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桓侯再生》-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原来当日夏侯蓉由堂兄夏侯尚陪同去颖川访亲,却不想被外出劫掠的杜远碰上。夏侯尚不是杜远对手,被杜远击伤,丢下了夏侯蓉仓皇逃回许昌,想让夏侯渊出兵相救。但是恰恰遇上文丑率大军进攻延津,因此竟被耽误了。等到在延津战败袁绍军,回到许昌,已经过了10余天。夏侯渊正担心女儿可能身遭不测,却不曾想夏侯蓉竟然平安归来。

        这时,夏侯蓉母亲、夏侯渊正妻崔氏面色欣喜地问道:“蓉儿,不知道你是如何从山贼手中逃出的?”

        夏侯蓉俏脸微微一红,低头说道:“是一位侠士正好上山除贼,恰好将女儿救了出来,又派人送女儿去颖川姑母处!”但此时脑中闪现的却是那个魁伟的身影。

        崔氏急忙问道:“女儿可知这位侠士姓名,现在何处?我一家当好生感谢于他!”

        “这位侠士不愿告知姓名,杀贼救人之后便自行离去!”

        “果有古之侠风!”夏侯渊叹道。“今日女儿平安归来,我要在家中设宴庆祝。仲权(夏侯霸,夏侯渊次子),你去元让叔(夏侯敦)、子孝叔(曹仁)、子廉叔(曹洪)府中请他们三家一起过来!就说我要为你妹妹平安归来庆贺设宴!”

        “是,父亲!”

      第十九章

        是夜,夏侯渊府上灯火通明。前堂上大摆酒宴三十余席(汉代时,豪门士族设宴采用“单席制”,即一人单独一席)。夏侯渊端坐堂中主位,身旁是其夫人崔氏与爱女夏侯蓉。在堂中左右两侧席中,按从尊到卑的顺序分别就座的是夏侯敦、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德、夏侯霸……都是夏侯氏与曹氏亲族之人。由于并无外人,席中气氛异常热烈。

        酒过三巡后,在左侧下首一席中,一名二十五六上下、容貌颇为俊朗的年轻男子站起身形,面带羞惭,双手举杯,躬身低头道:“都是小侄无能,害的蓉妹身陷险境。伯仁自罚一杯,恳请叔父、叔母、蓉妹原谅!”

        夏侯蓉一身绿衣,粉艳的娇颜由于浅酌了几口美酒更显娇艳,绿衫粉面相映,直如画中仙子。听到夏侯尚羞惭的歉语,夏侯蓉淡淡一笑,轻声道:“这也怪不得兄长!何况小妹已平安归来,兄长就不要自责了!”

        夏侯渊也是豪爽之人,虽曾对夏侯尚未能保护住女儿非常恼怒,但如今爱女已经平安归来,夏侯尚又是自己亲侄,心中原本的恼怒已散去大半。现在又见夏侯尚在众人面前诚恳请罪,余怒全消,呵呵大笑道:“哈哈。伯仁,你妹妹已经原谅你了,此事就此揭过,以后勿需再提。好,干了此杯,就当为你妹妹赔罪了!”

        夏侯尚神情激动,“多谢叔父,多谢蓉妹!”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坐在右边首席的一名相貌威猛的独眼大汉沉声说道:“伯仁,虽然你妙才叔父和妹妹都原谅了你,但你日后也需勤练武艺,这次竟然败给一山贼,若被外人得知,岂不丢尽我曹氏与夏侯氏一门脸面。你尚需多向子烈(曹休,字子烈)与子丹(曹真,字子丹)学习,以不辱我一门勇武之名。”说话之人乃是夏侯尚之叔,曹操军中头号大将镇东将军夏侯敦。

        “……是,侄儿谨记叔父教诲!”

        此时,旁边的曹真看到夏侯尚面色尴尬,他与夏侯尚一向交好,插口为他解围道:“元让叔,听说此次出征延津一战颇为艰苦,您给我们说说经过吧!”曹真等小一辈因为年龄尚轻,此次并未随大军出征,只留在许昌。因此对这次曹军在延津与文丑军的激战也非常好奇,故出声询问。

        “好吧,也算为你们日后征战长些见识!”

        堂中众人顿时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听夏侯敦讲说此次大战的经过,当听到文丑杀退联手的张辽与徐晃时,堂中众人都发出阵阵惊叹。最后听夏侯敦说完关羽与文丑惊天动地的一战后,大堂中却陷入一片寂静。

        过了片刻,夏侯霸忍不住问道:“如此说来。斩了文丑之后,那关云长武功岂不是天下无敌了吗?”

