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极品地主》-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儿子萧浩宇满周岁之后,萧大志就和媳妇杨莉到羊城打工,这一次老太爷过寿,他们俩也是辞工返回了银杏村。在了解到九叔萧风拥有镜湖公司60%股份之后,萧大志就决定留在村里,毕竟在外面打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由于饮食、气候等因素,滇西人外出打工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在很多滇西人看来,沿海地区的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吃也吃不习惯,哪怕挣钱多,也是不如在家里舒服。

      有人说滇西人是‘家乡宝’!

      “反正你们俩和大哥我都有安排,肯定会比在外面打工要强!”萧风很直接地说道:“我准备启动几个项目,用于家族的运营,让你们自己当老板!”

      在萧风的设想中,镜湖公司将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建设,萧风是不会玩镜湖公司里塞入家族成员,搞成家族企业。毕竟家族里绝大部分的族人都只是念过初高中,他们暂时还不具备管理一家现代旅游开发企业的能力。

      为了安置族人,萧风决定启动种植、养殖项目,这样既可以增强家族凝聚力,又能够带动村民开展种养,把银杏村打造成为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萧风的回答立刻让萧强、萧军和萧大志三人笑逐颜开,脚步都加快了几分。随着镜湖公司批文到手,萧风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只不过他们身处其中而不自知罢了。如今的萧风可是村里的财神爷,村民和族人未来的美好生活都指着萧风呢。

      有了萧风的认可,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并不用担心太多。

      …………

      萧军是摆弄农具的行家里手,在他的指导下,柴油抽水机很快就安装完毕,欢快的轰鸣声开始响彻山谷。

      若是换成以前,萧家动用柴油抽水机清理山塘,肯定会引起村民的热议。只不过随着银杏大道、游客接待中心的工程启动,随着镜湖公司的成立,村民们也明白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现在大部分的村民正在挖空心思,考虑如何配合镜湖公司的开发规划,对自家的住宅、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力争在景区开放之后获利。因此,平时无聊聚在一起闲谈、赌博的村民整天忙忙碌碌的,哪里顾得上萧家清理山塘的事情呢?

      抽水机开始工作之后,萧风几个人开始用铁锹、锄头等工具把山塘下方的堤坝挖开,毕竟光靠抽水机要想把几万吨的积水全部抽出来,需要的时间可不是一点半点。

      几个人都是身强力壮,很快把堤坝挖开了一个门板大的口子,汹涌的山塘水立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顺着排水沟呼啸而下。

      经过两天时间的努力,山塘里面绝大部分的水终于都被抽排干净了,露出了山塘底部的淤泥、杂草还有乱石。山塘虽然平时没人管理,但是放养在里面鱼类不少,只不过现在的萧风也看不上这百十来斤的野生鱼,索性让村民上来自由捕捞,顺便还送了一部分到施工队的食堂。

      山塘的水排干净之后,萧风让道路施工队的小型挖掘机对山塘进行全方位的清理,然后又动用水泥、钢筋等材料对山塘的薄弱区域进行加固,设计制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升降的闸门系统,安放在山塘下方的堤坝上。

      由于这些工程都不算太复杂,在萧风充足的资金之下,这座山塘在短短五天时间里就焕然一新。淤泥、乱石、杂草被全部清理之后,山塘预计的蓄水深度超过4米,总蓄水量达到五万吨以上。

      对于一般的养殖户来说,他们很少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动用如此规模的水域,只不过有空间灵泉作为支撑的萧风,却是一点担心都没有。

      在距离山塘不远处,一条由雪山积雪融化而形成的季节性河流蜿蜒而过,萧风几个人开挖了一条临时渠道,把正在洪峰期的溪流引入了山塘。在每小时超过200吨的巨大水量灌注之下,只需要十天左右就能够把整个山塘灌满!

      而在等待山塘灌水的这段时间里,萧风亲自前往姚州,寻找合适的名贵冷水鱼种苗!

      PS:恳请乡亲们的支持!

