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们话一说完,六皇妹这时出场了,虽然她不得父皇宠爱,但是她再怎么说也是皇女,可是我们华明朝的公主,这种大事还是得叫她来的,这次她出来估计是老太婆的意思,老太婆平时对皇子皇女都不加偏爱,是一视同仁的,这一点她做得倒是挺公平,这样正好,要不然以她的权势帮我的两个皇兄就不好办了。
这个六皇妹很害羞,可能是经过培训的,她此次出列的姿态倒是端重,她手捧着我们在译馆装册成书的翻译谱献给父皇,这个书的名字是我取的,本来想取什么字典的,一想算了,他们都不懂什么叫字典说出来不贴切,还是翻译谱容易叫人理解一些,反正这本书就是汉语加英文的翻译本。
父皇一看是这个东东,龙颜大悦,加上今天是大宴,他也不想失了颜面,所以对六皇妹重重地赏赐了一番。并且把她升为了正书大使,原来的正书大使已经告老还乡了,正好缺位,而且这个职位非常的高,是专门负责管理宫中各种文案的,说白了就在整理这个朝代的各种事迹,也就是这个朝代的历史,当然她不是负责写,负责写的叫蛇史官,我以前就认识,上次那个给我令牌的高难度老太监就想在这个历史上把后宫写上一笔,现在六皇妹负责这工作了,以后开开后门的事就方便多了。
我曾经就有预感,她总有一天会帮到我,果不其然,现在她有官职了,以后得多加利用一下这个便益。
这时从百官中走出一人,伏地跪下,说道:“参见万岁,老臣有事启奏。”这个大臣我不认识,不知道他干嘛的。
父皇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示意他说出来。
“臣名德,刚才六公主殿下所献之翻译谱,乃联系异国与我华明朝之纽带。我朝泱泱大国,却无一本汉字典册,全国语言,数以千计并无规范,以至南北不能相知,东西难以互通。臣斗胆请皇上降旨,编制我华明之典,遍查文字词汇之源,传之后世,以至人人皆知,到时我皇可享这不世功业。”
“不错,爱卿言之有理,准奏,封名德为制典者,总领治典一职,着吏部派遣人手,天下卷籍任卿查阅。为期十年,典名就叫……”父皇想了一下,不知道取什么名好,我脱口而出道:“不如就叫汉语大字典吧。”
“宇儿,这名甚妙,好就叫汉语大字典,明日起你就着手去办。我一听就呆了,没想到我随口说的名就这么定下来了,难道我前世的汉语字典真是我发明的名字?那真是爽呀。
不过这个叫名德的人倒是很有远见,想必是个人才,有机会认识一下他。
接下来就是赏析异人的宝物,就是那面铜镜,那面清晰的镜子引起了全场的轰动,我们华明朝一般使用的镜子都是抛光的铜镜,即使最上乘的工艺,和这面镜子的清晰度来比,也是相差甚远。听说很多宠妃都想跟父皇要,可他都没有答应,看来实在是太过好用,而且就只有一面,父皇不舍得送人吧。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面镜子,也让我大吃了一惊,当然不是因为我没见过玻璃镜子,而是这面镜子包含的工艺实在太让我垂涎了。玻璃的色泽、镀层的均匀、表面的光洁都大大超出了这朝代具备的生产能力,和两个外国人聊了那么久,竟然没有发现那个大陆上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准了。
这种境子要是我来做再改造又可以成为发明创始人了,不知道那两个异人知不知道镜子的制法,要是知道的话,就可以省掉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了,下次聊天我得好好问问,说不定还能了解到一些制造方法。
这些事搞完后,接下去的宴会便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了。这些节目以前还新鲜,现在看了都烦了,我无聊得紧,但又不能提前离席,只好跟问个不停地夏易一直聊到了结束。
正文 第九十一章 胡乱研究
熬了半天,终于搞完了庆功宴,现在我就该着手办造船和研究科技的事了。因为看了宝镜和麻将的想法,我决定发明一些东西出来,以后肯定对我有帮助的。
前些天,我足足想了好几天,理了很多材料单子,既然父皇把整个工业区都让由我控制,这可让我爽到歪了,工业区里面什么都有,手工艺,木匠,船工活,应有尽有。
