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机动战士WS》-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有一点,不管是铁球还是人形机动战士的外形都不符合大气层内高速作战所需要的空气动力学,飞行灵活度受到极大制约。在这方面,说实话机动战士还真是不如老式战机好用,只有少数高端机型具备通过外挂装置来改善空气动力学的能力。

        总体而言,如果真到了需要对地作战的那一天,太空军也会以专门的空降部队为主力,拿铁球部队去填坑的行为不是智者所为。因而太空军可以不要求铁球驾驶员掌握对地作战技能,对于被定位为精英阶层的机师们却不能放宽要求。就算暂时没机会,也至少必须知道对地作战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打,不至于到了需要他们的那一天才来抓瞎。

        此时风宇注意到自己的MA身上附着了一层厚厚的透明胶状物,那是人类进入宇宙时代之后新研发出来的升华型烧蚀材料CJ(CarbonJelly)。CJ具有极佳的隔热效果,吸收一定热量之后会逐层升华气化,气化所形成的气体保护膜覆盖在机体表面,会大大降低与空气的摩擦力。

        最为关键的是CJ不同于一般硬质烧蚀材料,本身是柔性材料,涂覆于机动战士表层之后,对其肢体关节的运动产生的影响最小,使得机动战士即便在降落大气层的过程中,也能拥有相当程度的作战能力,不至于像颗陨石那样无法动弹直挺挺地砸落地面,也不用在接近地表时还要挂个减速伞慢悠悠地飘在空中给地面火力当靶子。

        对地模式缩小了战场范围,相比于广袤无垠的太空,加上大气层厚度直径也不过是一万多公里的行星只能算是个小舞台。既然如此,对地模式一开始就将准机师投放在了靠近大气层的地方,战场上也没有敌军的机动战士存在,而是假定敌方太空军已经被完全击溃。准机师所要做的就是冒着地面的防空火力封锁,强行降落地表并前往集结地。

        风宇控制着MA做了几个常规动作,以此感受CJ涂层对于机体的影响程度。虽说CJ是柔性材料,但还是明显感觉到了阻滞,每个动作相比于平常多用了近一倍时间,这意味着他要比平常更快做出反应才行。

        在大气层之上稍微熟悉了一下附着了CJ之后的MA性能变化之后,风宇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浪费,只能是一边突入大气层一边去适应这种变化。

        用以进行对地作战的模拟战场是类地行星,有着与人类母星地球相近的大气层结构。从太空往下看,大气层依次为逸散层、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最上面的逸散层又被称为外层,这里的空气密度极为稀薄,大约为海平面的一亿亿分之一,但是温度却高达几千摄氏度,是整个大气层温度最高的地方。但逸散层对于从太空进入的飞行物影响却不大,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空气过于稀薄,产生不了多少摩擦力。而且空气稀薄,热传导自然也要差些。所以尽管逸散层的厚度达到了几万公里,却不具备模拟考核的价值,模拟器直接将风宇的MA投放在了逸散层的底部,紧挨电离层的地方。

        包括电离层在内的下面四层统称为内层,也就是狭义上的大气层,主控屏上显示的大气层厚度指的正是内层厚度。

        内层大气层的温度变化较大,风宇最先接触到的电离层又被称为暖层或热层,温度仅次于逸散层,但却是所有进入大气层飞行物的墓地,因为这里的大气密度绝非外层能比,高速飞行物穿过电离层时候视速度不同,将产生几千至上万度的高温,甚至比一般恒星的表面温度还高,绝大部分陨石都是在这一层被烧毁。

        MA一进入这一层,风宇立刻感觉到了不同,机体所有光学感应装置的视野里都是一片火红和朦胧,那是机体表面CJ涂层在不断气化、剥离和燃烧。如果从地面仰望,MA现在就像一颗燃烧着的流星,划破天际直刺大地。同时风宇也感觉到整架MA在不停颤动,让人不禁担心机体随时会散架,他不禁感叹平常触不到摸不着的空气竟然会显现出如斯威力。

        电离层对于行星地表是绝佳的保护层,普通动能武器基本上无法穿透此层便会被烧毁,而粒子束武器也会受到电离干扰,产生严重的折射和衰减。只不过这种保护是相对的,地表受到保护的同时,风宇的MA也反过来不怕来自地表的威胁。

