¼û£¬²»Çá²»ÖØµÄ·´·íÁËÒ»¾ä£¬±ã´ß³ÂäÁÉúÏȰÑÕжùÁÁ³öÀ´¡£

        “呵,想法是有一些,不过不是很成熟,所以才请大家一起来商量。其实京城棋社联赛的整体框架已经基本成型,所欠缺的是细节方面的东西,比如说费用的支出数额,比赛的组织方式,预估的观众人群,产生的社会效益等等,这些我们只是有一个大的估计,用来吸引赞助商的兴趣还马马虎虎,但要靠那些空洞的概念打算说服人家把钱投进来,就差的太远了。所以,我的意见是先组成一个招商引资小组,专门负责和有意投资棋社联赛的人进行谈判,所谓一人技短,众人技长,【创建和谐家园】我们大家众人的智慧,肯定能将这件事情做好,各位以为如何?”陈淞生讲道。

      ¡¡¡¡Òª×齨̸ÅÐС×飿³ÂäÁÉúµÄÒâͼÊÇʲô£¿

        三个人没有马上表态,都在脑子里琢磨着陈淞生建议背后的目的所在。

        显而易见,以谈判小组的形式去和银海集团洽谈投资赞助的事,这摆明了是把功劳分给其他人一部分——银海集团找的人是陈淞生,陈淞生大可以把事情谈的都差不多以后再向众人宣布,以陈淞生的能办,谁会信他做不到这一点?而从刚才介绍的情况来自,银海集团和他只是初步接触,现在正处于互相摸底,评估阶段,这时陈淞生把其他人拉进来,必然会将一部分功劳转给别(当然,合作如能成功,最大的功臣还是非他莫属),那么,其他人的功劳怎么算呢?

        表面上看,陈淞生将功劳分给他人非常不智,但实际上,这却等于分化了反对者的阵营——如果功劳太大,使得在竞争棋社联盟会长的领先优势过于明显,很可能会使得单打独斗绝无希望的对手们联合起来,这样一来,领先的优势反而不大,比如说总的投票数是一百,陈淞生占了其中四十票,陈百川占了二十五票,曹英占了二十票,其他人占了十五票,正常情况下,陈淞生必然在选举中占得会长宝座,但其他后选人若是发现自己没有机会,而把手里能够控制的选票投给别人,那么百分之四十的支持率并不能保证竞争的胜利。当然,要是能够拿到百分之五十的选票就可以高枕无忧,问题是那样的情况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把领先的优势和别人拉近反而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当每位候选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可以问鼎大座时,谁会把自己掌握的选票投给别人呢?这一招就叫做欲擒故纵,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百分百地保证胜利时,就努力促使竞争对手们自相残杀,消耗弹药,到最后搞到两败俱伤,自己则是鹬蚌相争,来个渔翁得利。

        高呀,这一招的的确确的高呀。

        在坐的三人哪一个不是精明到家的主,稍一思索,便想通了问题所在,不由得在心里暗自佩服陈淞生的心思缜密,行事老道——明知道这是分化瓦解众人的一计,但几个人却又不能不跟进继续,因为你不跟进,这份人家主动让出来的功劳就会落在别人身上,除非你没打算在棋社联赛以及未来的棋社联盟中占得重要的位置,那么谁会肯把凭空落下的功绩让给别人?这个世界雷锋肯定是有的,但绝不会出现在商业竞争之中。

        “呵,我觉得陈老提的这个建议不错,以谈判小组的方式去谈,一方面可以考虑的事情更周到全面一些,可以为棋社联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这样也显得正规一些,谈出来的结果可以被大家所认可,避免了完事以后其他人又站出来反对,使合作无法执行下去。”董亮讲道——他虽然没有竞争棋社联盟会长之心,不过这种搭顺风车的好事却也不可能放过,而且,借谈判的机会和银海集团的人拉拉关系总不是坏事儿。

        滑头!……

        曹英心里说道——几人之中,属董亮的处境最为轻松,因为没有竞争棋社联盟会长的实力,所以没有需要拼命争取的压力,又因为掌管着京城四大棋社之一的乌鹭社,有足够的筹码影响到未来的会长之争,所以是其他几人都要争取的对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反到是自己,陈淞生还有陈百川,因为有可能得到,所以才会不得不拼命去争,这样的情况是不是有点儿象民间传说中四处闲游的隐士,将一根拴着萝卜的树枝挂在驴车的前边,让拉车的毛驴因为想要吃到而不停的前进?