      【031章】 姚州之行

      这一次到姚州,可就不是萧风一个人了,他身后还跟着萧强、萧大志两个小尾巴。

      三个人年纪相仿,小时候就是光【创建和谐家园】、撒尿和泥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只不过长大之后三个人际遇各不相同罢了。

      萧风自不必说了,自从小学开始到滇宁之后,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费什么劲儿就考上了海州理工大学。

      萧强一坐在教室里就好像【创建和谐家园】有针扎一样,复读了两次还是没有考上大学,最终只能在村里面厮混。而萧大志初中时就和现在的妻子杨莉拍拖,高中刚毕业弄出人命,不得不奉子成婚。当初小浩宇出生的时候,萧大志都还没有到适婚年龄,结婚证更不用说了,上户口的时候可没少折腾。

      萧风在海州上学、工作几年时间,多少也讲了一些市面,历练出来了;而萧强、萧大志因为缺少机会,若是没有什么转机,这辈子也就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了。

      萧风既然决定开发银杏村,自然也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并不吝于给萧强、萧大志两人机会。

      “九哥,你什么时候买车呀?”坐在前往姚州的大巴车上,萧强悄声问萧风。

      平时到玉集镇玩的时候,萧强没少被镇上开矿土豪的豪华越野车吸引,当他知道萧风手握巨款的时候,就在憧憬着家里也买车了。

      “车子倒不急!”萧风摇摇头,说道:“等游客接待中心落成之后,再做打算,不然现在都没有地方放!倒是你们,过段时间就到镇上的驾校报名学车,将来可是能派上用场的!”

      养殖、种植项目启动之后,萧风只会隐藏在背后,暗中提供空间灵泉维系项目的正常发展,而不会事实亲力亲为。而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无论是原材料的购买、产品的出售等环节,少不了动用各种车辆,若是萧强、萧大志拿到驾照,肯定可以省下不少事情。

      “九叔,家里要买宝马X5还是奥迪Q7呀?”坐在后座的萧大志耳朵尖,一听到‘车子’两个字,立刻兴奋起来了。

      在外面打工一年多,萧大志已经被国际大都市羊城随处可见的豪车给晃花眼了,一上来就以为萧风要买名车。在萧大志的心里,九叔怎么着也是一位准千万富翁,买上一辆百八十万的豪车,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我还买保时捷卡宴呢!”萧风敲了敲萧大志的脑门,没好气地说道:“回头等你们拿到驾照,我给你们买一辆长城皮卡,就算不错了!”

      这两个家伙,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就想着买车!

      其实,萧风自己倒也有买车的念头,只不过现在万事待兴,个人享受暂时先放在后面考虑了。

      萧风不理会两个深受打击的享乐分子,暗自盘算着两个新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毕竟这是家族未来重要的支柱项目,容不得半点疏忽。

      …………

      到了姚州城之后,天色已晚,萧风一行找了个快捷酒店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前往姚州城郊区的龙泉种苗中心。

      这几年,姚州古镇名声鹊起,大量海内外游客的涌入带动了高档餐饮业的发展,其中以虹鳟、三文鱼等冷水鱼表现尤为出众。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姚州政府从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引进这些名贵冷水鱼之后,它们已经成为了姚州农业生产的重要产品,也是姚州古镇旅游美食地图的名片之一。

      前些年,银杏村也动起了在镜湖养殖冷水鱼的想法,并且花费不少资金从姚州的种苗场引进了鱼苗,放养在镜湖里。只可惜由于镜湖太大,再加上银杏村没有足够的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再加上交通不便,镜湖的冷水鱼养殖最终不了了之。现在镜湖里的冷水鱼,只不过是让村民偶尔捕捞上来改善伙食罢了,并没有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价值。

      由于镜湖里的虹鳟捕捞不易,再加上野生环境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萧风并没有想过从镜湖里寻找合适的鱼苗。

      龙泉种苗中心是整个姚州乃至华夏西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培育中心,他们直接和挪威等北欧国家联系,引进最优质的三文鱼、虹鳟等高价值鱼种,经过精心培育之后出售给姚州以及周边地区的冷水鱼养殖场。这些年以来,随着姚州旅游的火热,冷水鱼养殖产业也是急速扩张,姚州大大小小的冷水鱼种苗场不胜枚举,不过龙泉种苗中心仍旧坐稳行业头把交椅。

      龙泉种苗中心在姚州的知名度不低,萧风一行在酒店门口拦了出租车,司机一听说是去龙泉中心,根本就不需要多解释,油门一踩飞驰而去。

      这一次,萧风订购了五万尾三文鱼和一万尾虹鳟种苗,这样的生意对于龙泉中心来说,并不算太大,因此萧风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待遇。对此,萧风倒也无所谓,反正只要种苗中心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就可以了,一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

      三文鱼种苗一尾6块,虹鳟一尾2块,总价32万的种苗自然不需要萧风一个人扛回家,龙泉种苗中心将会提供水产车送货上门的服务。不过萧风选购鱼种的比例倒是有些奇怪,风险最低的虹鳟买得少,目前养殖领域还不太受认可的三文鱼却买得很多。

