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只是一点银子的事,不是原则问题,上纲上线也上不了,如果皇帝连这么点小事都不能做主的话,万一他发飙,乾纲独断,别人也没什么办法。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自己何必找麻烦?所以李起元虽然顺着原来的思路继续反对,但他找了一个自己都认为站不住脚的理由。
朱由检也看出李起元不再反对修路,他只是需要一个台阶,否则他无法面对同僚。明朝的大臣们还是比较在乎名誉的,一旦名誉丢了,就会遭到士林的集体轻视,政治前途基本上就结束了。“那依李大人看,怎么解决壮丁的问题?”
这世的朱由检,虽然还未成年,但他有两世的记忆,这样的场面还是可以应付的,虽然朱由检已经有了想法,但他将球踢回给李起元,就是希望在修路已是大势所趋的时刻,李起元也能为修路尽一份力,从而让他真正支持修路,不会在将来的资金拨付过程中使绊子。
“能不能让士兵参与修路?”李起元闭目思考一会,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李大人的主意实在是妙。”朱由检的目的是修路,既然大局已定,给李起元一顶高帽也没什么不可以。但这顶高帽子要送得自然,不然效果就适得其反了。“李大人,依本王看,李大人的主意有一石三鸟之效。其一,士兵的组织纪律性好,有利于管理;其二,人呀,对自己生活过或者做出贡献过的地方,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些参与修路的士兵,将来会更加爱京师、爱山海关、爱大明;其三,士兵本来就是由朝廷供养的,让士兵去修路,索性连酬劳都省了。李大人,不知本王的分析,是否有遗漏?”
自己想到的,人家想到了,自己没有想到的,人家也想到了。李起元只有机械地点头,平时非常自负的他,在这还未成年的王爷面前,只有崇敬的份,果然是皇家天威深不可测呀,假以时日,朱由检更加成熟,那是怎么可怕的人呀!
不仅是李起元,平时对朱由检赞赏有加的李春烨更是感觉一股兴奋的火在体内乱串,看来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没有错,朱由检是自己值得追随的人。
连平时和朱由检没有多少交集的王绍徽、薛三省、黄立极等人,也是向朱由检投去赞赏的目光,信王还是如此年轻,他究竟是如何想得这么深远?
崔呈秀也在偷偷打量朱由检,看来以前对他的轻视是大错特错,自己必须重新给朱由检定位。
最后,朱由校在一片赞同声中拍板,调五军营中四勇营的士兵修路,工部先行组织人员测量、绘图,确定路线。这是大明修筑的第一条正式的水泥路,就叫第一大道。
第31章 释放柔情
从乾清宫出来,朱由检并没有回信王府,他带着徐应元,在路边随便吃了点午饭,就急匆匆出了东直门,直奔军校的建设场地,工程的进度是他非常关心的事。
“殿下,这么热的天,你怎么来了?”王慕九带着一班人在工地上指指点点,看到朱由检,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作为奋武营的特战队长,朱由检事实上的亲兵,他已经知道朱由检就是信王。
“工程进展怎么样?”看到王慕九头上的汗水,朱由检知道他已经尽力了,连监工都忙这样了,匠人们谁还敢磨洋工?没办法,在没有机器的年代,工程进度很难尽如人意。
“场地已经平整了一部分,现在开始兴建第一幢房子。但天气热,工程进展很慢。”王慕九犹犹豫豫,担心自己的工作让朱由检不满意,作为朱由检事实上的亲兵队长,他已经将自己的前途完全压在朱由检的身上。
“天气热,工程进展慢点也正常。”来自后世的朱由检,知道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他不忍心为了进度,过分虐待建造军校的匠人们。“我来看看,看有没有加快工程进度的办法。”
朱由检仔细观察,发现工匠们用青石建房,不仅要修各个棱角,还要上下左右前后都吻合,哪像深圳的国贸大厦,三天一层。“砖,用红砖。”在没有足够混凝土的时代,朱由检立刻想到用红砖代替。
“慕九,立即派熟悉地形的人,去附近找找,看哪儿有大量的黄土。”
“殿下,要黄土有什么用?”刚刚讨论建房子,一转眼却要找黄土,王慕九的脑子转不过弯来,难道黄土能造房子?
