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材料帝国》-第8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浦江交通大学化工系副主任钱从容温文尔雅地招呼着秦海和路晓琳,走进了化工系的会议室。会议室里闹闹哄哄地,坐了十几名年龄、装束各异的人,他们较为共同的特点就是戴眼镜的居多、瘦子居多、头发出现谢顶的居多。据钱从容介绍,这十几位都是化工系从事高分子研究方面的专家,其中几位还是颇有一些名气的。

        “汪教授不能出席?”秦海扫了一眼钱从容递给他的名单,随口问道。他说的汪教授是他唯一有印象的浦交化工系大牛,而名单上的各位,他或许曾经见过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但知道他们并非顶尖的学者。

        钱从容摇头道:“汪教授去京城开会去了,另外,他现在手边有几个国防工办交付的课题,恐怕没有时间参加国产化办的工作。”

        “哦,那太遗憾了。”秦海淡淡地说道。

        秦海来到国产化办工作已经有两周时间了,在了解了国产化办现实的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之后,秦海向杨新宇建议,先搭建起一个材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团队,作为各项工作的支撑,以便使材料国产化工作小组的各项决策都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

        秦海自己就是一位材料学专家,但他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他的优势只在于充分了解材料技术发展的趋势,对一些当前尚未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有超前的预见,在具体的技术领域中,他还是需要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支持。就像在青锋厂搞汽车配件国产化的过程中,秦海能够对一些技术提出原则性的思路,但最终的解决,还得靠李林广以及工学院的其他师生通过大量的演算与实验来实现。

        杨新宇同意了秦海的建议,指示他和路晓琳前往浦江的各高校、科研院所去物色专家。浦江市政府为此专门向各高校、科研院所打了招呼,指示他们全力配合国产化办的工作,派出最强的专家阵容,为国产化办提供服务。

        招呼是打了,但具体到各个单位,对于这个招呼的响应就有所不同了。浦江市直属的那些院校还好一些,他们原本地位就比较低,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也值得珍惜,所以对秦海、路晓琳的来访十分热情与配合。而那些隶属于国家教委或者各部委的机构就不同了,他们并不缺乏机会,浦桑国产化办在他们眼里不过如此而已,所以对秦、路二人往往以糊弄为主。

        浦江交大化工系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得到国产化办的通知之后,系办倒是在楼道里贴了一个通告,要求搞高分子以及相关方向的教师届时参会。但这样的通告本身就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而高校老师又是世界上最不受约束的一个群体,所以等到秦海他们到达的时候,总共前来参会的也就是四五个人,稀稀落落的,很不好看。

        负责接待秦海一行的副系主任钱从容见势不好,一边在自己的办公室拖住秦海和路晓琳,一边赶紧偷偷吩咐教务秘书到各个办公室去拉人参会。拖了十几分钟,这才凑出了十几位,看起来有点规模了。

        “各位老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浦桑汽车国产化工作办公室的主任秘书路晓琳同志,这位是工作秘书秦海同志,大家欢迎。”

        钱从容把秦海和路晓琳带到会议桌顶头的位子坐下来,然后向众人介绍道。

        众教师们噼噼啪啪地鼓了几下掌,与其说是欢迎秦海他们,还不如说是给钱从容留一点面子。秦海和路晓琳对于这种情况也已经是见惯不怪了,秦海抬起手向众人摆了摆,清了清嗓子,说道: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研讨会。我和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我们浦桑汽车国产化工作,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材料技术难题。今天到这里来,是想向大家征求一下几种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思路,我简单地把这几种材料的性能要求向大家说明一下……”

        路晓琳配合着秦海,把一份份打印好的资料发到各位教师的手中。教师们拿过材料,懒洋洋地翻看着,同时听着秦海的介绍。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向大家请教的主要问题,下面的时间,就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吧。”秦海这样说道。

        教师们互相交换着眼神,脸上都带着几分调笑的神色。资料上的几种高分子材料,从理论上说都不算是什么高端的东西,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国内也能够在实验室里进行合成,只是尚未解决工业化生产的工艺问题而已。

        这些材料的研究,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属于典型的鸡肋,一方面是很难啃下来,另一方面则是啃下来也见不着什么肉。想想看,这已经是人家国外能够搞出来的东西,你还指望拿它去发表论文吗?

