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魏征对王大锤看起来不待见,瞅了一眼,没理王大锤,而且脸色不好看。
倒是长孙无忌反而笑着跟王大锤打了招呼。
房玄龄和杜如悔也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就听里面有声音传了出来,“皇上驾到!宣文武百官上朝觐见。”
不知道是什么原理,没有现代的扬声器,这里的声音竟然也非常的响亮。
众人文武百官赶紧整理衣服,然后按照顺序进入宣正殿,王大锤却依然留在外面等待宣召。
他没有官位,必须有皇上的宣召才能进去,毕竟宣政殿可不是菜市场,什么人都能进。
最强大唐
第八十三章 宣政殿扬名
宣政殿
李世民身穿龙袍,头戴金冠,随意的坐在龙椅上,面色红润,表情严肃。
宣政殿的装饰庄重典雅,精美的龙椅高高在台阶之上,台阶共有十四阶,据说象征着九五至尊的至高无上。
坐的那么高,大殿里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文官在左,武将在有,看起来大唐文武之间泾渭分明。
等李世民坐好,文武百官依照惯例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吾皇。”
整套程序走完,李世民就吩咐郭仁喊到“宣弘文馆学子王大锤觐见!”
殿外的传召太监重复到“宣弘文馆学子王大锤觐见!”
王大锤心说终于轮到自己了,一大早天这么冷,让自己一个人在殿外干候着,这古代的狗屁规矩还真多。
王大锤赶紧整理衣服,迈开步伐进了宣政殿,从中间一路走到众大臣前面,朝着坐在龙椅上看着自己的李世民行了一礼,“弘文馆学子王大锤叩见陛下!”
“平身吧!”
“谢皇上!”
两边的大臣看着王大锤顿时议论纷纷,心想今【创建和谐家园】上怎么叫了一个孩子上宣政殿来了。
李世民看着大臣们的反应,咳嗽一声“众爱卿,尔等可是疑惑今日早朝朕因何叫来一个孩子?”
众人安静了下来,意思就是我们确实很疑惑,赶紧解释解释。
杜如悔作为丞相,代表百官站出来说道“臣等确实疑惑,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接着又说“今天早朝朕要跟你们说一件关乎我大唐百年兴衰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就与你们眼前的孩子有关。”
众人听了李世民的话,顿时都愣住了,心说一个孩子怎么就关系到我大唐的国运了?难道他是皇上的私生子?
急性子的程咬金捅了捅旁边的尉迟恭,“你说皇上是不是找回了一个儿子?”
尉迟恭黑着脸,瞪了一眼程咬金,压着嗓子“你问我,我还想问你呢,你不是号称长安城里的包打听吗?”
程咬金询问无果,只得按下心思听李世民继续说。
“昨天,王大锤,就是你们面前这个孩子送给朕一样东西,朕看了之后非常震惊,具体的事情就由王大锤自己跟大家解释一下。”
“是皇上!”
王大锤回应一声,转过身面向大殿里的文武百官,不徐不缓的将火药的作用,以及发现过程讲解了一下。
众人听了王大锤的话,都感觉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只见魏征沉着脸出列说道“这小子满嘴胡说八道,世上怎可能又如此厉害的东西?陛下千万不要相信黄口小儿之言。”
李世民一见魏征出列,就知道他又要开始喷了,不由得有些头疼这个家伙。
“魏爱卿,他没有说谎,他说的东西乃是朕亲眼所见。”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不得不替王大锤解释了一下。
听李世民为王大锤作证,魏征噎了一下,连忙改变说辞,“陛下,火药真的有他说的那么厉害那么有价值?臣是不信的,除非让臣亲眼目睹。”
“魏大人,你不用着急,学生一会儿就给大家亲自展示,到时候你就知道学生所言非虚了。”
王大锤见魏征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觉得非常的恶心,亏自己还以为这家伙是一位名臣贤臣,没想到真正见了以后才发现这家伙就是个喷子。逮谁喷谁!
如果历史上的魏征真的是这个样子,那王大锤不得不怀疑李世民之所以留着他,其实是为了千金买马骨。
因为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人,留着他才能更容易的将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留下来的势力收为力用。
“王大锤,你刚才说的可都是真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大唐的军队将来不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秦琼,秦叔宝,作为统兵的兵马大元帅,更看重火药在军事上的作用。
“不知大人如何称呼?”王大锤见对方看起来对自己友善,笑着施礼问候。
“呵呵,这天下竟然还有人不认识秦某人,本官秦叔宝。”秦叔宝开玩笑道。
原来这个身材高挑,面庞英俊的武将,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
“原来是秦元帅,小子失敬失敬!”王大锤照着拱手说“我刚才所说的绝无假话,这一点我可以拿人头担保。”
“好小子,你还敢拿自己的人头做担保,胆子够大,我程咬金喜欢你这样的。”听了王大锤的话,一旁的程咬金插嘴道。
“见过程将军!”王大锤一听他是程咬金,心说这性格估计也错不了。
“杜大人,对于火药这件事您怎么看?”长孙无忌问自己面前的杜如晦。
杜如晦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他年纪大了,估计也活不了多久,因此没有什么顾忌的“这火药既然如此厉害,那就必须严加控制,一定要将它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里,一定不能让旁人轻易染指,特别是我们的敌人。”
“杜大人的话真是一针见血,果然是老成谋国之言。房某佩服的五体投地。”一旁的房玄龄听了杜如晦的话,一脸敬佩的说。
……
朝堂上分成了好几个圈子,都在讨论火药的问题。
李世民面带笑容,看着自己的臣子争论,心里暗自欣慰,自己的这帮臣子还都是挺为大唐负责的。
大臣们讨论的越激烈越好,这样才能各抒己见,将一件事的利弊全都刨析出来。
正所谓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有了大臣们的分析和见解,自己也好做决断,当皇上要想成为一代圣君,那必须学会更好的利用自己手下的臣子。
过了半晌,李世民感觉讨论的差不多了,示意郭仁喊到“肃静,肃静!”
