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曾经是兵》-第2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不仅吕博祥高兴,李斌也兴奋异常。双方既然已经有了意向,签协议的事情安排个人代表公司去签一下就好了,李斌现在的重点还是要把上海这边的局面先稳定下来,来越正带领着规划设计院的一帮技术人员们在做整体规划,现在上海市政府也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局的一些专家和来越带来的一些专家都对这个未来的城市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双方只是在一个大的框架里面一点一点的磨合,仅这几天的时间,规划图纸就已经几易其稿了。还好,史力辉给出了人们一个总体上的建设思路,人们就按着这条思路去摸索不断完善就好了。现在做出来的规划图一张比一张更精致,方方面面的事情考虑的已经比较周全了,那些专家们甚至连公共厕所的密度都设计出来了,完全是按照国际上合理的标准设置的。

        现在整个莲舍四镇被划分为了几个区域,以淀山湖为基础的迪斯尼水上乐园区,以元荡湖和金泽镇为基础的养身休闲区,以西岑镇为基础的商业区,以莲舍、莲盛两镇为基础的轻工业生产基地,这四个镇子的基础形态基本已经定型了,现在需要的只是进一步的把这四镇串联完善起来。合并后的四镇已经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莲舍市,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名字。

        上海市做出如此大的动作,唇齿相依的江苏和浙江岂能不知晓,江苏省和浙江省紧邻莲舍市(筹)的嘉兴市和吴江市对这里投入了非常大的关注,特别是紧靠着莲舍的几个镇子也大张旗鼓的动了起来,如果莲舍市建成,那么他们将有极大的可能融入到未来莲舍市的经济圈中来,想要不分一杯羹都难。连史力辉都骂那些相邻县市的领导是土匪,见到有好处马上就贴上来了。不过怎么说起来这也是一件好事儿,动静搞得越大,对于外界的吸引力也就越高,三省联动,想一想就够激动人心的了。当初史力辉把卫星城选在那里,也是看中了莲舍的地理位置正是出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的交界处,这么好的位置不善加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也幸亏李斌给他点了一个醒,否则的话这件事情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冒出来呢。

        李斌从吕博祥那里出来直接就到了莲舍,却没有想到在西岑镇与史力辉不期而遇。

        史力辉正在一大批领导干部的陪同下视察这里,听取青浦区领导汇报筹备的进展工作,看到李斌和一众勘探设计人员过来,史力辉呵呵笑着摆了摆手把李斌召唤了过去,他想听听吕博祥找李斌说了些什么。倒不是怕李斌立场不坚定被吕博祥说动了心思,放弃这里跑到青岛去投资,不说自己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在那摆着呢,就凭着自己是这小子的二叔,他敢说个不字也能老大的耳刮子拍到他脑袋上。史力辉只想知道吕博祥又拿出了什么样的条件来诱惑李斌。

        “见到吕书记了?”史力辉笑呵呵的问道。

        “见到了。”李斌老老实实的回答。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好瞒人的,而且也瞒不住史力辉。

        史力辉还静待下文呢,却见李斌已经闭住了嘴,伸手向他展开了手中拿着的一张图纸:“二叔,这是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刚刚修改过的图纸,您看一下,我觉得这个规划就比较合理了,而且对于城市的给排水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臭小子”,史力辉暗骂了一句,身旁不远处还有几位各部门的领导,史力辉自然不能做出什么自失身份的事情,只得接过了李斌递过来的话题。

        “规划的事情你们和市规划局的同志商量着办,回头拿出两到三个方案报上来,我们会在常委会上研究的。至于你们乐福实业的一些先期工程现在就可以着手进行准备了。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来月,把准备工作做充分了,等到规划方案确定下来就可以开始动工了。”史力辉挥着手吩咐道。

        “是”,李斌应着卷起了手中的图纸。他也只是想岔开话题,不想跟史力辉讨论吕博祥的态度。两头买好,也许两头都买不着好。

        “嗯,你去忙吧。”史力辉挥了挥手。他知道李斌这几天没日没夜的泡在这里,也是想尽快的把事情搞出一个眉目来。自己这个卫星城是件大事,对与乐福实业来说也是一个大工程,可是还没有大到让这个小子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来,一门心思扑在这个工程上面的程度。最少,当前最牵扯这小子精力的应该是索马里的建设问题,对于这些事情,史力辉还是比较清楚地。

        史力辉刚刚想到索马里,却没有想到李斌就跟他谈起了索马里的事情。

        “二叔,您看上海能不能为索马里解决一些粮食,索马里的粮食危机已经很严重了。”这件事情李斌早就想跟史力辉说了,只是这几天两个人都忙,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今天遇到了,干脆也就不分场合了。

        什么事情能比人命关天更大?