        大家都带着相同的想法,因此也就没人吭声了。钱从容等了几分钟,见一个出来打圆场的人都没有,脸上不禁有些挂不住,于是用手指着一位平日里与自己关系还不错的教师,喊道:“老袁,要不你说说吧。”

        名叫老袁的那位教师见钱从容点了自己的名字,也不便再装哑巴了。他咳嗽一声,又呵呵地笑了笑,说道:

        “既然老钱点了我的名,那我就说几句,抛砖引玉嘛。刚才秦秘书说到了高分子材料的问题,我就来说说高分子吧。高分子,顾名思义,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的化合物,它是由成百上千的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而成,其分子链是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连接起来,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要达到10000以上……”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用眼睛瞟了瞟秦海和路晓琳,发现这二人都在认真地做着笔记,不禁得意起来。他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本科生入门课的内容,他有意在这个场合说这种简单的概念,明显是欺负秦海和路晓琳二人不懂技术了。

        他不知道,路晓琳和秦海所记的,根本就不是他所说的这些粗浅概念,而是对有关人员能力、人品等方面的评价。老袁的这种态度,直接就被秦海给了一个差评:不管你学问有多高,玩这种小花招,人品上就落了下乘了。

      ¡¡¡¡ÀÏԬ˵ÍêÖ®ºó£¬Ò»ÃûÐÕÕŵĽÌʦÓÖ½ÓÁ˹ýÈ¥£¬ÓëÀÏÔ¬Ïà·´£¬ËûûÓн²Ê²Ã´»ù±¾¸ÅÄ¶øÊÇÉÏÀ´¾Í±¼×Å×î¸ß¶ËµÄ֪ʶ¿ª½²£¬Ó¢Îĵ¥´ÊÒ»¸ö½Ó×ÅÒ»¸öµØÍùÍâ±Ä£¬Ê²Ã´±½¡¢ÝÁ¡¢õ¥¡¢ÃÑ¡¢Ï©Ö®ÀàµÄÃû´Ê˵µÃÏñ±¨²ËÃûÒ»Ñù¡£

        路晓琳忙里偷闲地小声对秦海问了一句:“小秦,你能听得懂他说的东西吗?”

        秦海微微点了一下头,同样小声说道:“略懂……不过他说的这些都是瞎扯。”

        “哦……”路晓琳心里踏实了,同时暗自称道杨新宇英明,找了秦海这样一个“百晓生”一般的人物来与她搭档。

        在袁氏、张氏两位教师之后,其他的教师也都依次发表了一些意见,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应景,说了一些高分子化学的重要性之类的废话;有些人则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心态,大声疾呼国内高分子研究与国外的差距,希望秦海、路晓琳能够向上级领导汇报一下,给学校拨更多的经费,或者提供更多的课题。

        至于秦海他们所希望听到的解决方案,与会教师提及的反而很少,说起来的时候也是动辄使用“世界难题”、“巨大差距”之类耸人听闻的词汇,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说,这样的问题是他们所无法解决的。

        “唉,又是这样的结果。”路晓琳在笔记本上把最后一个名字也划掉之后,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对秦海叹息道。

        秦海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笑脸,表示与路晓琳有相同的感受。

        钱从容看到众人发言完毕,转过脸来,对着秦海和路晓琳说道:“路秘书,秦秘书,大家的意见暂时就是这样一些,你们看看,对于你们的工作是否有一些帮助呢?”

        “嗯,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启发的。”秦海客气地说道。他不是那种毛头小子,虽然心里有一些失望甚至是愤懑,但脸上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他预先想到的,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机制问题,产学研之类的协作通道并没有顺畅地打开,教师们纵然有智慧,也没有兴趣这样无谓地奉献。

        “哦,仅仅是一些启发吗?”

        令秦海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句客气话,居然引来了参会者的不满。最先发言的那位老袁怪声怪气地反问了一句,一下子就把秦海的客套话说得变了个味道。

        张姓教师与老袁是坐在一块的,刚才还在底下与老袁嘀咕着秦海二人,说这二人不过就是两个废物点心,居然还浪费了大家这么多时间。听到老袁开口,他也【创建和谐家园】话来,说道:“二位领导,不知我刚才说的那些,有价值没有。我们说了半天了,要不,就请二位领导点评一下吧,也便于我们了解实践部门的需要嘛。”

        两个人的话一出口,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明是来踢场子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国产化办来的这两个年轻人,根本就没听懂大家在说什么,因为大家从一开始也就没打算让他们听懂。如果来的人不是秦海和路晓琳,而是杨新宇这种有点份量的人,教师们也许不会这样刻薄,毕竟他们都自诩是文化人,是讲道理的。可是国产化办没有派领导过来,而是派了两个年轻得说不过去的小喽罗过来,大家便觉得受到轻视了。所有的人都认为,不狠狠地打打这两个年轻人的脸,简直是愧对自己的一肚子学问。