        曹英忽然有一点无聊的感觉,觉得就象是动物园猴山里的猴子,窜上跳下,折腾来折腾去,其实就是为博得游人一笑,扔进个果子面包之类的填饱肚子。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脑中刚刚闪过便被他迅速排除——他是一个注定要做大事的人,怎么可以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呢?

        “我赞同,以谈判小组的形式与赞助方谈判符合整体利益,可以最大限度的代表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不仅是银海集团,如果有别的企业公司想要合作,也可以由谈判小组来负责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整合资源,形成一个团体,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效果,远比由某个人先期接洽,谈到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因内部意见不统一而作罢好的多。”静了一下儿心,曹英讲道。

        他的想法,在和银海集团谈判的同时,也可以以谈判小组成员的身份去和那几家有可能感兴趣的公司进沟通——谁能保证与银海集团的合作就一定成功?万一不成,自己在谈判小组中的地位不就变为主导了吗?

        董亮和曹英都表态了,剩下的便只有陈百川一位了,不紧不忙地喝了口茶水,扫视在场众人一圈,他哈哈一笑,“你们都认可这个建议,我当然没有意见,棋社联赛的事情迫在眉睫,所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联赛的事情已经宣扬开小半个月了,如果咱们总是停留在‘干打雷不下雨’的阶段,那些中小棋社的人会感到失望,进而怀疑到我们的能力和作事的决心,而一旦陷于这种情况,对于我们建立棋社联盟的计划造成极大的困难。所以,组建谈判小组的事儿不仅要做,而且要马上做,立即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成绩,让那些处于观望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对京城棋社联盟充满信心!”

        陈百川到底也是一位老江湖,看到组建谈判小组的事儿已经无法阻止,于是改为全力支持,顺便把本来应该是会议召集人做的总结性发言抢了过来,算是对刚才陈淞生损自己一通的报复。

        什么人呀!抢自己的台词,脸皮还真够厚的!

        陈淞生对陈百川的越界行为是哭笑不得,好在他对这位老对手的出格行为早就习惯了,自己已经在这场交锋中占了上风,让老家伙心理上平衡一下儿就平衡一下儿吧。

        曹英回到陶然局时已是下午四点半,开了半天的会儿,他的精神显得有些疲惫——和那两个老油条打交道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连董亮那个看似粗鲁直爽的家伙其实也是位不能放心的主,既要小心翼翼地避开他们设下的一个又一个圈套,又要想方设法把事情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引导,勾心斗角,斗智斗力,所费的精力实在是不比进行一场高级别的比赛对抗小多少。

        进入办公室在位子上坐下,打开电脑,等待系统启动的时间,他打通电话,把孙冶叫了过来。

        “曹总……脸色不大好呀?会上说了些什么?”见曹英的神色很疲惫,孙冶关心地问道。

        “银海集团的人找上陈淞生,要谈投资京城棋社联赛的事。”曹英简单的答道——这种消息瞒是瞒不住的,而且也没有瞒的必要,孙冶是自己身边的左膀右臂,也就更没有瞒的必要了。

        “什么?……真邪了,今年是不是他的本命年呀,怎么好事儿都落在他的头上。”孙冶闻听一愣,旋即愤懑地说道——他拿陶然居的薪水,自然要站在陶然居的立场看问题,棋社联盟成立在即,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陈淞生却带来这样一份厚礼,试问,眼下这一时半刻,哪儿去找与其影响边相当的功劳去?有此功业,陈淞生在棋社联盟中的强势地位谁能动摇?

        “运气是人家自己的,羡慕也没用。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儿才是正理。我让你搜集的各家棋社的资料都搞好了吗?”曹英淡然问道——虽然他也觉得陈淞生今年以来的运气好的令人发指,不过这却不是开解自己的理由,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路终究是自己走出来的,靠运气,能好一时,还能好一世吗?世人眼中看到的只是胜利者身上的光环,谁会在意失败者不甘,最多说一句“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难道你有办法去反驳吗?即使能够反驳的了,又能改变已成定局的结果吗?

