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殿后部队指挥官及时利用灯号发出提醒,“所有铁球驾驶员注意,注意闪避机动,注意撤退阵型,无需担心,我们一定会回收你们。要死大家一起死!我绝对不会抛弃你们!”
这句话无疑起到了定心的作用。如今战场上还活着的铁球驾驶员,无疑都是经历两场以上战斗,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比较过关的,他们深知道战场纪律的重要性,若是自己的溃退冲乱了阵型,那真是“要死一起死了”。
想活下来,就一定要镇定,不能拍死!
第五章 疯狂
当人为了活命而拼命的时候,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是非常可观的,正是兵法上所说的“哀兵必胜”。当然,想要凭借剩下的不到两千铁球逆转战局也是不可能的,UAC军还有四千多机动战士,更不用说后头还有万炮齐发的主力战舰群。
只是在这一瞬间,新亚洲的溃兵们爆发出了让对手胆寒的斗志,展开一波疯狂的反击。
最先发彪的是几架人形机动战士,这些高档货的驾驶被称为机师,通常都是从优秀的铁球驾驶员当中选【创建和谐家园】的,本身就有深厚的功底,加上机体性能上的巨大优势,在铁球之中颇有一夫当关的架势,当然也会是对方重点打击的对象。
打头的机动战士是一架MT(MSThunder)重装防御型,这家伙长得五大三粗的,左手扛着一面和机体几乎等高的合金塔盾,对小功率粒子束武器和动能武器均有不错的防御效果,右手则是一柄暴力十足的合金战斧。MT没有装备粒子束步枪,唯一的远程武器是架在肩头的动能武器120mm高斯炮。
这架MT不知为何不退反进,突如其来地杀入紧跟在后的UAC军铁球部队中,挥起合金战斧,连劈数架,在爆炸的火光中一往无前。
他的勇猛感染了其他几架人型机动战士,随即一架远程型机动战士MR停下了后退的脚步,左手60mm粒子束狙击枪,右手120mm高斯炮和肩部40mm高斯机枪同时发威,三条火舌分别盯上三架蓝色铁球,在纷纷后退的铁球大军里如中流砥柱般尽显霸气。
随后又是一架MW(MSWind)高机动型脱颖而出,如同冲浪的弄潮儿,在铁球巨浪中穿梭自如,两手的合金军刀和粒子光刀左右连斩,如入无人之境,时而肩部搭载的40mm高斯机枪还会喷射出一道火舌,引得UAC军的铁球一阵鸡飞狗跳,飘逸之极。
除此之外,还有几架常规型MA也投入了反击,只是没有之前那三位出彩而已,但也激起了铁球驾驶员们的【创建和谐家园】,就连风宇也趁此机会再次斩获一个击坠。
只是这种疯狂毕竟无法持久,UAC联邦军的人形机动战士不容他们专美于前,立刻组织力量进行围追堵截。
终于,寡不敌众的MT首先被打爆,壮烈牺牲。他的机体化作一朵璀璨的烟花,深深烙印在所有在场的新亚洲军人眼底,激起他们无畏的决心。
不久之后,深入敌阵的MW也在劫难逃,步上了MT的后尘。然后就是那几架MA,最终只有距离敌军较远的远程型MR逃过一劫。
不过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在铁球的配合下,很好地牵制了UAC联邦军的追击步伐。而新亚洲军的机动战士们则纷纷进入了运兵舰的回收位置,距离安全撤离仅有一步之遥。只不过要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UAC联邦军的铁球部队并没有被拉开太大距离,若是大家都只顾逃命,没有人保护运兵舰的话,结局就是运兵舰被打爆,最终谁也逃不了。
