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暗黑大宋》-第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为了这个诗赋他不知道被张载打了多少下戒尺。

      王巨憋了半天,才写出一首七律小诗。

      “这就是你写的诗?那首《青玉案》是怎么写出来的?”

      “那是灵光一现。”

      比如崔颢写黄鹤楼,那不代表着他写诗水平超过了李白,实际崔颢其他诗能拿得出手的不多。

      算是一种说法。

      不过王巨心中连呼侥幸,幸好自己对抄袭不是很看重,不然一首首类似《青玉案》这样的诗词抛出来,再写出手中的诗,如何解释?

      “还敢狡辨,伸出手来。”

      二妞用手捂起了脸,大哥又挨打了。

      实际她还不能理解大人的心情,严师出高徒,张载越严厉,才越对王巨看重。

      “二妞,你也不要捂着脸,从明天起,老夫就要将你与你弟弟送到私塾读书。”

      二妞嘟着嘴不乐意。

      郭氏在她小鼻子上刮了一下:“这是为你好,进了私塾可以学一些女德,长大了才能嫁一个好人家。况且还有你弟弟呢,在私塾里打好了底子,再稍长几岁进县学苦读一段时间,以后你弟弟就象你大哥那样有学问了,若是运气好,就象官人家一门兄弟两进士,那多风光哪?”

      然后又嗔骂王巨:“看看你将你妹妹惯得性子有多野。”

      郭氏的话也未必对,单论教育方式,王巨胜过了很多人,甚至胜过了张载。在王巨活泼启发式的教育下,二妞与三牛这两年多来识了许多字,知道很多典故。莫要忘了,他们一个才十岁,一个才九岁。似乎他们天赋已胜过了许多同龄人,即便张载都认为不错。可这背后就是王巨的教育。

      “我性子才不野呢,”二妞主动替郭氏择菜。

      “王巨,你再用腊梅写一赋。”

      策论王巨写得还是不错的,但赋就不同了,它不仅要切韵对偶,并且还得要是四六体。

      四六体,便是以四字与六字对偶句为主组成的骈文体,如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就是最典型的四六体骈文。

      大半天后,王巨才上交了一篇赋。

      “为何作赋要用四六体,因为赋必须要词藻华丽,琅琅上口,虽然我也不喜之,但你生性浮躁,与为师走的不是一条道路。诗赋乃是科举重心所在,你这样的赋如何能唱名东华门?”

      我生性浮躁吗?

      但王巨敢反驳么?

      “其次适度引经据典,文字要简炼,要言之有物。”

      其实这些王巨都知道,然而用四六体切韵对偶联在一起,他就不知道如何写了。

      这一年来,他几乎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在苦读《尔雅》、《广韵》、《经典释义》。

      但罗马不是一天筑成的。

      因此未来科举几大项当中,他眼下基础最好的乃是策论,其次可能是帖经墨义,最差的便是诗赋。

      张载又指正了许久,又说:“这样吧,以后你每天写一篇赋,两首诗。”

      王巨皱眉苦脸。

      “科举诗赋乃是关健,特别是殿试。难道你想学老夫一样,到年近四十才考中嘛?”

      “不也很好吗。”

      “对于我来说很好,可你心性浮躁,意欲富贵,中得晚了,磨勘数年,你还剩下多少时光?我打算让你下届就去参加科举。”

      这也很重要,若是下届王巨就高中的话,那么还不到二十岁,磨一磨,二十几岁便可以渐渐上位了。这个就象寇准一样,若不是他中得早,如何在三十来岁,便做到枢密副使的高位?

      “恩师说得对。”

      张载开始布题,一下子布了几十道题目,涉及到各个方面,经义,时务,让王巨拿着这些题目以后去做诗赋。然后吃饭,吃完饭四人回家。

      “大哥,我们真的要上私塾吗?”二妞问。

      宋朝女子有女子教育,甚至都超过了王巨的意料。但多教一些女德,因此二妞上不上私塾,王巨不是那么太在意。但三弟必须要上私塾了,自己时间也越来越紧。

      其实不用张载教诲王巨也知道,有了好老师还不行,最好先将举子拿下。有了举子,才有了省试的资格。那怕一考不中,可以二考三考,但手中必须得有这个资格。

      所以抽不出来多少时间教三弟。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三弟进私塾学习几年,再想办法进县学或州学,自己再于一边略加指导,说不定三弟同样会出人头地。即便不中进士,最少得将举子拿下,这等于有了半个功名,以后才会有出路,生在这时代,怎么办呢?

      但三弟一上私塾,二妹一人呆在家中吗?

      因此王巨点点头。

      二妞一路【创建和谐家园】,王巨忽然抬起头说道:“东翁,二哥,你们怎么来了?”

