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春闺密事》-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卫玉攸一刻也不想在普慈庵呆了,自小到大,她从未受过这等委屈也不是没受过委屈的,卫安这个人脾气古怪又惹人厌憎,打击骂狗,指桑骂槐的事没少做,她听着就觉得万分不高兴,这样浑身上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处优点的人,卫玉攸从不曾把她放在眼里。

      可是现如今,就是这个自己从不曾放在眼中的人,狠狠地在这样多人面前扇了她一耳光,她看见方氏看自己的眼神,那种既嫌恶又厌憎至极的眼神,在此之前,这样的眼神,都是卫安的私有物,旁人在她身边想要得到这种眼神,简直是妄想,因为再差的人站在卫安身边,都能被衬得无比美好。

      这也是为什么卫安这么惹人嫌,别人给定北侯府下帖子却总有卫安一份的缘故太平日子过久了无聊了,总是需要些佐料来叫日子过的更加高兴些,卫安的存在既能叫人时时刻刻都看大戏,又能衬托出自己的无比美好,如此划算的生意,谁不爱做

      卫玉攸自己也是爱做的,她是真没想到过后果对付一个卫安,从来就没出过纰漏,一算计一个准,哪里还会想到事后背锅不背锅的事,她是真的只想同陈姑娘、陈御史的嫡女,当朝皇后的亲外甥女拉近关系而已。

      只是没料到往常都是看戏瞧卫安出丑的,这回却不知道为什么反被推上去扮了个角儿,她揽着卫三夫人的胳膊,哭的凄凄惨惨不能自已。

      卫三夫人没料到女儿一回来没先去老太太那里奉承,而是来自己这里掩面哭了一通,等到问清楚了在山上发生的事儿,看女儿的眼神就变了。

      卫玉攸叫母亲的眼神看的有些难堪,贝齿咬的唇都快渗出血来,也没得卫三夫人的一句安慰,登时背过身气的大哭:“母亲也嫌我”

      卫三夫人的确是瞧不上卫玉攸的这做派,她出身衍圣公旁支,虽然已经出了五服,可总归是孔圣人后代,家中对她的规矩教导简直可以用严苛之极四字来形容。

      若说陈夫人方氏是有些刻板,那卫三夫人孔氏就是刻板得近乎偏执了。

      她眼神里蕴含着浓浓的失望,整了整衣襟站起身来,再也不瞧卫玉攸一眼,偏头朝管事嬷嬷孔嬷嬷吩咐:“去合安院。”

      卫玉攸的哭声猛然拔高,忍无可忍的回过身瞪着卫三夫人:“我不去我没错,我凭什么去”

      这母女两个一个固执刻板,一个娇纵跋扈,碰到一起就是天生的冤家,孔嬷嬷连忙在中间打圆场,一只手背在身后朝着卫玉攸轻轻摇了摇,又笑着去劝孔氏:“五娘年纪小着呢,这个年纪,谁还没贪玩犯错的时候您也不要过于苛责她了”一面吩咐丫头们上来给卫玉攸打水净面,朝卫玉攸使眼色,一面又道:“七小姐那个脾气阖府上下没有不知道的,五娘又不是能受气的性子,不过就是小孩子家的玩闹罢了,人家当回大事巴巴的跑来说,您就真的信了”

      孔氏瞪了她一眼,到底没有立即发作,胸脯犹自起伏的厉害:“我当真信了我怎么能不信方廷容是个什么样人她出了口的话就没人不信的,我哪里是气她耍人玩耍性子,我是替她着急”顿了顿又有些委屈的咬唇看着孔嬷嬷:“您没瞧见方廷容看我的眼神,真是令人难堪”

      孔嬷嬷叹了声气,瞧见三夫人眼圈都红了,心疼的很:“我晓得我晓得,咱们秋娘这辈子也没被人指着鼻子说过什么没教养这话,是陈夫人说的重了。”

      卫三夫人摇头,两只手揪着前襟都透不过气来:“说我有什么背地里都笑我是插着凤凰毛的乌鸦,打量我不知道这些话我听的多了,根本不当回事,可是她呢”

      她咬着唇指着赌气的仍旧抽噎个不停的女儿,闭了闭眼睛觉得疲累万分:“她难道不要脸面不要名声,以后不指望嫁了这么大的人了,做事也从不考虑考虑后果”

