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谢玠领着尚书省官员的求情,似乎没有起什么作用,这让某些人开始惴惴不安起来。
叶居谯便是其中之一。
早朝上,在谢玠出列为曲公度求情的时候,叶居谯心情无比复。
他没有想到,谢玠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曲公度说话。谢玠乃尚书省之首,难道尚书省要和缇事厂对着干吗?准确地说,难道尚书省要违背皇上的意思?
种种思虑之下,他没有当场站出来附议谢玠话语,只在观望朝局。
在听到工部尚书苏息言透露的信息后,叶居谯心中已经有了取舍,也与叶家族老相商过了,只等情势加剧的时候就宣布,将叶安世从叶家除族。
在他心里定下取舍之后,朝局却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反而有一种诡异的平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反而不敢立刻有所动作了,,便暗暗等着,等待。
不曾想,谢玠竟然会为曲公度求情,朝中的风向似乎变了。莫非最后曲公度能够平安无事?
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皇上已经得到了一本非常重要的军中阵图,也不知道,宫外正有万名士子暗暗发动【创建和谐家园】事。
若是知道这两点的话,他肯定早立刻跟着谢玠出列,为曲公度求情了。
他想到了在狱中的儿子叶安世,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儿子,他何须如此踌躇不定?叶家何须落到这种尴尬的局面?都是因为这个不成器的儿子!
到了这种时刻,他忽然暗暗期许曲公度最后真的是被定罪了。那么,他可以将这个不肖子除族,而且,他和叶家也能在朝中留下大公无私的美名。
至于宫中的纯嫔娘娘……肯定是要和叶家联系在一起的。毕竟,纯嫔娘娘想要地位稳固,想要圣眷长久,就必须仰仗叶家的势力。
只是少了一个叶家三房而已,其他情况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这么想着,叶居谯心里轻松了些。然而,这种轻松随着二子叶安固的到来,立刻荡然无存。
这些日子,叶安固一直都在为叶安世奔走、探听曲家的相关情况,短短几天,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剩下的那一只眼窝看起来都深了。
他几乎是奔跑着来到延光院,兴冲冲地禀道:“父亲,今日有个大好的消息,三弟的情况有希望了!京兆有万名士子为曲大人【创建和谐家园】!或许皇上会看在士子【创建和谐家园】的份上,会顺应民意,最后将曲大人给放出来。”
叶居谯心一跳,眉头紧皱,追问道:“你说什么?万人【创建和谐家园】书?”
叶安固重重点头,笑着道:“是的,万名士子【创建和谐家园】。而且据儿子所探听到的消息,这种情势正在扩大,不仅有万名士子【创建和谐家园】,就连许多官员都加了进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不定三弟可以从缇事厂大牢出来了!”
因为他舍得为叶安世花钱,所以这种街头巷闻的消息,他反而比叶居谯知道得更清楚。
叶安固此时实在太开心了,局势对曲大人越有利,那么他三弟获救的机会就越大了。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此时一只眼半眯着,更显得瞎掉的那只眼睛看起来异常瘆人。
听清楚了叶安固所说的事情,叶居谯的脸色变了变,心中有说不出的懊恼:怎么会这样?
早知道局势会如此变化,那么早朝时他就应该附和谢玠大话语,可惜,太可惜了!
第九十六章好消息
叶安固并不知道父亲心中的懊悔与可惜,与叶居谯的种种算计相比,他只是纯粹的为自己三弟感到高兴。
这个好消息实在太让人高兴了,三弟最后肯定会没事的!
很快,他便离开了延光院,匆匆回到了二房正院。
当徐氏看到叶安固满脸笑容时,不禁好奇地问道:“相公,可是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因为叶安世出了事,相公这些天都在四处奔走,时时都是愁眉苦脸,难得现在露出了笑容,可见是遇着什么开心事了,徐氏心中为相公感到高兴。
到底是什么高兴事呢?
“的确是有件好事,现在外面都在为曲大人求情,三弟或许能平安无事……”叶安固高兴地说道,将在延光院所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徐氏听了,脸都塌了下来,忿忿不平地说道:“原来是这样。相公这么辛苦的为三房辛苦奔走,妾身心里真是感到不舒服。相公难道忘记了……”
她突然止住了话语,在叶安固不悦的眼神下,没有将心中恶言说出来。难道相公忘记了,他的眼睛是因为谁才瞎掉的?
原本他们只是回来京兆过年而已,结果却要为三房操心奔走,还花掉了那么多钱财,相公真是太傻了。
换作是她,她才不会理叶安世的事。三房自己作死,与他们何干呢?