        在大家云山雾罩地扯了一通专业知识之后,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秦海和路晓琳脸上尴尬的神情,最好能够惭愧地表示自己学识不够,需要各位老师多加指教,这样大家心里的气也就平了。可是这两个年轻人偏偏连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居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什么“有一些启发”。

        听清楚了没有,这个姓秦的小年轻说的,仅仅是“有一些”启发,而不是“很有”启发,这几乎就是不把大家说的话放在心上了。那好吧,你既然说有启发,就说说是什么启发吧,你能够把大家说的概念复述出个百分之十,大家也就放过你了。如果你连这些词都听不懂,哼哼,那你就是自取其辱了。

        所有的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用戏谑的眼神看着秦海和路晓琳,等着他们回答。钱从容这会可有点从容不起来了,他当然能够听出大家的意思,虽然他心里对秦海和路晓琳也颇有一些不屑,但人家毕竟是拿着浦江市政府的公函下来的,不看僧面,他还得看看佛面吧?

        “袁老师,张老师,不要吹毛求疵嘛。你们都是搞前沿研究的,路秘书和秦秘书是做实际工作的,怎么能这么快理解你们的思想。路秘书、秦秘书,今天各位老师说的内容也比较庞杂,恐怕你们要一下子全部掌握也不太容易,其实,连我都听得有些糊涂了。

        这样吧,我们回头把今天大家说的内容再整理一下,写一个简报提供给国产化办,你们再慢慢分析,看看有哪些可取之处,二位看如何?”钱从容一张嘴两边说话,想着给路晓琳和秦海找个台阶下来。

        “早说听不明白,我们也不必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嘛。”那位老袁得意了,乐呵呵地说道:“两位小领导同志如果想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情况,我可以送一本我写的《高分子材料概论》给你们慢慢学习。这本书写得还是蛮通俗的,一般有高中文化程度就可以看懂。”

        “看不懂也没关系,反正都在浦江,你们也可以过来听听课,我们都是非常欢迎的。”旁边的老师也跟着起哄道,众人一起哄笑起来。

        听到这些夹枪夹棒的调侃,路晓琳气得脸都红了。她是个官二代,原本就傲气,不欺负别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谁想到今天居然被别人欺负了。最窝火的是,面对这种欺负,她还没什么办法反击,因为人家说的也没错,她的确啥也没听懂。

        “小秦,咱们走吧。”路晓琳用笔记本挡着嘴,小声地对秦海说道。

        “急啥。”秦海道,他看了看路晓琳的脸色,小声问道:“怎么,生气了?”

        “气死我了。”路晓琳道。

        秦海微笑道:“唔,那我就替你出出气吧。”

        “你可别……”路晓琳赶紧在桌子底下用手扯了扯秦海的衣服,她第一个反应,就是秦海要跟这帮老先生老拳相见了。

        秦海没有理会路晓琳的劝阻,他看了看老袁,笑着说道:“袁老师的美意,我们心领了。不过袁老师的教材我们暂时用不太上,从刚才袁老师说的那些概念来看,您对于高分子材料的理解还停留在国外60年代的水平,知识略微有些陈旧了,恐怕对我们的帮助不大。”

        “你说什么!”老袁愣了一秒钟,才听明白了秦海的话,不禁勃然大怒。作为一名学者,他当然知道自己的知识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陈旧,年代嘛,倒也和秦海说的比较吻合。秦海这番话,如果出在一个学术泰斗嘴里,老袁肯定是要惭愧一番的,但出在这么一个小屁孩嘴里,老袁感觉到的完全就是愤怒。

        “秦秘书,你说我的知识陈旧?那你就跟我解释解释,我的知识什么地方陈旧了!今天当着钱主任的面,你如果不把这话说清楚,我就……我就……哼!”

