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奥,也是。既然外面没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就在家里逛逛……”朱由检正要试试婉儿是不是反对自己大白天做晚上的事。
徐应元非常不合时宜的出现,打断了他的好事:“殿下,工部来人了。”
“工部?工部能有什么事?难道水泥路勘测结束,要开始修筑了?”朱由检略微有点不高兴,难得有个快乐的周末,被这不着调的工部搅黄了。
气候相当宜人,场面相当温馨,收获季节即将来临,正是造人的好光景。自己已经倒过了时差、调整了状态,脱下了衣装、磨快了刀枪,箭在弦上却不让发。
好像已经和婉儿通房快半年了,婉儿还一点动静都没有,万一哪天自己意外去了,毫不容易当了一会王爷,一点让人记忆的东西都没有留下。即使没有意外,万一生个病受个伤什么的,大明的医学太落后,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好像真正的朱由检,只是从马上摔了一跤,就灵魂出窍去了,让自己占据了他的肉身。
“殿下,工部派人来,给殿下带来了官凭。”徐应元依然不紧不慢,丝毫没有为打扰朱由检的造人计划而感到亏欠。
“官凭?什么官凭?”朱由检不解,难道就是大明的委任状?工部又能委任自己做什么?
“殿下,工部委任殿下担任火器局的主管。”徐应元发现朱由检有点走神,他提高了自己的声音。
“火器局主管?”朱由检终于明白了,李春烨办事的效率真快,这才几天,他就兑现了诺言。“不过,火器局是造火器的,不是由兵部主管吗?怎么是工部下的委任状?”
“殿下,火器局虽然制造火器的,但大明所有的制造局都属于工部管辖。”徐应元知道朱由检年轻,有些东西不懂也是正常的,否则,要自己这个管家有什么用?
“奥,明白了。走,应元,我们去见工部的人。”朱由检正要转身回正堂,却发现婉儿还站在身边,“那个,婉儿,我真是太忙了。今天不能陪你逛街了。”
“就知道殿下是个口是心非的人。”婉儿一跺脚,转身先跑出去了,将朱由检和徐应元撩在一边发呆。
既然正式接手火器局,朱由检就要重新整合人员和机构。他在纸上写写画画,用了大半个下午,终于将新的火器局理了个头绪。没有办法,现在没有硬笔,毛笔实在不顺手。
第二天上午,朱由检带着王慕九来到火器局。
火器局原来的主管刘一飞,早就在大门外等候。看到朱由检和徐应元二人远远骑马而来,他跪倒在地,好像被抄了家似的:“殿下,属下已经将火器局生产的各种火器登记在册,各类工匠也是分别登记,账册全部在此。按照工部指示,随时等候移交。”刘一飞的目光躲躲闪闪,他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要说年龄,自己不过四十出头,远未到致仕的时间。他更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在何方,在火器局工作了二十年,现在突然要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移交一事先缓一缓。”朱由检挥挥手,让刘一飞起身,并且阻止了他的下一步动作,“刘主管,我们先进去再谈。”
“是,殿下。”刘一飞站起身,连膝盖上的尘土都没有拍打。他在前面带路,将朱由检引入火器局的大厅。
朱由检没有丝毫的客气,他现在是火器局的主管,是真正的一把手,刘一飞的身份现在还说不清。“刘主管掌管火器局多年,对大明的火器了如指掌,我问个问题,大明的火器怎么样?”
