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最强大唐》-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师,您别激动,可别闹出个心脏病来。”王大锤笑着劝道。

      宋志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按捺住心底的激动,笑骂“臭小子,你还真有两下子,看来为师还是低估了你的聪慧。可惜了,为师的才学有限,对你来说还真有点耽误。”

      王大锤心说没那么夸张,我不傻但是也绝不是什么神童,你可千万别太夸我,要不然我可是会骄傲的。

      “老师,学生不是什么天才,只不过这本《百家姓》学生以前逛书店的时候,因为喜欢刚好读过。”王大锤挠了挠头,赶紧解释了一下,他可不想被人安上神童的头衔。

      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他可是非常明白,一旦自己被别人按上天才或者神童的名分,那可就别想清闲自在了。

      听了王大锤的话,宋志远冷静下来,也觉得自己是有点过于敏感了,或许王大锤只是凑巧曾经记住了这本书,不过他还是夸了一番王大锤,给他认认真真的讲了一遍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姓氏,每个大姓他都着重讲解了一下,当朝的姓氏情况也在其中。

      “老师,这《百家姓》是谁写的啊?”王大锤忍不住心底的疑惑,他想知道百家姓这本书为何会提前出现在大唐。

      “噢,这本书说起来写这本书的人也很了不起,据说他是前朝一个书院的老先生,专门为了给孩子启蒙而编写的。”宋志远满足了王大锤的好奇心笑着回答道。

      这天王大锤问了宋志远不少问题,宋志远耐心的一一解答,就算是不清楚的也做了记录,打算回去问问别人或者翻一翻资料。看得出他对王大锤提出的问题也很重视。

      双方都很尽兴,各有收获,王大锤更深刻的了解了现在这个时代的大唐,宋志远也通过王大锤这个现代人思维的学生有了许多启发。

      这天宋志远临走时带走了夹着王大锤发泄情绪时的涂鸦之作。

      后来的轰动和麻烦也是由此而起。

      ……

      宋志远回到家,家里恰好来了几个相交好友,他们都是平日里跟宋志远志趣相投的读书人,因为古代可娱乐的节目比较少,所以约上朋友一起谈诗饮酒就成了读书人的喜好之一。

      这样的圈子比较稳定,大家都喜欢平日里有什么新作的时候跟朋友拿出了分享一番,互相点评,吹捧自然也免不了,除此之外古代读书人想要扬名四海也是如此。

      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兰亭集序》不就是王羲之和朋友聚会以后的产物吗?

      作为这个时代的文人,宋志远他们也经常在一起饮酒谈诗,比王羲之他们一点也不逊色半分。

      这不他们今天来找宋志远,就是为了邀请他一起参加一个诗会。

      他们其中有一位是宋志远的挚友,叫黄庭轩,他跟宋志远的关系亲如兄弟,时常一起出入。

      因此,到了宋志远的家里他就比别人随便许多,宋志远也不介意他的这些,毕竟黄庭轩也不是什么都翻。只不过是喜欢翻看宋志远写的文章诗词歌赋而已。

      巧的是,宋志远从王家带回去了的几本书正好放在书桌边上,黄庭坚随手翻看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翻出了王大锤的那首词。不过他只当是宋志远自己新写的。

      “嗨,老宋你可以啊,又有新诗了?尽然还藏起来。让我给大家读一读,”黄庭轩开着玩笑张口读了起来“《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本来一开始,他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是以为自己的好兄弟写了新诗没好意思拿出来,于是想要读出来给众人分享一下。

      当他再往下看的时候,他整个人一下子就被手里的诗描绘的画面完全给震撼了。于是他下意识收了声,独自沉浸在诗里宏伟苍凉的场景里去了。

      旁边的几位也是他们的同道中人,所以黄庭轩这边一念,仅是开头就引起了他们的好奇。

      “嗨,黄庭轩,你倒是赶紧接着往下读啊!你怎么还愣住了?”旁边的人不满的责怪道。

      宋志远一听也傻了,这两句诗根本不是自己写的,所以他也好奇究竟是怎么回事,因此上前一把从黄庭轩的手里将写着诗句的纸片抢了过来。

      他一抢走纸片,黄庭轩立刻被惊醒过来,不满的对宋志远大声嚷嚷起来“老宋,你什么意思啊,写的新诗还不让我们大家看了?”

