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曹贼》-第10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两排厢房,是王买、邓范和夏侯兰居住之所。

      此时夏侯兰正在炉棚里帮曹汲掌火,所以这小院子里,也就变得格外宁静。典韦拉着邓稷带路,荀彧跟在两人身后。他原本是想去看曹汲造刀的状况,不过见典韦那火急火燎的样子,也不再催促。反正都是在坞堡,先去哪儿不是一个样子?况且,荀彧也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典韦这副模样。

      “叔孙,这是你妻弟的住所?”

      荀彧走进小院,立刻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氛。

      书房很大,大门两旁写着一副楹联。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原本是明代东林党魁首顾宪成所书的一副楹联,如今却被曹朋【创建和谐家园】的剽窃过来。

      说实话,那字倒也普通,算不得什么出奇。可这内容,却蕴意深刻。以至于荀彧看到这副对联时,不由得驻足凝视,久久不语……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时期。距东汉末年,尚有七百余年时间。荀彧却意外的发现,这小小楹联中,似有无穷奥妙,一时间却又说不清楚。

      éºÁª£¬¶ÔÕÌ֮ѧ¡£

      这种语言文字,讲求平行对称,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的阴阳二元观念,又悄然吻合一处。

      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而《荀子-礼论》中也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的说法。

      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

      楹联这种文学形式,如果放在后世,也只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但究竟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未尝可知。楹联,一左一右,上联与下联,阴阳相合。如果但举半联,似乎没什么蕴意。可二联合在一处,顿时产生出无穷奥妙,就犹如那阴阳轮转一起的乾坤。

      荀彧是大家,对这阴阳之说,自然极为熟悉。

      初看那楹联内容的时候,他倒不在意。两联若不合在一处,单一而论,看不出什么特别……用词很直白,很俗气,好像上不得台面。但如果把两联连在一起,荀彧也不由得为之称赞。

      “叔孙,这是谁写的?”

      邓稷挠挠头,有些尴尬。

      他来许都这么久,一直帮典韦忙虎贲军的事情,对这边坞堡里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太了解。

      于是在楹联前驻足,片刻后低声道:“若以字迹而论,似乎是阿福所书。”

      ËûÒ²ÊǸöÓÐѧÎʵÄÈË£¬Ò»ÑÛ¿´³ö£¬ÕâéºÁªµÄ²»Ëס£

      特别是楹联的对仗,一看就知道与众不同。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令人为之拍案叫绝。

      这,真是阿福所做吗?

      如果不是楹联的字迹的确是出自曹朋之手,邓稷断然不敢相信,这是曹朋所为。原因很简单,邓稷对曹朋,也算了解。当初在邓村的时候,曹朋似乎并不认得太多字,很多还是邓稷教授。可现在,只看楹联用字的巧妙,邓稷自认,无法做到这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荀彧站在楹联前,呢喃自语。而后他目光一转,又落在旁边的楹联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好气魄,好志向!”

      荀彧抚掌称赞。

      典韦是看不出这其中奥妙来的,他这会儿,正急着想要看曹朋留给他的东西。

      “都到了,咱们进屋再说。”

      说罢,他迈步就走进了书屋,荀彧连忙跟进。

      这个时候,荀彧已不把曹朋视作简单的少年,而是一个才华卓绝,天资聪慧的天才。

      他很怕典韦进屋后,破坏了什么。所以跟着典韦走进书屋,却见空荡荡的书房中,正对着窗户,摆放一张书案。书案上,放着一摞竹简,还有一叠麻纸,上面似乎写写画画着什么。

      除此之外,书房里再也没什么摆设。

      荀彧扭头向邓稷看去,那意思是在问:为何你妻弟这边,没有书籍?

      邓稷苦笑一声,走过去,拿起书卷。

      “我们这才来的匆忙,加之原先就没什么藏书。就连阿福这两卷平时诵读的书籍,也是别人所赠。我那里倒是有些藏书,可惜阿福对刑名律法没兴趣,所以对我那些书,也很少留意。”

      荀彧接过来,展开扫了一眼。

      一卷《诗》,一卷《论》,还有一卷《尚书》。

      真正让荀彧感到吃惊的,还是那书卷一角的字迹:“鹿门山?”

      他抬起头,向邓稷看过去,“叔孙,你这妻弟,难不成是鹿门山【创建和谐家园】吗?”

      邓稷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阿福本有机会成为鹿门山【创建和谐家园】……可因为得罪了江夏黄氏,最终只得逃离南阳,此生恐难有机会了。”

      能被鹿门山看重,这小子果然不一般!

      颍川,是一个学术气氛很浓的地方,虽世家林立,但同样有着极好的学术氛围。颍川书院,在东汉末年,那是为天下士子所仰慕的地方。早年间党锢之争的李膺,陈蕃等人,皆出自颍川书院。包括荀彧郭嘉,也是颍川学院的学子。相比之下,鹿门山私学的性质更重一些,二庞之名,也极为响亮。荀彧当然也知道鹿门山的名气,不由得对曹朋,又高看一眼。

      “这都是什么东西!”

