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卫啊,我想你了不行吗?”宁中英也同样打着哈哈,那份热情让旁边的秦海等人都打了个寒战。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些没营养的废话,最终还是宁中英把话归回了正题:“对了,老卫,有件小事,我想向你打听一下。我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你们几家企业对青锋厂给的协作价格不太满意,打算趁着现场会的时候向部里的领导提出来,这不会是真的吧?”
“这个事嘛……呃,老宁,你听我解释一下。”卫荣平既然打算做,自然也是准备好了应付宁中英的质问的,他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老宁,关于协作价格这个事情,我们厂里的一些同志一直都是有些看法的。
这一次,你们那位项厂长通知我们去参加现场会,我们当然是打算要积极配合的。但是,有些同志提出来,既然是现场会,经验的交流固然重要,存在的问题也是可以提一提的。至于说青锋厂这边是不是能够解决,那就取决于老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是不是?”
卫荣平一下子把责任推到了莫须有的“有些同志”身上,宁中英自然也就没法对卫荣平发作了,他冷笑了一声,问道:“老卫,我想再打听一下,如果我们不接受你们提出来的要求,你们打算怎么做?是退出协作吗?”
“这是不可能的。”卫荣平肯定地说道,没等宁中英松一口气,卫荣平马上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嘛,青锋厂这一段给我们留的利润实在太低,我们都拿不出钱来进行设备更新,有些生产设备已经出现故障了,说不定会影响生产,我现在正为这事着急呢。”
“原来如此。”宁中英淡淡地应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们是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提出涨价的要求,如果我们不答应,他们就进行第二步,估计是集体【创建和谐家园】。”宁中英简单地向属下说明了面临的情况。
仅仅是提要求,这些协作厂的胜算并不大。双方毕竟是有协议在先的,白纸黑字都签了约,青锋厂是否同意涨价,这是青锋厂的自由。协作厂有意见,参加现场会的领导有可能支持,也有可能不支持,协作厂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可是如果在提要求的基础上,再以各种借口威胁停止供货,性质就不同了。浦桑汽车的生产每天都需要配件的供应,北溪提供的配件已经成为稳定的来源,如果突然中断,就会影响到浦桑汽车的生产,这样一来,国产化办就不可能坐视不管了。
“好阴险的想法!”萧东平咂舌道,“如果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浦桑汽车生产受到影响,那咱们的罪名就够大了,恐怕柴市长也保不住咱们吧?”
“这的确是挺麻烦的。他们如果这样做,咱们也挑不出他们什么错来,最终责任肯定是由咱们来承担的。说老实话,这个责任,咱们还真有点承担不起呢。”项纪勇也郁郁地嘟囔道。
“小秦,你的看法呢?”宁中英此时最希望听到的,是秦海的意见,而秦海却始终一言不发,这让宁中英很是不满,忍不住开口发问了。
秦海道:“我刚才在琢磨,在这件事情里面,咱们到底有没有错。”
“当然没错。”项纪勇道,“虽然说配件生产的利润大部分归了咱们青锋厂,但他们那些厂子也不是白干的。咱们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去搞技术开发,他们怎么不说?我们双方是有协议的,他们现在这样做,就是违背协议。”
秦海点点头道:“这就对了,既然我们没有错,为什么我们要害怕呢?”
“因为……这毕竟会造成恶劣影响啊。”萧东平迟疑了一下,回答道。
秦海道:“刚才宁厂长回来的时候,说到县里担心出现不良影响,因为部里和省里都有领导下来参会。我想,这些领导也都是有智慧的人,不会看不出是谁在无理取闹。既然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没有错的,我们就应当坚持下去。”
“万一他们真的中断供货怎么办?浦桑汽车生产受到影响,这可是大事啊。”项纪勇道。
秦海道:“很简单啊,咱们和浦江汽车厂是有供货协议的,因为供货问题造成的损失,由我们来赔偿就是了,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而这些协作企业中断向我们供货,同样造成了我们的损失,那就让他们来赔偿。谁做错事情,就由谁负责,这个道理,部里、省里的领导都应当会懂吧?”
