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这样直率的回答,刘航有些懵了。他扭头看了看肖伟浩,见肖伟浩的脸上也有些尴尬。正如舒布尼科夫说的那样,他们的确是研究过他的履历的,现在开出来的条件,也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如果换成普通的工程师,中方不可能开出这样的条件。可现在看来,舒布尼科夫对于这个条件并不看好,这就有些麻烦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天要价
“舒布尼科夫先生,我们刚才说过了,这个条件是可以谈的。您希望的条件是什么,完全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予以考虑的。”肖伟浩镇定地说道。
舒布尼科夫脸上带着一丝傲气,说道:“你们应当知道,在奥氏体高温合金方面,目前全世界没有几个人能够达到我的水平,在中国则一个都没有。你们这样的条件,与我的水平太不相称了。如果你们是带着这样的条件来的,我想我们没有谈下去的必要。”
这话一出口,肖伟浩和刘航的脸色都变了。刘航是做这一行的,自然知道舒布尼科夫的话是对的,如果中国有与他水平相当的专家,刘航又何苦千里迢迢跑到苏联来请他呢?可是,正因为舒布尼科夫的水平高,所以军方才提出了这样的引进条件,至少在科工委方面看来,这个条件与舒布尼科夫的地位是相称的,对方何以说没有谈下去的必要呢?
关于舒布尼科夫在苏联国内能够拿到什么样的待遇,科工委方面也是认真调查过的。在前些年,像舒布尼科夫这种专家,待遇的确是很不错的,他现在能够住着一幢独立的小洋楼,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戈氏执政之后,奉行“新思维”,追求与西方的“和解”,军工方面日益受到冷落,舒布尼科夫的待遇也就一落千丈了。相比他现在的境遇,中国方面给出来的条件,应当算是非常不错了。
当然,与舒布尼科夫同样水平的专家,在欧美国家的待遇的确是会比中国给出的待遇更好,这也是中国为什么不到欧美去挖人的原因。舒布尼科夫如果能够到西方去,自然可以要求到更好的待遇,可问题是,西方国家并不缺乏像他这样的专家,他如果要去,也只能是自降等级,去当别人的助手,慢说待遇如何,光是地位上的落差,想必这位牛气烘烘的仁兄也接受不了吧?
所有这些前因后果,科工委方面都是认真研讨过的,所以才会派出刘航和肖伟浩前来与舒布尼科夫接洽。照刘航的想法,舒布尼科夫也许会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但这种一口回绝的态度,是他始料未及的。
至于肖伟浩,他虽然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但舒布尼科夫是什么地位的一个人,他还是清楚的。对方这样说话,显然是打算狮子大开口,而这无疑是中方无法接受的。但舒布尼科夫放出了这样的话,他一时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才好。
“舒布尼科夫先生,您认为,什么样的条件是您可以接受的?”刘航忍了忍,向对方问道。
舒布尼科夫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道:“最起码,应当在你们提出的条件基础上,提高3倍。”
“这是不可能的。”刘航脱口而出,幸好他学的俄语都是正经人教的,没学过什么俄罗斯国骂,否则恐怕也免不了要曝个粗口了。
提高三倍的待遇,你怎么不去抢啊!刘航在心里骂道。三倍待遇已经远远超过西方国家给专家的标准了,有这样的钱,科工委还有必要走这种私下渠道到苏联来挖人吗,在国际猎头市场上挂个招聘启事,恐怕也能找着人吧?
说穿了,舒布尼科夫就是抓住了中方的弱点,知道中国航空领域在发动机材料方面还相当落后,而又急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所以迫切需要像他这样的专家加盟。手上有了要挟对方的资本,他也就有了漫天要价的胆气。
肖伟浩也深深地吸了口气,把一肚子邪火压下去,然后用尽可能平和的口气说道:
“舒布尼科夫先生,您是知道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苏联。我们拿出比苏联更好的待遇来聘请您,就已经体现出我们的诚意了。您说的提高三倍的待遇,我们现在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不过,我们可以承诺,随着中国经济状况的好转,给您的待遇也会逐步提高,最终达到让您满意的程度,您看如何?”
