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母亲手中的田产、店铺等收入,虽然可供三房支出,但这些钱财在叶绥看来,实在太少了,太少了!

      想她还是顾家老太君的时候,经手的钱财比这多了千万倍……

      活了两世,叶绥觉得银子太重要了。越是簪缨家族,对钱财的需求便越多,这是怎么都清贵不起来的。

      所谓“穷文富武”,累世大族要培养那么多文武子弟、要打点活络朝中关系、要乐善好施攒下美名,哪一样不需要用钱呢?

      真正有远见的家族,会极尽所能地扩展族中庶务来赚钱,那些嫌弃银子铜臭味的人才是真蠢笨。

      这会儿看着母亲手中那一点点钱财,一向钱财松动惯了的叶绥有些苦恼了。没有银子,许多事情都办不了,也办不好……

      看来,由奢入俭难啊!银子啊银子,若是春天埋下去,秋天长出很多来就好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母亲多赚些钱、可以让三房松动些呢?

      见到她这副样子,陶氏反而笑了,脸上的愁色散了些:“绥儿,你这就愁眉苦脸了?放心吧,虽然娘亲手中的田庄收成不好,但在长隆大街那两个铺子收入甚丰。那里近着京兆府,生意极好的……”

      叶绥仿佛觉得脑中有什么闪过,却闪得太快了,她并没有抓住,不禁问道:“娘亲,您说什么?两间铺子?您说得慢一点儿。”

      长隆大街的店铺、京兆府……她觉得有什么很重要的,却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第二十七章隐秘消息

      听得叶绥这么说,陶氏会错意了,还以为她想要这两间铺子,便说道:“这两个铺子靠近京兆府,地段是数一数二的,太重要了。这可不能给你,你若是感兴趣,我另外给你两间小铺子练练手吧。”

      这两间铺子的收入,几乎占了她手中私产的三分之一。哪怕经常有巨贾想买她这两间铺子,她都不愿意。

      这两个铺子里的掌柜伙计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就是怕会有什么闪失。如今怎么敢将这两个铺子给叶绥练手?

      这一下,叶绥终于抓住了脑中闪过的东西。是了,长隆大街、京兆府……她终于记得哪里不对了。

      她想起来了,京兆府根本就不在长隆大街,而是在阳嘉大街!她还记得,阳嘉大街的街头,伫立着两头威武雄壮的青铜老虎,以示阳嘉大街有正气护佑。

      现在,京兆府还在长隆大街,而不在阳嘉大街。那么,京兆府是什么时候搬到阳嘉大街的呢?她过去并不关心这个事情,根本就不记得了。但她记得她出嫁之前,阳嘉大街已经有两头青铜虎了……

      也就是说,在明年正月之前,京兆府已经搬走了。不,正月不可以兴土动工,京兆府在年底之前就已经搬到阳嘉大街了!

      京兆府是国都府衙,它的搬迁肯定是一件大事,必定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考查,最后才会有搬迁的决定,这绝非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定下来的。

      她微微瞪大了眼睛,突然意识到一点:或许,京兆府搬迁早已经确定了,只是还没有消息漏出来。

      连娘亲这种在长隆大街有铺子的人都没有收到消息,要么是搬迁一事尚未确定,要么是有人将此消息瞒得严严实实。

      她不知道自己重活会不会对此事有影响,但还有三个多月就到年底了,京兆府搬迁就如在眼前了……

      京兆府地位太重要了,是除了皇宫之外,国都最重要的地方。京兆府在哪里,哪里就能聚集人气。反之,人气就越淡。

      现在京兆府在长隆大街,所以长隆大街上的铺子日进斗金。若是京兆府搬出长隆大街之后呢?那里面的铺子会怎么样?

      或许一时半会还会继续经营,但店铺生意是随着人气走的,长隆大街店铺凋敝是迟早的事情。

      前一世她出嫁之后,曾接到过一封母亲的书信,大都是闲话家常、嘱咐她好好照顾自己,还给她送来了不少银子,当中还提到了一句,说长隆大街铺子收入不太好,所以银子有点少……

      现在想来,在那个时候,随着京兆府搬迁,长隆大街的生意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了,只是娘亲报喜不报忧,并没有过多和她提及而已。

      她不确定京兆府最后会不会搬到阳嘉大街,但她决定赌一把,无论如何,都要抢占阳嘉大街这个先机!

      叶绥思虑良久,还是没有将京兆府可能搬迁这个事说出来。诚如母亲所说,长隆大街这两个铺子太重要了,万一京兆府最终没有搬迁呢?