“可是……”项纪勇和萧东平二人没词了,他们虽然觉得秦海说得太过简单了,但却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青锋厂在此事中没有任何一点责任,要让青锋厂来妥协,他们也是不服气的。
“小秦说的有道理。”宁中英沉吟道,“项纪勇,你马上找人把和浦江汽车厂的协议都找出来,看看咱们到底要承担什么责任。”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新宇来了
郭明也罢,宁中英也罢,他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政治挂帅”的阶段,面对着政治上的压力,一切规则都必须让路。而秦海是后世穿越众,信奉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制度至上的观念,所以对于各家企业的逼宫行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会造成什么样的政治影响,而是这个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青锋厂、平苑县、北溪市政府等等都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
青锋厂除继续准备现场会之外,还主动地增加了与各协作厂的沟通,探听他们的底线。各协作厂早已建立了攻守同盟,都指望着利用这一次机会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对青锋厂的回答也是统一口径,那就是:第一,对价格不满;第二,服从大局,不会破坏现场会的和谐;第三,因为客观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将不得不中断或者减少供货。
这样大的事情,郭明和宁中英都不可能不向北溪市政府汇报,在全面听取了宁中英的意见之后,柴培德毅然做出了决策,那就是站在宁中英的一方,支持协议的严肃性。他安排市经委及各工业局的领导给下属企业打电话、做工作,要求各企业放弃向青锋厂发难的计划。但是,各企业的回答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什么市里光给我们施加压力,不给青锋厂施加压力呢?
时间在不停的扯皮中匆匆而过,临到现场会召开的前一天,市里仍然未能做通各家企业的工作,而青锋厂也是一口咬住,坚决不接受城下之盟。到了这个时候,郭明也无计可施了,只能硬着头皮等待可能来临的风暴。
“杨主任,这就是青锋农机厂。”
一辆小轿车轻盈地开进了青锋厂的厂区,从车上走下来浦桑国产化办副主任杨新宇和秘书路晓琳,陪同他们的则是郭明和潘胜杰二人。杨新宇一行是在前一天从浦江飞抵红泽的,又从红泽乘车来到了平苑。他们谢绝了平苑县政府的款待,要求马上前往青锋厂参观视察。
宁中英带着一干下属早已等待在厂部小楼前,见杨新宇下车,他大踏步地迎上前去,与杨新宇握手问候:“杨主任,一路辛苦了。”
“宁厂长,咱们又见面了。这半年来,你们青锋农机厂给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我一直想抽个时间过来当面向宁厂长致谢,再看望一下进行技术攻关的同志们,无奈到今日才能成行。”杨新宇热情地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还要感谢国产化办给我们这样的信任呢。”宁中英答道,随后,便开始向杨新宇介绍厂里的领导和干部,还有安河工学院在厂里帮助搞技术攻关的教授们。
“你就是李林广教授?久仰久仰。”在宁中英介绍到李林广的时候,杨新宇眼睛一亮,把一只手换成了两只手,紧紧地与李林广相握,那份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饶是李林广生性洒脱,也被杨新宇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了,连声说道:“杨主任太客气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而已。”
杨新宇大摇其头:“李教授,我看过你在《汽车工业》、《冶金》等几份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都是关于我们的配件国产化工艺的,我们这边的几个专家以及德方的专家都表示,这些论文的水平非常高。德方人员甚至认为,中国有像李教授这样的优秀学者,在十年之内解决浦桑汽车的全部国产化问题也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有很多关键的思想都是小秦贡献的。论文署名的时候,他执意要署在后面,倒让我这个老人占了小年轻的便宜了。”李林广红着脸解释道。
杨新宇当然知道李林广说的“小秦”是何许人也,他抬头扫了一眼,看到了站在人群背后的秦海,便呵呵笑着指了一下,说道:“秦海同志,别站在后面了,你是这次国产化工作的主要功臣之一,部里的领导可是指名道姓要见你的哦。”
“其实我真的没做啥。”秦海装出一副腼腆的样子,走上前来,一边与杨新宇握手,一边向杨新宇身边的路晓琳点头微笑,结果换来了路晓琳一个佯嗔的白眼。
互相寒暄之后,遵照杨新宇的要求,宁中英开始陪同他参观青锋厂的生产车间和实验室。这半年来,青锋厂新建了两个专门进行热处理的车间,原来建在工棚里的材料实验室也搬进了新建的两层楼房。在各个车间里,杨新宇一行既看到了崭新的机器设备,也看到了青锋厂因陋就简自己制造的各种工艺装备。等到走进材料实验室的时候,见多识广的杨新宇也惊呆了。
“这就是你们的材料实验室?我怎么觉得,部里的机电研究所,都没有你们阔气啊!”杨新宇略带些夸张地赞叹道。
青锋厂的实验室从总体规模上说当然无法与部里的机电研究所相比,但具体到一个实验室里,看起来的确是要阔气得多,因为其中的实验设备绝大多数都是新近采购的,无论是外观的成色,还是技术水平,都超出了科研资金极其拮据的机电研究所。
“没办法,我们承接的这些配件,核心技术难题都是集中在材料技术上,没有一个像样的材料实验室,怎么能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要说建这个实验室,可费了劲了,我们厂几乎是砸锅卖铁,才凑出买这些设备的钱呢。”宁中英嘴上叫着苦,脸上却尽是得意之色。不说他这话本身还有水分,就算是真的,别家企业可是连砸锅卖铁的资本都没有呢,他有何理由不感到得意呢?
