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暗黑大宋》-第5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能急了,只好让吕公著、刘敞、司马光给赵曙上课,教的什么呢,《论语》,《史记》。王巨在王家寨给几岁大的弟弟妹妹教的什么呢?《论语》!

      但还不行,这个不孝子一步步逼,虽然曹大妈很笨很傻,总有一天会将老太太**掉,因此得逼老太太还政,只要一还政了,老太太就无辄了,而且富弼也回京城了,于是一件更【创建和谐家园】的事爆发……

      前任越高尚,就映照出后任的猥琐,所以当那件事出来时,所有人怒火一起爆发。

      不提对错吧,但前后的事告诉了各个官员一件可怕的真相,只要搭成了目标,管它用什么手段。那么就比狠哪,看那一个更狠。

      第七十四章 成亲

      **明媚,鸟语花香。

      王巨笑嘻嘻地说:“恭贺恩师高迁,要不要【创建和谐家园】准备贺礼啊。”

      张载三年磨勘期到了,应当准确来说是三年零三个月,但谁在乎这三个月呢。然后迁任为渭州签判,这是差官,另外还有职官。

      这要拜王巨的福。

      那本《横渠对录》卖得不错,不仅士子好奇,也不仅书有点便宜,那个珠算口决也引起许多人关注。朱家便印了三版,销出去三千多册。

      在这时代这个印数算是很不了起了。

      可能这本书也流传到京城,本来张载就有名气,名上加名,不错,是有学问的人。然后再看张载的政绩,同样也不错。因此迁成了从六品的成和大夫。

      这意味着张载薪酬福利整翻了一倍。

      张载也感到开心,于是立即买了一匹马。

      “找打。”

      王巨笑嘻嘻的也不怕。

      “对了,老夫喊你来还有一件事,程公刻意写了一封信给我,想请你回到延州州学再读上几个月,然后参加今年的秋闱。”

      “到延州州学?”

      “你随我学了两年多时光,老夫也没有什么好教你的了,而且秋闱在即,必须温故而知新,不是再学新知识的时候。其实无论随我去渭州进渭州州学或者去延州进延州州学都一样。”

      “程公为何产生这种想法?”

      “程公七十有六了,朝廷虽看中他的才能将他留在延州,但仕途时日也无多,他在延州修道路,筑城防,备军事,政绩斐然,差的就是文教。所以想让你进延州的州学,然后科闱,看能不能明年于东华门唱名,程公在延州便再无遗憾。”

      换作其他州府,中一个进士虽是政绩,但也不过如此。

      延州不同哪,如果延州破天荒的出了一个进士,那会轰动的。

      王巨仍然很担心:“恩师,程公会不会在科闱上摆我一刀?”

      “胡说八道,程勘是什么人物,难道还与你记仇不成?”

      “那恩师之意如何?”

      张载捧起茶杯,呷了一口茶,看着窗外,窗外几个麻雀正在树头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三牛与金贵伏在地上看蚂蚁,似乎又在说一个莫明其妙的故事。

      现在没有童话这一词,不过王巨时常讲一些童话故事给二妞三牛听,然后两个小家伙便又讲给他儿子听。虽是在胡说八道,但听上去倒也有趣。

      最后张载说道:“我不是说过吗,科闱近了,必须要温故而知新,不是你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学过的知识你能不能记住。莫要小视了它,许多考子在考场上想不出答案,但一出考场马上就想出来,正是因为学过的知识不熟悉之故。”

      就是后世所说的复习吧。不过张载能在这时代提出来,还是不易的。

      “因此在哪儿都一样,你自己做决定。”

      论交情,张载是支持王巨去延州的,毕竟当初文彦博十分看重他,爱屋及乌,程勘对他还可以,他也可以顺水推舟报答一下。

      但论私情,张载多少有些舍不得,于是最后说了这句话。

      “程公怎么断定我一定能唱名东华门?”

      “这世上那有断定二字?但有几份把握,总要去争一争。”

      王巨沉思。

      随老师走好处显而可见的,当真全部要温故而知新?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这个悲催的时代,文字没有标点符号,必须要断句。多一个标点,少一个标点,一个句号,一个问号,这种简洁的文言文马上意思就会载然不同。

      去了延州州学问谁去?

      能问人,有老举子,也有答案,但那个答案会不会准确?况且有张载照拂,主考官多少会给一点面子。

      但延州终是养育他这个身体的所在,而且还有新纸呢,若是到了渭州,离得太远,联系就不那么方便了。如果程勘不邀请,王巨肯定随张载去渭州的。然而程勘邀请了,王巨不由地有些犹豫不决。

      想了许久,王巨才拿定主意:“若是程公不刁难我,【创建和谐家园】就回延州吧。”

      “也好,老夫再说几件事。如果你成了缘边四路安抚经略使,会不会比范公、文公、庞公、韩公他们做得好?”

      “恩师是指什么方面?民生,军务?”

