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晴雯的如梦令》-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众姑娘的前拥后簇之下,曦月款款走下了楼梯。老鸨早已在楼下恭候,迎上来说:“曦月最疼姆妈喽,这几天临近年节,大江南北的主顾生意跑得勤,礼尚往来要打点、应客的事项也多,今儿个知府来,明儿个还不定是哪为大人来请。这听鹂馆上上下下的,可全靠你头牌领路、率姑娘们照应着,把这些个满满的安排都接应下来,攒足了银两,咱也好一块堆儿早些个更上层楼。”

      ÀÏð±à©à©²»ÐÝ£¬êØÔÂdzЦӦ³Ð£¬Ò²²»È¥°ÜÄÇÀÏð±µÄÐËÖ£¬°ÝÔµȼ¸Î»¹ÃÄï×ÔÊÇÔÚÒ»ÅÔµ«Ð¦²»Óï¡£

      众姑娘一出场,引得一片喝彩。头牌曦月落落大方,将自己身畔的姑娘们一一作了介绍。

      知府大人亲自起身迎候,四周更是一派应和之声鹊起。一时间,场面上,莺歌燕舞,笑语喧哗,好不热闹。

      ……

      正当弦乐丝竹不断,笑语插话不绝间,小答应晴雯一会儿帮着上果盘,一会儿又有眼力见地给客人们递湿巾,忙得脚打后脑勺。

      忽的,一只手拽了她的衣角,使劲地扥了扥,晴雯一抬眼,一位坐在席间、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公子正目不转睛地瞧着自己。

      晴雯怒目还了过去,奇怪的是,那公子竟然不躲避这狠呆呆的目光,反而,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浮现出欣喜之色。

      晴雯心说真是厚脸皮,然后,抹头就走。

      韦小宝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将了出来,拦在晴雯面前,喝了一声:“嗨,你真是胆肥了,连贾家公子你也敢瞪啊!”

      第十一章 遇见宝玉

      ÕâÌýð¿¹ÝÄÚÍ⣬´ËʱÕýÊÇÈÈÄÖ¡£

      大柳树后面的一排民居瓦房,本就是平日里住着市井人家。此时,月上柳梢,老百姓们但见这对面大道上的听鹂馆张灯结彩、酒旗飘飘、且从外面看檐上挂灯笼、牌坊挂金牌,给拾捯得花红柳绿的,就猜到今晚这是来了一席贵客。他们可是最先认定这听鹂馆正当红的势头,要远压过了对面的霓裳馆的八卦群体。

      不由的,那卖花生鲜果的、卖针头线脑的,以及拉人力车的,都三三两两,聚在大道旁,想是来做些散客们的生意,故而,听鹂馆外,吆喝声、闲里说笑声不绝于耳。

      馆内大厅灯火通明,行礼打千的,点菜唤酒的,觥筹交错,更是一番热闹。

      穿梭忙碌的小晴雯在便道上走来走去的,她端茶送汤,不断照应着客人。

      即便是这么忙,她也饶不过好奇,时不时地搭眼望一下主席台。那里,知府大人一身便服,却不失肃整端容、郎朗气派,在他的右首,坐着一袭官服的老人家,想来,这就是知府大人今日在听鹂馆大摆筵席、意欲款待的客人吧。

      在知府大人的身旁,坐着静如满月的听鹂馆头牌——曦月姑娘,她一边斟酒,一边似乎在回应着知府大人的什么话题,巧笑倩兮、云鬓霞衣、纤手捧杯……令主席下面、散席上的男客们一个个扭头上望,丝毫不掩倾慕之心。

      拜月姑娘则坐在知府大人和他右首客人的中间,明眸美盼,自是另一番光彩照人。

      对面的大戏台上,已经鸣锣开张。小晴雯生在戏班、长在戏班,自然懂得。板胡一声响亮的唱板,台下一派叫好,随之,梆子、笛子、三弦、板鼓、板、大锣、铙钹、手锣、小钹、碰钟、堂鼓、花盆鼓、唢呐齐上阵……

      声震屋宇的开场合奏似乎一把就扯开了黑夜那久而不散的沉沉幕布,把个通亮的场子给闹腾得红火、喜气。台上的演奏者还真的是青嫩如竹笋、齐齐穿着青白月衣的一干听鹂馆的小姑娘们,只见她们弹奏得有力而不拘谨,落指到位且娴熟,最让晴雯敬服的是,她们全凭记忆,并不照着谱子来弹奏,且可能是时间长了成了熟手的缘故,竟然能随曲而到,随腔而来……