        “总理不是捐赠给索马里一批粮食了么?听说你自己也捐了不少,怎么,还不够么?”史力辉本待打发李斌离开的,此时听到这个话题又停了下来。

        “二叔,索马里差不多得需要十万吨粮食才能渡过这次的危机,现在国家和我个人捐助的不过才七千多吨,国际社会这一段时间总共捐赠了差不多有一万多吨,还是有很大的缺口,您看能不能给解决一部分?”

        史力辉的眉头蹙了起来。他自然知道国家现在对索马里的政策,也知道索马里对于李斌的意义何其重大,无论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出于人道主义,甚或是私人感情,这个忙他也不能不帮。

        “嗯,你等一下。”史力辉说着,转身召唤过来孙浩低声的吩咐了几句,孙浩急忙跑到一边打电话去了。史力辉要询问一下上海的粮食储备情况,这件事情不是头脑一热就可以决定的。如果因为救助别人搞得自家怨声载道的,可就违背了史力辉的本意了。

        不大的工夫,孙浩跑了回来,低声向史力辉汇报了储备粮的情况,在安全库存的情况下还可以调拨多少。

        史力辉点了点头,转向李斌说道:“这件事情我要回去开会跟大家通一下气,捐赠一部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个数量应该不会很大。”

        李斌明白史力辉的意思。国家首次捐赠的粮食是五千吨,上海市就算是捐再多,也不会超出一千吨这个数量。

        “谢谢二叔,如果上海市的储备粮比较富裕的话,我想自己采购一部分可以么?”

        史力辉呵呵的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李斌的肩膀:“你那点儿钱还是留着给我建设卫星城吧。上海这么多人口,一人捐赠一公斤粮食就是一千多吨,呵呵。”

        说着话,史力辉转向了孙浩开口吩咐道:“你安排相关部门组织一个捐赠活动,想一个好一点儿的主题,搞得热闹一些,也可以体现出我们上海人民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来。”

        “好的书记”,孙浩刷刷的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脑筋转得飞快:“您看,就叫‘节省一斤粮,多救一个孩子’怎么样?”

        史力辉呵呵的笑了两声,孙浩这个秘书他用着还是非常趁手的。史力辉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你去安排吧。记得为我个人捐赠上十万块钱用于购买粮食。记住,要匿名捐赠。”

        “是,书记。”孙浩转身跑了出去。

        书记就是书记,做出来的手段就是高明。史力辉虽然吩咐孙浩要匿名捐赠了,可是孙浩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该怎么做。书记让你匿名就匿名了?书记要匿名那是高风亮节,你做秘书的一定要想办法不着痕迹的把这件事情泄露出去,要把书记的磊落胸襟告诉应该知道的那些人。书记都捐了十万了,你们自己就看着办吧。

        李斌表情肃穆的向史力辉鞠了一个躬:“谢谢二叔。”

        史力辉哈哈笑着冲着李斌挥了挥手:“去玩儿吧,以后少敲我的竹杠就好了。”

        李斌嘿嘿的笑了,怎么还是去玩儿呀。

        刚才在吕博祥那里已经敲了一回竹杠了,趁着吕博祥正在兴头上,自己向他提出了捐粮的事情,吕博祥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虽然具体的数目还没有确定,估计也不会是一个太小的数字,太少了一位省委副书记也拿不出手不是么?

        李斌掰了掰自己的手指,貌似还有好几个大竹杠可以去敲,最后实在不行自己再采购一些,想来索马里渡过这次粮食危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

      第473章 交锋

        李斌在上海整整呆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莲舍卫星城的事情基本捋顺了,正在李斌准备返回天津的时候,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巨基实业——化国良。

