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第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叶绥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样东西,缓声说道:“那么加上这个,督主大人可有办法?”

      她掏出的,是一本薄薄的书,藏在袖中,旁人几不可觉。

      汪印细长的眉眼半眯起来,目光落在了叶绥手中的薄书上。

      他当然知道这本薄书是什么,小姑娘在拜帖上已经提过了,这也是汪印会愿意立刻见叶绥的原因。

      只是,汪印没有想到,小姑娘么干脆就拿出了这本书。

      汪督主心中不由得有丝起伏。小姑娘这么果断,是为了救父亲毫无办法了呢,还是因为对本座十分信任?

      他长伴帝侧,最擅洞悉人心,小姑娘眼底中藏得极深的信任,他是不会看错的。

      虽则他不清楚为何小姑娘对他如此信任,然而这种感觉……还相当不错。

      因而他摒弃了先前种种威慑,不再为难小姑娘,等待她接下来的话语。

      叶绥紧握着手中的薄书,直言道:“听闻督主大人曾领兵,想必大人定然知道阵图的重要性吧?我现在手中拿着的,正是一本军事图录,是具体的请听,我细细道来……”

      她顿了顿,问道:“督主大人可知道池春庭?这本阵图,正是出自池春庭之手。”

      汪印点头,对小姑娘有十分的耐心,配合道:“前朝军事天才?本座自然听说过的。”

      叶绥心中渐渐安定下来,继续道:“池春庭集兵家之精、合以地势之要、配与人心谋略,竭尽心血才编成的一本军中图录。这并非传说,我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这本图录。现在,献给大人,请大人救我父亲一命。”

      她双手高高捧着这本薄书,奉至汪印跟前。

      立在汪印身后的封伯立刻上前,接过了叶绥手中的薄书,随后恭敬地呈给了汪印。

      送出这本薄书之后,叶绥心中一松,感觉就上像拿走了心头大石一样。

      这本军中阵图,在她前世曾经惊鸿一现,后来随着顾家的覆灭而毁灭。然而上天有德,她重活一世,这本书的命运也有所不同了。

      她一心想着保存这本阵图,事实也正如她谋划的那样,这本阵图最后落到了她手中。然而正是因为有前世的经历,叶绥才无比深刻的意识到:这本图录,在她手中,等于明珠蒙尘。

      她或者说是叶家现在的人,都不适合拥有这本阵图。

      这本阵图实在是太重要了,本来就应该在军中大放光彩,为国朝增强军力。

      她拿到这本阵图之后,曾经翻来覆去的想过:当今的大安朝,谁最适合拥有这本图录呢?

      如果不是因为父亲下狱,她或许还在思虑着如何安置这本阵图,一时半会也想不到汪督主这个人。

      汪督主,军中孤卒起家,后来以宦官之身领兵权,因为深得圣眷,所以在军中有莫大的影响力,一定可以能让这本阵图发挥原有的光彩。

      就她前世今生所了解到情况来看,当今大安朝,的确没有人比汪督主更适合拥有这本阵图了。

      她将这本阵图献出来,固然是为了父亲,也是为了国朝。

      如果这本阵图用于大安国朝,那么不管将来登基的是太宁帝也好,或是别的皇子也罢,就不用去面对一个积弱的国朝。

      不用叶绥说得更多,汪印都知道这本阵图的价值。不用念谁更多说王静都知道这本图录的价值。

      他合上眼,淡漠的神色略有些变化,可是也看不出他心底在想什么。半响之后,他睁开了眼睛,说了这么一句话:“可,本座应下了。”

      曲公度本就是他想救的,只不过之前毫无办法。现在,因为有了这本阵图,反而有了一丝曙光。

      聪明人办事说话其实有时候十分简单,听到这句话之后,叶绥便知道汪督主的意思了。

      她双手合十,诚心诚意地道:“谢谢督主大人,感激不尽!”