      因为细盐,朱清去年也来了好几次。不过这是大过年的,从延州到云岩足足有两百里路,王巨有些不解。

      “不提了,家里来了一个莫明其妙的舅母,”李万元郁闷地说。

      舅母来就来吧,然而这个舅母真当自己是舅母了,看到李万元与几个狐朋【创建和谐家园】耍闹,便老气横秋的教训。李万元已经得知了真相,一个知县就了不起啊,俺不求你,知县知州又如何?论后台,玉盐契股里后台远超过你家的也不是没有。于是顶撞了几句。

      终归是年青气盛。

      李员外呵斥,李元万一怒之下,便随朱欢一道到准妹夫这里避几天。

      “坐,”王巨啼笑皆非,让他们二人坐下,又让全二长子沏茶。

      “那么东翁……”

      “小郎,不能再称呼东翁,称朱员外吧。”

      “我只是拜了张公为师,还没有如何呢,怎能忘本?再说二郎去了京城,说不定就能于东华门唱名。”

      “我让他去是长点见识的,他那个样子,如何能唱名东华门,不过说起来还真要感谢你。”

      朱俊在王巨家呆了很长时间,呆气改了很多,并且时常交流,对朱俊也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因此去年科闱高中第二名,实际也只有几个人,这个第二名不值钱。

      于是去年冬天被延州官府送到京城科举。

      不过想要在东华门能有所作为,恐怕很难。但有了举子的身份,与没有却是两样的。

      “不敢。”

      “妹夫,你随张公后面学习,有没有记录?”李万元问。

      外面的传闻王巨也听说了一点,又有些哭笑不得。

      “二哥,恐怕让你失望,平时多是恩师教我学习,以及基础知识,谈论儒学的并不多。我的底子太差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也谈了一些,我还记了下来。”

      “快拿出来。”

      “就在房中,你自己儿去找吧。”

      李万元跑到房中翻阅。

      王巨看着朱欢:“东翁前来是……?”

      “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程公前天找到我,说是想在延州建立一个买马社,让我领首。”

      “买马社?”

      ps:《尔雅》乃是辞书之祖,广韵是北宋陈彭年版的《大宋重修广韵》,隋朝三十卷陆德明的《经典释义》不仅注释了周易等十四本经义的【创建和谐家园】,还刻意注解了这些【创建和谐家园】里难字的音与义。想要精通韵律,这三本书是必读之物。

      又将我刷爆了。这个新书开得实在郁闷,先是两本奉刷,又来了一个胆更大的唐刷,郁闷得要吐血。

      第六十五章 拜节

      因为宋朝政策软,于是边境有许多百姓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武装,比如河北的弓箭社,河东的买马社。

      买马社的成立乃是李继迁反叛后,宋朝渐渐缺马,马价抬起来后,许多河东剽悍的百姓不顾辽国的禁令,与辽人勾结起来,贩私马入宋谋利。

      不过路途遥远,一路会有许多危险,因此结社买马。

      宋真宗一看这招不错,至少比从四川那边买的矮川马强,于是官助其直,规模便越来越大。后来又推广到陕西与河北,但河东规模是最大的。

      然而宋朝对于这些民间武装组织始终持着防范心态,因此北方边境平稳后,又取缔了。

      “程公怎么又搬出买马社?”

      “我也想不明白。”

      王巨便凝思,不对啊,那个李谅祚亲政不久,内忧外患,至少这段时间还一心想与宋朝和平友好的,程勘公开置买马社,岂不是要破坏“两国和平友好”?

      “老夫也担心,弄不好我就会成了替罪羊。甚至我还怀疑程公是不是有意对付我的。”

      “东翁,这个倒不会,别忘记了,还有盐。”

      如今盐已非是延州大户购买盐钞了,但却是记在延州盐政上的。

      这也算是政绩。

      弄死了朱欢,对程勘有什么好处?况且真得罪乃是王巨得罪的,即便得罪了,也献了功,将功补过吧。若是为了这点小事就要报复,程勘那个参知政事是怎么当的?

      “盐也有麻烦。”

      盐的麻烦是朱欢来的第二个原因。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朱欢力不从心,象李万元那个舅母的情况屡屡发生了。就连王巨那个百分之二的分红,都开始有人不服气。

      “这样……”王巨托着下巴沉思。

      李万元从房中走出:“妹夫,这些记录能否让我带回延州观阅?”

      王巨想笑,读读这些记录就能如何?那才怪。朱俊之所以能中举子,乃是他基本功踏实,自己提醒了一下,于是得中秋闱,基本功才是关健!

      许久后他突然灵机一动,说道:“你们等等。”

      又匆匆来到张载家。

      “恩师,我想将恩师平时赐教的记录整理出来,刊印成书。”

      “何来此想法,”张载立即警惕地看着他。

      “恩师,训古章句至今,儒家已经走上一条舍本求末之路,以恩师一人之力,即便加上两位程公之力,如何能力挽狂澜?这本小册子抛出去,说不定会引起大家思考,起着抛砖引玉之作用。大家一起来反思,那么汉唐以来儒家发展的弊病就会渐渐改善,还归儒家的根本,以经载道,以道教导大家如何做人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巨平静地说。

      可能张载许多道理还没有想清楚,因此气本说有些含糊不清,这是张载不及二程的地方。但二程的天理说教条又虚伪,这是二程不及张载的地方。

      如果让王巨来选择,他宁肯要模糊不清的气本说,也不会要二程的天理说。

      二程天理说影响深远,有好几个原因的,张载在京城等候授职时曾向二程请教过,无形中让张载地位下降。

      二程一度进入了权利中心,而不是象张载,最后看到政治的残酷,主动退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4: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