        这会儿,风宇只需要注意CJ涂层的消耗程度就行。当然,既然是机师考核,怎么也不能允许他这么轻松地打酱油,在MA到达电离层底部时,来自地面的第一波狙击如期而至。

        那是两枚对空导弹,一左一右包夹而来。眼瞅着这两枚导弹以第一宇宙速度慢悠悠地飞来,一副强弩之末的样子,风宇倒也不担心,先是举起40mm粒子束步枪来了两个点射,发现电离层的干扰过于强烈,根本没法击中目标,又换上合金军刀,启动矢量喷口,一晃身来到其中一枚导弹侧面,一刀斩下,将其一刀两断。

        场外邹忌看着他耍帅,不由露出嘲讽的神色。

        只见那枚导弹被提前引爆,化为一团巨大的火球,爆炸冲击波将风宇的MA轰了出去。

        模拟舱立刻翻滚起来,将舱内的风宇转得七荤八素。他也终于体会到了大气层内作战与太空中的不同,G力的作用实实在在地作用在了他身上。不仅如此,主控屏上也弹出了机体损伤报告,显示MA外壳被导弹破片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只是风宇已经无暇他顾,一边忍受G力带来的不适感,一边控制MA恢复正常姿态。

        所幸另一枚导弹受爆炸干扰失去了目标,继续向着电离层高处飞去,最终被烧毁。

        等MA停止翻滚,已经脱离了电离层,来到了中间层。中间层的温度相比于电离层瞬间骤降,从两层过渡区域的500度,又下降到零下80度左右。风宇可以看见MA外表的火焰熄灭,变成白蒙蒙的雾气。到了这里,只要他不让MA加速,CJ保护层基本派不上用场。

        之前CJ涂层已经被导弹碎片损伤了多处,要不是正好要离开电离层,热量将会从这些破口侵入MA,将机体变成一个烤炉,烧死里头的机师。风宇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和导弹较劲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老老实实躲开才是正确选择。

        进入中间层,来自地面的攻击才算是正式开始,粒子束、大功率电磁炮形成的火力网笼罩了MA下落的路线。

        风宇一边躲闪,一边抱怨,“刚才电离层怎么不把CJ多烧掉些,碍事的玩意儿。”这会儿的CJ涂层大约还有三分之一,虽然不像之前影响那么大,但MA的动作还是会比正常慢百分之十。这种影响直观一点来说,风宇就觉得自己好像重新驾驶回铁球了。

        以铁球一样的速度来进行机师考核,对风宇而言倒也不是个事儿。但现在他却还是遇到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烦。

      第八章 失败

        疲惫、头疼、晕眩,几项负面反应同时向风宇侵袭而来,使他精神难以集中。

        这样的情况并非第一次出现,之前他在模拟器中练习机师模式就会这样,三十分钟的高强度作战就是他精力的极限。而今天的模拟实战考核到现在已经三十来分钟了,且战斗强度远高于以往,中间几乎没有休息。

        风宇已经非常疲惫了,大气层内高机动产生的G力却还在折磨着他,极速下坠使得脑部缺血,让他更加无法保持良好的状态。

        “这就是机师考核啊,年轻人。”模拟舱外,邹忌自言自语着,“连续四场高强度作战,虽然时间都很短,却涵盖了方方面面,最后还要看你们的精力能否支撑下来。”

        根据邹忌多年担任机师教官的经验,精力足够支撑全部四场考核的准机师少之又少,占机师人数的两成不到。绝大部分人在第四场的对地战斗中都会因为精力不济而失败,区别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根据系统数据分析以及他的经验判断,此时模拟舱内的风宇已经到了极限。

        确如他所料,风宇此时虽然还在勉力闪躲来自地面的炮火,却已经不再是依靠理性的判断,完全是凭直觉还有身体下意识的反应。

        相比于G力带来的肉体上的不适,头部才是最难受的。精力不济却又不甘放弃,强忍住撕裂般的头疼,风宇两眼已经失去了焦距,驾驶舱内各屏幕上显示的画面直接通过视觉传递到右脑,没有经过左脑理性思维的分析,而是通过感性的图形思维,反馈到肢体上。

        按理来说,机动战士的驾驶是一种理性行为,需要左脑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计算。而右脑掌管感性,控制本能的五感,擅长艺术,控制人的情感,与战斗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