      孔嬷嬷忙拍她的胸脯替她顺气,一面忙着开解:“可不是可不是,五娘还小,她不懂这个道理,咱们好好教也就是了”

      卫三夫人恨铁不成钢:“我如今不就是在教她叫她去合安院给老太太和小七道个歉,为难了她了是她做错了事情不是我这个当亲娘的,难不成能害她不成”

      孔嬷嬷顺着卫三夫人的话也同样去劝卫玉攸:“五娘,夫人也都是为了你好,才刚陈夫人那咄咄逼人的模样你也不是没瞧见,她本来就名声在外,说什么都有人信的。这次的事明面上是推在丫头头上就这么了了,可是陈夫人心里到底结下了个疙瘩,以为你是故意拖她家姑娘下水,可不就对你存了偏见要是到时候她借着旁的事,数落你几句,您以后可还要出去花会不要了难不成你也想同七小姐那样惹人嫌,叫人看笑话夫人还不是为着这个才要你去合安院赔个不是”

      孔嬷嬷是孔氏的奶娘,把孔氏奶到了这么大又陪着孔氏嫁了来定北侯府,在孔氏母女二人身边都是极有脸面的,卫玉攸不哭了,只是眼泪犹自掉个不停:“我这一去,岂不是便宜了卫七从前人人都说她不好,我和绵绵好的如同一个人似地,可是现在就因为这事儿,绵绵就恼了我陈夫人更是连正眼也不看我了”

      孔氏堵在胸口的一口气终于顺了过来,能想到这里,就还不算太蠢,蹙眉说她:“你既知道,现在还不快去合安院当着你祖母的面同小七道个不是,老太太是陈夫人的堂姑,更是先皇后嫡妹,有她帮你说合说合,或许还可补救一二。”

      求收藏求推荐票,名门番外最迟明天放三更,大约会有五万字左右番外,全部免费,大家放心吧。:

      第十一章·求佛

      合安院外头种的是波斯菊,听说当年老太太未出阁之前,同她的姐姐先皇后一起,都是曾经在江南久住的,最喜欢的就是大片大片的波斯菊,说是姹紫嫣红的,一看这繁花锦簇就心里高兴。

      可定北侯府老太太多年未曾高兴过了,卫三夫人领着女儿绕过了这大片的吸引了无数蜂蝶的波斯菊,迎面就瞧见了正转过了回廊出来的翡翠,不由立住了脚。

      翡翠是卫老太太的贴心人儿,前五年才提的等,如今也已经十七岁了,可老太太仍旧没有要提新人的意思,三夫人对着老太太身边的猫儿狗儿都比旁处的要尊敬几分,见了翡翠先笑一笑:“老太太睡下了”

      从先皇后明皇后去世后,老太太身边的坏事就一桩接着一桩,不过四年间,连大儿子和长孙也都死了,从此以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每天睡的时辰倒是比醒着的时辰要多的多。

      可是仍旧没人敢怠慢她明家虽然完了,老太爷也去了,可是当今圣上待这位小姨子的情分格外的好,逢年过节的赏赐必不可少,三夫人知道老太太现在心灰意冷不乐意管事,也知道卫七惹人厌憎。

      可是三夫人更知道亲疏远近之分怎么说,卫安的爹是从老太太肚子里出来的,而卫玉攸呢毕竟是个庶子所出,若是老太太真的一怒之下出去说一句什么,从此以后卫玉攸就算这么毁了,也别指望卫老太太还会在意卫家其他姑娘名声,如今卫老太太活的简直像是活死人一般,这些旁的东西,恐怕她都已经不放在眼里,只贪图自己高兴了。

      翡翠不知道就这么一瞬的功夫三夫人已经想了这么多,屈膝朝三夫人行了个礼,唇角一抿露出个克制的笑来:“才睡下没多久就醒了,里头七小姐陪着呢,正吩咐让人去寻您同五小姐,这可是巧了”

      一句话已经透露出无数信息,三夫人面色不变,心却已经提了起来。

      卫七虽然是这府里唯一一个同老太太有血缘关系的人,可是这祖孙二人从不亲近,情分说起来还不如二老爷三老爷这些庶出的儿子所出的女孩儿们同老太太亲近,可是现在,老太太居然愿意让卫七陪着