        老袁瞪圆了眼睛,想找出一句具有威胁性的话来吓唬秦海。不过,他连说了几句“我就”,终于还是没找到有效的威胁语。如果秦海是他的学生,他自可用挂科相威胁;如果秦海打不过他,他也可以用武力相威胁。可惜的是,秦海既不是他的学生,也不是他能够打得过的,所以他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以表示自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秦秘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钱从容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教师们刁难秦海,他觉得不太合适,但秦海反唇相讥,居然说他名下的教师知识陈旧,这让他更无法接受。

        秦海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平静地说道:“刚才袁老师说了很多高分子材料的特征,我记录了一下,袁老师一共讲了十个方面,其中有九个方面谈的都是高分子材料作为结构材料的优势,一个方面谈的是作为功能材料方面的优势,而且是最为语焉不详的一个方面。

        大家都知道,高分子材料最初出现的时候,主要是用以制备纤维、薄膜、塑料的结构材料,但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开始日益重视高分子材料作为功能材料的作用,包括其耐热性、导电性、生物化学功能等等,这是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趋势。

        例如,据我们掌握的情报,美国目前正在开发全部使用塑料模压成型的汽车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重量比铸铁发动机能够减少一半以上,制造工艺全部采用模压或者注射,生产周期大为缩短。同时,塑料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都更小,综合性能优于金属发动机。

        要制造出这种金属发动机,首先需要解决工程塑料的耐热性问题,这就涉及到功能材料的领域。就这个问题,我们本来很想听听各位老师的意见,可惜的是,各位似乎缺乏这样的学术敏感,尤其是……袁老师您。”

        “这……”老袁的脸一下子变成了紫色,秦海说的,恰恰就是他最为薄弱的地方。他当然知道高分子功能材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无奈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建树,诸如耐热材料、导电材料之类,他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刚才也不敢多说。秦海以这一条来指责他知识陈旧,让他还真没有反驳的余地。

        “秦秘书,你这样说是不客观的。袁老师本身是搞结构材料的,功能材料方面不太了解,又有什么奇怪?”张氏教师赶紧出来救场了,“我刚才说的内容,就涉及到了有机电子材料的问题,请问秦秘书,你觉得我说的这些,对你们有帮助吗?”

        秦海摇摇头:“张老师,您说得挺好的,可是恕我直言,您刚才说的那些,太低端了。”

        “什么,低端?”张氏教师的脸色也变了,“你说我低端,那你说说,你心目中的高端是什么!”

        “具有低维度特性的有机导体、超导体晶体;导电高聚物的空气稳定性和耐久性机制;有机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高分子铁磁体……这些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非常遗憾,张老师,您对这些领域似乎都没有涉猎,您正在做的那些研究,其实已经过时了。”秦海摇着头,脸上带着遗憾的表情,像是一个导师在叹息自己的研究生不够争气一般。

        “我我我……谁说我不想涉猎这些领域,可是,钱从哪来?设备从哪来?我想申请一个晶体结构与铁磁性关系的课题,可是始终申请不下来,这能怨我吗?”张氏教师一下子就蔫了,全然没有了刚才报菜名一般炫耀自己学识时候的张狂。

        秦海没有理睬张氏教师的辩解,他把脸转向其他的教师,开始逐个地点评着他们刚才的发言:

        “李老师刚才谈到的聚合物性能问题,有一些不够全面,事实上,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应当是聚酰胺类、聚碳酸酯、聚酯与聚苯硫醚的共混改性理论……”

        “唐老师是做纤维材料的吧?我想能不能请唐老师关注一下高比强、高比模、高断裂应变纤维材料的基础研究问题,这些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同时也是国际上的前沿课题……”

        “王老师……”

        秦海每说到一个人头上,这个人的脸色就变得铁青,手脚也忍不住要发抖。他们并非不想跳起来与秦海理论,但无奈秦海的点评可谓是稳、准、狠兼具,每句评论戳中的都是对方的软肋,让对方一下子痛到骨髓之中。

        钱从容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他早已没有了对路、秦二人的懈怠之意,在他的心里,反复嘀咕着一句话:

        尼玛,这俩人哪是来征求意见的,分明就是来踢场子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有一点误会

        “秦秘书,这里可能有一点误会。”

        钱从容打断了秦海的点评,不敢再让他说下去了。再说下去,整个化工系的脸皮都要被蹂躏成抹布了。

        “秦秘书说的这些,都是非常价值的。”钱从容道,“这些问题,我们化工系也一直都在关注,像高分子共混复合方面的研究,我们浦江交大化工系就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嘛,这一点老张可以作证。”

        “是的是的,上次在京城开会,科委的领导专门表扬过我们的。”张氏教师赶紧附和道。

        钱从容接着说道:“不过,刚才各位老师在发言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都是从实践角度出发,一些还存在学术争议的内容,就没有拿出来向二位报告,所以秦秘书觉得有些内容显得陈旧了一些,这是一个误会。”