        “噢,基本差不多了,还剩五六家棋社的资料需要最后核实。”孙冶答道。

        “你先把已经整理好的部分交给我,余下的部分尽快去做,最好明天就可以完成。”曹英吩咐道。

        “是,没问题……只是,陈淞生和银海集团的人谈赞助,你这么着急干嘛?他揽的事儿他自己干就好了,咱们不从中捣乱就算够仗义的了,干嘛还要帮他?”联系前后语境,孙冶不能猜到曹英找自己要资料的意图,颇有些不愤地问道。

        “你太小瞧陈淞生了,他远比你想的周道。”曹英轻叹一声,俗话说,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再怎么英明神武,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如果没有一个得力的团队,充其量也只能是个一方诸侯,坐地称王的山大王,成不了大事儿。问题是自己身边的人,实在是没有一个能真正帮得上自己的,曹雄思想偏激,行事莽撞,能冲能打,却是闯祸多过立功,孙冶成熟稳重是有了,但目光短浅,视野太窄,做事可靠却难堪大用。——人说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莫非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呃……怎么讲?”孙冶一愣,不解问道。

        “陈淞生没有大包大揽,把和银海集团合作的事儿包在自己身上,而是提议组成谈判小组,由四家棋社共同和银海集团进行协商,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而我,就是谈判小组的成员之一,你说,我可以出功不出力吗?”曹英问道。

        ……孙冶半张嘴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心想,陈淞生这一招儿是高,把所有的人都拉上一条贼船,事情办成了,他这个船老大自然功劳最大,办砸了,还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到时底大家是老鸹站在猪身上——谁也别说谁黑!曹英身为谈判小组的成员,如果松懈怠慢,到时难免会成为替罪羔羊,所以才不能不积极努力的工作,至少表面上得给别人这样的感觉,不能让别人抓到小辫子。

        “老谋深算,太贼了!”憋了半天,孙冶终于得出了结论。

        “这种话私下里说说也就算了,在外边,一个字也就能讲。”曹英何尝不是对孙冶的感慨感同身受呢?不过,他终究是陶然居的掌门人,不可能象其他人那样能够直抒胸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得注意自己的举动分寸,以免被底下的人效仿放大,记得有一位足球教练曾经说过,“如果我在场边敢说裁判,球员在场上就敢骂裁判,如果我在场边敢骂裁判,球员就敢在场上打裁判”,身为领导,在享受种种权力带来的好处时,同时也要承受因其身份所带来的责任和压力,在这一点上,人生是公平的。

        “是,这我当然明白。对了,既然和银海集团谈上了,我还用再跟那几个人的消息吗?”孙冶连连点头,他这样的年纪怎么会不明白“有些事只能说不能做,而有些事只能做却不能说”的道理?

        “跟,当然要跟。”毫不犹豫,曹英马上答道。

        ——孙冶所说的“那几个人”指的是这些日子接触过,对投资京城棋社联赛可能有兴趣的几家公司的负责人,虽然论及规模和实力远远无法和银海集团那样的巨无霸企业相比,但谁敢保证与银海集团的合作就一定成功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不成,这些人不就是现成的备胎吗?所以,曹英并不打算中断对那几个人的努力,货比三家不吃亏,有的时候,小公司反而比大公司的竞争力反会更强。

        “明白,我这就去办。”工作安排清楚,孙冶应声答道,转身离开办公室去忙了。

        电脑启动完毕,此时已进入视窗界面,曹英用鼠标点开“我的文档”,文件列表的最下面是一篇加密文档,文档的名称为“京城棋社联赛策划案”,鼠标指向文件的标题,曹英轻轻叹了一口气——本来这份文件是自己为和那几位投资商谈判时准备,没想到末了却要贡献出来去帮陈淞生的忙,天意弄人,实在是让人不胜唏嘘。

        音乐声忽起,是手机【创建和谐家园】,曹英从包里取出手机,看到来电显示的号码,眼睛忽然一亮,忙按下接听键,“喂,胡总呀,呵呵,终于想起给我打电话啦?”他笑着问道。

        “呵呵,什么终不终于,好象离的有多远似的,怎么说也是老同学,你这样说我,那还是在打我的脸吗?”被称为胡总的人笑着说道。

        “呵,哪里,你现在可是飞黄腾达,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巴结你还来不及呢。”曹英笑道。

