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因为三五块钱的摊位费和每人五块的卫生费,不止一次发生过【创建和谐家园】,而且每次发生都是这个时候。
正因为如此,韩朝阳吃完早饭就一个人来到市场。警务室不能没人,老徐下班了,许宏亮要呆在警务室值班。
正准备提醒村里的两个“城管”态度好一点,有话跟人家好好说,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小韩,你怎么来这儿?”
“王阿姨早,萱萱呢,怎么就您一个人?”原来是差点被大蟒蛇吓出心脏病的王阿姨,韩朝阳乐了,回头寒暄起来。
“去她爷爷奶奶那儿了,孩子真被吓坏了,不换个环境她睡不着。”提起昨天下午的事,王阿姨仍心有余悸。
韩朝阳干脆不进市场了,一边陪着她过马路,一边关心地问:“楼上那个女业主有没有去给您道歉?”
“去了,还提了点东西,我没收,一样没收,也没给她好脸色。”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既然她知道错了就给她个机会。”
“我倒是想给,小韩,你是没见她那个样子,没听她的语气,她哪是去给我道歉,简直是去【创建和谐家园】的,居高临下,有钱了不起?听5号楼陈主任说,她不是什么好女人,离过两次婚。”
“是吗?”
“离一次婚分一次家产,你以为她的钱从哪儿来的?”
王阿姨没去拿电动车,反而走到小公园里,把刚买的菜放到花坛上,跟一帮正在晨练的老头老太太打起招呼:“王厂长,徐姐,张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小韩,我们社区刚来的片儿警,昨天小韩帮我大忙了,要不是他及时赶到,我家要出大事。”
片儿警是个耳熟能详的警种,但这些年真正见过片儿警的却不多,尽管社区民警的照片、姓名和联系方式张贴得到处都是。
正在摆弄二胡的老爷子乐了,抬头笑问道:“小伙子,你正式的还是临时工?”
“正式的,公务员编制,不过还在见习期,再过几个月就更正式了。”王阿姨称呼他王厂长,晨练的老头老太太似乎对他很尊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何况人家退休前应该是领导,韩朝阳不敢拿架子,抱着公文包微笑着坐到他身边。
“见习期,这么说你这个片儿警干不了几天?”
“王厂长,您怎么会这么想?”
“别人不知道你们公安,我还不知道?”老爷子把二胡放到一边,端起大茶杯老气横秋地说:“你们以前叫片儿警,现在换了个称呼,叫什么社区民警,其实有名无实。什么依靠群众,什么社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反正这些年我是没见过片儿警。”
“是啊,王厂长您这一说我想起来了,以前有个姓魏的片儿警,三天两头来我们527厂,大高个儿,一脸麻子,从他之后就再没见过。”
“你说的那是魏庆良,早前是棉纺厂保卫科的干事,【创建和谐家园】干部,后来公安重建机构才调来当片儿警的。”
“对对对,就叫魏庆良,我们都在背后叫他魏麻子。”
老头老太太们兴高采烈地回忆起往事,很怀念当年的公安,怀念当年那个满脸麻子的片儿警,对【创建和谐家园】显然不太满意。
韩朝阳被搞得很尴尬,王阿姨急忙道:“王厂长,小韩跟别的公安不一样,他常驻朝阳社区警务室,随叫随到的。”
“有什么不一样,他还在实习,再过几个月等转了正一样会走。”王厂长喝了一大口浓茶,又感叹道:“【创建和谐家园】不比当年的公安,个个坐办公室,没事谁愿意下基层,有事也不愿意,全让临时工去干。”
第十四章 “朝阳群众”(二)
这老爷子对公安的误解可不是一两点深,尽管韩朝阳对所领导没什么好感,与所里同事的关系也实在算不上有多融洽,但还是忍不住解释道:“王厂长,各位叔叔阿姨,我承认我们这些派出所民警平时下社区比较少,有点脱离群众,但我们没闲着,不是您老说的那样个个坐办公室。”
“那你们平时在做什么?”
