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望族毒女》-第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声明:本书为炫书网(3uww.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望族毒女》

      文 / 明夏轻歌

      人善被人欺,她才不要!那些人害死了她的母亲,还想让她乖乖接受扬州瘦马的命运,为家族牺牲,休想!

      祖母恶毒,她让她想往成空;继母面甜心苦,她要她的真面目彻底暴露;继妹阴险,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只是,她嫁给他,分明只想摆脱那个可恶的家族,关起门来过小日子。他怎么忽然就成了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了?哼,娶了她,小妾通房都是浮云,更不要说后宫佳丽了!

      001 安置(1)

      冬日的京城,天黑得早。戌时(19点)的梆子刚刚敲过,靖西侯顾府的灯笼已陆陆续续的全亮了。

      靖西侯府占地极大,东院的正屋住的是侯府太夫人管氏,极富贵的一个老太太。此时眉峰紧蹙,手里一串凤眼菩提子念珠不停转动。满屋的丫鬟婆子悄无声息,唯眼观鼻鼻观心而已。顾家的规矩大,太夫人正与侯爷、侯爷夫人商议着一件棘手的事,岂有她们发声的余地,只静听吩咐而已。

      “老三倒是个好的,能助你一臂之力,可惜……”管氏说到自己嫡出的次子,脸上现出一丝悲苦。她这个儿子自小精通诗书,是有名的才子,在皇帝跟前都是挂了号的。从小也是如珠如宝的捧着长大,只可惜这才二十三,竟就病入膏肓了,可怜膝下竟还无有儿女。她有三个嫡出的儿子,分别是老大、老三还有老五。

      “至于老五,唉——”说到幼子,管氏唯有一声长长的叹息。

      靖西侯爷顾诚叹道:“是个女孩儿,不然倒也算两全其美。”

      侯爷夫人林氏心道:是啊,若是个侄儿,过继给三弟就是。回头只说是远亲家的孩子便行了。

      太夫人一拳捶在小几上,“那个不争气的东西!”

      靖西侯和夫人赶紧劝道:“是儿子|媳妇没有教好五弟,母亲不要再生气了。当务之急,是要将那对母女赶紧妥善安置了。”

      今日午后,有个不足双十年后的小妇人抱了个病怏怏的三岁的小姑娘在侯府大门外求见顾五爷,自称是他的妻室。名字是顾家五爷没错,拿出的玉佩也是他从前佩戴的,只是身份却报的是顾府旁支。下人见那小姑娘长了一双顾家人的凤眼,果然跟府里的五爷极为相似,便报了当家主母侯夫人林氏。

      林氏闻说后在心里直骂小叔子不长进,他与茯苓县主的婚后为了他家里家外偷腥的事时常的吵吵嚷嚷也就罢了,居然还招惹得外室上门来。

      可真要只是外室就好了。所谓外室是没有名分的,还算好打发。可是待林氏让人把那对母女从下人出入的角门带入才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那妇人竟说与小叔子是明媒正娶有婚书的。

      ÕâÏÂÁÖÊϲ»¸Òµ¡ÂýÁË£¬À´Á˸ö³ÖÓлéÊéµÄÎå·òÈË£¬»éÊéµÄʱ¼ä»¹ÔÚǰͷ¡£ÄÇÜòÜßÏØÖ÷Ëãʲô£¬æª»¹ÊÇÆ½ÆÞ°¡£¿

      一边差人报了婆母太夫人管氏,一边让人去衙门将夫婿叫回。这已经不只是内宅的事了。往大了说,欺君都能沾边了。茯苓县主虽然不是皇家的县主,却深得宫里贵人的心。不然也不会以将军之女的身份被封为县主了。又有亲姑母为皇妃,这件婚事虽然不是指婚,但性质也差不多了,闹将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管氏闻讯立即就将小儿子顾询叫了来问。顾询开始时一脸茫然,他已经将四年前一时新鲜戏娶的一个小家碧玉抛之脑后了。经大嫂再三提醒那女子的长相姓名籍贯,终于是想了起来。

      “娘,也就是一时戏耍而已。”顾询口气中有些漫不经心。

      管氏大怒:“戏耍?有戏耍签婚书的么?”

