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常遇春从我们的右前方也是直追着几骑元兵直奔山谷而来。等到阿古达木和这几个元兵都进去了,常遇春带人把谷口一封,完事。
但这张思淑也是有点犟脾气,偏偏还在阿古达木后面紧追不舍。没办法,我们只好紧紧地跟着。
终于,阿古达木进了谷口,但张思淑并没有停下马,还在催马向前。
我一看,这情况不妙,张思淑如果想一个人去封那谷口,或者从谷口进去,那是很容易遭暗算的。
张思淑离谷口只有约五十米了,虽然速度放慢了,但还是没停下来。
我们六个可不敢放慢速度,还是紧追而来。还好,张思淑这一放慢速度,我们很快就要追上她了,也就一百多米了。
我在后面边追边喊:“三当家的,快回来!”
但张思淑并没理会,我正准备继续喊。突然,张思淑【创建和谐家园】了。
我一看,坏了,肯定是阿古达木躲在谷口放了暗箭。立即带着他们几个也是躬着身子,几乎是贴在马背上向张思淑【创建和谐家园】的地方狂奔而去。因为我们得防着阿古达木朝我们射击。
果然,我猜得一点儿没错,就是阿古达木躲在谷口处放的箭。
他见张思淑【创建和谐家园】了,正准备催马出来,去补张思淑一刀的,但看见我们一下子来了六骑,而且常遇春的大队人马已经离谷口只有三、四百米了。立即又掉转了马头,向山谷中奔去。
很快,我们来到了张思淑身边,她左肩中了一箭,看位置,不在致命处,问题不大。
估计刚才是摔了一下,有点摔懵了,这会儿才起身坐在地上。
我们赶紧下马,去扶她。不知道她刚才摔得这一下,怎么样,骨头有没有受伤,我暂时吩咐他们不要动她。
我看了下谷口,没有人,阿古达木应该是到里面去了。
又看了看右边,常遇春的大队人马不足二百米了,但前面还有三骑元兵在逃命。
我立即安排一人原地照顾张思淑,我带着另外四人排好阵形,去堵截那三骑元兵。
等我们手持兵器,做好堵截的架势,那三骑元兵已离我们不足百米了。
他们也是聪明人,一看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想逃是逃不掉了,索性勒停了马,高举着双手,看来是降了。
常遇春吩咐人把俘虏绑了,就带着人直奔谷口,由他在那里亲自坐镇,封住谷口。
同时,他又分派出人,在附近砍柴禾,准备在这边谷口也点上火,把那里面那帮元兵困死。
刚才常遇春这一阵痛快的砍杀,约杀死了一百余人,又俘虏了三十多个。这山谷之中,顶多也就四、五十人。
为了不分散常遇春的注意力,我并没有立即告诉他张思淑中箭的事,而是派了三个人将张思淑送回山上去。等这边的战斗结束了,再回去帮她治伤。
再说罗仁这边,他们是昨天约中午的时分在山谷北边的山上遇见的蓝玉。
昨天下午,他们就在外边谷口处砍伐了大量柴禾。然后,蓝玉才带着人从他们来时的路回山。
今天上午,罗仁他们就已在谷口准备就绪。
为了迅速地掌握敌情,他们往山上派出了几个人。隔几百米一个,以挥动兵器作为讯号,一旦发现敌人进了山谷,他们派出的几个就依次发出讯号。
也就是逃在最前面的元兵进入山谷中段时,在山顶上负责观察的人就发现了敌人的踪迹,迅速挥舞兵器发出讯号,离他最近的人依次发出讯号。
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
很快,罗仁就收到了敌人已进入山谷的讯息,迅速命人点起了火。
等那逃在最前面的元兵来到谷口处时,眼见着谷口燃烧着熊熊大火,不知如何是好。
最终,谷中的敌兵是越来越多,最前面的元兵一看谷口是出不去了,只能往回退;后面的人也不知前面是什么情况,一心只想着向前逃出这谷口。
加上山谷中本来就狭窄拥挤,前面的人想要往后退,后面的人还在想往前面挤,一时场面混乱不堪,那帮元兵是困在里面动弹不得。
直到阿古达木进了山谷,场面才得到控制,当他得知前面的谷口有大火封住了去路的时候,心想,这下完了。
但他好歹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骨子里流淌的是骁勇善战的血,他可不想这么快就认命。
前面有大火封住了谷口,肯定是出不去了。只能向后退,从靠近锥子山里面的谷口冲出山谷,然后逃上山谷旁边的山坡,从那山上逃回去。
他第一次在这山谷里遇袭,不就是从那山上逃出去的吗?
