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民国政府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唐豆童鞋来说却是巨大的发财机会,他拿着1948年没人要的法币穿越到1935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兑换银元券,简直就是无本几万亿倍的利润,他拿着这些银圆券就算是横扫了整个海王村、整个琉璃厂都不会眨一下眼的。
当然,唐豆童鞋也是花了一些功夫的,他要用后来发行的那些超大面额的法币穿越到发行之初兑换成1935年版本的,再带着1935年版本法币的去兑换银圆券或者是袁大头,也麻烦着呢。
能够利用通货膨胀可以趁机大发国难财的,恐怕除了唐豆以外,这世界上也找不到第二人了。
第153章 苏东坡获恩赐
穿越回来,唐豆整整忙了一天,把自己“小超市”里所有的古玩都拿到远古时代自然做旧,连同那几千枚天显通宝也重新处理了一下,这一次就更加完美了,从他手中拿出来的古玩甭说是专家了,就是最精密的科学手段也得得出这东西就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结论。
这个话说起来简单,其实操作起来也是一个精细活,就比如唐豆刚刚从唐伯虎那而拿回来的华佗那两套医书以及唐伯虎亲笔抄摹的副本吧,唐豆把它们同时送到远古时期,然后还得按照它们各自距离现在不同的时间拿回来。
拿回来之后,唐伯虎的抄摹本虽然变得古朴,但是纸张依旧还保持着一定的柔韧性,品相依旧完好。
可是华佗的那两本原著拿回来之后却是已经到了纸张年限的临界点,纸张干枯脆弱老化严重,连翻动一下都有极大的可能会造成损坏。
古玩行里常说纸寿千年,那是指在平常状态之下,如果是在一个相对密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之中,仅靠空气的自然氧化,纸张的寿命可以达到三四千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在我国文物考古工作中,就曾经出土过东汉年间的纸张,出土时墨迹依旧清晰可见,而且这还不是在刻意保存的情况之下。
华佗生活的年代也是在东汉末年,距今一千八百多年,他的著作能够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也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不过这两套书拿回来之后唐豆也不敢等闲视之,他小心翼翼的捧着已经有不少残缺的书册分被装进密封袋中,用气筒抽去空气密封包装好之后,这才锁进了古籍类的保险柜之中。
这一天下来,唐豆又把自己忙得跟灰孙一样,躺进浴缸里泡澡的时候竟然美美的睡了一觉,等到他被电话【创建和谐家园】吵醒的时候竟然已经是晚上了。
唐豆应付完电话,又给杨灯等人打电话过去胡乱解释了一番,这才爬出浴缸泡了袋泡面填饱肚子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了一觉。
身家过亿,泡面充饥,你说唐豆童鞋是贱呢,还是真贱呢?
次日清晨,唐豆童鞋穿越到苏东坡那“视察”了一番工作。
苏东坡的火柴作坊已经走上了正轨,已经无需唐豆童鞋操心了。
苏东坡将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火柴呈现给了宋神宗赵顼,赵顼果然是龙颜大悦,重重的赏赐了苏东坡,并且准备将苏东坡调入工部担任工部尚书,不过赵顼的这个动议却被苏东坡的政敌宰相王安石给拦了下来。
唐豆来的时候苏东坡正在为此事大发雷霆,准备上本参奏王安石。
唐豆闻言之后大惊失色,急忙拉住苏东坡促膝长谈。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唐豆也刻意经常跟苏东坡讨论一些时政利弊,苏东坡早就已经把唐豆当成了自己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更加上此次宋神宗赵顼对他的封赏也是源自于唐豆带来的火柴的缘故,在心中更是把唐豆当成了上宾。
唐豆掰开揉碎将王安石的政见讲解给苏东坡听,他上学的时候可是正儿八经的学习过王安石变法,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他更知道是苏东坡绝对扳不倒王安石的。
费了唐豆不少口舌,苏东坡这个老顽固终于看清了自己与王安石政见之间的差距,也认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竟然惊出了一身冷汗,起身面对着唐豆深深一揖:“贤弟一番话惊醒梦中人,若非有贤弟醍醐灌顶,为兄恐怕就要铸成大错了。”
见到解开了苏东坡的心结,唐豆终于轻松了下来,呵呵一笑双手扶住了苏东坡,说道:“苏兄,你我兄弟忘年之交,何须还要这般客气。”
苏东坡哈哈大笑:“正是正是,老夫现在就给王丞相修书一封。”
唐豆吓了一跳,拉着苏东坡问道:“你要跟他说什么?”