      顾询小声道:“做戏做全套,好玩嘛。那个时候儿子还小,她说要婚书,我就让人去衙门办了。走的时候我是留了二百两银子给她的。怎么,她找上门来了?我只是告诉她我是靖西侯府旁支的。”

      林氏给气得不行的婆母抚了抚背,抱怨道:“人家才不管你说的是嫡支还是旁支呢。你三年不归,她没有家用银子了,就找上京来了。小姑娘路上病了,我已经安排人带她们在偏僻的院落安置下来,给请了大夫。那小姑娘跟七弟你活脱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然下人怎么会替她通报。我只当是你前些年在外学做生意置下的外室,想着与其在府门外把事情闹大了,不如叫进来然后给些银两远远儿打发了。孩子若真是你的骨肉养到庄子上去,以后再慢慢同县主说。谁知道竟是有婚书的!小姑娘三年前的七月初二生的,已经三岁四个月了。你算算日子吧。”

      顾询盘算了一番,然后对着母亲和大哥大嫂点了点头,“算日子应该是我的。”

      管氏抓起手边的靠垫就朝小儿子砸了过去,看着虽然气势汹汹,但毕竟是个软靠垫,砸在身上也不痛。这会儿顾询也反应过来事情麻烦了,不躲不避由着母亲砸了一下,然后跪倒在地:“娘,现在怎么办?茯苓知道了一定会闹得不可开交的,她现在还怀着孩子呢,要是有个万一……”老丈人绝不会饶了自己的。

      “怎么办,我知道怎么办?你敢做就要敢当!”

      顾询又朝着顾诚和林氏道:“大哥大嫂,帮帮小弟。”他今年虚岁二十一,四年多前因为文不成武不就还捅了大篓子,被安排出京去学做生意,将来也好掌管庶务。同时也是避祸的意思。在江南某镇见到一个女子,一时惊为天人,于是着意勾搭。

      他府中其时已有通房数名,但当时对那女子是真的着迷了一番,对方的要求无有不允的。于是买了一套两进的小宅子明媒正娶。

      当时府里是派了个老管家跟随的,也算是把把关,有事能劝一劝。可老管家初到就因水土不服在客栈病倒。顾询由是通过贴身小厮办妥了明媒正娶的一应事务。对老管家只说是个外室,称一声‘五夫人’不过是好听罢了。于是老管家也只当是如此,没有婚书什么拜堂那些都不作数的。只当自家这位小爷逢场作戏,后来回来不见他提起,也就绝口不提,所以造成了今天这样的荒唐局面。

      “母亲宽心,今日府门外并无外人,即便有也只知是来找旁支的顾五爷的。旁支里行五的兄弟也不少,外头不会知晓。家中的下人儿媳也都敲打过了,不会传出什么话去。茯苓在西山别院安胎更是不会知晓。现在,还是赶紧商量个妥善的法子把人安置了为上。”林氏心头叹气,尽管只是她的小叔子,不是她的儿子,可这辈子自己夫妻都得替他收拾烂摊子。

      002 安置(2)

      顾诚也是呕得不行,靖西侯府很需要与茯苓县主娘家孙家在朝堂上守望互助。如果被孙家知道了,事情就麻烦了。尤其茯苓县主四年前嫁过来,次年就生了女儿。如今又是六甲待产,听到这个消息万一出什么意外和孙家的关系就会从亲家变仇家。顾家如今已经不如从前那样得到信任和重用了。子弟里有出息的也很少,好容易有个三弟还病得奄奄一息用人参吊着。

      本来他还想着这个小弟虽然是草包一个,但好歹金玉其外,还能有这么一个联姻的用处。谁知道就连这件事他都能给你搞砸了。现在必须快刀斩乱麻消除掉隐患!

      林氏当时一听那女子说有婚书,就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并没有说破顾询是侯爷亲弟,嫡支嫡子的事,只说的确是府上旁支。所以至今蒙在鼓里的颜氏对她还是好生感激的。不但让人领她们母女到所谓顾五的院里,还请了大夫来看她的琰儿,又有下人帮忙张罗着安顿并熬药等事宜。

      林氏看一眼小叔子心道:也难怪茯苓县主、还有方才见到的那个女子都心动不已,秀骨清像,风采卓然……‘京中第一美男’这个称号是实至名归的。如果再能有点真才实学,搞不好驸马都有可能当上。