众人听见郭仁的提醒,全都停了下来,看向皇上。
“我想诸位大人现在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怀疑火药的真正威力,那我们就先到外面亲自见识一下火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李世民开口讲到。
原来李世民趁众人讨论的这会儿功夫,已经让郭仁拿着王大锤准备好的炸药包在外面做好了准备。
最强大唐
第八十四章 炸药包的威力
李世民和宣政殿上的文武百官一起来到殿外。
就见几个士兵已经弄好了做实验用的道具,为了让大臣们清醒的认识臣这边,众人的脸上看上去却有些沉重,显然他们想到的比武将更加长远,更加深刻。
火药这是一把双刃剑,这么恐怖的杀伤性武器,一旦运用到实践中,后果不敢估量。
他们开始盘算着如何控制好火药,不让它成为不可控制的东西,更合理的加以限制和利用。
王大锤也明白,火药这个东西必须严格控制,牢牢地掌握在国家手里,只有严格管理,才不会被用来做一些危害大唐社稷的事情。
最强大唐
第八十五章 魏喷子
李世民开口询问众人,众人这才停止讨论,回答李世民的提问。
只见魏征第一个走出来,站到中央对李世民躬身施礼,然后情绪激动的说道“回禀陛下,这武百官的面,对魏征提出了【创建和谐家园】,他要是再不理可就说不过去了。
“咳咳……,魏爱卿他言辞确实过激,不过朕相信你,朕也绝不会让天下人以为我李唐容不下一个孩子。”李世民有些尴尬的说。
见李世民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想打发自己,王大锤再次出声“陛下,如果学生因为献出臣也不能再沉默下去了,就见长孙无忌出列说道“陛下,王大锤有功于大唐社稷,应该奖赏,这一点臣以为毋庸置疑,不过魏征大人也说了,臣见几个重臣已经纷纷表态,于是赶紧出声附和。
火药的事情,终于算是获得一致通过,大家都表示认可火药的巨大作用,认同王大锤的功劳。
魏征此时倒是缓了过来,可是大势所趋,他一个人再不识趣,那也没意思。
况且,他也明白火药对于整个大唐江山社稷意味着什么。之前之所以提出针对王大锤,只是因为他一贯喜欢谏言本能。
犯颜直柬,就是他在大唐朝堂上的立身之本,李世民之所以留着他就是因为这个,一方面有魏征这样的人扮黑脸,李世民就可以处于中立,另一方面也是他确实有时候还是可以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
说白了,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而且这种角色有时候是自己主动扮演的,有时候确实周围环境的共同作用。
就像是《明朝败家子》里的主角,一开始被认定是一个纨绔,他一旦不附和纨绔的作风,就会被认为有病一样。
最强大唐
第八十六章 赏封县男
既然武百官和皇上说道“陛下,诸位大人,给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封爵,那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大唐朝堂上的诸位?那些边关征战沙场的将士心里怎么想?”
他顿了一下,接着又说“他们会想我大唐的赏赐如同儿戏,会认为自己征战边疆还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你让他们如何能够服气?”
“嘿,你个魏喷子,真是够尽职尽责的啊?”
“是他们不服?还是你魏征不服啊?”
“小爷我,年纪小怎么了?我年纪小吃你家粮食了?还是偷看你老婆洗澡了?你td怎么老跟我过不去?”
这些都是王大锤的腹诽,如果目光可以杀人,估计魏征都被王大锤给凌迟了。
不过这里是朝堂,王大锤并不能把魏征怎么样。好在王大锤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古道热肠的程咬金立刻半路杀了出来,“魏大人,你心脏这会儿不痛了?人家功劳那么大,赏赐个爵位怎么了?谁规定赏赐还有年龄限制?至于你说边关的将士会不服气,那更是扯淡,武百官还真没有几个是他的对手呢。
不过,他也不是不知进退的莽汉子,粗中有细,为人豪爽,重情重义。
据说他还是个大孝子,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孝顺,对自己的老婆也是相当的宠爱。
这满朝文武要说能够降住程咬金的估计也就两三个,秦叔宝秦二哥算一个,徐茂公(李绩)算另一个,其他的说实话还真没有人能拿程咬金怎么样,这家伙是滚刀肉,脸皮厚,你骂他根本没用,打他也未必打的过。
所以,往往程咬金一掺和,朝堂上的其他人都会避让三分,没有人真的敢跟他翻脸。
李世民一看程咬金将魏征说的哑口无言,哈哈大笑,摆了摆手说道“程咬金,说完了没?说完了你下去吧,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程咬金还要继续喋喋不休,见李世民发话,只好作罢,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诸位爱卿的意思,朕也差不多都清楚了,既然如此,我看就以杜丞相的提议封王大锤为县男,赏黄金五百两,良田两千亩,免除一切赋税。”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然后宣布道。
王大锤一听,立刻高兴坏了,自己的好处总算是拿到手了,以后自己也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
王大锤生怕又有人捣乱,立刻跪倒在地朝李世民施礼道“臣王大锤谢陛下隆恩,臣以后一定再接再厉,另立新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说的好,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朕看这满朝文武百官都比不上你的嘴皮子。”李世民见王大锤一副官迷的样子,感觉非常的好笑。
王大锤这两句话,可是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做皇帝的那个不想自己的臣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宣政殿里的文武百官,也都被王大锤的这两句话震撼到了,心说没想到这个小娃娃还有如此不斐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