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材料帝国》-第10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海也懒得跟李林广过多解释,他知道,虽然自己把关键路径都描绘出来了,但李林广要完成这项研究,需要付出的人力和财力都是不可胜数的。就拿热喷涂使用的喷枪来说,材料必须满足耐高温高压的要求,价格十分昂贵。要最终设计定型,还不知道要设计多少个版本,光是试制费用,这区区20万恐怕都不够。

        李林广也是在安河工学院这样一个小庙里呆得太久了,缺乏承担大型科研任务的经验,所以对于经费没有太直接的感觉。

        “李老师,您就先别管钱多钱少了。我现在的要求就是,不惜代价,必须在2个月之内把工艺和设备搞出来,这样才能赶得上3个月后的耕作设备博览会,您能够做到吗?”秦海问道。

        李林广道:“时间倒的确是够紧张的,不过你放心,既然我敢答应下来,就肯定不会耽误你的事情。我今天晚上就去找老岳,把他们系的研究生和我们系的研究生都动员起来,大家加班加点,毕竟这也是为国争光的事情嘛。”

        “好吧,用这个口号倒也的确更合适一点。”秦海笑了,尽管社会上已经流行“一切向钱看”的说法,但在学校里,有时候一些政治性的口号还是更有作用的,至少能够让校方感到满意。秦海以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如果给学生和老师的加班费给得足一点,再加上拿到国际大奖之后的政治荣誉,应当足以让大家废寝忘食地工作了。

        以李林广的能耐,两个月时间,要拿出一套基本能满足需要的热喷涂装备,还是比较有把握的,秦海对这位“扫地僧”有足够的信心。

        “对了,李老师,最后再补充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论文,署名权统统归你,你尽管拿去发表。我只需要最终的专利技术即可。”秦海轻描淡写地又给李林广许下了一个莫大的好处。

      µÚ¶þ°ÙËÄÊ®°ËÕ µª»¯îÑÊǸÉʲôÓõÄ

        李林广攥着秦海画的草图兴冲冲地回去了,秦海答应他会马上派人到红泽来和他签订一个委托研究协议,以便拨付研究经费以及明确未来成果的归属。秦海倒不担心李林广会把他的思想剽窃走,自己另起炉灶把技术研究出来,以占有这项技术的巨大收益,因为他在前一世就对李林广非常熟悉了,知道李林广的人品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离开工学院之后,秦海打了辆出租车,来到了安河省军区。到大门口,正准备掏证件登记的时候,倒是碰上了一位熟人,他的老乡黄征。

        “秦……秦……”黄征看着秦海,面露欣喜之色,却支吾着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秦海才好。照着过去,他应当是对秦海直呼其名,或者叫秦海的小名,但知道秦海与岳国阳都有交情之后,黄征就不敢再这样称呼秦海了,可是要想找一个合适的称谓,仓皇间又想不起来。

        “黄征,你还在这呢?”秦海知道黄征为什么尴尬,他笑嘻嘻地向黄征打着招呼,岔开了有关称呼的问题。

        “是啊,我本来今年要复员的,不过,朱处长说准备推荐我去上军校……”黄征把头凑近秦海,低声地说道。很显然,上军校这事对于黄征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他说话的时候,语气里还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秦海笑道:“好啊,这一上军校,回来就是军官了吧?恭喜你啊。”

        黄征腼腆道:“这不是多亏了你吗,自从你跟葛排长打过招呼之后,他和朱处长都特别关照我。年前刚提拔了我当班长,现在又说要送我去军校,我知道,这都是你的面子。我爸还一直说要找机会谢谢你呢。”

        “都是同乡,这不都是应该的吗?”秦海随意地说道,“对了,岳司令在吗,我想拜访他一下。”

        这句话可把黄征给问倒了,以他的身份,哪有资格知道司令员的动向。他愣了一下,才问道:“哦,岳司令……你跟他约过没有?”

