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桃源兵王》-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平均分配不好,不回来的村民不给股份,也不好!”杨二婶开口说道。

      别看杨二婶是个妇道人家,有些事情比村里男人看的更明白。

      没有唐龙和张绣娥,他们这群土哈哈,能从强源公司手里要到钱?

      村里少了唐龙和张绣娥,他们这群乡巴佬,会开个屁的公司,给他们钱,他们知道往哪里经营?

      “那二婶您的意思是?”张绣娥看向杨二婶。

      杨二婶大声说道:“村里开公司,每个村民都必须有份,但是这个份额不能占太多。另外我觉得,加入村办公司干活的村民,可以再多拿一份,大家伙毕竟给村里出力了不是。”

      前面的话,几乎所有村民代表都赞成,干活的多拿股份,或者钱,天经地义的事情,收获和劳动是成正比的吗。

      “再然后就是绣娥支书,还有唐龙村长,我觉得你们两个应该拿大头。没有你们俩从强源公司要回钱来,村里有个屁的钱开公司。

      要是大家都平均分配,出力的一点好处捞不到,那还不成几十年前,吃大锅饭了啊,将来谁还肯尽心尽力的为村里出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杨二婶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可她说的话,都是从理儿上讲的。

      “我们……”

      张绣娥摇头想要反驳杨二婶的话,唐龙却把她拦下来,点头说:“二婶说的也在理,这条我们接纳。”

      接纳?

      张绣娥拿眼睛望着唐龙,那意思好像问‘接纳,是什么意思?’。

      唐龙朝她一笑,说:“公司得有管事说话的人,干活的比普通村民拿的股份多,管事的人自然也要比干活的村民拿的股份多,领导阶层应该占据村办公司一部分股份。”

      张绣娥才没容易让他给忽悠过去,追问道:“你说的一部分,是多少?”

      “百分之十五吧!”唐龙想了想,笑着说。

      张绣娥道:“这百分之十五,是给所有公司高层分配的?”

      唐龙摇头:“不是,这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是给你这位村支书大人的!”

      “给我?”

      张绣娥吓了一跳,没好气的说:“唐龙,你别瞎添乱,现在是讨论正经事儿呢。”

      自己又没拿钱入股,平白无故拿鱼头村村办企业百分之十五的股份,这算什么事儿啊。

      等将来鱼头村的公司真做强做大了,纪检委还不来自己家查水表?

      再说,自己来鱼头村当大学生村官,又不是为捞钱来的,是为了理想。

      否则,谁会到这种穷乡僻壤的乡下山村里来。

      唐龙望着她,笑着问:“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跟强源公司讨债,有你的份,帮村里出谋划策,有你的份,给二毛联系省城医院大夫,有你的份。

      为了鱼头村你付出这么,那为什么村里创办公司,就不能给你一部分股份呢?”

      为了鱼头村以后会越来越好,唐龙不介意用利益把张绣娥捆绑在‘鱼头村’这辆战车上。

      “我不要!”张绣娥皱眉,直接板着脸拒绝了唐龙的好意。

      唐龙则似笑非笑的说:“有些东西,不要可不行,而且,这也不是我自己的意见,杨二婶刚才也说了,谁为村里出力多,谁就应该拿大头。

      不干活,还不想出力的,最多跟着咱们喝口汤,谁叫他们命好,脱生在鱼头村里了呢。

      各位村民代表,你们说是不是?”

      “对!”

      “小龙说的没错,绣娥支书应该拿大头。”

      十几个村民代表笑着附和,甭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明面上不会说,张绣娥在村里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睁眼说瞎话,会叫人戳脊梁骨,往后就没法在村里抬头。

      鱼头村人是穷,可不代表着鱼头村人没骨气,相对于钱,他们或许更在意村里人的看法。

      “听到没有,跟你接不接受,没有多大关系。”唐龙朝张绣娥笑着说完。

      又继续说道:“你拿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我也拿百分之十五,咱俩儿在公司里占的股份,一样多,要没好处,咱们凭什么为村里的人,东奔西跑,累死累活啊!”

      “唐龙村长说的对,你们拿大头,吃肉,我们拿小头,跟着喝口热乎汤,只有这么着,我们心里也才放心。”有村民代表嘿嘿笑着说。

      想要马儿跑,就得喂它草。

      皇上还不差饿兵呢,跟自己一点关系没有,换成谁,谁能天天都有干劲儿?

      “我……”

      张绣娥还要说什么,被唐龙笑着打断:“不用你啊,我的,我们都是乡下人,只认个最简单的道里,想让你出力,就得给你足够好处,

      不是信不过你,现在给你,总比以后你自己暗地里想着变着法子去拿好,我们只是为了以后不必要的麻烦。”

      ------------

      第十五章 鱼头村基金

      “绣娥支书,你也不用太激动,这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可不是白给你的,未来你必须要在鱼头村干满十五年,不,十年就行。

      只有你干满十年,才能拿到鱼头村公司这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我也一样!”唐龙笑着补充道。

      张绣娥愣了下,十五年以后,自己都四十多岁的老女人了呀,哪怕就算是十年以后,也都三十几岁啦。

      为了一个村办企业,把自己最美青春年华,都扔在这穷山沟沟里?

      算盘打的可真响儿。

      “绣娥支书,你觉得怎么样?”唐龙不介意张绣娥看过来的目光,咧嘴笑着问。

      张绣娥叫他给气乐了,考虑了下,点头说:“那要是【创建和谐家园】不满十年,是不是村里办的公司就没我的股份了?”

      唐龙笑道:“也不是,咱们就以十年为期限,绣娥支书要是能在鱼头村干满十年,那就拿走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干一年,给百分之一,两年给百分之二,以此类推,时间越久能拿到的股份越多!”