上级要求社区民警开展“拉家常”活动,增强与居民的交流,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加深与居民的感情,取得居民的信任,为开展工作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求社区民警定期向辖区群众汇报所里开展巡逻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取得的成绩,听取群众意见。
然而,现在的人一个比一个忙,哪有功夫参加这种会,哪有时间听你说这些。
所里的社区民警更忙,一个月都真正深入不了一次社区,根本不认识几个辖区群众,更不用说召集群众代表开会,向群众代表汇报所里的工作。于是,上报给上级的关于这方面材料十份有九份是假的。
韩朝阳最见不得弄虚作假,觉得这是个机会,侃侃而谈起花园街派出所的分工。
“王厂长,各位叔叔阿姨,我们花园街派出所应该算大所,包括所长、教导员和副所长在内的正式民警一共25人,按工作性质分为执法办案、社区管理、巡逻防控和综合信息四个警组,我们内部叫办案队、社区队、防控队和内勤。”
“二十几个人,这还不包括临时工,以前花园街派出所才几个人?”
“好像五六个人。”
“对对对,大家说得对,以前人少,现在人多。但以前是什么治安环境,以前辖区多少人口?”韩朝阳笑了笑,指指527厂老办公楼,再指指朝阳村委会方向,“而且以前基层组织多强大,527厂有保卫科,朝阳村有治保主任,当然现在一样有,但会像以前一样管事吗,遇到什么事他们第一句话就是打110。”
“这倒是,以前没这么多人,也没这么多事,许多矛盾在厂里在村里就解决了。”老厂长虽然对公安有点意见,但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公道的。
他显然是527厂老头老太太们的“领袖”,影响力甚至辐射到了东明新村,韩朝阳认为有必要跟他搞好关系,干脆放下公文包,拿起他的二胡,一边熟练的试着调音,一边接着道:“办案队就是办案的,既办治安案件,也办案值不大、情节也不是很严重的刑事案件,我们辖区常驻人口几十万,一天要发生多少起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7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社区队的社区民警全要帮忙。”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韩朝阳试着拉了几下,拉了个《梁祝》的开头,优美的旋律从手缝里流淌,王厂长不禁露出笑容:“可以啊,没想到没想到,没想到你这样的年轻人也会拉二胡!”
“我本来就是学演奏的,不过学的是钢琴和小提琴,二胡只是会拉,拉得不好。”
“原来是专业的,挺好挺好。”
专业的上事等会儿再聊,先聊职业。
韩朝阳可不想被老爷子带偏,放下二胡从包里掏出一叠警民联系卡,一边分发着一边解释道:“刚才说的办案队、社区队、防控队只是一个工作分工,而且是大致的。办案队忙不过来,社区队要帮忙,遇到围追堵截逃犯或重大活动,办案队、社区队要全去给防控队帮忙。我们派出所跟医院一样,24小时不关门的,所以又涉及到一个值班的问题,所领导有值班安排,几个队的民警一样有值班安排,一值班就是24小时,都很累。别人一年最多上365天班,我们把值班和加班时间算上,肯定超过365天……”
原来警察不是个个坐办公室,原来虽然平时看不见他们并不是闲着。
一个老爷子明白过来,想想又问道:“小伙子,防控队平时做什么?”
“防控队负责白天夜间治安巡逻、堵控伏击、卡口值勤,白天主要在客运站一带巡逻,晚上巡治安状况比较复杂的一些道路,有时候要协助社区队查建筑工地和朝阳村这样的地方,查外来人员的居住证。”
“内勤呢?”
