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最佳影星》-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海伦·赫尔曼根本不理马修后面的话,继续说道,“这次剧组甄选演员的方式不太一样,由于角色都是军人,最重要的角色淘汰下来的演员,其中出色的那些,剧组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一些次要的配角。”

        马修明白了过来,“所以,你制定了备用计划?”

        “没错。”海伦·赫尔曼点头承认,“在这些角色上,埃里克·波克有一定的话语权,只要你能在试镜中给剧组大佬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我和埃里克在,拿到一个次要配角还是有些把握的。”

        她双手支在办公桌上,“当然,我们的首要目标还是罗纳德·斯皮尔斯,这个角色的设定远比那些次要角色出彩,剧集播放后受到的关注肯定会更多。”

        马修合上那本书,却没有说话,坦白地讲,争夺这样一个角色,他确实信心不足。

        这种事,不是叫上几声我有信心或者我一定能行就真的能行的,自信要有以机会、能力和人脉关系网等众多组合在一起的条件来作为底气。

        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底气不足。

        估计海伦·赫尔曼也有这种想法,因此才会有所谓的备用计划。

        “我尽力!”马修只能这么说。

        “别有太大压力。”海伦·赫尔曼看到马修年轻的面孔始终眉头紧皱,干脆适当减压,“首要目标我们是争取,即使拿不到,也不是灾难。”

        马修笑了起来,“你放心,海伦。压力只会成为我的动力。”

        海伦·赫尔曼对马修摆了摆手,“好了,你回去做准备吧。”她看到马修抱起那一摞资料,又说道,“有疑问的话,及时跟我沟通,不要擅作主张。”

        “我知道。”马修抱起资料,转身向着房门走去,“互相信任嘛。”

        其实他很清楚,这个工作机会完全是海伦·赫尔曼争取到的,这是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剧组,真要获得一个有份量的角色,即便不是罗纳德·斯皮尔斯,而是次要配角这种,他也可能要面临很激烈的竞争。

      第60章 气质是形象的灵魂

        面对激烈的竞争,别说是胜出了,哪怕是想要有胜出的希望,也要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由于《兄弟连》剧组还处于最初筹备阶段,各种信息都严格管控,马修拿到手的资料,都是海伦·赫尔曼费尽心思才弄来的。

        虽说这些不能保证他通过试镜,但不仔细研究的话,通过试镜的几率会更小。

        接下来的几天,马修除了去表演班继续上课,其余时间基本都用来研究海伦·赫尔曼提供的资料。

        这些资料虽然不是特别详细,但大到《兄弟连》的立项背景,小到一些配角的设定,都有相关的描述。

        能在试镜前拿到这样一份资料,马修觉得海伦·赫尔曼还是挺给力的。

        海伦·赫尔曼首先在资料中为马修注明的,是剧组权力最大的三个人,也就是加里·高兹曼、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三个人几乎握有剧组所有的演职人员人事权、拍摄权和制作权。

        这三人关系良好,汤姆·汉克斯与加里·高兹曼曾经合作过《费城故事》和《挡不住的奇迹》;汤姆·汉克斯与斯皮尔伯格合作过《拯救大兵瑞恩》,而且按照资料上显示,两人除了《兄弟连》,还将继续合作下去。

        另外,海伦·赫尔曼还备注,汤姆·汉克斯不仅仅是《兄弟连》的制作人,还极有可能是其中某一集的导演。

        她分析汤姆·汉克斯才是整个系列的主导者。

        也就是说,如果能搞定汤姆·汉克斯的话,只要试镜时的表现在水准线以上,拿到罗纳德·斯皮尔斯这个角色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问题是怎么才能搞定汤姆·汉克斯?海伦·赫尔曼已经明言,她与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种层级的人搭不上话。

        至于马修自己,不是妄自菲薄,他与这两人在业内的地位估计隔着太平洋再加上大西洋那么远,弄不好连印度洋也要算上。

        能不能像拿到布兰妮MV的男主角那样,依靠先知先觉的优势,进行适当的操作?马修又回想了下关于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记忆,这两人大名鼎鼎,但相关的八卦绯闻却没任何印象。

        而且这两人年龄不小,都是社会经验和阅历非常丰富的人,用对付布兰妮那样低级的手段,恐怕会自找麻烦。

        马修对着资料想了好长时间,没有任何头绪。

        也怪不得海伦·赫尔曼让他试镜时要竭尽全力,这可能是唯一胜出的机会。

        过往那些歪门邪路没法走,马修干脆扔到一边,继续看其他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关于角色的设定。

        海伦·赫尔曼从埃里克·波克处得到消息,《兄弟连》的整体风格将会沿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汤姆·汉克斯合作的《拯救大兵瑞恩》,不过与《拯救大兵瑞恩》虚构故事不同,《兄弟连》改编自真人真事,每个角色都有同名同姓的原型人物,甚至汤姆·汉克斯计划拍摄部分场景时让原型在一旁“督战”,确保真实还原。

