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春秋小领主》-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武看到武士们不动,马上催促:“快点动手,不要伤害了这两只羊!”

      阍连反应过来,他跳下战马,大呼:“看我的,你们排成一条线,我把山羊朝你们的方向驱赶……”

      一番努力过后,两只羊被捉住了,母羊被牵到赵武面前,拼命的用身体保护小羊,两眼中似乎含着泪。赵武打量着小羊,感觉到很奇怪:“这羊叫什么名字?头角弯弯,身上的羊毛却不像山羊一样粗糙笔直——似乎有点像绵羊。”

      僚清在一旁解释:“这是盘羊,因为头上的角弯曲盘绕,所以山民们称之为盘羊。这种羊喜欢生活在平原,一般都是结成大群行动,怎么回事?这两只羊似乎与羊群失散了。”

      赵武指点着羊身上的毛,又扯扯身上的衣服,问僚清:“我现在的衣服不是麻就是丝绸,我想问问附近有没有人擅长纺织羊毛?”

      僚清想了想,回答:“我原先生活在西戎,听说西戎有纺织羊毛的技术,不过他们纺出来的东西很粗糙,油腻难净,且质地坚硬难以缝纫,所以中原百姓都不屑一顾。”

      赵武点点头:“我曾听说这种类似绵羊的动物,身上的毛很绵软,可以搓成很细的纱,纺出来的布匹非常柔软,也非常耐寒……这两只小羊可怜,我看我们养起来,嗯,现在我们有了剪刀,可以在每年开春羊群脱毛的时候把羊毛剪下来,试着纺织成布匹,或许是条致富之路。”

      阍连一听,兴致勃勃的回答:“我去,小羊既然离散了,大队的羊群一定离此不远,我回庄子拿渔网,把那群羊全都捕捉回来。”

      那些武士懒洋洋的不肯动,赵武眼珠一转,马上吆喝:“都去都去,清给你们领队,你们听从指挥,一旦羊群捕捉到,今后这群羊纺出来的布匹,两成归你们,任你们论功分配。”

      赵武说罢,冲僚清使个眼色,僚清马上明白,连连点头:“我这就回庄园拿渔网,让连带他们向前追寻,放心,山中猎人都擅长追踪之术,连一定会找到羊群,而我带着渔网,也一定会找到他们。”

      竖左、竖右左右看了看,为难的向赵武说:“主上,卫士们都去寻羊,主上身边岂不少人保护?”

      赵武一挥马鞭:“我们与清同回庄园——没有我的命令,恐怕清拿不走渔网。我们再派一百个人去,让他们尽量捕捉更多的羊,而我就在庄园,等他们回来。”

      一进庄园,师偃看见赵武,大喜过望:“主上回来的正好,程婴来了,他说今日就给主上行冠礼,明日去见诸卿大夫。”

      赵武纳闷:“这么急,我正准备安排人手捕捉羊群……”

      程婴听到动静跑了出来,一摆手说:“让下人去干吧,主上且随我回赵城,放心,等他们捉住了羊群,我就让他们准备肥美羹汤,等主上从新田回来,包管能喝上鲜美的羊羹。”

      赵武连忙摆手表白:“我这次不是要吃羊肉……算了,我跟你解释不清楚,你调一百个人,随清去捕羊,这些羊我都要圈养起来,你再找几个放牧好手,给我小心照顾。”

      师偃好奇的望着赵武:“这么兴师动众,居然不是为了吃,稀奇。”

      ³ÌÓ¤À÷ÉùºÈ³â£º¡°Ê¦ÙÈ£¬±ðÍüÁ˳¼ÏÂÖ®Àñ£¡¡±

      Ê¦ÙÈÁ¢¿ÌÊÕÆðæÒЦ£¬ËàÈݹ°ÊÖ£º¡°Ï³¼Öª×ÇëÖ÷Éϳͷ££¡¡±

      赵武有点不知所措,第一次享受到如此严格的臣下之礼,他扭捏的说:“算了,随口说出来的话,何必当真——嗯,我就不当真。”

      程婴瞪了师偃一眼,拱手对身边的师修说:“修,你准备相应的器物。”

      师修点头答应。

      赵武跳下马来,好奇的问师修:“这冠礼……周礼不是说:二十才加冠么,怎么你们好像很随意,仿佛随便哪一天都行?难道有什么突发变故,使你们……?”