“回殿下,大明的火器天下无敌。”刘一飞主管火器局多年,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是相当自信的。
“如果大明的火器能天下无敌,那还要【创建和谐家园】、刀枪干什么?”朱由检微微一笑,他要先对这位火器局的前主管上一课。
“殿下,火器虽然厉害,但在战争中,只能作为辅助力量,火器是不能独立完成战争的。”刘一飞很是不服气,朱由检身份高贵不假,但论起火器,竟敢在自己面前显摆,这就好比在鲁班面前弄斧、关公面前舞刀、仲尼面前讲道、佛祖面前论经。
“对,大明的火器现在的确不能独立用于战场,只能作为【创建和谐家园】、刀枪的辅助器械。不过,你的想法有两点需要更正。”朱由检在科学面前,从来不会含糊,哪怕是面对兵部尚书李春烨。“第一,大明火器局创立之初,的确是天下无敌,但现在已经落后西夷。比如红夷大炮,大明连仿制都仿制不出来,可红夷大炮并不是西夷最好的大炮,没有人会将自己最好的火器对外出售;第二,火器是可以完全取代【创建和谐家园】、刀枪,独立成军的,只不过现在不行。”对于火器完全取代冷兵器,朱由检实在举不出实例,实例都在未来。
刘一飞不知道西夷,但红夷大炮在大明名声太响,他不可能不知道。实际上,他曾经在火器局仿制过红夷大炮,但没有制造炮管的钢材,只好放弃了。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以为大明的火器是天下无敌的,现在看来,自己完全忽略了红夷大炮。就像妇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哪怕别的优秀的孩子就在身边,也常常被忽略。
朱由检一语惊醒他这个梦中之人,火器将来能不能独立成军他不知道,他从朱由检对火器的理解,以及以前来在火器局的点点滴滴,意识到火器局在朱由检的管理下,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想到这儿,他心中对朱由检的蔑视和仇视渐渐淡去,目光中焕发出向往的神采。但转而一想,自己很快就要离开火器局,火器的发展和自己不再有丝毫的关系,眼中的神采渐渐黯淡下去。
朱由检见刘一飞不再言语,知道他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刘主管今后去何方高就呀?”
刘一飞的思维渐渐恢复了平静,朱由检的问题又勾起了他的失落,不过,在信王面前,他还不敢给脸色:“工部行文,只说另有任命,现在还不知道去哪。”
“刘主管,你愿意离开火器局吗?”这是朱由检昨天就想好的,他现在是事情太杂,不可能长时间待在火器局。而通过以前与刘一飞的接触,发现刘一飞还是不错的主管,对火器的研发还是鼎力支持的,只是他不知道大明之外还有西夷,更没有后世的眼光。
“不愿意……又能怎么样?”刘一飞的眼睛出卖了自己,他毫不掩饰自己失望又失落的情绪。朱由检横空出世,让他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将不明不白地离开工作二十年、掌控近十年的火器局。他的离开,纯粹是为朱由检让出空间。
“刘主管愿不愿意屈就火器局的副主管?”朱由检冷不防甩出了一颗炸弹,重重地击在刘一飞的心房。
第60章 改组火器局
“副主管?”刘一飞抬起失神的眼睛,不知道朱由检是不是在寒碜自己,主管的位子丢了,变得像没有家的流浪犬,现在得到朱由检扔过来的一块骨头,到底该不该要这根扔过来的骨头?他迟疑不决。
“本王虽然担任火器局的主管,但还要组建军校、训练士兵,无法长时间驻守在火器局。刘主管掌管火器局多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对大明的火器十分了解,不知能不能承担火器局的日常管理?”朱由检见刘一飞还在犹豫,只好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没有刘一飞,他现在真不知道去哪找这么熟悉火器局的人员来管理火器局的日常研发和生产。
日常管理?难道朱由检只是一个挂名的主管?自己不过是头衔发生了变化,而实际的工作内容基本上没变?