“哈哈哈哈,当然是表示对王丞相变法的支持。”
唐豆一下子放下心来,呵呵笑着说道:“正该如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苏兄,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你还是要努力争取一下的,我想你只要得到王安石的支持,必定可以达成心愿。”
工部尚书好呀,苏东坡要是当了工部尚书,那他帮自己踅摸古玩岂不是更加方便了?要知道,现今存世的宋代四大名窑可是全都归工部管呀。不仅是瓷器,还有好多好玩意的产出都将落在苏东坡的掌握之中,那等于是宋代的精品古玩都将会与自己产生交集。
苏东坡哈哈一笑:“贤弟不是说过得之我命失之我幸么,我不会纠结这个工部尚书的得失,我只是想诚恳的向王丞相检讨自己的认知。”
唐豆呵呵一笑,你都已经诚恳检讨了,王安石又岂会不拉拢你这位靠过来的大员?谁不知道王安石推行变法举步维艰,正需要一些手握实权的大臣支持,你如今这一封书信送过去,估计他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就会顺水推舟把你送到工部尚书的位置之上。
唐豆见苏东坡马上就要去修书,急忙拉住他笑着开口问道:“苏兄,你说神宗赏赐给你不少恩赐,能否让愚弟开开眼界?”
苏东坡笑道:“贤弟,那些恩赐本就因你而来,你又何须说开开眼界,你就算把那些东西全都拿走,为兄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的。”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可不能反悔呀?”唐豆嘿嘿笑了起来,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苏东坡冲着门外喊道:“子风,你进来一下。”
一个年轻的英俊后生应声而入,先是抱拳向唐豆施了一礼,称呼道:“在下苏澔见过唐先生。”
唐豆回礼之后,苏澔这才转向苏东坡开口问道:“伯父召唤小侄有何吩咐?”
苏东坡呵呵笑着冲着唐豆介绍道:“贤弟,这是我的侄子苏澔字子风,我看他颇为伶俐就留在了身边听差,你有什么事情吩咐他做就好。”
唐豆和苏澔再次见过,苏东坡冲着苏澔吩咐道:“子风,带唐贤弟到我书房去,将那些圣上恩赐的宝物一件不留的拿给唐贤弟看,如果唐贤弟相中什么你就给唐贤弟包裹好送到府上。”
唐豆呵呵一笑冲着苏东坡拱手道:“让苏兄见笑了,小弟向来喜欢这些稀少的宝贝,恐怕真的要横刀夺爱了。”
苏东坡把唐豆送到门口,笑着低声说道:“有贤弟在一旁攘助,以后这些赏赐还能少得了?万一我要是真的当上了工部尚书,为了贤弟你的爱好,为兄也少不得要中饱私囊一些。”
两个人哈哈的笑了起来,苏东坡为官多年,岂会不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道理,假如他真的当上了工部尚书,就算不想中饱私囊恐怕也是不能。
别人都贪你不贪,那可是要犯众怒的。
第154章 传说中的哥窑瓷
苏澔虽然跟随苏东坡的时间不长,可是苏澔却也是听说了苏东坡有位神秘的忘年交朋友,苏东坡待他宛如亲兄弟一般,如今见到唐豆竟然如此年轻心中也是吃了一惊,不过却也不敢轻视分毫,态度甚为恭敬的将唐豆引入苏东坡的书房。
送上香茗,苏澔小心翼翼的将皇上赏赐给苏东坡的恩赐一样样的摆放到唐豆面前。
唐豆这货的口水早就已经淌了一地。
不淌不行呀,实在是忍不住了。
¡¡¡¡´¿ÒøÔ²¿ÚË«ÊÞ¶úÁú·ïÎÆÈý×ãÏã޹¯һֻ£¬Á÷²»Á÷¿ÚË®£¿
宋汝窑米黄釉三足笔洗一只,流不流口水?