      最是客人们丝竹入耳、酒辣入喉、喜气上头的时候,也最是晴雯忙不迭,跑前跑后,照应四下的时候。

      正待这时,全没眼力劲的韦小宝又穿过人群,跳到晴雯面前,摇头晃脑地说:“晴雯,我在替你烦愁……”

      晴雯正在抹着桌上洒了的酒水,头也不抬,在嘈杂的人群中大声地回复:“你这是操个哪门子的心呢?!快别碍事。”

      韦小宝道:“你看看,这姑娘们一个个看似广受欢迎,头牌有头牌的样子,青衣花旦各有位置,可花无百日红啊,不像我们糙老爷们儿……”

      晴雯一边忙,一边心想这熊孩子又哪根筋不对喽,绕着自己说个没完,也不能全怪他,谁让他生在听鹂馆,一天天接触的都是这脂粉红尘的。

      “要我说,你总得有个一技之长吧,学戏?弹奏?再不,就得琴棋书画,知书达理,做个内侍的姑娘。”

      晴雯抬头,看了韦小宝一眼,这垂髫小儿还真的说到了自己的痛处:咋个生存法呢,这是个问题。

      小宝转着滴溜溜的眼睛,好像看出了晴雯的心里,忙接着说:“说实话,那边那个公子,使了钱让我给你带话呢。”

      晴雯怒目而视,道:“小宝啊小宝,刚念记你的好处,你就来这一出!生生要卖了我不是?!我作小答应挺好的,不劳你烦心。”

      韦小宝也不怕晴雯生气,舔着脸,继续跟在后头,说:“宝二爷家真的好,也是个出路。姐姐你想想……”

      晴雯回头,望了一眼那贵客的后身,从开场到现在,那个小子一直依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

      只见那被韦小宝称为宝二爷的少年束发嵌金冠,一身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

      只是,那似怒似笑、似癫似顽的眼神,让晴雯一看,就立刻晓得,自己这是又被个不愁衣食腹中空的纨绔给盯上了。

      ´Ëʱ£¬Öª¸®´óÈËÕ¾ÆðÉíÀ´£¬Ò»Ê±¼ä£¬Âà¹ÄíàîóÒ»ÏÂ×Ó¶¼°²¾²ÁËÏÂÀ´¡£

      知府大人胡须飒然,腰杆笔直,对右首上座的老者一个郑重地拱礼,道:“恭迎贾大人,真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啊。”

      第十二章 小心思

      那贾大人贾政正是知府恭迎多时的贵客。

      想来,贾家蒙先帝的恩宠,已经一世繁华尽得,不想,待少帝即位后,迎娶了贾家长女元春为昭仪,今春上,又加封为贵妃。此喜事连连,实是福及娘家,荣光耀祖。连旁人都清楚,这贾家将是几世荣耀,万没有哪一天会败落的可能。

      此次贾大人赶赴帝京,接受了封爵,又恭候了几天,才得到圣谕,被获准,故而拜见到贵妃娘娘。

      这不,贾政刚从帝京返回金陵,就被知府大人等一干故友新朋迎到听鹂馆来,说是给接风洗尘。

      贾政自然也将小儿贾宝玉一并带来,只想着让这个不成器的多见些正经仕途之人。

      听鹂馆中,觥筹交错,笑语喧哗。知府大人起身,举杯相邀,贾政谦然起身还礼。

      知府大人道:“此次贾大人风尘仆仆,一路快马加鞭地从帝京赶回,听说是为了操办府上老太太的寿辰,足见贾大人的敬孝之心啊。”

      曦月也起得身来,斟满自己的酒杯,也为贾大人的酒杯略微添上,双手捧酒,深施一礼:“曦月这厢有礼,代听鹂馆,敬贾大人。”

      贾大人见退却不过,也便豪爽地举杯一饮而尽,直道:“好蛮力的酒!”

      绿蚁酒浓烈土拙的蛮劲儿的确是一下子就将宾主的距离给推进到熏熏然、喜滋滋、亲善善的境地。

      知府大人问:“此次进京,贾大人可领了圣上什么旨意?”贾大人捋着胡须,沉吟了半晌,道:“边境不稳,是皇上心中的大忌。此次觐见,皇上每每提及要加强防备,足见去年春上胡虏的长驱直入,让朝廷甚为难堪啊。”

      知府大人听得直点头。贾政道:“我疆土一再被犯,也不全是外来的原因,也是内里虚空,官浮于事,排场过大的原因啊。”

      知府连连摆手:“贾大人,今日莫谈这个,改日府上拜访,再续再续。”