      感激他施以援手救父亲性命,也感激他接过这本重若千钧的阵图。

      她知道无须说得更多了,把这本阵图献出去之后,就等着接下来的结果就行了。

      汪印淡淡点了点头。随后目光掠过了手中的薄书,沉吟不语。

      这本阵图的价值,自然不用多说,然而这本书却是通过一个小姑娘的手所献,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第八十九章价值

      汪印没有问叶绥从何处得到这本阵图,也没有问她为何不将这阵图献给叶居谯,既然这本书已经到了他手中,那么他就会承这份厚礼。

      他看了叶绥一眼,仿似叹息道:“你这份心,当有所报。”

      叶绥笑了笑,心中真正放轻松了:“承督主大人贵言。那么,我就先行告退了,愿督主一切大人顺心遂意。”

      汪印摆了摆手,示意叶绥离开,当下也没有什么好跟叶绥说的了。

      既然他应下了叶绥的请求,那么当前最重要的,便是曲公度和叶安世之事,他的好好谋划一番才是。

      封伯亲自将叶绥送到了汪宅门口,门房宁安见到这一幕后,心想道就连封老都亲自送客,叶家小姑娘果然不一般。

      同时他打定了注意,以后若再见到叶家小姑娘,得特别上心才是。

      封伯回到汪印身边时,便见到其正在细看那本薄书,而且神色极为凝重,当下也不敢打扰,只侍立一旁等待吩咐便是。

      良久,汪印才合上这本薄书,忍不住感叹道:“这本阵图,当真是价值连城,的确可以保曲公度平安了。有了这本阵图,想必皇上就不必非取曲公度性命不可了。”

      闻言,封伯便笑眯眯说道:“先前皇上说救曲大人欠缺了某种时机,莫非这本阵图就是良机所在?”

      汪印点头,轻轻摩挲着这本阵图,答道:“正是!曲公度之所以下狱,原因不在外通大雍朝,也不在杀害赵祖淳,而是在于他手中的势力。皇上欲收回军中、朝中的势力,这才是这场祸事之由。”

      他一直跟随在皇上身边,对这些弯弯道道最清楚不过了。皇上登基之时,为了稳固皇位、平息朝乱,将军中的权力大部分下放至武将手中,朝中则倚仗曲公度这样的老臣。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皇上皇位早已经稳固,国朝平和已久,再者太子逐渐年长,皇上趁机为太子铺势,赵祖淳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皇上春秋鼎盛,何须现在就为太子铺路?老奴倒是有些不明了。”封伯这样说道。

      太子乃皇贵妃范氏所出,被立为太子已经十七年了,居东宫之位的时间很长了。

      本来,太子之位没有什么好争议的,然而三年前,皇后娘娘韦氏以高龄诞下了十八皇子,就连封伯都知道朝中局势开始微妙起来了。

      皇上春秋鼎盛,以后国祚谁属还说不定呢,因而封伯觉得皇上现在就为太子铺路,颇有些难以置信。

      太子竟如此深得皇上看重?平日里倒看不出来。

      “或许也不一定是为了太子铺势,总之现在皇上欲拢回权力,曲公度这样的硬骨头挡道而已。若旁人在中书令位置上,倒是说不准。”汪印如此说道。

      曲公度这个人,太直太贤,而且曲家子弟繁盛,个个都非庸才,这样的家族,怎么不让人忌惮?

      封伯摇摇头,没有掩饰心中的想法:“皇上乃雄主,为了这些势力,何须落下逼迫贤臣的名声呢?”

      汪印神色淡漠,没有说话。与实际到手的权力相比,名声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皇位稳固,将来刀工史笔会如何记录,尚是个未知数呢。

      封伯见汪印沉默,便知其不欲就这个事情多说,便换了话题,请示道:“主子,既然有了这阵图,那么如何营救曲大人?老奴这副身子骨还是有些用的,请主子尽管吩咐。”

      “属下也是,请厂公吩咐!”空气中传来了这样的话音。

      这说话的,当然就是隐在暗处的郑七和王白了。

      先前他们还附和封伯的话语,道可以直接到缇事厂大牢走一遭,定会将手尾扫得干干净净的,此刻正等着汪印下令呢。

      “封伯就在府中即可。至于郑七和王白,自然有用得着你们的时候。如何去办这个事情,本座得好好想一想,好好想一想。”汪印这样说道。

      的确要仔细筹谋一番了,这本阵图,要用在最合适的时候,而且不能留下任何后患……

      过了一会儿,汪印勾了勾嘴角,然后低低逸出了笑声:“呵呵。”

      在封伯等人面前,他不会掩饰自己的心绪,因而眉眼间的嘲讽甚为明显。只是,这丝嘲讽是自嘲罢了。

      缇事厂本就是皇上的耳目,他这个缇事厂督主更是皇上手中的利器,不管是缇事厂或者他,都应该顺皇上心意,将曲公度稳稳定罪才是。

      曲公度是缇事厂捉拿的,现在……他却为了救下曲公度而殚精竭虑。这么做,等于是违背了皇上的意思。

      他这个深沐帝恩的宦官,可谓不忠之人吧?