        此时,左边第二席的曹洪笑道:“关羽武功虽然高强,但比之昔日的温侯吕布尚逊一筹!”

        “但吕布已死,这么说在当世之中,关羽武功便是第一了?”下首的夏侯德问道。

        夏侯敦摇了摇头。

        “那还有何人武功可胜关羽?”

        夏侯敦面色一整,缓缓说道:“当日关羽斩文丑之后,丞相亦曾有此一问!但关羽曾承认有一人武功更胜于他!”

        “是谁?此人与我军是敌是友”堂中几个年轻人齐声问道。

        “此人与我军是敌而非友!其实他也曾在许昌呆过一段时间。他便是刘备与关羽的结义兄弟——张飞张翼德!关羽曾言,这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便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顿时,堂中一片哗然!世上竟然有如此神将!!!!

        是他?!突然间听到这个多日来一直在心头萦绕的名字,夏侯蓉心中一颤,失手将身前酒杯打翻,酒水洒了一桌。坐在旁边崔氏一见,忙问道“女儿,你怎么了!”

        夏侯蓉俏脸微微有些发白,强自微笑道:“母亲,女儿身体似乎有些不适,想先行回房休息!”

        坐在崔氏与夏侯蓉中间的夏侯渊一看女儿面色发白,以为当真是身体不适,忙令侍女扶女儿下去休息。夏侯蓉向宴中诸位长辈与兄长弯腰行了一礼,离开前堂回到自己厢房之中。关上房门后,夏侯蓉来到窗前,痴痴地看着窗外的夜空,一时间,点点繁星似乎幻化成那张粗旷威武但又不失亲切的笑脸。

        你……!为什么会是父亲的敌人呢!!你可知道我……

        ……

        大约一月时间,在孙乾的细心操办下,我军所需兵器与盾牌都已齐备,正式装备全军。比之当初的预想竟然快了10多天,我不得不赞叹孙乾的能力。孙乾虽然在出谋划策方面略有不足,但是内政、外交的才能却是相当突出的,也难怪孙乾有生之年在蜀汉的文臣中地位能稳居前几位,与诸葛亮几乎不分上下。要知道刘备在用人方面眼光可是非常准的,不会仅凭资历就委以重任。

        有了精良的兵器,士兵训练劲头更足。其中尤以长枪步兵的进步最为明显,阵形的操练已经似模似样。尤其当一营长枪兵如车轮旋转,一波一波长枪同时前刺之时,连我都被这潮水般的架势吓了一跳。我将这种颇令人胆寒的攻击方式称为“枪车”。而另外一项训练也随着兵器的到位可以开始进行了,那就是我要求这两营长枪兵必须掌握的另外一项绝技——投枪的投射技能。由于没有条件组建大规模的弓兵部队,为了弥补远程部队不足的缺陷,必须把投枪技能练好。可以想象,当两营长枪兵同时投出投枪,2000支投枪铺天盖地落下的场景会是相当震撼吧,而且威力肯定不俗。

        我仔细合计了一下。大概再过一月时间,各营的最基本训练就能够完成,接下来就要进行实战的操练。到哪里去找个对手给我这支新军进行实战的操练呢,这个对手既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找谁呢?

      第二十章

        邺城,刘备府邸书房之中,刘备与简庸及另外一名中年文士正轻声密谈。

        前些日子,关羽斩杀文丑、颜良之事终于被袁绍获晓。袁绍暴怒之下,又被一旁郭图的煽风点火,当即便要让人将刘备拖出斩首。早已心有准备的刘备面色不改,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向袁绍解释说关羽斩颜良、文丑,乃是曹操欲借袁绍之刀杀自己之计,并表示愿写书信秘密送往许昌,招关羽前来辅助袁绍。缺乏主见的袁绍顿时心动,立刻又待刘备如上宾。但这以后,袁绍却也听从了郭图之言,派人在暗中监视刘备举动。故此现在刘备只能偷偷请简庸前来商议事情。

        “孝起,你可见到云长了?”刘备面带焦色询问房中的另一中年文士,陈震陈孝起,陈震是简庸好友,颇有才学,被简庸引见与刘备认识。刘备与他一见如故,此次便是陈震为刘备前往许昌寻找关羽,传递书信。

        陈震面露喜色,和声说道:“明公大喜,我此行不但见着关将军,奉上了书信,关将军还亲口对我言道人在曹营,情非得已,得知明公下落后,关将军当即言道要辞别曹操,来河北寻找明公!”