“与建房有关,你先派人找找,到时候就知道了。”朱由检看着瞪着眼睛显得傻儿巴叽的属下,心中暗暗发笑。
“是,属下这就去办。”王慕九立刻命令几名士兵去附近的山中寻找黄土。
朱由检迅速在脑中回想红砖的烧制方法:取优质黄土,放在木模中压实,用刀削成砖型,风干,放到窑洞中密封加热。工艺中除密封加热稍有难度外,其余的环节并没有难度。其实大明好像就有烧砖的工匠,不过烧的是黑砖,时间较长。
离开军校的工地,朱由检本来准备去火器局看看,但发现太阳已经偏西,索性打道回府。
魏府,魏忠贤正在大骂被他召来的朝臣。
“九千岁,我们当时也没想这么多,我们的目标是东林党。”崔呈秀赔着一千个小心。
“没想?你有脑子没?朱小五在皇帝面前如此得意,以后还有你的好日子过?上次就是你让他去奋武营,现在可好,人家如鱼得水。”魏忠贤越想越气,最近朱由检的风头越来越盛,真要盖过自己了。其实修什么第一大道,魏忠贤还不关心,但不能有朱由检提出来,最近皇帝对朱由检越来越信任,让他有一种不安全感。
崔呈秀吓得一哆嗦,再也不敢说话,特别是田尔耕,上次刺杀朱由检不成,还折损了一员大将,看到魏忠贤正在气头上,赶紧往人群中躲了躲。
见众人都是低着脑袋,一副挨训的样子,魏忠贤还是比较满意,没有人敢挑战自己的权威。“都给咱家记好了,以后凡是朱小五要做是事,你们一定要全力反对。”
“九千岁见教的是。”众人一起作答,比在皇帝面前还整齐。
朱由检却不知道发生在魏府的事,与他今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他和徐应元优哉游哉地回到信王府。
“殿下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婉儿听到马蹄声,早就倚门笑迎,一脸的灿烂,说不出是意外还是兴奋,或者两者都有。
“嗯,本来准备去火器局看看,一来天色已经不早了,二来准备建个砖厂,所以留下点时间想想。”朱由检从婉儿身边走过,缓缓进了府,顺便抹了把汗,这七月的天,依然是热,如果能下场雨就好了。
“殿下,奴婢去给你打水,你洗洗脸吧!”婉儿好像才清醒过来,转身进府,飞奔而去。不一会儿,端着一盆清水回来了。
朱由检将整个脸都埋到脸盆中,清凉的井水就一个字,“爽”。
过了好久,朱由检终于把脸从清水中抬起,擦干了沾在脸上的水珠,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水的味道。“婉儿,你用了什么香水呀?怎么……这么……嗯,清淡而悠远,幽雅而绵长,像茶香而稍淡,若酒香而不醇。”
“哪有呀?殿下。”婉儿伸出柔嫩的小手,轻轻推了一下朱由检身前的空气,娇羞不已。“殿下,你刚才说的什么砖厂呀?”她赶紧转移话题。
“砖厂就是生产一种砌墙的红砖,比用青石砌墙方便多了,建起来也快。”后世的红砖是极为普通的建筑材料,大姑娘小媳妇都知道,但这个世界还没有红砖,朱由检不知道自己的解释,婉儿能否听得懂,不过,没关系,婉儿并不会对红砖感兴趣。
“那红砖可以喝水泥比吗?”婉儿本来是朱由检的贴身侍女,两人通过房之后,她打算就这么平平淡淡富贵一身算了。朱由检修出水泥路,轰动京师,婉儿更加崇拜朱由检了,所以听到红砖这样的新鲜事物,就拿来和水泥比一比。