所幸需要留下来的敢死队并不多,配合几艘运兵舰刚才临时布设的太空机雷阵,只需要200架机动战士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在新亚洲军幸存的殿后部队中,还占不到五分之一,而且也不是说这些人一定会死,因为会有一艘拖后的运兵舰负责回收他们,尚有一线生机。
敢死队的名单由辅助指挥系统随即抽取,将从马上要撤离的运兵舰的回收名单中排除,因此在被回收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幸运儿”,只能背靠运兵舰结阵,对紧追而来的UAC军猛烈反击。
此时风宇早已顾不得那么多,全神贯注地盯着渐渐逼近的敌军机动战士,整个人进入一种超然于生死之外的状态,冷静地闪避、瞄准、反击。
不一会儿,他身边的友军越来越少,直到不足两百。显而易见,他是被系统随机抽中的敢死队员。身后的运兵舰早已做好引擎充能和预热,完成规定数量的机动战士回收之后,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进入曲率航行。
然而并不是所有运兵舰都能幸运撤离,风宇视野的一角突然爆起一团耀眼的红光,随即无数大小不一的碎片瞬间铺天盖地不分敌我地砸了过来。风宇自然也在劫难逃,被一块战舰外甲板砸得飞出老远,差点一头撞上己方布下的太空机雷。在翻滚的过程中,他看见这些碎片的来源是一艘已经载满了撤离人员的运兵舰。
正常状态下,战舰即便被敌军主炮击中,也不至于发生如此规模的殉爆。只有两种情况会导致这种局面,其一就是充能完毕即将发射的主炮被击中,还有就是眼下的这种——引擎完成充能准备进入曲率飞行的时候。
随着这艘运兵舰被击沉,舰上数百条生命无一幸免,在敢死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也许待会儿他们也会面临同样的结局。
“嘀嘀嘀!好机会,全员向镧卫15靠拢,我们马上脱离战场!”主控屏上传来最新讯息,这是镧卫15号发出的灯号广播,召集敢死队员们撤离。而风宇这才注意到镧卫15和自己同病相怜,一起被留在了最后。
原来那艘运兵舰的殉爆无形中给敢死队创造了一条生路,巨量的爆炸碎片打乱了UAC联邦军的追击阵型,引爆了大量太空机雷,在两军之间划出了一条死亡隔离带,甚至还干扰了敌军舰队的视线,让他们无法准确判断镧卫15的空间坐标。要知道这年代所有雷达均已在R粒子干扰下失去效用,只能依靠各种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进行被动式的目标捕捉,毕竟不是那么方便。
风宇毕竟还是新兵,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经验,这会儿完全摸不着头脑。不过他的优点就是知道要服从命令,既然镧卫15的指挥官下令回收机动战士,那肯定不是为了找死,照做就是了。
不得不说他天生就该是个军人,哪怕是撤退,他也没有转身就跑,而是启动铁球正面的矢量喷口,采用倒退的方式向镧卫15靠拢,一边还不忘锁定目标发出攻击。而这样做的结果带来的是意外惊喜,太空中四散飞溅的战舰残骸完全扰乱了机动战士装载的传感器,使得大家都是警报不断,反而无【创建和谐家园】确判断危险来源,以至于他的几次射击就像放冷枪一样,竟是连续斩获三个击坠数。
片刻之后,在镧卫15激光牵引之下,风宇离开了这片充斥着死亡的战场。甚至还没等他从驾驶舱里头出来,运兵舰已经进入了曲率飞行,把UAC联邦舰队远远甩在了DT2的太空中。