“年薪10万美元,难道中国军方这么一点钱也拿不出来吗?”舒布尼科夫问道。
肖伟浩苦笑道:“如果仅仅涉及到您一个人,即使是20万美元,我想我们也是能够拿出来的。但是,我们系统内的专家成千上万,不可能只给您一个人提高待遇,而如果大家的待遇都同步提高,这就不是我们能够承受得起的了。”
“我和他们不一样。”舒布尼科夫骄傲地说道。
尼玛!肖伟浩在心里问候着舒布尼科夫的祖宗八辈,你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就算你在某个方面是大牛,但军工又不只是你这一个方面。你搞高温材料很了不起,还有搞结构的呢,还有搞航电的呢,哪个领域没几个像你一样级别的神?中国那些本土的大牛,年薪最高也就是一两万人民币,人家也兢兢业业在干活,你仗着自己有点本事,鼻子比别人高一点,就敢开出10万美元的年薪标准?
心里是这样想的,但肖伟浩却不能说出来。他们是来挖人的,不是来骂街的,就算这一次没能把舒布尼科夫挖走,他们至少也得保持与对方的友谊,哪怕是单方面的友谊。也许过一段时间,他们还得再来求这位大神出山呢。
话不投机,大家说了几句就没词了,肖伟浩只能站起身,礼貌地向舒布尼科夫点头告辞,劝对方再考虑一下中方的条件,并且表示中方愿意做出一些让步,只是远远达不到舒布尼科夫所要求的水平而已。舒布尼科夫倒没有把话说死,同样表示自己对中方的邀请很感兴趣,希望中方再考虑一下,给他一个与他的身份相当的待遇。
舒布尼科夫的这个表态,倒是在肖伟浩的预想之中。他看出来了,舒布尼科夫现在的处境并不好,虽然牛烘烘地说自己是什么专家,但苏联不需要他,西方也不需要他,至于亚非拉的小国,就更不可能要他。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到中国去,除非他愿意守着一份清贫。他现在所倚仗的,就是中方迫切需要他的技术,他想利用中方的这个弱点,为自己争得更好的条件。
作为一种谈判技巧,肖伟浩可以考虑断然拒绝,然后扬长而去,相信舒布尼科夫最终会扛不住,反向肖伟浩低头。但是,这种技巧比拼的是双方的耐心,舒布尼科夫也许还等得起,可是中国能等得起吗?再说,谁知道舒布尼科夫会不会真的犯了轴,死活不低头,这样岂不是把事情闹得更僵了?
三个人垂着头出了门,舒布尼科夫只是送到门口,看着他们走了几步,就把门关上了。这种举动无疑是很不礼貌的,但也表现出了舒布尼科夫的一种态度,那就是自己并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走吧,先去下一家吧。”肖伟浩强装出笑脸,对刘航和秦海说道。
“刚才你们说什么呢?”秦海到这个时候,才有机会打听刚才的事情。肖伟浩、刘航与舒布尼科夫的对话,一直都是用俄语进行的,秦海听不懂,也不方便询问,所以不知道他们是在哪个地方出现了分歧。
“漫天要价呗!”刘航恨恨地说了一句,然后把刚才的对话过程简单向秦海复述了一遍。秦海却听得很认真,有些地方还追问了一下舒布尼科夫的原话,然后细细地品味着对方的意图。
“小秦,你也不用分析了。这个姓舒的家伙,内心是想去中国工作的,你别看他显得牛,其实日子过得也很拮据,这一点从他太太的穿着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不过,他吃准了咱们需要他的技术,所以跟咱们咬着待遇不放。我们现在也不便一口回绝,下一步就看谁能够抻得过谁了。”肖伟浩道出了其中的奥妙。
“他说自己是世界上排名前几位的大牛?”秦海问道。
刘航点点头道:“这倒不是他吹牛,在奥氏体高温合金方面,他的确有几把刷子。而这个问题是困扰咱们发动机研究的拦路虎,咱们国内在这个领域落后太多了。”
“这厮懂英语吗?”秦海又问道。
“怎么?”肖伟浩有些诧异,不知道秦海为什么问起这样一个问题。
秦海道:“如果他懂英语,我打算去跟他聊聊,灭灭他的威风。如果他不懂英语,就不好办了。你们二位刚才和他聊了那么久,如果现在来给我当翻译,他脸上会有些挂不住的。这些知识分子,要的就是一个脸面。”
