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9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常遇春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毕竟色目人在当时还是跟蒙古人走的近,元朝统治者也把他们划分为社会的第二阶层。

      而北方先被征服的【创建和谐家园】划分为社会的第三阶层,南方后被征服的【创建和谐家园】则被称之为“南人”,将其划分为社会的第四阶层。

      总之,色目人比起【创建和谐家园】来说,在元朝还是有政治上的优势的。因此,他们要真心跟着我们一起反对蒙古人的机率也是不大的。

      所以,我们要收编的对象是真心诚意跟着我们的,而不是暂时受形势所迫,当“墙头草”的那种。

      如果常遇春问采取的是另一种问法,说不定最后就有好多本来是持观望态度的“墙头草”,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被我们当成了愿意投降我们帮着打蒙古人的这一类了。

      这样,虽然我们今天收编的人可能会多几个,但会增加以后被临阵背叛的风险。

      过了好久,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还是个“牌子头”。

      常遇春见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道:“好!这位兄弟,你过来。”

      这“牌子头”就来到了常遇春面前。

      常遇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回答道:“我叫艾尔肯·库尔班,你们可以叫我艾尔肯。”

      常遇春道:“好,艾尔肯,你为什么愿意跟着我们打蒙古人,你好好说说。”

      那艾尔肯道:“我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我的亲人都被蒙古人杀光了,所以我愿意跟着你们打蒙古人。”

      常遇春大叫一声“好”,接着问道:“还有没有人愿意跟艾尔肯一样,跟着我们的?”

      好久,才又站起来一个,是一个普通士兵。

      最终,十个色目人,就这两个投降了我们,其余八个人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跟着我们。

      当然,这也不能强求。我告诫这八人,一定要记住今天的诺言,如若以后再跟着蒙古人,被我们抓到,绝不会有好下场。

      这八个色目人,都是点着头,满脸诚意地表示不在跟着蒙古人与【创建和谐家园】作对。

      为了防止他们逃回定远县城,导致我们利用阿古达木赚开定远县城门的计划流产。

      我对他们说道:“你们下去以后,我们先作好登记,三天以后,我们就放你们回家。”

      接着,常遇春又对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兄弟说道:

      “我相信你们都跟我们一样。

      虽然你们以前吃的是蒙古人的饭,但我想,你们在那边应该过得并不舒坦。平常在军营,你们肯定会受到蒙古人的欺压。

      今天,我们给你们机会,愿意留下来跟着我们干的,我们欢迎。不愿意跟着我们干的,我们绝不勉强。

      但有一样,放你们回去之前,你们也得跟那些色目人兄弟一样,做好保证,并给你们登记。

      他日,你们不继续跟着蒙古人就好。

      如若再被我们发现你们继续跟蒙古人不清不楚,那对不起,我们不光要杀了你,你的全家我们都会送去跟你团聚。

      为什么要这样?

      很简单,因为你们如果再次背叛,那就是汉奸,汉奸的家人都好不到哪里去。

      下面,愿意跟着我们锥子山的【创建和谐家园】兄弟,给我站起来。”

      这话一出,哗啦啦,站起了一大片。

      四个“牌子头”全部站起来了,三十七个普通士兵,站起来了三十五个,只有两个没站起来。

      对于这两个人,我比较感兴趣。

      我来到其中一人身边,问道:“这位兄弟,蒙古人占我江山,视我【创建和谐家园】为奴隶,你为什么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反抗蒙古人的残暴统治啊?”

      那人答道:“我也是没办法。我父母妻儿都在那定远城中,一旦城里知道我投降了,我父母妻儿都得丧命。”

      我接着问道:“你不愿意跟着我们干,你不怕我杀了你吗?”

      那人答道:“如果我一个人死,能换来我全家的平安,我愿意死。”

      我接着问另一个人,那人也是同样担心这个问题,才没有站起来的。

      我亲自给这两人松了绑,说道:

      “好,我敬重你们是条汉子。

      我现在就给你们松绑,但现在还不能放你们走。

      同样,也是三天之后,你们可以走。这三天之内,你们必须在锥子山上呆着。”

      那两人连忙点头答应,我看得出来,他们二人眼中充满了对我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我又问其他那些站起来答应跟着我们干的人,他们有没有亲人在定远城内。

      只有少数几个人表示有亲人在定远城内,但他们下定决心跟着我们干。这下,我也算放心了。

      当下的总体情况是,五十七个俘虏,六个蒙古人被斩首了。十个色目人,降了两个。四十一个【创建和谐家园】,降了三十九个。

      按照我的估计,如果这次能拿下定远县城,那两个没降的【创建和谐家园】兄弟,肯定得投奔我们。

      目前,我们总共收编了四十一个俘虏。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编组。

      我们本来还有七十余人,加上这四十一人,编十一个班绰绰有余。投降的人,肯定得分开编组,可不能把他们编成一个班。

      编组完毕之后,我和常遇春召集各班班长开了个短会。大意是重新编组后,各班班长要迅速了解班内情况。缺少兵器装备的,找五头领去申报领取。

      我们还告诉大家,要迅速作好战斗准备。近期,肯定还有战斗发生。

      当然,我们不可能现在就告诉他们准备进攻定远县城的作战计划,这可是军事机密。

      休整两天之后,也就是我答应释放俘虏之日的前一天,我们天还没亮就起床,迅速开饭。每人带了两天干粮,全部换上元军的装束。用一辆马车拉着阿古达木,出动了七个班,由我和常遇春带队,直奔定远县城而来。