        秦海摇摇头:“没约过,我是正好有点时间,就想着过来拜访一下了。”

        黄征无语了,眼前这位仁兄真是把岳司令当成村长了,想来拜访就来拜访,没点敬畏之意。不过,他也知道,秦海在岳国阳面前还真有这样的地位,作战处的朱处长跟他说过有限的几次话,每一次都是必然要提到秦海这个名字的。

        “我先帮你打个电话问一下吧。”黄征怯怯地说道。

        果如黄征所料,电话打过去,马上就有了回音,岳国阳指示让警卫带秦海到办公室去见他。

        “让我看看,秦大老板是不是又胖了。”

        秦海走进岳国阳办公室,岳国阳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嘻嘻哈哈地对他调侃道。社会上刚刚开始流行“老板”这样的称呼,在岳国阳看来,拥有平苑特钢厂这样一份产业的秦海,自然就是大老板了。

        “岳司令这是要让我无地自容啊。”秦海在沙发上欠身坐下,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答道。他这般做作也是必要的,领导跟你开玩笑,你必须要有所反应才行,否则就是不给领导面子了。

        “叫你大老板,可没错吧?去年一年,光军铲这一项,你那个平苑特钢厂挣了有200万吧?嚇,好家伙,200万,你最起码是平苑首富了吧?”岳国阳兴致勃勃地评价道。以他的地位,自然不会对秦海的财富感到眼红,但感慨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秦海只是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能够身家过百万,的确让人惊讶了。

        秦海的财富当然不止岳国阳看到的这一点,事实上,军铲的业务对于秦海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主要业务了。不过,这两年时间里,秦海生产军铲,经岳国阳之手销往国外,省军区从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利润。

        这点钱相对于上级拨付给省军区的军费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好处在于能够灵活使用,不像军费拨款那样必须专款专用。岳国阳依靠手上这个小金库办成了不少事情,因此对秦海也颇有好感。

        调侃完毕,岳国阳问起了秦海的来意。秦海笑道:“其实也没啥事情,只是很长时间没有听到岳司令的教诲,担心自己思想落后了,所以就专程过来了。”

        “小滑头!”岳国阳用手指了指秦海,骂道,“就冲你拍马屁拍得这么厉害,我也知道你肯定有事情要找我,说不定还是什么麻烦的事情呢。说说吧,我如果能够协调的,就帮你协调一下。”

        “既然是这样,那我就想想,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请岳司令出马的。”秦海装模作样地说道。

        岳国阳知道秦海在装相,他也装出不耐烦的样子,说道:“有事你就快说,再不说我可就不管了。”

        “别别别,岳司令,您这样一说,我想起我还真的有事要麻烦您。”秦海赶紧说道。

        “说吧,什么事情?”岳国阳道。

        秦海道:“我刚从京城回来,农业部的崔副部长交给我一项任务,要我研究出耐用达到2500亩以上的旋耕刀片。现在具体的工艺问题我倒是有点眉目了,但涉及到的材料有点困难,我想请岳司令帮帮忙。”

        “什么材料?”岳国阳问道。

        秦海道:“一种叫作氮化钛的陶瓷粉末,要求粒径不大于25微米。我想了一下,民用领域恐怕很难找到,但军用领域应当是有的,我想请岳司令帮我弄到一些。”

        “氮化钛……这是干什么用的?”岳国阳皱着眉头问道,这种东西他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如果这不是什么敏感物资,他倒不介意去帮秦海打听打听。但如果是敏感物资,那他就爱莫能助了。

        秦海把氮化钛的功能简单介绍了一下,这种东西其实应用范围很广,平常可以用作装饰涂层,也可以作为高温润滑剂,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使用。不过,秦海要做热喷涂,需要纯度较高和粒度较小的氮化钛粉末,这样的粉末在民用系统里也能找到,但秦海没有这样的关系,相比之下,倒是通过岳国阳的关系在军用领域里找找,可能会更为方便。

        “你把具体要求写一下,我让我在国防工办的战友去了解一下。”岳国阳听秦海这样一介绍,也就没什么担心了,直接应承了下来。他知道秦海不是一个轻佻的人,他既然向岳国阳开口要找这些东西,自然就是有重要用场的。