      师修垂首回答:“虽然说,按周礼‘二十才加冠’,但也不是十分严格的,譬如鲁襄公,12岁就‘冠’了。我赵氏今遭大乱,这加冠之举,定需要诸卿的许可。程婴一直在操作此事,若诸卿一致赞同,我们便随便挑个日子,便能给主上加冠。

      主上,我赵氏才经劫难,这次冠礼仓促了一点,也简陋了一点,请主上将就点。今后我赵族能否昌盛,全看主上了。若主上兴我赵族,今后主上的后人加冠,一定会诸卿云集,齐来祝贺,不会像今日这么宾客寡少。”

      赵武听了这话,有点惶恐,又有点心中窃喜,他望着程婴,目光又从师修、师偃脸上扫过,按捺住心脏的狂跳,轻声问:“你们决定了吗?”

      程婴跪下,师偃与师修也紧跟着跪在他身后,三人叩头在地,恭敬的回答:“一切拜托了。”

      回到屋中,师修、师偃分立两边,作为这场冠礼的见证人,赵武按照礼节盘坐在屋子中心,程婴跪坐在他身后,亲手替他戴上头冠,而后程婴回到赵武身前,俯首在地,恭敬的说:“请正位。”

      “正位”又称“上位”,封建领主正式接掌家族,称“上位”,国君继承家业称“登位”。

      赵武依言走到屋子上手的座位上,盘膝跪坐。程婴直起身子,高声唱叫:“诸臣拜见!”

      随着程婴这声喊叫,一队队奴仆迈着小碎步,低着头走进屋内,跪在赵武脚下,向赵武祝贺冠礼,这些人当中有圉某(yu,同御,圉意为养马的奴)、竖某(竖是守藏司职的奴隶,是童仆一类的奴)、隶某(隶是监督“奴”劳动的奴隶小头目)、胥某(胥xu,意为领地内主管收税的小官吏,属于领主臣属)、黎某(黎是指住在农村的务农平民,是自由民,多为功勋士兵后代)、皂某、仆某(仆是主管打扫家务的)、台某……等等。

      这一大群奴、仆、隶拜见之后,赵武一个都没记住他们的相貌与名称,因为这些人都跪在地上,连脸都不敢抬。而赵武整个过程就像泥塑土偶一样,保持着端庄的态度坐在上位上,一言不发。

      接见完后,圉某重新返回屋子,低声报告:“车马已经齐备,请主上登车。”

      这次赵武坐的是广车,这是一种军中冲锋专用的战车。广车旁边卫护的是两辆軘(这个字现在已不存在,意思相当于“屯”,是专门用于防守的战车)车。三辆车的位置是广车突前,軘车一左一右,稍稍落后于广车。三战车每车后有七十名持戈战士。

      这种战车与现代的战车不一样,它没有车轴,车轮是直接安装在车身的,整个车身的重量全部压在车轮上,所以春秋中,车轮断裂导致“猛将”意外丧身的事例比比皆是。赵武站在战车边,看着战车发呆,他记起了“战国策”上无数的记录……嗯,他似乎还想起,兵马俑里的战车似乎也很少有车轴。

      赵武的腿有点发软。

      程婴走上广车为赵武御戎(驾车),师偃、师修披甲持戈持弓为赵武的“车左”、“车右”。一名叫做“鲋”的家族私兵头目登上其余两辆战车为“舆尉(车马护卫)”……

      等所有的武士就位后,程婴高喊一声挥动马鞭,战车隆隆开动。

      赵武没防备,马车一开动的时候,他身子稍稍后仰,师修马上提醒:“主上,注意仪态,请端坐!”

      赵武赶紧正了正身子,一手扶着车上的横木,端坐在车中心,他偷眼瞥一瞥身后那浩大的阵容,偷偷吐了吐舌头。没想到紧接着听到的一句话令他大感羞愧,只听师偃望着车后感慨:“赵氏衰落了,宗主冠礼,竟然只出动了三辆战车,我以为我们至少能凑足一百辆。”

      一百辆,那该有七千五百人,这规模又该多么庞大。

      听了这句话,赵武不禁为自己刚才的小家子气感到惭愧,他正了正身子,心中琢磨:“冠礼耶,这是春秋时代的大礼,不知道今晚的宴席上会有什么美食,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美女任我品尝,好期待!”

      今晚没有宴席。

      战车开进赵城的时候,赵城的百姓聚集在街道两旁,看着他们的领主缓缓入城,沿途,马车经过的时候,所有的领民都跪倒在地上叩首,赵武从没有享受过如此的尊崇,他心中有点沾沾自喜,但师修、师偃不停的在左右提醒他保持端庄,他只好打消了冲百姓挥手,呼喊“同志们幸苦了”的口号。

      第八章 山寨“赵武”的初次路演

      赵武坐上城主的位置——也是家主的位置,程婴一摆手,几名女姬走入屋内,手里捧着晋国的公卿服装,这时,程婴躬身告退,没等赵武反应过来,座位底下已经见不到男人了。

      几名女姬跪坐在赵武脚下,赵武愣了半天神,才想起来是怎么回事,虽然秀色可餐,但:“(程)婴,这就完了?我肚子还饿着呢?”