“他懂英语。”刘航肯定地说道,“在他的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原版的书籍。他这样的学者,不可能不懂英语的。不过,小秦,你想怎么灭他的威风,他在他这个领域里的成就,可不是虚张声势的,别说你,就算是我,要和他在技术方面对话,都只能是甘拜下风。”
“呵呵,他不是虚张声势,可他架不住我虚张声势啊。”秦海笑着说道,“这样吧,你们二位到车里去坐着,我回去和他聊一聊。你们放心,我只是去请教问题的,实在谈不妥,也不会影响到你们的事情。”
第三百六十五章 请教一下
正如秦海自己说的那样,要搞高温奥氏体合金材料研究,他肯定不是舒布尼科夫的对手,但如果仅仅是虚张声势,十个舒布尼科夫捆一块,只怕也要被秦海团灭。秦海的优势在于他拥有比舒布尼科夫超前20年的知识,把这些知识虚虚实实地展现出来,足够把舒布尼科夫的心理优势给彻底挫败了。
刘航并不了解秦海的背景,在他想来,秦海不过就是一个商人而已,当然,这是一个颇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一定科学素养的商人,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尊重的。但要说去与舒布尼科夫这样的顶级专家对话,这就未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他说道:“小秦,舒布尼科夫是搞高温奥氏体合金材料方面的权威,你懂得什么叫奥氏体合金吗?”
“奥氏体,当然懂了,奥林匹克嘛。”秦海嘻嘻笑着答道。
“什么奥林匹克,奥氏体,不是体育!”刘航差点让秦海给噎死,把奥氏体当成奥林匹克,你还去灭舒布尼科夫的威风,你这叫送脸下乡好不好,错了,应该是送脸出国。
“老刘,消消气,让他去。”肖伟浩拍了拍刘航的肩膀,说道,“没准小秦跟这个姓舒的谈谈奥林匹克,还真把他给说服了呢。”
“肖处圣明。”秦海得意地一笑,跑到车边,从车厢里抱下一件食品,又顺了几瓶酒,便向舒布尼科夫家走去了。刘航欲上前拉他,却被肖伟浩给拦住了。
“老肖!”刘航猛地一跺脚,“他连啥叫奥氏体都不懂,去丢什么人啊。他丢得起这人,我还丢不起呢!”
肖伟浩笑道:“老刘,你真是聪明一时,糊涂一世,这个秦海是那么无知的人吗?他就算再不懂,也不会觉得奥氏体就是奥林匹克体育吧?你怎么这么不识逗啊。”
“他是逗我?”刘航好像有些明白了,是啊,秦海不像是这么不学无术的人啊。
肖伟浩道:“你难道不知道吗,秦海是热喷涂机的专利所有人,他在材料学上的造诣能浅得了吗?他敢这样说话,肯定就是有一些把握的,咱们就等着看他如何表现好了。”
“可……舒布尼科夫毕竟是专家啊,这不是随便编几句话就能够蒙过去的。”刘航还是心有余悸地嘟哝道。
秦海知道肖伟浩和刘航心里在想什么,他也懒得去解释这些事情,更何况有些事情原本就是无法解释的。他抱着一堆食品来到舒布尼科夫家门前,再次敲响了房门。
“你有什么事情?”舒布尼科夫开了门,看到敲门的是秦海,不由得沉下脸问道。
“我是来给您送点礼物的。”秦海用英语说道,“不管您最终是否会和我们合作,这些礼物请您务必收下。”
“那……那就谢谢你,谢谢肖先生和刘先生了。”舒布尼科夫看着秦海手里琳琅满目的物品,尤其是苏联人最钟爱的烈性白酒,终于没舍得拒绝,而是从脸上挤出了一丝笑意,同样用英语回答道。
“我可以帮您把这些东西送进去吗?”秦海问道。
“当然,我也来拿一些吧。”舒布尼科夫接过了秦海手里的酒,与秦海一道把东西搬进了屋。
听到外面的动静,舒布尼科夫的太太也跑了出来,看着放了一地的食品,她喜笑颜开:“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东西我在城里的中国商店看到过,都是非常昂贵的。”
拿人手短,舒布尼科夫也没法给秦海脸色看了,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客套道:“谢谢你,你怎么称呼?”