      虽然三文鱼的市场价格更高,名气更大,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不太成熟再加上消费者对姚州三文鱼的不认可,使得绝大部分冷水鱼养殖场并不会把三文鱼当成主业。只不过,龙泉中心永远都不会想到,萧风拥有空间灵泉,这使得所谓的养殖技术并不会成为制约萧风发展的瓶颈。

      有鉴于钢索桥的承重限制,萧风特别提出了利用三吨以下的小型水产车运输的要求,要不然大型水产车过不了澜沧江,就麻烦了。

      对于萧风的要求,龙泉中心倒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客户的需求是摆在第一位的嘛。

      这一次,除了购买种苗之外,萧风等人要需要在姚州城采购一批家用电器,因为供电线路已经铺设基本完毕,不日就可以试行供电。这也就意味着银杏村将会结束数百年来用煤油灯照明的尴尬历史,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有了电之后,萧风自然不会委屈自己的生活,电视、洗衣机、冰箱等等,他希望家里的生活能够在短时间变得更加便捷、舒适。萧大志、萧强两人也是肩负了自家父母的采购任务,跟着萧风在姚州城的电器商场转悠,购买了一大批家用电器。

      来到姚州城第三天早上,两辆小型水产车和一辆中型厢式货车鱼贯而行,直奔银杏村。

      萧风也没有想到,这支小小的车队在回到银杏村之后,居然引起了剧烈的轰动!

      PS:谢谢乡亲们的支持!

      【032章】 反响巨大

      当三辆车鱼贯驶入银杏村的时候,不出所料地引起了村民们的极大兴趣,刚吃过晚饭的村民三三两两来到萧家老宅的坝子上看热闹。

      在钢索桥还没有修起来之前,银杏村数百年以来并没有机动车光顾的历史,很多极少出门的老人,甚至都还没有坐过汽车。即便是钢索桥修建起来后,也极少有汽车进入银杏村,对于绝大多数的村民来说,这玩意似乎距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

      两辆水产车、一辆厢式货车,让宁静的银杏村变得热闹了起来。

      别的不说,当萧风一行把厢式货车上的各种家用电器搬下来,摆放在坝子上的时候,立刻让村民们发出阵阵惊叹。

      在此之前,银杏村绝大多数村民的家里只有两样家用电器——手电筒和收音机,这就是银杏村的现状。对于电视、电冰箱和洗衣机等大型家用电器,村民们更多的是听说,要不就是在镇上的商店看到过。

      这一次银杏村供电工程启动,不少村民已经在心里盘算着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了。因此,当萧风从姚州城里买回来这么多的家电,给村民们带来极大的冲击。

      一时间,围在坝子上的村民化身为好奇宝宝,纷纷向萧强、萧大志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看着乡亲们不分男女老少都对这些家电产生浓厚的兴趣,萧风在觉得好笑之余又有些悲哀。在外面的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的时候,家乡的乡亲们却还停留在煤油灯时代,和这个时代严重脱节。

      想到这里,萧风更是坚定了开发银杏村,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相比于家用电器,村民们对两辆水产车的兴趣明显不大,尤其在听说车上装的是虹鳟种苗之后,大家更是兴趣缺缺。

      在此之前,银杏村也在镜湖里养过虹鳟,只可惜没有外销渠道和门路,最终不了了之,顶多就是解解馋罢了。

      村民们想不通萧风怎么会花费巨资,打算在山塘里养殖虹鳟和三文鱼呢?

      因此,当萧风引着两辆水产车往山塘放养鱼苗的时候,大部分村民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坝子的电器上,只有少数村民跟了过去。

      萧风离开银杏村三天,再加上之前已经开始蓄水两天,山塘已经半满,冰冷的雪山融水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山塘。

      三文鱼和虹鳟都是喜冷厌热的冷水鱼,萧风引入温度在12摄氏度左右的雪山融水作为养殖用水,最是合适不过!

      因为有空间龙泉作弊,萧风也没有必要按照普通的养殖技术那样精细地对待这些冷水鱼苗,而是直接把它们放入了山塘之中。

      当然了,萧风的举动让几位跟车而来的龙泉中心员工不禁翻了白眼,在心里认定萧风是在胡闹。

      龙泉中心的工作人员到过的冷水鱼养殖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家,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家养殖场对冷水鱼进行粗放式养殖。

      一般来说,鱼苗买回来之后,需要在小型水域中进行适应性养殖,等到它们适应当地的气候、水温以及水质状况之后,才能转移到大塘中。甚至有些养殖场为了确保鱼苗的安全,把鱼苗放在网箱里进行饲养,定时、定量喂食,精细管理到极点。

