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梦幻香江》-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惜,后悔已经没用了,《东方日报》借着《寻秦记》的热卖,销量已经再次盖过《明报》。

      第016章 第一桶金

        《东方日报》的大楼中,这几天格外热闹,自家报纸重新成为香港销量冠军,使得员工们干劲十足——销量稳步提升、广告收入增加后,员工的待遇也会相应提升。

        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康剑飞再次踏入报社的大门。

        康剑飞悠闲地走向电梯,突然旁边一个人大喊:“康剑飞,康剑飞来了!”

        康剑飞转头一看,却是那天给他指路的《东方日报》小记者云博,这货就像是见到财神爷一样,飞奔着朝康剑飞冲过来。

        听到云博的喊声,一楼的报社员工迅速聚集过来,团团将康剑飞围住。

        “这就是写《寻秦记》那个康剑飞?”

        “好年轻啊,我以为康剑飞至少40岁了。”

      ¡¡¡¡¡°¶øÇÒ³¤µÃÒ²ºÜö¦£¬±ÈÄß¿ï¿É˧µÃ¶à¡£¡±

        “康先生,第七章项少龙会不会使用墨家剑法大发神威啊?”

        “康先生,我能不能为你做个专访?”

        “……”

        报社的员工你一言我一语,把康剑飞的路堵得死死的,搞得他不堪其烦。

        按理说,这些员工也不是没见过名人,不应该如此大惊小怪地跑过来围观康剑飞。只怪康剑飞着实太神秘,太传奇了一些:一个默默无闻、不知来历的家伙,突然以一部小说让《东方日报》起死回生,这本身就像是一部小说。

        更何况,作为《东方日报》的员工,康剑飞给他们带来了非常现实的利益。

        “借过,借过,麻烦让一下!”康剑飞脸上带着微笑,手上用劲却不小,强行推开前面一人,硬生生地挤进电梯里头。

        什么时候该平易近人,什么时候该拿架子,康剑飞分得很清楚。

        如今康剑飞风头正劲,和这些普通的报社员工凑成一团,只会消弱头上顶着的那圈奇才光环。适当地清高孤傲一点,只要言行不太过分,这些人反而会更加高看他。

        艰难地上了三楼,康剑飞刚抬起手,一直跟在他后面的云博已经抢先敲响了总编室的门。

        “请进!”里面传来的徐季新的声音。

        云博抢着把门打开,向徐季新报告道:“总编,康先生来了。”

        “康剑飞?”徐季新还没看到门外的康剑飞,只听“康先生”三个字,便猛地站了起来。

        这几日里,徐季新和马成昆是天天等着康剑飞啊,就怕他一声不吭直接把《寻秦记》投给其他报纸。

        康剑飞走进去,伸手冲徐季新笑道:“徐总编,几天不见,你可精神多了。”

        “托康先生的福。”徐季新和康剑飞握手后,笑呵呵地招呼道,“康先生请坐,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要喝点什么?”

        “随便来杯白开水吧,”康剑飞大剌剌地一【创建和谐家园】坐进皮沙发里,说道:“我要是今天不来,徐总编恐怕晚上该睡不着了。”

        徐季新使了个眼神,吩咐云博去倒水,故作平静地说道:“康先生说笑了。”

        康剑飞见他不主动提稿费的事情,也懒得自己开口,干脆坐在那里闭目养神起来。

        就在云博把水倒来的时候,《东方日报》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成昆突然闯进来。由于康剑飞整个人背对着他窝在大沙发里,马成昆并没看到人,焦急地问徐季新道:“徐叔,我听说康剑飞来了,他人呢?”

        徐季新一看到马成昆那着急的模样,就知道今天的谈判吃定亏了。马成昆虽然年轻有为,但处理事情还是太急躁了一点,没有多少耐心。

        “董事长,康先生在这里。”徐季新朝康剑飞一指。

        康剑飞的脸变得比六月天还快,突然站起来笑容满面地说:“哎呀,您就是马董事长?久仰久仰,你一直是我的偶像啊,年纪轻轻就管着一份大报纸,简直就是青年楷模。”

        马成昆见康剑飞对他的态度如此恭敬,心中颇为舒畅,也笑道:“哪里哪里,康先生才是青年俊才,一支妙笔搅动香江,我也是康先生的书迷呢。”

        两人说了一通鬼话后,马成昆让小记者云博先出去,然后开门见山地问道:“我想请康先生继续在《东方日报》连载《寻秦记》,稿费多少你开个价。”

        “好,马董事长果然够豪气,”康剑飞拍手喝彩道,“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也不能显得太小气,就千字500元吧。”

        徐季新在旁边一听这数字,气得差点摔倒。

        倪框在《明报》的稿费也才千字180元啊,黄玉郎请倪框写小说的千字500元稿费,那只是在炒作而已,并不是正常的市场价格。

        马成昆心中也是微怒,不过现在是康剑飞占主动,他只能强忍着怒气说:“康先生,这稿费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康剑飞语重心长地说:“唉,马先生,其实我要这么多稿费,是在为《东方日报》着想啊。”

        徐季新总算见识到什么叫做颠倒黑白了,信口叫出天价稿费,居然还说是为了《东方日报》着想,简直是【创建和谐家园】之尤!