李林广在一旁补充道:“青锋厂的领导的确是非常有眼光、有魄力,在科研投入方面不惜代价。没有这样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这些研究人员就算是拼出老命,也不可能拿出这些成果的。”
杨新宇笑着对宁中英说道:“宁厂长,我作为一个外人多一句嘴,李教授他们为这个项目贡献了智慧,你们应该按他们的贡献给他们支付应得的报酬。现在社会上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你们不能让搞材料的不如卖木料的。”
“不会的,不会的。”李林广抢着回答道,“宁厂长他们对我们非常照顾,给我们的报酬……唉,说出来我们都脸红,不好意思拿呢。这半年来,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利用这些实验设备,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向宁厂长他们交实验费才对呢。”
“哈哈,原来是这样。”杨新宇爽朗地笑着,说道:“这样就好,生产和科研相结合,这是我们一贯提倡的作法嘛。在这次现场会上,你们也要就这个问题做一个经验介绍,以便在全国进行推广。”
这一圈参观下来,杨新宇十分满意。他知道,青锋厂的这些硬件条件,足以让部里下来的领导也感到惊奇。在此前,由于国产化办把37个配件的生产任务交给了一家农机厂,部里还有一些官员在背地里嘀咕,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农机厂不过就是一群穿着皮围裙的老铁匠在用铁锤制造农具而已。现在一看,青锋农机厂的技术装备与浦江的一些骨干机械厂相比也并不逊色,这就足够让那些嘀咕的人闭嘴了吧?
离开车间,一行人来到了厂部会议室,杨新宇坐在主位上,开始听取平苑县和青锋厂关于现场会各项准备工作的汇报。
“……上面就是我们根据国产化办提出的要求所拟定的会议流程,有关的细节,都在这些文件里,杨主任和路秘书可以翻看。关于这次现场会,杨主任还有什么要求,请指示。”郭明把青锋厂准备的汇报材料念了一遍,然后毕恭毕敬地对杨新宇请示道。
杨新宇看了看自己随手记录下来的汇报内容,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考虑得很周全,准备也很充分,大的方面,我没有什么意见。不过……”
他这一“不过”,郭明的汗毛都倒竖起来了,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他最怕听到的,就是这个“不过”了。
杨新宇故意地沉了沉,然后笑着说道:“不过,从你们汇报的情况来看,平苑县为这一次现场会的投入可不少,这不符合节约办事的原则哦。”
尼玛!郭明差点就要跳脚骂娘了,你要表扬我,我很开心,可是你别玩这种先抑后扬的文字游戏好不好?大官一句玩笑,小官三升冷汗,你好歹也是个司局级干部,不带这样欺负我们小扑街的!
“杨主任批评得对,我们在准备工作方面,的确是有些奢侈浪费了,以后一定积极改正。”郭明带着满脸谦卑,向杨新宇诚恳地做着自我批评。
杨新宇玩笑开过也就开过了,并不继续纠缠。他重新审视了一遍会场流程,然后严肃地说道:“刚才说的是玩笑,倒是有另外一点要求,你们看是不是能够满足。我们这个现场会,不要光形成一个表彰会、表扬会,除了经验之外,涉及到哪些教训或者存在的问题,也应当充分体现出来。各位,你们觉得这样可行吗?”