刘一飞明白了,朱由检是信王,只是偶尔来火器局指导工作,很可能是关心一些特殊火器的制作。如果自己同意担任火器局的副主管,那和以前的工作没什么区别。
即使自己依然担任火器局的主管,以朱由检信王的身份,来到火器局指点一二,自己也只有完全听从的份。
刘一飞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刚才对朱由检的懈怠也逐渐转化为对朱由检的崇敬,关键是,他可以见证大明火器的腾飞了。想到这儿,他上前一步,在朱由检的身前跪下:“卑职愿听信王殿下的安排。”
“嗯,那你去将各生产单元掌握技术的工匠找来,我要找他们开个会,改组火器局。”朱由检终于开始火器局个改组行动,只有改组火器局,大明的火器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才能在未来与建奴的战争中不落下风。
“是,殿下。卑职这就去安排。”心情放松下来的刘一飞,又向朱由检行了一礼,快步走出了正厅。
不一会儿,一百多位火器局的工匠,出现在朱由检的面前。他们都是各个生产单元的核心人员。
“参见殿下。”所有的工匠,都向朱由检行了参拜大礼。
“起来吧!我现在不是信王,而是火器局的主管。各位不用行大礼,以后也不用。各位,坐下说话。”朱由检实在不喜欢这些礼节,虽然说礼多人不怪,但礼节多了,就会分割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朱由检面前,工匠们哪敢坐下,他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结果谁也不敢坐下,乱哄哄的挤成一堆。
看来他们还是太拘束,在这样的气氛中,改组计划怎么能顺利进行呢?朱由检只好向刘一飞使个眼色,让他劝劝工匠们,尽快进入回忆角色。
刘一飞一眼就领会了领导的意图:“大家不用紧张,都坐下吧!信王殿下有大事向大家宣布。”
“其实,不是宣布,是和大家商量。”朱由检尽量缓和语气,让工匠们安定下来。刘一飞又一再劝说,工匠们终于战战兢兢地坐下了。
朱由检觉得坐在前排的工匠很面熟,就问道,“你是……”
“回殿下,我叫李洛。”李洛一面回答,一面又要下跪。
朱由检赶紧止住:“不用,不用,你坐。我想起来了,地雷和手雷就是你造的吧?现在怎么样了?”
“回殿下,已经试验完毕,可以生产了。”李洛的眼睛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说到地雷手雷,他不再显得局促,而是特别兴奋,几个月的时间,就和同伴挣了百两纹银,那可是他以前好几年都见不到的收入。而且,如果地雷和手雷能大规模地生产,他又会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好,我会派人来验收,如果真的合格,我的奖励不仅一文不少,还会大量订制,你要做好准备。”朱由检也是兴奋,终于有了能量产的火器。
“是,殿下。”李洛怕引起别人的嫉妒,得意时却不敢忘形。
朱由检点点头,目光里突然出现了丁岚,“丁岚,气球与火箭造的怎么样了?”记得上次丁岚把气球与火箭都造出来了,只是不太符合要求。
“回殿下,气球已经能载人上天了,不过只能载一个人;火箭的精度提高了,但射程还是不够,只有六百步。”丁岚看起来比上次又精神了,衣服虽然是普通的粗布做的,却是非常干净整洁,再也不会与叫花子为伍了,头发也梳得很整齐,只是脸上的皮肤还是有点黑。
“火箭能射到六百步,已经不错了,起码已经超过了【创建和谐家园】的射程,气球只能载一个人,还远远不够,至少要载三个人。”朱由检对火箭和气球在战场的确切用处还不是很清楚,不过要用到战场,火箭的射程至少要超过建奴的弓箭,气球至少要有三个人的载重量,一人操纵绳索,控制方向,一人投弹,还有装载弹药。不能承载三个人的气球,只能用于观光。
“是,殿下,草民一定不负殿下所托。”在丁岚的眼里,朱由检就是他的上帝。朱由检不仅让他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还给他指明了火箭的研究方向。如果不是遇到朱由检,他到现在恐怕还是别人眼中的疯子。
朱由检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了毕懋康,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老是回避自己的目光:“毕懋康,你的枪怎么样了?有进展吗?”
“回殿下,点火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枪管不行,只能射击十余次。”毕懋康觉得自己的研制落后他人,所以不敢见朱由检,这才躲在人群中。
枪管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材料,确切地说,是钢铁的冶炼技术问题,看来,得提高大明的炼钢技术。“不用急,点火问题是最重要的环节,点火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容易多了。”朱由检安慰起毕懋康。在大明原来的历史上,毕懋康就是燧发枪的创始人,那应该不是材料的问题。现在有自己的指导,没有理由造不出燧发枪,只是时间的问题。
“是,殿下,草民一定极尽全力,争取早日造出燧发枪。”毕懋康不再躲闪朱由检的目光,朱由检没有责怪,让他又恢复了几分自信。
工匠们渐渐放松下来,朱由检觉得火候差不多,这才就火器局的事与工匠们商讨起来:“我打算改组火器局,具体地说,有三件事情,其中两间事情都与在座的各位有关。”朱由检实在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些工匠,如果直接称工匠,好像特别不尊重他们,如果不称呼工匠,那怎么称呼?技术人员?科技人员?劳动精英?好像现在根本没有这种称呼。
“第一,各个生产单元的技术好手将不再从事生产,而是专门从事火器的研发,为此,我打算成立研发院。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成为研发院的一员。你们可有什么意见?”