      长得好,家世更是没得说。顾家祖上因军功封侯,封侯时开国之君封赏丰厚,传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代。他和茯苓县主也称得上门当户对。

      至于那个女子,听她说起小叔子买宅子又留家用银子的,没有傲人家世,却也是有银子舍得给的主,也算得良配。一栋二进的宅子在小镇上算豪宅了,二百两银子也足够普通人家花用六七年。

      方才自家夫婿给这位五弟讲了一下此时冒出一个拿着婚书的妻子的严重后果,不单是他以为的茯苓县主会闹腾这么简单,他吓坏了!唉,果真是老幺啊。公爹过世的时候才八岁,婆母又溺爱得紧,就成了如今这样。那对母女怕是可怜了,完全依靠不上。可同情归同情,作为顾家的长媳、宗妇,她只能做出符合家族利益的事。而且,就算她想放她们一马也无能为力,只能让自己被厌弃而已。

      顾诚道:“婚书一定得拿到,至于人嘛……”他看一眼小兄弟,真的是小兄弟,比他长子就大个一两岁。可有些话他做大哥的不好说,怕将来落埋怨,只能母亲来讲了。

      太夫人于是道:“大的不能留,拿到婚书立刻送到家庙去。小的,既然是顾家的骨肉,就留在顾家。只是不能留在府里碍了茯苓县主的眼,送到乡下的庄子上去。就说是你七弟在外头与人生的,名字不上族谱。这件事就不必闹得尽人皆知了。至于以后,就以后再说吧。老大,还有那女子原籍那边,也须打点清楚不留一点后患。”

      顾诚和林氏应了一声,林氏问顾询,“五弟,你要不要同大嫂一起去看看?”虽然婆母说的是送到家庙去,可送去之后要一碗汤药解决人就更方便了。一点痕迹都没有,比在府里操作这件事更方便。老五也不知是真想不到,还是根本不想理会。

      “大、大嫂安排吧!”顾询想起了秀美可人的颜氏,脸上一阵挣扎,然后低头小声道。

      林氏心头一阵轻蔑,然后带着人往安置颜氏母女的小院去。她到的时候,顾琰发着烧,还在昏昏欲睡。颜氏很感激的迎出来见礼,“见过夫人!”

      “孩子好些了么?”林氏看了一下,一个老妈子,一个二等丫头,都是她的心腹。此时必须把颜氏看好、稳住,消息绝对不能外泄。

      “好多了,多亏夫人让人请了大夫,又遣了下人来相助。不知我夫婿几时能回家来?”

      “我们进去说。”

      进去坐下,林氏言简意赅的说明了顾五的真实身份,还说他已经有了一个出身高贵的妻子,有了一个两岁多的女儿,即将再添一个孩子。她一说颜氏就变了脸色,也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身份的尴尬。要是早知道,她一定不会来的。这样的权贵人家如何是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招惹得起的。

      她看一眼床上的女儿,这是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来的。在家时就大病过一场,花光了银子,甚至宅子都变卖了。不然,她一个女人是万万不敢单独上路找上京城来的。还幸亏有做镖师的同乡捎了她们一程,不然根本不可能平安到达。

      “这孩子,日后就拜托夫人日后能照顾一二了。”颜氏红着眼眶跪了下去。

      林氏心头喟叹,这么快就什么都想清楚了,倒是个既美且慧的女子,可惜遇人不淑!

      “婚书在哪里?”这东西不毁了,始终是个心腹大患。顾家的政敌一旦知晓,到皇上面前一弹劾,顾家就毁了。靖西侯府顾家嫡出的五爷是绝不能有这么一个卑贱出身的正妻的。所以,颜氏多半也是会就此消失,怕是她自己此刻也知道了。

      “我的孩子……”颜氏两眼通红,抱起床上还烧得滚烫的女儿无声的落泪。

      “太夫人说以外室女的身份养在庄子上。我会替她安排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她也不能胡乱许诺,毕竟她虽然当家,头上还有太夫人,还有夫婿,这个孩子的未来她一个人说了不算。

      颜氏抱着孩子看了半晌,最后不舍的亲了又亲,然后放回到床上。起身朝林氏磕了个头,返身拿出婚书。

      林氏看过无误,收进袖子准备拿去给太夫人和侯爷看。要当着他们的面毁去,不然日后如果有什么风波会怪到她头上或者认为她别有用心。

      颜氏被人带出去,走到门口忍不住回头看过来。她的女儿才这么小,还不到三岁,她只能留下她一个人在这世上苦苦挣扎了。那个她一心以为的良人,竟是从头到尾连面都没有露过。女怕嫁错郎!