      “军务。”

      王巨明白了,敢情张载看到自己在王家寨那一战打胜了,以为自己有军事天赋呢。这么多年过去,老师依然是一个鹰派哪。

      “恩师,【创建和谐家园】不敢打保票,再说朝廷能授我这个官职吗。”

      “如果有那一天,你尽量去争取,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低靡,于是不思进取,胡作非为,逼得朝廷不得不陆续增兵,导致国家冗费严重,民不聊生,这成了我朝最大的弊政。”

      如果能风风光光的打几场大胜仗,西夏老实了,不敢入侵,陕西就不用驻扎那么多军队,而且士气提上来了,那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王巨心中苦笑,老师,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制度不改变,就算收取了河湟,北宋照样灭亡。

      但这是老师的寄托,王巨点头道:“若有那么一天,【创建和谐家园】一定要努力争取。”

      “记得你曾对我说过一句,刀不会杀人,杀人的乃是执刀的人,即便杀人,也要分杀好人与杀歹人。你心思多,老夫也不排斥,你急功好利,老夫也不排斥,但要记住老夫的一句话,心要持正。”张载又说了持正二字。

      “【创建和谐家园】记住了,”王巨正襟危坐道。

      “上了考场心不能慌,一慌自己虽有所学,都不能发挥出来,先将心静下,然后想好了再写答案。”

      张载这是在讲考试时的经验了,王巨想乐,这个就不用你教啦,但不得不装作聆耳倾听的样子。

      郭氏端上茶水,问:“官人,这个小家伙想好了没有?”

      “他要回延州。”

      郭氏伸出兰花指,敲王巨的脑袋:“怎么啦,长大了,翅膀硬了想飞了?”

      当然,这是玩笑。

      “王巨,你还记得你拜师时老夫说的话?”

      “【创建和谐家园】记得。”

      “仁。”

      “义。”

      “礼。”

      “智。”

      “信。”

      “温。”

      “良。”

      “恭。”

      “俭。”

      “让。”

      “忠。”

      “孝。”

      “勇。”

      “谦。”

      “廉。”

      “君子温润,温润如玉。”

      王巨说完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

      “三郎,王家小郎回延州了,不久也要进州学。”李万元拍着尤滔的肩膀说道。

      延州教育落后,因此州学快成了放牛班,有人读成了书呆子,有人却读成了二流子。学子也不少,有近两百名学子,但大多数时候不到一半学子在听课。甚至有人一读能读四五年,比如尤滔与李万元,尤滔都成了亲,看样子他妻子不生下孩子他是不会毕业了。

      “真的?”边上几个学子凑上来问。

      现在的王巨不再是两年多前的王巨,名气可不小,当然是虫还是龙,未来这一年内三关的考验便能看出来,若过去了,便是蛟蛇化龙之日。过不去,也不过是一个略略有名气的士子。

      “他在哪儿?带我们去。”尤滔道。

      王巨正在搬家。

      朱家与李家都请他过去住,王巨拒绝了,然后买了一栋两进两出的宅子,宅子略有些偏,不过价钱便宜,只有两百来贯。其实这是王巨心中也没有多少底。

      解试他不担心,除非程勘真的想摆他一刀。省试殿试就不大好说了,就是考中了也得要看,如果是第四甲或者是第五甲,还不如学习章惇重考。不然只能象王韶那样,候官候得不耐烦,跑到河州那边溜达。因此得有一个窝。

      朱家与李家以为他有节操,不好强劝,便派了许多下人过来帮忙,很快就将这个家打扫干净,东西也搬了进去。

      这不是租的房子,而是真正属于王巨的家,二妞与三牛开心地在后面木制阁楼上跑来跑去,王巨给大家伙烧茶。

      秦氏忽然问:“王巨,你今年十七吧?”

      “恩。”不知不觉中,王巨发现自己来到宋朝已经有四个多年头。

      “妃儿也到了及笄的年龄,妾身想你们好成亲了。”

      第七十五章 对子

      “外母,科举一靠才气,二靠天份,三靠运气,若是运气不好,说不定我今年秋闱都不得中,这时候真的不能分心。”

      这个天份含义很多,包括临场的心态,有人平时成绩好,但上考场心态跟不上了,以前学的东西在脑海中便会成为面糊。还有耐心与掌控,成绩不好,也能考好,捡会的写,不会的放在后面。成绩好也能考得不好,想都不想就写了,第一个交卷子,那不是英雄,而是傻瓜,为什么不琢磨一下,让答案更正确?特别这时的科举时间更宽裕,更不应当匆忙交卷子。

      秦氏嚅嚅。

      科举啊,在这时代意义更大。万一耽搁了女婿的前程怎么办?

      王巨安慰道:“外母,妃儿连我师娘都在夸,无论以后会不会唱名东华门,我都不会负之。”

      李妃儿比较可爱,除非女大十八变,突然以后变了。长相又俏丽无比,为什么要负她?

      不过这时成亲王巨真心的排斥。

      古代讲虚岁,出生那一年就得算一岁,李妃儿十五岁,实岁只有十四岁,他也不是非人类校长陈在鹏,非人类兽师柯于备。即便三年后成亲,他也感到自己是融入了“新时代”。

      “外母,我最恨的就是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来头各自飞,何为夫妻,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