        两个人约在了一家算不上非常好,但是相对来说非常清静的酒店里见面。

        诺大的一间包厢里,只有化国良与李斌相对而坐。

        “史总,请。”化国良端起了酒杯。

        “化总,请。”李斌也端起了酒杯。

        化国良已经不再跟李斌称呼兄弟了,同样,李斌也没有称呼他为化哥。演了这么长时间的戏,都累了。

        两个人浅浅的喝了一口。

        “史总,今天约你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谈。”化国良放下了酒杯,望着李斌说道。

        李斌颇有礼貌地微笑了一下,没有接话。

        自己现在与化国良之间的事情,无非就是北京精品店的事情。李斌已经听周健说了,化国良的奢侈品商店无疾而终,已经彻底的放弃了努力,连装修都停了下来。

        其实这件事情李斌并没有当一回事,就算化国良在北京插一脚也无关痛痒,自己安排周健和岳舒婷在北京开店的行为有些像小孩子斗气,现在已经没有心思再考虑这个问题了。

        “史总,听说你在上海跟政府合作要建设一个卫星城的项目,不知道这个项目具体是怎么实施的?”化国良眯着眼睛问道。

        李斌眉毛抖了一下,没有想到化国良询问这个问题。

        这个卫星城上海市政府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李斌不相信化国良对这个项目没有了解,只是不明白他何出此问。

        “是有这么一个项目,化总对这个项目很关心么?”李斌笑着问道。

        化国良点了点头:“非常关心。”

        李斌呵呵一笑:“是不是化总也有兴趣参与到卫星城的建设中来呀?这是好事儿,我想上海市政府会欢迎的。”

        化国良哈哈的笑了起来,自顾自得给自己的酒杯里添了一点红酒,小小的抿了一口。

        “恰恰相反,史总,我盼着这个项目跟我在北京的奢侈品商店一样,草草收场。”

        李斌也哈哈的笑了起来。

        “化总,这个话你跟我说说还可以,可千万不要让上海市政府的人听到,他们现在热情高着呢。”

        “呵呵,不见得吧。上海市政府也就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比较赞成这个项目,呵呵,史总,别嫌我说话难听,这个项目如果要是当成一个政绩工程来做做,我化国良举双手赞成,不过我听说可不是那么回事儿呀。史总,你如果在上海把天津的那一套搬过来,我估计在这个地方可是行不通。我主要是为你考虑,几十亿的投资要是血本无归了可是会叫人心疼的。”

        “化总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明白。”李斌收起了脸上的假笑。

        化国良同样也收敛了笑容,望着李斌说道:“那我就不妨跟你直说,史总,你踩线了。你把廉租房那一套推到我们南方来是什么意思你应该比谁都清楚吧?我告诉你,上海的房地产公司不仅仅是只有我们巨基实业这一家,今天找你来就是要给你提个醒,希望你好自为之。”

        李斌眼中厉芒一闪:“这么说你是代表上海的房地产公司来的喽?”

        化国良的胖脸颤了几下,似笑非笑的说道:“差不多吧。”

        “那你不应该约我,你应该去和上海市政府谈。”李斌的话没有丝毫的转圜。

        化国良的眼睛眯了起来。

        上海的卫星城建设牵动着千万人的神经,对此事投以极大关注的不仅仅是那些普通的市民,上海市那些房产商人的神经自从李斌的出现就已经绷得紧紧地了。

        廉租房,无疑是房产暴利的终结者。卫星城项目还没有立项,上海市的那些房产商人们就已经坐不住了,一些原本不算融洽的房产商人之间的联系也多了起来,酒会宴会碰头会重重叠叠,天津楼市的惨淡他们比谁都清楚,如果廉租房项目真的落户上海,那么无疑是他们的一场灭顶灾难。

        每个房产商人的背后都站着最少一个手握重权的官员,这些官员们不约而同的在此事上保持了沉默,只是安抚那些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房产商人们静观其变。这件事情是史力辉主导的,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还不敢出手,不过万一史力辉要是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中的话,这个超级大BOSS也不是没有被推倒的可能,他们都在等待时机。

        走投无路的房产商人们终于想到了上海房产的一哥,房产巨擘巨基实业的化国良。怎么这么大的事情化国良一直没有露面?于是有相熟的朋友们就试探着给化国良打去了电话,探探他的口风。

        对于此事化国良不是不关心,而是太过关心了。

        巨基实业在上海的投资毫不亚于深圳、广州两市,而巨基实业在上海领军的企业就是巨基房地产公司,其他的像什么商业中心、物业公司之类的不过就是一些辅助性的行业罢了。如今乐福实业挺进上海,无疑是在他的碗里往外夹肉,这是化国良决不允许的。

        这几日来化国良一直在国家各部委转悠,特别是叔叔化万德那里。化万德虽然已经退下来了,可是虎倒雄威在,现在依然是粤系的扛旗人物,一句话说出来,各方的势力都要竖起耳朵来听清楚了。