        听到钱从容的这个解释,众教师都纷纷点头:“对对,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国产化办公室的实践需要嘛!讲太前沿的内容,也不太合适。”

        大家话虽这样说,但心里都明白,刚才众人的发言什么都说了,唯独没有什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大家对于浦桑国产化办的这点实践根本就不感兴趣,只顾着显摆自己的学术水平,想唬一唬国产化办来的这两个年轻人。

        谁料想,也不知道国产化办从哪找到秦海这样一个妖孽,年纪轻轻,学识却并不浅薄。最可怕的是,众教师都是每人研究自己的一个领域,对于其他人研究的领域并不熟悉。而秦海却是一个通才,什么复合材料、聚合物合金、液晶高分子、有机电子材料等等,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把大家的脸哔哔啪啪地打了个遍。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如果再不改口,就是自取其辱了。一帮四五十岁的学者被一个小年轻如此数落,传出去大家颜面何在?

        “原来是这样,看来真是一个误会。”秦海笑了笑,接受了钱从容与众教师的解释。他毕竟不是来吵架的,对方挑衅在先,他狠狠地还击了一番,也就够了。再逼下去,只怕对方就要恼羞成怒了,这样反而不美。

        路晓琳虽然不懂秦海与众人说了些什么,但从大家脸上的表情,她也能猜出秦海已经狠狠地扫了众人的面子,众人现在已经狂妄不起来了。她喜形于色,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既然钱主任说了是一个误会,那咱们就继续吧,关于我们国产化办这次带来的几种材料的研究,不知各位老师有兴趣没有。”

        “兴趣……肯定是有的。”钱从容硬着头皮接过了话头,他手下这些老师都已经被秦海给打蔫了,不好意思出来说话,钱从容只能替他们发言了。

        “不过嘛,高分子研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买资料、做实验,都需要有经费支持,不知道国产化办在经费方面是如何考虑的。”钱从容说道。

        路晓琳道:“经费我们也没有。”

        “没有经费……”钱从容脸上露出了为难的样子,心道:没钱你说个啥,总不能让大家给你白干吧?

        “我们没有经费,但我们有办法筹措到经费。”路晓琳呵呵笑着补充了一句,“我们杨主任有一个方案,那就是促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由高校出人、企业出钱,共同进行攻关。最终的研究成果,由双方共享。我们找的企业,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一个课题拿出百八十万的经费来,没有太大的障碍。”

        “百八十万!”

        路晓琳此言一出,一干人的眼睛都瞪圆了。

        现在国家虽然口口声声说要重视教育、重视科研,但真正落实到经费上,却是少得可怜。化工系的教师们申请课题,一个课题能有十几万元就值得放鞭炮庆祝了,一般情况下,能申请到的经费也就是三五万元,别说做实验,就是买一些国外资料都不够用。

        工科的研究,都是拿钱堆出来的,中外都是如此。秦海数落这些教授知识陈旧,其实也的确有些冤枉。浦江交通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这些教授肚子里多少是有一些货色的,只是没有钱做实验、没有钱买资料,只能拿着以往的一些成果来回炒剩饭,这样下来,知识岂能不陈旧?

        可是如今,路晓琳却把一个机会摆到了他们的面前,告诉他们有一些经费高达百八十万的课题在等着他们。这样的好机会,谁不想冲上前去?

        “百八十万对于材料研究来说,只是一个起步级的投资而已。”秦海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们要搞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一年拿出几百万经费来支持高校开展对口科研服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国产化办在安河省北溪市搞过一个试点,就是由北溪市的青锋农机厂与安河工学院合作,攻克部分金属材料冶炼和热处理工艺方面的课题,安河工学院冶金系在过去一年中仅从青锋农机厂拿到的研究经费就有几百万元。”

        “秦秘书,你说的是真的?”钱从容的心也抨抨地跳了起来,作为副系主任,他比普通教师更在意科研经费的问题,因为每个系的课题经费额度也是要纳入学校考核范畴的。如果一年能够拿到几百万元的科研经费,化工系今年没准就能获得一个先进集体的称号了。

        秦海道:“是不是真的,钱主任向安河工学院了解一下就知道了,你们都是高校系统的,相互之间应当是比较熟悉的吧?”

        “这倒是。”钱从容说道,他不再怀疑秦海的话,只是在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怎么才能够把这些经费弄到化工系来。唉,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他无论如何也该管住这些教师的嘴,让他们别把秦海、路晓琳二人给得罪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3: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