      旁边的人自然很快也加入了讨伐宋志远的行列。

      宋志远拿过来一看,发现果然不是自己写的字,纸片上的字看起来字迹十分潦草,再看内容,他也跟黄庭轩一样纸片上写的词给震住了。

      词的每一句都气势磅礴,诗人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一个豪情万丈的诗人仿佛出现在他的面前。

      其他人紧跟着又从宋志远的手里抢过了诗,继续围在一起读了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商纣隋炀,罪恶昭昭;一代枭雄,曹操,赤壁一把火烧。(此处篡改原词实属无奈。大家一笑而过就好)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整首诗读完,书房里的所有人都集体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众人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激动不已的逐字逐句的解析起来。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想不到今天竟然能够看到这么一首千古绝唱。真是不枉此行啊!”其中一位叫韩涛的读了赞不绝口。

      “这首诗一开篇,就给人一种大气磅礴,气势如虹的感觉。真是一幅震撼人心的场面。”不知道是谁说了第一句。

      众人也纷纷说道“是啊,开头这几句,一下子就让一个冰天雪地,漫天飘雪的荒凉凄寒的世界出现在每一个读诗的人面前。”

      “就是,就是,看了都觉得浑身冷飕飕的。”旁边的人笑着说。同时还缩了缩自己的脖子,就像是真的冻着了。

      “不错,诗人写出了一个寒彻周天,满天飞雪的北国风光,也写出了北国人的一番人间疾苦!”有想的多一点的再次接道。

      闭着眼睛想一下自己站在山上一场风雪,天地变色,长城内外一片苍茫,了无生机,就连滔滔不绝的黄河都冰封了,不再奔腾。这样的环境可真够冷够苦。

      再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

      “舞”和“驰”通过以动写静,形象地赋予了高原飞动的气势,使之生机勃勃。刹那间,群山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漫野蜡象。整个世界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之间充盈着无穷的生机。

      最强大唐

      第十六章 一首词的威力

      还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

      这一段承上启下,既写了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美。又写出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雪景唤起了诗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感,使他心中充盈了无比的热爱和无限的【创建和谐家园】。

      再看这一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商纣隋炀,罪恶昭昭,一代枭雄,曹操,赤壁一把采斐然。

      词里也毫不掩饰作者的帝王之志,难道这是一首“反诗”?

      “今天这首歌我们大家就只当是没有看到,当成一个笑话乐一乐也就完了,千万不要传出去,这首诗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了,那我们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宋志远看明白词里的意思之后,立刻对在场所有的人郑重其事的叮嘱道。

      “志远兄放心,我们知道轻重绝对不会告诉除我们之外的任何一个人。”祸是黄庭轩惹出来的,他当然得第一个表态。

      因为这首词可是他从宋志远的书里翻出来的。要是真的像宋志远说的,被有心人利用那首先倒霉的就是宋志远。

      其他人见黄庭轩和宋志远两个人神色如此凝重,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当场立誓绝不将今天的事情讲给除院子里之外的人听。

      宋志远怕有人铤而走险,拿出去卖弄,于是再三叮嘱在场的每一个人。

      虽然他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但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总不能杀人灭口吧?要知道这些人可是有功名在身,来的时候更是有不知道多少人看见,更别说里面还有自己的好兄弟。

      众人见宋志远忧心忡忡,心情不好也没有心情继续去参加什么诗会了,于是纷纷告辞离开宋家。

      黄庭轩没有走,留了下来。因为他觉得自己今天惹了祸,可能给自己的好兄弟带来天大的麻烦。

      “志远兄,都怪我,要是我不乱翻你的东西,也就不会惹出这样的麻烦,要是将来有人拿这个说事,你就说是我黄庭轩写的,放在了你这里。”看着眉头皱成一堆的宋志远,黄庭轩感觉心里很愧疚。

      “行了,你也别说了,这首词又不是我写的,我怕什么?再说了大家不是都发了誓,绝不泄露出去给外人知道吗?”宋志远尽管心里有些埋怨黄庭轩的鲁莽,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埋怨他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而且,这件事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在里面,自己当时没有第一时间销毁掉纸片上的词,实在是太过大意,如果自己从黄庭轩手里抢过纸片的时候就立刻撕了它,只有前面两句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是问题是,这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现在自己就算将肠子悔青了也于事无补,为今之计也只能指望今天的几个人能够守口如瓶了。

      宋志远非常疑惑这首词的真正来源,因为只有他知道这首词根本就不是自己写的,可是却从他的书里翻了出来,真是奇怪。

      这件事他根本没有往王大锤身上想过,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他看来大字不识几个,怎么可能写出这么文采斐然的文章?

