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暗黑大宋》-第5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外母,我最恨的就是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来头各自飞,何为夫妻,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呵呵,你啊,人小鬼大。”

      话都说到这份上,秦氏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巨说完,带着弟弟妹妹找私塾。

      二妞也渐渐长大,私塾里同样跟不上弟弟了,不过暂时问题不大,这要等到明年春闱过后再说,若侥幸能得中,就要随自己赴任,还不知道到哪儿呢。若不得中,再想他法。关健他对延州州学真的不信任哪。

      “大哥,好大的房子哦。”二妞依然在激动中。

      “瞎,李家的房子才叫大。”

      “那是李家的房子。”

      “三弟,你姐姐说得对,房子再好,那是李家的。但你要相信,未来我们会有更大更好的房子。”

      “大哥,我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帮助你。”

      “三弟,我不用你帮助,但你得要努力。”

      “那么我如何报答大哥?”

      “傻了,我们是兄弟,谈什么报答。”

      在前面带路的李家下人一哆嗦,好感动哦,怎么自家几个孩子个个不听话呢。

      一路上二妞三牛东张西望,尽管他们在去年元宵节来过一回,但延州城还让他们眼花缭乱。

      “哥哥,延州比云岩大了好多。”

      “那是,云岩只是一个小县,不过延州还不算大,汴梁城比它最少大上几十倍。”

      “那会有多大?”

      王巨灵机一动,问:“小妹,想不想去京城?”

      “想。”

      “如果有机会,我冬天带你去京城。”

      “真的假的?”

      “有九成是真的。”

      二妞立即雀跃起来。

      其实就是东京汴梁在王巨心中也不算大,大概有一百多万人吧,若是加上外来人口,可能会有二百多万百姓。他那个时代二百多万人口的城市不要太多。

      不过论内治宋朝确实很了不起,在这个落后生产力的年代,又是有史以来面积最狭小的国度,不足三百万平方公里,能全部控制的可能不过两百万平方公里,后来居然能出现两千多万户人口,这也是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只是可怜的军事啊。

      安顿好后,王巨立即进了州学。

      不用任何举子推荐,州学里好几个教授甚至亲自迎了出来,便进去了。

      而且王巨第一天上课便给几个教授好感。

      论学问,这些人比张载差远了,甚至综合起来,已经不及此时的王巨。不过复习嘛,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听听也不错。王巨不但认真的听讲,并且一边听一边思考。

      可马上王巨就看到了延州州学的真面目,这边在上课,门口却有几个学子在玩相扑,课室里陆续有学子走出去观看,还在边上不停的喝彩。

      “这是学校?”王巨瞠目结舌。

      蒙教授教看不下去,挥挥手道:“大家自己。”

      然后挟着《礼记》离开课堂,大约气得跑回去喝茶了。

      他这一走,余下的学子一起涌了出去。

      “奚大郎,努力,努力。”许多学子替那个占据下风的学子加油喝彩。

      “这是州学?”王巨惊讶地问李万元。

      “也不常见,那个是奚家的大郎,那个是牛家的二郎,奚家与朱家关系不错,但与牛家平和十分不和,加上因为朱家,将丁家坑惨了,连带着奚家与牛家矛盾也跟着激化。这两人大约来上学时发生了冲突,然后打了起来。”

      不能在州学打架吧,于是比拼相扑。

      李万元话音刚了,奚大郎就被牛家二郎凶狠地压在地上,同时牛二郎还用着拳头往奚家大牛身上狠揍:“我让你狂,我让你狂,下回我逮一次揍一次。”

      “教授也不管?”

      “小郎,他们都是大户子弟,教授哪里敢管。”

      “得,我以后还是在家中自学吧。”

      奚家大牛被揍得鼻青脸肿,不敢吭声,牛家二郎便得胜般地站起来,眼睛扫到了王巨:“小子,听说你厉害,我们来比一比?”

      如果比打架,王巨还真不怕他,这几年他一直在坚持着随全二长子锻炼,可不是吃醋的。不过比相扑恐怕真不行,牛家二郎块头足足比王巨大了一倍。

      王巨不欲多事,想扭身回去,牛家二郎不依不饶,将他胳膊拉住:“小子,怕了?”

      “牛二郎,相扑我不行,但我会杀人,”王巨脸便冷了下来。他不想多事,可不会怕事。

      “哈哈,你杀啊。”

      “我在王家寨带着一群村民杀了几百西夏兵,我只是努了一下嘴,杀得某一家倾家荡产,你确定我要对你动手?”

      牛家二郎先是大笑,忽然笑声停下。他想到了丁家,可不是倾家荡产!

      “不过这里是州学,不是武社,你来这里学习的乃是儒家大道,而非是相朴。要么,我们打上一赌。”

      “什么赌?”