“过去我们在京兆停留的时间比较短,但是这段时间,想必你也看到三房的为人。他们都是仁厚的人,不会故意与二房为难,当年的事情大家都年幼,谁都不想的。你且听我的,不要把这事情放在心上了。”叶安固这样说道,语气有些无奈。
他知道,妻子是在为自己打抱不平,也是在心疼自己的奔走,才说了这么一番话语。
他的眼睛已经瞎掉了,他当然无法忘记当年的事情。只是现在,还有比当年事更加重要的。
徐氏点了点头,咕哝道:“妾身知道了,以后尽量不说了……”
徐氏是什么样的心性,叶安固当然知道,因而也不多说,只道:“还有事须劳烦夫人,你现在去三房一趟,将这些消息告诉弟妹和侄儿侄儿侄吧,让他们放宽心,三弟一定会没事的。”
他怕徐氏听不懂,除了说万名士子【创建和谐家园】一事,又将朝中的局势给她详细说了一遍,以便让三房的人都清楚外面是什么情况。
徐氏当然不想去三房,然而她无法拒绝相公的话语,最后便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妾身知道了,这就去三房一趟吧……”
听闻徐氏来访,映秀院中的陶氏甚是吃惊。自从二房回到京兆之后,徐氏从来没有来过三房,这会儿怎么会突然来访?
二房对三房是什么态度,陶氏心中清楚。毕竟,二伯当年是因为三房才瞎掉一只眼睛。
徐氏向来对三房疏远怨恨,便是平日里陶氏见了她,她都是不理不睬的,更别说会拜访陶氏了。
可是现在,徐氏就来了,就等在映秀院外。
陶氏不及多想,恰好叶绥也在她身旁,便带着叶绥匆匆来到了门口,将徐氏迎了进来。
因叶安世入狱,陶氏几乎日夜忧思,哪怕她极力镇定坚强,然而面容还是相当憔悴,一下子就像老了几岁似的。
见到这样的陶氏,徐氏心中不禁有丝快意,眉眼都吊了起来,说道:“三弟妹,我这次来,是相公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个消息。说是三叔的情况有了很好进展,或许能够平安无事……”
徐氏这副趾高气扬的态度,没有人会喜欢,但陶氏想到二伯近日在为三房操心奔波,这对她来说如同雪中送炭,令她心中感激不已。
徐氏这副态度,有何值得计较的?在听到徐氏的话语之后,她就更顾不上徐氏的态度了。
有了很好进展,相公或许能够平安无事,太好,太好了!
陶氏眼睛迸发出光亮,惊喜之下,她忍不住抓住了徐氏的手,连声说道:“二嫂,真的吗?真的吗?”
徐氏忍了忍,没有挣开陶氏的手,皱眉说道:“当然是真的,难道,我们还会说假话?又不是吃饱了撑着!”
“哦哦……辛苦二嫂了,多谢二伯二嫂了,太感谢了!”陶氏回过神来,脸色有些郝然,赶紧松开了手。
陶氏看着瘦弱,手劲还挺大的……徐氏这么想着,念及相公的吩咐,还是继续道:“意思我就传到了,就是这么回事。你们不用太担心,三叔可能很快就回家了。”
她上下打量着陶氏,毫不掩饰嫌弃的眼神,勉强挤出了一句算是劝慰的话语:“三弟妹,你得好好保养一番了。三叔要是回来了,见到你像个老婆子似的,那可真是笑话了。”
说罢,她便站了起来,甩了甩帕子,也不等陶氏有什么回应,便带着丫鬟朝外走了。
叶绥看着徐氏富态圆润的身材,看着她【创建和谐家园】一扭一扭的离去,心里忽然觉得这个二伯娘,跟她过去所了解到的不太一样。
看样子,二伯娘真是个没有什么心机的人呢!
叶家还能够出这样的人,想来应该是二伯娘长时都在松阳祖宅生活的缘故,并没有沾染上叶家本家勾心斗角的气息。
徐氏可不知道,她这一趟来传消息,令叶绥对她印象改观了。她出了映秀院之后,抱怨地说道:“陶氏的手劲也太大了,幸好我够结实,不然可痛死了。”
她身边胖乎乎的丫鬟笑着回道:“嗯,太太说得是,奴婢也是觉得结实的好……”
第九十七章情势
送走徐氏之后,陶氏几乎喜极而泣,哽咽着对叶绥说道:“快,这么高兴的事,快告诉愚儿,让他放宽心!”
