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材料帝国》-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一百三十六章 要顾全大局

        秦海与宋洪轩一直聊到深夜才告辞离开,宋洪轩把秦海和乔长生送走,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依旧兴奋不已。在秦海面前,他努力保持着平静,不愿意透露出急切的心情。但他心里明白,自己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

        没有一个人愿意永远沉沦,尤其是像宋洪轩这样曾经有过辉煌的人。他也曾打算过,如果自己永远都得不到启用,那他就选择著书立说,把自己关于企业管理的想法写成书稿,甚至不惜自己筹钱去出版。但这样的人生仅仅是他在最无奈条件下的选择,只要有可能,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重出江湖,叱咤风云。

        第二天一早,厂部刚刚上班,宋洪轩就来到了常务副厂长徐扬的办公室门前,让出门去打开水的徐扬吓了一大跳。

        “请问你是……”徐扬问道。

        “徐厂长,我叫宋洪轩,是厂资料室的管理员,我只需要耽误您五分钟的时间。”宋洪轩说道。

        “那你进来吧。”徐扬答应一声。早有办公室的小秘书上前替厂长接过了开水瓶,屁颠屁颠地往锅炉房跑去了。徐扬返身回了办公室,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示意随着进来的宋洪轩坐下。

        宋洪轩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说明自己打算响应厂里的号召,停薪留职到特钢厂去工作。他没有掩饰秦海给他的任命,因为他觉得这种事情也没什么掩饰的必要。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这都是中央提倡的作法,怎么能算是政治错误呢?”徐扬对于宋洪轩的经历大抱不平,“早些年,我们有些基层领导的思想不够解放,对于这样的新观念无法接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现在已经是1986年了,你的问题难道还没有一个结论吗?”

        “无所谓了,我其实也没受什么委屈。”宋洪轩平淡地说道。

        徐扬道:“宋洪轩同志,我刚来北钢不久,很多情况都不了解。你的情况,我也是刚刚听你说才知道的。你放心,下次厂务会上,我就把你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应当会给你一个正确的结论的。我想问的是,如果厂里同意恢复你的职务和待遇,你愿意留在厂里工作吗?”

        宋洪轩道:“非常感谢徐厂长的美意,厂里如果能够重新给我一个结论,我会非常感激的。不过,我已经答应了秦厂长,到他那里去协助他,人无信不立,我也不好食言,所以请徐厂长见谅。”

        宋洪轩的这个回答,说得非常委婉,但态度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不愿意接受徐扬的安排,而是想跟秦海去闯一闯。他并非不相信徐扬的诚意,而是秦海对他说起的那些事情,对他更有吸引力。他原本就是一个思想极有前瞻性的人,看得出未来民营经济会有广阔的前景。他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事业与这个广阔前景联系在一起。

        与秦海一样,徐扬也是从几句话中就听出了宋洪轩的才干。北溪厂充斥着大量思想僵化、目光短浅的中层干部,像宋洪轩这样的人才是极其短缺的。宋洪轩的所谓政治错误,在今天早已不成立了,徐扬对此心知肚明。对于宋洪轩被秦海挖走,徐扬很是心疼,所以才会出言挽留。

        听宋洪轩说得如此坚决,徐扬也知道无法改变宋洪轩的选择了。更何况,他此前曾经答应秦海,要人给人,要条件给条件,现在秦海从厂里挖出了这样一个宝贝,如果他坚决不放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要知道,秦海是杨亦赫钦点的开拓性人才,徐扬也不便与秦海交恶。

        在勉励了宋洪轩几句之后,徐扬答应了宋洪轩的请求,让他到人事科去办停薪留职手续,然后就可以去特钢厂上班了。送走宋洪轩,徐扬在办公室里来回转了几个圈,终于一跺脚,自言自语道:“不行,这个秦海是属耗子的,北钢埋着的这些宝贝,迟早会被他一网打尽,我得去跟他交涉交涉。”

        在二号平炉车间门口,如今又是一派热闹景象。与头一天不同,今天到这里来的人,已经有不少在了解具体的待遇问题了。宋洪轩和余有恒作为第一批加盟特钢厂的人员,已经坐到了甲方的位置上。

        “我听说,到咱们特钢厂来工作,工资可以翻倍,是这样的吗?”

        “工作会不会很累?你们不会找理由把工资再扣回去吧?”

        “我是铸造工,你们要不要?”