      女姬们在偷笑,摆出任君采摘的媚态,却无人回答赵武的问题。

      饿着肚子干那事,有点惨!没兴致。

      赵武返身,放下身调,含着怪大叔的微笑询问女姬:“我的晚饭呢?应该有个宴会吧……没有宴会,总不成——连晚饭都没有吧?”

      女姬跪地汇报:“家主明日要朝见国君,今晚要绝食、沐浴,诚心占卜……”

      赵武火了,他嗖的站起来,大喊:“惨无人道!本来这地方一天就吃两顿饭,让人成天老饿得慌,现在还不让吃晚饭……哪有这么折磨人的!奶奶个熊,我不管,拿饭来,谁敢饿着我,我跟他翻脸。”

      女姬们咯咯笑着,一名女姬回答:“家主,今晚上不知有多少人窥视主的行止,等着寻找主的错失……这吃饭的事情,能忍则忍了吧?我赵氏终究是待罪之族,主不会想为一顿饭,丢了家主之位吧?”

      赵武看了看这名说话的女姬,用小指挑起对方的脸,怪大叔换上狼外婆的微笑,甜蜜蜜的问:“乖,如此聪明灵巧,叫什么名字?”

      那女姬笑盈盈的回答:“婢女舂巧,以后还望主以后多多垂怜。”

      赵武起身在原地转了个圈,自言自语:“我以后当然会垂怜你——咱现在是有房有地有车有兵马的大封建领主,目前单身一人,还没有生下接班人,换我们那的语言,俺现在是金牌钻石王老五……

      乖,拿金牌王老五换一顿肉包子,值不值?……什么,你不知道肉包子是什么?那馒头呢,几个馒头一碟咸菜也行……唉,绝望,我这个‘金牌钻石王老五’头衔,竟然换不回几个馒头,这什么世道!”

      赵武拼命解释半天,又是哄又是骗,几个女姬似乎听懂了赵武的话,她们虽然生起争宠之心,但还有点胆怯。

      舂巧左右瞧了一下,低声解释:“我或许能去厨房,倒是能偷出一些肉脯来,但万一被人察觉到奴婢偷盗,奴婢不免是个死,家法森严,恐怕家主那时拦也拦不住——赵氏执法,向来不变通的。奴姬万一死了,怎么算?”

      赵武眼珠转了转:“我不是要沐浴吗?你们去厨房提热汤,顺便偷几个馒头总行吧,随便藏在身上,带进来偷偷塞给我,这不一切OK!其实,我猜那些家臣也不一定会拦,我难道不是他们的家主,我饿着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谁那么不识趋……”

      赵武在这里诱骗女姬,屋门外、墙角边,师偃与师修蹲坐着【创建和谐家园】,师偃摇头叹息:“主上刚才使了好几种技巧啊,又是哄,又是诈,再加上恐吓,许诺……这种种智慧,用在一个馒头上,为一个馒头折腾,他难道不知道,奴仆私自去厨房偷东西,就是死罪。”

      师修摇摇头:“依我看来,这位公子哥养尊处优惯了,恐怕耐不得饥饿……也不知道他原先是哪国公子,如此娇生惯养,难怪彼国都亡国了——好了,不说了。明天他还要见公卿与国君,而我赵氏现在处于紧要关头,万一他因为饥饿出了岔子,也是赵氏的损失,我看,我们不妨悄悄帮他一把。”

      师偃想了一下,答:“程婴已经让我们带来的武士护在院子周围,我看可以让厨房的人离开,让女姬们去厨房烧水供主沐浴,这样,让她们偷窃起来方便。”

      师修摇头:“厨房里的食物都有记录,即使没有人在,记录也在。女姬们如果偷窃,事后定会被察觉……我看这样吧,你去厨房吩咐,将所有的食物都收藏起来,我去寻找几块肉脯,悄悄放入厨房,事后我俩再打扫一番,便不会有人知道私藏食物的事情了。”

      Ê¦ÙȵãÍ·£º¡°Èç´Ë£¬ÄãÎÒ·ÖÍ·ÐÐÊ£¡¡±

      师修走了几步,停住问:“你说,我俩如此费心,是不是为了馒头?”