于是,阿古达木迅速安抚好谷中的这四、五十人,告诉他们,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返回去,冲出这谷口。然后从谷口两边的山上逃回去。
而且速度要快,一旦等锥子山的人把里面的谷口也架上柴禾点上火,他们就是插翅难飞了。
有了主将发话,这帮元兵立刻安静了下来。阿古达木带着他们很快到了里面的谷口。
果然如阿古达木所料,常遇春分派的砍柴禾的人刚回来了几个人,堆了几捆柴禾在谷口处,因为柴禾还较少,还没点火。
阿古达木命人扛起这几捆柴禾就往外冲。
这阿古达木也确实机智。这把柴禾扛起来,一是清除了他们冲出谷口的障碍物;另一方面,这柴禾扛起来,就相当于是个盾牌,我们的箭射过去,全部都射在了这几堆柴禾上。
常遇春见敌人用了这个办法,就命令停止射击,往后撤了三十米,让这帮人先出来。
等到他们出来一、二十人时,我们再冲击。
那样,我们是在谷口对他形成了半包围之势,他们凭着这几捆柴禾,是没办法防御我们多角度攻击的。
另外,等敌人出来一部分再进攻,就相当于军事上著名的“击其半渡”的理论。
敌人出来了一部分,后续的人肯定已是堵在了谷口,我们猛然发起冲击,出来的这部分人是想退都退不回去,因为谷口已被后面想出来的人给堵住了。
而谷中的人还没出谷,看见前面的人遭遇攻击,他们也帮不上忙。
阿古达木见我军稍稍后退了,他想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必须奋力一搏。于是,招呼着谷中的人迅速向外冲锋。
常遇春等敌人冲出了约二十人,一声令下,锥子山的人在他的带领下立刻发起了反冲锋。
阿古达木还在谷口没出来,冲出谷口的元兵本来经过刚才的大败就已成了惊弓之鸟,加上又是常遇春带头冲锋,很快,最外面一圈敌人就被消灭了。
扛着柴禾当挡箭牌的几个元兵倒下之后,后面的元兵失去了屏障,又见我军来势汹汹,立刻是招架不住了,赶紧往回撤吧。
可是这谷口处又被后面的人给堵住了。不少人就被我军的冲击部队砍去了脑袋,还有几个元兵直接是跪地求饶。
这一拨攻势,斩杀了二十多人,俘虏了几人。谷中的敌军已是损失了一半。也就是说,现在谷中的元军已不超过三十人了。
常遇春见敌军又向山谷中退去,也不去追。而是吩咐人把那几捆柴禾,搬到谷口处堵住。只等砍柴禾的人都回来了,柴禾充足了,就点火封谷。
再说这阿古达木,一见刚才这阵冲锋没起到作用,还损失了二十多人,现在手下就剩下不到三十个兵了。
看样子今天是再劫难逃了。一旦里面的谷口也点上了火,他们非得困死在里面不可。怎么办?
阿古达木的脑子飞快地转着,这时有的元兵提议:投降吧!