“内勤两个人,一个负责户籍,负责办户口簿身份证这些。一个负责案件材料、所里的财务和后勤。如果同时发生几起警情,人手安排不过来,他们一样要接处警,平时一样要值班。”
“所里工作那么忙,这么说你早晚是要回去的?”老厂长沉吟道。
“我情况比较特殊,确切地说朝阳社区情况比较特殊,警务室在中山路上,附近有学校、医院和客运站,朝阳村又在搞【创建和谐家园】,事情比较多,朝阳警务室不能没人。如果不出意外,我要在警务室呆很长一段时间,说不定要一直呆到新火车站建成使用。”
“呆基层挺好,”王厂长对派出所的事不太感兴趣,对拉二胡非常感兴趣,突然笑问道:“小韩,晚上有没有时间?”
“有啊,晚上我一样要巡逻,我现在兼任‘河长’,每天晚上都要在朝阳河边儿转转,防止有人往河里倾倒垃圾,防止小孩下河游泳。”
“晚上我们也在河边,陈老师上午没时间,晚上肯定要来,他跟你一样是学音乐的,只要不刮风下雨,每天晚上都来拉琴,晚上记得过来,我给你们介绍介绍,一起玩玩,我们吹拉,你王阿姨她们唱,很有意思的。”
想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加深与居民的感情,首先要取得居民的信任。
韩朝阳岂能错过这个机会,一口答应道:“行啊,算我一个,我带琴来。”
527厂业余乐队需要新鲜血液,何况眼前这位是专业的,老厂长很高兴,竟掏出手机笑问道:“有没有微信,有微信加一个。”
哇靠,你们不是应该用屏大、字大、声音大的老人机吗?
老厂长掏出的不仅是智能机,而且是最新款的苹果手机,韩朝阳倍感意外,连忙掏出自己的手机:“有,我扫您,还是您扫我?”
“我扫你吧,”老厂长戴上老花镜,熟练地点开手机,先把韩朝阳加上好友,在标签备注一栏还加上一括弧,注明是片儿警,旋即自言自语地说:“干脆把你拉进群吧,我遇到什么事来不了,他们一样可以叫你。”
真与时俱进,老头老太太们不仅有微信,居然还有微信群。
韩朝阳凑过来一看,老厂长有七八个群,有老同事的,有亲友的,有527厂家属院的,正把自己往里拉的是527厂广场舞群。
“进来没有?”
“进来了。”韩朝阳缓过神,强忍着笑改起群马甲。
“拉人要发红包,我发个红包介绍一下。老余,你给小韩拍个照,让大家伙看看我们社区新来的片儿警长什么样。”
……
第十五章 重点人口
照片上传,赢得一片喝彩,各种“感谢老板发红包”和“欢迎新人”的表情开始刷屏,难道他(她)们不知道这是非常耗流量的!
“各位街坊邻居,小韩跟别的片儿警不一样,他不呆在派出所,他常驻朝阳警务室,就是社区服务站后面,就是蛋糕店隔壁的那个警务室。”打字太麻烦,老厂长娴熟地使用起语音。
“知道了,不就是收快递的隔壁。”
“对对对,就在那儿,以后有什么事不用跑派出所,直接去警务室找小韩,也可以在群里说。”
老厂长的语音发出去不大会儿,又是一波欢迎的表情。
大爷大妈们太时髦了,韩朝阳觉得很好笑,急忙输入一行文字:“花园街派出所民警韩朝阳,认识各位叔叔阿姨很荣幸”,也加上一个抱拳的表情。
“小韩挺精神,有没有谈对象?”一个大妈用语音问,看样子她们比较喜欢语音。
“谢谢阿姨关心,暂时没有。”打字确实挺麻烦,韩朝阳一样用语音回。
不等提问的阿姨开口,又一个大妈紧跟着问:“小韩今年多大了,家在什么地方,你父母做什么工作的,你有没有兄弟姐妹?”