        “你们会提供技术培训吗,我原来的技术学得不是特别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们的要求。”

        工人们七嘴八舌地询问着自己关心的问题,宋洪轩和余有恒的示范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大家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达不到特钢厂的要求,无缘这块诱人的蛋糕。

        在这种传统国营企业里,从众心态是非常普遍的。大家都信奉一个教条:别人能这样做,我也能。在没有人加盟特钢厂的时候,大家都只是观望,不管心里有多么期待,都不要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但当看到有其他同事站出来之后,所有的人都有了胆量,相信即使未来有什么不测,也不可能波及这么多的人。

        徐扬带着厂办秘书来到二号平炉车间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个众人踊跃报名的场面。看着一张张满含期待的笑脸,徐扬只觉得心里老大地不舒服:尼玛,这都是打算抛弃我的人,我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吗?

        “徐厂长来了?”秦海看到徐扬,连忙放下手里的事情迎上去,热情地打着招呼。

        “秦厂长,我看我们北钢的工人都很迫切地要加入你们特钢厂啊。”徐扬酸溜溜地说道。

        如果听不出徐扬话里的玄机,秦海也就别在这里混了。他呵呵笑着说道:“徐厂长言重了,北钢好几千工人,在这里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可见大多数的工人对于我们这样的乡镇小企业还是很不看好的。”

        “呵呵,乡镇企业好啊,中央都鼓励乡镇企业大发展嘛。”徐扬皮笑肉不笑地答道。秦海的回答让他心里舒服了一点,虽然他也知道,北钢好几千人,并非所有的人都符合秦海的要求,那些没有来报名的,并非不看好秦海的特钢厂,只是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罢了。

        “小秦,我刚刚想到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徐扬把秦海拉到一个僻静处,小声地说道。

        “徐厂长请讲。”秦海道。

        徐扬道:“省里指示北钢搞改革,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能影响到北钢原来的生产,尤其是不能冲击计划内钢材的生产任务。你们从北钢招募人才,可不能涸泽而渔,要给我们留下一些骨干啊。”

        秦海笑道:“徐厂长过虑了,我了解过了,很多在车间里担当骨干的高级技工,并没有到我们特钢来报名。另外,宋洪轩也就此事专门提醒过我了,他列了一个招募各岗位的人数清单,明确提出不能把北钢原有的高级技工都招过来。在这一点上,你们这位宋主任还是非常有全局观的。”

        听到秦海的表态,徐扬心里踏实了。他原来还想,如果秦海不顾大局,要掏空北钢的底子,他少不得要向柴培德去参上一本,让柴培德出面来敲打一下秦海。现在看来,秦海是个有分寸的人,与这样的人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对了,小秦,这个宋洪轩,你是从什么地方挖出来的?我身为常务副厂长,还是今天早上才知道我们厂有这样一个宝贝,怎么就被你给抢了个先手呢?”徐扬问道。

        秦海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道:“徐厂长,我不能和你比啊。你手下兵多将广,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我是白手起家,手里没几个可堪重用之人,只能到处去找人了。就这个宋洪轩,那也是我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他在你们这里只配当个资料管理员,到我们那里就得担重任了。我们乡镇企业就是这样,没办法了。”

        “你个小秦,得了便宜还卖乖!”徐扬半开玩笑地斥道,“我和他聊过了,他的眼界非常开阔,思维也非常缜密,放在北钢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可惜被你抢走了。君子不夺人所爱,不过,你可记住了,这个人才是我让给你的,日后你得记我的人情。”

        “那是那是,日后特钢厂如果有一点成绩,那也都是徐大哥鼎力支持的结果,小弟不敢或忘。”秦海说道。

        两人这番对话,看起来像是互开玩笑,其实每句话都是有深意的。秦海的话表明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他绝对不会抢徐扬的风头,双方可以荣誉均沾,这对于有意在仕途上取得长足发展的徐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

        “小秦,你这边的招募工作,最好能够尽快完成,以免我们北钢人心思动,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等到生产正常开展之后,我们双方要加强沟通,保持联络,有什么困难,你随时向我提出来,我自会尽力帮你们协调解决就是了。”徐扬也投桃报李,给了秦海一个对等的承诺。