        可现在的风宇就很奇妙地进入了右脑主宰战斗的奇异状态,地面炮火网络像一张动态图画,而右脑所做的事情就是凭借视觉本能,控制肢体动作,操控MA移动到画面的空白处。

        这一刻,MA的移动突然充满了韵律与美感,在平均厚度35公里的中间层里一边下坠一边不停跳跃、旋转,像在跳一曲轻快的狐步舞。

        模拟舱外,邹忌上尉自然是不可能知道风宇的大脑这会儿发生了什么。模拟舱不具备脑波检测功能,也没有必要有这种功能,谁会在乎准机师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只要他们技术好就行。所以他有些纳闷于风宇的表现,相比于刚才有一小会儿的手忙脚乱,这会儿MA的表现竟是异常的流畅,而且还带有一种让人陶醉的美感。

        “难道说……”邹忌脑子里突然跳出来一个想法。

        模拟舱里,风宇的左脑已经进入休眠状态,唯有大脑过度疲劳之后整体脱水收缩致使大脑皮层与颅骨脱离而产生的剧烈撕痛感还在【创建和谐家园】着掌管五感的右脑。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嘛,完全是由着右脑自由发挥。不一会儿,在他的控制下,MA顺利地穿过了中间层,下降到平流层。

        平流层又叫做同温层,相比中间层略厚一些,为地表10-50公里之间的区域,温度逐层不同,但均略高于中间层,与中间层的最大区别在于空气密度更高,开始有了稳定的气流和固定方向的风。平流层上部为东风带,下部为西风带。

        MA进入这一层之后,受到的空气阻力加大,下坠速度骤降,外壳温度又有所上升,CJ涂层再一次发挥作用。而到了这个时候,机体之前在电离层所受的损伤便显现出弊端来。摩擦产生的高温顺着CJ涂层的破洞慢慢传导进来,使得驾驶舱内的温度缓慢升高。

        模拟舱除了不会真的干掉机师,通常会尽可能直观地将机动战士的真实状态反馈出来。因此模拟舱内的温度已经悄然上升到了四十摄氏度,超过了人体正常体温。

        风宇自然也感觉到了热,可惜他的左脑已经处于自我保护的休眠当中,右脑只会感觉到热,却不懂得做出理性的判断,还在继续控制MA躲避炮火。

        高温会使人的体力大量流失,加上大气层内高速移动、变向所产生的G力也会消耗体力,给身体带来负担,所以此时风宇的体能下降反而超过了精神方面的疲劳,已经到了透支的地步,只是右脑不会做出理性的判断而已。

        不一会儿,他的汗如雨下,甚至打湿了模拟舱内的地面。继大脑脱水之后,他的身体也严重脱水。终于在MA进入大气层最底部的对流层时候,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发挥了作用,风宇昏厥了。

        此时MA距离地面不到10公里,无人控制的机动战士瞬间被地面炮火集火击坠。

        机师考核对地作战失败!

        与此同时,邹忌上尉也收到了模拟舱传出的警报,舱内人员昏厥,生命体征下降,急需救治。

        这种事情在以往倒也不是没发生过,邹忌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招来基地医疗组。

        医疗组很快就赶到了现场,主治医师对风宇做了个简单的检查,便向着邹忌点点头,示意问题不大。

        邹忌倒也没担心什么,而是小声交待了一句,“给他做个全面检查,尤其是脑波。”

        主治医师眼睛一亮,回应了上尉一个充满特殊意味的眼神,显然是明白了邹忌的意思。

        相比于这两位关心的内容,其他等待考核的准机师更加关心考核本身,纷纷焦急地看着邹忌,想知道点什么。而最近与风宇关系日益亲近的雪莉更关心他身体状况,看到主治医师一脸轻松的表情,才安下心来。

        等到医疗组将风宇带走,众人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

        “风宇出了什么情况?”

        “他的考核成绩是否有效?”

        “他通过了吗?”

        邹忌伸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这才开口,“都放心吧,这是正常的体力和精力透支现象,休息几天就会好的。风宇的成绩还不错,已经通过了机师考核。”

        接下来其他人的考核还在继续,并没有因为风宇的问题而停止,最终结果是四人不合格。两人是完全无法适应人形机动战士复杂的近身操作,另外两人则是理论知识一塌糊涂,被判定不适合操作造价高昂的机动战士。这四人将转往接受士官领导力培训,而留下的九人则将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始第二阶段培训。

        士官领导力培训并不在“天京右眼”来进行,被淘汰的四人将离开这座要塞。除了还在接受恢复治疗的风宇,其他八人自发地前往要塞空港为他们送行。

        这一别,大家从此将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一边是炮灰部队的驾驶员,虽说名义上是士官,但本质上脱离不了士兵阶层。另一边则是太空军高端战力,只要完成第二阶段培训,便会被授予准尉军衔,摇身一变成为军官阶层。

