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现在书信上所说的秘事,就是如此。
想到父亲在书信上所说的事情,韦氏心中颇有些凝重,忍不住拢了拢眉心。
她总觉得最近心思浮动得厉害,总觉得不论是后宫还是前朝,都让她有种隐隐不快的感觉。
为了谋划兵部的势力,先前她在京兆闺学下了一个手笔。不想长公主郑薇竟然插手到里面去,幸好最后的结果,在她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邵家姑娘夺得了闺学魁首,可惜与其他人并且,算是白璧微瑕。幸得叶家的家世地位远不及邵家,断入不了十皇子的眼,她才松了口气。
原本,她对另一位并列的姑娘不甚在意的,可是这个姑娘竟然是纯嫔的胞妹,而且纯嫔还有了身孕,这就不得不令她多想了。
只是她还来不及想什么,朝中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赵家灭门、赵祖淳重伤昏迷,接着是中书令曲公度被缇事厂拿下,一波接着一波,朝局动荡不已。
不管是赵祖淳还是曲公度,都不是皇后一系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她能置身事外,并没有卷入这些纷争中。
可是现在……她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父亲信中说得没有错,若是皇上拢住了兵部的势力,情况并非那么乐观。
皇上得到这些势力,必然要派遣亲半令人来领这些兵力。太子年长,怎么着都轮到领部分兵力的时候,如此一来,最终得到好处的人,就成了太子。
太子啊……这怎么可以?本宫膝下,还有一个十八皇子呢!
这几十年来,韦氏在后宫中处事中正,对妃嫔们不偏不倚,深得皇上的敬重,宫里宫外都极有令名。
韦氏有不争之心,方能得到这些赞誉。然而,这一切,从三年前开始就有所不同了。
过去她只诞有元康公主,怎么争呢?即使十皇子养在她名下,终归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为十皇子筹谋皇位?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韦氏怎么会做呢?
韦氏争权之心,几十年下来早成死灰了。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天竟会如此垂怜她,让她诞下了一个皇子!
哪怕元气大伤、哪怕老了好几岁,韦氏都觉得太值了!
只是,她的皇子毕竟年幼,而且皇上正值盛年,她知道自己不能急、只需慢慢等待便是。
可惜,事情不如她期待的那样,哪曾想到,皇上会这么急?早早就想着为太子铺路呢?
沙漏一点点过去,烛花都剪了好几次,夜已经越来越深了。韦氏毫无睡意,脑中一刻不停地想着曲公度的事情。
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让皇上改变主意?
见主子如此劳神,绿琴忍不住劝道:“娘娘,夜已深了,请娘娘歇息吧,万不可累坏了身子。十八殿下若是知道娘娘如此伤神,定要心疼了。”
听到绿琴提及自己最疼爱的皇子,韦氏神色动了动,开口道:“你有心了,本宫知道了。”
在合眼之前,韦氏终于有了主意,朝绿琴吩咐道:“明日一早,让人去徽妃面前传几句话吧。”
说罢,韦氏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而后安然入睡。
第九十一章妃嫔
永昭帝春秋鼎盛,后宫的妃嫔自然少不了,便是分位高的妃嫔也有不少。
这些妃嫔当中,除了皇后娘娘和皇贵妃之外,就数徽妃娘娘最受瞩目了。
无他,徽妃娘娘的容色曾经冠绝后宫,更重要的是,徽妃娘娘育有两个皇子,这在后宫中可算独一份了。
徽妃娘娘诞有五皇子和九皇子,而且这两个皇子都成年了。母凭子贵,再说徽妃娘娘本就极得皇上恩宠,地位当然不一样。
徽妃娘娘尚不到四十,因为保养得宜,看起来就像二十多岁的人。她这个年纪,既没有皇后娘娘身上那种老态,也没有甫入宫那些美人的稚嫩。
怎么说呢,她身上有种以言说的【创建和谐家园】风韵,可比那些年轻姑娘引人多了。
后宫中最不缺的便是年轻貌美的姑娘,这样的人,永昭帝见得多了,反而独独钟情于徽妃这样的独特风韵。
徽妃自入宫以来便荣宠不衰,便是紫宸殿伺候的內侍宫女都知道,徽妃娘娘是得小意供奉着的。
说起来,这宫中的主子,哪一个都不是他们这些奴才可以等闲视之的,但徽妃又不一样。
这会儿,在紫宸殿当值的小內侍见到徽妃娘娘后,忙不迭上前,异常恭敬地说道:“娘娘请稍等,容奴才禀告皇上。”