      卫老太太是有些不愿意的,她跪坐在蒲团上,低垂着头一颗一颗的捡佛豆,脸上皱纹密布,比起旁的保养有道的老太太,显得苍老太多了。

      卫安落后她一步跪着,没用蒲团,亦垂着头,极耐心的陪着她捡。

      从前的卫安觉得这世上所有人都不好,长宁郡主打碎了她一腔孺慕之思,卫玉珑抢走了她所有宠爱,而卫老太太对于这一切从头到尾就当了个旁观者,好似卫阳清不是她的儿子一样。

      重新活一遍,历经世情百态,她已经能体谅老太太的苦衷。

      中年丧姐,家族剧变,好容易缓过来,可是丈夫和儿子长孙又一同葬送在了战场,家中爵位空悬没有着落,幼子又远在外头当官,再锦衣玉食,心里的苦也是遮不住的,哪里还有心思管别的事

      从前凡事都只知道顾着自己,总觉得自己已经是这世上最悲惨的人,可是仔细想一想,比起旁的人,她已经幸运不知道多少生在钟鸣鼎食之家,用的是最好的,吃的是最好的,享受的都是好的,不过就是为了心里那一点执念,就把自己活的像是个笑话,她上一世过的不如意,大部分责任实际就是在她自己身上。

      长了教训吃了苦头,从偏执的那颗心里跳出来,才发觉这世上过的比她苦的人实在多太多了,她如今对着卫家的任何人都怀揣着十足的善意,看见的就都是旁人的好处。

      她记得卫玉攸的心机和挖苦,可也记得她在豫章过的不好的时候,已经出了嫁的卫玉攸当着长宁郡主的面问她为什么要厚此薄彼。

      而等她日后回了京城,在靖安侯府步步维艰,也是卫玉攸当众替她解围,冷笑着讥讽了盛气凌人的彭凌薇。

      她从前是个只记仇的人,可是重新来一趟,她不想活的这样累了。

      上一世安和公主爱看戏,最喜欢看蝴蝶梦。

      被辜负的姚文秀最后和常有德告别,唱词至今卫安也还记得,姚文秀心碎撑船,最后仍旧潇洒一笑:痛各有春秋疗,青山在,绿水流,只记缘来不记仇。

      她从前觉得姚文秀愚蠢,现在却想学一学。

      卫老太太终于有了动静,微微侧头朝卫安的方向瞥了一眼,从她这里看过去,只能看见卫安的侧脸,鼻子俊俏挺拔,两腮有肉,眼里泪光点点,不是个没有福气的相貌。

      她由卫安的脸再看向卫安的手,瞧见卫安放下佛豆,双手合十虔诚至极的对着座上的佛像开始发愿。

      这样小的小孩子,从前向来是没个正形的,怎么肯沉得下心在佛堂待上一时半刻可是今天的卫安,从普慈庵回来之后,已经在这小佛堂里呆了大半个下午了。

      好似有哪里不对,卫老太太蹙眉瞧她一会儿,见她终于放下手睁开眼睛,开口问她:“你在求什么”

      卫安没有求什么,上一世她从不拜佛,再难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同神佛求什么。

      如今也一样,她是在多谢这满天神佛,居然给了她重来一世的机会。

      从前有多惹人嫌,从此以后她就要多惹人喜欢,上一世的自己太浑太不好了,她就把自己一点点敲碎再重组,把骨子里那些惹人厌憎的毛病通通剔除,而后再一点点缝好胸腔。

      她朝着卫老太太绽开笑颜,上前一步自然而然的伸手去搀扶她:“求菩萨保佑您身体健康,父母亲诸事顺遂。”

      这样的动作她从前做过千万遍要给安和公主和彭凌薇这些人添堵,她在靖安侯府老太太身上下足了功夫,如何伺候好一个老人,如何讨一个老太太欢心,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第十二章·心机

      卫老太太却轻轻一侧身,躲过了她的手,神情淡淡的唔了一声,而后不咸不淡的点头:“原来你还有这份心,真是难得。

      卫老太太跟幼子素来不大亲近,听说是因为当年卫阳清执意要求娶长宁郡主的原因,卫安也不觉得尴尬,垂了头在一旁候着卫老太太转过身,才要说话,小佛堂的帘子就被打起来了。

      花嬷嬷探进脑袋来,诧异的瞧一眼卫安,又上来搀扶卫老太太:“三夫人带着五小姐来了,正在外头花厅候着”

      迈出幽暗的佛堂,外头夕阳西下,有橙黄色的光透进天井洒落回廊,卫老太太沉默的穿过了回廊进了院子,瞧见三夫人立即迎上来,并不停留,径直坐好了,端过翡翠早已经倒好的茶啜了一口:“来做什么”