第一百五十二章 这不是钱的问题
杨新宇说出这番话之后,原本以为会让在场的众人感到惊愕、为难,然后再听到各种委婉的拒绝。谁料想,他话一出口,平苑县和青锋厂竟然是集体默然,好像被说中了什么心事一般。
“怎么……你们有什么事情还没说吗?”杨新宇敏感地问道。
“老宁,你说吧。”郭明向宁中英努了努嘴,示意宁中英来介绍。
宁中英想了想,用手指了指秦海,说道:“算了,这事还是让小秦来介绍吧。”
这倒不是宁中英想推脱责任,实在是他对于市场经济的这一套东西理解得不如秦海深刻,他担心自己说出来会不自觉地又带出计划思维,反而影响了杨新宇的判断。到目前为止,整个青锋厂对于这件事最为坦然的,莫过于秦海。
杨新宇对于这个安排觉得有些奇怪,让县长和厂长都觉得为难的事情,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年轻来介绍呢?还好,他对秦海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好感,如果换成其他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来汇报,杨新宇最起码是要把脸拉下去了。
“小秦,那你就介绍一下吧。”杨新宇对秦海说道。
秦海倒也不客气,清了清嗓子便说了起来:“杨主任,您刚才说现场会不能仅仅是表扬、表彰,还应当反映出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您的指示非常高瞻远瞩。在这次现场会召开之前,我们的确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对此,郭县长和宁厂长都没有采取捂盖子的方法,而是大胆地提出把矛盾摆到会场上来,以便真实地反映出配件国产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呵呵,原来是这样。”杨新宇微微笑了一下,暗自称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会说话,能够把一件坏事说成了好事。他心里当然明白,郭明和宁中英都不是那种不想捂盖子的人,所谓不捂盖子,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根本捂不住了。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矛盾,会一直捅到现场会上来呢?
秦海接着便把北溪地区的协作厂打算联手逼宫的情况向杨新宇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他没有隐瞒青锋厂存在的问题,而是非常客观而且有条理地介绍了事情的全过程。杨新宇边听边记,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整个脉络。
“这么说,如果青锋厂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就会中断配件毛坯的供应,让青锋厂陷入难堪?”杨新宇平静地问道。
“正是如此。”秦海说道。
“那么,如果青锋厂拿不到协作厂提供的毛坯件,如何能够保证向浦江汽车厂的供货呢?”杨新宇又问道。
秦海摇摇头,说道:“我们目前并没有备份的供应商,所以如果这些协作厂中断供货,我们也将中断向浦江汽车厂的供货。”
“你说什么?”一旁的路晓琳瞪大了眼睛,斥道:“你们知道如果停止向浦江汽车厂供应配件,会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后果吗?”
秦海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知道,我们也做好了承担这些后果的准备。”
“你们能承担得起吗?”路晓琳急眼了,“浦江汽车厂是国家重点项目,如果因为你们的原因而导致生产受到影响,你们根本就负不起这个责任。”
听到路晓琳的话,秦海特地看了看杨新宇的表情,发现这位杨主任神色平静,丝毫不像路晓琳那样气急败坏。他心里有了几分把握,用平缓的语气对路晓琳说道:“路秘书,我们该承担什么责任,在我们与浦江汽车厂的协议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我们测算过,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找到替代的供应商,从而恢复向浦江汽车厂的供货。根据协议,每耽误一星期的供货,我们要赔偿浦江汽车厂20万元的违约金。一个月时间我们需要赔偿80万元,这些钱,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这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路晓琳几乎想拍桌子了,可是这一桌子人既有她自己的领导,也有地方上的领导,大多数人岁数与资历都比她高,她实在没有拍桌子的资格。
“影响浦桑汽车的生产,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不是协议上规定的违约金能够衡量的!”路晓琳向秦海强调道。
“哦,竟然有这么严重……那就是路秘书的失误了,在我们双方的协议中,路秘书忘了把这点写上去了。”秦海面带讥讽之色,拍着手头的协议,对路晓琳说道。
“你……”路晓琳一下子被憋住了,脸都胀得通红,不知道该如何教育秦海才好。
杨新宇拍了拍路晓琳的手,示意她不要着急,然后微笑着对秦海问道:“秦海同志,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协议上没有规定的事情,你们青锋厂就可以一概不负责,你们只需要承担协议上的义务即可?”