      当夜,颜氏被送去家庙,从此失踪。而小顾琰则被打包送上马车,送到离京城百余里的一个小庄子上。

      003 安置(3)

      顾琰晕乎乎醒来,睁眼看到四周黑黢黢的,张口便喊道:“娘——”她其实已经不是颜氏生下的那个小顾琰了。那个小姑娘那场大病就去了,换成了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白领,到银行办事时倒霉被劫匪炮灰掉的,然后就莫名其妙来了这里。

      这几个月颜氏对她精心照顾,让她度过了初来陌生之地的惊惶期,她心头已经认了颜氏就是娘。娘说带她来找爹,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顾琰喊了好几声也没有人来,于是惊慌起来,大声哭喊,然后往床边挪想下床去找人。

      许是听到她的动静,有人执着蜡烛进来,打头的是个四十多岁面容严肃的妇女,“琰姑娘醒了。”

      顾琰坐在床边左右看看,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上前来帮她穿上小鞋子,并且自我介绍:“姑娘,奴婢是小菊,连妈妈说以后奴婢就跟着姑娘了。”

      ¡°ÎÒÄïÄØ£¿¡±¹ËçüÎʵÀ£¬Á³ÉÏ»¹ÓÐÒ»¿Å¾§Ó¨µÄÀáÖé¡£

      那个中年妇人,也就是连妈妈上前来,“姑娘的娘被送去了家庙,姑娘如果哭闹就再见不到娘了。奴婢是奉大夫人的命送姑娘来此的,这是顾府的一个庄子,姑娘就在这里养病吧。小菊以后就是负责照顾姑娘的贴身丫鬟了,姑娘要什么就找她。”

      顾琰已经比较适应小孩的动作表情和心态了,一副没怎么听明白有些愣愣的样子,半晌道:“我要娘——”嘴一瘪又要哭。

      “奴婢说了,哭闹就再见不到你娘了。姑娘饿了吧,小菊去叫刘妈妈送些吃的来。”

      连妈妈第二天一早就离开庄子回靖西侯府复命了。这个庄子的李庄头和他的女人,还算是比较老实的。这已经是靖西侯夫人林氏的顾念了。这样,小顾琰不会被太过苛待。但是日子长了,一个不被看重的外室女,要想跟府里的姑娘们一样金尊玉贵的过日子肯定是不能。拜高踩低跟红顶白毕竟是人性,外室女在礼法上可是连庶女都不如的。但在这里总好过被丢在一些奸猾的庄头看管的庄子上。林氏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府里的太夫人嫡出庶出一共有五个儿子,孙女更是大大小小有十多个。这个代表着无尽麻烦的孙女,那真的是半点不会放在心上的,要不然也不会看都吝于看一眼了。尤其她来的时机这么不巧,三爷病成了那样。至于侯爷,五爷是他不得不背的责任。可这个侄女嘛,他真是恨不得她就这么一病而去以绝后患。林氏纯是同情这对母女的遭遇才做出这样的安排,但更多的也不会做了。

      连妈妈走后,顾琰又哭了几场,连着几天眼睛都是红肿的。庄头的女人刘氏只能拿连妈妈说的再哭闹就见不到娘了来哄她。顾琰心头知道她多半是再见不到颜氏了,如何能不哭。

      小菊是个很老实的丫头,今年七岁,是顾府的家生子奴才。可惜父母都不太会钻营,所以一家子都没有什么好差事。她此时跟着顾琰,算是个三等丫头,一月能有三百文月例。

      连妈妈是林氏身边的二等妈妈,从林家一起陪嫁过来的,也是很受信赖和器重的。她回去便去回复了林氏,这件事就算是船过水无痕的过去了。三岁的孩子,很快就会忘掉久不见面的母亲。

      林氏这样算是在能力范围内的日行一善,而且这样的安排也得了太夫人的认同,还感叹了一句如果茯苓县主能像林氏一样识大体顾大局就好了。

      林氏对茯苓县主这个颇有些霸道的弟妹也有些看法,知道婆母对这个出身高贵不好管束的儿媳很是有些不喜却又无可奈何。于是笑道:“五弟妹是家中独女,父兄难免偏疼些。可是孝顺婆母,顺从夫君还是知晓的。”