说罢,小內侍朝徽妃行了礼,高声唱道:“徽妃娘娘求见皇上,请皇上恩准。”
很快,在永昭帝跟前伺候的副首领房保便出来了,笑眯眯地说道:“皇上准允,奴才恭迎娘娘。”
对皇上跟前得伺候的人,徽妃向来是和善相待的,因而柔声道:“劳烦房公公了。”
她说罢,令身后跟着一众宫女內侍在殿外等候,只带着一个小內侍捧着物品便进了去。
入了紫宸殿之后,徽妃乖巧地弯着腰,请道:“臣妾给皇上请安,愿皇上万福金安。”
她说罢,便抬起头看了永昭帝一眼。眼神顾盼生辉,里面满是浓浓的情意。
待见到永昭帝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后,徽妃双眸眨了眨,脸颊不禁浮上了丝绯红,整个人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娇憨来。
乍看来,这不像是宫中快四十岁的妃嫔,倒像那未出阁的闺中姑娘了。
这种娇憨和韵味,正是永昭帝最喜欢她的地方。
哪怕她已经生了两个孩儿,眼神仍旧如此纯澈,看向永昭帝的时候,全都是信任和崇拜,就像刚刚进宫时一样。
不得不说,被一个女人这样崇拜着,的确大大满足了一个男人的虚荣心,就算永昭帝这种久居皇位的男人也一样。
永昭帝示意內侍宫女全都退下去,然后朝徽妃伸了伸手,笑着说道:“爱妃来来,快来到朕这里。”
永昭帝话一落,徽妃脸上便露出了灿烂笑容,仿佛遇到了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让旁观者都受到了感染。
见到她这样的笑容,永昭帝觉得心都柔软了,再一次说道:“爱妃快来,快来!”
徽妃小碎来到永昭帝跟前,娇笑着说道:“皇上,臣妾知道皇上最近政务繁忙,但是臣妾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皇上,心里想念得紧,所以令小厨房煮了参汤,请人皇上服用。”
永昭帝“哈哈”笑了起来:“爱妃有心了。这参汤先放下,朕等会儿就喝。”
永昭帝帝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心里是不打算服用的。不管是哪宫哪殿送来的滋补品,永昭帝都不会用。
这也是后宫中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纵然如此,这些妃嫔们依然穷尽心思,源源不断地将这些滋补品送来紫宸殿。
永昭帝和徽妃就像寻常百姓夫妻那样,说了说五皇子和九皇子的事情。末了,永昭帝轻抚着徽妃的手,问道:“爱妃难得来紫宸殿一趟,可是有什么要事与朕说?”
徽妃眸光黯了黯,随即苦恼地说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皇上。臣妾本来是不想拿小事来劳烦皇上,只是有那嘴碎的,在臣妾的永福宫散布谣言,着实可恨!”
“哦?什么谣言?令朕的爱妃如此生气?”永昭帝随意问道,对后宫这些碎事并不关心。
只是眼下徽妃得他疼爱,才有此一问罢了。
徽妃双颊气鼓鼓的,怒气显而易见:“这谣言冲着臣妾便罢了,可是,可是这谣言竟然冲着皇儿们来。有人说,有人说皇上最疼爱太子,若是太子将来登基,五皇子和九皇子断落不得好。皇上正盛年,有人有这等狼子之心,竟然这么说……”
她咬了咬唇,眼里泛着水光:“皇上,臣妾不欲理会这些谣言,可是臣妾心中慌得很,臣妾该怎么办呢?”
徽妃双眼通红,泪珠眼看着就要垂下来了。
她虽然明着说皇子之间的事,实则说的是永昭帝近日拢住军中势力之举。这些话乍听来大逆不道的话,是万万不能出自一个妃嫔的口中的,但是徽妃仍旧说了。
这恰恰是她的聪明之处。因为她在后宫中的表现,正是这么坦率胸无城府的。
不管是在永昭帝面前,还是在其他妃嫔面,徽妃都娇憨无邪。所以这些话语,并没有引起永昭帝的震怒。
甚至,因为她这种性子说出来的话,永昭帝反而听进去了。
第九十二章厂公献
朝局的事情,永昭帝怎么能够对一个妃嫔多说呢?便轻轻拂了过去,状似毫不在意地道:“爱妃别生气了,这等嘴碎的人,当然留不得的,爱妃直接打杀了便是。”
徽妃仿佛气狠了,脸上仍旧十分恼怒:“这个道理臣妾自然知道的,只不过臣妾无能,都不知道这些话是从哪儿传出来,臣妾总不可能将永福宫的所有人都杀了吧?如此一来,臣妾身边就没有人用了……”
她顿了顿,继续道:“皇上,臣妾在深宫种什么都不懂,却听人说过,曲大人在儒林中很有声望。臣妾什么都不担心,只在意皇上而已,若是皇上为了一个臣子连累了名声,那就是……”
她絮絮地说道,装作没有看到永昭帝渐渐沉下的脸色。恰在此时,殿外的小內侍唱道:“皇上,缇事厂汪督主求见!”
