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材料帝国》-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眼前这位,这一世的秦海自然是不认识的,但前世的秦海却是再熟悉不过。当然,前一世秦海认识他的时候,他比现在要大出了20多岁,已经是一位半截入土的老头了。秦海曾经与此人在一起合作共事过大半年,此后又多次在开学术会议的时候碰见,属于忘年之交。此人当然不是什么省军区修械所的工程师,而是科学院院士、钢铁总院的总工程师,名叫陈贺千。

        秦海现在看到的陈贺千,还只有40来岁,也不是院士,不过秦海知道,陈贺千此时已经在金属材料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国内这个领域中的大牛之一。

        “原来是陈工,失敬了。”

        秦海不知道陈贺千为什么要隐姓瞒名地坐在这里,既然岳国阳不透露他的真实身份,秦海自然也不能当场揭穿。人家要跟自己演戏,自己就陪着演好就是了。要叙旧之类的,日后还有机会,还有,这能算叙旧吗?

        “小秦同志,我研究了一下你造的那把铁锹的钢材,发现它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常见钢材的强度,你能不能介绍一下,这种钢材是如何冶炼出来的?”陈贺千推推鼻梁上的眼镜,开始对秦海发问了。

        其实,今天这个场景的真实主角,并不是岳国阳,而是陈贺千。他们所处的这个营地,是驻安河省的一个导弹部队基地。前一段时间,部队在训练中发现某型导弹的尾翼材料存在缺陷,便邀请地方上的专家前来诊断,陈贺千就是为了这个原因而来到此处的。

        昨天,岳国阳拿到葛东岩送来的匕首和工兵锹之后,一直在琢磨着如何解决钢材的问题的。他知道钢铁总院的专家就在红泽郊区的导弹部队,便亲自过来,把这两件产品送给陈贺千鉴定。

        陈贺千见了这两件东西,大惊失色。他让助手们用仪器对这种钢材进行了测试,得到的结论是这种钢材的强度超出了国内现有最好的合金钢的强度,尤其是其耐高温的性能更是杰出。虽然这种钢材还不能直接用于制造导弹尾翼,但借鉴这种钢材的思路,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他们目前面临的困境。

        这个结论一出,岳国阳也愣住了。陈贺千等人在导弹基地忙活了两三个月时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居然在一家县级农机厂找到了答案,这简直是太有戏剧性了。陈贺千当即就要求会见这种钢材的发明者,而此时政治部调查的结果也返回来了,显示秦海在政治上毫无问题,属于可以接触一定级别军事秘密的人员。岳国阳当即决定,派朱崇武前往青锋农机厂,商调秦海到省军区来协助工作。

        这些情况,秦海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当他认出陈贺千之后,他就知道岳国阳召自己过来,绝对不是为了一把工兵锹的事情,能够让陈贺千出面的项目,绝对简单不了。

        明白了这一节,秦海也就懒得再玩什么花招了。区区一个超高强度钢的配方而已,就算是送给老朋友的见面礼,又有何妨。他微微一笑,说道:“陈工,其实我炼的这种钢,也不是什么新工艺,我只是仿造H11和H13这两种热变型模具钢的冶炼思路,通过二次硬化的方法来提高合金钢的强度而已。”

        “可是,你这种钢材的强度,明显比H11和H13要更高啊。”陈贺千追问道。

        “这是因为我采取了特殊的高温回火工艺,使钢材弥散析出M7C3、M2C和MC等特殊碳化物,能够增加二次强化效应。”秦海应答如流。

        “钢的韧-脆转变温度是如何降低的?”

      ¡¡¡¡¡°Í¨¹ý¼ÓÈëÊÊÁ¿µÄÄøÀ´ÊµÏÖ£¬Í¬Ê±»¹Äܹ»Ìá¸ß¸ÖµÄ´ã͸ÐÔ¡£¡±

        “热处理工艺你是如何设计的?”

        “1010摄氏度空冷,550摄氏度回火,在空冷条件下能够形成高位错密度的板条马氏体组织……”

        “……你真是农机技校毕业的?”陈贺千用骇然的眼光看着秦海,脸上各种表情交织在一起,已经无法形容了。

        “呃……我是不是说得稍微有点多了?”秦海苦笑道。

        刚才这一番答问,秦海早忘了自己的穿越身份,似乎又回到了穿越之前。那时候,他每次与陈贺千在一起就是这样一问一答,思维跳跃之快,让旁听的人都反应不过来。可是,那时候的秦海是材料所的博士后,有与陈贺千对话的实力,现在这个秦海不过是一个技校生,说出来的东西让钢铁总院的总工都觉得匪夷所思,这简直就是妖孽了!