        “……太好了,孝起辛苦了!”刘备神情激动,强忍住满心的喜悦,低声说道。

        “明公,您当真要让云长将军来河北为大将军效力吗??”一旁的简庸出声问道。

        “宪和,为何有此一问?”刘备道。

        “请恕宪和无礼多言!袁绍大将军一门四世三公,名望海内所归,且雄踞冀、幽、并三州,麾下兵多将广,钱粮充足。本是扫平天下之不二人选。但……”简庸顿了一顿,见刘备与陈震都神色专注,接桌说道:“大将军本人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凡事当断而不能断,且近年来心气日傲,听不得半点劝荐之言,前日里连多年老臣左长史田丰都因此而遭罢黜。而大将军麾下谋士中,郭图、逢纪、审配、许攸等人又内争不断。宪和妄言,这正是盛极而衰、而亡之兆。既然如此,明公当真要招关将军前来?明公当真要在这河北虚度光阴?况且,看如今情形,大将军对明公已心生疑忌,若不能尽早图谋,恐大难临头之日不远!”

        刘备听了简庸一席话,神色阴晴不定,长叹一声,半晌没有说话。

        旁边陈震见刘备模样,也轻声说道:“宪和所言极为有理,明公请三思啊!”

        慢慢地刘备神情转向坚毅,以果断的口气向简庸问道:“宪和,不知你有何主意,还请赐教!”

        简庸看到刘备的神情变化,满意一笑:“明公可让关将军尽早离开曹操处,但却切不可来这邺城,再烦请孝起兄往见关将军,约其在某处等待。而后明公寻找机会脱身离开邺城,汇合关将军,一起寻找张飞将军。图谋日后大事可也”

        “恩……宪和所言正合我意。孝起先生,烦劳你再走一趟!”

        “是,愿为明公效力!”

        ……

        转眼已到八月下旬,已是稻米成熟时节。今年虽不是什么丰收的年成,但比起遭灾的往年收成却要好上一些。古城百姓兴高采烈收获了庄稼,我也知道古城百姓生活窘迫,而且我军在这里也呆不了多长时间,所以没有向他们征收钱粮。但不少百姓为感激我军多月来对他们秋毫无犯,且几番护卫他们的“恩情”,将自家收获的部分粮食主动送来。百姓们的盛情,我也不好推却,便让孙乾按价付给银钱。古代中国的百姓们是何其纯良啊!你只要善待他们,他们也会真心拥护支持你!

        经过近两月时间,我这几营士兵已颇有些精锐的架式,但也仅仅是在校场的操练之中,实战中的能有什么表现尚不得而知。

        古城县衙大堂中,我召集孙乾与各营校尉议事。我先向各营校尉询问近几日士卒操练情况,林豹、廖化、林雪、金畴、许尚(半月前,许尚已伤愈归队)逐一汇报营中情况。

        我点点头,问道:“汝等以为,以我军如今情况,可有一战之力?”

        堂中众人没有立刻回答,沉思片刻后,廖化出列,答道:“将军,元俭认为,各营士兵虽然在校场操练日渐精纯,但沙场厮杀却并非这校场操练可比,不经历战阵,我军恐难成精锐虎狼之师!若是遇上敌军精兵,胜负难以预料!”这几月来我对廖化非常信任,他与军中其他校尉相处融洽,因此廖化现在容光焕发,眉眼间充满自信。

        林豹等人都点头赞同。

        我微笑说道:“元俭此言也正合我意,如今我军当务之急便是让士卒早经战阵!”随后我转头向孙乾问道:“公佑,如今军中钱粮还余多少?”

        孙乾略一思索,肯定地说道:“前些日子各营士卒训练辛苦,每日粮食消耗不少,军中存粮本已不多,但这几日,城中百姓献上不少新粮。故此粮草大约可支军中一月之用。而银钱方面,这两月已用去5000万钱,尚余3000万钱,另有金12000两未动。”

        “如此说来,再有一月,我军将无粮?”

        “正是!”

        “有什么办法可以筹集更多的粮草?”我问道。

        “城中百姓虽还有些余粮,但也不多,若强行征集,百姓日后必将无法过活。”

        “这办法不行,还有什么办法?”

        “只能以银钱购入粮食,但是今年青、豫两州大旱,粮食歉收,粮价肯定不低,而且恐怕也买不到多少!”

