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梦境指南》-第2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为什么?”佩特鲁和鲍里斯同时问道,他们之前就已经在嘀嘀咕咕地商量着什么时候冲上去扫两梭子了,只不过野人的战斗太过混乱,让他们找不到机会。

      “你知道野人为什么一见面就要开打吗?为什么我们一来到这里,这里的地主就要来驱赶我们?”

      “为什么?”

      “这是一个原始的世界,每个部落就像狮群一样,是有领地意识的。”司徒说,“当你侵犯了他们的领地,他们就要驱逐你出去。”

      “这和用枪有什么关系?”

      “因为领地之争通常只是驱逐,绝不会生死相搏。你见过两只老虎为了领地不死不休吗?只要宣示了【创建和谐家园】,展现出力量,弱者自然就会离开。你看我们刚才虽然打得起劲,但伤亡却并不大,打不过对方,我们就先退,他们也不会马上追过来。可如果你用了枪”

      司徒用权杖点了点佩特鲁挂在胸前的冲锋枪,“那就不是领地之争,而是异种入侵,他们会倾举族之力把你们消灭。要知道,这家地主可还没把全部实力都展示出来呢!而且很有可能,那边两个部落会先联合起来把我们干掉。”

      佩特鲁倒吸了一口凉气,看了鲍里斯一眼说:“还好没冲动。”

      鲍里斯瞪眼道:“你看【创建和谐家园】什么?冲动的是你,又不是我!”

      安德森说:“难怪之前的野人跟我们不死不休,原来他们把我们当成异种入侵了!”

      爱丽丝恨恨地说:“可我们刚开始又没惹他们,是他们先杀了帕尔迪克教授,还”她看了拉里夫人一眼,闭上了嘴。

      “爱丽丝说得对,这些野蛮人都是该死的畜生!我们一定要为死去的人和”佩特鲁握紧了拳头,“报仇!”

      鲍里斯看着佩特鲁摇摇头,说:“我还以为传说中敢和各国海军公开叫板的红胡子是有多么英明神武、足智多谋呢,原来只是浪得虚名!就知道报仇报仇,你倒是说说怎么报仇?你给我们出个主意?”

      佩特鲁说:“这有什么难的?既然地主家的实力最强,我们两家都弱一点,那就两家联合起来,先把最强的干掉。”

      “你说的轻巧!”鲍里斯冷笑道,“怎么联合?谁去谈判,你去吗?你要是敢去,我倒是佩服你,哪怕你死了,我保证亲自替你收尸,帮你选个好地方埋了。就怕你的尸体也留不下来,明天就变成这里的花草肥料了!”

      佩特鲁看向司徒。

      鲍里斯说:“别指望斯通先生,他走了,谁守在这里?万一别人来偷袭怎么办?而且,这里的野人也会造反的!”

      一直不说话的拉里夫人突然站起来说:“我去吧,我能听懂他们的话,也会说一点。”

      佩特鲁紧张地说:“夫人,你不能”

      拉里夫人阻止他:“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

      青木说:“我和夫人一起去吧。”

      佩特鲁嘿地叫了一声,使劲跺了跺脚,说:“我也去!”

      480、时间的疑点

      苏蕙兰原本也要一起去,却被拉里夫人拦住了。她说:“有两个大男人陪着我足够了,你也是个教授,就不要和我去抢功劳啦!”

      她拉着苏蕙兰的手笑起来,笑得很轻松,就好像这次去有天大的好事等着她一样。只有佩特鲁心里清楚,她是不愿意别的女人重复她所经历过的苦难。

      青木想了想对苏蕙兰说:“你就留下吧,人多了也不好。我和煤老板陪夫人过去,你和酣然留在这里,随时接应。”

      ËÕÞ¥À¼µãµãͷ˵£º¡°ÄÇÄãСÐÄ¡£¡±

      乌鸦抱怨道:“呱,早餐都没吃,就先看你们打了一架,现在又要去谈什么判,饿死鸦了!”