反正还有半年的时间,除了造船我还可以研究点别的东西,创造点这朝代没有的东东出来吊一下,我左思右想决定造个自行车来玩玩。
我先配备高手铁匠木匠若干,还要一应俱全的工具和材料。在这个时代,匠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所以那些人很容易满足,对他们好点就会对我忠心了。
父皇圣旨一下,负责工业区的刘大人索性把皇城后门外专修皇家器具的工坊先交给了我使用,这个地方我准备来搞高科技,嘿嘿,至于船房方面的事我早就让孔域的熟知张大人着手去办理了,船图我也拿去了,暗中秘密有人运输矿石,提炼矿石,还有专人挑染矿石,让它色泽看起来不那么纯良,一切事务办好后,我就决定不常去看了,那个地方表面是在做一个木船,其实是在帮我打造米鲁大船,我如果常去肯定会令人生疑,对于孔域我现在是非常信任他,我吩咐他先脱离刘禹西的任务,帮我管船房的事,这样也落得我清闲,正好可以胡乱搞搞其它的科研。
反正不管怎么样,我命令他六个月内一定要让船建好,其它的事就由来我准备,孔域不但精明而且又能干,他办事我是绝对放心了,开玩笑,几十年的老油条了,没点能力早就挂了,还能活到现在吗。
既然一切事务都分配觅当,我也就没什么顾虑了,就可以全心全意搞工坊的科研了,来到工坊后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其实宫中的器物现在都是由几个制器世家包办,这个小作坊已经可有可无了,内务府早就想把它取消掉了,只是一直拖着还没执行,平时只是修修一些小毛小病,可怜了十几个技艺杰出的各种工匠,空有一身惊人手艺,却只能对着别人的作品修修补补。
和刘大人办完接承手续后,那几间房子和十几个工匠就算是归我了,当然,我想要去还是要有令牌,这可是在宫外和以前译馆一样。
我分配好人手后,把工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工匠使用,称“匠社”,另一部分,则是我研究化学,物理等知识的场所,称为“化物院”。可能是偏门的原因,虽然化学这门自然科学不能立竿见影,做出成效,但我总认为将来一定是会派上大用场的,我要求内务府再给我派一些人手和器具。包括在宫中御用的一些曾经干过制器方面的炼金士,和打造了好些金银容器,在玻璃没有炼出来之前,这个比较稳定。
因为我要同时搞几样科研,材料方面要求就很杂了,为此内务府专门分了两个一直在宫外收集材料的人来听我的差遣,我二话不说直接叫他们让一些熟知的官府把本地各处的各种矿产石头都送上半斤来,每块石头都要贴上标签,注明产地和名称。
这两人办事效率奇高,没过两天,大大小小,奇形怪状,还贴着字的石头和无数金属,木头等材料就堆满了“匠社”的后院。
我又让他们去京城里招了许多人手,请炼金界有名的无极道长坐镇“化物院”指挥,把运来的石头进行整理。大部分的石头都是重复的最常见的石头,大概扔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则分别取样记录在册,也有数千件之多。老道长大概也没一次见过这么多的石头,作为一个炼金士,我也看得出来,他是老鼠进了米缸了,也不要什么赏赐,连给特别他准备的房子也不住,直接搬到工坊去了,那是一种收藏家的狂热,我暗道这回是请对人了。
这么多的石头,再加上其他的材料,我想就是前期的整理工作也要花上好些时间了。
这段时间也不能让“匠社”闲着,我考虑了一下,决定让他们也做出点成绩来。就是做我早就设想好的自行车,这是件工艺难度相当大的创造,在我前世倒没什么,在这里自行车可是至宝。要是被我成功造出来一辆,那不还把人给吊死。
我拿出早就画好的自行车配件图,这可是我花了一个晚上才画出来的草图,上面已经标明了尺寸,我很有信心工匠们可以看得懂做得出,要不然他们脑子就是进过水的。
这第一辆自行车,组成比较简单,全车几乎都用轻质硬木,只在连接处用铁皮包裹,以及转轴等容易磨损的地方用涂上油脂最好的玄铁,也就是比较差劲的钢材。我前世曾经看到一个博物馆里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自行车,那个形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过目不忘的原因,我现在还记得。