“红砖还真和水泥有关系。本来水泥只能用来修路,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但有了红砖后,用红砖砌墙,必须在墙的表面抹上一层水泥,墙体才会牢靠,这样就会增加水泥的销量,看来,水泥厂要扩建了。”朱由检开始在思考,红砖是不是也像水泥一样,能为自己赚上一笔。
现在的他,最缺的就是银子,没有银子奋武营的高强度训练就无法进行下去,那他的心血就白费了。此外,修建京师到山海关的水泥路,可能也需要钱,虽然理论上是工部出钱,但一旦工部的资金出现困难,就会无限地拖延拨款的时间,到时间除非自己垫资,否则修路也会无限地拖延下去,万一遭到言官的弹劾,水泥路可能就可能成为烂尾工程。
朱由检虽然是信王,但他是未成年人,府中的用度虽然不缺,但没多少现金。大明的王爷要想富甲一方,必须到自己的封地去收刮,那是王爷的地盘,怎么贪腐都没事,只要自己不造反,或者逼得百姓造反,大明的法律和皇帝都管不着,一句话,封地就是王爷们的独立王国。
朱由检现在还未成年,所以还待在京师。但不去封地,就没什么收入。朱由检现在的用度,主要来自宗人府的拨付,以及皇帝不定时的赏赐,虽然够用,但结余也是有限。
“那殿下可要发财了!”婉儿笑嘻嘻的,小脸蛋而红扑扑的如同红色的方砖,喜悦就堆在上面,难道她把自己当成信王府的女主人了?
“财当然要发。不过,这红砖建房子,不仅美观,而且耐用,至少二十年不倒。”朱由检心想,将来有钱人用混凝土红砖建房子,可以用到五十年呢。
“殿下,那信王府要不要重修?”婉儿虽然充满期待,但她知道希望不大。如果信王府要重修,那皇宫呢?如果皇宫要重修,那可不是小事情。
“信王府?那倒不必,现在没钱。”朱由检的钱,都要扩大再生产,他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重建信王府。
“原来殿下只是想着赚别人的银子奥!”婉儿轻笑,一副小守财奴的样子。
“要不,将来怎么会有余钱呢!……婉儿,将来我有钱了,送你一件礼物,你喜欢什么样的?”婉儿虽然是身份卑微的宫女,但毕竟是自己的女人,对自己又是十分体贴,而自己却连婚礼都没给她,朱由检觉得很对不住婉儿。
“婉儿不要,婉儿只要能跟着殿下就行。”婉儿似乎根本不用思考,张口就来,眼睛中也是一种满足,她好像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要不,把我送给你?”只有在婉儿的面前,朱由检才会感到轻松,没有那些沉重的民族责任压在肩头。
“殿下!”婉儿娇羞,语气微重,亦怒亦嗔,桃红色迅速在梨花白的脸蛋上暗生,然后顺着下巴、颈脖向下漫延……
朱由检看得有些凄迷,含笑不语,婉儿低垂着头,似乎要把脸蛋随着那一股股桃红,一道埋藏在胸前白衬衣里,小手也不安地胶在衬衣的下摆上。
“好了,婉儿,只有我们两人,你害羞什么?我饿了,咱们吃晚饭吧!”朱由检还想多看会婉儿娇羞的样子,亦喜亦怒亦嗔亦羞的表情,配上那粉浓浓的红腮,显得格外迷人。不过,看婉儿十分不在,他也不忍心就这么吊着。
“是,殿下。奴婢这就去准备,殿下一会来偏厅吧!”婉儿丝毫没有生气,借着机会,一阵风跑出去,脸上的微红色很快就消失在朱由检的视线中。
“你也坐下吃吧,婉儿。”看着站在饭桌旁边的婉儿,朱由检很不习惯,也很是不忍,婉儿又不是娱乐场所那什么。
“殿下先吃吧,奴婢现在还不饿。”作为宫女,婉儿受过严格的训练,尊卑之份她可不敢越雷霆一步。