        准备离开的四人情绪有些低落,每一个铁球驾驶员都梦想有一天成为人形机动战士机师,尤其他们曾经距离这一步是如此之近。失败怨不得别人,这让他们更加难受。看着曾经朝夕相处了一个月的战友们如今已是机师,而他们却是失败者,这样的反差是最打击人的。

        其他八人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们,只是一路默默相送到空港,目送四人登上一艘高速舰。

        这时候,库巴诺伊突然高呼一声,“为了新亚洲!为了地京!我们会战斗下去!我们永远是兄弟!”

        这句话瞬间驱散了压抑的气氛,在场的12人,不管是机师还是士官,都是太亚WH战役的参与者,见证了那一役的惨烈,见证了同袍们的鲜血,见证了屈辱的失败。

        “为了新亚洲!为了地京!我们会战斗下去!我们永远是兄弟!”高速舰舱门外,四名淘汰者重新燃起了斗志,跟着高声齐呼。

        相比于机师考核的失败,太亚WH战役才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每一名当初的铁球驾驶员,至少都有两名以上的队友阵亡于是役。那种屈辱绝非机师考核失败所能比拟的,只要他们还在太空军编制当中,无所谓是铁球驾驶员还是人形机动战士机师,他们就还是战友,还能继续与UAC联邦军战斗,还能继续为共同的梦想而奋战。

        看着落选战友们恢复了士气,大家都很开心,也不顾旁人的侧目,纷纷跟着高呼口号。

        “邹忌,这批机师很有斗志啊。”要塞舰桥内,一名身着太空军少将制服的中年军人背着双手站在显示着空港画面的监控屏前。

        邹忌就站在他的身后,一起看着画面中的那群新晋机师,“是的,都是一起经历过太亚WH失败的小伙子,他们有着前人所没有的凝聚力。”

        少将点点头,“没错,如果非要说太亚WH之败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那就是这些经历过苦难和屈辱的精英。他们将成为太空军宝贵的财富,把不服输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带给其他部队。”

        “将军,为什么要解散远征军呢?这一战的失败其实是情报工作不到位,李锐中将的决断其实并没有错。”邹忌忍不住问到。

        少将不再看监控屏,而是转过身来凝视着他,“我们损失了整整一支舰队的兵力,与UAC联邦军的实力差距被拉大,总得有人为失败负责。而且此时再谈反攻地京已经有些不切实际,我们的兵力现在只能转为防守,力保DT3不失,远征军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现在对UAC联邦军的方针是防御为主、袭扰为辅。军部这次让我着手组建机动军,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好了,今天就到这儿,解散吧。”

        “明白了,将军。我一定会为机动军训练出一批优秀的机师!”邹忌行了个军礼,随后退出舰桥。

        少将背后的监控屏上,一艘高速舰载着落选的四名士官逐渐远去。

      第九章 选拔(上)

        两天之后,风宇完成了恢复治疗,正式归队,加入第二阶段培训。到了这时候,他已经是一名正式机师了,制服胸前的资历章也多了一个M标志,代表他是一名机师。而他的军衔暂时还是下士,只有到这一阶段培训结束之后,才会被授予准尉衔。

        与此同时,一份检测报告也被送到了邹忌手中,里面记录了风宇的身体各项数据。上尉跳过其他部分,直接翻到脑波分析一页,看了几个重要数据之后不由得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难道不是?罢了,不管是不是,这小伙子都是很不错的。”

        第二阶段的培训与考核已经无关,只是进一步强化机师们对各自机体的熟悉程度和掌控能力,而且基地准备在九人当中择优选取五人组成一支小队,而余下四人则会被打散了发往各部队作为补充兵员。

        虽说两种分配方式在待遇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异,但大家都愿意和比较熟悉的同期机师待在一个队里,比较有亲切感。

        作为九名机师里头远程狙击最好的雪莉,还有近身格斗最强的库巴诺伊,不止是邹忌上尉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位置,大家也都相信他们是这支机动小队的内定人选。

        机动小队的标准配置是MR、MW和MT各一架,外加两架MA。既然MR和MW已经有主,其他人就只能竞争另外三个位置。

        风宇倒是对MW有不小的兴趣,但他更希望加入机动小队,只能放弃这种想法。MT的作战风格是稳重而坚决,并不符合他的个性,自然不予考虑。排除这些因素之后,他还是继续驾驶MA。