      “我出一个对子,你半月能对出来,我以后见到你立即作揖避让三丈。若是你对不上来,你以后见到我立即作揖,避让三丈。”

      “赌就赌!”牛家二郎立即说道。肯定是难对子,但没关系,王巨说是半个月,自己对不上,难道不能请人对?

      “各位作证。”

      “好。”其他学子一起喊好,连几个教授都惊动了,走了过来。

      “听好了,烟锁池塘柳,请半个月后对出下联。”

      “这个好对,我马上就能想出来。”

      “呵呵,不要疏忽哦,金木水火土,还有意境哦。”王巨大笑着走回课室。

      这才是比,比武,你能做到带着一群村民击败数倍西夏军队,并且还能大胜吗?

      比智慧,你能做到努一努嘴,便让一个大户人家倾家荡产吗?

      比文,我出一个对子,你能对得出来吗?

      然后牛家二郎便傻了……

      第七十六章 世仇

      李万元跟了过来,担心地说:“妹夫,这不大好啊。”

      对子是难对子,可是王巨给了半个月时间,牛家二郎对不出来,总会有人能对出来。

      如果对出来了,王巨一看到牛家二郎便要作揖,然后回避三丈,糗就出大了。

      “无妨,”王巨笑笑道,若是音韵平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加上金木水火土,也许半个月牛家会请到高明人对出来,但加上意境,恐怕就是请到苏东坡来,半个月内也对不出。

      “二哥,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我将来有什么打算?”李万元先是不解,后是【创建和谐家园】。

      将来有什么打算呢?

      中进士那是不可能了,就是中举子都不大可能,继承家业也不可能了,自家不是朱家,朱家气不过朱琦的特殊爱好,于是载培朱俊,可自己大哥争气啊,已开始做父亲的副手。

      这种情况下,他只好混吃混喝下去。

      “不如你也学习朱二郎,搬到我家住。”

      “吃苦?”

      “吃个鬼苦啊,”王巨没好气地说,自己又请了一个老妇做“小时工”,妹弟都大了,实际能开始正式做家务事,有什么苦吃的?难道要帮我挤羊奶吗?

      “随我一道学习。”

      “这个好。”

      “但切记,不要打扰我。”

      别看一个复习,那也不轻松的,首先要对学过的经义重新温习,然后每天还要苦读各家诗赋,这是自己的短板所在,因此除了读诗赋,继续熟悉《广韵》外,每天还要写两首诗,作一篇赋。自己不在张载身边了,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不可能指望今年秋闱与明年春闱诗赋能力跟上,但最少得保证凑合。然后帖经墨义再不失分,再从策论是将这个分拿回来,连破三关那就有了希望。

      当然策论也要继续时不时练习,虽然它们是自己的所长。

      “看我如何学习的,以后争取考一个举子,有了举子,就等于有了半个功名,对你后半生命运将会产生极大的帮助作用。”

      “好的。”李万元开心地说。

      反正王巨家新房子大,前面是三间房,后面是三上三下的木制阁楼,再搬进几个人都能住得下。

      王巨开始看《礼记》,一边看一边仔细地回想着《五经正义》里的注释,以及张载以前的教导,自己的想法,还有云岩县县学与刚才那个教授的所讲,然后反复思考。

      学霸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明年春闱王巨不好说,但他心中却有把握,顶多三考之内,自己就能成功唱名东华门!

      他在看书,许多无所事事的学子却在想他那个对子。

      牛家二郎也在想。

      想了许久觉得这不是他能对出来的,于是一路小跑着回到家中,找他父亲帮忙。

      牛员外问清楚事情经过,怒喝道:“小兔崽子,招惹那个杀星干嘛!”

      王巨此时不是在王家寨的王巨,已经进入“规则”范围,但这小子很不好惹啊。并且程勘刻意将王巨请回延州是干嘛的!无疑明年最少有五成可能会替延州争光,替程勘长脸长政绩!

      不仅如此,这小子心狠手辣,两条结合在一起,何必要得罪。

      不过好在这小子纯粹就是一个超大的刺猬,招他准得戳得头破血流,不招他,他也不主动招惹别人。

      “自己去解决。”牛员外又喝道。

      牛二郎骂得狗血喷头下去,牛妻喃喃道:“官人,那小子倒也罢了,若他祖坟上冒青烟,明年就会离开延州。但朱家那边有点难办。”

      李家与丁家有世仇,朱家与牛家有世仇,两家如何结仇的,与李丁两家一样,都是一笔讲不清的烂账。

      但因为王巨推动,朱家情形越来越好,王巨若能中进士,就会授官,不可能授官延州,说不定都能授官到遥远的南方。但朱家不会走,将会一辈子呆在延州。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2: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