      第一百三十七章 喝酒与采购的关系

        林西省曲武市,中国北方素有煤城之称的重要煤炭产地。

        坐了三天三夜火车的秦海和黑子拎着手提包走出火车站,望着这座被煤灰染得黑乎乎的城市,都是感慨万千。

        “这交通条件,真是特莫太差了,什么时候才能修好高铁啊!”秦海发出的是不着边际的评论,他实在是太怀念那个高铁四通八达的年代了。

        “我的妈呀,中国也太大了,当年长征是怎么走过来的。”黑子对于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这段经历激动不已,看着路边的黄土、平顶的民居、得得走过的小毛驴,都觉得十分新鲜,眼睛都不够用了。

        “黑子,饿不饿,找地方吃东西去。”秦海招呼道。

        “好,头儿,你可得好好请我吃一顿,这三天净啃干馒头,我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罪啊。”黑子抱怨道。

        秦海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斥道:“什么叫净啃干馒头,过中原的时候,我不是给你买了一个烧鸡吗?”

        “那是烧鸡?我怎么觉得还没有乌鸦大啊。”黑子絮絮叨叨地反驳着。

        “你就知足吧,走,那边有家馆子,咱们过去看看。”秦海用手指了一下,带着黑子向前走去。

        秦海与黑子千里迢迢赶赴林西,是来洽谈采购煤炭事宜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北溪特钢厂已经开始了生产。在初期,北溪钢铁厂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多余的铁水,但徐扬明确说了,特钢厂是生产计划外钢材的,不能总是使用计划内的原材料。如果特钢厂不能解决原材料的来源问题,那么别说一年20万吨钢材,就是2万吨都是空中楼阁,毫无可能性。

        炼钢需要铁水,冶炼铁水需要铁矿石、煤炭、石灰石等各种原料。在这其中,铁矿石和煤炭是最为紧张的物资,北溪钢铁厂每年能够获得的矿石和煤炭都是有限的,要想增产,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杨亦赫、柴培德等人都不是玉皇大帝,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他们所以把秦海推到这个位置上来,也是看中了他的市场运作能力。秦海知道搞物资的事情是责无旁贷,因此在车间事务步入正轨之后,便带着黑子傅志昊踏上了旅途。

        秦海的班底还是过于薄弱,平苑钢铁厂的采购是由宁默负责的,经过半年多的摔打,宁默已经成熟起来,能够独当一面了。秦海不能把宁默带出来,因为平苑钢铁厂的生产也要维持。矮子里拔高子,秦海只能选择黑子来当自己的随从了。

        黑子和宁默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均为干部子弟。不同的地方,则是宁中英所在的青锋农机厂效益还过得去,宁默没有沦落到去社会上当混混的地步。而傅文彬所在的曲江农场经济状况不好,因此黑子只能带着赵辉、栾小龙等一帮小兄弟到平苑县城去坑害中学生,挣一口饭吃。

        去年因为王晓东的事情,黑子与秦海算是不打不相识。随后,秦海把黑子等人招进平苑钢铁厂当辅工,在尊重他们人格的前提下,对他们提出各种严格要求,倒是让黑子等人洗心革面,有了不少进步。黑子脑子活络,懂得一些江湖门道,关键时候能够发挥一些特殊作用,所以秦海便把他带在了身边,一同前往林西来弄煤。

        “两位老板,你们要吃点啥?是刚下火车吧,要不给你们来两大碗焖面,再来壶汾酒,解解乏,你们看如何?”

        秦海和黑子刚刚走进小饭馆,便有热情的服务员迎了上来,业务熟练地给他们推荐着饭菜。服务员满嘴林西口音,说出来的话三句中秦海倒有两句听不懂,不过其中那个“老板”的称呼却显得脆生生的,让秦海有一种违和的感觉。

        “怎么,你们这里也时兴叫老板了?”秦海笑着对服务员问道。

        老板这个称呼,是从南向北逐渐推广开的。在南粤地区,人们以老板相称已经是十分自然。安河省因为地处南方,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在使用这个称呼。但在秦海的印象中,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像林西这种中部内陆省份,应当还没那么开放,如果服务员称呼他一声“同志”,他反而会觉得更合理一些。

        听到秦海的疑问,服务员腼腆地笑了笑,说道:“老板你不知道,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南方客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是这样叫的。你看看那几桌,都是南方大老板,有钱着呢。吃鸡都要现杀的,还要吃鱼,我们这地方哪有鱼啊。”