      重活一世,她太不确定哪些事情已经改变,哪些事情还会发生了。她决定自己去冒这个险,就算最后京兆府不动,娘亲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只是,抢占阳嘉大街的先机谈何容易?这第一要有的,便是银子,很多很多银子……

      她抱着陶氏的手臂蹭了蹭,亲昵地说道:“娘亲,我都及笄了。闺学功课也不繁重,我很想跟娘亲学着打理庶务……”

      陶氏笑眯眯的,却摇了摇头,说道:“与其跟在我身边学习,还不如你自己亲自练手。这样吧,我给你一处田庄、一间小铺子,你自己打理试试看?”

      这田庄和铺子,陶氏早就准备好了,原本就打算给叶绥练手用的,现在正好拿出来。

      这个田庄在京兆,虽然只有二、三十佃户,但胜在土地肥沃,每年的收成都还不错。至于铺子,则是卖桐油的,的确很小,地段也不好,在僻静的布珠巷上,离热闹繁华的长隆大街甚远。

      得知田庄和铺子的情况后,叶绥抱着陶氏的手紧了紧,心头仿佛被什么盈满了似的。

      娘亲给她挑了这两处地方练手,实在是用心良苦!

      田庄收成不错,眼见着就到秋收时节了,届时田庄管事会来汇报收成。管窥知豹,如此她便对田庄有所了解;至于铺子,那就更易懂了,分明是希望她能为铺子另设营生,从最初开始锻炼……

      可是这种种,前世她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

      她坠马之后就一直在养身体,压根就没有沾过庶务,更别说亲自练手了。所以她后来嫁到顾家,吃尽了这个苦头……

      幸好,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她有着过去几十年的历练,打点的田产、店铺不计其数。这两处地方,她一定会好好管理,绝不会让娘亲失望!

      回到西棠院之后,叶绥马上唤来了季妈妈,开口问道:“奶娘,您盘点看看,我手中现在有多少银子?”

      钱财之事,一向是奶娘管着的,她过去并不关心,况且隔了那么久,她完全不记得这些了。

      见到季妈妈疑惑不已,她便解释因为入了碧山君门下,以后用钱的地方或会很多,便想着心中有个谱。

      季妈妈笑眯眯地点头应是,手脚麻利地去盘点了。

      季妈妈离开之后,叶绥看着手中田庄和铺子的印鉴,眉头略有忧色。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能有多少银子呢?尤其是三房这种情况,不用季妈妈来回禀,她都知道数量很少。

      娘亲给的田庄和铺子,是为了她长远计,一时也不能积聚多少银两。总而言之,她手中没有多少银子,这可怎么办呢?

      待听得季妈妈的汇报后,她只想叹一口气。

      七十两银子,她所有的资财就是这七十两银子!

      现在国朝平稳,边外无大战,普通人家一月也能攥下十余两银子,她手中这点银子,或许只够平时零花打赏所用,多余的也做不了,更别说在阳嘉大街买下铺子……

      难怪有人说“一文钱能逼死人”,现在她手中没钱,真是觉得举步维艰啊。

      看来,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得想尽办法筹钱才是!

      她没有问父母和兄长要银子,因为知道他们手中余钱也不多,再者也怕他们会多思多虑,而阳嘉大街的事她现在无法解释。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带着佩青出门了,却不是去了对陶氏所说的布珠巷,而是径直去了阳嘉大街,想亲眼看看前世京兆府的所在地。

      第二十八章困顿

      从京兆城门到宫门,有一条笔直的御道,将偌大的京兆城划分为东市西坊。其中,因为东市更靠近宫城,因此城中的百姓大多都居住在东市,东市自然西坊繁华热闹。

      阳嘉大街就在西坊北面,一条宽敞呈丁字形的街道。因为西坊人流不多,阳嘉大街此时还相当僻静。

      此刻,叶绥就站在阳嘉大街的街头,看着三两个人经过,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感慨。

      谁能想得到,如此冷清的街道,会在三个多月后就大变样?到了那个时候,街头会立着两头威武雄壮的青铜狮子,会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会有鼎沸不绝的人声……

      她眼中的感慨渐渐变成了坚定。既然她逆天而回,能知道后来事便是她的造化,她一定要将这造化牢牢握住!

      佩青静静地跟在叶绥身后,心中疑惑不已。姑娘要接手的店铺不是在东市布珠巷吗?姑娘为何要来西坊这里?

      佩青正想说什么,便听到自家姑娘说道:“走吧,去四方牙行。”

      佩青更疑惑了。牙行人员品行混杂,乃三教九流之地,以往府中有什么事要办,都是直接唤牙婆来听令的。现在姑娘何须亲自去这种地方?

      于是,她便阻止道:“姑娘,您有什么事情吩咐奴婢去办就可以了。若是三夫人知道您去了这种地方,肯定会责罚奴婢的。”

      叶绥笑了笑,只道:“你放心,我不会进去的。我的确有事吩咐你去办。”

      四方牙行不是那种乌烟瘴气之地,况且她不打算与牙行过多接触,只是去问价钱而已,佩青太担心了。

      佩青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却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既然姑娘不进牙行,那就算了。姑娘到底想让她去四方牙行办什么事呢?

