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皇嫂。婉儿,倒杯茶。”朱由检索性拉开架势,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歌会有什么效果。

      第9章 密室之谋

        “是,殿下。”婉儿如飞而去,很快捧回一杯温茶。她同时向朱由检投去一线目光,温情却又疑虑,似乎是担心,又似乎是鼓励。

        朱由检现在没心思理会婉儿的心情,他喝了口香茶,清了清嗓子: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我是男儿当自强,强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比太阳更光!”

        一曲终了,满座皆惊,余音绕梁,鸦雀无声。

        婉儿被感动得泪光莹莹,带露的睫毛眨巴着,似哭又似笑。王爷这是怎么了?从没见到他填词作曲,怎么能谱出这么有气势、有冲击力的曲子?她是朱由检的贴身宫女,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通房丫头,她没得选择,命运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寄托在朱由检的身上,现在朱由检表现出来清新和阳刚,令她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朱由校终于从沉寂中醒过来,“好一句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大明皇帝孱弱,又多英年早逝,除了太祖成祖,从无开疆辟土之志。激昂的旋律,远大的理想,冲天的斗志,连这一贯只喜欢木器制作的皇帝,也被感染了;张嫣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完全忘记了皇后的礼仪,“胆似铁打骨如精钢。”生活在皇宫之中,整天面对的,不是宫女就是太监,自然崇拜力量美,她实在不明白,一贯文弱、胆小的朱由检,怎么会写出如此刚健的长短句?难道自己看错他了?还是朱由检长大了?曲词虽然有点空洞,好像喊口号,但这正切合朱由检未成年的身份。

        “皇弟,你长大了,准备做什么事呀?不会打算去街头卖唱吧?”激荡的心渐渐平复下来,心跳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张嫣再也不敢小看朱由检了,就像一个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出彩,既骄傲又满足,但朱由检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她还不忘调侃一下。

        “军营。皇嫂,如果万人齐唱,该是多么震撼?”朱由检自然不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进入军营的机会。

        “军营?五弟去军营干什么?”朱由校从来没有开疆的雄心,刚才朱由检的歌声只给他带来短暂的激动,他还是喜欢在宫中研究木器。

        “皇兄,臣弟身子弱,从马上摔下来就差点……所以臣弟想去军营,和士兵一起训练,把身子练好。”朱由检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理由能否说动朱由校。

        “皇上,既然五弟愿意,就让他去吧!”张嫣在朱由校思考的间隙发话了。以朱由检现在的心态,她不相信朱由检纯粹是为了锻炼身体。如果朱由检将来能够掌握一定的军队,形成一股势力,说不定可以用来对付魏忠贤。她独自对付客魏一党,已经累了。朝中不乏要对付魏忠贤的人,但她是皇后,无法和他们取得联系,形成同盟。朱由检是王爷,如果输给魏忠贤,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拍拍【创建和谐家园】去封地,如果魏忠贤输了,没有根基的他,就会永世不得翻身。

        “哈哈,皇后都为你说话了,朕要是不答应,倒显得比皇后还小气。”朱由校看了眼朱由检,“不过,五弟在军营也别苦着,实在不行就回来。回头我让忠贤去安排。”

        京师有三大军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是普通军营,马步军兼备,尤其以阵法见长;三千营主要蒙古等边疆民族的降兵及其后人组成的骑兵,相当于雇佣兵,忠诚度有限,主要是巡哨;神机营是火器营,但明军的火器威力不够,主要是马步军的辅兵,打打前站,以声音威慑落后的民族。

        朱由检自然选择五军营。

        现在的五军营,虽然保留洪武年间的称号,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京军损失惨重后,兵部尚书于谦进行整顿,编为十二营,也称为“十二团营”。

        全军设左右都督,平时主管士兵的训练,兵部尚书任总督,是名义上的总领,内臣任监军,是实际上的总领。下设十二营:奋、耀、练、显四武营;敢、果、效、鼓四勇营;立、伸、扬、振四威营。每营协军九千六百人。

        ……

        魏府的密室里,魏忠贤正在召见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

        “尔耕,五军营哪个指挥使是我们的人?”

        “回九千岁,属下无能,五军营没有指挥使是我们的人。”阉党在内阁和六部都有压倒性优势,唯独军队,阉党掌控不了,无论是京师军还是九边重镇的边军,都没有阉党的高级将领,田尔耕虽然拉拢过,但没有什么效果,最多有些将领们处于观望,谁都没有真正投入过阉党的怀抱。

        魏忠贤也有些丧气,“信王要入军营,你看去哪儿合适?”