铜镶银人马刀枪纹复古甲骨文带盖双耳六棱大罐一只,流不流口水?
……
唐豆童鞋很没品的把玩着这些神宗赏赐给苏东坡的珍贵古玩,这可都是从皇宫大内流出来的,无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他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些宝贝都摆到自己的“小超市”里面去。
这时,苏澔小心翼翼的捧过来一只八棱贯耳尊放到唐豆面前,令唐豆眼前一亮。
这只尊纯白铀底,尊上绘有一幅飞燕垂柳图,柳枝摇曳,几只飞燕栩栩如生,竟然有浮雕工艺的美感。
唐豆爱不释手的捧着这只八棱贯耳尊小心翼翼的放到自己面前,也不怕一旁的苏澔震惊,竟然从自己的长袖之中摸出来一柄折叠十倍放大镜把眼睛凑了上去。
“金丝铁线?!”唐豆震了一下。
唐豆急忙把放大镜移到了尊的口部,眉梢又是一挑。
釉彩稍薄的尊口隐隐呈现出紫色。
唐豆小心翼翼的把尊翻转过来,没有釉彩的底部显现出瓷坯本来的铁色。
唐豆心中狂跳,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件八棱贯耳尊竟然完全符合了传说中哥窑的瓷器特征,难道这竟然是一件哥窑瓷?
哥窑是历史上唯一的宫庭窑,它跟其他几家北宋名窑不同,哥窑是专门应北宋宫庭而生,所出瓷器均是供应宫廷所需,概不外流。
唐豆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只有一件瓷器被认可为真正的北宋哥窑瓷器,就是那件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被拍卖出了2.6亿元的天价。
唐豆心中狂跳。
这个八棱贯耳尊是宋神宗赏赐给苏东坡的,出自于皇宫大内。
这个八棱贯耳尊是明显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完全符合哥窑瓷的特征。
他曾经看过那只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的图片,如果拿那只釉彩单调的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跟眼前的这只金丝铁线紫口铁足飞燕垂柳八棱贯耳尊比较起来,那就跟自己送拍的那个宣德炉跟原先拍卖的宣德炉比较一样,那绝对是爷爷跟孙子的比较。
那个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拍卖了2.6亿。
这个北宋哥窑金丝铁线紫口铁足飞燕垂柳八棱贯耳尊要是送拍的话得拍卖多少钱?
唐豆本来还举棋不定要从苏东坡获得的这些宋神宗赵顼赏赐中挑选什么带回去,这一回也不用考虑了。
当然,唐豆绝对想把宋神宗赵顼赏赐给苏东坡的这些宝贝全都带回去,可是那样做也忒不厚道了,还是等苏东坡当上工部尚书之后再徐徐图之吧。
唐豆嘿嘿一笑,将这个他已经基本确定是哥窑的八棱贯耳尊轻轻放下,冲着一旁的苏澔说道:“和仲兄正忙着修书,我就不多打扰了,等回头你跟和仲兄说一声,就说我把这只尊给拿走了。”
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不过非亲近之人却只是称呼苏东坡的第一个字,只有关系非同寻常的亲近之人才会称呼苏东坡为和仲,唐豆童鞋当然是属于跟苏东坡关系非同寻常的人之一。
苏澔听到唐豆要这只尊,急忙开口说道:“伯父已经吩咐过了,先生尽管取用就是。我这就帮先生找个箱子装起来,敢问先生尊府在何处,在下把这只尊给先生送到府上去。”
唐豆呵呵一笑:“不必子风相送了,你就帮我把它装起来就好。”
苏澔急忙找来一只木箱铺好锦垫将那只尊放进去,唐豆抱起箱子,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噔的一下子穿越回了空中别墅。
返回别墅之后,唐豆又瞬间往返远古时期,等到他抱着木箱再次出现时,手中的木箱已经变得古意怏然了。