现在这朝代可是没有平整的柏油马路,如果到时候就这样直接上路,估计会把骑车人的骨头震散架了。我又特别加上了轮胎。橡胶一时是找不到了,不过椰其坦球的材料也不错,就是这里没有,我就参考前世历史中宋朝人做蹴鞠的方法,用硬牛皮缝制成轮胎状里面填紧羽毛等柔软之物。固定在木头轮胎上,估计多少能起点防震的效果。然后就是一个厚厚的柔软的座位,再减震一次,齿轮和链条则采用了粗糙木头转盘和紧箍在上面的有弹性的坚韧牛筋。
看着这张华明朝前所未见的古怪东东草图,十几名见多识广的工匠全都大惑不解。我没说是自己想出来的,推说是皇家收藏的古籍中看来的,据说是公输般【创建和谐家园】设计出来的器物,这可怕众人给唬住了,开玩笑鲁班【创建和谐家园】在各位工匠的心里肯定是神一般的存在,自然没什么怀疑了。
我给他们大致讲了一下工作原理,这他们倒是理解的很快,毕竟是能工巧匠,没有费我太多的口舌便道明了,唯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我说这一前一后两个轮子可以竖起来跑。更为重要的是,我提示他们,按照知道的原理,可以自己采用更好的工艺,不要拘泥于图纸。看着他们口头的应诺,我知道他们还是会原原本本的按图制造的,上千年对圣人的迷信,不是我一个皇子几句话就能改变得
整个工坊上上下下都有事在做,现在事务一分配好了,我这个坊主倒是插不上手了,看来这一两个月,我是不用为这里的事情操心了,只要关心一下进度就行了。
这几天累得我不行,好久没有和小月真正的亲热一番了,忙完了事,我就想回去和她床头大战数百回合,哈哈,我现在可是【创建和谐家园】越来越强烈了,就是还不足御女的年纪使我非常沮丧。
正文 第九十二章 八卦掌门人
这些天船房的事孔域进行得很顺利,我就不怎么扰心了,可以全心全意扑到我自己的工坊上去了。
十天的时间,制造自行车的那帮工匠已经做出了成绩。他们一心以为这是鲁班的设计,工匠祖师爷的东西,哪敢怠慢啊。于是用了最好的材料,日夜赶工,也没有失败几次就完成了第一辆自行车模型,然后又请求拖延了好几天才请我前去验收。
我第一次看到车的时候不由愣了愣,这哪是一辆可以推广的自行车啊,分明是一件传世的艺术品,我想像中土土的黄黄的木头全部雕上了精美的花纹,还贴上了金箔,包裹用的铁片全部打磨的闪亮,简直看花了我的眼睛。
我回思一想,怪不得这些家伙要拖几天时间,原来最后面的几天就是给车做包装啊,这些人大概太久没有使用手艺憋得慌,现在全在这车上发泄出来了,国宝估计都是这么产生出来的吧。
我暗自一笑,对比起我前世看到博物馆保留的几辆历史型自行车来,我们的第一辆在外观上绝对要美上一万倍,反正以后也是要保护起来作为历史见证,我可是发明者呀,就让他们这么搞一次了。
这第一辆自行车没有刹车,要靠脚下反方向用力才能把车停下。这样的车我倒是骑过一次,怎么也算有点经验,当下在院子里找了一块比较平整的地方亲自上车检验起来。
还不错,没有让我失望,车子很轻易就运行起来,我把略为有点紧的龙头绕着场地转起圈子来,心里感觉就像回到前世的家乡似的,几个大概已经试过骑车并被摔得七昏八素的工匠睁大了眼睛,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摔了自己无数次的怪车到了我的脚下变得如此听话了。
我在发现奇迹,围上来观看的院里众人羡慕的眼光里过瘾的骑了一圈又一圈,春风得意。但在停下来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麻烦,由于我一下子减速太快,竟然把那条作为链条的牛筋给绷断了。我定了定神,喊住了不知道该不该冲上来救驾的众人,没多一会儿,车子就在众人的欢呼中自己渐渐地停了下来。
虽然发生了意外,我还是大大的夸奖了工匠一番,每人赏了银钱,他们平时很少得赏钱,一看到我这么大方,全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其实也不用我夸,就是参与并亲眼看到鲁班【创建和谐家园】的作品面世这一殊荣,就可以让他们引以为一生的骄傲了吧。