“正是如此。如果一个政治需要的大帽子就可以推翻协议,那我们还搞什么商品经济呢?”秦海说道,他看了看路晓琳,又补充道:“刚才路秘书说这不是钱的问题,依我看来,企业生产就是钱的问题,没必要赋予其什么政治色彩。所有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哈哈,这是什么歪理?这不成了白马非马吗?”杨新宇对秦海的最后一句话给了一个调侃的评论,然后转向众人,问道:“关于秦海同志的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
“这个……”郭明支吾起来了,他实在摸不透杨新宇的想法,不敢随便表态。
“我赞成小秦的观点。”宁中英说道,“我们过去只讲政治需要,不讲什么责权利关系,最后就是老实人吃亏,会哭会闹的反而占便宜。现在中央提倡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家之间该承担什么责任,事先用协议规定起来,谁也不能违反。我们耽误了供货,该罚该赔,我们都担着。但那些厂子找理由耽误向我们的供货,我们同样要让他们赔钱。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这种借机敲诈的行为得逞。”
“其他同志的意见呢?”杨新宇继续问道。
“我也赞成宁厂长的看法。”质检科长陈颖说道,“其实协议就是质量标准,有了质量标准,我们在生产的时候才知道该如何做。如果生产中没有标准,一味听从长官意志,生产一线的工人就会无所适从,最终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陈科长这个比喻很恰当。”杨新宇给了陈颖一个鼓励的眼神,让这个老姑娘莫名地羞涩了起来。
“杨主任,你也觉得这件事情的损失能够用钱来衡量吗?”路晓琳对杨新宇问道。
杨新宇笑道:“刚才秦海不是说了吗,如果要用政治影响来衡量,那你在和青锋厂签协议的时候,就应当写明白。既然协议上没写,那人家当然可以不考虑你的政治影响了。”
“可是……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嘛。”路晓琳撅着嘴嘟囔道,她知道自己的主任一向思想非常活跃,也非常开放,他所说的道理,是路晓琳所无法反驳的。
“大家说得非常好啊。”杨新宇教育完路晓琳,转回头来,笑着对众人说道,“来安河之前,我还担心这个现场会变成走形式、走过场的一个会议,现在听了大家这些想法,我觉得这个会变得有意思了。一切以协议为准,不搞政治挂帅这一套……这个提法非常好,值得向整个行业推广。”
“这其实就是所谓契约精神。”秦海不失时机地补充了一句。
“契约精神?这个词用得好啊,小秦,这是你发明的吗?”杨新宇饶有兴趣地向秦海问道。
“呃……不是吧,这好像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我是听北溪钢铁厂一位叫宋洪轩的车间主任说的。”秦海打着马虎眼说道。
“杨主任,如果到时候真的出现不能如期供货的情况,对你们国产化办的工作会不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啊?”郭明怯怯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他看来,契约精神固然是不错的,但政治永远都是高于一切的。如果这件事真的影响到了杨新宇的政绩,相信杨新宇就唱不出这样的高调了吧?
杨新宇摆了摆手,说道:“郭县长不必担心。浦江汽车厂也不是成天等米下锅的,他们本身还有一些配件的库存。另外,我们的国产化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并没有完全替代进口配件,所以青锋厂如果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恢复供应,应当不会带来太恶劣的影响。”
“那就太好了!”郭明悬了多日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去了。如果浦桑汽车的生产不会受到影响,仅仅是一些协作厂在现场会上发难,形成的压力就是非常有限的。看杨新宇这个态度,似乎还挺支持青锋厂的作法,这样一来,预想中的一场风暴,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其实浦桑汽车的生产是不是受到影响,也不是我们要不要向供应商妥协的依据。”杨新宇接着说道,“搞生产哪有不冒风险的,没必要把所有的风险都上升到政治影响的高度,这不过就是企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一次事故而已。我们要如何建设商品经济,秦海同志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建议,在现场会上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
“好!”众人一齐响应道,同时热烈地鼓起掌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 联手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