        剧情方面由于剧组保密,海伦·赫尔曼只拿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提纲,大致就是该剧聚焦于二战欧洲战场,讲述美军101空降师506团第二营E连士兵从乔治亚州训练营到欧洲战场的434天的故事。

        这方面最有用的信息,则是迷你剧每集都有相对集中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强化描写,表现出战事进展的同时始终抓住人物的心理与状态,用人物支撑起剧中战争场面的复原。

        也就是说,每一【创建和谐家园】有一个相对的主角。

        罗纳德·斯皮尔斯这个角色会不会是其中一集的主角?马修自然而然想到了准备争夺的角色上,可惜跟具体的剧情一样,这是剧组高度保密的信息,海伦·赫尔曼根本拿不到手。

        还有一点,海伦·赫尔曼还打听到,除了《兄弟连》这本书,E连士兵大卫·肯尼恩·韦伯斯特的日记回忆录也是剧本创作的重要来源。

        可惜,这份日记回忆录已经在剧组手中了,她还在尝试能不能找一份复印件。

        看看资料上面的描述,马修只能感慨,海伦·赫尔曼这个女人性格有些傲慢,挤牙膏式的说话方式也很让人头疼,但在认真负责上,基本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资料非常厚,海伦·赫尔曼的准备工作做的非常细致,马修继续往后翻,接着看到了一条能让他增加信心的信息。

        加里·高兹曼、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三位制作人在演员方面达成过一致意见,为避免演员的知名度模糊《兄弟连》的真实色彩,剧组将挑选大部分观众不太熟悉的演员,以增强真实性与说服力。

        “怪不得海伦让我去争取这样一个重要角色。”马修暗自点头,“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再接下来就是角色方面的情况了,海伦·赫尔曼已经完全确定的,就是理查德·温特斯会是这部剧集的绝对主角。

        其他角色介绍马修只是稍稍看了一下,然后重点看起他准备争夺的罗纳德·斯皮尔斯这个角色。

        海伦·赫尔曼还点出马修争夺角色另一个劣势,他比较年轻。

        不过,这不是多大的问题,海伦·赫尔曼认为他心理成熟,外貌在好莱坞的化妆面前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况且,对于西方人来说,二十岁左右与二十多岁的区别不是很大。

        资料上面有大致的设定,除了海伦·赫尔曼说的那些,还注明这是一个战斗力超强的硬汉军人,原来在D连服役,比利时巴斯托涅雪地残酷一战中,由于E连指挥官临阵慌乱,斯皮尔斯挺身而出,并临时指派为E连指挥官。

        另外,海伦·赫尔曼特意注明,传闻中这个人杀过德军战俘。

        “杀过战俘?”

        资料上面提供的信息其实非常有限,想要更多了解这个角色,马修觉得应该认真研读一下《兄弟连》的原著。

        如果放在几个月之前,让马修看这样一本小说,他会非常头疼,好在经过这几个月持之以恒的阅读练习,不敢说阅读水平突飞猛进,通读《兄弟连》原著小说,倒也不算非常困难。

        不止是自己研究,马修自身水平有限,还在表演课之余,特地去请教了老师大卫·阿斯特。

        马修有选择的将试镜和角色的情况跟大卫·阿斯特讲述了一遍。

        “你是说你获得了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兄弟连》的试镜机会?”

        办公室里,大卫·阿斯特摸着自己的光头,对马修说道,“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你把握住的话,对未来事业发展很有帮助。”

        马修一脸愁苦,“我也想把握住,但这个角色可能有几十个人竞争。”他想了想,直接说道,“阿斯特先生,我过来找你,是想问一问,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一个铁血军人角色?”

        “铁血军人的角色啊……”大卫·阿斯特看了马修一眼,说道,“你的外形条件具备天然优势,不过这种优势在试镜时基本没有作用,能到这个等级的剧组参与试镜争夺的演员,外形与角色的匹配度肯定不会差。”

        马修点了点头,“你也知道,我资历比较浅,跟大部分人比要差不少,只能在试镜的表现上想办法。”

        “试镜的表现对于争夺角色还是很重要的。”大卫·阿斯特又问道,“如果你试镜的决定权握在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手中的话,试镜表现的份量会更重!”

        对方是个老戏骨,在好莱坞打拼几十年,马修相信他的经验可能会帮到自己,问道,“为什么?”

        大卫·阿斯特笑了一下,说道,“到了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个层级,能打动他们的人和事已经很少了,这只是一个小配角,如果有大人物想要走通他们的关系拿到这个角色,需要付出巨大的人情,将来拿什么还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人情?为了这样一个小角色,欠下这样大一份人情,值得吗?”