        秦海怕夜长梦多,倒也不耽搁,当场向岳国阳要了几张纸,就开始写要求了。他足足写了有二十分钟,把几张纸都写满了,这才交到了岳国阳的手里。

        “怎么这么多?”岳国阳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一堆内容,奇怪地问道。

      ¡¡¡¡Çغ£×°³öÒ»¸±ÄÑ¿°µÄÑù×Ó£¬Ú«Ú«µØËµµÀ£º¡°ÎÒÏëÁËһϣ¬¼ÈȻҪÂé·³ÔÀ˾ÁîÒ»»Ø£¬¾ÍË÷ÐÔ¶àд¼¸Ñù¶«Î÷ÁË¡£³ýÁ˵ª»¯îÑÖ®Í⣬ÎÒ»¹ÏëÊÔÒ»ÊÔ̼»¯îÑ¡¢Ì¼»¯ÎÙ¡¢Ì¼»¯¸õ¡¢Åð»¯ï¯¡¢Åð»¯îâ¡¢¹è»¯îâ¡¢ï¯Ëáþ¡­¡­¡±

        热喷涂工艺一经突破,后面的事情就是用不同的材料去进行实验,每一种材料都可以产生出不同的喷涂效果,满足某种特定的材料性能要求。秦海列出来的这些材料,都是后世经过实验证明可以用于热喷涂工艺的材料,他已经打定主意,等李林广把氮化钛的热喷涂工艺研究完之后,就让他再接再厉,把其他材料的实验也一个一个地做出来。要知道,每更换一种材料,就可以申请一项新的专利,谁先占着这些坑,未来就能够捞到更多的专利收益。

        岳国阳听得脑袋发胀,他摆摆手,打断了秦海像报菜名一般的陈述,指着那几张纸说道:“够了够了,你说的这些,都写在上面了?”

        “嗯……还没写完,先找这些吧,以后再说其他的。”秦海答道。

        “唉!你可真会给我出难题。”岳国阳假意地叹了口气,又看了看那几张纸,然后说道:“好吧,看在你为我们军队建设做了这么多贡献的份上,我就卖个面子,帮你去联系一下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这里面有些东西涉及到国防机密,或者可能危害社会安全,那我可不能帮你。”

        “您放心吧,我列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不涉密的,只是在民用渠道里不太容易弄到而已。”秦海解释道。

        “真不知道你这个脑袋瓜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岳国阳佯装恼火地嘀咕了一句,然后郑重其事地把秦海写的清单收了起来,准备改天就去帮秦海联系一下。

        再接下来的事情就真的是闲聊了,不过,为了表示对岳国阳的感谢,秦海答应再给省军区捐献一批物资,另外还可以按平价向省军区提供一批钢材和水泥,用于修缮营房。这些年国家压缩军费的力度很大,省军区也是捉襟见肘,秦海随便这样支持一下,也能帮岳国阳解决不少难题了。

        岳国阳毕竟是个司令员,没那么多闲工夫和秦海聊天。两个人又说了几句之后,秦海便自觉地起身告辞了。

        离开省军区,秦海到长途汽车站坐上长途车,回到了平苑。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人眼红了

        “哥,你回来了!”

        秦海的脚刚刚踏入家门,正在客厅里看着电影画报的小妹妹秦玲便惊喜地扑了上来,不容分说地把两只手直接挂到了他的脖子上,如同小时候那样。其实秦玲这会也已经是个16岁的大姑娘了,她如此亲昵的举动,让秦海都有些觉得尴尬。

        “干嘛呢,干嘛呢,多大的姑娘了,还这样!”秦海虎着脸训道。

        “人家想你了嘛!”秦玲一边说着,一边松开秦海,开始翻秦海拎回来的包,嘴里还问道:“你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了吗?”

        听到外屋的动静,从里屋里又钻出来两个女孩,正是秦珊和宁静。由于平苑特钢厂的利润不少,秦海已经让父亲在钢铁厂的厂区内建了几幢新宿舍楼。现在他家住的是宿舍楼里最大的户型,足足有160平米之多,在当年算是巨无霸一级的大房子了。秦珊和秦玲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宁静平时放学之后,也会跑到这里来与秦珊一起做作业,这三个女孩子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如胶似漆来描述。

        “哥,你回来了?”秦珊浅浅地笑着,向秦海问候道。

        宁静却是蹦蹦跳跳地跑上前,偏着头上下打量了秦海一番之后,笑着说道:“唔,好像是胖了点,看来京城的饭比咱们平苑的好吃。对了,秦海,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出去玩啊?”