        田尔耕思考了一会,“九千岁,奋武营的指挥使秦永年,脾气古怪,一贯不侍权贵。如果信王入了奋武营,以他娇贵的身份,定然和秦永年合不来,那时,他只有离开军营。”

        “嗯,那就奋武营吧。”魏忠贤虽然对朱由检恨得要死,但这是朱由校的命令,他还不敢违背。不但不敢违背,还要装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样子。

        其实朱由检也没有得罪过魏忠贤,但朱由校非常喜欢这个年幼的弟弟,令魏忠贤十分嫉妒,他是朱由校最信任的人,他不能容忍朱由校对别人的信任。魏忠贤是太监,无根的人就没有任何根基,他的所有权力,都来自朱由校的信任。加上他的老对手张嫣,现在是朱由检实际上的监护人,让他对朱由检更加憎恨。

        “九千岁,要不要执行第二套方案?”田尔耕激动地等着魏忠贤的回应,上次马撞朱由检,全是太监们鼓捣出来的,如果成功了,他田尔耕没有任何功劳,如果执行第二套方案,则全是他的功劳。

        “说实话,尔耕,你有几成把握?”魏忠贤没有看田尔耕一眼,而是看着白色的墙壁。他真不希望田尔耕再说出让他失望的话来。

        “九成。九千岁,据卑职了解,信王出门从不带侍卫,卑职打算派出锦衣卫五大高手之一的唐成出手。唐成的武功虽然不是最高,但为人小心谨慎,处事老练稳重,加上我们在暗处,保证万无一失。”田尔耕论级别,比魏忠贤还高,锦衣卫指挥使是正三品,魏忠贤的东厂提督只是从四品。但魏忠贤是皇帝面前的第一红人,是大明朝廷的无冕之王,况且,田尔耕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还是魏忠贤帮助弄的,他和锦衣卫的指挥同知许显纯,早就投到魏忠贤的门下,是魏忠贤的得力助手。

        魏忠贤转过身,看了一眼田尔耕,发现他不像在说谎:“那就这样吧!不过,不要在军营动手,那里人多眼杂。另外,做得干净些,咱家也好在皇帝面前遮掩。”

        “是,九千岁。卑职一定不会让九千岁失望。”田尔耕再也不用掩饰自己的得意,如果这件事成功了,他在魏忠贤面前的地位就更加巩固,许显纯也不用再窥探自己指挥使的位子了。

      第10章 初涉军营

        右都督林国泰亲自骑马将朱由检送到奋武营,他和指挥使秦永年耳语一番,然后向朱由检一躬身,以军务繁忙为由,告辞而去。

        秦永年皱起了眉头,他打量着朱由检,虽然体格健壮,身材高大,但皮肤娇嫩。他感到十分头痛:“殿下,你初来军营,又年龄尚幼,就在营部任参谋吧!”秦永年虽有军人的傲气,但朱由检是王爷,是皇帝朱由校唯一健在的亲弟弟,他还得罪不起。

        “参谋是做什么的?”没听说明军有参谋一职,朱由检当然要问清楚,自己不是来军中当花瓶。

        其实明军中的参谋一职,只是整理文书的幕僚,秦永年恐怕朱由检不同意,只好修改军规:“参谋的职责,就是对军队的作战提供参考意见的。”反正现在京军又不打仗,也不需要提供什么作战意见。

        “那好吧!多谢指挥使大人。不过,我还有一个请求。”朱由检可不想在军中当王爷,真要做王爷,又何必来军营呢?只有降低身份,才能和士兵打成一片,才能真正融入军队。

        “殿下请说。”秦永年在军队呆长了,他十分不看好这位年幼的王爷进军营,顶多就是图个新鲜,军营的枯燥生活,不是细皮嫩肉的王爷所能承受的,更不要说残酷的训练。但对方是王爷,他得罪不起,所以尽量压低语气,显得不卑不亢。

        “我不想别人知道我的身份,所以给自己取了个新的名字,王信。希望都指挥使大人帮我隐瞒。”

        秦永年再次打量了朱由检一眼,心平气和,少年老成。“就依殿下。”

        “不是殿下,是王信。”朱由检纠正的时候,微笑地看着秦永年,既不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轻松的外表下,显得有点凝重,和秦永年的冷冽倒有得一拼。

        “是,殿……王信。”秦永年终于顺了口,他是军人,可不想军营因为信王的到来出现躁动。至于朱由检到军营的目的,他没多想,多半是过腻了荣华富贵的宫廷生活,来军营找【创建和谐家园】,等感觉到军营生活的枯燥,一定会哭着喊着要离开。