      家政看了看四周,直道说:“也是也是。”忽的瞥见后排的宝玉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席间走动的“美人儿”,不禁立时间气血上涌,堵了心口,直咳嗦着说不出话来。

      贾宝玉哪管他自个儿老爷子这吹胡子瞪眼睛的家常便饭老一套,他全当是没看见。自己刚才贿赂了听鹂馆老鸨的儿子韦小宝,贾宝玉正想在怡红院里集结个女子棍棒团,舞刀弄棒的,多红火啊,闹不好还能训练好喽,赶上老太太做寿,给她表演一番,这女子棍棒团可不比戏班子的节目差。

      自有了这个想法,宝玉就絮絮叨叨给韦小宝说了,韦小宝一拍大腿,就给他介绍了个叫晴雯的小答应,说新近发现这丫头有一身莫名其妙的武功。

      这消息不觉让贾宝玉起了臆想,这起心动念的这么一想啊,宝玉再看晴雯,怎么看,都觉得这姑娘命中注定的,就该是自己那个女子棍棒团的“女匪头子”,要不说呢,宝玉暗暗竖起大拇指,这叫晴雯的小丫头气质堪比梁红玉、身手不让聂隐娘……

      一想到这里,贾宝玉似乎心中升起了已经将晴雯收入囊中的自豪感,有些个喜不自胜,自己一不留神,乐淘淘地不自觉间又多饮了两杯。

      较之父亲贾政在外人面前不好管教儿子、不好脾气发作比起来,宝玉可没什么这些个心理负担。他凭借着自己坐在父亲身后、可以捣鼓点小动作的优势,除了忙活着给韦小宝些好处,指使他去办事以外,宝玉更是大大地犒劳了身边的两个姐姐。

      一会儿,宝玉夸这边的姐姐气度不让须眉,一会儿,又夸另一个姐姐掩嘴胡噜一笑时最是动人,把个周围的气氛给弄得莺莺燕燕、皆大欢喜的。

      姑娘们自都交头接耳,相传着说这个宝二爷出手大方,也和气亲善,且非常懂得尊重各位姑娘,全不动手动脚。

      正经事推动起来难上加难,可八卦消息,那是不消什么功夫的。一时间,那台上的,那席间照应的,那身边斟酒的,那递点心的姑娘们,无不向这个珠光宝气殿堂、喝酒吃肉俗宴中唯一卓而清朗的少年投以一道道倾慕的、【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目光。

      只有那小晴雯一如既往黑着脸,心说:“哼,我偏不鸟你这锦衣玉食的、穿绣娘衣吃白食的公子哥儿!”

      第十三章 梅花剑的指使

      此时,莫名其妙地,梅花剑直抵着晴雯,把她向主席间押去。

      莫非这梅花剑自己有个主神?晴雯心想。

      待晴雯为主席上的知府大人和贾大人一一斟满酒杯的时候,她直感到身后火烫,料想,那肯定是坐着的宝玉正盯着自己的背影。

      真是奇了怪了,晴雯对梅花剑此举颇有些不解。

      “想来,贾大人此去京城,面陈皇上钦点的灭妖之举,不仅承蒙皇恩,得以加官进爵,还被赐拜会贵妃,真是载誉而归啊!”知府正俯在贾政的耳畔,轻声地说话。

      侧旁侍立的晴雯把他的话完完全全给听到了心里。

      “正是正是。可惜了这金陵大名鼎鼎的尚戏班,在此次灭妖中不幸罹难,要怪,也只能怪这戏台所处的位置,正是压妖孽的地方啊。”贾政慢条斯理地一边夹菜,一边对知府回说着。

      晴雯听得,更是一惊。

      知府摇了摇头:“贾大人不用过虑,该杀该剐的,已尽数除尽。那最后一个知情人,就是那个戏子大风,也在这听鹂馆内被秘密处死了。”

      周围很热,可不知为了什么,晴雯的冷汗却流了下来。

      “姐姐,我有首诗,正是要送给你。”身后,宝玉在拉晴雯的衣角,他的语气半是央求,半是强推。

      晴雯为掩饰自己的失魂落魄,情急之下,她回过头来,对宝玉展颜一笑。

      远远看到这一幕的韦小宝,用手摩挲着腰带里的元宝,心满意足地。

      嗯,他也偷偷地乐了。

      第十四章 宝玉把脉

      台上丝弦啁啾,台下杯盏交错。戏台上明镜高悬,似预示着朗朗乾坤;席间笑语莺歌,已自是一派歌舞承平……

      那小宝得了便宜还在偷着乐,那痴儿还在目不转睛把美人胚子盼,勾心斗角的拜月祭月俩姑娘再次为赚取客官的青睐拼着小酒,忙得脚打后脑勺的老鸨姆妈看来已经赚钱赚到了脚抽筋……