      典韦突然大声咆哮。

      他手里拿着一摞麻黄纸,上面也不知是用什么工具画出许多奇怪的图形。

      “让我看看?”

      荀彧突然有些好奇,他认为,曹朋这个被鹿门山看重的少年,书写出来的东西,理应不同凡响。

      图画,是用炭笔所书,画了一排排小人。

      小人儿们做出各种队列,有的似乎是在行进,有的似乎是在站立,还有的……荀彧说不清楚。

      把这些图纸一一看完,荀彧也不太明白。

      不过,最后一页图纸上,却写着密密麻麻的炭笔小字。

      曹朋说:虎贲军既然是从各军招揽的豪勇锐士,那么其勇武自然无需担心。关键在于,如何能在最短暂的时间里,让他们形成战斗力。秦风无衣中曾说,执子之手,修我戈矛……

      战场上,战士们最应该注重的,不是个人的勇武,而是整体的战斗力。

      彼此间的相互配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有团体的荣誉感。这些东西听上去很空泛,但却又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袍泽,上战场后,谁又敢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

      虎贲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各支人马,彼此不熟悉,没有信任,没有荣誉感。

      那么,典韦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人揉捏在一起,彼此相信,成为一个真正的团队。其次,令行禁止……前进不乱,后退不慌。在这里,曹朋用到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按照曹朋的解释,如果典韦能把虎贲军按照这种标准训练,面对十倍虎卫,亦可以轻易击溃……

      荀彧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典韦。

      “文若,你这是在笑话我吗?”

      “我笑你什么?”

      典韦气呼呼道:“病急乱投医,找个小娃娃出谋划策。”

      荀彧忍不住哈哈大笑,“君明啊,我可不是笑你这个,我是笑你,有眼无珠啊。”

      “此话怎讲?”

      Ü÷ªÒ²²»½âÊÍ£¬°ÑÄÇÒ»ÞûÎĸåµÝ¸øÁ˵Ë𢡣

      “叔孙,你来给他解释。”

      邓稷接过来,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把曹朋的原话,又详详细细,深入浅出的讲解一遍。

      典韦眼睛渐渐眯起来,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这么说,这东西可行?”

      “你大可试试看,如果你不愿意,就把它给我,回头找人尝试。”

      “屁……”

      典韦一听,立刻急了。

      他二话不说从邓稷手中抢过文稿,往怀里一踹,虎目圆睁,凝视荀彧道:“这是我的!”

      那一副小孩子的模样,逗得荀彧哈哈大笑。

      “君明,没人和你抢……不过你若真能照此练出一支精兵来,估计主公早晚会找你讨要。”

      “嘿嘿,反正现在,它是我的。”

      荀彧摇摇头,迈步往屋外走,“阿福说的这些,颇有道理。不过,你训练的时候,最好还是多向阿福请教一下。这孩子看起来有很多主意,的确非同一般。还有,带上叔孙,我觉得他练兵比你强,至少给你当个司马,绰绰有余。”

      典韦如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

      “走,看过了小曹的本事,再去领教一下,大曹的手段。”

      不知不觉,荀彧对曹朋一家的称呼,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曹,小曹……

      邓稷在一旁听清,忍不住呵呵笑了!

      走出书院,三人一路往炉棚方向走去。

      就在这时候,就见从坞堡外急匆匆跑来一个人,“叔孙,叔孙……不好了,阿福他们,和别人打起来了。”

      “啊?”

      邓稷不由得大吃一惊,仔细看去,一眼认出,来人正是邓巨业。

      µË¾ÞÒµ´Ëʱ¿´ÉÏÈ¥£¬ºÜÓÐЩÀDZ·¡£ÒÂÉÀñÜñÚ²»Ëµ£¬Á³ÉÏ»¹´ø×ÅÒ»¿éÎÚÇà¡£

      典韦一见,不由得勃然大怒。

      “哪个【创建和谐家园】,竟敢生事?”

      ……

      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很了不得。

      曹朋典满四人,陪着张氏和曹楠进了许都之后,直往西里许而去。

      古时的医生,大体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游方医生,很多时候,这种医生都是招摇撞骗,没有什么真本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大名鼎鼎的华佗,就属于游方医生。似华佗那种人,游方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医术,增强阅历……还有一种可能,则是皆游方的机会,结识权贵,以求飞黄腾达,这都不一定。

      还有一种,是坐堂医。

      大都是居于一地,开设医馆。

      这种人,往往有一定名气,在当地也有些社会地位。

      许都作为帝都,自然不缺名医。许多洛阳、长安的名医,纷纷前来许都落户,以求取更大声名。

      曹朋陪着张氏和曹楠,来到西里许一家名叫回春堂的医馆。

      这馆中的坐堂医,名叫肖坤,个头不高,矮矮胖胖。五旬左右的年纪,头发半黑半白,说起话来,也慢条斯理,带着一股很浓郁的关中口音。此人原本是长安的坐堂医,随汉帝一同逃往许都,并很快安顿下来。整个西里许,无人不知道这位肖坤肖先生的名头,专治妇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1 00: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