这一战,新亚洲军固然是败了,却成功保住了舰队主力,唯一损失巨大的,就只有数千名机动战士驾驶员和机师。不过事情有两面性,成功在这场DT2战役中存活下来驾驶员,每一个都得到了巨大的成长,只要以他们为小队核心补充兵员进来,舰队的铁球部队将会更加强大。
第六章 嘉奖
新亚洲军舰队的撤退方向是DT3星域,即与DT2相邻的恒星域,直线距离为4.9光年。在DT3有新亚洲军的大型基地和防御要塞,驻扎着大量的行星防卫军,就算UAC的新亚洲号母舰来了也讨不得好。
4.9光年对于安装二代跃迁引擎的战舰来说,是差不多十三天的航程。这段时间完全是在跃迁和曲率航行中度过的,机动战士驾驶员在这段时间无法离开战舰,只能借助运兵舰上携带的模拟器进行训练。
镧卫15上有20台模拟器,平日里机动战士驾驶员们就通过这些设备来进行实战训练。五百人分摊下来,每个人每天还排不到一小时。而这会儿舰上回收的敢死队员加一起也就一百出头,只要是不怕累,一天练24小时也没人拦着。
事实上模拟器里的作战强度更高,很少有人一天能坚持三个小时的训练。也就是风宇需要练习来源于穿裆射门灵感的“重叠射击”,才会不知疲倦地长时间泡在模拟器上。不过他也是取巧了的,为了尽快提升这个技能的熟练程度,他选定的是模拟空战的简单模式。
三天以后,他已经能够利用【创建和谐家园】的走位来给自己创造尽可能多的“重叠射击”机会。到了这一阶段,再继续用简单模式来练习就不太合适了,会让自己的战场应变能力退化,于是他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普通难度训练。
如果说简单模式是给菜鸟驾驶员找自信用的话,那么普通模式就和实战的难度基本相当,敌军的攻击和闪避都具有相当的水准,至少是上等兵级别的,只是不具备辅助模块的脉冲激励。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他需要分出大量的精力去躲避敌军的攻击,很难再像之前那样自如地走位,常常顾此失彼。想要追求“重叠射击”,就会躲避不及,被敌军“击坠”;反之注重闪避,则基本没法走到想要的位置上去。通常一场两小时高强度的训练下来,只能抓住一两次“重叠射击”的机会,还需要依靠脉冲激励模块帮忙进行射击辅助。
这样的训练效果和守株待兔的感觉差不多,几天下来可以说是毫无进步,他自然不会感到满意。
镧卫15号作为殿后收容敢死队的运兵舰,搭载的乘员里头自然不再全是最初的那批人。至少1533小队的罗毅和迈克就不在舰上,由于通讯不畅,风宇无法确认他们是已经战死,亦或是被其他运兵舰回收。只不过1533小队的睡眠舱并未成为他的单人间,而是有一位来自其他运兵舰的敢死队员入住。
这位新伙伴叫陈新宇,这名字具有浓厚的宇宙殖民色彩,原属于0912小队,是一位资历更胜罗毅的老兵。只是这位铁球驾驶员的击坠数有点少,五场战役下来,实战时间超过20小时,击坠数才二,还不如风宇这一场战役两场战斗。
认识这几天,这位老兵对风宇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话,“上了战场,能活下来最重要。千万别说什么杀一个不亏,杀两个有赚这种傻话。只要能一直活下去,你永远都不吃亏,既然如此,何必急着投胎呢?”
尽管风宇没法像陈新宇这样上了战场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保命,但也承认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活着才有未来,活着才有希望!