听到缇事厂汪督主,徽妃的心不禁颤了颤。
徽妃立刻正了正身子,低眉顺眼的说道:“皇上政务繁忙,那么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遇到那个俊美无俦的汪督主,徽妃心里都会下意识地紧张起来,总觉得在汪督主的目光下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
徽妃在宫中活得自在,靠的,可不仅仅是过人的美貌和娇憨的性子。
事实上,对周遭环境的敏锐触觉才是她安身立命的所在。
可是,不管是美貌、性子,还是这种敏锐,在汪督主面前似乎都失了效,每每令她心里发憷。
面对汪督主这种成了精的人物,徽妃的原则就是能避则避。
永昭帝知道汪印到来,是有事情要说,便顺势说道:“爱妃先行离去吧,这些事情莫要忧心,朕心中自有注意。”
徽妃顺从地点了点头,带着送参汤来的小內侍,立刻退出了紫宸殿。
在紫宸殿外见到那副绝美容貌时,徽妃脚步不由得顿了顿,强自镇定地朝汪印打了招呼,称道:“督主大人来了,本宫先离开了。”
说罢,她不待汪印有所回应,便迈步离开了。看着倒是恃宠而骄,仔细一看,便发现她脚步有些虚浮。
她走得急促,因而没有注意到,在她离开之后,汪印倒是看了她的背影一眼,微微勾起了唇角。
小內侍见到汪督主这抹笑容,觉得周围一切都黯然失色,目光都愣住了,一时回不过神来。
徽妃离开之后,永昭帝想起了她所说的那些话语,脸色便沉了下来。
当汪印来到殿中的时候,看见的,便是永昭帝这副凝重的神色。显然,皇上的心情不怎么美妙。
汪印心知,徽妃必定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能在这后宫中活下来的,就没有真是简单天真的人,他不敢小瞧了任何一个妃嫔。
他自然不会问皇上与徽妃之间的话语,依旧是那副淡漠的神色,说道:“臣见过皇上,给皇上请安了。”
永昭帝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朕正好想见爱卿。爱卿此来,是否曲公度一事有了进展?”
永昭帝虽让缇事厂拿下了曲公度,用的却是曲公度“里通外敌、杀害人命”这样的罪名,还下令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配合缇事厂,审理曲公度事宜。
这么说来,尽管手段下作,然而明面上还是说得过去的。
有缇事厂压在上面,刑部等三衙自然不会做些什么的。因而审理曲公度一事,说到底还是由缇事厂专权。
缇事厂是永昭帝手中的利器,现在永昭帝所希望的是,缇事厂能令曲公度认罪,以平息儒林因曲公度被捕而引起的纷乱。
真相究竟如何,就不用再追究了。
可惜,他没有听到令他满意的话语。
汪印弯了弯腰,无奈道:“皇上,臣无能,事情还没有进展。曲公度此人骨头太硬,不管缇事厂用了多少刑罚,他都不肯承认通敌的罪名。现在儒林闻风而起,臣不敢大意,只能徐徐图之。”
永昭帝的神色更沉了些,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缇事厂这些年罗织的罪名不知凡几,区区一个曲公度就怎么不能令其认罪呢?
因此他神色不豫地说道:“汪督主,朕将此事交给你,是希望你能为朕分忧解难的。朕现在还留着赵祖淳一口气,原因是什么,想必督主心中清楚吧?”
汪印身子似乎颤了颤,立刻回道:“臣清楚,臣定当为皇上竭尽所能。只是臣这次来,并不是为了曲公度,而是另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
有什么事能比曲公度认罪更重要的?若非对汪印为人有所了解,永昭帝差点以为这是他的推搪之言了。
可是,汪印接下来的举动,令永昭帝心中着实好奇。
只见汪印回头使了个眼色,一直跟在他身后的缇骑便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奉上了一个小箱子。
小箱子用锦缎铺着,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