      “咔嚓——”,不知怎的,台上那胡姬手指间的琵琶丝弦竟在众音调中忽的出了不和谐音,被生生弹断了…

      喧闹的席间也突然静了……

      正在此时,晴雯回头展颜一笑,眼风媚,酒窝醉。

      丝弦再度如常响起,人儿再度寒暄一醉,然则,晴雯泪光盈动,气血早已直冲太阳穴。

      只因站在贾政大人和知府大人的身后,不小心听到和自己有关的消息,晴雯面似平静,心却一直在抖……

      “你这是怎么了?快坐下喝口热姜茶,莫累坏了身子。”宝玉见一向里这冷脸姑娘,好不容易在韦小宝的劝说下才对自己稍有展颜,却似有心事相缠,忽而又满目莹莹、心事重重了,这让他忍不住为之心疼,遂扥了扥她的袖子,示意晴雯坐下。

      晴雯哪里敢坐下,直一个蹲安,就要转身退下。

      阴风刚过,热风袭面。老鸨拖着肥腴的身子直赶了过来,也不去照应知府和贾大人,反而是来到后一席宝玉的身畔,拉住晴雯道:“公子好不容易来上一趟,晴雯你就放下手上的活计,陪公子好好聊一聊。”

      不由分说地,就按住晴雯的肩膀让她坐在一旁,随即,吩咐人送来时令果子一碟,千层糕咖喱角等南洋糕点一碟,然后,就忙不迭地闪退,一扭一扭地走向别的席间。

      宝玉自是那温婉疼人的小主儿,不仅热切切地捧上热茶,更眼看着晴雯要她喝下,然后,又将手指搭在晴雯的手腕上,信誓旦旦地,好像一个老中医在把脉。

      “妙忽哉?”宝玉摇头晃脑:“……怎么?!不妙矣!”

      晴雯也正在头晕目眩、心焦气浮时……

      宝玉一边把脉,一边郑重道:“师父说过:太阳一穴下,正是多感脉和羸弱脉汇集处。我并不很懂,可听得你这脉象,但觉你这似乎刚受到惊吓,敏感的太阳穴被这多重合力给胡乱这么一股脑地冲击,哎呀!小姐姐你看似‘心本就有痼疾’,屋漏偏遭连夜雨,又遭此眼前横来惊吓,一时间,视、听经此袭扰,多脉于太阳被捶,自然就平衡丧失,身肌失调,人头晕、目眩、两眼发黑、不得维持……”

      韦小宝探身道:“人好好的呀,怎么让你一把脉,就像要给说过去啦。”

      宝玉听得,也吓了一跳,忙缩回手去:“半吊子油瓶,姐姐你可别偏听了我的,刚才,那都是胡说的。”

      晴雯直觉得眼前这个叫宝玉的少年怎么看上去也得有过十二三岁的模样,怎么调皮到口口声声地唤自己一个“小姐姐”,难怪和那小宝一样、是穿一条裤子的坏种!

      不过,宝玉诊脉却说的句句在理,切到晴雯的痛处。听他说完,晴雯反倒心里有些个过意不去了,原来,是自己把这个纨绔子弟给想孬了。

      第十五章 小恙已愈

      那穆老中医急匆匆地凑上前来,他该不是老鸨差遣来的吧?!或许,他只是听了一耳朵不知哪个侍女的传话,故而,就为晴雯的病情赶到席间。

      隔着那么几步的距离,穆老中医站了片刻,他见晴雯坐在客人座位上,面色已由苍白渐渐回暖,原本就粉雕玉琢的小脸儿稍微恢复了些气色,那有些暗淡下来的眸子更是重新熠熠闪光起来。

      又看那小晴雯的手上,正端着个热气腾腾的茶杯,身畔的少年目光诚挚、关切在在地对牢着她。穆老中医便知:这一天下来劳累过度的侍女晴雯,此刻身体已有了些许的恢复。

      观其气色,若春之蕾;见其精气神儿,如朗青天,自有一股卓然向上的阳气……穆老中医放心地悄然退去。

      宝玉天生就带着的自信,虽然就把脉,宝玉求教于来家给老祖宗瞧病的大国医,算起来也不过是几壶茶的功夫,可是,他相信,就凭着自己的察觉力,连带着那么点灵心慧智的领悟力,他就敢初生牛犊不怕虎,上来给晴雯把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