      Ê¦ÙÈÑöÆðÁ³£º¡°Ö¨£¬ÎÒÁ©ÆñÊÇΪÁËÂøÍ·£¬ÎÒÁ©ÊÇΪÁËÕÔÊÏ£¡¡±

      师修点头明白:“原来我俩寻馒头,不是为馒头花心思,而是为赵氏;而那小子为馒头操劳,那是真的‘为馒头’!”

      院门口,程婴持剑盘坐在地上,他仰起脸来,痴迷的仰望着漫天的晚霞,嘴里自语:“这或许是我见到的最后一个夕阳,这世界,真让人恋恋不舍。”

      才发完感慨,师修闪身走出院子,程婴懒懒的冲师修点点头,随口问:“你出来了,院里还有谁守卫?”

      师修笑着回答:“其实,主上的身手也非常可观,至少你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我们只要在主上屋里放好武器……我以为,我们无需如此担心。”

      程婴懒洋洋的回答:“也对,今后该给他请一个剑术老师了,我看主上的剑术不成章法,像是不曾有师承,唯独仗着力大欺人而已。”

      师修连忙附和,又解释:“师偃还在院子里照料,我独自出去转转。”

      程婴仿佛看穿了师修的企图,他漫不经心的提醒:“那些【创建和谐家园】不见得个个可靠,再者,庄中的武士也不令人放心,而我们从山中带来的武士虽然可靠,但谁知道他们的嘴是否令人放心,也许,他们会无心中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嗯,你不妨去我屋里转转。”

      师修得到提醒,出了院落他直奔程婴的屋子,发现屋里已准备好了一个布袋,里面放满了食物。那布袋做成长条状,可以当腰带束在腰上。师修赶紧脱去外袍,将布袋捆在腰上,重新穿好外袍,走了几步路,发现并无破绽,这才反身走回赵武的院落。

      既然程婴提醒那些女姬并不十分可靠,师修决定亲自将这些食物送上,他瞅了个空子,趁女姬不在赵武屋内,悄悄闪进屋内,将腰带递给赵武,低声提醒:“主上,那些【创建和谐家园】多来自诸卿赠送,虽然也有些我们的家养【创建和谐家园】,但她们的嘴并不牢靠,请主上(吃的时候)务必小心。”

      赵武得到提醒,马上说:“既然这样……我光着身子洗澡,不喜欢女人在旁边看着,你在门外帮我拦住她们,等我洗好了,再请她们进来。”

      师修点头答应着,闪身堵在门边。等赵武在里面吃饱了,师修闪身进了屋内,仔细查看了地上,打扫干净所有的痕迹,这才放【创建和谐家园】进来服侍赵武更衣,他还站在赵武身边,板着脸掩饰:“主上沐浴的时候,不习惯有人伺候,今后赵氏家规就这么定了,凡主人洗澡时,奴仆不得靠近左右。”

      紧接着,师修又低声自语:“沐浴的时候,人都浑身【创建和谐家园】,最利于刺客行刺,看来,我们确实要加强守卫力量……”

      师修这么说,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确实是刺客最猖獗的时代,这是个最讲究个人拼杀技巧的年代,连国君都屡屡死在刺客剑下。春秋之后,刺客逐渐受到君王的围剿,他们渡海去了日本,成为后来的“忍者”。

      女姬们听了师修的话,都很惶恐,她们小心翼翼,唯恐触碰到了赵武的身体,从而引起误会,等赵武更衣完毕,她们又立刻惶恐的告退,多一刻都不愿停留,而当时,赵武吃饱喝足,正旗杆高竖,兴致勃勃……没人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赵武重新登上兵车,向晋国国都新田城赶去。

      从赵城往新田要走三天,路上,赵武只喝了一点点蜜水,半点食物都没有机会吃——这种绝食的习惯起源至晋文公,晋文公归国后,所有随同他流亡的功臣都得到了赏赐,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经人提醒,他才寻访到介子推,但介子推已经背着母亲进入绵山中。文公随后得到别人的建议,放火烧山,以逼介子推下山来,没想到介子推拒绝下山,抱着母亲在山中被烧死。

      事后文公很懊悔,他下令:从此以后,在他放火烧山那天,晋国禁止举火——这就是清明节“寒食”的来历。后来,他又将介子推抱的那棵树砍伐下来,做成木履,以示纪念,由此,“足下”便成了晋国最尊敬的称呼。