        “哈哈,别说这种话,太见外了。对了,你给我发的邮件我看到了,那个什么京城棋社联赛似乎有点儿意思,后天下午我回北京,有时间咱们一起好好聊聊怎么样?”胡总笑着问道。

        “OK,没问题,你下午到北京?这样吧,我在燕南楼给你接风洗尘?”曹英问道。

        “呵呵,好,客随主便,这里你是主人,我听你的安排。”胡总笑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几点的飞机,我到机场接你。”曹英问道。

        “下午三点,首都机场。”胡总答道。

        “OK,临时如有变动,咱们电话联系。”

        放下电话,曹英松了一口气,却又有一点儿怅然——为什么不早一点儿回来,若是提前两天,说不定就没银海集团的事儿了。

      第360章 忘记的问题

        这段时间,黄德志的气就一直不顺,一向待人和善的他动不动就会发脾气,脸沉着,眉皱着,隔着五六步远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那股邪火,周围的人都知趣地尽量离开远点儿,能不见面,尽量不见面,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棋手,更是耗子见了猫似地避开他,生怕被他逮到什么过错挨批被骂,至于那些平时关系不错的人,说话聊天儿时也会提高警惕,一旦发现他在附近出现,便马上改变话题,说一些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的闲篇,以免【创建和谐家园】到他哪根神经。

        为什么会这样?他不说,但并不等于别人不知道,理由很简单,中国棋手比赛成绩不佳,老头子心里不舒服。

        事情还要从一个星期前的三星杯赛说起——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简称“三星杯”,是现今世界主要的国际性围棋赛事之一,创办于一九九年年,原称“三星火灾杯”,因日本式汉字用语不易让人理解赞助商是谁,故此自二零零七年起正式改名为“三星保险杯”,由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放送公社、韩国棋院主办,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赞助,与富士通杯,应氏杯,LG杯,春兰杯并列为世界五大职业赛事,其地位相当重要。

        由于上一次三星杯比赛的成绩差强人意,只有一名中国棋手进入前四强,所以这一次棋院非常重视,派出了以等级分前五十名为主的精锐队伍,希望可以取得好的成绩,预赛阶段的成绩相当不错,虽然韩国棋手依仗主场作战的有利条件,派出多达两百余名选手参战,想要用人海战术将中日两国棋手拼掉,但中国棋手人数虽少,却都是中国棋界的精锐所在,虽然有被韩国棋手狙击【创建和谐家园】,但仍有十名棋手通过重重障碍杀入本赛,与两名推荐棋手及上届比赛进入前四名的陈一鸣共计十三人,在总共三十二名参赛者的本赛几乎占据半壁山河,形势可以说相当的好。

        正因为如此,第二阶段三十二进十六和十六进八的比赛,黄德志是亲自带队出征,希望自己的御驾亲征可以鼓舞士气,催发战意,让棋手们奋勇拼搏,取得最好的成绩,谁想事与愿违,自己的督战不仅没有达到希望的效果,棋手们的发挥反而变得失常,两轮战罢,除在一场内战中孔方胜出进入八强,为中国棋手保留了最后的脸面外,其他十二名棋手则是全军覆没。

        这样的结果不仅是黄德志没有想到的,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普通棋迷,围棋评论家,职业棋手等等都是如此,原本以为,最差的结果也可以有两到三名中国棋手进入八强与韩国棋手进行强强对话,谁料想成了孔方一人千里走单骑,一个人陷入韩国棋手的重重包围之中,虽说孔方是近年来中国棋坛迅速崛起的希望之星,实力几乎与超一流棋手不相上下,但其世界大赛的经验极少,除在去年的富士通杯杀进本赛第二轮外,这一次还是他首次进入世界大赛的八强之列,因为在三十二强进十六时对阵的是日本棋手,十六进八的比赛中对阵的是比较熟悉的中国棋手,所以被评价为运气不错,但能进入世界大赛八强的棋手没有一个会是弱者,孔方的好运气是否能延续下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会持乐观态度。

        可想而知,这样的结果在社会引起的反应会有多大,“兵败滑铁卢”,“中国围棋的耻辱日”,“官僚无能,退位让贤”,“中国棋手,你们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各种各样的评论文章在报纸,网络,博客,微信上传播,有些还是在理性分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的干脆就是破口大骂,只差给棋手还有棋院的管理者们扣上一顶丧权辱国的大帽子,甚至还有一些激进的棋迷自发组织在中国棋院的大门口举标语牌【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要求中国棋院的领导对广大热爱围棋的棋迷道歉谢罪,闹到后来,搞得棋院不得不报警找来警察才把【创建和谐家园】的人们劝走。

