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骑》-第5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Âí³ÇÖªËûËùÑÔ·ÇÐ飬ÔÚ¾©Ê¦æýç«È¦×ÓÀ·½¹«×ÓÏûÏ¢»¹ÊǺÜÁéͨµÄ£¬ÓÖÓмûʶ£¬µ±ÖªÐ»ÊΪÈËÈçºÎ¡£

      方世鸿发了一会愁,方哈哈笑道:“再不用做这恼人的首辅公子,哈哈,总是好事,再无【创建和谐家园】劾我行事不检点了。”

      Âí³ÇÌýµÄ²îµãÅç¾Æ£¬Ð¦ÂîµÀ£º¡°ÄãÕâæýç«£¬Äãµù¶¼¿ì¶ª¹ÙÁË£¬ÄãÈ´ÂúÄÔ×ÓÏë×ÅÍæÅ®ÈË¡£¡±

      任谁都知道方首辅的位子坐不长了,三两月内就该去职养老了。

      方世鸿端着酒杯放肆笑道:“人生苦短,做首辅有什么好的,成天里忙的昏天黑地,倒不如携三五佳人,泛舟湖上,累了便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做一场好梦。”

      马城笑的直捧腹:“简直混帐。”

      方世鸿脸皮自然是极厚的,干笑两声便糊弄过去,酒过三旬越发狂放了。

      马城也隐有几分醉意,沉吟着道:“方兄,你在京中可有相熟的大太监?”

      方世鸿错愕道:“自然是有的,马兄是想结交阉人?”

      马城笑道:“结交些阉人又如何。”

      方世鸿色变,委婉劝道:“此事不妥,阉党是成不了什么事的,结交阉党后患无穷,不妥。”

      马城笑着安抚道:“结交些阉人也未必就是阉党,我倒宁愿这辽东经略换个阉党来,总不至比那书呆子还差吧。”

      方世鸿无言以对,良久方颓然道:“这倒也是,不会比现在更糟了。”

      马城放下酒杯放肆道:“东林之害,尤胜阉人!”

      方世鸿吓了一跳苦笑道:“马兄这话若是传到东林诸公耳朵里,怕是要参你个言行无状,无君无父了。”

      马城轻笑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会传出去呢。”

      方世鸿闻言颇有些感动,知机道:“也罢,内城中也有几位大太监的外宅,我便替你送几份厚礼。”

      马城笑着递过去一万两山西票号的银票,方世鸿接过银票眼睛亮了起来。

      Õâæýç«¶Ô񿮱µ¹ÊǼ«ÔÚÐеģ¬Ð¦×ŵÀ£º¡°ÂíÐÖ¿ÉÔøÏë¹ý¿ªÒ»¼äƱºÅ£¬ÕâÆ±ºÅµÄÉúÒâ¿ÉÊÇÒ»±¾ÍòÀû£¬´«µÝÏûÏ¢Ò²·½±ãЩ¡£¡±

      马城大喜追问道:“方兄要做票号生意?”

      方世鸿尴尬道:“正是,愚兄能中个举人已是侥幸,进士及第是从未想过的,倒不如多赚些银子做个富家翁。”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造炮

      恋上你百~万\小!说0booka,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三章造炮

      马城好笑,这纨绔倒有自知之明,首辅之家,自幼良师无数,仍培养不出一个进士来,可见这中进士的难度了。突然想到此君身后便是浙商,心中一动再拿出三万两银子,参上一股,若是能和浙商搭上线,有百利而无一害,方世鸿大咧咧收了银票,首辅之家,自然不会贪墨区区三万两银子。

      这大明朝的首辅就没出过清官,做过首辅的个个都是巨富。

      两人彻夜长谈直至天色大亮,才各自回房歇息,意气相投仍有些依依不舍。

      两日后,方世鸿和魏朝结伴而行去山西,两路护卫加起来有三百余人,安全方面应不成问题。送走方世鸿,袁应泰许诺的造炮工匠也到了铁岭,在铁岭卫一处荒废的寨堡里就地造炮,同时也带来辽阳最新的消息。那门长炮身的隼炮被推了出来,作为样炮,长身管隼炮上配备的炮耳,瞄具,让造炮工匠也大开了一回眼界。