“我姓秦。”秦海答道。
“哦,秦先生……你需要坐一会吗?”舒布尼科夫看到秦海似乎没有告辞的意思,感觉有些诧异。在他想来,秦海既然是来送东西的,东西送到了,也就该走了,哪有站在那里不动窝的道理。人家不肯走,自己当然只能请对方坐下,这也是起码的待客礼仪了。
秦海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嗫嚅着说道:“舒布尼科夫先生,如果您允许的话,我有几个学术上的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太不礼貌了。”
“学术上的问题?”舒布尼科夫一愣,不对啊,这个年轻人不是跟着军方那俩人来聘请自己去中国工作的吗,怎么一转身就开始请教起学术问题来了。
尽管带着疑惑,舒布尼科夫还是指了指沙发,说道:“既然你有什么问题要询问,那就请坐下吧。”
秦海侧着身子坐下,然后说道:“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搞金属材料研究的技术人员,我的导师是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的陈贺千研究员。这一次,我是受军方的派遣,来给肖先生和刘先生当助手的。”
“陈贺千?”舒布尼科夫点了点头,他是听说过这个名字的,虽然双方搞的方向不一样,但至少都与金属材料有关,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专家。秦海自称是陈贺千的学生,那么有问题要向自己请教也不算是意外了。
秦海接着说道:“我听说,舒布尼科夫先生是高温奥氏体合金材料方面的权威,我正在做的论文正好与此问题有关,所以这一次听说能够有机会拜访舒布尼科夫先生,我非常激动。我在研究中遇到了几个难题,不知道舒布尼科夫先生能不能给我一些指点。”
“你也是搞高温奥氏体合金材料的?”舒布尼科夫问道,“据我的印象,陈贺千先生并不是搞这个的。”
“陈老师一直在搞高温合金材料。”秦海说道,“至于奥氏体材料,他也是应军方的要求在做,我是他的助手,是主攻这个方向的。因为有些研究涉及到保密,所以您可能不太了解。”
这番话说得虚实结合,还真是把舒布尼科夫给绕进去了。陈贺千的确搞过高温合金材料,但并非专门搞这个方向。至于说奥氏体材料,那就完全是秦海的胡扯了,但舒布尼科夫没法知道秦海是胡扯,人家不是说了吗,这是帮军方搞的保密研究,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的吧?