        对于这样的情况,黄德志再怎么好脾气也不可能忍的下去,不过,除了狠批棋手,教练还有管理人员外,他还能有什么办法?棋手的实力不是靠批,靠骂就能提高的,中国围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缺乏厚度,缺乏的是高度,中坚棋手的数量几乎可以达到日韩两国棋手的总和,但在最高层级的对抗中却是捉襟见肘,多少年了,还是靠着那几位“老”棋手去拼,现在陈一鸣,林海涛,孙浩等人的状态下降,国际棋战的成绩便马上呈直线之势往下滑落,他黄德志心里再急又能有什么办法?总不成他自己亲自上阵,和日韩两国的新锐棋手们去厮杀拼命去吗?——他倒是想,问题是谁信呀。

        天才棋手的出现更多的是要运气,六超的出现让日本围棋二十多年称霸天下,曹李两师徒使韩国十数年间被称为围棋最强国……说到底,围棋的交锋不管表面多么热闹,最终靠的还是那些顶尖高手,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偶尔也有几位实力一般,却是运气极佳的棋手拿过比赛冠军,但和被公认为超一流棋手者的成绩相比,那些许的次数几乎可以不计。

        想当年,中国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时代,王鹏飞,那个谜一般突然消失的人就是这样的天才,自十三岁打入世界围棋大赛本赛以来,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便赢得了团体个人加起来二十多个比赛的冠军,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最强者……

        想到这里,黄德志不由得有点妒忌自己的前任院长了,那时有王鹏飞在一线冲锋陷阵,斩将夺旗,领奖领到手发软,发愁的是奖杯太多没地方去摆,哪里会担心成绩不佳被棋迷们骂呢?……

        命呀,这就是命呀!

        长叹一声,黄德志来到窗前站住,点起一支香烟,远远地望着远处车来车往的二环路,心里胡思乱想,完全没有个头绪。

        “铃……”办公室上的电话响了,一遍接着一遍,黄德志没有心情去接,任由电话就那样响着。

        铃响五六遍后,终于拨号的人失去了耐心,挂断了电话,办公室里重新变得安静起来。

        烦人啊……真想早点儿退休,省得被这些事烦恼,清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宝贵了呢?

        喷了口烟圈,旋即便被风吹散在空中,黄德志心里想到。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黄德志想要躲会儿清静的打算注定不可以实现——办公桌上的电话是不响了,这一次响的是他的手机。

        黄德志无奈摇头——办公桌上的电话他可以推托当时不在屋里没有听到,手机呢?……他有些恨发明这种现代化通讯工具的人了,有了这些玩意儿,方便固然是方便了,却让人完全失去了个人空间,无论躲到什么地方,都会被人抓到。

        没办法,再怎么不愿意,电话还是得接的,手机不同于座机,他的手机号码并不对外公布,打他手机的人肯定都是有事的人,不接的话,说不定会误事。

        “我是黄德志,哪位?”按下接听键,黄德志条件反射式地问道。

      ¡¡¡¡¡°ÎÒ£¬äÁÉú¡£¡±µç»°ÄDZߴðµÀ¡£

        “呃……呵,原来是老陈呀。”知道是陈淞生打来的电话,黄德志笑着说道。

        “对,可不是我吗。刚才打你办公室电话,你怎么不接呢?”陈淞生问道。

        “呃……呵,我不是不知道是你打的吗。”黄德志笑道,以他和陈淞生的关系,这种事情没必要瞒着。

        “偷懒,本来还想给你省点儿电话费着,这下好了,不用省了。”陈淞生不满地哼道。

        “呵,你再能打,电话费能花多少?只要你乐意,我陪着你聊到嗓子冒烟儿。”黄德志笑道,他的手机通讯费是公家报销,比起大方,他会怕谁?只要你舍得死,他就舍得埋。

        “去,想的美,你闲的没事儿,还想拉着我解闷儿吗?我老头子又不是花五十块钱聊二十分钟的钟点儿工,没那个美国时间伺候。”陈淞生笑道,听声音,他的心情应该是很不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1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