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最牛古董商》-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护士小姐怜悯的搀扶起二蛋妈,柔声说道:“你们还是快想办法去筹钱吧,孩子的病情很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治疗,也许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愿不要发生那样的情况,否则治疗费用恐怕还要高出几倍。”

        “我去交钱。”杨灯从二蛋妈手中夺过那张住院通知单。

        唐豆一把拉住脚步匆匆的杨灯,伸手捏住了杨灯手中的住院通知单,低声说道:“你在这安抚二蛋妈,我去。”

        “不,我去。”杨灯固执地说道。

        这可是十万块钱,不是一个小数字,唐豆跟二蛋一家无亲无故的,凭什么要承担这个费用。

        唐豆拍了拍杨灯的手,低声说道:“我钱来得容易,总要花在有意义的地方,请你给我一次做雷锋的机会好不好?”

        杨灯凝视着唐豆,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无声的松开了手。

        划卡交过住院费,二蛋马上被转入了重症治疗室。

        重症治疗室不允许病人家属进入,就连隔着玻璃看一眼也是有限定时间的。

        二蛋妈此时终于恢复了理智,噗通一声给唐豆跪了下来,慌得唐豆和杨灯二人急忙把她架了起来。

        从小到大,唐豆哪曾受过别人的跪拜礼,更何况还是一个比他大不了十岁的年轻女人的跪拜礼。

        好不容易将二蛋妈安抚下来,这时才想起来通知二蛋爸赶来医院,也打电话给三间房的乡亲们报个平安。

        二蛋爸在南方某沿海城市开货柜车,接到这个电话之后险些没有发生车祸,急急忙忙返回公司请了假,买了最快的一趟航班赶往余州。

        三间房的乡亲们听闻了二蛋的病情也是震惊不已,人们在感激唐豆的同时,也开始纷纷凑钱。

        就算三间房这个地方再闭塞,人们也知道治疗白血病所花的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绝对能够压垮一个富裕的家庭。

        重症治疗室外病人亲属不能滞留,唐豆和杨灯二人好不容易劝说着二蛋妈离开了医院,在医院附近的一家酒店开了两间房,自然是唐豆自己住一间,杨灯和二蛋妈住一间,其实也包含了让杨灯照看二蛋妈的意思。

        忙了一天,早已是饥肠辘辘,不过唐豆想他们恐怕也没有心思出去吃饭了,打了个电话让酒店送到房里三份套餐,自己神思不属的扒了两口,也吃不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杨灯端着自己的那份套餐敲开了唐豆的房门,有些消沉地问道:“我可以进去坐会么?”

        这是情侣关系么?

        杨灯苦笑着问了一句:“二蛋妈呢?”

        “哭累了,睡了。”

        唐豆哦了一声,轻轻的侧了一下身让开了门口。

        杨灯走进唐豆房间,把套餐放到茶几上,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低声说道:“你吃了吧,我吃不下。”

        唐豆苦笑:“我也没什么胃口,先放着吧,什么时候饿了再吃。”

        杨灯嗯了一声,两个人沉默了,许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这样,杨灯默默坐了有一刻钟的时间,站起了身,冲着唐豆说道:“我回去了,我担心二蛋妈。她是一个好人,我去上学的时候,就是她帮我照顾父母,每天帮我父母做饭洗衣。”

        杨灯拉起杨灯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知道,你放心,无论花多少钱,咱们俩都一起扛。”

        杨灯凝视着唐豆,踮起脚尖,轻轻在唐豆唇上吻了一下,低声说道:“谢谢你。”

        刚强,是一种令人尊敬的性格。

        可是这世间没有能超出极限还能依旧挺拔的劲松,在现实的残酷面前,再刚强的腰板也有弯下的时刻。

        唐豆轻轻抱了一下杨灯,拥着她走到门口,伸手为她打开房门,目送杨灯返回房间。

        可是,唐豆还没有关闭房门,杨灯就惊叫着跑了出来。

        唐豆一慌,快步迎了上去。

        “二蛋妈不见了。”杨灯声音中已经拉出了哭腔。

        唐豆愣了一下,苦笑道:“她肯定到医院去了,我们去找她吧。”

        次日凌晨,二蛋爸风风火火的赶到了医院,重症观察室外的二蛋妈扑到他怀里呜呜的哭了起来。

        找医生了解病情,医院又给下达了一张缴费通知单,一盒瑞士产的诺华格列卫就要两万多块钱,十万块钱对白血病来说真的是不经用,特别是治疗初期的时候。

        二蛋爸身上带来了四五万块钱,在医院里打了个水漂就不见了,不过还好,二蛋的病情终于是稳定了下来,以后的治疗费用就是温水煮青蛙了。

        二蛋病情稳定了,杨灯的暑假也所剩无几,二人向二蛋爸妈辞行。

        唐豆又无声的为二蛋补交了十万元住院费,二蛋爸知道,却无力阻止。

        返回三间房,也许是又见到了生离死别,杨灯和唐豆很容易就说服了杨一眼,答应跟他们到金陵市去为杨灯妈妈治疗双腿,但是要在一个月后,把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之后才会动身。