对于风宇的烦恼,陈新宇可不管什么“重叠射击”,他战场上的两个击坠数都是靠捡漏补刀得来的,主动攻击从来不是他的风格。但是他却提了个很好的建议,“说到底,你的问题就是在闪避机动上面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所以没法兼顾攻击。哥教你一招,去模拟器上练困难模式。只要你能坚持俩小时不死,保你有收获。”
这便是陈新宇的生存秘诀,这家伙平日里都是在困难模式中进行闪避训练的。
其实模拟器上面有四种模式,通常叫做简单、普通、困难和噩梦,但官方却有另一种说法,叫做新手、老兵、机师和王牌模式。所谓的困难模式就是机师专用的训练模式。
要知道驾驶人型机动战士的驾驶员才有资格被称为机师,而这些高档机体一旦出现在战场上,通常会成为对方优先打击的对象,所以他们面对的永远都是集火攻击,才需要有别于铁球驾驶员的训练模式,否则很难在战场上存活下来。
对于新舍友的这个建议,风宇觉得非常有借鉴的意义,当即直奔模拟器,进入机师模式进行训练。第一次进入这种模式,主控屏上出现了机型选择字样,里头罗列了新亚洲共和国的所有列装机型,甚至连其他几个国家的机型也没漏掉,反而是他最熟悉的铁球被放在了最后一个选项。
选定铁球之后,进入仿真战场。模拟器省略了弹射和列阵等准备部分,直接以战场定格,在倒计时结束之后陷入战火纷飞。一时之间警报大作,风宇的视野之内出现了数道粒子束攻击,他使出吃奶的力气才将这些攻击避过。就算避开了这一波火力,警报声依然没有停止,风宇还没反应过来,模拟器就发出一阵抽风似的颤抖,然后主控屏变成了血红色,意味着他已经被击坠了。
一度以为自己选错了模式,风宇退出到模拟器主界面重新选过,在遭遇了第二次秒杀之后,他终于明白,这就是机师难度——每时每刻都在被集火。
又进去被虐了几次之后,他从未坚持超过五秒钟。想到陈新宇那样的怂货都能玩转困难模式,自己没理由那么弱,这其中肯定有秘诀。于是他不再盲目尝试,而是调出之前的录像来进行分析,很快就有了答案。
敌军的集火固然凶残,但也不是无迹可循,40mm粒子束步枪不是高斯机枪,只有点射没有连发,所以每一架敌军机动战士在完成第一波集火之后,肯定来不及加入第二波,而是由别的机体来执行。这就要求风宇做到眼观八方,闪避的同时观察其他敌军的动向,在第二波集火来临时做出正确应对。
找到原因之后,风宇再次进入模拟战,这一次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进步,捱过了两波集火之后才被第三波火力击坠。
接下来的几天,风宇就在机师难度中磨练着。两天之后,他基本已经适应了节奏,能够连滚带爬地坚持个十分钟,然后由于精力和体力的消耗而反应迟钝被击坠。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苦练,绝无取巧的办法。
不知不觉十三天已经过去,镧卫15抵达了DT3星域,从跃迁和曲率飞行当中退了出来,使用常规引擎进行最后这段路程。在行星、卫星、彗星、陨石带大量存在的恒星域内部进行曲率飞行是一种高风险行为,说不准就会一头撞上某个星体而舰毁人亡。
进入常规飞行之后,还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抵达位于DT3第五行星的太空军基地,但是这段路基本没有危险。DT3第五行星是一颗巨行星,也是矿业星,本身不能住人,采用自动化采掘。该行星与其中一颗卫星的L4拉格朗日点是一座大型太空要塞,而L5则是半军事化的太空城,行星防卫军与当地居民的比例达到了四比六。而风宇所属的远征军空港则是位于第五行星与DT3恒星的L4位置,撤回的主力舰队也都在空港停泊进行休整。
当镧卫15抵达的时候,空港以隆重的规格迎接他们的回归。舰队指挥官李锐中将直接在空港为所有镧卫15乘员颁发嘉奖。幸存的137名敢死队员授予“新亚洲共和国卫士勋章”、一等功;阵亡者除上述两项外追加“新亚洲共和国烈士”称号;镧卫15舰上非作战人员授予个人二等功和集体一等功。
另外还根据战场记录仪,对幸存驾驶员进行评估和个人嘉奖。别人是个什么情况风宇不知道,但是他得到了一项实质性的奖励——“脉冲激励专用一次性充能器”。这东西是针对脉冲激励模块的,可以在模块能量耗尽之后立刻进行充能,而无需等待一个小时。但这个充能器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报废。
这同样是件战略物资,其本身的造价比脉冲激励模块还要贵,所以只能作为特殊嘉奖来发放。尽管是一次性用品,但是用在恰当的时机,却是一件保命的神器,整备士官老邱也是对此赞不绝口,第一时间帮他加载到铁球机体上。
第七章 太亚WH
说起来镧卫15是最晚抵达DT3远征军空港的舰艇,但主力部队其实也不过刚抵达一个钟头不到。整支舰队抵达空港之后并未进行休整,反而是全力投入补给工作,大量的铁球被补充进来,迅速填满了各运兵舰略显空旷的整备舱,在撤退时打乱的建制得到重新整编。