        马成昆笑容僵硬地问:“请问康先生是怎么为报社着想的?”

        康剑飞条理清晰地解释道:“第一,我要千字500元的稿费,相对于《东方日报》这几天获得的利润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且,你们还可以借着这个话题炒作,说我与倪框的稿费齐平,乃是第二个倪框横空出世。对了,忘了告诉两位,我从大陆游过来才一个多月。”

        马成昆与徐季新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惊讶,互相微微地点头,算是认可了康剑飞这一计划。

        倪框当年也是从大陆游过来的,倪框也是创作小说成名的,康剑飞跟他相同点实在太多,再加上两人都拿过千字500元天价稿费,放到一起炒作再适合不过。

        两人最大的不同是,如今倪框已经是文坛名宿,而康剑飞仅仅是个刚出道的新人。

        如果马成昆运作得当,那么《东方日报》就会因此事再度成为舆论热点,而康剑飞本人的名气也会跟着飞涨,可谓是双赢的结果。

        至于倪框嘛,那就抱歉了,只能作为康剑飞哄炒名气的垫脚石而存在。

        康剑飞继续道:“第二,如果给我千字500元的稿费,我可以保证,三年之内不会往其他报纸投稿,五年之内发表小说会以《东方日报》为首选。”

        马成昆和徐季新俱是一喜,康剑飞这是承诺给《东方日报》独家供稿啊,这么一算的话,以《寻秦记》表现出来的火爆,千字500元的稿酬确实不算太离谱。

        他们哪里知道,康剑飞文笔烂到惨不忍睹的地步,就算不承诺给《东方日报》独家写稿,他两年之内也不可能再去写其他小说——写一部《寻秦记》已经把康剑飞写得吐血了。

        就在马成昆准备拍板同意的时候,康剑飞突然又说道:“不过我有个条件,希望《东方日报》能预支我75万港币的全部稿酬,这部戏我准备写150万字。”

        徐季新一愣,随即摇头道:“不行,绝对不行。说句不好听的话,康先生要是拿着这钱转身就跑回大陆,我们找谁要稿子去?”

        “五十万如何?”康剑飞刚才也是漫天要价,现在突然降下三分之一,好给对方一种占便宜的感觉。

        马成昆迟疑了一阵,问道:“康先生是不是急着用钱?如果哪里需要帮忙的,我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康剑飞答非所问道:“这样如何?我先给你们50万字的小说稿,你们预支我50万稿酬。”

        徐季新还在考虑,马成昆却要干脆豪爽得多,只迟疑了半分钟,就冲康剑飞道:“就这样说定了,不知道康先生的小说稿带来没有?”

        “马董事长果然是办大事的人,”康剑飞拍着不要本钱的马屁,从包里拿出一沓稿纸,“50万的稿子都在这里。”

        一个小时后,双方顺利签订合同。

        康剑飞如愿以偿地拿到50万元现金支票,正准备拿去银行转存,却听马成昆道:“康先生,一起喝杯茶如何?”

        “好啊,马董事长邀请,荣幸之至。”康剑飞停下脚步。

        两人最终没有去喝茶,而是找了家咖啡厅坐下。

        马成昆之所以礼贤下士地请康剑飞喝咖啡,乃是因为他觉得康剑飞这人很有趣,而且以后必定功成名就。

        现在有多少香港本土市民,一辈子奋斗就为攒那50万买套房子?一个大陆仔,来香港一个月就赚到50万,这已经只能用天纵奇才来形容了。

        马成昆虽然年轻急躁,但他身上有一条品质是老练的徐季新不能比的,那就是不拘泥于小节,也不在乎吃那么一点小亏。在康剑飞真正发迹前交好关系,就等于为未来的《东方日报》加了一层保障。

        当年倪框还只是个杂志社的普通编辑时,也是在金镛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始写武侠小说的,最后二人的友谊牢不可破,卫斯理系列十多年来也只在《明报》连载。

        马成昆志气不小,他是把自己看做当年的金镛,把康剑飞视为当年的倪框了!

        两人现在还不是很熟,并没有谈什么关于工作和私人的话题,而是东拉西扯地一阵乱侃,反正就是虚情假意地一阵互相吹捧附和。

        直聊了十多分钟,康剑飞突然道:“现在香港做电影很赚钱,马先生有没有想过投资拍电影?”

        “我可不做电影,”马成昆连连摇头说:“电影那东西风险太大,我一个朋友去年投资了100万拍电影,结果就在电影院里上映了五天,票房只有3000多块。”

        康剑飞一阵失望,他心里还打着向马成昆拉投资拍电影的主意,现在只能另想办法了。

      第017章 乔迁之喜

        赚到这辈子的第一桶金,康剑飞首先想做的是什么?