老厂长、王阿姨和余大叔等在现场的大爷大妈们忍俊不禁地笑了,最搞笑的当属王阿姨,指着手机一个劲儿示意他回复。
韩朝阳被搞得啼笑皆非,想到这是人家的一番好意,自己又确实需要一个女朋友,干脆一脸不好意思地举起手机回道:“阿姨,我今年22,我不是燕阳人,老家在庆山县的一个乡镇,我妈是中学教师,我爸在乡政府上班,独生子女,没兄弟姐妹。”
“庆山县,挺远的。”
“从农村考到燕阳,小韩蛮有志气的。”
……
好评如潮,只是第一个问有没有谈对象的阿姨语气带着几分失望,估计她家有个待嫁的女儿,很想帮女儿介绍个对象,结果发现门不当户不对,不太喜欢来自农村的小伙子。
群里比较活跃的另外几个阿姨倒是很热情,得知小伙子打算在省城买房,大包大揽地声称要帮着介绍对象。
“谢谢杨阿姨,拜托杨阿姨,介绍对象的事咱回头再说,晚上再聊,我现在该工作了。”
“忙去吧,年轻人,就应该以工作为重,我先帮你问问,有合适的去警务室找你。”
“好好好,就这样了。”
韩朝阳不是推脱,而是确实有正事要干,好不容易遇到个527厂的老前辈,干脆放下手机从包里取出笔记本,不动声色地问:“王厂长,您老认识赵杰吗?”
片儿警管什么,不就是管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和重点人口嘛。
老厂长担任过那么多年领导,岂能不知道韩朝阳想了解什么,抱着大茶杯笑道:“认识,不光认识他,还认识他爸,那个不省心的小【创建和谐家园】,我是看着他长大的。”
正如老厂长所料,韩朝阳问的这个赵杰正是具有危害社会治安嫌疑,由公安机关重点管理的人员。因涉嫌【创建和谐家园】、聚众赌博和故意伤人不止一次被处理过,前年假释出狱的,现在既是街道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对象,也是花园街派出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考虑到重点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内部掌握的基础工作,严禁对外泄露。所以只是把他的名字记在小本上,之前犯过什么事等情况没写,而是记在心里。
“他现在住家属院吗?”韩朝阳回头看看开始晨练的王阿姨等人,低声追问道。
那样的【创建和谐家园】公安盯着点好,老厂长同样低声道:“不住家属院,平时很少回来,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鬼混。我琢磨着那小【创建和谐家园】出来之后没干什么好事,他那样的人哪个单位会要,又没个正式工作,每次回来还开辆车,抽的是大中华,你说他的钱能从哪儿来?”
这个情况必须引起重视,管理重点人口是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之一,如果那家伙又犯什么事你却不知道,就是很严重的失职。
韩朝阳想了想,又问道:“王厂长,他每次回来时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我就见他回来过两次,不,三次,第一次带着个女的,化妆化得像鬼似的,那么冷的天还穿裙子,超短裙,大腿全露在外面,不是什么好女人;第二次回来是一个人,赵贵明60岁,回来给他老子祝寿的,那次也请了我。”
老厂长喝了一大口水,接着道:“第三次是回来吵架的,他妈在家属院的花坛里种菜,那是搞绿化的地方,街道要检查的,保卫科就把菜拔了种上花草。其实他小时候挺好的,挺好的一个孩子,后来走上犯罪道路跟他妈有一定关系。因为种的菜被拔掉了,她妈跑到保卫科大吵大闹,徐科长知道她是什么人,开始好言相劝,后来她越闹越凶,没控制住说了几句重话。她急了,当场给儿子打电话,赵杰一接到电话就跑回来了,带了四个人,一看就知道全不是好人,有大光头,有个胳膊上有纹身。”
“后来呢?”
“徐科长吓坏了,想打110又怕他报复,就请我和老吴去打圆场。别看那小【创建和谐家园】在外面无恶不作,只要我在他不敢翻什么泡,说了他几句,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这个家伙的近况必须搞清楚,韩朝阳权衡了一番,再次抬头看看四周,一脸期待地问:“王厂长,您老德高望重,能不能帮我从侧面打听打听,他现在到底住什么地方,到底在干些什么?”
“多大点事,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