我下了车,对他们指出了存在的一些缺点,跟他们说由于我看的古籍残破不堪,所以临摹的图纸也不完整,鲁【创建和谐家园】的设计原来是有刹车这个东西的,现在只能靠大家来把它修补完整。嘿嘿,这回我就不怕他们不用心思考,作出自己的创新了。人的能力都是靠逼出来的,我现在就是要逼出这些能工巧匠的创造力,老是模仿前人,迷信前人,能有什么出息,我以后要依靠他们为我发明创造,这些有着数十年经验的匠人起的作用,自然是我这种有理论没实践过的天才所最需要的。
自行车几乎就算是完成了,我该想的就是如何利用这个发明了,如果不算那些装饰,再把材料略降一等,现在生产一辆车的材料并不多,京城大概七成的人家都能买得起吧,我要做的就是把它推广出去,全部印上我的大名,这可是大发明,要是得到宣传,皇家也有颜面,但是又不能过分出风头,到时候又得找父皇商量了,让他发话出去,说是我参照鲁班【创建和谐家园】的典籍胡乱造的,但推广宣传的事得我自己去办。
现在宫内宫外帮我发展势力的能人都有了,就差一个宣传加销售广告参谋员,这个职业连皇宫中都没有的,所以这个人才难寻。
我这个时候才体会到一个成功的广告宣传是多么的重要,东西再好没人推也是没用的,但这个人要去哪里找呢。
虽说我现在急缺这个人手,不过自己人总是比较信得过一些,这种人才就算孔域和刘禹西也未必帮我找得到,我思了一下,突然想到了我的娘家的亲戚,父皇是天生的皇族,但我母后不是,她娘家那些人听说有些都在宫外做生意的,关系网络雄厚,混得都挺好,不过那些所谓的亲人从我出生起就没来看过我几次。听我母后说过,他们有好几个是当了官的,有几个是做生意发家的,不过当官那几个我没见过面,估计应该都找到组织投靠宫中各方势力了。
广告人员就一定得要找生意人,而且娘家的人多一层亲戚关系,也不会太见外,我决定先试试能不能找他们帮我好了,如果运气好还能找到几个当官的亲戚,顺便想法拉入我麾下正好帮我行事,这可是一举两得,也可为刘禹西减轻点负担。
打定主意,晚上处理完工坊的琐事,我就奔向母后的寝宫,今天她还好没跑去打麻将,在宫中的,我其实主要是想先问问娘家的情况,有些什么人,担任什么官职。
我一进房就开门见山,她虽然有点奇怪我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事,但她一向都很关怀我,转念一想,我可是她的儿子,她家的事是早该告诉我了,当皇子就是这一点不好,连老妈是哪里人都搞不清楚,既然我想知道,也是我本就该知道的事了,所以她言无不尽的和我说了一番。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对母亲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因为我没问过,她也没说过,经这次一问,我才知道原来,我老妈出生于东江南道的苏州,家里本来也是官宦世家,更是苏州城有名的书香门第。
我的曾外祖曾在数十年前做过当时起兵打天下的先祖皇帝军中的一名行军参谋,建国后则长期在户部任侍郎一职,外祖父原本继承了同样的位置,但在第一次皇室争位的时候跟站错了地方,被远远的调离权力中心,发回到原籍苏州做了个可有可无的小官。
还好苏州刺史知道外调的京官在朝中还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也从来没有为难过娘家,只是被压制着再也升不上去了。直到外祖生下了一个天姿国色,冰雪聪明的女儿,在皇帝一次选妃中成功地把年仅十五岁的【创建和谐家园】送进了大内深宫,从此官运又开始亨通起来
听着母亲的叙述,我不由得对外祖有些感叹,这朝代送女入宫可是休来的福气,我心里知道,想要在这个时代推行男女平等,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恐怕也得用上数代的时间了。