“婉儿,我已经是你的相公了。这就我们俩,坐下吃吧。”朱由检也没有动筷子,他倒不是要婉儿陪吃,他只是对宫廷里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十分反感,要平等,就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吧。
婉儿低着头,双手交叉在小腹前,丝毫没有坐下来的意思,由于害怕朱由检再催她坐下吃饭,眼睛都不敢看朱由检。“不论你怎么说,反正我没看到,也没听到,也不算不听你的话。”婉儿暗想。
朱由检想起婉儿在皇宫受到的教育,知道再说也是枉然。以前宫廷剧看多了,他都可以想得出来,如果自己再说下去,婉儿即使不能装作看不见听不到,她也只会轻摇着脑袋,让脸颊上的一缕长发飘飞在这昏黄的灯光下,嘴里发出“嗯,嗯”的拒绝声。
趁婉儿低头看着脚面上绣花鞋的机会,朱由检冷不防冲上去,一把搂住婉儿的腰,把婉儿按在自己的膝盖上,“婉儿,要不,就坐这儿吃吧!”
“殿下,快放下。奴婢自己坐下就是。”婉儿像一头落在虎口中的受惊小鹿,拼命挣扎着,春光从白衬衣下露出来都没有发现。
朱由检放下婉儿,让她在身边坐下来,“早这样,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殿下真坏!”婉儿轻嗔着,狠狠地白了朱由检一眼。她脸红了好一会,身体才恢复了平静。她注视着朱由检,脸上没来由的又是一红,这回她没有回避朱由检的目光,就让这淡淡的晕红的脸色尽情释放自己的柔情吧。
第32章 火速归营
京师的初秋还是闷热的,即使是早晨,风中也是夹杂着又闷又热的浊气。朱由检练了一会虚极神功,已是汗流浃背,在婉儿的服侍下重新洗了一回澡,这才去了火器局做客。
在刘一飞的支应下,朱由检会见了几位陌生的工匠,刘一飞一一向他介绍。
“这位是毕懋康,制造火绳枪的总监。”随着刘一飞的介绍,朱由检看到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但朱由检不知道的是,他皮肤黝黑的原因,不是太阳晒的,而是火药烤的。
“毕懋康?”朱由检一愣,这名字好像有点熟悉,但人肯定没见过。奥,联想到他是火绳【创建和谐家园】造总监,朱由检终于想起来了,好像是燧发枪的创始人,看来他现在还没有造出燧发枪,不知道研究到什么地步了,也许自己能助他一臂之力。在朱由检的再三礼让下,毕懋康才把半个【创建和谐家园】坐在板凳上。
“殿下认识毕先生?”刘一飞见朱由检的表情怪异,好奇地问到。
“不认识。刘主管,你介绍一下吧。”朱由检也想看看他是什么来头,后世他只是偶尔翻阅古代的科技成就展,好像见到过毕懋康的名字,具体什么背景就不记得了。在那个年代,国情教育是常有的事,朱由检以前是学科技的,当然要常常了解古代的科技成就。
“毕先生是南直隶徽州府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现在挂右佥都御史衔。主管火绳【创建和谐家园】造。殿下要了解火绳枪,毕先生是最适合的人了。”
“把你的枪拿出来看看。”原来还是进士,看脸色,怎么都不像。朱由检看到毕懋康,像宝贝似的,比火器局造出手雷和地雷还高兴。
毕懋康掏出随身携带的枪,双手递给朱由检,他不明白朱由检为什么要他们带枪来,又为什么要看他的枪。
朱由检看到一条长长的导火绳拖在枪的后面,但枪上已经有一个金属弯钩,一端固定在枪身上。