阿古达木当时肯定是不同意,他知道他跟锥子山这帮土匪的血海深仇,他要是投降,肯定是没活路。
于是,他坚决反对投降。并扬言,谁要再敢提“投降”二字,他就斩了谁。
这下,那帮元军被困在里面,不知如何是好。
再说常遇春这边,砍柴禾的人陆陆续续地都回来了,柴禾堆得跟个小山似的。
随着常遇春一声令下,里面的山谷口也点起了火。因为是刚砍伐的柴禾,还很湿,所以一烧起来烟很多。
加上风一吹,那烟顺着山谷直往里面灌。这下好了,够阿古达木他们受的。
阿古达木刚才射了张思淑一箭。之前,他也中了张思淑一箭。这会儿在山谷中,虽然有烟灌进来,但靠近地面的地方还好。
从中午开战到现在,他连口饭都没吃,现在也算得上是个难得的喘息之机。他解下铠甲,准备拔箭,然后吃点东西,再作打算。
因为中箭部位是左肩靠背后的位置,他自己还不好拔,于是让个元兵帮他拔。
可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人生就将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以前他是定远县不可一世的千户大人,很快他将成为别人的阶下囚。
那个准备给他拔箭的元兵与他身旁的另外几个元兵点头示意,那元兵握住了箭身,但并没有拔,反而有一种往里插的感觉。
阿古达木正准备责问,两把刀架在了他脖子上。他回头一看,是两个【创建和谐家园】元兵用刀架住了他的脖子。
而那手握箭身的元兵,对他吼道:
“千户大人,我们都是父母生养的。
都这种时候了,我们还在这里做无谓的抵抗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有投降,兄弟们才有一条生路。
你不能为了你自己,而放着我们这谷中二十多个兄弟的命不当回事儿,我们可不想给你当陪葬。
识时务的,跟着我们一起去投降。
如果你想当英雄,为元朝尽忠,我们也成全你,砍了你的脑袋,我们一样可以去投降。
你自己说吧,是一起出去投降,还是继续当你的大英雄?”
阿古达木怎么也没料到会祸起萧墙,竟然给自己人给反叛了。
其实,这种事情太常见不过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都有求生的欲望。
三国时期第一勇将吕布,最后在下邳城被曹操围困三个月之时,也是众叛亲离,被曹操活捉。
在这种艰难的时刻,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下属能够与自己同心同德,不生反叛之心。
阿古达木料到大势已去,双眼一闭,道了一声“罢了,随你们吧!”
那几个元兵,本想砍去他的脑袋。但转念一想,把这千户活捉了送给锥子山的人,他们的功劳似乎更大一些,活下去的希望也就更大一些。
既然有人带了头,那谷中剩下的二十多个元兵都跟着这几个人向里面的谷口而来,准备向常遇春他们投降。
待得到了谷口处,因为浓烟滚滚而至,他们只好大声叫唤道:“大王饶命,我们已活捉了千户阿古达木,你们快把火撤掉,我们出来投降……”
常遇春听到了山谷里面的求饶声,但并没有立即命人撤火,而是转头看我。
我知道他是在征求我的意见。
我想了想,接受投降也好。这里面肯定有不少人是【创建和谐家园】,给他们搞一搞思想教育,好多人还是可以为我所用的。
关键是听说活捉了阿古达木,我心里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
于是,我朝常遇春点了点头。常遇春命人撤了火,但命大家弓箭上弦,随时作好应对突【创建和谐家园】况的准备。
随着火堆的撤去,烟也渐渐散了,里面的人也都出来了。
除了最前面两个人用刀架着脱去铠甲的阿古达木,还有一个人手握着他背后的箭枝,其余的人手里都没有兵器,而是高举着双手。
但我们并不敢放松警惕,就怕敌人是诈降。
我当即大喊一声:“除了前面押解阿古达木的这三个人,其余的人都原地不动。”
这帮人这个时候肯定是听指挥的,都站在谷口处没动。那押着阿古达木的三个人则是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常遇春拿刀指着阿古达木,命那三个人将阿古达木押到他面前来。
直到他的刀尖触到了阿古达木的胸口,他才令那三人放下兵器,高举双手投降。
常遇春令人先将阿古达木绑了,然后才把其他投降的蒙古兵都绑了。
于是,我们就押着这些蒙古兵回山了。当然还得派两个人去山谷外边给罗仁送信,叫他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