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林氏荣华作者:郁雨竹》-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成了,白挣一份钱,不成就卖水果吧。

        “既然是种果树,也不必精耕细作,让人把这些野草都割了,灌木刨了,等我们把图纸画好就挖坑种树。”林清婉问,“年前不是让你留意果树的消息了吗,可找到合适的果农了吗?”

        “是,小的找了好几家,都留出了果苗,大多是中苗和幼苗,幼苗需种三年左右才能打果,中苗今年种明年就能打果,还有一部分是大苗,赶在三月前种下,今年便有可能开花结果,只是对树的伤害也大,最主要的是这价钱”

        “那就以中苗为主,幼苗也多要些,除了这里,别院那边也需要些。”林清婉想了想道:“我们要的量大,再与他们商量商量价钱,还有,找几个有天赋的让果农们教教,到时候好照料果树。”

        “是。”

        林清婉顺着那条小溪流勘察了半天,最后满意的掐腰道:“到时候在这溪边种些花木,把这周边弄干净些,他们不是爱玩曲水流觞吗?今年的上巳节是来不及了,明年却能赶得及。”

        林玉滨忍不住看了小姑一眼,“姑姑,以前您也爱玩的。”

        林清婉笑容微收,道:“我以后不会玩了。”

        那是婉姐儿的爱好,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谢二郎相陪,她玩有什么意思呢?

        林玉滨看着小姑孤寂的背影,觉得鼻头微酸,她跑上前拉住她的手摇了摇道:“姑姑,以后我陪你玩儿好不好?”

        林清婉就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道:“干嘛要跟我玩儿?玉滨也有朋友不是吗,可以请了她们玩,我却是不会玩这个的。”

        谁信啊,她可是知道的,小姑每次玩这个都可以说是焦点,现在不玩多半还是因为小姑父。

        “好了,出来半日也累了,我们回去吧。明日我们坐着马车去巡视爵田。”

        爵田比这要大得多,须得坐马车才行,等她把爵田看过一遍就要开始忙春耕了。

        现在天气还冷,大部分人家还在过年的气氛之中,得出了正月才会开始忙碌起来。

        但林家不一样啊,他们家地多,而且还大多是荒过的土地,野草啊,灌木啊,石块啊,要赶上今年的春耕,须得早早的进行。

        为此林清婉还让人做了两身轻便一些的衣裳,就是想走在田里的时候不至拖沓。

        从各个庄子里调回来的那二十八户下人从过了初七就开始忙碌,成年男子拿着锄头去挖灌木,女子去割野草,老人和孩子则负责把这些东西垒成一堆一堆的,还将地里的石块捡了运出去。

        林清婉还没见过他们,今日便特特带了玉滨去看望,毕竟这些人可是林家的忠仆。

        但到了地头,她才有些明白,为什么钟大管事说他们不会愿意以户为单位的租种田地。

        因为在地里的人,有男主人的,男主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没有男主人的,则是老的老,弱的弱,幼的幼。

        在这个耕种基本靠人力的时代,他们别说纳税交粮,只怕连自个都养不活。

        林玉滨也有些惊讶,小声的问道:“小姑,他们怎么大多身有残疾?”

        林清婉深吸一口气,眨掉眼中的泪花,“是我忘了他们皆是从西北军来的。”

        林玉滨一呆,西北军的前身是林家军,这是,军士?

      第60章 安排

        愿意留下来的专业人才都各有其职,被安排到别院这里来的都是原先在各个农庄里干活的下人。

        基本上,在农庄里的下人都会种地,所以林家一放良,能离开的都选择了离开。

        跟着主人家是种地,自己过也是种地,前者为奴,后者为良,区别如此大,大家自然会选择后者。

        而愿意留下来的,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林清婉原先一直忙碌,对此过问不多,如今看到他们,才发现她忽视了许多。

        这算是她工作中的失职了,林清婉有些愧疚。

        “他们当中管事的是谁?”林清婉收拾好了心情,扭头问钟大管事。

        “是方大同,喏,就是他。”钟大管事指了一个前头一个男子给林清婉看。

        那人身量瘦长,正拿着一把刀砍灌木,只是左袖空荡荡的。

        钟大管事低声道:“姑奶奶,这些人都是老太爷和老爷安排进林家的,对他们很是宽容,我们对他们的事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方大同在离开西北军前军职最高,所以不论是先来的,还是后到的,对他的话都很服从。所以这一批人也最听他的话。”