        马修想了想,如果他有足够的份量在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面前说上话,肯定不愿意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欠这两位一笔人情债。

        按照太平洋另一边的习惯,人情债往往最难还,想必在这边也有共通之处。

        “我们还是来说角色,硬汉类的铁血军人,尤其还是写实的二战类型,表演容不得半点戏谑、调侃和造作。”

        大卫·阿斯特用几十年的经验,帮助马修分析,“这一类角色,气质是形象的灵魂!没有那种军人的强悍气质,就演不到位、演不出味!”

        他回忆了一下,说道,“马修,我曾经参与过几部二战片的拍摄,以我的理解,演员只有真体验、敢拼命、不惜力,才能与铁血军认的形象吻合。”

        马修点了点头,大卫·阿斯特说得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但确实能帮助到他。

        “说多了,容易对你造成干扰。”大卫·阿斯特笑着摇了摇头,“马修,我能说的只有这些了,剩余的要看你自己了。”

        “谢谢。”马修站起来,真心实意地说道,“谢谢你,阿斯特先生,你的话对我帮助很大。”

        随后,他离开大卫·阿斯特的办公室,准备打电话找海伦·赫尔曼沟通一下。

      第61章 下苦功

        出了大卫·阿斯特的办公室,马修掏出手机,拨通海伦·赫尔曼的电话号码,那边很快就接了起来。

        “有事吗?”

        听到海伦·赫尔曼的问话,马修边走边说道,“我刚才跟表演班的老师请教了下,想到一个主意,你看可行吗?”

        他之前没经历过几十个演员竞争一个角色的激烈局面,也缺乏相关的经验。

        听筒里传来海伦·赫尔曼略带好奇的声音,“说吧。”

        马修在学校里面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停下,说道,“罗纳德·斯皮尔斯既然是个典型的铁血军人,我们可不可以聘请一位现役或者退役的军官,对我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

        电话听筒当中一片沉默,只有海伦·赫尔曼的呼吸声。

        “我是这么想的。”马修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表演方面的天才,“距离下一次试镜顶多也就一个月左右,这么短的时间,我演技方面不可能有大的进步。”

        “嗯。”海伦·赫尔曼出声了,“再给你两个月也不会有明显进步。”

        马修没有反驳,继续说道,“我想找一位现役或者退役的专业军官,对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走路、站立和身姿这些能在试镜中容易观察到的方面,如果我能有一些军人的风范,会不会拿到角色的希望更大一点?”

        虽然他资历较浅,按照一般情况来说,拿到角色的几率不大,但最小的希望,也要尽最大的努力。

        把握机会靠的不是空想,而是切实的行动和努力。

        电话另一边又没了声音,海伦·赫尔曼似乎在考虑,过了好一会,才说道,“也是个办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海伦。”马修换了只手拿电话,“你认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吗?”

        “你等我的消息吧。”海伦·赫尔曼很快说道,“我找人帮忙联系一下。”

        两人说完,马修刚想挂断电话,海伦·赫尔曼忽然提醒道,“跟你说一声,这可能需要不菲的开支。”

        马修皱了下眉头,说道,“我手里还有点钱,应该够了。”

        挂断电话,他忽然后悔,自己干嘛换手机啊,漏音的手机也可以将就着用……

        去外面吃了顿午饭,马修返回学校继续上下午的语言课,这几天都没看到瑞秋·麦克亚当斯,他专门打电话问过,对方拿到一个路人甲的角色,去北边的山谷地区拍戏了。

        今天语言课的老师换成了一个英国人,教授的内容是英伦发音,也就是传说中的伦敦腔。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马修得知,在好莱坞能说一口地道的英伦口音很吃香,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影片当中,备受影评家赞许,不少出色的美国演员都能在自己原本的口音和英伦口音间自由切换。

        语言课的几位老师都说过,好莱坞很多片子故意找能说一口流利英伦腔的演员来演,比如古装或者魔幻题材的影片中,这类演员扎堆,影评家甚至会认为这种题材用美国腔会觉得很雷很不靠谱,还有很多英国背景或者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也一水的英伦腔演员。

        就算是现代题材也没关系,很多片子里都有这个类型的演员,英伦口音明显也没关系,会直接说这个角色就是英国人。

        一些英美演员台词功底极深,又愿意下苦功,口音自由切换,不仅英音美音之间切换,而且还有模仿非洲味的口音、欧陆味的口音。

        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也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口音矫正和台词功底不能混为一谈,用语言课老师的话来说,台词功力好,不是指能说,而是指会说:可以在说、笑、抱歉之间摄人心魄,点开这一类演员的电影,只听,什么都不做,就十分美好。

        就像是演技收放自如一样,马修知道自己距离这种境界同样非常遥远。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原本那个马修留下来的含糊不清的德克萨斯口音几乎听不出来了。

        当然,这个世界上还有配音这种神奇的存在,但在好莱坞的真人电影中,不到万不得已,演员轻易不会接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