母后看到我听起了兴趣,又接着道:“我是家里的最小的孩子,我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你的大舅二舅已经四十出头,都在东江南道观察使手下任文职,听说不久前要求调任你二皇兄手下,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我一听有些气愤,这两个亲戚家伙居然跑去二皇兄那里了,他们倒是挺有眼光,二皇兄权势浩大,不过也只是暂时的罢了,居然不跟我混,那两人估计没听过肥水不留外人田这句话,如果这两人真的不错,我以后就把他们弄到我麾下来。
母后喝了口桌上的茶水,看了我一眼,顿了顿,又继续道:“你两位姨母早已出阁,大姨丈是刚上任的苏州刺史,二姨丈则是苏州的副防御史,我们家历代重文,唯独你小舅是个异数。”说到这里她好像有些不愿多提。
我倒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连忙催着她继续讲下去,我依稀记得这些事以前母后好像都跟我说过,只是那时我醉心于御女奇术,又从没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家里人,所以也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现在急需人才,我也只好卑鄙一次了。
她见我急迫想知道那个小舅的事,眼里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神色,又喷道:“你小舅比我大一岁,自幼不肯读书,请了好几个先生来给他讲课,都被他气走,却总是去街市看人做买卖,谈生意,气得你外祖不知打断多少鞭子,他还总说不愿为官,险些赶出家门,幸亏……”说着说着,老妈的感情就流露出来了,好像是想起了当日的情形,开始述说当日的事情来。
我对那些鸡毛蒜皮,拉屎打屁的小事可没兴趣,不过这个小舅喜欢经商倒正中我意,可能老妈以前说的有几个做生意的亲戚就是指的他吧。
但是在这个朝代世风普遍重文轻商,我还不知道原来我们家是书香门第,别家的也就算了,可这个小舅他生在这么一个书香世家,却不顾反对,坚持自己做生意的兴趣,看来是有一定天赋的,他年纪应该不大,说不定能接受我在地府主持人那学的经商理念,这是个人才呀,看来我的广告宣传部长人选有望了。
我思绪这么一飘,倒没听到老妈说到什么地方了,估计在讲那事情的过程吧,我倒没兴趣听那些无聊事,我忙打断了她,柔声道:“母后,我有事情和你商量一下。”
被我打断了话头,她也不生气,只是点点头,叫我说下去,她现在沉迷于麻将中,对其它事都不太感冒,不过我是她儿子,我有事说她肯定是能帮则帮的。
“我估计,小舅算来今年也二十三左右了吧,身为皇亲国戚,又不愿为官,我们不如把他叫到京城,一来可以时时和娘你叙叙旧,二来京城官职众多,也方便谋个一官半职,了了外祖的心愿。”我说了个美话,主要是得先把人弄到身边来,现在自行车都做出来了,只欠这个生意精帮我去打理了。
老妈一听,显然非常心动,觉得我提的主意很妙,当下二话不说便写了家书遣人送回家去,住在这深宫中,她也是很久没有见到家人了,而且看她样子,虽然讨厌小舅的行业,但也挺在意他的,血始终溶于水,一家人嘛。
然后她又讲了一些家里的琐事,除了几个至亲外,她就不再认识谁了,几个较近的亲戚也只是听说,对他们的了解并不比我强多少,其实这也不能怪她,入宫才十五岁,之前又是养在深闺,能认识几个人呢。
我听了两个时辰,总算没有浪费时间,找到一个可用之人,只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要是那个小舅是个笨猪,我就派人割了他的小JJ。
出了老妈的宫房后,我便回宇灵宫了,整个晚上,我都辗转反侧,思考如何快速更多的发掘人才,我突然觉得三月后的宴会行动收纳的人手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就像这次找这么一个偏门的广告人都难找。
我一下就打定了主意,看来得要自己培养一批偏门人才,不过既然是偏门,我就得考虑他们的来源了。