        MA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说难听是中庸,说好听是全面。而且绝大部分机动小队的队长一职都是由MA机师来出任,也就是看中MA的全面性。其余几种机体,MR位置太靠后,MW来去如风,MT又太靠前,都不适合担当队长进行协调和指挥。

        所以邹忌上尉干脆开诚布公地宣布,第二阶段MA机师综合评价最高的那位将成为机动小队队长。另一个名额自然是留给MA次席,而且有很大可能会是小队副队长人选。同时他也声明,其他位置也会择优录用,雪莉和库巴诺伊未必就坐稳了MR和MW的位置。

        最终九人当中,除了雪莉之外还有另外一名机师选择了MR,而MW对于机师的近战格斗要求太高,所以库巴诺伊没有竞争对手。除此之外,MT的位置也有两人竞争,包括风宇在内的其余四人均选择了MA。

        第二阶段训练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每位机师都有一名专职教官负责。培训内容包括各种战术、战例讲解,各种模拟实战对抗,进一步加深机师对各自机体的了解和掌控能力。

        模拟实战对于机师精神及体力的消耗都很大,甚至不亚于当日的机师考核,所以每天只能进行两场模拟实战训练,分别在上午下午各进行二十分钟。整个第二阶段培将训持续40天时间,加上之前10天的第一阶段培训,算下来模拟实战的时数差不多是2000分钟。

        这个时数换算成小时并不多,但却是实打实的高强度作战时间,略去了正常战斗中需要经历的弹射、集结、行进、撤退、回收这些非战斗环节。如果按照旧时代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来算,这样的十分钟抵得上当年的一小时,也就是等于战斗机的200小时飞行时间。

        能够坚持每天40分钟模拟实战不掉链子的机师,就可以支撑常规战场两小时。而常规战场中,新亚洲军的机师每天只需要出战两次,每次一小时。

        也就是说,现在的训练强度与实战基本相当。而两阶段合计四十天的高强度模拟实战,比这些机师在当铁球驾驶员期间经历的实战要多得多。

        经历过这样的培训,就算他们驾驶的机体不是人形机动战士,而是被称为铁棺材的铁球,驾驶技术和实战能力也会因量变而产生质变,成为战场上耀眼的强者。

        除了两段式的模拟实战,每天上下午还有各两小时的课程,进行实战案例讲解以及战场录像播放,让他们观摩前辈机师们在战场上的表现。

        30天的第二阶段培训是如此的紧凑与紧张,每天榨干机师们的体力与精力,让他们晚上都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别的事情,更别说谈情说爱。之前在来“天京右眼”的路上,围绕雪莉的微弱暗涌此刻早已烟消云散。就算还有人想要追求这位女机师,也要先跻身机动小队才会有进一步相处的机会。

        不知不觉,一个月时间就这么悄然过去,第二阶段的考核暨机动小队成员选拔也终于开始。

        选拔所采取的模式简单直接,就是让驾驶同样机型的机师去捉对厮杀,谁的拳头大谁进小队。

        首先进行的是MR的对抗,雪莉与一名男性机师分别走进一台模拟舱,通过系统进行连线。由于这种对抗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邹忌上尉把模拟出来的战场画面通过机库的大屏幕播放出来,让其余七人现场观战。

        MR的实战对抗就是一场远程大战,交战双方分别是雪莉的红色机体和另一名机师的蓝色机体,分别处于相距一百公里的战场两端。

        这个距离放在地面战场上可以说已经是视距之外,但在空旷的太空中,却是一点儿都不远。且不说人形机动战士本身的极限飞行速度便是110km/s的第四宇宙速度,真要是全速飞行,这也不过是一秒钟的距离。而粒子束和高斯炮的速度还要更快一些,从MR的枪口到目标只需要零点几秒。

        所以这是一场比反应比精准的对抗,甚至比近身格斗还要【创建和谐家园】些。一开场,雪莉的对手便抢先出击,既然选择了MR作为自己未来的道路,这人也死了与女机师当队友的想法。到了这份上,他只想为自己拼一个更好的前程。

        敢于选择MR作为座驾,这位机师肯定是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他的第一枪发自60mm粒子束狙击枪,几乎不用瞄准时间,抬手便射,而且准确地将雪莉的红色MR锁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1: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