      卫老太太向来待人冷淡,三夫人不以为意,察言观色,发现卫老太太形容仍旧一如往常,眉目间不见异色,心里先松一口气,又下意识去瞧跟在后头几乎没发出什么声响的卫七。

      只看一眼,她也知道这个小姑娘同以往不同了。

      面貌倒还是那个面貌,仍旧如同往常一般,叫人看一眼就忘了这人内里是个草包,可是那站的笔直的仪态和一双眼睛,却实在不是从前的卫七该有的。

      不过就是在戒律堂呆了一晚而已她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突的一沉,嘴巴却比脑子还要快的先出声了:“媳妇儿特意领了小五来认错的”她的神智彻底归位,语气带着十足的愧疚和羞恼:“小【创建和谐家园】知轻重,在普慈庵和陈家姑娘一道”教养叫三夫人编谎话编的很难,说好话也说不出来,打了个磕巴,终于把话说完:“是她的不是,这事要是传出去,简直就害了小七一辈子,二嫂不好下狠命教导,把这个祸胎带回来了”她眼圈立即就红了:“是媳妇儿的不是,是媳妇儿不会教”

      卫老太太没有出声,看一眼眉眼都没动过的卫七,再看看咬的下唇泛白的卫玉攸,抬手揉了揉自己额头:“什么普慈庵”

      三夫人喉头一哽,接下来原本想好的话就堵在了喉咙里,看看卫老太太,又看看卫七,心中疑虑顿生卫七竟然没说卫七没说,二夫人竟然也没说

      卫玉攸也没想到卫安竟然没回来告状,眼里的眼泪要掉不掉,诧异的瞧一眼卫七,见卫七抬起眼睛,又连忙转过头抹了一下眼睛。

      唯有卫老太太清了清嗓子:“偷什么玉如意讲来我听一听。”

      卫三夫人怎么也没想到卫安回来这一下午的时间,竟真的半个字也没对卫老太太透露过普慈庵的事,面上仍旧一派愧疚难忍,心里却掀起滔天巨浪。

      这不是卫安的性格,卫安的性格,是受了委屈之后,即使身败名裂,也一定要闹的对方焦头烂额的那种,她不是那种会替别人着想,给别人台阶下的人。

      那她为什么不告状

      卫三夫人想不通。

      打发走了卫三夫人和卫安的卫老太太也想不通,透过打开的窗户,能瞧见外头长廊上一溜烟挂着的画眉鸟,卫老太太看见这些鸟儿才有了些活气,吩咐翡翠让小丫头她们:“把黑布罩上,吃食别忘了喂。”

      静了静又问花嬷嬷:“你说她存的是什么心思”

      花嬷嬷是跟着老太太的老人儿了,当年老太太出嫁,就是她跟在旁边当陪嫁丫头,后来老太太的陪嫁丫头们死的死,散的散,唯有她自始至终都跟在老太太身边,如今虽然儿孙成群,也仍旧留在老太太身边伺候。

      她最懂卫老太太的心思,替老太太下了抹额,又替老太太拿了冰袋,并不甚在意,好似闲聊似地同老太太说话:“从前大约是年纪小不知事,经过了这一遭,倒好像是变了个人似地。”

      卫老太太扬起脸看她一眼:“你也看出来了那股子精气神,骨子里的那份沉稳,可不是一个小姑娘该有的。当初的小七多惹人嫌,不说别人家,就说咱们自家,有没有人愿意多同她说上几句话的惹人嫌到了这个地步,怎么忽然就改了性子了”

      花嬷嬷已经很多年没听卫老太太说过这么多话了,她不在乎七小姐到底是有什么奇遇以至于能避开五小姐的陷阱还反戈一击,可是她想引逗老太太多说说话,闻言便想了一想,道:“我瞧七小姐同以往好像就不是同一个人,光是下午她先是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原本打算说这事儿的二夫人,而后见您不理她,就沉住气跟着您捡了一下午的佛豆”

      “是不是很像一个人”卫老太太面上带笑,那笑意却半点没到眼底,看着有些惊住的花嬷嬷摆了摆手:“你也不必当不知道,她就是像极了那个人,你说是不是”