后宫倒是有很多年纪很小的宫女太监,那些人有什么特长呢?就是八卦掌门人,可以把一件没有的事说成有,添油加醋乱说一通,传遍整个皇宫,这些人叫林公公帮我整理一批,以后帮我当【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张嘴乱说,陷害别人,在前世影视圈就很多这种人,不过他们称呼不一样叫:伪歌迷。
就是某些人用来打击某些明星的民众团伙,听说在前世那种人最喜欢颠三倒四的胡说,把没有的新闻说成有,把人家有些才进入娱乐圈的新人明星搞得是神经错乱,这些就是人才,不过宫女这些我不打算重点培养他们,能够送到宫里来当差的当然是聪明伶俐,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缺点。
宫女们从小就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小小年纪也已经懂得勾心斗角,虚情假意的讨主子欢心,更多的入宫就是期待着被皇上看中,有朝一日飞上枝头成凤凰,她们哪里会静下心来学点超前文化,胡说乱说这种事在民间就没关系,在我前世论言自由的时代就不一样,可这是在皇宫,要是出了差错,那还得了,最少都得进大宇
还有就是在宫中比较精明一点的下人早就已经都跟定了主人,估计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了,其余留下的那些残枝烂叶只可以花点小钱打听打听各宫的消息,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不过可以从侧面推测各大势力的动向,林公公手下的太监就有很多卧底,不过这种人不会说八卦,只会打听消息,有什么用呢,这类人我要找的话,跟林公公吱一声,一大堆都跟过来了,我现在要的不是这种人,而是要会说,会胡说的能人。
刚进宫的小太监倒是可以,凭我的身份,自然可以从内务府要个十七八个来陪我。只是皇宫三年招收一次新丁,这些人中佼佼者就那么凤毛麟角,屈指之数,要我一个一个的选,那不把我累死,而且很多新进的下人,都不是天生就会说八卦的,有些是人脑子转得快,学得快,都是在宫中待上一段时间后才学会的,所以从新人中选也不是办法。
我现在既然在宫外有了工坊,那里房子也多,在那里建立八卦掌门人训练基地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在实践中学习效果会更快更好。
打定主意,我决定在宫外觅人,这样需要的人即可以公开找,选择性也强,皇宫之地始终不及整个江湖的人才多吧,不过借口嘛,我就说是工坊要招打杂的和学徒就可以了,这样也没人可以说到闲话,而且那些市井小民肯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的。
这可是掩耳的好方法呀。
正文 第九十三章 累死我了
心动不如行动,第二天我就派人送我去工坊了,随便我还可以看看两个工坊的进展情况。
现在我不比译馆了,是坐轿去,几步路的距离而且我也不是按时去报到,所以就没专人轿了,我想去就去就自己去了。
护送我的侍卫现在和我已经很熟了,我不像其他皇子那么爱摆架子,还经常送他们点小钱,所以他们也很乐意为我服务,平时只要是我吩咐,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会马上替我安排的妥妥当当。
这些侍卫,其实功夫极好,平时作陪练的时候估计只用出几成水平,就能和二皇兄他们打个平手了,毕竟他们是吃这行饭的,要是还比不过娇生惯养的皇室龙子,还不如回家种田去。这样的人宫中不少,都和我关系不错,就刑部那些护卫来说,跟我熟得不能再熟了,这些人虽然不能招于麾下,但有个什么事,手一挥他们立马就来,还是挺不错的。
到了工坊,我立刻召见了负责“化物院”的炼金士无极道长和负责“匠社”的莫成。
莫成,刚到三十岁,是云县人,据说在云县提起巧手莫家是无人不知,宫内很多器物就是出自这个匠人世家之手,莫成就是莫家现在第二代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从小离经叛道,经常质问祖传的绝艺,因此很不得家主的欢心,就被送到这个等于是匠人界冷宫的宫廷手工作坊来,这次他首先在自行车的链条制作上有了突破,被我任命为“匠社”的负责人。