        怎么说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杨一眼终于要再次走出三间房,唐豆和杨灯又怎么会勉强,再说了,他们也需要为杨一眼夫妇安排好住处,这件事儿也不能太仓促。

        杨灯的暑假只剩下了最后两天,难得的,杨灯带着唐豆划着一叶扁舟在微山湖游玩了一会儿,其实主要还是杨灯到湖里去采一些微山湖特有的水产,准备腌制出一些来留给杨一眼夫妇日常食用。

        傍晚,两个人划着小船返回三间房,杨灯到厨房忙活着准备最后的晚餐,唐豆陪着杨一眼夫妇坐在庭院里的大槐树下聊天,通过二蛋这件事儿,杨一眼对唐豆的观感又拔高了一个台阶,按照现在的势头,他已经是拿唐豆当成自己的准女婿看待了。

        比较丰盛的晚餐刚刚摆上桌,院门就被人轻轻推开,二蛋爸一脸愧疚一脸感谢的拎着一个不大的包裹从门外走了进来,依次向杨一眼,杨灯妈妈、唐豆和杨灯问好。

        杨一眼不良于视,杨灯妈妈不利于行,唐豆把自己当成了半个主人,站起身迎上二蛋爸,沉声问道:“大哥,是不是二蛋的病情又有什么反复?”

        二蛋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有些欲言又止。

        杨一眼招呼二蛋爸:“二蛋爸,你还没吃吧,坐下来一起吃点,娃的事儿要是不急就坐下来慢慢说。”

        村里人朴实,二蛋爸虽然在外打工多年,可是本性却没有丝毫更改,他憨厚的点了点头。

        杨灯急忙又打来一碗米饭端来一个板凳放在饭桌旁,而她坐的小凳子也很自然的放到了唐豆板凳旁边。

      第41章 宣德炉

        大家都坐好之后,杨一眼招呼二蛋爸吃饭,不过大家只是拿起筷子意思了一下,都知道二蛋爸此来必定是有事。

        二蛋爸扒了两口饭,放下饭碗又是向唐豆感激了两句,许诺欠下的钱会尽快还给唐豆。

        唐豆笑笑说道:“钱的事儿不急,二蛋的病现在怎么样了?”

        二蛋爸脸上又浮上了愁云,犹豫了一下说道:“医生说二蛋的病要想根治的话最好是做造血白细胞移植,哦,就是骨髓移植。”

        唐豆点了点头,对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来说,骨髓移植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当然对于医学上的事情他也不懂,他跟绝大多数的病人一样,走进医院就把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了医生,就算是被人当了小白鼠也毫不知情。

        “大哥,是不是钱不够?还差多少?”唐豆也不想兜圈子,直接开口问道。

        二蛋爸愁眉苦脸地说道:“医生说,全套手术做下来,再加上后期的恢复治疗,恐怕还需要四十万左右。”

        四十万可不是个小数,前面唐豆已经为二蛋垫付了二十万元的费用,如果再加上这四十万那可就是六十万,估计二蛋爸就是开一辈子货柜车也还不上他这笔钱。

        唐豆只是微微顿了一下,就从一旁的挎包里掏出了支票本,笑了一下说道:“钱不是大问题,只要能把孩子保住了,花再多的钱都值。”

        钱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少对唐豆来说是这样的,跑到任何一个朝代随便捡点垃圾回来就能卖几千块钱,运气好一个物件就值几百万,几十万块钱在他眼中现在还真算不上什么。

        唐豆虽然有点当了冤大头的感觉,但是也并没有犹豫,谁让二蛋妈对杨灯一家有恩呢。

        面对唐豆即将支出这样一笔巨款,杨一眼一家全都沉默了,他们心中比谁都清楚唐豆为什么会这样做。

        看到唐豆拿起笔来要开支票,二蛋爸急忙伸手按住了唐豆,焦急地说道:“大兄弟,我不是要跟你借钱,你已经帮了我家太多了,我就算脸再大也不好意思再向你张嘴。”

        唐豆笑了一下:“大哥,我还是刚才那句话,只要孩子没事,花再多的钱都值,你就不用再跟我客气了,你要是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你可以等孩子病好了以后慢慢还给我。”

        二蛋爸焦急的把面前的饭碗推开,把一直放在脚边的那个包袱拎了起来,放到了自己的膝盖上,三把两把解开包袱,露出了一个双耳三足巴掌大小的铜香炉。

        宣德炉?