      马城兄弟商议了良久,最终咬牙决定造青铜炮,造价昂贵也是无法可想。青铜炮和铁炮相比虽更加笨重,却不易炸膛,考虑到新造大炮是作为固定炮台使用,性能更优良的青铜炮便是不二之选了。在造炮作坊里蹲了三天,马城终明白铸炮的难度之大,超乎想象,铁炮易炸膛且不能及远,青铜炮太过沉重造价又昂贵,两种炮都有无法弥补的致命缺点,炮模更是需要熟练工匠手工雕刻,一刻都急不来。

      好消息是这门西洋隼炮还算先进,这门长身管炮已经具备了加农炮的雏形,装填新式火药的这门样炮,射程居然超过了五里,发射炮弹重量也接近五斤,自身重量则超过了两千斤,发射一次需要三斤新式火药。

      造炮过程中,马城趁机将发射药颗粒化,定装化,也只能如此了,炮表射击还是个难以解决的难题。然则开原军中大部分炮手,已然学会使用铳规,总结出一套装药量与射程的大致数据,起码可以做到熟练调整炮身仰角,调整装药量,定点射击的准确率极其惊人,虽只是做到了精确的定点射击,已然让马城狂喜了。

      野战炮兵还只是一种奢望,用于守城威力却是极其惊人的,这便是一门西洋隼炮,和一个半调子现代炮兵结合的成果,五里之内,开原炮手拥有了精确定点炮击的能力,在这时代的辽东战场,毫无疑问是极其惊人的。以至马城突发奇想,后世宁锦防线是不是也掌握了这种大口径火炮精确打击能力。

      实情多半便是如此了,否则,宁锦炮手万万做不到在万军丛中炮毙敌酋。

      半月后,第一门青铜炮造了出来,耗掉了开原接近一般的铜料,如此大的损耗让马城嘴角直抽,只得将口径小一些的铜炮融掉,同时向蓟镇求援,倾家荡产也要造出一些仿制隼炮应急,融掉了大量青铜炮,一月之后才造出八门隼炮,安置在铁岭卫两侧的炮阵上,至此,马城方知养军之难,难于登天,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王朝的支持,想坐拥天下完全是痴人说梦。

      一月之间,辽东镇局势僵持住了,建虏不敢轻易攻打辽阳,也是被马城背后一刀捅怕了,说不得大军才至辽阳,马城便依样画葫芦再断一次后路,说不定连建州老寨都被一把火烧了,大金便只能迁都了。可建虏这一月间也没嫌着,正驱使明人奴隶将抚顺关拆了,所得石料重修抚顺城,还给抚顺换了个名字,新城。

      侦骑报告,建虏骑兵每日往返于老寨,抚顺之间,铁了心要将战线南移了。至此沈阳以北,开原以东的辽东千里沃野,人口,牲畜,土地都归了建虏,依据侦骑报告,建奴各部正在向漠北草原疯狂扩张,每日都有蒙古降人进出建州老寨。马城一概装做不知,有本事便来攻开原一线,倒要看看新归附的蒙古人,海西人,汉军愿不愿为新主拼命。

      此时,马城

      深秋,铁岭大小豪强终招架不住,往开原求见马提督。

      货币地租彻底催毁了开原,铁岭的小农经济,造成大批佃户涌进开原新城,做羊毛生意,做山货生意,甚至有人学蒙古人养起了牛羊,胆子大的青壮佃户加入商队,胆子小的则成群结队进山采参,总归是没人肯回去种地,到了交秋粮的时候只需要从家中拿出碎银子,铜钱抵租,便万事大吉了。

      豪强望族之家对着大堆散碎银子,铜钱欲哭无泪,还要四处购粮供养族人。更要命的是大量上好水田荒芜,长满了杂草,怕是用不着几年便要荒废了。马城心中其实也捏着把汗,眼下的开原是一种畸形的繁荣,繁荣之下,埋藏着田地荒芜,粮食短缺的巨大危机,山里的老参会越挖越少,去蒙古的商路也早晚会受到建虏的威胁。

      到山里的老参挖光了,蒙古人从旱灾中缓过劲了,这种畸形的繁荣也就该完蛋了。马城其实是在和大小豪强对赌。马城赌的是这些豪门望族熬不过这个秋天,倘若这些望族仍不肯就范,那便只能动刀子了,然而马城赌赢了,铁岭李氏先撑不住了,李氏族人也有精明的,自然早就对商路带来的丰厚利润垂涎三尺。

      最先就范的是铁岭李氏二房,李成材的四个儿孙辈,带着厚礼至开原提督府求见。马林一脚将四个李家二房子孙踢回铁岭,四人才终于找对了门路,厚礼求见团练总兵马城马大人,礼单包括鱼鳞甲二十副,强弓百张,黄金百两,现银千两,尚有美貌丫鬟十名,大包小包的礼物堆满了指挥使司库房。