      可是他那里会想得到,王大锤根本不能用一般孩子的标准作为参考,王大锤他拥有着来自一千五百多年以后的知识。

      黄庭轩安慰了宋志远半天,自己心里也十分别扭,为了让好友不烦心这件事,他提议喝酒,于是两个人一起喝起了闷酒。

      “来志远兄,你我今日不醉不归,喝完酒倒头就睡,说不定明天什么事情都没有了。”黄庭轩笑着对宋志远说道。

      “对,不醉不归,哪怕天塌下来也不用管,反正我一个穷鬼也没什么可怕的。”宋志远也醉醺醺的朝黄庭轩说道。

      心里有事的时候,喝酒特别容易喝醉。不知不觉间,两个人你一杯我一杯,喝的不省人事,烂醉如泥。

      ……

      有时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让宋志远和黄庭轩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说起来也是天意弄人,今天从宋家离开的几个人离开宋志远家以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参加了他们之前约好的诗会。

      年轻人爱凑热闹,诗会这样的场合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最喜欢去的地方了。

      因为诗会上不单有男子参加,同时还会邀请许多有才的青楼女子助兴。

      才子佳人,饮酒作乐,在大唐这个民风开放的年代,可以说是读书人最值得一提的事了。

      如果可以在诗会上扬名,说不定就可以成为某位青楼花魁的入幕之宾,到时候芙蓉暖帐,金风玉露要多快活有多快活。

      而且,诗会上也通常会拿出一些东西作为彩头,谁做的诗词如果获得诗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可,那他就可以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自古文人相轻的臭毛病数不胜数,所以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和和美美的饮酒作乐,也会拉帮结派的互相打擂台。

      既然是诗会,舞刀弄枪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呢这擂台上的胜负就由双方各自写诗来定。

      最强大唐

      第十七章 余波未平

      诗词有好有坏,能不能给自己挣回面子,就要看自己的人的诗词歌赋的水平了。

      可是这诗词歌赋也不是大白菜说有就有。就算立刻做出来也不一定就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从而赢得所谓的面子。

      那怎办呢?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提前准备一两首拿的出手的诗词歌赋。这样就算现场做不出来,也不会彻底丢了面子。

      诗会上人不少,各自有各自的圈子,互相不顺眼的自然就趁这个时候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诗词歌赋给自己的对头压一头,可是文人都好面子,自然不会轻易认输。这有时候难免挣个面红耳赤。

      今天韩涛他们几个恰好在诗会上遇见了自己的死对头,对方显然有备而来,结果韩涛他们提前准备的几首诗词都被对方的诗词给比下去了。

      对方自然是抓住机会使劲的嘲讽挖苦韩涛他们几个人,韩涛他们恼羞成怒,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有人提出之前在宋志远家看到的那首《沁园春·雪》。

      韩涛也是一个容易头脑发热的家伙,被自己的死对头一激,就将自己之前的誓言抛到了脑后,为了自己的脸面,他什么都不顾了。

      “哼,姓李的,你们别得意的太早了,我这里还有一首词,写出来一定吓死你。”韩涛在诗会上也没少喝酒,所以现在有点放浪形骸。

      “哈哈……就凭你们几个?要是姓宋的和姓黄的今天在这里,说一说这样的大话,还差不多,可是你们几个我还不放在眼里,有种就写出来,看看能不能吓死爷爷。”姓李的家伙,看起来也有点喝高。

      “韩兄,宋志远和黄庭轩不是叮嘱过我们不要将今天的词往外传吗?我看你还是不要冲动,免得给宋兄和黄兄惹来麻烦。”他们一起的也有清醒的赶紧劝道。

      可是此刻的韩涛被对方用激将法完全给惹怒了,别人的话根本听不进去。一心只想着报仇,接过纸笔立刻就当着众人的面写出了那首词。

      “沁园春·雪”

      旁边有人照着念道,看词牌名是写雪的,当下还没有下雪,写这样的词看来不是应景之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接着往下念,只觉得开头这几句还不错,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之情跃然纸上。

      周围有识货的,一听立刻围了过来。

      韩涛接着又写到“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这两句平白无奇,看起来是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景色。

      接着往下看,只见韩涛写出的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