        秦海放眼望去,果然见小小的饭馆里挤得满满当当的,好几桌客人在那里觥筹交错,用秦海都听不懂的南方鸟语大声地说着什么。众人身上的金饰闪着光芒,把秦海的眼睛都给晃花了。

        “他们是老板,我们是打工的。这样吧,就照你刚才说的,来两碗焖面,二两汾酒,切一盘熟肉。”秦海交代着服务员,然后拉着黑子在靠门边的一张小桌子边坐下了。

        “头儿,这些人也是来弄煤炭的,我听他们说话里提到煤炭了。”黑子坐下之后,小声地向秦海汇报道。

        “你能听懂他们说话?”秦海有些好奇,他听得出那些人说的都是港岛方言,但具体说的是什么,他就不清楚了。

        黑子笑道:“我虽然没去过港岛,可录相片没少看啊。他们说的话,我能听懂七八成。他们在说怎么摆平几家国营大矿的矿长,想办法弄到煤炭呢。”

        说话间,又有人挑门帘进来了,这是一位黑大汉,满脸胡子茬,像个老采购员的样子。由于其他桌子都已经坐满了,服务员把那黑大汉带到了秦海这一桌,让他在秦海对面坐下了。

        “焖面,一壶酒,来两头蒜。”黑大汉用简捷的语言向服务员吩咐道,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是在这一带常来常往的。

        “二位是第一次来曲武吧?”打发走服务员之后,黑大汉把目光投向了秦海一行。

        秦海嘿嘿一笑,道:“大哥真是好眼力,小弟的确是第一次来曲武。”

        “哈哈,什么好眼力,一看你们面前的这么点酒就知道你们没干过采购,这点酒,喂猫都不够呢。”黑大汉说道。

        “这采购和喝酒有什么关系吗?”秦海明知故问,他也不是个雏,当然知道中国的酒桌文化有多么繁盛,但对方能够从他俩的酒量看出他们是第一次到曲武,这倒让他觉得有些好奇。

        “认识一下,我是东远省察阳钢厂的采购员,我叫李尚明。”黑大汉豪爽地做着自我介绍,看起来倒真有点采购员的气质。

        秦海道:“我是安河省北溪特钢厂的采购员,我叫秦海,这位是我同事傅志昊。”

        “哦,小秦,小傅,都很年轻嘛,没到30吧?”李尚明问道。

        “没呢。”秦海答道,萍水相逢,他自然不可能上赶着跟别人说自己才19岁。在火车上窝了几天,他和黑子都是篷头垢面的,显得比真实年龄要大上几岁。

        李尚明道:“太年轻了,你们厂长也真够宽心的,居然敢派你们两个小年轻来搞煤炭,而且是两个不会喝酒的小年轻。对了,你刚才问我,喝酒和采购有什么关系,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他刚说到这,服务员把他要的酒和面都送上来了,秦海心念一动,对服务员吩咐道:“劳驾,再给我们上一壶酒,来两个好菜,要快。”

        李尚明一听秦海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要请客了,不禁有些脸红,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秦海向李尚明拱了拱手,说道:“小弟没干过采购,还请李大哥指教一二,叫两个小菜,就当小弟的谢师礼了。”

        “这怎么合适,你们小年轻的……”李尚明支吾着,终于也没说出诸如由他买单之类的豪爽话语。看起来,此君也是囊中羞涩,轻易是不敢妄言请客的。

        “我跟你们说啊,这喝酒和采购关系大着呢。”也许是因为吃人的嘴短,李尚明打起了精神,开始向秦海传授经验:“你们一定都知道吧,现在全国上下都缺煤,发电要用煤、炼钢要用煤、烧水泥也要用煤,还有老百姓家里,现在也不烧柴草了,都改烧煤球。好家伙,你算算,这一年得烧掉多少煤?”

        “我们已经有所体会了。”秦海点头说道。其实安河省也有不少煤矿,产量也说得过去。但这一次秦海去与几家省内煤矿接洽,对方都表示煤炭供应极其紧张,无法满足秦海的需求,否则秦海也用不着跑到林西来了。

        李尚明接着说道:“曲武这个地方,是全国知名的煤城,煤炭多,而且煤质也好,盛产炼钢用的焦煤。这不,全国各地的人都跑到这里来采购煤炭了,你们多呆几天就知道了,在这里,哪个省份的方言你们都能听到。”