“研发院?”工匠们虽然不理解研发院三个字,但朱由检说得够清楚了,具体的内涵他们还是明白的。不过他们不知道这个新生事物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后果,所以都没有表态。
朱由检也不着急,他们已经有了比较的对象。“你们都听说过李洛他们的事吧?在研发院的收入,会比生产单元大得多,只要你有成果。”
“都有李洛的收入?”工匠们渐渐活跃起来,李洛、丁岚的事他们都听说过,特别是丁岚,现在整个换了个人,不但有了研究火箭的银子,手下还有十名工匠作为助手,难道这样的好事也能落到自己的身上?
朱由检待工匠们的议论缓下来,进一步用经济杠杆来【创建和谐家园】他们:“你们所有的人,只要有研发的能力和愿望,都可以进入研发院,从此脱离生产单元。你们愿意吗?”
“愿意。”“愿意。”举手示意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以为朱由检正在登记,恐怕朱由检看不到自己,竟然举着手站了起来。
“大家安静。”朱由检对工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们考虑清楚,会后到刘副主管面前登记,还有今天没来的人,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去研发院。但我还要说火器局改组的第二个方面。那就是你们原来是各个生产单元的主管,现在你们离开了生产单元,必须将你们掌握的技术教给其他的生产人员,你们是否同意?”
工匠们再次冷场,将自己的技术教给别人,那自己还凭什么取得收入?如果保有现在的技术,虽然穷点,好歹还有日子过。万一自己将技术教出去了,在研发院不能取得成果,又或者研发院被解散了,那自己以后怎么生活?
这正是朱由检要改组火器局的原因,如果仅仅满足于现在的技术,用个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那大明的技术怎么能得到发展?“教会别人技术,你们可以进入研发院,从此专门从事研发,收入会大幅度提高,不教别人技术,你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只能待在生产单元。研发院的大门,不止向你们敞开,大明各地掌握技术的工匠,都有机会进入研发院。何去何从,你们自己选择。”朱由检并不打算用强,他相信,在利益面前,这些工匠们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现场又是特别的安静,【创建和谐家园】都有从众心理,好像谁也不愿带头作出决定。
“殿下,我愿意加入研发院。”说话的是丁岚,他现在对朱由检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他的一切都是朱由检给的,即使真的再失去,那也只是回到以前的状况。
“殿下,我们也加入研发院。”说话的是李洛那一群人,他们是研发制度最早的受益者,已经得到一百两纹银,而且还有后期的收益。
随后,毕懋康也宣布加入研发院。渐渐地,加入的人多起来,差不多达到一小半。
朱由检看看差不多了,新生事物总得给别人接受的时间。“各位,没有参加的也没有关系,我不会逼迫大家,大家回去想想再做决定也好。现在我再说说研发院的组成。这研发院的第一任院长,就有毕懋康来担任。”朱由检看重毕懋康,是希望给他更好的条件,以便早日研制出燧发枪。
“我?”毕懋康没有想到,自己不是第一个表态的人,却当上了研发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哪知道朱由检的想法。
“怎么?不愿意?”朱由检微笑着看过去。
“谢草民谢殿下恩典。”毕懋康这才反应过来,他不声不响地跪到地上,“咚,咚,咚”叩了三个响头。