      ¡¡¡¡ÁÖÇåÍñò¥Ê×£¬¡°ÄãÏÈ´ø´óС½ãÈ¥ÐÝÏ¢£¬ÎÒÈ¥¼û¼ûËû¡£¡±

        钟大管事犹豫,林清婉就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钟大管事立即低头应下。

        “小姑,我跟你一块儿去吧。”

        林清婉就摸摸她的脑袋道:“那里乱得很,你连路都走不稳呢,先下去休息,一会儿小姑来找你。”

        林玉滨看了一眼地上的坑坑洼洼和倒伏的树枝,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长裙,不由抿了抿嘴,行礼退下。

        她走出老远,忍不住嘟囔道:“映雁,回去就给我做两套像姑姑那样的衣裳。”

        映雁憋着笑点头,“奴婢一回去就做。”

        林清婉带着白梅和白枫过去找方大同,正在劳作的人看见她,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向她行礼,林清婉忙伸手道:“大家快别多礼,我只是来看看,你们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方大同听到动静扭过头来,见是林清婉连忙停下动作走过来行礼,“姑奶奶。”

        “方大叔快别多礼,”林清婉双手将他扶起来,“方大叔,我们谈一谈吧。”

      ¡¡¡¡·½´óͬ¿´×Å»¹Ð¡µÄÁÖÇåÍñ£¬ÐÄÖÐͻȻÓÐЩìþìý£¬ËûµãÁ˵ãÍ·£¬´øÍ·ÍùÅÔ±ßÆ§¾²Ö®´¦×ßÈ¥¡£

        林清婉就挥手让白梅和白枫停下,自己跟着方大同往旁边走。

        方大同选了一个稍高一点的地方,可以将地里的情景都收归眼下,却又不被下面的嘈杂所打扰。

        林清婉心中叹服,忍不住问,“方大叔以前在军中是斥候?”

        方大同点头,以为林清婉是从林江那里得知的,他的身份也不是什么机密,因此直接道:“小的以前在军中先锋营里做斥候。”

        “这二十八户都是从军中而来?”

        方大同点头,指着下面的人一一给她介绍,“那是孙二元,齐州人氏,右脚受伤,所以有些跛足,在军中干不下去了,家中有五个兄弟,就那么点地,他回去也是饿肚子,所以就来投靠了老爷。现如今他也娶了媳妇,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那是钱瑞家的,钱瑞战死了,国库里没钱,给不出足额的抚恤金,她就拿到了二两银子,但上有公婆,下有两个孩子,那二两银子连给钱瑞买口棺材都不够,兄弟们知道了就指点她来投靠老爷了,好歹在林家饿不死”

        “那是刘大娘,她儿子刘贵双腿都没了,那会追击辽军,谁料辽军设伏,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正好砸中了他的腿,军医为了救他把他的腿给锯了,人倒是活了,但没了双腿哪能在这世间活下去?”方大同冷淡的道:“正好碰上将军巡营,就把他和另外几个伤残的士兵给送到林家来了,刘大娘是后来自己摸过来的。”

        林清婉将方大同指过的人记在心里,一个人便代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便是一个悲剧,亦是一个希望。

        她干脆盘腿坐在草地上,示意方大同也坐下,俩人慢慢说。

        方大同扫了一眼虽有枯草遮挡,却依然显然的泥土,默默地坐下。这和他认知里的千金大小姐不一样,不愧是林公的妹妹,就是这么的不拘一格。

        方大同将二十八户都介绍了一遍,也指着下面的人一一给林清婉详细介绍,他是有私心的,他希望她能够留下他们。

        他隐约知道林家已不复往昔,钟大管事也漏过口风,林家现在没多少钱了。

        可他更知道,这些人一旦离开了林家,那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能离开的,在林家发“放良令”时已经离开了,现在还没走的,便是抱着那一线生的希望。

        “这么多年,只有二十八人来投靠吗?”林清婉疑惑,按照方大同的叙述,西北军几乎每年都有来投靠的人,怎么可能只有二十八户?

        方大同垂下眼眸道:“林家放良时有些人选择离开了。”

        林清婉瞬间明白过来,“他们是怕拖累林家?”

        方大同沉默不语。

        林清婉就自信的笑道:“这个你们放心,虽说林家捐出大半家产,但也没那么弱,何况,你们都在劳作,也在为林家努力不是吗?”

        方大同诧异的抬起头来,林清婉调皮的冲他眨眼道:“方大叔,虎父无犬女,何况我还有一虎兄,你若还能联系上他们就让他们回来吧,我林家随时欢迎他们。”

        又道:“至于西北军那边,若还有需要投奔的依然可以过来,虽说我林家今时不同往日,但安排几个人还是做得到的,我也相信他们既能忍常人所不能,自然也可以在身有残疾时能做常人所不能做。”

        林清婉现在最缺啥?