      鲍里斯对这只会说话的鸟有点好奇,说:“你鸦不会到树上去找几条虫子吃?”

      乌鸦叫道:“你鸦才吃虫子!”

      司徒的权杖动了动,一个野人走过来,手里捧着一片长得和芭蕉叶一样的大树叶子,叶子里包裹着许多樱桃似的果子。

      “吃点这个吧,这里的野果味道不错。”司徒说。

      乌鸦歪着脑袋瞅瞅伊万,说:“喂,俄国大兄弟,我记得昨晚还剩了不少肉呱呱!不要那么小气啦,拿出来耶斯特耶斯特呱!赫拉书耶须,赫拉书逼!得路日滋巴,拿西古嗒!”

      伊万的脸上毫无表情,鲍里斯却好像见了亲人一样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对着乌鸦竖起大拇指:“赫拉书耶须,赫拉书逼!得路日滋巴,拿西古嗒!”

      大家就都笑起来。

      又有几个野人过来,拿着另外的几种果子。他们对司徒很尊敬,连带着对其他人也很尊敬,就像在招待尊贵的客人。

      匆忙地吃了点野果充饥,青木就陪着拉里夫人一起出发了,同行的还有佩特鲁和煤老板。

      由于中央的谷地无处藏身,只要过去必然会被人发现,而且容易引起野人的紧张,另一边的山路又被本地的野人占领了,他们只能绕远路到湖边,再沿着湖岸绕过去。

      岛上是没有路的,很多地方崎岖难行,尤其是湖岸边,不仅要趟水,偶尔还要攀岩。大多数时候,拉里夫人是由佩特鲁背着过去的。

      湖水温温的,很清澈,湖底也没有混浊的淤泥。

      青木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便问佩特鲁:“你之前说这就是你第一次上来的那个岛?”

      佩特鲁说:“虽然那时候有雾,但我对地形很敏感,不会记错的。”

      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他说完后又站在水边朝对面的山头仔看了几眼,“没错,就是这儿。”

      “我记得你提起过,在雾里听到了有人讲俄语对吗?”

      “是的。我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就是伊万和鲍里斯。”

      “那你还记得你第一次找到这个岛是什么时候吗?”

      “哦这个可真记不太清了,大概在你们找到我之前的一个多月吧?”

      “哦”青木沉吟了一会儿,又问拉里夫人,“夫人,你们的科考船出事是不是在圣诞节的时候?”

      拉里夫人说:“是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确可能穿越了某种特殊空间,从而丢失了一段时间,安德森发现了鲍里斯和伊万的手表上的日期是平安夜,第二天我们就出事了。不过斯通先生说,他们的时间也未必是准确的,因为他们也经历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青木点点头:“从事后救援队找到的残骸以及综合信息来分析,这个时间就算有问题也不会差太多。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的时间都对不上,这中间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你们出事的时候是圣诞节,我们找到佩特鲁是在二月初,这之间大概相距一个月多一点。而佩特鲁在一个月前就来过这个岛,并听到了伊万和鲍里斯讲话。就是说,那时候,伊万他们已经在岛上了。可斯通说他们是和我们一样刚从另一个岛过来的,今天发生的战斗好像也证明了他的话。

      谁在撒谎?佩特鲁你?还是斯通先生?”

      佩特鲁听得吓了一跳,说:“我可没有说谎!再说我也没有能力在你面前说谎啊!”

      青木知道佩特鲁说的是对的,只要进梦里用潜意识一对质就什么都清楚了,他不敢也没必要骗人。

      “再说另一点,我们找到佩特鲁后,马上启程来幽灵岛,大概在海上找了五六天,然后上岛和你们相遇。这样来看,你们在岛上应该是生活了一个多月,可司徒说过了好几个月,而爱丽丝的感觉是只过了几天。”

      “我感觉也只过了几天。”拉里夫人说话的时候脸色有点难看,似乎陷入了极痛苦的回忆,“不过我的感觉不一定准,人有时候是会选择性遗忘一些事情的。原谅我不能想起更多了!”