        化万德对自己的这个侄子还是非常满意的。当初自己以经济强人的形象就任深圳市市委书记的时候,化国良就一直陪着他到深圳打拼。当时的深圳远没有现在这般繁华,在深圳投资还是有一些风险的。可是化国良却对化万德有着无比的信心,不仅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了深圳,还‘冒险’从银行贷出了大笔的款项投入到了深圳的开发建设之中。当年贷款确实是一种冒险的行为,非胆量雄魄之辈不敢行此举,化万德当初还劝侄子投资要慎重。可是化国良傻呵呵的对他说,‘只要跟着叔叔我啥都敢干’,把化万德感动得一塌糊涂,跟几个银行打了招呼,顺利地为化国良批下了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的贷款。事实证明,化国良的选择是对的,化万德的选择也是对的。化万德的步子越迈越大,化国良紧随其后,步子也是越迈越大。随着化万德的步步高升,化国良也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当然,这过程中免不了化万德顺手为侄子解决一些小问题,化国良也偶尔的为叔叔顺手解决一些小问题,毕竟,叔侄二人的血脉是相通的,这么多年过来,这个血脉只是联系的更加紧密罢了。

        此时,化万德面对着面前垂头丧气的侄子也感到有些无力。当初这个廉租房的政策还是在他执政时制定的,这么多年运作下来,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既可以安抚了一部分的老百姓,也可以给人们一个希望,生活有了奔头。对那些经营房地产的商人来说也是一个警钟,告诉他们凡事要有一个度,做得太过分了国家随时都可以把这把剑举起来,这一剑要是砍下去,可能就要滚一地的大好头颅了。可是化万德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么找真的人,真的把廉租房这件事情搞起来了,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行为,数年之内看不到任何的利润,除非那些脑子进水的商人才会做这种傻事儿。可是现在就出来了这么一个脑子进水的商人,而且背景还这样的硬扎,竟然敢主动进入这个连国家都要三思而后行的领域。

        从天津市的廉租房项目一立项,化万德就在关注这件事情,思想也随着一点点的转变。当初他以为这也是一套圈地圈钱的把戏,可是随着工程的铺开,他就知道这一回是玩儿真的了。如果自己推行的政策真的能够被推开,就算是化万德不在总理的任上了,后人们提起这件福荫子孙的伟绩时,也不会忘了把化万德浓墨重彩的画上一笔。化万德对这项工程是持完全支持的态度的,曾经无数次在公开半公开场合大肆表扬过天津市的吃螃蟹之举。

        化万德不是不知道化国良的巨基实业在房地产的投入上占了很大的份额,可是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化万德的立场还是坚定的。而且,这个项目投资这么大,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亿,也没有几个人有这么大的手笔敢于参与此事。仅天津市这一个工程应该就已经把乐福实业的家底掏空了,根本也不可能威胁的到远在南方的化国良。

        于是,化万德失算了,没想到李斌这么快就把战火引到了上海,而且也改变了在天津市的经营模式,由自主开发变成了与政府合作开发。虽然说依旧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可是毕竟对投资商的资金压力变得小的多了。

        化万德望着眼前一个劲抽闷烟的化国良,沉思了一会儿,建议他也抽出一部分资金来参与到廉租房的建设中来。这件事情就目前看来已经无法遏制,而且很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势,化万德也不会自打嘴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积极投入。化万德也推演过这个工程,若干年之后还是获利颇丰的。

        化国良哼了一声,站起身闷声说了一句‘我走了’就扭头走出了化万德的居所。让他跟在那个小子的【创建和谐家园】后面喝风,他不甘。

        于是就有了化国良的此次上海之行。

      第474章 买个俱乐部

        李斌与化国良的会面不欢而散。李斌辞别了史力辉和二婶之后直接飞回了天津,甭管有多少事情,家里的一大摊子还是需要人照看,现在连来越都得上海、天津两头跑了,李斌益发的感到管理人员的缺乏了。

        前一段时间公司总部与香港分布交流了一批中层管理干部,大约有二十人左右,一是为了更快的把包氏集团划分过来的那部分企业融入乐福实业,二是为了更快捷的培养储备干部,让两地之间的管理经验形成一个互补。

        香港有萧遥在主持工作李斌还是放心的,更何况还有龚志华一直在那边帮他。索马里有司徒振刚李斌更是不用担心,而且司徒振刚的背后还有司徒正延这只老狐狸和他自己这只小狐狸,还有丁翔柱、史明友和孟德祥这三员大将,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反倒是公司的总部显得有些空虚了。