        今天操练,士兵们发现都指挥使身边多了一位体格健壮但又细皮嫩肉的随从。他们没有在意,军营中的士兵比较固定,但幕僚经常变化,说不定是哪位【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来京军中混份简历,好去别处高就。

        朱由检站在秦永年的身后,观看士兵们操练。说是近万人,朱由检偷偷数了数,大约只有六千名士兵。其余的士兵当然不是上厕所去了,军官吃空饷,几乎是明末公开的秘密。

        士兵们列队,挺枪收、发,发出“嘿、哈”的呼喊声,但动作看上去有气无力,根本就像一支刚从战场上溃退下来的败兵。一句话,士兵没有精气神。

        就餐时,朱由检主动要求与士兵同吃,我不是来军营混军功的,跟着当官的,怎么能够提升士兵的战力?怎么能够掌控军队?“大家好,你们当兵几年了?”

        “几年?比你年龄还大?”一个老兵龇牙咧嘴,其他人一阵哄堂大笑。

        朱由检也不在意,大明的军人都没什么文化,粗口是他们的习惯,只有适应了他们的习惯,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那大叔啥时可以退役?”

        “退役?你骂我老头子不是?知道你是新来的,不跟你计较。退役有两种,一是战死战伤,二是老得拿不动枪。”老兵没有生气,但眼睛里满是哀怨,深深的,绝望的……

        明朝实行军籍制,一旦入伍,就入了军籍,永不能退,自然就没有退役一说。而且军人一旦战死,家里或家族必须另外出丁补上。这不是终身制,而是永久制。

        而他们的军饷,只能勉强养活老婆孩子。其实,钱多了,也没处花,终身待在军营,也没地方去。一旦年老,从军队退下来,他们的孩子就要顶上去,过上和他们完全相同的生活。【创建和谐家园】就是这些军户生活的真实写照。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的士兵,组成没有希望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要怎样才能培养成铁军?朱由检的头都大了,理想和现实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他没有参过军,对军队,特别明朝的军队,不是很了解,本来他打算和士兵们说说为什么要练兵,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太遥远了,京师军的主要目标是护卫京师,很少有打仗的机会,士兵们不会对练兵有兴趣。他只好换个话题:“大哥,咱奋字营可是大明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呀,为什么训练时没有精神呢?”

        “小子,看你不到二十吧?你是哪个官家【创建和谐家园】?还从来没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一名四十多岁胡须凌乱的士兵显得相当不屑,他咽下口中剩余的饭菜,好像教育小学生似的:“认真训练,身体消耗就多,而饭菜就这么多,你傻呀?”

        “如果饭菜管饱,那大家训练起来是不是更有劲头?”明朝军队的【创建和谐家园】,空饷都填不满【创建和谐家园】这个黑洞,剩下的军饷还是层层克扣。但朱由检找到了突破口,大不了将信王府的财产补贴进去,没钱花的时候,找疼爱自己的皇兄皇嫂要点,反正自己又不是【创建和谐家园】,而是为了大明的军队。

        “你付钱呀?”一直闷头吃饭的年青士兵,压根就不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

        “不瞒几位大哥,我在营部听到几位大人商量此事,怕有希望。”善意的谎言,也许能激励士兵的士气。

        听到能吃饱饭,士兵们都来了兴趣,聚集过来的士兵越来越多。

        “真的吗?”

        “你小子不是拿我们穷开心吧?”

        “你是官家【创建和谐家园】,又不和我们一起训练。”

        朱由检看到群情激愤,感觉有戏,“三天,三天后,你们都能吃饱饭。”士兵们将信将疑,充满渴望的目光都射向朱由检。

        这些保卫京师的士兵们,这些终身生活在军营中士兵们,他们的目标只是吃饱饭,这和大明的国姓有区别吗?但这不能怪他们,是谁让他们步入如此困苦的境界?朱由检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要为自己的先祖赎罪。

        “你是谁呀?指挥使大人能听你的?”有些士兵从兴奋中醒悟过来,十分担心天上掉下的馅饼,落到地上的时候,会变成砸破脑袋的石头。

        “我叫王信,家父在南方开了数家纺织厂,颇有资产。家父曾说过,有一个厂子的收入归我支配。厂子每年都有收入,如果我所说的话不实,就将厂子捐出来,作为奋字营的伙食补贴。”朱由检的话掷地有声,根本不像是撒谎。

        一阵沉默,显然大家在思考朱由检的话有几分可信。

        “哪位大哥上过前线,参加过战斗?”朱由检抛出早就准备好的问题。

        “我。”

        “我。”