      花嬷嬷闭口不言了,停了好一会儿,伸手给老太太把冰袋移开,声音闷闷的劝:“都过去多久的事了,您忘了吧不管多么像,七小姐毕竟是郡主的亲生女儿”

      卫老太太眉眼陡然阴沉下来,好半响嗤笑一声:“你说的是,她是长宁郡主的亲生女儿,跟卫家半点关系都没有了。”

      花嬷嬷的右眼皮猛地跳了跳,强自压下了心里的惊悸,叹口气:“您想起这些就不开心,算了,就别想了。以后若是实在不喜欢,就叫七小姐别来了吧”

      屋里好半响没人再开口,桌上的香炉散发着袅袅青烟,百合香的香味香气怡人,卫老太太闭了闭眼睛,半响后重新又睁开。

      “不,叫她来。”她伸手止住花嬷嬷即将出口的反对,幽幽叹了一声:“算了幽若,不管她到底是不是同她母亲一样充满心机,可是”她垂下眼皮,嗓子干的厉害,眼睛也酸的厉害:“可她到底跟鱼幼太像了啊”

      鱼幼这个名字一出口,尘封多年的旧事就忽然从记忆的匣子里喷涌而出,花嬷嬷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哆嗦,瞧见卫老太太沧桑憔悴的模样,眼睛立刻就湿润了。

      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三章·背信

      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花嬷嬷看着翡翠和锦绣点了灯,等屋里四处的灯盏都亮堂了,才忍住了心里的难过去劝卫老太太:“都过去了老太太,咱们得朝前看。

      有现成的嫡出的身份高贵的媳妇放着不让持家,反而叫一个庶出的媳妇儿掌中馈,为了这事儿,卫氏族里早已经闹的沸沸扬扬,族中长老长辈已经来说了无数次,花嬷嬷叹了口气,可是她又觉得卫老太太跟嫡出的幼子生分简直是必然的。

      论起来,原本就是卫阳清和长宁郡主做的过分了。

      花嬷嬷从前不敢提,提起来就觉得是在拿刀捅老太太的心自从老太太的嫡姐明皇后死后,明家一族就倒了大霉明家是云南望族,被朝廷亲封,世代镇守云南,为云南土司,云贵一地多有只知明家,不知皇帝的。

      或许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明家历来都被皇帝忌讳,就连现如今的圣上,当初的齐王,也在利用过明家的势力,借助明家打败了盘亘于贵州的叛军之后,就对明家日生不满,连带着对明皇后也横眉冷目。

      后来云贵总督一状告到京城,告明家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当今圣上让三司会审,彻底定了明家的罪,明家满门无一存活。

      她见卫老太太眸色陡然暗下来,垂了头替卫老太太添茶:“都过去了”

      过不去的,卫老太太捏着茶杯的手青筋暴起,半响后冷然笑了一声:“比起他哥哥来,他真是差的远了”

      卫老侯爷和世子当初奉命去云南调查此事,奉命押送明家大老爷和一干女眷回京,可是在回京路上,却出了事遭了贼匪,明家一家和卫老侯爷世子都死在了路途当中。

      原本卫老侯爷不必亲自押送的,可是他当初写信回来说,此案大有文章,怕是路上有人要杀人灭口对明家不利,因此决意亲自护送明家满门,谁知道这么一送就送出了事。

      花嬷嬷替卫老太太抚着胸口顺气,干巴巴的还是说出那句已经说过无数次的,并没什么作用的安慰的话:“毕竟是过去的事了,您别总是挂在心里谁也不好受”

      “那是一百多条人命”卫老太太拿着帕子捂住自己的眼睛:“鱼幼鱼幼原本已经定给了我们家,按照律例,祸不及出嫁女,若不是这个逆子咬死了不肯”

      明鱼幼是明老太太的内侄女,是明家唯一的女孩子,自幼就跟卫阳清定下了亲事,并且在卫老太太这里教养过几年,原本都已经只等明皇后下懿旨赐婚了,可是卫阳清喜欢长宁郡主,咬死了不肯认这门亲事,紧跟着明家就因为生气,就把明鱼幼匆匆嫁给了求娶的郑王。

      “五老爷也不知道后来的事若是知道后来明家会出事,郑王会逼死表姑娘,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花嬷嬷哄着卫老太太,把卫老太太手里的帕子抽出来,又给她换了一条新的手帕:“奴婢说句不好听的,这也是命”

      花嬷嬷也不是真的为五老爷开脱,她是真的觉得这就是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