        搬家!

        康剑飞不是没受过苦,而是受的苦太多,一旦有条件不用再受苦受累,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尽情地享受。

        表舅家的人都还和善,对他也不错,可那里实在太挤了。

        30平米的房子,加上那还没满周岁的小表弟,一共住了8个人。康剑飞每晚睡觉都在客厅打地铺,由于客厅面积实在太小,好几次吴家人起夜上厕所,大意之下直接一脚踩在他身上。

        加上房间隔音效果不好,康剑飞和胡俊才夜里经常听到表舅房间里的“啪啪”声,住久了着实有些尴尬。

        表舅妈周明芳为两人收拾着行李,嘴上挽留道:“阿飞啊,其实你们不搬走最好,大家住在一起可以互相照应,又省下一大笔房租。你们两个大男人搬出去住,一天三顿饭都没人煮。”

        另外一位表舅妈梁瑛说话就直得多,她笑呵呵地说:“搬出去也好,这里太小了,大家住着都不方便。反正你们现在租的房子也不远,衣服这些可以存起来,周末拿过来我一起洗了。”

        表舅吴成刚一听不乐意了,责备道:“什么叫大家住着不方便?说话也不过过脑子!”

        梁瑛毫不示弱地反驳道:“我哪里没过脑子了,8个人挤在一起你住着很舒服吗?人家阿飞搬出去住,那叫有本事。你那么厉害,在香港呆了20年,怎么还让我跟明芳住公屋?”

        这话可伤了吴成刚的自尊,特别还是当着孩子以及康剑飞、胡俊才两个外人的面说出口。吴成刚的脸瞬间就胀红了,嚷嚷道:“我没本事?那你当年死皮赖脸地跟着我做什么!要不是因为你……哼,不说了!”

        梁瑛冷笑道:“说啊,怎么不说了?是不是想说我拖累了你,要不是我的话,你早发财了!”

        康剑飞跟胡俊才见别人夫妻吵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才好,只能提着简陋的行李灰溜溜逃出去。

        两人还没下楼,吴成刚就追了上来,笑得有些勉强道:“阿飞、阿才,你们别听她胡说,你舅妈这人不会说话。”

        这话刚出口,后面又传来梁瑛的骂声:“吴成刚,你再说一遍试试!”

        康剑飞头疼不已,只能默不作声地当什么都没听到。

        除了周明芳要照看婴儿外,表舅全家都过来帮着康剑飞搬家。一行人坐车来到广播道一栋高档住宅楼外,康剑飞把车叫停后,指着大楼说:“到了,就在这里。”

        吴成刚一看大楼大门外的号牌,惊道:“广播道79号,阿飞你疯了,这里的房租一个月至少1500块!”

        租房子的事情是康剑飞一个人搞定的,胡俊才也是刚知道要搬到这里。听吴成刚说了租金,胡俊才肉疼道:“1500块?快赶上我两个月工资了!阿……阿飞,要不我们换个地方住吧,这里太贵了,不是我们住得起的。”

        “其实挺便宜啊,这栋楼的房租才1800,83号那边可是要2000多。而且往前面走一点就是TVB,往后面走一点就是丽视,以后阿才上班也近。”康剑飞没心没肺地笑道。

        康剑飞选择住这里,并非是为了享受那么简单。

        广播道这边又被称为“五台山”,香港所有的广播台和电视台都聚集在这里。而此地原本规划时,是用来修建高档住宅和中高级公务员宿舍的,所以附近住的人非富即贵,而且许多影视圈里的名人也住在这里。比如说王天霖一家人,就住在康剑飞租的那套房子的楼上。

        相对于此地丰富的潜在人脉资源来说,一个月一千多的房租完全可以忽略。

        何况原本广播道1A号的佳视大楼,在佳艺电视台倒闭之后,便被当成了TVB的摄制厂,无线台和邵氏影业的许多现代戏,都是在这里拍的。康剑飞以后要是拍现代戏的话,片场离家非常近,可以节省不少上下班的时间,何况在这里还能做电影后期处理。

        吴成刚还想劝阻,不过康剑飞的一句话让他直接闭嘴了:“表舅,我现在的稿费是千字500元,而且报社直接支付了我50万稿酬。今天的《东方日报》应该有登这条消息,你买份报纸来看看就知道了。”

        康剑飞拎着包走入广播道79号的大门,留下后面吴成刚、胡俊才等人面面相觑。

        “阿飞刚才说什么?稿酬千字500元,还预支了50万稿酬?”吴成刚掐了自己一下,然后又看向胡俊才,想要从他那里求证。

        胡俊才连连摇头道:“我也不知道,阿飞没跟我说。”

        梁瑛喃喃自语道:“50万,够在九龙买一栋小别墅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2: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