        “我。”……

        有数人高高举起自己的手,好像怕朱由检看不见似的。看来朱由检这个“富二代”的话,已经有人相信了。

        “我没有上过前线,大哥能说说前线的事吗?”朱由检当然不是好奇,战场、血腥、死亡,才能造就军人的士气,激发军人的野性。

        说道战场,无论是上过战场的,还是没上过战场的,都能说上一大段,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众人的故事终于说完了,其实,听众只有朱由检一人,因为这些故事在士兵们中间已经传承了千遍。

        “战场是危险的,也是血腥的,各位哥哥们,在战场上,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呢?”朱由检不知不觉中,已经和士兵们融为一体了。

        众人以为朱由检害怕,也是,这么小的年龄,又是富二代。战场上刀枪无眼,谁不从尿裤子走过来?“跑呗,还能怎么样?”一个毛头小伙子的回答,立即遭到大伙的唾骂。

        “胆小鬼。”

        “白吃军粮了。”

        “你没长那啥?”

      ¡¡¡¡¡°¶ãµ½ÄãÆÅÄï¿ãñÉÀïµÃÁË¡£¡±

        毛头小子好像不好意思似的,又好像怕给朱由检留下不好印象,真的躲到后面去了。

        “要我说,”一个年龄比较大,可能上过战场的老兵,语气平和,目光空明,好像在回忆那噬血的战场,“就是练好自己的本领。”

        精辟。朱由检暗叹,在冷兵器时代,个人本领的确是最重要的。

        “还有纪律,严明的军纪才是获胜的保证。”一名士兵补充道。“岳家军、戚家军都是以严明的纪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

      第11章 发表演说

        回到营部,朱由检正考虑如何向秦永年说起让士兵吃饱饭的问题,秦永年刚好也在找朱由检,“王信,军中枯燥的日子,习惯吗?”

        “还好,谢指挥使大人关心。我能向你提个问题吗?”朱由检知道军人空饷的问题,会让秦永年头痛不已,但这是迟早要面对的,否则,自己来军营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说吧!”秦永年也没将这位年轻王爷的问题当回事。

        “能让士兵们吃饱饭吗?”朱由检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谁知道秦永年在中间贪墨了多少?但问题总要说出来,没有秦永年的支持,士兵吃饱饭肯定是不现实的,以他王爷的身份,秦永年即使不答应,也不敢将自己怎么样,他要根据秦永年的态度来决定对策。

        秦永年没有说话,他盯着朱由检,像是要从他的眼睛里看出真实的意思。

        朱由检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指挥使大人,士兵们一辈子呆在军营,时刻准备为大明流血牺牲,吃不饱饭,怎么训练、打仗?”

        “殿下,你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吗?”秦永年不是不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但他无法解决军人的吃饭问题,许多卫所军人流失就是因为吃不饱饭问题,那是文官的事,作为将领,他能有什么办法?

        “银子我来出,而且军人的空饷……”朱由检也盯着秦永年,不知道他贪墨了多少空饷。

        面对年轻的王爷,秦永年并没有惊慌。吃空饷是所有京军,甚至是大明所有军队的惯例,相当于后世的潜规则,他自己分到的极少。朝廷要是整顿吃空饷的问题,怕是要引起整个大明军队高层的地震,弄不好会引发兵变,而且,内阁也不会派一名未成年的王爷来调研。

        “我将我所得的部分全部拿出来,其它的,王爷就不要追了。”

        朱由检没想到这么顺利就解决了问题,其实,只要士兵上顿吃饱了,下顿就不会增加多少粮食,如果每一顿吃不饱,士兵的饭量才会积压下来,所谓“一顿不饱,顿顿不饱”。不过,让秦永年拿出自己的非法所得,应该是割他的肉吧?想到这,他向秦永年投去询问的目光。

        秦永年一脸平静,他算得上是职业军人,只是在明末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大染缸里,他无法独善其身,除非像陶渊明那样过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

        朱由检将目光从秦永年的身上移开,没必要逼视他了,秦永年能主动拿出自己的贪墨,说明他没有看重这份额外的收入,说不定他当初还是被迫的呢!

        比如四个处长,面对千万现金,其中三人都想分了,你一个人怎么办?如果你要洁身自好,其他三人也绝不敢分,但他们会污蔑、打击你,轻的让你调离,重的会要你性命,你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所以,在举世皆醉的年代,你难以独醒,要么像陶渊明那样独自去南山采菊,要么像屈原那样去投汨罗江喂鱼。如果两者都不选,就只能选择在染缸游泳了,不管你愿不愿意。

        “殿下,这空饷之事,由来已久,而且各军都存在,地方的卫所,恐怕还要严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3: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