陈新宇回到他的镧卫09,而罗毅也被调回了镧卫15,并且带来了三个新人,1533小队的睡眠舱再次满员。至于迈克,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一劫,在撤退时候不幸搭上了那艘被击沉的运兵舰,尸骨至今还留在DT2。
阔别了近半个月再度相见,风宇和罗毅给了彼此一个无言的拥抱,能够活下来便胜过一切言语。
给风宇介绍了小队的三位新人驾驶员之后,罗毅坐在左侧下铺,双手抱头靠在舱壁,沉吟了片刻,“马上又要出发了,就是不知道是要打回DT2还是去太亚WH。”
“哦,你怎么知道?”至少风宇还没得到这方面消息。作为基层士兵,他们只有在出发后才会被告知目的地吗,这也是为了避免泄密。
罗毅的脸上露出回忆的表情,“我参加过三次战役了,多多少少能够从战舰的补给看出端倪。如果这会儿不是打算立即开拔,他们应该会安排我们进驻空港太空城,或者前往附近的太空城休假一两天,而不是在舰上待命。而且我还看到几艘负伤的战舰离开了舰队序列,由新舰顶替他们的位置,这也说明了我们马上又要出发,已经等不及那些战舰的维修。”
不得不说,罗毅这个老兵眼光还是相当准确的,在远征军空港停留十个小时之后,舰队再度开拔,从DT3的另一个方向进入了曲率飞行,正是要前往太亚WH的航线。
太亚WH是太阳系与新亚洲星系之间固定虫洞的所在区域,属于新亚洲星系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自SC0075年开战以来,便牢牢地控制在UAC联邦手中,把持着新亚洲共和国与地球联邦之间的交通往来,只有得到UAC联邦许可的商用与民用飞船才可以通过。
太亚WH位于恒星域之间的空旷区域,没有星体为依托,无法建立拉格朗日点型的静态太空城或要塞,只能依靠运动状态下的舰队巡逻,因此UAC联邦军母舰新亚洲号之前便常驻此地,确保虫洞的控制权。
而这会儿UAC联邦偷偷将新亚洲号调往DT2想打新亚洲远征军一个措手不及,无形中也给了远征军一个夺取太亚WH控制权的机会。李锐中将正是打算迅速驰援太亚WH区域,利用新亚洲号返航的时间差营造新亚洲军方面的军力优势。
从DT2前往太亚WH的直线距离为33.7光年,其中还需要绕过恒星域和其他不适合曲率飞行的不稳定空间,实际航线达到了40光年。即便是拥有200倍光速的新美洲级母舰而言,也需要近两个半月的航程。
而新亚洲军方面,DT2远征军撤回DT3用了十三天,连补给加一起算十四天。DT3到太亚WH的航线是20.3光年,用时一个月又二十五天,算下来比新亚洲号快了有三天。
能否用好这三天抢下太亚WH控制权,直接关系到地京的收复战好不好打。UAC联邦在新亚洲星系的这块飞地全靠着太亚WH虫洞联系着,切断了之后,这边的军队就成了孤军,虽然可以就地补给,但终归是弱了。
前往太亚WH的航程相当漫长,如果不是为了抢时间,一般是不这么飞的,对乘员的心理有不小的负面影响。不过对于风宇这却不是个问题,他正好需要时间练习机师难度的模拟战,以便提高“重叠射击”的成功率。
经过半个月持之以恒的努力训练,他的精力已经足以维持半小时的高强度战斗,也到了检验训练效果的时候了。回到普通模式下,风宇顿感压力全无,闪避单发的粒子束攻击犹如闲庭信步,几分钟之后便抓住了一次“重叠射击”的机会,虽然最终没有达成击坠,但毕竟是个好的开始。
这样的结果让他十分振奋,带着一种虐菜的【创建和谐家园】继续下去,一个钟头之后取得了四个击坠数,但也筋疲力尽头疼欲裂。这成了接下来几天困扰他的最大问题,不管是机师难度下练习躲闪,还是老兵难度下练习“重叠射击”一个小时便是他的极限,超过这个时间便耗尽精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来到了镧卫15的舰上医务室,向军医反映这个问题。
挂着少尉军衔的老军医看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说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度压榨当然会头疼,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衰弱。我给你的建议是减少训练量,让头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可是我每天只训练一个小时。”风宇辩解到,“如果不能坚持两小时,怎么上战场?”他的担心不无道理,铁球驾驶员的每场战斗平均是一个半钟头,如果只是一个小时便耗尽精力,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老军医瞥了一眼他的军衔和胸口的级别资历章,“你也是经历过DT2殿后的敢死队,我不相信你撑不过两小时战斗。你是在模拟器上选了机师难度吧?”