“你说吧,你在研究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舒布尼科夫不想再纠缠这个问题,直接向秦海发问了。
秦海道:“是这样的,我和陈老师现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是关于碳的质量分数在0.4%条件下的铁碳晶胞价电子结构计算问题。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奥氏体价电子结构的晶格常数增大,铁原子向较低杂阶迁移。我们分别几种构造了高温下相结构因子随碳含量增加时的变化曲线,现在困扰我的是,到底应当用指数函数,还是用韦伯函数,或者用冈帕兹函数,不知道舒布尼科夫先生对此有什么建议。”
“……”舒布尼科夫傻眼了,晶格常数增大是指什么,还有相结构因子随碳含量增加之后的变化曲线……我没玩过这个啊。
“对不起,秦先生,可能是我的英语水平不太好,你刚才说的问题,我没有完全听明白,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舒布尼科夫开始玩起了耍赖的把戏。
秦海装出惶恐的样子,连声道歉道:“哎呀,怨我,怨我,我的英语太差了,表述上肯定很不规范。这样吧,舒布尼科夫先生,您能给我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吗,我把有关的问题列出来,以您的专业水平,肯定一看就明白了。”
舒布尼科夫给秦海拿来了纸和笔,秦海沙沙沙地在纸上写开了,有晶格的模型,有相关函数,边写边说,似乎全然没有看到舒布尼科夫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就是这样一些粗浅的问题,您看应当如何解释。”秦海放下笔,满脸虔诚地看着舒布尼科夫,问道。
“嗯嗯,这是一个我们过去已经解决的问题,当然,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我得再回忆一下。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当时也是难住了我们很多人的,想不到你们也已经研究到这个程度了,实在是让人惊讶啊。”舒布尼科夫尴尬地笑着,支支吾吾地评论道,眼睛却一直在死死地盯着那几个公式,心里翻起了巨浪。
以他的学术水平,怎么会看不出秦海写的这些东西的确都是与高温奥氏体材料研究相关的重要理论,他甚至能够想象得出,如果这些理论得到突破,有关高温奥氏体材料的研究将会产生一个重大的突破。可问题在于,他对于这些内容一无所知,这根本就不是他熟悉的研究范式,而是一套全新的东西,别说让他马上作出解答,就算让他理解其中的奥妙,恐怕都得花上几个月的时间。
难道中国人在高温奥氏体材料研究方面,已经走得这么远了吗?既然他们有这样的知识积累,为什么还要来找他呢?对了,一定是中国人误以为他掌握的技术比这些内容更高深,所以才守着自己的专家不用,跑到苏联来请他去做研究。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此前的这番做作,就显得十分可笑,而且也十分危险了。如果中国人因为无法答应自己提出的条件,最终放弃了聘请他去中国的想法,那他可就是弄巧成拙、鸡飞蛋打了。
µÚÈý°ÙÁùÊ®ÁùÕÂ ÚÆÃĵØÐ¦ÁË
舒布尼科夫患得患失,脑子里更没有空间来思考秦海提出的问题了,事实上,这些问题也的确不是他能够回答得上的,秦海说的这些东西,是建立在许多尚未提出的理论基础上的,舒布尼科夫又不是穿越者,哪里能够回答得出如此超前的问题。
为了显得自己不是那么无知,舒布尼科夫开始东拉西扯地询问秦海一些技术问题,以求通过秦海的回答,搞清楚秦海刚才所写的模型是怎么回事。秦海倒也坦然,舒布尼科夫问的问题,他懂的就呱啦呱啦说一通,不懂的就摇着脑袋表示自己学艺不精,请老师指教。
秦海越是如此,舒布尼科夫就越发感到震惊。从秦海的回答中,他能够判断出秦海的确是一个半担水的学生,很多方面并不很专业,所以肯定不是什么扮猪吃虎的大牛。但秦海偶尔冒出来的几个名词,又让他觉得汗流浃背,不知道中国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何种深不可测的程度。
聊了一会,舒布尼科夫不敢再问下去了,他担心把秦海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之后,自己会被问得哑口无言,那时候就不好收场了。他摆出一副怪叔叔般的笑脸,拍着秦海的肩膀,说道:
“秦先生,你是一个非常聪明也非常有前途的年轻人,你提出的这些问题,我虽然现在也可以给你一个回答,但可能不够完善,会对你产生误导,这是不好的。所以,我打算再看看资料,整理一下思路,再给你一个答复,你看如何?”