      马城大喜,毫不掩饰对李氏二房的偏爱,便在指挥使司大排宴席,副营官以上将官尽数到齐。李氏二房四人受宠若惊,马城在席间当即封官,一个铁岭卫指挥佥事,两个千总,还有一个参将,其中真正有兵权的还是这个实职参将,麾下拥有一千人编制的两营骑兵。

      铁岭李氏世代为将,李氏二房也是如此,人人都是弓马娴熟的,二房四人大喜过望,就此抱紧了马氏父子的大腿,翻身压在了长房头上,两营吃皇粮的镇军兵马,便是提督大人许给二房的好处了,这好处是无法拒绝的天大诱惑。有了官身的二房子弟自不会客气,次日便手握提督衙门军令去长房逼宫,要分祖产。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献

      恋上你百~万\小!说0booka,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四章投献

      长房李成梁的孙子们无奈,只得服软,却只得了一个指挥同知的虚职。

      三五日间,铁岭李氏私兵编入了开原团练,挑选后新编了两营骑兵,两营步卒,就地在铁岭卫整训。此时李氏长房已是将星凋零,李成梁九个儿子死的死,埋的埋,被掌握兵权的二房翻身压住了。

      李氏服软,马城对余下大小豪强便不客气了,杀的杀,剿的剿,愿意归顺的便收在麾下做马前卒。整顿十余家大小豪强私兵,得四营骑兵,四营步卒,被马城一古脑塞给提督衙门,小四千人马让提督衙门直属兵马实力大增,至于如何去维持这八营兵马的人心,那是马提督该操心的事情。

      识趣的李氏二房欲投献田亩,铁了心要抱紧马氏父子大腿。

      马林倒是十分厚道,由提督衙门出钱折价购买,被铁岭李氏霸占的大量田产,农庄,共计折银十万两,李氏二房自是千恩万谢,烫手的田产总算交出去了,还得了十万两银子巨款,皆大欢喜,因马城前次劫了建奴在沈阳的缴获,提督衙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了,存银仍有五十万两之巨。

      从豪强望族手中收剿了大量田产,提督衙门又是一纸政令,将大小农庄外的栅栏推倒,从小农庄变成大农庄,最小的农庄占地也有千亩之多,并且公开买卖,价高者得。占地千亩的大农庄,自然不是平民百姓能奢求的,出钱买农庄的多数还是开原军中大小将领,这便是一场利益的再分配了。

      买下大农庄的将官们都上了心,在各处招募帮闲深耕田地,补种冬麦,大量田亩虽然补种了冬麦,佃户们的心却已经野了,大多不肯回去再做佃户。强行将小农经济转变成大农场经济,马城也不知后果会如何,却深知三五年内,他必须要向蒙古扩张了,一旦失去了蒙古这条商路,开原的畸形繁荣不过是镜花水月。

      麾下团练子弟兵家中父老,多是在开原商团中参了股的,商路完了这支子弟兵也便人心涣散了。

      深秋,容不得马城多做准备,建虏大军犯境。

      铁岭卫东,南两个方向大军压境,前线烽火台纷纷示警,几处来不及撤走的村落也燃起冲天大火。建奴显然是受了【创建和谐家园】,所过之处杀的鸡犬不留,杀完了人便一把火烧光,将马城在建州的做法学了个十成十,可见建奴已经将开原军民恨的入骨了,以建奴一贯的脾性,破城之后必然会屠城泄愤。

      马城脸色阴冷,环顾铁岭卫内外尚未形成体系的防线,迟迟下不了求援的决心,反倒还要担心辽阳那位袁经略沉不住气,尽起辽阳大军来援,那便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了,只看建奴前锋兵马皆是蒙古叛军,其中还夹杂着汉军,其中只有少量真奴,便知努尔哈赤在铁岭外围,一定是布好了一个巨大的口袋,静静的等着辽阳援军。

      标准的围城打援,让马城心里大骂这开了挂的老贼,比老子还更象穿越人士。

      辽阳守军最明智的战法是坚守不出,学马城一般集中骑兵绕到东线,沿途一路烧光,杀光,抢光,遇到小股敌骑便歼灭之,遇到大队兵马转身便逃,考虑到辽阳骑兵超过万人的兵力,一定会让老贼寝食难安。如此开原,辽阳互为依托,建奴攻开原则辽阳兵马断其后路,反之也是如此。