        “你们听懂了吗?”陈贺千把头转向旁边几个人,问道。

        旁边有几位是陈贺千此行带来的助手,有在读的研究生,也有已经工作的助理工程师。在陈贺千与秦海对话的过程中,他们一开始还能抓住一些概念,但很快就完全陷入糊涂之中了。陈贺千提的问题,都是技术中的重要环节。而秦海回答的时候,也是甩开过程,只提关键概念。这种顶级专家之间的对话,是不会去回顾什么原理的,往往只需要一个词就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其余的东西只需要互相脑补就行了。

        “陈老师,我有些地方没听懂。”一名助手讷讷地答道,“不过,刚才您和秦老师说的这些,我都已经记下了。”

        秦老师!

        旁边作陪的还有导弹部队里的工程师,听到那助手的话,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陈贺千是个平易近人的专家,但他身边的助手里却有那种眼高于顶之辈。刚才说话的这位就是如此,来部队这段时间,除了在陈贺千面前显得老实一点,在部队的工程师们面前不要太拽哦。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拽人,居然把这个稚气未消的小青工叫作老师,这世界真的让人看不懂了。

        “岳司令,你们这的技校,水平竟然如此之高?”陈贺千扭头去向岳国阳求证,他本不是一个会作伪的人,被秦海的学识震撼住之后,更是忘了岳国阳给他编的那个假身份,一说话就露出马脚了。

        岳国阳拼命地向陈贺千眨眼睛示意,嘴里说道:“老陈,咱们农机技校的水平还是挺不错的,你没去吧?”

        “了不起,了不起。”陈贺千喃喃地说道,“一个农机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竟然有这么过硬的理论功底,人才啊,人才啊!”

        “陈老师过奖了。”秦海赶紧向陈贺千拱手道谢,他知道自己说的这些东西让陈贺千服气了,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拥有超前几十年的知识。有些内容在后世的专业人员看来并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知识,但放在这个年代,就属于非常前卫的理论创新了。

        “聊了一上午了,都饿了吧?来来来,咱们把桌子摆上,大家边吃边聊。”岳国阳站起身,对众人招呼道。

        陈贺千是国家级的专家,岳国阳对他一向是尊重有加的。秦海能够让陈贺千都感到佩服,岳国阳自然而然地把秦海也看成专家了,不再以一个青工的身份来对待。见双方的对话告一段落,岳国阳想起了自己的角色,便开始张罗着安排酒宴,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招待陈贺千,秦海只是沾沾光而已。

        湖边上有几棵亭亭如盖的大树,照着岳国阳的吩咐,饭桌就安排在这大树底下,这样既荫凉又开阔,倒是符合军人的传统。

        几名警卫士兵从食堂抬来了大圆桌,在树下支好,接着又开始分派碗筷。朱崇武领着秦海走到桌边,给他指了个位子,说道:“小秦,我看陈老师很欣赏你,要不你就坐陈老师旁边吧。”

        “没问题。”秦海点点头,然后走上前去,把自己座位旁边的碗筷稍稍挪动了一下。

        “陈老师,这边请。”岳国阳陪着陈贺千也走过来了,他给陈贺千指了一下位子,说道:“陈老师请坐这吧。”

        陈贺千走到桌边,正欲坐下,眼睛无意间注意到了放在自己面前的碗筷,不由得一愣。

        “这是谁给我摆的筷子?”陈贺千问道。

        “是那位秦同志。”正在旁边服务的警卫战士说道,他看了看碗筷的位置,不由得嘀咕道:“这个秦同志也真的是,怎么把您的筷子放到左手边了……”

        “别动!”陈贺千拦住了正准备替他把筷子挪到右手边的警卫战士,然后扭头看着一旁的秦海,眼睛里闪着狐疑之色。

        秦海倒是呵呵地笑着,伸手示意道:“陈老师请入席吧,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您应当是习惯用左手拿筷子的。”

        “你原来早就知道我是谁?”陈贺千这一刻的震惊,完全不亚于刚才那一会了。

      第四十章 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陈贺千是个左撇子,不过,只有与他非常熟悉的人,才知道他的这个习惯。

        在年轻时候,陈贺千不想让自己显得太另类,因此在各种公共场合吃饭的时候,他都是用右手拿筷子的,只有在自己家里吃饭,才换成自己觉得更舒服的左手。到成为院士之后,不知是谁把他的习惯透露出去,于是遇到有宴请的场合,熟悉他的东道主都会主动帮他把筷子放在左手边,用这样的细节来体现对他的尊重。

        秦海前一世与陈贺千关系亲密,在一起吃饭的机会不下上百次,自然了解陈贺千的这个习惯。刚才他帮陈贺千把筷子挪一个位置,一来是习惯使然,二来也是在向陈贺千传递一个信息:别装了,我知道你是谁。

        谁碰上这样的事情,心中的震惊也都会如陈贺千一样。一个自己素未谋面的小年轻人,居然知道自己这样隐秘的一个习惯,而自己却还藏头缩尾地自称是什么修械所工程师,这实在是太荒唐可笑了。他拼命地在脑子里回忆着秦海这个人,却丝毫也找不到线索。对方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自己怎么会和他认识的呢?

