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星辰大远航》-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现在会场三百来号人精神状态看起来不错,但岳渊知道,那都是临时的,是被自己的讲话临时激出来的。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知道大众状态低迷的根本原因,然后解决它。

        而这个根本原因......岳渊从自己的感受与这些天对众人的反应去分析,他认为,是对未知的恐惧与彷徨。

        也就是太阳和半人马座三合星系统爆炸的原因。

        在这件事上,只要木卫四上层没有一个合理的定性,那么这种恐惧、彷徨、不安的情绪就一直会伴深埋于幸存者心中,一直阴魂不散的萦绕在木卫四基地社会中。

        因为未知,那么人们就会担心是否回到地面后依旧面临未知的威胁,甚至再来个木星爆炸,或者木卫四直接被摧毁等待各种迫害想象。

        想要团结奋进,积极求生,那必须把这种影响从民众心中剔除。

        可对于目前幸存的人类来说,压根不可能知道真正原因,毕竟总不可能有人跑去问外星人不是?

        所以,这就要求基地的领导层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了,不论是否真相,只要是经得起推敲,能驱散人们心中的恐惧就行。

        只有把思想建设搞好,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上下一心。

        岳渊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今天开会的第一件事他就是要让大会,给这个事件给出一个合理的、令幸存者们安心的解释。

        定性的话,其实岳渊以及说了,也是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那就是外星人做的,而这么定性的话必然会引起恐慌,所以这次会议必须要给出一个令人安心的解释。

        岳渊刚把想法说出来,会议室众人就响起了嘈杂的讨论声。

        过来几分钟,等讨论声渐渐变小,岳渊才开口道:“这件事属于天文事件,所以我认为,天文专业的专家最有发言权,下面就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作为天体物理学,甘德知道自己得说话了。

        “根据观测数据,首先我们可以肯定,这件事一定不是自然发生的。”甘德开口就给事件的性质下了定义,然后继续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有限的信息去分析这件事背后的逻辑,以及可能的真相。”

        “现在我们明确知道的信息有两点。一,是太阳发生与半人马座三合星系统发生了爆炸,而且从时间上看,后者先于前者。二,是...我们至今还活着。”

        甘德说的这俩条信息都是显而易见的,都是众所周知,没什么神秘之处。

        “从第一条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攻击者也就是未知文明掌握了某种摧毁恒星的手段,我们不懂是什么武器,但可以肯定,外星文明的科技实力超过了我们的认知。

        第二点,前后时间差很重要,从爆发的前后时间差,我们得出两个判断。第一:未知文明是先攻击的半人马座三合星系统,在攻击太阳系。第二:未知文明同时对两者进行攻击。”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我们猜测,这个未知文明应该将我们太阳作为攻击三合星系统手段的补充,很可能是为了某种战略意图而进行的补充打击。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凭借这个未知文明的科技,跑到太阳系来摧毁太阳的过程中不可能没发现我们,与我们现在还活着产生了矛盾,所以我认为可能性比较小,当然也不排除未知文明对我们视而不见的可能,就像我们走路不看蚂蚁一样。”

        甘德说到这,拿起面前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润了一下嗓子后,他继续说道:“如果是第二种可能的话,说明这个未知文明摧毁恒星时所在的位置是半人马三合星系统或者那个方向上,摧毁恒星的武器击中半人马三合星系统的同时,越过四点三光年的距离,在四年后命中了太阳系。这点跟符合我们的观测结果,与我们现在还活着的事实相符。”

        “因此我更倾向于第二点,不过这都是基于我们人类自身的思维以及有限的信息判断,外星人的存在形式与思维方式我们一概不知,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其他匪夷所思的可能。”甘德十分严谨的补充道。

        他的话又引起了一阵阵讨论。

        接着又有一些科学界精英提出了不少补充,还有社会科学的精英也参与了积极讨论。

        这部分精英以甘德博士的观点引申讨论,论述未知文明乃至其他宇宙文明的可能形态及关系。

        也有另辟蹊径的观点和看法,但颇有越扯越远的意味。

        看到这种情况,岳渊直接拍板道:“很好,其他诸如外星人思维方式之类的可能暂且不论,现阶段我们只能取第二种结论,甘博士你回头将这一结论的数据证据拟一下,然后以一个合理的脉络写成文章,宣传部门负责配合宣传,不论真相如何,我们现阶段需要这个结果。”

        未知文明没有发现人类,只是为了某种人类不知道的目的,将太阳系摧毁,现在幸存者暂时是安全的。

        岳渊需要把这样信号传递给民众,让他们不再将未知文明当成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未知文明发现了人类,并用摧毁太阳的方式消灭人类,但这样的可能需要解释为何半人马座三星系统也被摧毁,难不成那里也有生命?