        “去哪玩啊?”秦海呵呵笑着问道。

        “去京城啊,或者去浦江也行。”宁静答道。

        “你不用上学吗?”秦海道。

        宁静装出一脸的苦相,抱怨道:“还说上学呢,我和小珊都快累死了。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我们现在忙得连吃饭的时候都没有,你说,你要不要慰劳我们一下?”

        “呵呵,可以啊,要怎么慰劳?你们想吃啥,我去给你们买。”秦海大包大揽地说道。

        “我想吃你上次带回来的西班牙巧克力。”宁静说道。

        这回轮到秦海苦着脸了:“我的姑奶奶,这可给我出难题了,我又没出国,上哪给你买进口巧克力去?对了,过三个月,我说不定能去一趟巴西,要不到时候我给你带巴西巧克力吧,怎么样?”

        “你要去巴西啊?能不能带我去?”宁静一脸馋兮兮地问道。

        “我也要去!”秦玲把手举得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般,大声地申请着。

        “这个还真不是我说了算的。”秦海无奈地摆了摆手。他蹲下身,从自己带回来的包里翻出几包草原牛肉干,那还是王长松送给他的。他把牛肉干分发到三个姑娘手里,然后对秦珊问道:“小珊,爸在哪呢?”

        “这个时候肯定是在车间吧。”秦珊看看挂在墙上的石英钟,说道。

        “嗯,那你们先继续学习吧,我去找爸了。”秦海说着,便往外走。

        “去吧去吧,顺便把爸爸叫回来吃饭。”秦玲答道,随后三个姑娘便欢天喜地地嚼着牛肉干,各忙各的事情去了。

        秦海从家出来,向着车间的方向走去,心情愉快地欣赏着这一大片厂区。

        与两年前相比,平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原来那些破旧的房子都已经被推掉了,代之而起的是新建的行政办公楼、宿舍楼、科研楼、小商店、浴室等建筑。在生产区,原来那座破旧的高炉已经被拆掉,新建了三座颇具规模的单层厂房,里面安置着新采购的电炉和连铸、连轧设备。

        生产区后面那两座废渣山倒是依然如旧,自从出了岸田邦夫企图骗取废矿渣的事情之后,大家对这些废矿渣开始重视起来,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宝贝。不过,到目前为止,秦海还没有能够腾出手来搞废矿渣的稀有元素提取,这其中涉及到的提取工艺颇为复杂,对设备的要求也很高,不是秦海现在能够办到的。

        秦海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向前走,早有路过的工人发现了他的行迹,并且迅速地通报给了正在车间里与人商量生产问题的秦明华。秦明华大步流星地从车间里走出来,笑眯眯地迎向儿子,喊道:“小海,你回来了,回家了没有?”

        “爸,我刚从家里过来。”秦海走上前,笑着说道,“小珊她们让我来喊你回家吃饭呢。”

        “吃饭不急。”秦明华道,“对了,你前一段说去了京城,怎么样,农业部的事情办好了吗?”

        秦海是个孝子,不管到什么地方去出差,但凡有点机会,就会给家里通个电话,报告一下自己的行踪。其实这也是他从后世带来的习惯,在当年,出差的人心疼长途电话费,很少有这样随时与家里取得联系的情况。

        “都办妥了,农业部的崔部长采纳了我的意见,下一步很可能会给我们青锋厂派一些新任务下来呢。”秦海回答道。

        父子俩又聊了几句京城的事情,秦海把话题扯回到了钢铁厂,他问道:“爸,这几个月的生产情况怎么样?”