先听了他们各自的进展,各地的石头,材料已经基本到齐,分类整理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老道长大概是刚从工作中赶来,身上的道袍上还有一层石粉,这是我吩咐石头要磨粉待用,所以他才会这模尊容。
他对金石炼器的敬业精神实在让我感动,以后他要是炼什么,就算没用我也帮他一下就是,我请他帮我收集一下炼铁和炼铜的方法,这一点上我是不懂的,地府那主持人也没这知识,我曾问过两个现在还在踢球的外国人他们如何冶炼,但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上次杰瑞送上的佩剑就打工精良,是上品,看来只有等出宫去到法兰特后再陶几手冶炼的知识回来。另外再派人到各地,收集其他材料,我特别关照了注意产于南方会从树上流下来的橡胶,和从地底下流出来可以燃烧的石油。
自行车也就要改良完成,工匠们在我的启发下,设计了更合理的链条传动系统,牛筋改成了特制的铁链,木盘也换成了铁的齿轮,虽然成本上升了不少,不过再也不怕骑着骑着绷断牛筋了。只是倒踩刹车我还不太习惯,吩咐他们继续研究刹车系统,另外还要分出人手打造细长的银丝。
接着就是招人手的事了,我要他们到京城和附近地方招收一百来个聪明机灵的孩童,六岁到十岁,识字的优先,两院各分一半,好好照顾。
说到这里,我从怀里取出我事先写好的一页数字,这里面只是涉及了加减乘除等最基本的运算,全部用了现代的【创建和谐家园】数字,我也用汉字做了解释,用汉字做算数实在太麻烦了,12345写出来是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足足九个字,实在是不利于算术。
我要求每个工匠都要学会如此书写,并集中教给招收来的学童,另外还要交他们识字,如果人手不够可以去外面再请几个老师,这一切都不要刻意隐瞒,也不要搞出太大的动静,平平常常的去做就可以了,我要那些学童习些简单的字,一是有利用我搞科研,他们本来就是学工嘛,二来识些字,口才好了,也好为我分担八卦之职。
等他们可以胡说,乱说后,我就能安排他们进宫了,直接分到林公公那一片区,以后就可以供我利用。只要八卦集团成立,到时候老子不把二皇兄往死里说才怪。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纸也不能包住火,我也不指望这些动作会不会被我的两个皇兄知道,我只能暗自小心一些,提防一下就行了,我不刻意的隐瞒不会让他们发现我这样做的深刻含义。欲盖弥彰这个词语我还是了解的。
除了几个可人儿外,我没有告诉其他人,我自己偷偷地给这次的行动起了个名字,叫做“八卦掌门人计划”。
大概老天也想助我,半个月过去,一百多孩童顺利的进入了工坊开始学习,【创建和谐家园】数字也开始广泛使用在各张图纸上,纸上就可以计算加减乘除的方法,使得工坊上下所有的算盘在一夜之间都被拆成了零件,事后我知道了自然是哭笑不得。这样的动静,除了二皇兄曾不经意的提到过自行车一次之外,也没有人来过问我相关的事情。我这么公开的行为,他们肯定不会不知道,不过他知道的也只是表面而已,我的城府可是肯定比他深多了,他跟我玩是玩不起的,我现在只有等时间而已,时间一到,我就让他好看。
我现在其实也管不了那么多,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我开心的没时间去考虑那些烦心的事情。化物院派出的人已经传讯回来,南方地区确实有石油的存在,当地人都用来做取暖燃料,我暗叹可惜,使人吩咐当地的官府小心防火,当然这些命令我都没有提我的名号,现在我可是秘密在进行这些事。
另外我又吩咐下手,叫人运送数桶到京城来以供研究,在南方其它地方的人手也找到了一些野生的橡胶树,我则派人命令当地的官府大量栽种此树。
原本从遥远的南边传来的消息传到京城,至少也要半个月,但是自从那边的荔枝传入皇城,胜得各嫔妃们的喜爱,父皇就下令沿途设了无数驿站,可以把荔枝以最快的速度送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