        怎么办呢?粮草将要用尽,士兵又需要用实战来锻炼。没有粮草如何去作战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一举两得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我眉头紧锁,苦思冥想,忽然眼前一亮,命令亲兵将附近地图拿来铺在桌上,我用手在地图上逐一寻去。

        好!就是这里了!我抬头询问孙乾:“公佑,宛城太守可还是张绣?”孙乾这些日子按照我的吩咐,不时派出细作四出打探我两位兄长的下落,尽管效果不彰,没有能联系上两位兄长,仅仅帮我确认了刘备与关羽果然是在袁绍和曹操处。但意外之喜是,却帮我把古城附近一带的情报打探的比较清楚了。

        孙乾听到我相询,答道:“正是,不知三将军……啊,难道三将军准备攻打宛城,这万万不可啊,宛城军马不少于两万,且张绣已投靠曹操,有曹操大军为后援!我军只有4000余人,怎能以卵击石,三将军三思啊!”孙乾神色慌张,忙不叠地劝荐我。

        “哈哈哈哈……公佑不必慌张。今日张飞已非昔日之张飞,我不会卤莽行事的!我已思得一计,既可练兵,又可取得粮草,而且还能削弱曹贼军力,正是一举三得!”

      第二十一章

        黄昏时分,宛城太守府中传出一阵阵暴怒的大喝声。

        “什么?又有一批粮草被贼人劫走!到底什么贼人竟然如此大胆?”曹操军扬武将军、宛城太守张绣面色铁青,暴跳如雷。

        这几天张绣军中运送粮草的辎重队连遭山贼劫掠。一连三天竟然被劫走两批粮草,总共丢失大约了6000余石粮食。这批粮食都是刚刚征收上来的新粮,准备送往许昌。由于今年曹操治下的青州和豫州同时遭受大旱,许多地方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兵粮征收非常困难,曹操军中已经开始缺粮。而河北的袁绍又厉兵秣马准备进攻曹操。因此焦虑万分的曹操急命未受旱灾的各地太守火速征收新粮,押送往许昌解决粮草匮乏问题。宛城太守张绣接到命令后,火速收缴了大批新粮,派遣辎重队伍送往许昌。但是不曾想,就是在自己治下的宛城地界,竟然连续两次被“山贼”劫掠,征收上来的粮草几乎丢失了一半,令张绣恼怒不已。

        张绣的恼怒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曹操会认为自己故意不尽心执行命令。尽管已经投靠了曹操,但张绣与曹操之间还是有很深芥蒂的。当年张绣曾为曹【创建和谐家园】敌,曹操进攻宛城一战,曹操爱子曹昂、亲侄曹安民和心腹爱将典韦都死于张绣军中。尽管曹操承诺不会因此而向张绣追究,但张绣心中也是常常惴惴。(历史上记载曹丕因曹昂战死之事对张绣不满,张绣心不自安,于是【创建和谐家园】)

        这次的意外会否成为曹操杀自己一个借口?张绣心中既恼且忧。看着跪到在地上的两名负责押运粮草的校尉,怒不可扼地上前一人一脚,将两人踢翻在地。

        “两个没用的废物,给了你们1000军士护送辎重,竟然连伙山贼都抵挡不住,丢了粮草,还要你们何用!”说罢,张绣抽出身旁配剑,作势欲砍。两名校尉吓的忙不叠叩头求饶:“将军,念在我等跟随将军多年的份上,饶我等一命吧!”

        旁边众人都出声为二人求情。在一片求情与求饶声中,张绣怒气慢慢平息,宝剑归鞘,坐回位上,沉声问道:“念在你等多年来跟随本将,且多有功劳的份上,且饶你们一命。与我将此次被劫的经过细细道来,不得有一字虚言!”

        “是,将军!”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其中一名口齿较伶俐的校尉将被劫经过仔细说了一遍。原来今日一早,二人领军押运粮草上路后,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的路程,在经过一个树林时,林中射出一阵乱箭,一名校尉当即带领一半军士入林搜索,只看见2、30名山贼打扮之人手持弓箭正在逃窜,这名校尉领军奋力追赶。但在林中转悠了一个时辰,却始终没能追上,最后泱泱地出林,想与另一名校尉会合后继续赶路。但却惊讶地发现原先停留之处只有一片厮杀后的残迹,林外的五百名士兵全部战死,只有另一名校尉被绳索捆绑在地并未丧命。运送粮草的几千名民夫逃散一空,而几百车粮草则被连粮带车搬的一车不剩。等为那名校尉松绑后一问,方才知道,就在他们进林后不久,大约8、900名贼军骑兵与1000多贼军步兵忽然杀出,措手不及之下,500军士被杀的全军覆没。只有那名校尉被一名脸带刀疤的贼军头目打昏之后,又被贼人用绳索捆住,丢于地上,反而逃过了一命。

        张绣听完后,皱紧眉头,沉声说道:“竟然有8、900名骑兵,当真是山贼吗?你如何便能肯定?”