      佩特鲁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安慰道:“夫人,遗忘是上帝赐给我们对付苦难的最好的武器,您不用苛求什么。”

      拉里夫人朝他笑笑,感激地说:“谢谢你,佩特鲁!”

      青木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从爱丽丝的叙述和事后的分析,他也猜到了拉里夫人经历了什么。从夫人能掌握野人的语言这一点来说,她在野人部落里生活了一个月比两天的可能性更大些。

      拉里夫人可以解释为选择性遗忘,那么爱丽丝为什么也会感觉只过了几天呢?难道也是选择性遗忘?可如果选择性遗忘的话,为什么不把她目睹的帕尔迪克被吃和拉里夫人被强の奸的过程给忘记掉呢?

      青木突然想起了安德森。好像没人问过安德森的感受,他的感觉里过了多少天?又记得多少事情呢?这个人显然是被忽略了,不管他还是苏蕙兰,都没有想到过要问问安德森。

      “夫人,您和安德森熟悉吗?”他问道。

      拉里夫人摇头道:“他是探索号的大副,喜欢钓鱼,好像对爱丽丝有爱慕之心,除此之外,我对他并不了解。”

      青木发现这个人太有问题了。一艘船出事了,船长和大部分海员都可能遇难了,而作为仅次于船长的大副却逃了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正常的事情。

      当然,这一点爱丽丝曾给出过解释,但仔细想的话,她的理由并不充分。

      “那么爱丽丝呢,您了解多少?”青木又问道。

      “爱丽丝?”拉里夫人不知青木为什么这样问,不过还是老实回答,“她以前在耶格工作室实习,是我丈夫的学生,我丈夫死了以后,她就一直跟着我。她只是个孩子!”

      481、观察者效应

      “孩子?”

      青木想起梅以求有时候也会这么叫梅子青以及后来加入实验室的边子远。边子远的确还小,还在上大学,在一个老教授眼里说是孩子不过分。但梅子青其实不小了,虽然不清楚她的真实年龄,但从她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可以判断出来,至少也三十开外了吧。

      爱丽丝也许比梅子青小一点,但肯定比边子远大,毕业都好几年的人了,在拉里夫人眼里为什么还是个孩子?拉里夫人也不老,不像梅教授那样满头白发,她长得不难看,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的样子,要不是平日里一脸的严肃派学者相,其实还能显得更年轻一些。

      “她还没毕业就在耶格工作室了,那时候真是个孩子。”拉里夫人解释道,“在我眼里,她一直就没长大。”

      青木笑道:“夫人,你们这些大学者是不是都喜欢用学术能力来划分人的成熟度,学问上不成熟的人,在你们眼里都是孩子?”

      拉里夫人说:“这话未免偏颇,但我不得不承认,是有那么一点儿。劳伦斯布拉格二十五岁就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候除了他父亲亨利布拉格也许还把他当成孩子,人们都称呼他布拉格先生或布拉格【创建和谐家园】。但大多数二十五岁的人都还没完成他的硕士论,在我们眼里,他们的确是孩子。”

      佩特鲁嘟囔道:“我连中学都没毕业,那岂不是孩子里的孩子,成了您的孙子啦!”

      拉里夫人被他逗笑了,说:“不,佩特鲁,你不是孩子,你是个男人!”

      佩特鲁端着枪挺了挺胸:“您这评价可比给我一张硕士学位证书更让我感到荣耀!”