      轻骑骚扰配合三光政策,一定会让老贼痛撤心扉。

      然而想到那位书呆子经略大人,马城便觉得脑仁疼,最怕这不知兵事的书呆子大举来援,将机动性极差的辽阳轻步兵暴露在建奴兵锋之下,想起以盾车,重步兵为前导,万箭齐发的建奴步射战法,马城便觉得心中发麻,然则马城也颇无奈,经略大人不会听他的,那老书呆子不但愚蠢还很自大。

      正沉吟时,前线堡城中突然一阵骚动。

      马城放眼望去还真吓了一跳,赫然看到远处大军重重护卫下一杆明黄色的龙旗,竟然是奴尔哈赤亲征了。

      马城冷笑:“欺马某不知兵么。”

      身侧沈良也附和道:“这龙旗不过是疑兵之计尔,八旗精兵何在?”

      马城稍一思索便从容答道:“八旗主力,仍在抚顺新城养精蓄锐。”

      沈良琢磨着主力这个新鲜的字眼,赞同道:“当是如此,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老贼当真是不世出的帅才。”

      左右丁文朝,马熠虽面色不悦,却无力反驳,数十万明军对上这老贼,确实是败多胜少被压的喘不过气来。马城想到的却是另一件事,建虏八旗精锐死在开原军手中的,怎也超过三千了,杂兵,汉军死的就更多了,迫使老贼不得不重用蒙古人,海西女真人,汉军,历史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偏差,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粗略估算,八旗主力的人数大致在三万到四万之间,不会再多了。

      说话间,建奴前锋开始在五里外扎营,筑堡,摆出一副长期作战的架势,马城冷笑,这铁岭卫城以长城城墙为依托,山险,坡陡,从上到下又是仰攻,倒要看看这些杂兵肯填进多少条性命,此时铁岭卫守军已超过一万五千,将依山而建的大小堡寨,城墙都填满了,各堡寨中更是堆满了滚石,擂木,强攻便是一场消耗战。况且马城手中还有六营长弓手作为机动兵力,居高临下一通乱射,一只苍蝇也飞不上来。

      汉军,蒙古兵忙着筑堡,铁岭守军自不能等闲视之。

      铁岭卫城上原本有八门守城将军炮,都是铁铸,采用新式火药最远射程勉强能够到那些土堡。八门铁炮在两侧山上纷纷被抬了起来,以四十五度角发射,一通忙乱后硕大的炮弹便歪歪斜斜飞到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重重的砸在地上。不出预料八门铁炮都打偏了,却将正在筑堡的汉军吓了一跳,慌忙后退,一直退到十里外才重新扎营。

      建奴以杂兵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马城一时也无法可想。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第一百三十五章 炮灰

      恋上你百~万\小!说0booka,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五章炮灰

      这便是被动防御的恶果了,建奴不来攻,守军便只能干耗着,深秋的烈日又很毒辣,免不了会有人中暑减员,好在山上并不缺水,山上有几条清泉,峡谷中还有一条小河,午后又下了一场暴雨,暴雨过后暑气稍解,却仍是热的象个大蒸笼。山下汉军,蒙古人也好不到哪里去,都脱了军服坐在地上大喘气。

      对峙到夜里气温又突然降低,秋风萧瑟冷的人瑟瑟发抖。

      早晚日夜温差极大,可以达到十几度,这便是辽东典型的深秋天气了。

      翌日,清晨。

      建奴前军终发起了攻势,仍是汉军杂兵打头阵,前排汉军人人举着大盾,手持短刀,短斧标准的攻山配备,两三千汉军身后,则是手持大弓的蒙古弓手,人数约有三千,超过五千攻山士卒漫山遍野,踩着烂泥,碎石尽力攀爬,仍是八门铁炮最先开火,歪歪斜斜的炮弹砸在地上,沿着山坡蹦蹦跳跳滚了下去。

      三四个倒霉的汉军被炮弹砸中,连手中大盾都被砸的四分五裂,躲在盾后的人自然是活不成了。

      一轮炮后,攻山汉军再次努力攀爬,山上大炮则需要重新装填,马城和一众将官早习惯了大炮无力的射速,还是没有炮耳,没有照门的旧式将军炮,对付攻山的散兵就象大炮打蚊子,十分无力。第二轮炮便精准了许多,八门大炮有一半炮弹落在攻山队伍里,收割了二三十条性命。