        看到那古雅浑厚的造型,唐豆和杨灯的心中就是一动。

        宣德炉是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香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红铜铸成的铜器,由宣德皇帝亲自督造,一共铸造了三千个,样式仿造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等名窑的瓷器款式,铸成之后陈设在皇宫的各处,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当然,这是说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宣德炉,是宣德炉的鼻祖,是极为罕见的,寻常百姓也是只知其名未见其形。

        如今人们看到的宣德炉大多都是后期仿制的,其中也不乏精品,尤其以明正德年间和清乾隆年间的仿品制作更为精美,也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不过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仿品无论是从品质上还是从器形上都与前期作品无法比较,也彻底沦为了普通的民间用品。

        二蛋爸将膝上那个宣德炉放到了桌上,望着唐豆说道:“大兄弟,我听说你是卖古玩的,你看我这个宣德炉值不值钱,要是值点钱的话我就抵给你。”

        这倒也是个办法,唐豆也不想让二蛋爸欠着自己这个人情,既然是买卖,那么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而且还可以解了二蛋爸的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之。

        唐豆笑笑,并没急着上手,而是望着二蛋爸说道:“这个主意不错,正好我店里还真缺少宣德炉。冒昧的问一句,大哥这个宣德炉是怎么来的?”

        问出处也是有讲究的,正经古玩行是不收脏东西的。

        二蛋爸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不瞒大兄弟,这个宣德炉是我跑车的时候在外省的路边买的,大家不都说收藏古董可以升值么,咱除了开车以外也没别的本事,就想着收藏个东西等将来二蛋上大学的时候拿出来卖掉。那天我正好遇到一个老农在路边卖这个东西,我买的时候这上边还都是泥巴呢,老农说是无意中从土里刨出来的。”

        听着二蛋爸的讲述,包括杨灯妈妈在内脸色都变得有些不正常了。

        唐豆咧了咧嘴,心中暗骂这个坑爹的全民收藏年代。

        杨灯更是不顾忌讳,伸手将二蛋爸面前的那个宣德炉拿了起来,翻过底部看了一眼,忍不住好看的眉头就皱成了一道小小的川字。

        看到杨灯的表情变化,二蛋爸紧张了起来,忍不住开口问道:“妹子,难道这个宣德炉有假?”

        杨灯欲言又止,正准备把手中的宣德炉递给老爸摸一下,唐豆急忙伸手抢了先,呵呵笑道:“我看看,我看这玩意不错,一上眼心里就透着喜欢。”

        唐豆津津有味的翻看着那个宣德炉,甚至从包里将放大镜和微型强光电筒都拿了出来,又是哈气又是用手指弹炉壁侧耳倾听,非常专业的样子。

        “不错,胎质细腻,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是个好物件。大哥,这东西我要了,你开个价吧。”唐豆笑呵呵的把宣德炉放在了自己的手旁,望着二蛋爸说道。

        “你……你真要了?”二蛋爸脸上喜色闪现。

        唐豆笑道:“当然。”

        这时杨灯张开了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唐豆不动声色的用膝盖撞了一下她,杨灯犹豫了一下闭上了嘴。

        二蛋爸犹豫了好半天,这才小心翼翼的望着唐豆问道:“大兄弟,你看这个东西值不值四十万?”

        唐豆呵呵的笑了起来:“大哥,这物件你要是只卖四十万那可就卖亏了,这样吧,这个宣德炉我给你六十万,不过我只开四十万的支票给你,至于剩余那二十万我可抵扣掉了,你觉得怎么样?”

        “好好,实在是太好了,就算大兄弟不说,那二十万也是要还的。”

        唐豆一笑,开了一张四十万的支票递给二蛋爸,二蛋爸连饭都没顾得吃,连夜赶到余州去了。

        二蛋爸走了,杨灯终于忍不住小声嘀咕道:“这个造假的也太不专业了,连省一德都不知道竟然就敢仿造宣德炉。”

        古玩行里的人尽人皆知,宣德炉底款的德字心上没有一横,故而有省一德之说。

        唐豆又用膝盖碰了一下杨灯,拿起那个宣德炉翻过来指着底款冲着杨灯眨眼说道:“你再仔细看看,看走眼了吧,那是一道划痕。”

        杨一眼轻轻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小子,别做戏了。这个炉子放到桌上的时候声音沉闷空洞,你伸指弹的时候更是充满杂音,应该这个炉子上的沙眼不少吧?如果今天这是一个局的话,你已经被套了。”

        看来什么事儿也瞒不过目不能视的杨一眼,唐豆暗暗给杨一眼挑了一个大拇指,微微一笑说道:“杨伯伯,如果今天这是一个局的话,在您有能力把那个孩子从生死边缘拉回来的情况下,您会不会心甘情愿被套一下?”

        杨一眼被唐豆问住了,推己及人,如果把自己换在唐豆的位置,自己会不会心甘情愿掏出这六十万,而且事后人家还不会知道是自己帮助了他们?

      第42章 深入了解一下

        又到了离别的时候,杨灯的眼眶有些湿润,在母亲的催促下这才依依不舍的坐到了车上。

        另一旁,杨一眼板着唐豆的肩膀,使劲捏了一下,沉声说道:“小子,我把灯交给你了,你要是敢欺负她老子饶不了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3: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