      山上留守了四个班,由杜黑子统一指挥。我让他一天后,释放那十个俘虏。

      临近午时的时分,我们就到了小鳌山。

      出了小鳌山,前面就是一马平川了,行军速度肯定会更加快速,日落之前赶到定远县城肯定是没有问题。

      常遇春吩咐所有人员下马休息,吃了干粮,休息一阵再出发。

      众兵士听得主将发话,当然是乐得休息,毕竟行了几个时辰的军了,都有些乏了。

      路边不远处有块大石头,常遇春指了指那块石头对我道:“三弟,那块石头不错,咱去那大石头上吃干粮去。”

      我一看这主意不错,坐在那大石头上,比这些兵士都得高出一大截。

      俗话说的是“站得高,看得远。”咱们“坐得高,也能看得远嘛!”

      我和常二哥将马匹交给小喽啰看管,提着干粮、带着兵器,一前一后就上了这块大石头。

      常遇春“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之后,一边看着周围的风景,一边嚼着干粮。

      我也有些饿了,也大口吃了起来。

      常遇春忽然冒出了一句:“三弟,如果咱这次顺利拿下了定远县,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我没料到常二哥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拿眼瞧他,见他正紧盯着我,似乎是十分迫切地等待着我的回答。

      此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常二哥让我陪他来这块大石头上是有深意的。

      这块大石头不光是高,离路边休息的小喽啰们也较远,据我目测,至少也是一百多米开外。我和常遇春在这块大石头上谈话,那些小喽啰是无论如何也听不见的。

      见常遇春仍紧盯着我,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反问了一句:“二哥,你带我来这块大石头上,是不是有什么要紧话,想跟我说?”

      四目相对了许久,常遇春道:“三弟,你认为我们这点人马即使这次攻下了定远城,一旦有元军反扑,咱们顶得住吗?”

      我笑了笑道:“顶不住!”

      常遇春道:

      “我也是这么看的,即使咱们拿下定远城,临时再在城内招募一些兵士,也是没有办法跟正规的蒙古兵抗衡的。

      毕竟我们现在的实力太弱了。

      如果我攻下了定远城,在里面烧杀抢掠一番。遇上蒙古军来攻城,我们顶多也是带着些缴获来的战利品,继续回咱的锥子山当土匪。

      长此以住,师傅临终嘱托的反元大业,也是遥遥无期啊!”

      第一百三十章 石头上的谈话

      听闻此言,我知道常二哥心中肯定是有了什么打算。

      当初,常遇春与刘聚大哥就在锥子山的发展方向上产生过分歧。常遇春主张带着人去投奔其他实力较强的反元势力,而刘聚则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当时还是我打的圆场,我说他们师傅张老英雄的仇一天未报,阿古达木一天未死,他们就不能去投靠到别人门下。

      可眼下,阿古达木已被生擒,手筋脚筋皆被挑断。只等着帮我们赚开定远城的城门,发挥这最后的“余热”之后,我们就送他去见阎王,用他的脑袋祭奠张老英雄。

      也就是说,我们再没有理由阻止常遇春去投靠别人了。既然如此,不妨听听我这位结拜二哥有什么打算。

      于是,我问道:

      “二哥,我知道你的心志。

      当初你也是主张要带着锥子山的这帮弟兄出去闯天下的,是不是你已经有了什么计划?

      如果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

      常遇春喝了口水,抹了抹嘴角道:

      “不错,当初我就主张出去闯一闯。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假如我们这次顺利地拿下了定远城,我们不妨投奔郭子兴吧!

      郭子兴这人我们也跟他打过交道,他盘踞在濠州多年,目前正和元军在居巢一带打得不可开交。

      如果我们拿下定远,然后投奔他,又是送人,又是送地盘,他肯定乐意!”

      听了常二哥这个想法,我不禁有些担心。

      郭子兴活不过几年了,我事儿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呀!他死之后,他的大部分人马都被朱元璋给收编了。

      也正是有了郭子兴的这套老班底,才帮助朱元璋逐渐发展壮大,在无数反元义军的大小头目中脱颖而出,最终问鼎中原。

      朱元璋只是郭子兴的女婿,郭子兴可是有儿子的。

      正常情况下,郭子兴死了,他的家业肯定得有他的儿子继承,不可能让朱元璋来继承。

      因此,朱元璋在郭子兴死后,肯定会和郭子兴的儿子以及忠于郭子兴的各将领展开一番明争暗斗。

      如果常遇春在现在这个时候投奔郭子兴,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将来那场政治斗争。

      以常二哥的为人,他肯定是支持郭子兴的儿子继承郭子兴的衣钵。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是让常二哥走向了朱元璋的对立面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3 11: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