        “小秦,你去过京城?”陈贺千试探着问道。

        “没有,我从未出过安河省。”秦海郁闷地回答道,其实前一世的他除了南北极之外,地球上的哪个角落都去过,甚至穿越都是在雪山上发生的。可是,现在他却只能说自己是个土鳖,哪都没去过。

        “你知道我是谁?”陈贺千又问道。

        “陈老师,钢铁总院高工。”秦海说道。老朋友了,装傻耍弄对方太不仗义。

        “你怎么认出我的?”陈贺千追问道。

        “这个……说来话长了。”秦海实在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要不,你就认为我是对您神交已久吧,您在钢铁学报等刊物上的论文,我全都学习过。”

        “不对,论文上怎么会说我是左撇子?”陈贺千打算追究到底。

        秦海笑道:“您是我的偶像啊,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追星就是这样追的,别说左撇子这种很明显的特征,有些明星上厕所是爱看报纸还是听音乐,都有崇拜者要研究的。和他们相比,我这个崇拜者太不合格了。”

        “呃……正吃饭呢……”坐在秦海另一边的朱崇武赶紧提醒他们了,秦海说的话题好像有些恶心人了。

        朱崇武这一打岔,陈贺千也不便对秦海继续打听下去了,他在心里琢磨着,可能是某一个自己的好友曾经教过秦海,也可能是秦海在什么报纸上看过记者采访自己的报道。可是,自己上报纸的机会总共也就那么三两次,好像也没说过什么左撇子之类的事情啊。

        岳国阳举起酒杯,致了敬酒辞,然后众人便觥筹交错地互相敬起酒来,气氛很是热烈。秦海是个小年轻,享受不到岳国阳亲自敬酒的待遇,倒是葛东岩跑过来敬了他几回酒,朱崇武也象征性地对他表示了一下。

        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安静下来,岳国阳指了指秦海,对陈贺千问道:“陈工,你看小秦说的这些,对你们修械所的工作是不是有所帮助啊?”

        陈贺千苦笑道:“岳司令,您也不用瞒了,小秦早就认出我的身份,依我看,整个安河省都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我的底细。”

        “哦?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岳国阳好生诧异,“他怎么会知道你的底细的?”

        陈贺千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不过他倒是挺应景地幽默了一句,说道:“谁知道这小年轻从哪了解到的情况,岳司令,我倒觉得他到你们部队来当个侦察兵挺合适的。”

        “哈哈,那可太可惜了。”岳国阳笑道,“那好吧,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陈教授,你觉得小秦说的这些东西,对于你们的任务有没有帮助?”

        “非常有帮助。”陈贺千道,“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谈了一下,接下来,我想和小秦认真地探讨一下,我觉得如果他能够参与我们这项任务,能够对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

        “嗯,是这样……”岳国阳点点头,然后把头转向秦海,问道:“小秦,你既然知道陈教授的身份,那么你是不是也知道陈教授现在在为我们部队做什么呢?”

        秦海摇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涉及军事机密的事情,我怎么可能知道。”

        岳国阳道:“我可以告诉你一点,陈教授他们正在帮助我们部队解决一个尖端装备上的材料问题,陈教授认为你在材料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能够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帮助。我现在正式地征求你的意见,你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

        秦海没有被岳国阳的严肃所吓住,他笑了笑,说道:“支持国防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只要岳司令信得过我,我愿意为部队贡献一份力量。”

        “不是我信得过信不过你,而是要看组织上是否信得过你。”岳国阳纠正道,“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你家庭出身没问题,在中学和技校学习期间,也没有参加过不法活动,总的说来,政治上是可靠的。不过,你如果要加入这个项目,需要再经过政治部的进一步审查,然后要签保密协议,未来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项目的情况,你愿意吗?”