风宇闻言点点头,看来眼前这位确实有些水平。
“小伙子,听我一句,别对自己要求太高。正常人都没法在机师难度下训练超过一小时,而那些人型机动战士的出战时间也不会超过一小时。他们面对的战场环境和你们铁球是不同的,军部不可能要求他们在战场上坚持那么久。同样的,你是铁球驾驶员,也别拿机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或许你将来有机会成为机师,但现在不是。既然如此,就老老实实驾驶好你的铁球,别想一步登天。”
老军医说的话确实在理,但是对风宇而言,并非他对自己要求过高,而是“重叠射击”对于精力的消耗实在是惊人,除非他不用,否则上了战场必然会遭遇精力透支的问题。而且他是铁球驾驶员,不是技师,肯定没法跟指挥官提出“我每次只能坚持一小时”这种要求。
随后老军医按程序对风宇的脑部进行了检查,确认他的大脑不存在任何问题,也没有受到损伤。
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看起来大脑也不会受到伤害,风宇决定继续这么练下去,看看能不能提升自己的极限。他甚至自己想了个馊主意,去王牌难度训练,通过更大的压力让自己有更强大的适应性,从而降低精力消耗。
然后他挨了当头一棒。
第一次选择王牌难度,没有机体选择,模拟器直接连接风宇的战场记录仪,读取他所使用机体的数据,由此生成一架专用载具。虽说是专用,但还是铁球,和他平日里用的毫无二致,却被冠以“风宇专用机动战士Ball”这样威武霸气的名头。
然后主控屏上出现了几个选项:
1、王牌单挑
2、战场突进
3、战场撤离
4、对舰作战
5、地表投放
风宇一时不太明白这几个选项具体内涵,干脆从第一项开始,进入了王牌单挑模式。主控屏上出现了二级选项,让他选择对手机体或是随机对手。对王牌模式一窍不通的风宇自然选择了随机对手,便进入了正式的模拟作战。
只见视野里出现一架看不出型号银白色的人形机动战士,随着倒计时结束,如闪电般在太空中画出一道“Z”字形的轨迹,转眼间便来到了铁球跟前,左手突然冒出一截光剑朝风宇当头斩下。
风宇手忙脚乱地控制着铁球闪避,甚至发动了脉冲激励,才堪堪避开。谁知对手反应更快,左手粒子光刀改下劈为横斩,瞬间将他打爆。
秒杀!
模拟器里的风宇冒出一头冷汗,第一次有了一种无法抗衡的感觉。他的铁球已经发动了脉冲激励,就这样都躲不过,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办法。
不死心的他重新选择了“战场突进”模式,随后便发现自己的座驾被扔在了一堆蓝色铁球中间,而友军的绿色铁球则远在身后大老远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即。
倒计时结束,周围的铁球一拥而上,粒子束步枪无死角射击,直接把风宇打了个千疮百孔。
还是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