        “可是,这和喝酒有什么关系呢?”黑子忍不住插话了,他发现眼前这位怪叔叔实在是太会扯了,一不留神就不知道扯到什么地方去了。

        “对对,我来跟你们说说喝酒的事情。”李尚明也发现自己跑题了,他说道:“曲武市能够提供煤炭的,一共是6家国营大矿,还有一些小乡镇煤窑,我们就不去说了。这6家大矿的矿长,个顶个都是酒中好手,要和他们谈煤炭的事情,先得喝,什么时候喝高兴了,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谈。”

      第一百三十八章 得见真章

        “这个规矩也太霸道了吧?”秦海皱了皱眉头,说道。

        中国社会盛行酒桌文化,这一点秦海是有所体会的。但要说到不喝够酒就别想谈事,这就属于霸王行为了,莫非曲武这个地方的矿长都已经牛气到了这样的程度?

        “我还能骗你不成?”李尚明道,“霸道怎么啦,人家有霸道的资本啊。现在煤炭多紧张啊,整个曲武一年下来,能够自由调配的也就是一百来万吨,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到这里来了,给谁不给谁,可不就取决于矿长一句话?我告诉你们,这喝酒还只是一个开头,喝好了,你才有跟矿长搭话的机会。再往下,那就得见真章了。”

        “啥叫真章啊?”黑子装出傻呵呵的样子问道,他怎么可能不懂得李尚明所指,这样问的目的,不过是想套套李尚明的话罢了。

        “真章你都不懂?”李尚明果然被黑子蒙住了,看到面前两个小年轻都是不谙世故的新人,他忍不住有一种想【创建和谐家园】一下的愿望。他接过黑子递上来的一支烟,又就着黑子的火点着,深吸了一口,扮够了酷,这才压低声音说道:“真章,就是要有实惠啊。你想,人家手里有煤炭,给谁都行,你不拿点实惠来交换,人家凭什么给你?”

        “一般是什么样的实惠呢?”秦海问道。

        李尚明道:“这可就没准了,得看矿上缺啥。比如说,你们是南方的,弄点大米来换,矿上一般是比较喜欢的。像我们那边产苹果、大葱,那就得弄一两车皮来,才能换到煤炭。还有的地方是拿工业品来换,像什么钢材啊、棉布啊、化肥啊。总之吧,什么东西缺,你就弄什么来,准没错。”

        “矿长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尤其是什么化肥之类,和煤矿有什么关系?”秦海对于这些事情还真不是太懂,索性不耻下问。这时候他点的菜也已经上来了,他赶紧往李尚明的碗里挟了几筷子肉,以换取李尚明的好感。

        李尚明对秦海点了点头,那意思大概是对秦海的态度表示满意,然后一边吃菜喝酒,一边解释道:“这些东西都是替矿上弄的,有些是替地方上弄的。煤矿是归上头管的,可是矿上的人得在曲武生活,最起码来说,矿上的子弟得在曲武的中学上学,这就得给曲武当地一些好处。像什么化肥啊、农药啊,都是帮当地搞的。”

        “你等等,我怎么觉得这事有点复杂啊。”秦海被李尚明描述的这张关系图给弄晕了。

        煤矿有煤,所以可以用来与需要煤炭的单位交换各种物资。这些物资换来之后,也并非全部是归煤矿所有的,煤矿还需要拿出一些来讨好地方政府,以换取地方政府对煤矿的照顾。比如说,各家煤矿都有自己的矿办中小学,但一般来说教学质量都是惨不忍睹。矿上的子弟想到市里的好学校去就读,就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便利,而这些便利,又是煤矿用物资换来的。

        人情社会,谁也离不开谁,手上拿捏着紧俏物资的单位,就可以凭此换取各种各样的好处。而需要这些物资的单位,则不得不拿出好东西来上贡,这就是李尚明所说的“真章”。

        “李大哥,我想再问一下,你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给矿上的。那矿长自己……我们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秦海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尚明想了想,说道:“这个就不好说了。你要说给矿长送几条烟,弄几瓶好酒之类,那是必须的。至于说更多的嘛……”

        说到这里,他把脑袋向秦海那边凑了凑,用手偷偷指了指旁边几桌南方人,说道:“我听说,那些南方人都是直接给‘现的’,不过我没亲眼见过,也不敢乱说。你们二位也是国营企业的吧,咱们国营企业哪敢搞这套,光财务上就过不了关嘛。”

        “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黑子,看来咱们这趟算是白跑了。”秦海假意地对黑子说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4: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