      由于晋国当时是强势文明,于是清明节、寒食、足下这些名词推广至全中华。

      自寒食节之后,晋国也便多了一个规矩,罪臣面见国君的时候,为表示崇敬,要沐浴、绝食,即使偶尔进食,也不能举火。

      按规矩,在路上赵武是可以吃食品的,只要寒食就行了。但程婴害怕有人抓住这点恶意挑刺,所以坚持赵武一点食物不吃。当然,他也假意没有察觉师修不停的给赵武塞一些点心、肉脯——即使这些食物都是由他本人预先预备好的。

      进入国都,赵武第一个见的是晋国第四顺位正卿、上军佐韩厥。路上程婴解释:“你祖父赵盾昔日抚养了韩厥,又一手提拔韩厥成为正卿,这次赵氏大难,仗义直言者唯有韩厥,你的这次冠礼也是韩上军佐一手安排的,所以我们先去见见他,看他怎么安排。”

      韩厥早就在等候赵武,一见他们这一行人抵达,他赶紧招呼:“你们不该先来见我,该去先见执政……这样吧,我让儿子‘起(韩起)’陪你们去,等你见过所有公卿,最后再来见我。”

      韩起应声跑出来,这是个三十多岁,接近四十岁的中年人,虽然是军人,他身材却不是雄壮的,反而是瘦长文静,但一张嘴,赵武就知道这厮不是个好鸟,他说:“哈,武已经长大了,长的如此俊美,该迷死妓馆的那些女娘了,怎么样,逛过几次妓馆?新田知名的【创建和谐家园】认识几个,回头我领你去转转,有这么俊美的少年在,那些女娘该不巴结死我。”

      韩厥对于儿子的口无遮拦似乎毫不在意,也许,这时代贵族的风尚就是如此,他含着笑,频频催促说:“快去快去,休得耽误了时辰。”

      赵武接着去见的是晋国第一正卿、中军将、晋国执政栾书。他似乎早就等着赵武来拜见,站在元帅府台阶上,一见到赵武下战车,他也走下台阶,迎着赵武赞赏:“美哉!昔吾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这话的意思是:真是个美少年啊!我曾经是你父亲庄主(赵朔)的老部下。你外表已经够漂亮了,但不知道才能如何,希望努力加强自己的才德啊!

      赵武的父亲赵朔谥号“庄”,故此被尊称为“赵庄子”,或者“庄主”。

      栾书当年曾参与剿杀赵族,但他和赵武父亲赵朔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他讨厌的是赵同和赵括,当时发难也是针对他们的。现在的栾书已经是国家的执政,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出,他对赵武的态度还是真诚和爱护的。

      赵武接下来见的是上军将,晋国第三正卿中行庚(荀庚),他的评价是:“美哉!惜也,吾老矣!”他在说:真是个美少年啊!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将来辉煌的那天了。

      中行氏出身荀氏。荀氏本出自“先氏”,因“先氏”祖先一支因功获得封地荀,故别立宗族为荀,后来晋国改“上中下三军”为“上中下三行”,荀氏一支担任过“中行军”主帅,便成为“中行氏”;而得到封地“知(也称智)”的荀氏一支,则别立宗姓为“知氏(智氏)”。

      随后,赵武马上见到了中行庚堂弟,智氏当家人、下军将、晋国第五顺位正卿荀罃(ying,罃这个字现代写为罂,罃字则在字库中难见,今后便用的‘荀罂’代替)一见赵武,也赞赏说:“我家那英俊小子,要努力呀!作为赵衰、赵盾的后代,如果到老还只是个大夫,难道不是个耻辱吗?……如果你能学习祖父赵盾的忠诚、学习曾祖赵衰文才,这样事奉国君,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Ü÷ó¿·âµØÎªÖª£¨ÖÇ£©£¬¹Ê´Ë±ðÁ¢×Ú×åΪ¡°Öª£¨ÖÇ£©ÊÏ¡±£¬ËùÒÔÓÖ±»³ÆÎªÖªó¿£¨ÖÇ󿣩¡£ÖÇó¿³ÆÕÔÎäΪ¡°Îá¼Ò¿¡Ð¡×Ó¡±£¬ÊÇÒòΪÕÔÎ䯏¶¨µÄÕýÆÞÊÇÜ÷ó¿µÕ³¤Å®¡£

      知氏与中行氏是一家人,他们立场基本一致,都看好赵武未来的前途。

      随后是新军佐、晋国第八正卿士燮(xie,音协,意为调和、协调),他对赵武的评价是:“从今以后你要时时警戒自己啊。你长得如此英俊,简直帅呆了,那一定是深受上天的宠爱。明白的人受到上天宠爱,会更加谨慎;糊涂人受到宠爱,则是骄横无礼……古代的圣王是最痛恨骄傲自大的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