“这是你们最好的枪?”朱由检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看来燧发枪的事,影子都没有。
“这是我刚试验的枪,还没成功,让殿下见笑了。”毕懋康抖抖索索,在信王面前,他完全放不开。
朱由检失望的是毕懋康根本没有研制出燧发枪,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在大明火器局,所有的技术骨干都是各生产单元的制造总监,平时忙于火器的生产,根本没什么时间从事研究工作,毕懋康是文官,又有行政工作要做。
“这枪是单发,间隔发射时间大约要三十秒,太慢,列装军队也不能独立成营。”朱由检立即指出这种枪的弱点,令刘一飞、毕懋康等人大惊失色,目瞪口呆,连嘴巴都忘了合拢,特别是毕懋康,自己的枪还没研制成功,别人就能看出它的弱点,而且和自己设想的差不多,这年轻的信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我来帮你改装一下,毕懋康你过来。”朱由检毫不理会他们的惊讶,他指导毕懋康在弯钩的后上方加装强力弹簧,放上一种极其坚硬的燧石,扣动扳机时,燧石撞击铁块,产生火花,点燃火药。“后绳应当撤除,这样的发射间隔可以提高到二十秒,而且子弹速度也会加快,能提高射程。”
如果说,毕懋康等人刚才是惊讶,现在则是震惊了,燧石撞击铁块点火,这是全新的点火方式。这不是对火绳枪的改良,而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这位年轻的王爷,竟然比他们这些在火器局研究了多年火绳枪的专家还要专家。不过,毕懋康没有心思知道朱由检的秘密,火绳枪的研究遇到了瓶颈,现在终于见到了曙光。他兴奋地和同行一道,在枪身上不断比划,力求吃透朱由检的技术指导。
看到毕懋康的兴奋劲,朱由检相信,这些大明的工作狂们,一定能在自己的启发下,研制出划时代的燧发枪,让大明的热兵器早日独立成军。
刘一飞请示了几次,要上菜吃饭,都被朱由检、毕懋康等人忽视,直到催得朱由检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毕总监,技术慢慢研究,还是先填饱肚子吧,我的肚子可是都【创建和谐家园】了。”
毕懋康不及回答,刘一飞赶紧接下来,“那是,那是,先吃饭,技术慢慢研究。”随后他一挥手,让傍边的杂役赶紧上菜。
“殿下,这枪如果造出来了,将会让大明的火绳枪前进一大步。而且,火绳没了,也不能再叫火绳枪了。”毕懋康喝酒吃菜时,依然保持着兴奋劲,总是忘不了火绳枪的革新。
“那毕总监给起个名字吧!”朱由检不想争功,毕竟现在只是有了原理,真要研制成功,毕懋康他们一定会付出艰辛的努力。
“殿下,这枪是由殿下你提出来的,应该由殿下你来命名。”毕懋康也不是十分看重名利之人,他是工作狂,醉心于研究工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刘主管,你看?”朱由检转向刘一飞,希望刘一飞劝说毕懋康。朱由检也不是看重名利的人,他的目标,是为大明挽狂澜于既倒。
“还是有殿下命名吧!这些新技术都是殿下提出的。”刘一飞完全没有领会朱由检的意图,反而拍起了朱由检的马屁。