      三个人一边说一边沿着湖岸走。由于路不好走,他们走的并不快,日头已经挂在头顶,以地球的经验来判断,现在快到正午了。

      青木抬头看了看,那个跟着大太阳【创建和谐家园】后面升起来的小太阳,似乎运行地比大太阳快一些,原本两日相距还远,现在却已经靠得很近了。

      当然,在大太阳刺眼的光芒下,除了刚从东方升起来时,小太阳在天空并不显眼,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

      关于爱丽丝和安德森的话题没有再说下去,青木不想让拉里夫人过多地陷入回忆的痛苦。他也无法从这些零碎的信息中判断出什么来,只是觉得事情有些诡异而已,就像此刻天空的太阳一样。

      佩特鲁这时候问道:“斯通那个意识里的原子钟到底准不准,他说我们过了一年,会不会是在忽悠我们?”

      拉里夫人说:“他要忽悠,没必要编这么复杂的谎言。谎言越简单,才越容易让人相信。”

      佩特鲁点点头:“可是按照青木先生刚才的分析,所有的时间都对不上了啊!”

      时间的确很乱。

      拉里夫人和爱丽丝以及安德森一组,她们乘坐科考船从冬日的新西兰出发,经过十多天的航行后就发现进入了夏季。圣诞节遇袭后他们逃进了迷雾,然后就到了现在这个可能离地球一千光年远的地方。

      司徒和伊万、鲍里斯一组,他们在圣诞前几天被科考船从海上救起,之后也逃进了迷雾,但显然登陆了不同的岛,据司徒说他们在那里过了快一年,然后也来到了这里。

      青木、苏蕙兰和佩特鲁一组,他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南半球的夏天,中国历的年底。很幸运,他们找到的第一个幽灵岛就遇到了爱丽丝并救下了安德森和夫人的命。

      三个小组所经历的时间都不相同,仿佛只有相遇以后,互相之间的时间才会完全统一起来,而这时候,地球不知道在哪里,又过去了多久。

      当青木正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乌鸦敲着他的脑袋说:“喂喂,你的脑子出什么问题了?分析了这么久的事情居然没有头疼!是福尔摩斯综合症战胜了你的懒癌了呱?”

      青木叹了口气说:“我好像想到了一些东西,觉得很重要,但又怎么都想不清楚。”

      乌鸦说:“像你这么奇特的脑子,能想清楚才怪!”

      拉里夫人提醒道:“关于时间,我在想会不会也有观察者效应,所以才造成我们三个小组经历的时间都不相同呢?”

      “观察者效应?那是什么?”佩特鲁问道。

      乌鸦兴奋地叫:“我知道,就是量子的不确定原理,是薛定谔的猫!呱呱,我终于知道我家那只猫为什么有两种状态了,因为她是薛定谔的猫!她既是黄的,也是白的,我现在看不到她,就不知道她是什么颜色,只有我看到她了,我才确定她是酣然还是如雪呱呱,我太聪明了!”

      拉里夫人否定道:“准确地说,观察者效应和不确定原理并不相同,不确定原理侧重于测量,测量结果是量子内在秉持的特性,并不在乎有没有观察者参与;而观察者效应,主要是观察者的存在影响了被观察的事物本身的状态,包括物理的和精神的。

      比如孩子读书或者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家长和老师在观察,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物理实验中要观察电子的运动,就必须用光子去撞击它,而光子会改变电子的运动状态。

      我不是物理学家,所以我不知道我表述的是否准确。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船上的时候讨论过,帕尔迪克教授有他的看法,可惜他已经死了。他的大概意思是说,观察者会影响微观粒子的衰变速度,或者是能量在宇宙中的的形式和传递,所以也会影响时间。”

      乌鸦觉得有点没面子,嘀咕了一句:“差不多呱!”

      青木说:“夫人的意思是,在特殊的环境里,不同的观察者,会影响到时间的流逝速度?”

      “原谅我没有能力把帕尔迪克的理论讲清楚,斯通先生在这方面应该有更深的研究,罗宾斯先生曾和他谈起过时间和帕尔迪克的看法,当时我就在场。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和他探讨。”拉里夫人说,“我只知道这和黑洞的形成以及人的精神世界有些关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5 21: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