叶绥笑眯眯地点头,应道:“娘亲,哥哥去同僚那探听消息了,得晚上才回来。哥哥若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很高兴的。娘亲现在修书一封,让宫中的姐姐也放心吧。”
“是的,是的,这个事情也要告诉绪儿,她有了身孕,不能忧心伤神,让她放宽心,让她放宽心!”陶氏这么说道,立刻让人准备笔墨。
写完书信后,陶氏絮絮地说道:“太好了,相公肯定能平安无事的。这肯定是上天保佑,叶家列祖列先保佑……”
叶绥笑而不语,为陶氏轻轻捏着肩膀,将起伏的心潮压了下去。
这哪里是上天和叶家先祖保佑?事情有了这样的进展、父亲能够平安无事,是仰仗了一个人而已。
这个人,便是缇事厂汪督主!
在汪印接下阵图后,叶绥就有信心父亲最后会平安的。毕竟,汪督【创建和谐家园】势滔天,而且他言出必诺,重诺的程度比之季布丝毫不遑多让。。
但她还是没有想到,事情进展会这么快,不过是一两天时间,朝中民间的风向便变了。
万名士子【创建和谐家园】书、尚书省主官的求情,这是二伯娘刚刚所说的局势。能够将局势推到这种程度,当中定然少不了汪督主的手笔。
难怪永昭年间的缇事厂令人闻而色变,难怪汪督主令人畏惧至此,这种本事能力,有几个人不忌惮呢?
不管怎么说,有汪督主援手,这对父亲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徐氏到访三房的事情,当家夫人朱氏当然知道了。她稍一查探,便知道徐氏去三房说了什么事情。
待听到叶安世事情有了良好进展后,朱氏的脸色一下子阴沉起来了。
私心里,她当然不希望叶安世能够平安无事。毕竟,现在叶家嫡枝出仕为官的,除了大房之外,就只有叶安世而已。
独木难支的道理,朱氏当然懂。但是,只要大房枝叶繁茂,只要大房的子弟足够争气,完全可以将叶家嫡枝撑起来,三房和叶安世算个什么呢?
少他一个不少,多他一个不多。
如果叶安世出了事,叶家所有的资源都会向大房倾斜,不管是她相公还是她儿子,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反之,若是叶安世平安无事,会赚得仗义执言的好官声。这个结果,对习惯牢牢压制三房的朱氏来说,当然不能接受。
而且,朱氏从二子叶向钲的口中得知,叶家的族老曾经秘密来过,看样子是和老太爷密商什么事情,现在还没有什么人知道。
朱氏的的心思,不知道比叶向钲剔透玲珑的多少,叶向钲都能想到的事情,朱氏当然也想到了。
老太爷是打算将三叔除族?这样的猜测,令朱氏心中暗喜,也在默默等待着事情实现。
谁知道,事情竟然会变成这样?从二房传出的消息看来,难道三叔最后会平安无事吗?这怎么可以?
朱氏知道,朝局动荡和叶家争斗不同,她在后宅之中可以随便弄些风声,可以随意针对三房做些什么,因为这里是后宅。
然而,朝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她也不敢什么样的动作,怕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把大房给折了进去。
朱氏最后只得这般想道:看来,这件事情得先等跟铤儿打探打探才是。
当晚,在叶向铤来兰庭院请安的时候,朱氏便趁机问道:“铤儿,娘亲听说,你三叔的事情有进展了?”
叶向铤闻言,重重点了点头,道:“娘亲,的确是这样没错。朝中的风向已经变了,孩儿听祖父的意思,看样子三叔最后多半会平安放出来。”
叶向铤可不知道朱氏心里的弯弯道道,便叹息般说道:“母亲,这样的情势,是件好事。毕竟三叔是叶家人,他平安无事的话,叶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母亲请放心吧。”
朱氏强忍住心中的失望,勉强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就是她不放心又能怎样呢?老爷子在上头压着,这事又牵涉到缇事厂,就算她心有不甘想做些什么,也没有这个胆子,只能暗恨着罢了。
叶家只有三房而已,便有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大安朝如此之大,朝中风云诡谲就更不用说了。
万名士子的【创建和谐家园】书,终于通过种种渠道递到了御前。正如汪印先前所猜测的是一样,时间不过三日而已。
当然,除了万名士子外,还有不少朝中官员在这份【创建和谐家园】书上加了名字。
这些官员大多官历尚轻,是刚刚出仕没多久的,心中尚存着某些信念热血。
因此,他们愿意在【创建和谐家园】书上落名,为曲公度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