      山下汉军显是有些错愕,想不到山上的炮可以打的如此之准。

      马城终露出笑意,铳规,这玩意真的是炮战利器,划时代的一大发明,开创了大炮精确打击的先河。马熠有些按捺不住,想推出那八门新式隼炮开上几炮,被马城笑着阻止了,这等杀器可不能轻易暴露。攻山汉军千辛万苦,终于接近了半山腰上一处土堡,却没料到突然有大段的圆木被守军推了出来,水桶粗的圆木蹦蹦跳跳,刚下过雨,沾了水的圆木更加沉重,将漫山遍野的汉军砸的连滚带爬,逃命去了。

      后面的蒙古弓手也成群结队,大呼小叫跑的比兔子还快。

      欢呼声中,建虏首次攻山草草了事,只在山坡上留下了两三百具汉军尸体,多是被擂木砸的不成人形了。入夜,马城终是写了一封密信,以提督衙门的名义送去辽阳,为此不得不动用了三只宝贵的信鸽,信中明言铁岭无忧,请经略大人小心提防,坚壁清野,不要中了奴酋奸计。

      第二日,汉军,蒙古军倒是真的发起了狂攻。

      一队队的汉军,蒙古军在少量八旗兵的督战下,舍命狂攻,守军土堡中石块,圆木很快用完,便躲在土墙后与敌兵对射,便打便退,战至中午,前沿十几座土堡接连被攻破,五六百开原士卒只回来一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注定是一场消耗战,当然仰攻的一方伤亡惨重的多,起码超过汉军千具尸体躺满了山坡。

      丁文朝手按刀柄,忍不住一口唾沫啐过去:“乱臣贼子。”

      马城冷笑,奴才可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供建虏驱策的汉军炮灰,也不知要死多少茬,也不知道几人能活到安享富贵那天。轻一摆手,两营长弓手空群而出,在两军阵前居高临下组成两个密集的长弓阵,仗着超远的射程一通乱射,将躲在土堡中的汉军,蒙古军射的抱头鼠蹿,十轮箭后,连督战的八旗兵也招架不住,被溃兵裹胁着逃下山去了,大批民壮抬着圆木,大块的滚石重新占领了十多个土堡。

      几日之内,拉锯战反复进行了三次,伤亡惨重的汉军终于筋疲力尽了。蒙古人则贯彻了好逸恶劳的本性,早退到十里外的大营里去了,总数大致两万的汉军,在阵前仍下了超过三千具尸体,几日前死掉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让马城不得不趁夜派出民壮,将这些尸体处理掉。

      攻势停歇,那杆黄龙大旗却仍旧纹丝不动。

      过了几日又下了一场雨,天气转凉,汉军炮队才姗姗来迟,却又不敢靠的太近,只敢在七八里外掘土架炮。马城失笑,难为这些汉军了,从抚顺新城到铁岭卫,中间隔着一条浑河,还有一条清河,也不知道这些重达两三千斤的攻城炮是如何运来的。汉军架好大炮便胡乱轰了起来,炮弹乱飞,在七八里外开炮当然打不中任何东西。

      又过了两日,十里外敌营突然爆出震天的欢呼吼叫声,欢呼声长久不散,让铁岭守军纷纷从寨堡里站直身体,错愕的看着十里外疯狂的敌营,建虏好似疯了一般,隔了十里仍能听到阵阵野兽般的嚎叫声。

      马城色变,半个时辰后,那杆黄龙大旗突然动了,建奴前军,中军缓缓压上,直至五六里外守军大炮的射程之外。马城狂喜,一个眼色,同样狂喜的马熠偷偷溜走,将那八门新式隼炮装药,反复调试,炮口几乎倾斜成四十五度,瞄准了那杆停在六里开外的黄龙大旗。

      两军阵前,建奴前军,中军突然让开一条通道,山上守军眼睁睁看着一队数百人的骑兵,拖着一串五花大绑的明军将领,拖至山脚下只有一两里远的地方,翻身下马,那一串明将被绳子串在一起,人数足有近百之多。山上守军顿时一片哗然,喧哗起来,马城大怒,后阵军法队蜂拥而出,将几名大声喧哗的士卒拖出去,刀光一闪人头落地。喧哗议论声被压了下去,各营营官,各队队官也恼羞成怒,连鞘战刀劈头盖脸一通乱砸。

      也怪不得士卒喧哗,近百员大小明军将领被绳子穿成一串,委实太惊人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17: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