瓷器虽然无需做旧,但是装着瓷器的木箱和铺设的锦垫却需要做一下,不要轻视了这些细节的辅助作用。
唐豆压抑着自己的兴奋打开木箱看了一眼,换好衣服抱着木箱直接下楼开车返回了秦淮河畔的那处宅子。
唐豆抱着木箱进入大宅,直接向秦彦培等人居住的院落走去,在经过院中园的时候,见三位老爷子正坐在碧波湖畔的八角亭里品茶聊天,急忙一脸笑意的走了过去。
远远的,周老就见到唐豆抱着木匣兴致冲冲的样子,忍不住冲着秦彦培和杨一眼呵呵的笑了起来:“秦院长、名远,估计这小子又收到什么好物件拿过来献宝了。”
秦彦培抬头望向正走来的唐豆,笑道:“估计差不了,这小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唐豆嘿嘿傻笑着远远就打起了招呼:“外公好,杨伯伯好,师父好。”
“小子,是不是又收到什么好物件了?告诉你说,如果低于那枚福禄寿财花纹钱的物件你最好还是甭拿出来丢丑。”周老呵呵笑着说道。
唐豆笑道:“嘿嘿,这物件估计师父你以前也没见过。”
“哦?”周老来了兴趣。他知道自己没见过的古玩多了去了,可是能够让这小子兴奋成这样的东西,估计可能又是一件国宝级的宝贝。
一旁的杨一眼眉梢一挑,冲着唐豆说道:“是什么东西?拿过来。”
唐豆献宝一般小心翼翼的木箱放在了石桌上,伸手打开,开口说道:“是一只八棱双耳尊。”
瓷器类是古玩中流传最多的品类,流传至今的精品多出自于宋代五大名窑和清三代名窑,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不稀罕,如今唐豆竟然跟周老说估计他以前也没见过,估计这只八棱双耳尊的来头恐怕也不简单。
唐豆把箱盖打开,把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手套放大镜分别送到三老手中,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三老上手鉴定。
µÚ155Õ һֻСòòò½
又是杨一眼先上手,看来,这不仅仅是秦彦培周老二人对杨一眼眼睛盲了的照顾,估计在杨一眼眼睛没有盲之前,秦彦培和周老都已经默认杨一眼的鉴赏水平要高过他们二人,因此才会自觉的分出主次。
杨一眼戴上手套将那个八棱双耳尊捧到自己膝盖上,细细的抚摸了一遍,甚至还捧起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看器形仿的是秦代青铜尊的风格,应该是北宋的物件。瓷质细腻,物件上没有丝毫烟火之气,估计不会有贼光,应该是老东西。可惜了,就是无法看到釉色和底款。”
一旁的周老早就凑了过来,此时低声说道:“是素白底釉,图饰是垂柳飞燕。”
杨一眼点了点头,只能在脑子里脑补手中的八棱双耳尊样子,叹了口气将尊小心翼翼的放到了石桌上。
眼睛瞎了,好多宝贝已经不能亲眼得见,更无法说得更加详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周老和秦彦培谦让了一下,秦彦培将尊拿到了自己面前,翻转尊口看了一下底款,补充道:“底款是大宋元丰元年,是宋神宗赵顼时候的官窑器。”
秦彦培眼睛突然一亮,伸手拿起石桌上的十倍放大镜凑了上去,口中惊咦道:“竟然是铁足。”
“什么?”一旁的杨一眼和周老都惊呼出声,杨一眼更是出口道:“彦培,你可要看仔细了。”
吃惊之下,杨一眼竟然直呼岳父老子的名字,只是人们都没有留意到这些,只有一旁早就对这个尊心中有底的唐豆忍不住咧了咧嘴,暗想假如自己回头跟杨一眼直呼名远,杨一眼会不会拿拐棍抽自己?
这时的周老也顾不得许多,手中拿起放大镜凑到了尊口,和秦彦培两个人一个看尊底一个看尊口,也是惊呼出声:“果然是紫口。”
秦彦培和周老的神情都变得激动了起来,秦彦培双手微微颤抖的放稳了八棱双耳尊,低声重复道:“紫口铁足,紫口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