      钱不钱的唐龙并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张绣娥这个人,她留在鱼头村,能给鱼头村人带来更大的利益好处。

      张绣娥盯着唐龙,这家伙心里的小算盘,她明白了。

      眨着眼睛问:“那你跟我一样,也要留在鱼头村十年, 才能拿到全部股份?”

      “对,咱们都一样!”唐龙点头。

      张绣娥转头,朝鱼头村的村民代表看过去,询问:“大家伙的意见呢?”

      杨二婶笑着高声说:“我赞同唐龙村长的意见!”

      “我们也都同意!”其他村民代表也都纷纷回应。

      张绣娥想了想说:“这事儿先放着,光你们同意不行,需要现在留在鱼头村的所有人,都同意这事儿才算数,有一个不同意就不行。”

      停顿下,继续道:“再说说其他股份分配的事儿吧,村民该具体拿多少,干活的人和不干活的人,待遇有什么不同!”

      唐龙笑道:“还是我说的,鱼头村创办的公司,全村人,人人入股,占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不拥有具体股权,只有分红权,人均分配,年年领取分红。

      再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作为‘鱼头村基金’,同样是只拿分红。这笔钱预留起来,作为修建鱼头村公共设施,以及奖励对鱼头村,对社会有结出贡献的村民。

      比如说,鱼头村某位学生,考上大学,将会从村里基金里,拿出钱来,作为奖金发放。又比如说,某位年轻人,入伍后,获得几等级功勋,那家人也可以代领,村里基金会的奖金。

      如果为了村集体,有巨大牺牲的村民,未来家人,子女,都将会有村集体持续赡养供养,这笔钱,也都会有‘鱼头村基金’出。

      未来,只要‘鱼头村’的集体公司,步入正轨,那鱼头村基金,就会步入正轨。

      鱼头村基金,不受任何人约束,任何人不可擅自挪用其中资金,这笔基金,只可用于建设鱼头村,以及奖励,服务鱼头村获得荣誉,对鱼头村有杰出贡献的村民。”

      稍微停顿,唐龙想了想又继续说道:“鱼头村集体村民,鱼头村基金,所占有的百分之四十股份,应为原始股份,不可用于变现交易,也不能被以任何理由稀释。”

      张绣娥望着他,眼睛里充满奇异,这家伙怎么好像什么都懂呀。

      一说村里开公司,他这里又是原始股份,又是村集体基金,好像把未来的路,都规划好了似得。

      他真是一个刚退伍的大头兵?

      这番话要是从某位企业高管嘴里说出来,张绣娥不会感觉到有任何意外的地方。

      可从唐龙嘴里说出来,总让她忍不住产生某种联想。

      依照唐龙的设想,只要鱼头村村办公司,进入正轨,那未来鱼头村,就有完整龙骨,可以持续发展,让鱼头村的村民,往后都开始拥有盼头。

      “绣娥支书,你觉得呢?”唐龙发现张绣娥在看自己,朝她嘿嘿一笑。

      张绣娥点了点头:“非常好!”

      唐龙并没有说,自己和张绣娥手里每人各自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具有不可被稀释属性。

      “既然没意见,那股份的事情,就先这么定下,等明天白天,大家伙都起来,让他们起草一份集体协议书,留在村里的人,都在上面签个字。”唐龙笑着说。

      他知道张绣娥怕什么,就算以后鱼头村的企业,真的一步登天,那也要让他们拿在手里的利益,不受人猜忌,拿的心安理得。

      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唐龙不想让村里任何一个人,寒了心。

      有村民代表问:“那些没回村里的人,咋办?还告诉他们一声不?”

      唐龙朝说话的人看过去,这人年纪比他大个十来岁,叫王有福。

      朝他笑着问:“有福哥,你说还告诉他们一声不?”

      王有福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上面还有个大哥,这次王有福大哥一家人,并没有回来,说是外面干的活忙,老板不叫回来,只有王有福做代表回了村子。

      老王家总共三个儿子,在外面听说混的都还不错,王有福算是哥三儿里,混的最孬的一个。

      村里人谁都不瞎,一听王有福问这话,就猜到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还问个屁啊,老村长没都不回来,依着我,村里的股份都不分给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地白养狼们。”刘拐子骂起来。

      五十几岁的老光棍,张德顺活着的时候,只要一句话,刀山火海都敢冲的主,也是个倔老头,别看腿脚不方便,年轻的时候村里发大水,自己一个人跳河里,捞上岸了一颗成人腰粗细的大树。

      要放现在,谁都得给人家竖个大拇指,叫声纯爷们。

      脾气上来,谁都敢指着脑门骂,整个鱼头村,除了张德顺以外,没人能压得住刘拐子。

      “嘿嘿,拐子叔您生什么气,我这不就是问问吗,那外面的那些人,就不给他们打电话了。”王有福陪笑着。

      唐龙点头道:“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私下里你们可以打电话问问,现在愿意回来的,也作数。”

      王有福干笑着没接声,其实一部分村民过来,就听个乐呵,什么公司啊股份的,未必放在眼里。

      除了张绣娥和唐龙,不知道用什么法子,从强源公司搞来了一笔钱,村里的公司除了有个‘名头’外,还有啥?

      啥都没有啊!

      将来赚钱了,那是个宝儿,不赚钱,有比去外面打工赚的多?

      只当个乐子,没把它当回事儿。

      真要是值钱,一股顶个十万八万的,看谁不红眼,那时候争端就多了。

      张绣娥和唐龙商量着,之所以现在给鱼头村公司定下个章程,就是为了预防未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9: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