      萧风并不知道,他的举动已经让离开的种苗中心工作人员在心里认定,银杏村的养殖场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或许这几万尾鱼苗最终能够上市的,寥寥无几。

      看到萧风粗放式的管理似乎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围观的村民们也是相继离开,在他们的心里,那些即将派上用场的家电倒反更有吸引力。

      …………

      当天晚上,银杏村村民的卧谈会的主体都是围绕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而展开,村民们都在憧憬等到供电工程完工之后,自己也到城里买上电视,晚上就不用那么早就**睡觉了。至于一些家底比较厚的村民,已经在琢磨着买电冰箱、电脑之类的大件,改善自家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一些准备借助镜湖公司开发东风发展农家乐的村民,更是拥有了全盘计划,他们准备在条件许可之下,更好地利用供电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萧风花费数十万软妹子买回来几万尾冷水鱼苗,放养在萧家山塘中,却被村民们视为败家子行为,因为没有人看好这样粗放式的冷水鱼饲养。村民们在叹息的同时,也是感叹萧风财大气粗,先前毫不犹豫往镜湖公司投入了720万,现在又投资数十万启动了冷水鱼养殖项目。

      就在村民们对萧风的举动议论纷纷的时候,老太爷也是有些坐不住,拉住萧风问起了冷水鱼养殖项目的情况。

      前些年银杏村在冷水鱼养殖上栽了一个大跟头,好几万的投资最终打了水漂,让老爷子记忆犹新。而现在萧风一出手就是三十几万,再加上山塘的修整资金以及以后的养殖投入,没有四五十万根本拿不下来。

      虽说萧家家底不薄,但是老太爷担心这么折腾下去,所有项目最后变成半拉子,这无论对萧家还是银杏村,都是灭顶之灾。

      “阿爷,你就放心吧!”萧风笑了笑,说道:“我有同学在水产研究院上班,我有他们提供的最新技术,把握很大!”

      紫竹空间和空间灵泉的存在无法告知老爷子,萧风也只能杜撰出子无须有子虚乌有的水产研究所,来宽慰老人的心。

      萧风相信,空间灵水肯定会比目前市面上所流行的养殖技术更好,一旦冷水鱼养殖成功,将会大大开拓家族和银杏村未来的盈利思路。

      “阿爷老了,思维跟不上你们年轻人!”老太爷摇摇头,说道:“不管你做什么,阿爷总是支持你的!以后你凡事三思而行,别太着急!”

      虽然萧风说得像模像样,不过老太爷总是觉得有些不靠谱,也只能如此语重心长地对萧风说道。

      这些日子以来,萧老太爷也算是看出来萧风已经不是小时候的鼻涕虫,他做事谋而后定,并不会无的放矢。因此老太爷虽然担心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前景,也是无力反对。

      再说了,鱼苗都买回来了,现在唯有相信萧风所言的‘先进养殖技术’属实,别无他法!

      “我知道了!”对于老太爷的关心,萧风心里感动,却也无法说出太多的豪言壮语。

      对于萧风来说,要想消除家人以及村民怀疑的目光,只有等到西红柿项目和冷水鱼项目大获成功之后,才有可能!

      PS:急求收藏和推荐票!

      【033章】 经济支柱

      家用电器在银杏村的出现引发了一股热潮,村民们都在期待供电工程的完工,以享受电力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至于萧风引进大量三文鱼、虹鳟进行饲养的事情,在村民们口中谈论了几天之后,很快被人们淡忘,因为绝大部分的人对此并不看好。而萧风又是银杏村的财神爷,大家碍于他的面子,也不便一直揪着这个问题来取笑他。

      银杏大道、供电工程、网络工程以及移动信号塔的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仿佛在一夜之间,银杏村从原始状态大踏步进入了现代化社会。

      这些天以来,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年在各自老人、媳妇的召唤下,陆续返回银杏村,村子里巨大的变化以及镜湖公司的成立,让所有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村民们不太可能全部进入镜湖公司上班,但是依托镜湖公司的开发,村民们在游客到来之后,肯定能够找到更多的挣钱渠道。

      可以说,萧风回村之后所采取的各项行动,有效地搅动了银杏村这个宁静的小山村,让村民们的思维也跟着活跃了起来。

      对于村子里的各种变化,萧风看在眼里却没有参与太多,因为绝大多数的工程早已经有了完善的规划,萧风最大的作用就是签字拨款罢了。而村民和族人们心气的变化,也是让萧风感到很满意,毕竟心气高了,将来才能成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2: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