朱由检让毕懋康起身,继续着他的设想:“研发院下设各个科,毕懋康由于从事火枪的研制,将同时兼任火枪科科长;丁岚任火箭科科长,火箭科同时负值气球的研制;李洛任炮弹科科长,待地雷手雷接受验收后,将从事开花弹的研制。”
“是,殿下。”丁岚、李洛答应着,心中暗暗感叹,幸好早早宣布加入研发院。
朱由检还想在设立火炮科,专门研究各种口径的火炮;炸药科,专门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等,但他现在对工匠们的特长不太了解,所以暂时没有宣布人选。
“关于火器局的改组,还有第三个方面。”这也是朱由检改革火器局的重要原因,“以后各生产单元实行流水线生产,匠人们也不用学习全套技术,只要学习其中的一项即可。”流水线生产,工匠们当然不懂,就连刘一飞都没听说过。朱由检又过了一把教师瘾。
朱由检现在是火器局的主管,又是大明的王爷,在没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谁都不会傻傻的出来反对。
散会后,工匠们渐渐散去,刘一飞却单独留下来:“殿下,如果按照殿下的奖励标准,火器局可是发不出匠人们的酬劳。”
又是钱的问题。朱由检想了想,“匠人们的奖励一时半会不会太多,你先拟定奖励的标准,钱不够我来想办法。”娘希匹,三个厂子一个都还没有收入,而自己却要到处花钱,这李春烨让自己担任这么多的职务,是不是要让老子穷得没裤子穿?
第61章 在坤宁宫约会
从京师到山海关的第一大道,已经开工建设。工部在朱由检的建议下,基本上采用直线距离。遇到山丘,以火药炸开通道;遇到水渠,或者填土造路,或者建造水泥桥面。剔除了大量弯道后,路基只有五百里,不足原来的七成,这让一些曾经的反对者无言以对。
朱由检亲自来到施工现场,观看四勇营筑路。经过工部的勘测,这条道路从京师出发,经过永平府,然后到达山海关。
为了加快修筑速度,京师和永平同时开工,这一段大约三百里,等这一段修筑完工,筑路大军再修筑永平府到山海关段。现在才刚刚八月,离新元将近五个月,朱由检估计,在新元以前,应该可以修好这一段。
筑路大军忙得热火朝天,谁也没有时间搭理朱由检这唯一的看客。
望着逐渐远去的水泥路,朱由检暗想:“有了这条水泥路,辽东,一定会是大明的辽东。辽东都司、努尔干都司,也一定会重新焕发出汉民的光辉。只是不知道大明的旗帜什么时间能插到这些故土上。”
旗帜?大明好像没有旗帜。朱由检脑中闪过一丝火苗,没有旗帜,那么代表大明的是什么?难道是压在百姓头上的皇权?不,只有旗帜才是大明的象征,国旗,能提高汉民族的凝聚力。
现在没有国旗,也没有人有意识地宣扬大明,朱由检也没什么办法。
现在只有朝廷,百姓的眼中还没有国家观念,皇帝还是家天下,朝廷也没将百姓当成国家的基础,很多时候,反而当成国家的累赘。
大明朝廷坚持在辽东不退军,并不是对当地百姓的关心,而是为朝廷的脸面和守土的责任,真要问朝廷的【创建和谐家园】,为什么不能放弃辽东,为什么花掉大量的军费,只为了守住那狭窄的辽西走廊,也许他们会说上无数的理由,但没有一条是为了百姓。
朱由检悻悻地赶回勖勤宫,这些问题考虑多了没什么益处,他可不愿像屈原那样,做个“独醒”的游子。
当你领先这个时代太多的时候,你不能要求别人都能和你一样。别人进一步,你退一步,大家就能有共同的语言。独行侠可以恣意妄为,快意恩仇,却只能做个孤独者。
朱由检回到勖勤宫的时候,还没进大门,婉儿就来禀报:“殿下,皇后娘娘差人来请,让你去坤宁宫一趟!”
“坤宁宫?”朱由检想起来了,上次在坤宁宫,皇后张嫣给自己选了信王妃,还让自己常去看看,实际上是多培养感情。但自己事情太多,把这事给忘了。
朱由检没有进门,他转身奔坤宁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