        人啊!

        别看不起残疾人,有时候残疾人比四肢健全的人还要能干,看她身边这位就知道。

        林清婉眼睛发亮,指着面前这一望无际的田地道:“方大叔,我打算将这些地都开出来,除了种粮食外,还种果树,花木,桑树,顺便还要挖几个池塘。”

        “施肥,拔草,除虫,浇水,摘果,摘桑叶,养蚕,养鱼,那么多的事,总有一样是他们能做的,所以在这里他们还怕找不到活儿干吗?”

        “姑奶奶!”方大同爬起来跪在林清婉面前,磕头道:“大同代西北军所有将士谢过姑奶奶。”

        “快起来,”林清婉忙将人扶住,“你们保家卫国,为了我们连命都豁出去了的,我不过是做了那么件小事,您现在跪我不是臊我吗?”

        方大同眼圈微红,爬起来道,“当兵吃粮领饷,我们并没有姑奶奶想的那么好。”

        但这个时代,要不是国家有令谁会去当兵啊,除了极少部分人是主动参军外,其余人都是征的兵役,在战场上拼杀时想的还不是后方的家园吗?

        林清婉见他眼眶通红,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而面向别院的方向道:“现在你们都挤在长福村那里?”

        “是,老人女人和七岁以下的孩子则暂时住在别院里。”

        别院虽大,但留给下人的空间却有限,要住下二十八户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他们是在长福村那边建了两个大通铺来住。

        老人和女人孩子则住在别院的后罩房下人间里。

        林清婉微微颔首,道:“却不能一直这样将就着,还是得建房子,趁着正月未出,农活还没忙起来,大家把房子建好吧。”

        林清婉从旁边找来一根棍子,在地上画了画道:“我打算让你们沿着别院建房,这样互相之间有照应。”

        林清婉在官道进来不远的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儿,又在斜对面画了一个圈儿,一直将圈顺着大路画到了长福村里,点了点道:“在这些地方建上房子,四户为一邻,左右都留有足够的地,到时候若还有人来投奔,那就顺着再建房子。”

        这样新旧交替,新的能更快的融入,且将别院围在中间,正好呈拱卫形态,再有庚午年那样的祸事,他们也能有时间反应。

        方大同是斥候,知道的比林清婉更多,他思索片刻,接过树枝调整了一下位置道:“这样建更好,最好在官道进大路那个转弯处再建个房子,做茶馆也好,做歇脚的客舍也行,到时候再楼上搭个瞭望台,四野空旷,敌人不论从哪个方向来都瞒不过眼睛。”

        林清婉挑眉道:“朗朗乾坤哪来的敌人?”

        方大同脸微红,“是我想多了。”

        “不过做茶馆的主意很好,从这里到西城门还有好几里的路程呢,正好给过往的客商歇歇脚,到时候建个二楼,专门卖些饭食,说不定生意还好呢。”

        方大同:荒郊野外的谁来这里吃饭?还不是为了做瞭望台。

        不过这个理由用得好,至于茶馆赚不赚钱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林清婉也没想茶馆赚钱,反正就建个房子,留个人在那里看守呗。

        事情商量好,林清婉拍了拍手起身,“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回去就让钟大管事他们找人建房子,你让他们各自选好落户的地方,将名字人口报上来,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若能满足,我便吩咐下去。”

        方大同应了一声,高兴的把林清婉送出去,“姑奶奶,那我们是还在地里帮忙,还是去建房子?”

        林清婉想了想道:“你们也可以去帮忙,但还是以地里为主,春耕在即,今年要尽量开出足够多的田地来,去年收拾出来的地并不够。”

      第61章 春耕

        方大同一过来,大家便忍不住围上去,“方大哥,姑奶奶来有什么吩咐?”

        “莫不是来劝我们改籍的?”

        “我,我不想改籍”

        大家见林清婉找方大同说了半天话,心可一直提着呢,只是又不好上前打扰,只能暗暗猜测。

        “行了,行了,姑奶奶来的确有事吩咐,”方大同抬手压下大家的声音,道:“姑奶奶说了,之前放良时怕拖累林家而离开的人若还想回来,林家还收。西北军那边若再有人来投靠,林家也会和以前一样不拒,还有,姑奶奶要给我们建房子,一户一房,四户为一邻,回头我们把地圈出来,你们就去选宅基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3: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