        通过近期的工作,李斌发现韩小伟比司徒振刚更适合干监察委员会秘书长这个工作,这个活太大气的人干不得,而韩小伟却如鱼得水,仿佛这个职位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做得风生水起,也做得下面那些店长经理什么的胆战心惊,见到韩小伟比见到李斌还要恭敬。

        李洁已经回到总公司了。新婚燕尔就让人家分居两地,李斌有些不忍,想要把李洁也调到香港分公司去,被李洁笑着拒绝了。萧遥一个人的分量还比不上张蕙兰和李斌的分量。

        史一飞在水上公园附近的那栋别墅已经不适宜居住了,附近有太多的高楼大厦,如果再冒出一个杀手什么的,李斌也不敢保证一定不会出什么闪失,身边这些人中任何一个出现什么闪失他都会发疯的。哪儿还有那么好的运气,让余雪梅能够提前发现有杀手潜伏在附近。

        李斌吩咐李洁在近郊寻找一栋比较大的别墅,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的,结果李洁遍寻无着。哪儿有那么多可心的居所等着你来选择。

        看到李斌为了这件事情发愁,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张锐开口给李斌提了个醒:“史总,我看我们刚来的时候您带我们去的那个俱乐部就不错,就是地方太大了点儿。”

        “俱乐部?什么俱乐部?”李斌一时没有想起来。

        张锐扭过了头,呵呵笑着说道:“就是杨柳青那家悍户外俱乐部呀。”

        李斌眼睛一亮,那确实是个好地方。整个俱乐部是按照庄园的模式设计的,占地足有三百多亩,而且安防措施也算过得去,主楼是一个四层的庞大别墅,是整个俱乐部的会所所在,俱乐部内附带着一个军事拓展训练场和模拟攀岩训练场,还有设施比较完备的训练场馆和一个不算太小的湖泊,只不过这么大一个俱乐部要是当成了家可就有些太奢侈了,而且那些训练场所基本也失去了作用。

        李斌想了想努力地【创建和谐家园】着这个诱惑,寻找着【创建和谐家园】的理由:“太大了,再说,人家也不会把那个俱乐部转给我们呀。”

        张锐呵呵的笑了起来:“史总,从上海回来之后我和海峰、杨柳和重炮我们四个人到那儿练了练。杨柳跟那个俱乐部的老板挺熟的,听说那个老板正准备把俱乐部转让出去呢,只是谈了好几拨没有把价钱谈拢,那个老板还求杨柳帮忙给找一下,看看有没有人接手呢。嘿嘿,我看那个老板也是赔得差不多了,那么大的投资做那种生意,呵呵,还要追求高端消费,也不看看自己那点儿人气。”

        李斌微笑着点了点头,现在连张锐都可以看出来企业经营不善的症结所在了。

        李斌伸手拍了一下于强的肩膀:“于强,我们去杨柳青看看。说好了,就是看看呀。”

        张锐哈哈的笑了起来,知道李斌已经动心了。

        悍户外俱乐部在杨柳青津保公路的一侧,紧邻着天津高尔夫球场和杨柳青园林草木培植基地,环境自是没得说,距离天津市区也不过是二十几分钟的车程,如果往返北京的话可以直接上京沪高速公路,甚至比从天津市里去北京还要方便。

        这个地方李斌一眼就相中了,那个俱乐部的会所所在作为家再合适不过了,至于整体面积大了些也可以当成长远投资,多占下一块地皮来慢慢发展好了,实在不行就把那些什么劳什子训练场都拆除了,盖上若干栋别墅出售出去,可以打造成天津市的第一豪华社区。至于土地用途转换这种小事自然不在话下,甚至都不用麻烦到欧庆海。

        俱乐部的老板亦步亦趋的跟在李斌的身后,在天津这个地方,谁不认识大名鼎鼎的‘俊哥’呀,更何况老板还是一个军事发烧友兼愤青,对李斌的所作所为仰慕的很。现在他只是不明白这尊大神冷丁的跑到他这个小小的俱乐部来干什么了。

        在老板的陪同下。李斌等人在俱乐部转了一大圈,然后被老板盛情的邀请到了会客室。

        “呵呵,屈总,我听朋友说你这个俱乐部准备转让,我过来看一下。”李斌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明了来意。也把自己来时那个只看看的说法给推翻了,对于这个俱乐部李斌虽说不上势在必得,可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价钱合适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买下来。

        屈总知道自己面前坐的这个人是谁,他既然已经露出了感兴趣的意思,那么就是真的诚心来和自己谈的。屈总不知是出于急于脱手考虑,还是因为对李斌的仰慕,直接就把俱乐部的老底儿交了出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7 09: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