        那名被贼首打昏捆住的校尉说道:“我看那些贼人衣衫不整,满口粗言秽语,而且称那名刀疤大汉为‘大王’。故此猜测这当是一股实力颇强的贼军。”

        张绣点头说道:“既然是山贼,便不足惧了!但若不能将其扫除,城中粮草便不能平安送到许昌,万一丞相怪罪,本将军也吃罪不起。但这伙贼军骑兵来去如风,你等有何妙策可以扫除贼人?”

        这时,旁边一名参谋模样的文士向前一步,说道:“下官有一计,定可助将军扫除贼人!”

        张绣大喜说道:“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将军,你只需如此……”

        “好,果然妙计。众将听令!……”

        ……

        第二日,晨曦之中,一支足有四百余辆大车的辎重队伍从宛城出发,直奔许昌方向而去,队伍中只有1千多名民夫,并无军士护送。行走了约大半个时辰,来到一处树林附近。

        突然,一彪服饰各异的骑军从树林中冲出,约有800余骑,拦住辎重队伍去路,为首一人四十余岁,右脸一道深深的伤疤,头扎黄巾,手提大刀。此人哈哈大笑说道:“天杀的官军,又来送粮了!哈哈……丢下这几百车粮草,大王饶你们一命!否则我等兄弟,便要大开杀戒了。”身后几百贼军骑兵齐声大笑。

        正在这时,变化突生。运送粮车的民夫停下大车,纷纷从车下抽出兵器。这些民夫竟是士兵所扮。几百辆大车上,也钻出1千多名士兵。两千多人散开成半扇形挡住贼军骑兵前进去路,一名士兵向天射出一支响箭。不多时,远处马嘶声传来,接着就是惊雷般的蹄声轰鸣,滚滚尘土席卷而起,一彪重骑呼啸而至,足有3000余骑,为首一名大将虎背熊腰,形貌威猛,正是张绣。

        张绣扬声怒喝:“大胆贼人,竟敢劫我军粮。今日我不杀光你等,本将军从此再不领军!”

        贼军头领一看情势不妙,大叫一声:“兄弟们,官军势大,我们不是对手,快撤回山寨!”说完一拨马头,带头便撤。顿时,几百贼军骑兵蜂拥而逃。张绣见状,恼怒不已,命步军后面紧跟,自己催重骑先行追赶上去,咬牙誓要将贼军赶尽杀绝。

        贼军都是轻骑,而张绣所率都是重骑。原本轻骑速度要远胜重骑,但前面贼军骑兵似乎骑术不佳,不少贼人在马上东摇西晃,因此逃跑速度并不快,张绣的重骑堪堪能够追上。

        一路追赶了近20余里路,贼军骑兵越发不堪,似乎为了减轻马身重量,加速逃跑,手中刀枪不停丢弃。张绣哈哈大笑,催重骑紧紧追赶。

        这时,一前一后两支骑兵已经来到一处山谷之中,张绣也不知觉。直至路径越来越狭窄,方自警醒。勒住战马,张绣一扬右手,身后3000重骑慢慢停下。张绣四处一张望,发现这山谷是两山夹一道的险要地形,道路在两山之间绵延十几里,时宽时窄,两边山岭灌木丛生。

        此处地形太过险要,非常不利重骑作战!张绣心中暗想。再抬头向前一看,贼军骑兵已消失不见。张绣正要命令重骑后撤出这山谷,忽然间后队大乱,山上大石不断落下,数十名骑兵因躲闪不及,被砸伤砸死。不多时,后面道路已被大石堵死。

        中计了!张绣猛然顿悟!

        “嘟,嘟,嘟……”悦扬的牛角战号声响起,两营步兵手持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前方800步远,一处如葫芦般地形的较宽山谷列开阵形。阵中两杆大旗高高飘扬,旗上各书两个大字。

        “虎枪!”

        “熊枪”!

      第二十二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6: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