        “没问题,能够与陈老师在一起工作,向陈老师学习,我非常荣幸。”秦海说道。

        陈贺千赶紧说道:“哪里哪里,我们互相学习。小秦,你刚才说的很多东西,对我也非常有启发。这些原理你是怎么想到的,等下来以后,我们再探讨探讨。”

        “那好,咱们就共同喝了这杯,祝我们的项目任务能够早日圆满完成。”岳国阳端起酒杯,依次和陈贺千、秦海碰了一下。

        吃过饭,岳国阳让秦海留在基地,自己与朱崇武、葛东岩都离开了。随后,来了几个自称是省军区政治部的人员,把秦海叫到一间办公室,认真地谈了一个来小时,把秦海的家庭出身、政治面貌、社会关系、个人简历等问题问了个底掉。

        秦海穿越过来好几天,一直也没顾得上好好消化一下自己这个身体里记忆,这下好了,他不想消化也得消化,倒是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情况熟悉了一遍。

        他这个时候才清晰地想起来,自己所占据的这个身体原籍是安河省姜山县白河镇后岭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和两个上学的妹妹。他家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除了种田之外,农闲时分还要在附近的煤矿里挖煤,以补贴家用。家里天天都在盼着他早日毕业,这样不但能够减轻家里的负担,还能够挣到工资,回馈一下家庭。

        嗯,是不是该找个时间回家去看看了,凭着现在自己的才智,至少能够让家里人生活得好一些吧?秦海一边回答着政治部人员的问话,一边在心里暗暗地琢磨着这些家常琐事。

        “好了,秦海同志,你已经通过了我们的审查,可以进入基地的项目。现在我向你宣布一下保密守则,请你认真记录,时刻牢记。”政治部的干事一本正经地对秦海说道。

        “嗯嗯,你说吧,我记下就是了。”秦海装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拿出钢笔和本子来记录着各项保密要求。其实,这些保密要求对于他来说是很熟悉的东西了,他前世参加过的各种机密、绝密项目数不胜数,脑子里装的国防机密随便说一项出来也能把眼前这个装模作样的小干事吓个跟头了。

        学完保密守则,又签完保密协议,秦海终于被带到了陈贺千的临时办公室,见到了导弹尾翼性能项目的研究团队。

        “小秦,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陈贺千见到由政治部干事带来的秦海,满脸喜色,上前拉着他的手,就开始给他介绍团队中的众人:“这位是李工程师,这位是张教授,这位是……”

        “各位都是前辈,我是来向前辈们学习的。”秦海向众人微微鞠躬,显出满脸的谦逊之色。

        “哦哦,欢迎有新鲜血液加入啊,好好干,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提出来,不要有什么顾虑。”一干专家们都牛烘烘地向秦海表现着前辈对晚辈的爱护之意。

        秦海对于众人的鼓励点头不迭,像极了一个刚出道的硕士生的模样。可是等陈贺千介绍完各位专家,又把此前的工作情况向秦海做了一个介绍之后,秦海的獠牙就露出来了。他用手指点着陈贺千在小黑板上写的一串串公式,说道:

        “恕我直言,咱们前期的工作进展缓慢,问题出在思路上。传统的高温强度材料的思路,已经不适合新型装备的要求了,咱们必须跳出传统的路子,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说,美国人在传统的4340钢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硅元素同时使材料的强度和韧度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发展出了300M钢,这是我们可以参考的。”

      ¡¡¡¡¡°àèÀïàØà¥¡±Ò»ÕóÏ춯£¬×¨¼ÒÃǵÄÑÛ¾µµôÁËÒ»µØ¡£

        “这是谁呀,怎么说话这么狂妄!”

        “刚才还显得挺谦虚的,原来都是装的!”

        “小子,敢不敢和老夫辩论三百合!”

      ¡¡¡¡Çغ£ÕâÌõ÷©Ó㣬³É¹¦µØ°ÑÕû¸öÏîÄ¿×é¶¼½Á¶¯ÆðÀ´ÁË¡£

      第四十一章 到底是多少亩

        秦海一走就是四五天,杳无音讯。宁默等人不知道秦海到底是干什么去了,一个个望穿秋水,简直像是思念初恋的情人一般。

        在这几天时间里,萧东平也在焦急万分地等待着永丰农场那边的试验结果。掐指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按每天100亩左右的耕作速度,700亩的测试边界应当已经达到了。

        “叮铃铃铃……”

        供销科的电话骤然响起,萧东平一个箭步扑上前,抓起了听筒,心里拼命地祈祷着:应该是老花的电话了,千万别是那些狗屁乡镇企业的业务电话啊!这几天,这些骚扰电话被萧东平骂了无数回了。

        “喂,哪位!”萧东平对电话里问道。

        “老萧吗,我是花国英啊。”电话里终于传来了萧东平朝思暮想的声音。

        萧东平这一刻都差点要哽咽了:“老花,你总算是来电话了,试验结果怎么样?过700亩了没有?”

        “过了过了。”花国英在电话里哈哈笑道。

        “阿弥陀佛!”萧东平下意识地念了句佛,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怎么样,老花,你通知林安宝没有?有没有让他准备好酒席,等我过去开宴?”萧东平心情大好,对着电话大声问道。

        花国英道:“老萧,你先别急啊,还有一个情况,你听完恐怕就没那么得意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