      ¹ÜÊϲ¢Ã»ÓйýÎÊС¹ËçüµÄÇé¿ö£¬ËýÏÖÔÚÂúÐͼÊǹËÈýÒ¯µÄ²¡Çé¡£

      转眼便是四年,顾琰已经七岁了。她每月的用度和一应用品都是府里派人送来,按顾家姑娘每月五两的用度。当然,那些银子有多少是用在她身上的天知道。

      不过她总算是长大了,没有如顾家掌权人们的意一病而去,一了百了。既然她没有自动消失,那些人秉持虎毒不食子而且养大了兴许还有用的想法还是赏了她一口饭吃。

      ¡°¹ÃÄÕâ¸öÄîÃס£¡±Ð¡¾Õָ׏ËçüдµÄ×ÖÄîµ½¡£

      “下头还有一个日呢。”

      “日是太阳,奴婢知道。”

      顾琰如今在跟着庄子旁边小道观的老道士学认字,这会儿她在教小菊。小菊这四年像个大姐姐一样对她照顾得很用心,算是她莫名其妙到这个时代,落入这种处境的一个安慰奖。因为这四年她是一直没变的。目测以后也不会怎么变,因为她比较憨,和刘氏不大一样。

      顾琰初到这里,哭闹过一段时日后,就乖乖吃药吃饭了,并且如顾府掌权人的意把颜氏渐渐淡忘,然后渐渐长到如今。

      识字是去年开始的,顾琰听到刘氏说起顾府的姑娘六岁开蒙,府里专门设了女学。可是这四年,她一直是被遗忘的,去年也没有人想起要接她回府里读书开蒙。

      刘妈妈遗憾的说过,可惜了她只是个姑娘,如果是个少爷,不管怎样读书开蒙还是不会被遗忘的。是个姑娘,受重视的程度就大打了折扣。

      顾琰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在问过李三牛也就是李庄头十岁的小儿子后,得知旁边道观的老道士识字,便央求李庄头把人请来教她。李庄头想了想,本来庄子上就时常送香油钱,再添一份束脩每月不过几钱银子也没什么不可以便依了她。去年秋天他送一年的租子到顾府去的时候,报备了一声,管庶务的二爷点了点头这事就算过了明路了。

      小菊挠了半天头,也没认出禾字下头一个日念什么。

      顾琰道:“你想有太阳,有禾苗,收割了就可以做白米饭,吃起来怎么样?”

      小菊重重点头,“香!”

      “可不就是,下回别再忘了。你看我都给你开小灶了,你要是再输给喜妞就说不过去了。”

      004 救人(1)

      喜妞是李庄头的小女儿,今年八岁。虽然也是奴婢身份,可上有父母和三个兄长,小日子过得滋润着呢,是顾琰甚为羡慕的人。她见顾琰跟着老道士识字,便吵着也要学。老道士说他没那么多忌讳,不肯教奴仆子弟,只要再给一份束脩他就教。

      刘氏倒不是不舍得银子,这些年养顾琰,她也攒下不少私房银子。只是,这女儿家读书认字做什么,只有像主子那样的人家才会让姑娘们读书。他们不过是家生子奴才,就是儿子学了也是不能参加科考做人上人,更别说女儿了,学来有何用?传出去没得让人笑话,于是便拒绝了,只让喜妞跟着她学女红厨艺等。

      顾琰跟喜妞关系不错,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两人之间主仆的界限并不分明,便一口答应自己学会了教她和小菊。

      老道士没教什么子曰诗云,就是教识字,所以顾琰进度很快,已经学到比较复杂的字了。她当然是早就识字的,只是需要这么一个契机。她估摸着再有些日子,她让李庄头带回来的书就可以脱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范畴了。

      顾琰在不再哭着要找颜氏乖乖喝药时就决定了,一定要健健康康的长大,然后设法脱离顾家人的掌控。她在庄子上的日子其实过得不错,不缺吃少穿,而且还有一定的自主。可是,这种日子一定不会长久。至少,将来她的婚姻一定是会被顾家掌控。所以,她得学些本事自己能够当家做主才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2: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