“多谢舒布尼科夫先生,你的严谨治学态度,真是可以作为我的楷模。”秦海忍着笑,认真地回答道。站在他的高度,岂能听不出舒布尼科夫是在打马虎眼,明明是自己不懂,还说什么怕误导秦海。不过,秦海是来请人的,不是来打脸的,当然不能直言不讳地说舒布尼科夫在装那啥了。
“你们在赤塔打算呆几天啊?住在什么地方?你看,你们送了我这么多东西,我不去你们的住处拜访一下,显得太不礼貌了。”舒布尼科夫和蔼可亲地问道。
秦海知道,舒布尼科夫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他此前断然拒绝了肖伟浩他们的邀请,现在开始有些担心肖伟浩一去不复返。他打听中国代表团的住处,又说出于礼貌要去回访,自然是想创造出与肖伟浩再次见面的机会,届时,他就可以委婉地低头,接受中国人的条件了。
说到底,就是秦海刚才亮出来的底牌,击溃了舒布尼科夫的自信心,让他意识到自己其实也不是什么天下无双的牛人,再这样扮酷的结果,就会变成装叉装成傻叉的典型了。
肖伟浩和刘航二人坐在卡车的驾驶室里,等了不大一会,便看到秦海从舒布尼科夫家里出来了。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刚才那个舍不得多走一步路的大牛人,居然一直把秦海送到了卡车边上,还隔着玻璃窗向肖伟浩和刘航二人轻轻招着手。
“舒布尼科夫先生,您怎么出来了,这么冷的天。”肖伟浩当然不能再坐在驾驶室里了,他赶紧拉开车门,跳下车来,与舒布尼科夫打招呼。
“我是来感谢你们的慷慨馈赠的。”舒布尼科夫脸上的笑容很是亲切,让肖伟浩都有些怀疑秦海是不是刚刚制造了一个假的舒布尼科夫出来哄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位大牛笑得这样甜的,肖伟浩在他的笑容中甚至看到了几分谄媚……
尼玛,有没有搞错,我居然能想到谄媚这个词!肖伟浩被自己的丰富想象力所震惊了。
“你们还要去找其他的工程师吗?”舒布尼科夫问道。
“是的,我们还打算去拜访一下马尔托斯、兹巴纳茨基等几位。”肖伟浩说道,这也不算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事情,告诉舒布尼科夫也无妨。
“哦,你是说马尔托斯吗?我和他是老朋友了,需要我和你们一起去他家吗?他可是一个老顽固,除非是我去跟他说说,否则他不一定会答应你们的邀请的。”舒布尼科夫热情地说道。
“这太好了,舒布尼科夫先生,有您的帮助,我们的工作肯定会更有效率的。”肖伟浩喜形于色地说道,这一回他可不是作伪,他是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了。
想想看,舒布尼科夫刚才还说不能接受中方的条件,现在居然要帮中方去做马尔托斯的工作,这个表态本身就反映出了他的意向。如果他自己都不愿意为中国人做事,他如何能够去说服马尔托斯呢?
也就是说,秦海进去这么一会工夫,居然真的把舒布尼科夫给说服了,或者换句话说,他真的把舒布尼科夫的威风给灭掉了?刘航好歹也是专业人士,在舒布尼科夫面前都没有说话的余地,秦海何德何能,居然能够把舒布尼科夫给镇住了。这个动辄以商人自居的秦海,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啊。
秦海看着肖伟浩的脸色时红时白,似乎在想什么问题的样子,知道自己的表现让肖伟浩感到吃惊了。他也不做什么解释,只是笑了笑,对肖伟浩说道:“既然有舒布尼科夫先生出面,后面的事情应当就简单了。我今天还约了乌特金和瓦维洛夫,要去石油机械联合工厂看看设备,就不陪着你们转了。”
“老舒这边,你都说好了?”肖伟浩低声地向秦海求证道,他们之间交谈自然是用中文,而舒布尼科夫是不懂中文的,所以也不用担心泄露秘密。
秦海微微一笑,道:“我想他是想明白了,你们最好给他一个台阶,适当地把给他的待遇提高一点,哪怕是象征性的一个让步,我想他就会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