¡¡¡¡¡°ÄÇÎÒ¾ÍÊÔÊÔ°É¡£ÕâÖÖǹµã»ðÊÇÒòìÝʯ¶øÆð£¬µ±ÊôìÝ·¢Ç¹£¬ÕâÊÇÓë»ðÉþǹµÄÇø±ð¡£ËüÊÇÓɱÏí®¿µÁìÏÎÑÐÖÆ£¬¾Í½Ð±ÏÊÏìÝ·¢Ç¹°É¡£¡±ÔÚÖÚÈ˵ÄÓÖÒ»´Î¾ªÑÈÖ®ÖУ¬ÖìÓɼìÇáЦ£º¡°²»¹ý£¬±Ï×ܼ࣬ÄãµÃÏȰÑǹÔì³öÀ´£¬Ö»ÓÐÑÐÖÆ³É¹¦ÁË£¬²Å»áÓбÏÊÏìÝ·¢Ç¹¡£¡±
“多谢信王殿下。我一定用一生的时间,为大明火绳枪的研制添砖加瓦。”毕懋康大汗,已是离席,叩拜在地。后来他果然编撰了大明第一部记载火器的图书《军器图说》。
“起来吧,毕懋康。这是你应得的功劳。”朱由检暗叹,这古人太重名声,一个命名就让对方感恩戴德。这还是不太重名利的毕懋,要是换成更加重视名声的儒生……不过,这的确是毕懋康该得的,燧发枪本来就是他发明的,只不过自己的穿越,提前点时间而已。
“有了信王殿下的指导,大明神机营一点会更加强大,令北方的游牧部落闻风丧胆。”
刘一飞是火器局主管,同时也是火器方面的通才,对大明的火器当然了如指掌,刚才听到朱由检说,燧发枪能将发弹间隔提高到二十秒,他也吃惊不小。在战场上,有时候一秒钟就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但神机营还是难以独立成营呀!”朱由检知道大明的现状,神机营的【创建和谐家园】面对的是密集的建奴骑兵,发弹间隔长,在骑兵面前,他们丝毫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ÄѵÀìÝ·¢Ç¹Ò²²»ÐУ¿¡±±Ïí®¿µ¶ÔìÝ·¢Ç¹µ¹ÊǺÜÓÐÐÅÐÄ£¬µ«Ëû±Ï¾¹ÊÇÎĹ٣¬Ö»»áÑо¿Ç¹£¬´ÓÀ´Ã»ÓÐÉϹýÕ½³¡£¬¸ù±¾²»ÖªµÀ½¨Å«Æï±øµÄÇé¿ö£¬¡°Å®Õæ²»¹ýÍò£¬¹ýÍòÎÞÈ˵С±¡£
“也不一定行。”朱由检知道,火绳枪真正独立成军的时候,是能连发的枪的出现。但连发的枪,子弹速度快,用偏软的铁作弹头,很容易炸膛,必须用红铜作弹头。可大明红铜的产量很低,而且几乎全部用作货币流通,根本不可能有大量的红铜制造弹壳,而且,即使有红铜,现在也造不出能连发的枪。朱由检蓦然灵光乍现,炮弹。炮弹的体积大,可以用铁作弹壳,只要增加到足够的厚度。大明现在的炮弹都是实心弹,主要靠撞击摧毁目标,对人员的打击能力非常有限。一旦给炮弹装上火药,通过爆炸来攻击对手,威力必然大大增加,如果多炮齐射,甚至能炸毁城墙。
“我要去看望制造炮弹的工匠,刘主管安排几位制造手雷的工匠一道,随我前去。”事不宜迟,朱由检匆匆吃过午饭,也不休息,就和毕懋康等人告别。刘一飞也不觉得奇怪,他好像适应了朱由检的跳跃性思维。
在制造炮弹的生产单元,朱由检看到的果然是实心弹,没有火药,炮弹当然无法爆炸。
“刘主管,如果给炮弹装上火药,威力怎么样?”朱由检看着不明所以的刘一飞,脸上挂着轻松的微笑,他在想,如果开花弹研制成功,面对建奴的骑兵,大明士兵完全可以和他们在野外对决。
“装上火药?这么大的炮弹装上火药,怕是能将一整座军营都能毁掉。”刘一飞有些错愕,但他发现朱由检从不无的放失。从朱由检开始关注火器局,不过短短两月,已经研制出手雷地雷,火箭和气球已经有了眉目,燧发枪已经有了研究方向。真要将火药装进炮弹里,大明的火炮技术也将是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