      随即,汪印神色便回复了一贯的淡漠,俊美无俦的脸容依旧有慑人的杀意。

      作为缇事厂厂公,折在他手中的人命难以胜数。纵他早已满手血腥,然而有些鲜血,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沾染的……

      国朝在变,缇事厂已不是当初的缇事厂,汪印早已非当年的汪印。

      这么想着,厂公大人心里竟泛起了淡淡的倦怠,然而所下的命令却异常果决:“郑七,你且去承恩公府走一趟……”

      大安朝的承恩公府,便是皇后娘娘的娘家。——郑七听了汪印的命令,便飞速朝承恩公府而去。

      当天晚上,在宫禁下钥之后,皇后娘娘韦氏的坤宁宫灯火未熄。明明坤宁宫门窗紧闭,连丝风都难漏进来,韦氏却觉得那烛火仿佛在摇曳一样。

      或许,只是人心浮动罢了。

      第九十章宫闱

      许是灯光晦暗的缘故,皇后娘娘韦氏的脸色看起来有些暗沉,与平日里精致妆扮的面容甚为不同。

      看到铜镜里憔悴的容颜,韦氏心头略有些黯然。哪个女人不希望年轻美好呢?宫中的女人更是如此。

      然而韶光易逝,年华最是留不住。

      她已经四十七岁了,比皇上还年长一些。年纪就这么摆在这里,即使她再如何精心保养、即使她用了天下最珍贵的滋补药材,还尝试过某些秘法,也只能是延缓苍老而已。

      再加上三年前她以高龄诞下了皇子,更是大伤了元气,怎么补都补不回来了。

      就容貌上来看,她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后宫中那些鲜嫩的妃嫔们。那些妃嫔们,就像沾了晨露的花儿一样,端的是美貌动人。

      可是,在后宫中生存,美貌固然重要,却并非只靠容貌而已。

      每年后宫中那些死去的漂亮人儿不知有多少,可是坤宁宫之主,就只有一位。

      到了韦氏这个年纪,已经不怎么在意帝王的宠爱了。对她来说,后位稳固比什么都重要、六宫之权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她是大安朝的皇后,无论皇上宠幸多少美人儿,将来与皇上合葬、配享太庙的人,只能是她。

      至于旁的人,就让她们蹦跶去吧!

      心腹姑姑绿琴的到来,打断了韦氏的思绪。只见绿琴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恭敬地呈给韦氏,低声禀道:“娘娘,这是国丈大人暗中急送来的书信,请娘娘过目。”

      绿琴原本是韦氏在娘家的贴身丫鬟,后来随着韦氏进宫,几十年浮沉过去了,绿琴一直伴随着韦氏,从韦家的丫鬟变成了坤宁宫的大姑姑。

      因有这几十年的情分在,韦氏对绿琴有着非一般的信任看重,与娘家的种种秘密往来,大多通过绿琴之手。

      这会儿,韦氏见到绿琴拿出书信,便知道有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不然,父亲不会连夜将书信送来。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韦氏立刻接过了书信,待拆开来一看,柳眉忍不住皱了起来。她到底做了这么多年皇后,敛神宁气的功夫已经谙熟,这皱眉也只是持续片刻而已。

      下一瞬,她便将书信递给了绿琴,吩咐道:“烧了吧。”

      绿琴立刻将书信就近烛火,烛火一卷,书信便燃了起来,倒让寝殿一下子明亮了不少。

      看着书信渐渐化成灰烬,韦氏的眉头也徐徐放松了。她目光略有散逸,仿佛在看着远处似的,细看来却满是空茫。

      绿琴知道这是娘娘心有所思的表现,并不打扰她,只是拿过了银剪,将烛花剪了剪。

      待见到韦氏目光清明,绿琴才弯腰询道:“娘娘,可是国丈大人所说的事情难办?娘娘且放宽心才是。”

      韦氏摇摇头,没有说话。即使绿琴是她最得信的大姑姑,有些事情,韦氏也不会与绿琴说。

      现在书信上所说的秘事,就是如此。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