      四方牙行是京兆最大的牙行,是交纳税课的官行,一应奴婢买卖、房屋交易等业务皆有。它的口碑在京兆甚好,京兆许多权贵人家的小厮丫鬟,几乎都是在这里挑选的。

      四方牙行就在东市,离京兆府并不远,门外挂着一个巨大的“牙”字,地方很容易找到。

      叶绥唤来佩青,仔细地交代了一番,然后才让其进了四方牙行,还嘱咐她半刻钟之后就要出来。

      佩青进了四方牙行之后,叶绥仍是维持着撩起车帘的动作,目不转睛地看着四方牙行的方向。

      仔细一看,她的目光并不是落在四方牙行那里,而是落在牙行旁边的铺子上。

      这铺子外面摆着许多笔墨纸砚,看起来是卖文房四宝的。奇怪的是,这里没有什么士子进出,而它门上,挂着简简单单的“运转阁”这三个字。

      叶绥凤目半眯。运转阁……原来这个时候运转阁已经在了!

      随后她微微笑了起来。她想,她找到赚很多很多银子的办法了……

      运转阁的名字,前世叶绥是做了顾家老太君之后才知道的。

      它表面是卖文房四宝的铺子,在京兆毫不起眼。但实际上,这里是大安朝各种消息汇集、贩卖的地方,这在大安权贵中是心照不宣的存在。

      得消息者得先机,运转阁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先机的地方。只要付出足够的报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先机。

      前提是,你得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还能知道接触它的正确途径!

      叶绥相信,许多人和她一样,都曾听过运转阁的名字,却不知道它真正是做什么的。前世若非因缘巧合,曾听过内侍首领裘恩之言,她也不会知道得这么多。

      运转阁从永昭年间就存在了,到了太宁年间仍稳稳屹立,背后掌管运转阁的人,可谓本事非凡。太宁帝登基后曾去查探过运转阁东家的底细,却查不到什么有用的。

      后来,运转阁通过尚书左仆射孙长蕴往御前递了话,道运转阁永尊吾皇,只是仇家众多,不得不隐起来,请吾皇恕罪,云云。

      伴随着这些话奉至御前的,还有数个隐秘的消息,正好解了太宁帝燃眉之急,于是太宁帝接受了运转阁的效忠。

      这已是太宁五年的事了,后来转运转阁命运如何,她就不知道了……

      一刻钟很快就过去了,佩青也回到了马车中。甫进马车,佩青便忙说道:“姑娘,我问清楚了。你说的那几个地方,已经有人买下了。但阳嘉大街上还有不少空铺子,连同房契,价钱每间在四十两到六十两之间。”

      佩青不知道京兆铺子的行情,乍听到要这么多银子时,心中吃惊不已。但叶绥却知道,这个价钱真的非常便宜了。

      她听母亲说过欲买下长隆大街上的店铺,动辄就要几千两。若阳嘉大街真的像前世那般发展,七十两……连个门槛都买不到!

      但叶绥更在意的,不是这个便宜的价格,而是那几个地方被人买走了。——她说的那几个地方,是前世阳嘉大街人流最多的地方,竟然被人买下了?

      她眼中闪过了一抹深思,下意识想道:莫非,有人像她这样,得知了京兆府可能会迁到阳嘉大街?买下这些地方的人是谁?

      虽则这么想,她也无从查证。她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从牙行和京兆府查到具体买卖情况。

      她转念一想,便释然了。是谁买下这些地方,也无关紧要。现在关键的是,她手中只有七十两银子,就是要买这些地方,也没有那么多银子啊!

      她再一次撩起了车帘,看了看四方牙行旁边那个不起眼的铺子,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第二十九章一语千金

      大半个时辰之后,佩青目瞪口呆地看着叶绥,结结巴巴地道:“姑……姑娘,您这是在做什么?”

      姑娘刚才在绣衣坊买下这身衣裳的时候,她就觉得奇怪了。不想姑娘竟直接换上了这身衣裳,还自己动手拿着脂粉在脸上修饰了一番。

      如今她面前的,不再是艳丽照人的姑娘了,而是一个平凡清秀的丫鬟!

      姑娘素来有很多鬼怪主意,还曾扮过女鬼去故意吓五少爷,现在姑娘这番装扮,是打算去做什么呢?

      佩青忽然觉得有些心塞,她当真是不知道姑娘在想什么,为何兜兜转转后还有回到四方牙行附近?

      叶绥知道佩青心有疑虑,却没有解释更多,只是指着运转阁,说道:“佩青,你在马车上等着。我去那间铺子买些笔墨,很快便回来。”

      说罢,她严肃地看了佩青一眼,脸上是不容置喙的坚决,让佩青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9: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