        而且并不排除其他周围恒星也被摧毁的可能,毕竟现在幸存者没法观测外界情况。不过这得等到回到地面,重新建立起各类望远镜、发射各种探测器之后才能确定。

        故而不在本次会议的讨论范围。

        至于外星文明是善是恶,宇宙社会是什么形势,现在不是讨论的重点。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凝聚人心,齐心协力生存下去。

        大家都知道岳渊的意思,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下面,我来说一下基地目前各方面的大体情况。”第一件事确定后,岳渊便开始引出本次会议第二项议程。

      第十七章能源与物资

        “木卫四基地总共有八万八千八百三十六人,除了有少数原外籍人士,基本上都是华夏族裔,男女比例大概1:0.6。”

        木卫四基地本就是华夏的太空基地,大部分都是国人并不奇怪,但是男女比例确实严重不平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几大基地基本都是如此。

        岳渊继续说道:“因为反应及时,基地内的淀粉生产设备保全得不错,如果像往常一样生产淀粉的话,日产大约淀粉30吨。”

        “若是放在平常,因为有来自外界的部分蔬菜肉类补给,基本上能维持基地生活所需。可如今这部分都没了,蔬菜类只能依靠基地的栽培园供应,肉类更是彻底没有了......

        依靠基地库存的肉类,根据后勤部的数据,正常供应大概还能坚持两个月,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没有肉也不是马上就活不下去,最大的大问题是我们缺少能源。”

        由于是最远的基地,木卫四基地的各种设备确实比其他基地齐全,但也不至于在上面养猪养牛,所以肉类基本上都是从地球运来的。

        实验室倒是有不少小白鼠这种实验用动物,但即便能将小白鼠加工成肉制品吃掉,也可能不能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

        况且这东西可不能吃光,要不然幸存者可真是自断活路了。医学上的各种实验都要用到它,除非你想一上来就直接人体实验,这不现实。

        胚胎培育倒是一条路,木卫四基地也有这种设备和技术,但能源是个大问题。

        因为之前还在地面上的时候,还能用位于地面的核电站、以及各种太阳能帆发电供能,可现在这一切都没了。

        “除此之外,二氧化碳与水的储备也是个大问题。”岳渊顿了顿,看向各领域学者、博士、以及工程部、后勤部,“所以现在,我需要一个合理的方案,合理的分配方案,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以及...可能的解决能源短缺的办法。”

        是的,岳渊始终说的是能源。

        因为有了能源,木卫四基地基本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这对于人工合成淀技术,成熟工业化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让太空粮食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只要有能源,以及二氧化碳和相应的生物酶,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淀粉。

        原先各大基地都是如此,而基地内的种植园,则是用来种植瓜果蔬菜已经少许麦稻,基本上能保证人体所需纤维素及其他微量元素。

        只有肉类没法种,全靠地球母亲供应。

        而木卫四基地原本的二氧化碳和水,除了人体循环呼出的循环利用外,都是直接从木卫四上的冰层开采。

        现在没了这个来源,光靠基地人口循环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显然是不能满足工业生产淀粉需求的。

        “两个月够了,再有一个月,太阳爆发的余波就过去了,我们的工程器械都没有太大损失,一个月时间足够我们挖回地面。”一位博士说道。

        “回到地面之后呢?”另一个人问道。

        “当然是继续从木卫四冰层中开采,有什么问题么?”博士回答。

        那人叹了一口气:“现在木卫四表面是否还有冰层都难说啊!”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想到了那涌入的岩浆。

        是啊,猛烈能量冲击很有可能把冰层都气化然后全部吹走了,木卫四这种质量的星球可留不住大气。

        不过只要回到地面,有木卫四这么一大颗星球在,希望还是很大的。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能源,不管是现在居于地下,还是将来回到地面。

        “归根到底还是能源问题。”岳渊说道,“储能站虽然有存量,但最多能撑一个月。乐观的讲,一个月后我们就能挖回地面,只是我们不可能一回到地面就能瞬间建好发电站......”