        听到秦海的问话,秦明华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不太顺利,上个月差点没完成给西班牙的那批特种钢材,好在最后两天师傅们拼命加班,才算没误了合同。”

        “怎么会这样?”秦海一愣。

        现在平钢的生产条件与过去相比,已经好得多了。冶炼特钢用的原材料是直接从国外进口的,不再需要利用废旧合金钢去进行艰难的搭配。炼钢设备得到了改进,已经拥有了四座不同容积的新电炉。至于炼钢工人,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全都是老平钢的退休工人,而是增加了一些从其他企业挖来的优秀技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反而会出现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呢?

        “树大招风啊,咱们厂子办得好,有人眼红了。”秦明华低声说道。

        秦海惊问道:“你是说,有人敲诈咱们厂?”

        秦明华道:“还不仅仅是敲诈的事情,有人想吃掉咱们厂呢。你前几次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本来想跟你说说,叫你回来想想办法。听你说在忙国家的事情,我又怕影响你……”

        “……”秦海无语了。没办法,在老一代人心目中,农业部的事情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国家任务,是值得舍弃一切个人利益全力以赴去完成的。自家的产业已经到了被人威胁的地步,老爷子居然还对自己保密,理由居然是怕影响自己的工作。秦海很想对父亲说:农业部那点事,换了谁都能做,自己家里的厂子如果丢了,可就糟糕了。不过,事情也已经过去了,他再这样说又有何必要呢?

        “爸,你别急,咱们上办公室去,你把事情跟我说说,我看看是哪个不开眼的,敢把主意打到我头上来。”秦海一边安慰着父亲,一边牙痒痒地放着狠话。

        两个人进了一间办公室,面对面坐下,秦明华这才把厂子前一段时间遭遇的事情向秦海一五一十地做了个介绍。

        原来,平苑特钢厂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给外人的印象还是原来那个亏损、倒闭的样子,因此也没什么人会打钢铁厂的主意,再加上市里的柴培德、县里的郭明和潘胜杰等人对厂子都颇为关照,所以钢铁厂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外界的麻烦。

        平钢开始赚钱之后,一方面是工人们的待遇改善了,另一方面厂子里也大兴土木,颇有一些欣欣向荣的景象。于是周围的一些人就开始惦记起这家厂子了,隔三岔五就有人打着各种旗号前来占点便宜,比如什么工商、税务、卫生、公安、电力等等,都是企业惹不起的神。这种情况持续了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

        秦明华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他知道一家企业要想在当地生存,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是必须要打点到的,因此对于这些前来敲诈的单位,他一律是笑脸相迎,总是能够让人家多少拿到点好处回去,不至于伤了面子。

        以往柴培德还在市里当副市长的时候,各家单位对于平钢的骚扰还不敢太过分,也就是偶尔来吃顿饭,拿几包烟,逢年过节再收点年货之类。柴培德调走之后,新来的副市长缪永华与平钢没有任何关系,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关照。各家单位感觉到这个变化之后,手就伸得越来越长了。

        在那个年代,私营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多数私营企业不过就是街上的小饭馆、小商店之类,鲜有如平钢这样家大业大的私营工厂。县里的各个部门对于国有企业虽然也会巧立名目地进行敲诈,但毕竟不如敲诈私企这样轻松,于是乎,各种变本加利的要求不断地被提到秦明华的面前,让他觉得苦不堪言。

        “他们都有些什么要求呢?”秦海问道。

        “这可就多了。”秦明华掰着手指头给儿子算道:“安排子女到厂里来工作,带客人来厂里吃饭,让厂里帮他们报销各种单据,还有人看中了咱们新盖的宿舍楼,要求给他们留几套大户型……好在咱们生产的是特种钢材,县里没有人用得上,否则他们能把咱们的库存都搬空了。”

      第二百五十章 手伸得太长了

        秦海听着秦明华的叙述,尽管心里不断地升腾起怒火,但还是努力地在脸上保持着平静,他对父亲问道:

        “爸,你刚才还说,有人想吃掉我们厂,这又是什么意思?”

        秦明华道:“这是前几天的事情,厂里来了几个小年轻,看起来都不到30岁的样子。其中有两个人是咱们平苑的,厂里有师傅认识他们,说是县里两位领导的孩子。不过,领头的是一个叫郑博佳的,他说他是从北溪来的。听他们同来的人介绍说,他是市里郑书记的孩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1: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