        “我们不是有核裂变电池吗?”有人问道。

        “是的,我们有,但是它的功率太低了,基地内库存的核电池仅能满足弱电设备、或者小型用电设备需求,像大型起重机、挖掘机、铲车、锤机、桩机等重工业设备都没法用。”岳渊解释道。

        核电池,又称为原子能电池。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

        这种现象被称作塞贝克效应,也叫第一电热效应。

        核裂变电池不会像核电站那样产生大量核废料,被认定为无害的清洁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核电池技术在上个世末就已经成熟,它以寿命长,无需充电的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远端探测器上,一块核电池基本上可以用上几十甚至上百年。

        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功率太低了。想要它发更多的电,就得增加它的质量,太大的质量对各种设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毕竟总不能一辆运输车上装一块几吨甚至十几吨的电池吧。

        所以即便如今人类的脚步已经来到木星轨道建立基地,核裂变电池也没有被运用到大车辆上。

        当然了,因为成熟的技术解决了安全性问题,现在核裂变电池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一些小型设备上,比如手机、平板之类的已经不需要充电,甚至许多利用发光二极管原理照明的小型电器也用上了这类电池。

        所以木卫四基地现在的照明以及小型用电器基本不用担心没电问题。

        相应的,岳渊说的能源问题也不是这类问题,他说的是大型重工以及大型生活物资生产设备的用电问题。

        以前这些东西都是由木卫四地面上的核电站或者太阳能能板提电能,现在因为大灾难的关系,一切都没了,所以才造成了能源短缺问题。

        这时候一位专家站起来发表意见道:“能源问题,我认为可以考虑小型辐射发电多位并联形式,我们库存的核燃料足够我们支撑到电站建成。”

        这话一出,便引发了众人深思。

        基本原理还是与核电池差不多,但这似乎是目前木卫四基地最可行办法了。

        原本建设在木卫四表面的核电站已经被摧毁,而基地内由于散热以及安全、占地问题,又不能在基地内搞核电站,这个办法却是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了。

      第十八章蓄势待发

        如果基地里边有运输艇就好了,可以直接将运输艇的引擎拆了用来发电,奈何运输艇太大了,没法塞到基地下层来,故而在灾难中都被摧毁了。

        “这样,回头工程部拟一个方案,论证可行之后立即着手此事,强调一点,必须确保万分的安全。”岳渊见众人都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又没有其他更好办法,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这种时候可不能犹豫。

        强调安全,则是因为核这玩意真的很危险,稍有问题整个基地都得完犊子。

        一众人在会议上讨论了一个又一个议题,直接从上午八点开到晚上八点,才把目前当务之急给确定完毕。

        这不是浪费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计划没有方案就一股脑的冲上去搞,那才是浪费时间。

        虽然灾难来得突然,但木卫四基地并非一盘散沙。

        原先的领导班子也非尸位素餐,再加上岳渊在这非常时期的雷厉风行,将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至于整个基地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动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地出台了一项民生类的临时法令,食物与各类生活用品开始实施限制购买措施。

        是的,是限制购买。

        还算平稳的木卫四社会构架,使原先的货币系统暂时还没有崩溃,这个迷你小政府也理所当然其有效性。

        货币是电子货币。

        木卫四基地原本当然是没有权利发行货币的,但却有银行系统,在木卫四基地生活的人都会在这个分行有数据记录。

        所以主机虽然下线了,但这个系统却能担起这个暂时的重任。

        时间就这样在幸存者们的挣扎求生中慢慢过去。

        各种功能性设备在各部门相互配合下再次开机,淀粉、水果、蔬菜、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恢复了生产,其他科研设备则暂进入休眠。

        产能的快速恢复,让幸存者们看到了希望。

        幸存的人类渐渐在深埋地下的基地中恢复,太阳毁灭与同胞逝去的悲伤在宣传部的引导下,转化复仇的执念与活下去的动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2: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