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火点着以后,就是向上面多放湿柴。浓烟滚滚的,我们在谷口外面都觉得熏人,何况是他们在谷里面的人,这下可是够他们吃一壶的。
刚才的这一阵冲杀,蒙古兵是吃了大亏。而我们锥子山这边除了几个受了点轻伤的,几乎算得上是零伤亡的代价了。
这进了谷的约一百五十人一定要将他们困死在里面。
眼下最让我担心的是阿古达木他们。他们后面上去的有十来个人,加上先前的上山的四十人,如果都去进攻山谷口那端的兄弟,那边肯定是顶不住的。
因为那边谷口只有杜黑子带了三个班在把守。关键是对方有一个高手阿古达木,我们这边这次出战的人,除了刘聚能搞定他,其他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我找到刘聚说出了对此事的担心,刘聚也认为我分析得相当有道理。于是我们二人一合计,由刘聚带上四个班跟着阿古达木的【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追去,并把那四个俘虏带上在前面开路。
一旦他与那边的杜黑子会合了,那边谷口就安全了。不过这路上很可能与阿古达木相遇,但以刘聚的身手,加上有柳家老大他们四个在前面开路,问题也不是很大。
我带着剩下的六个班在原地驻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能放谷里的蒙古兵逃生,至于那山上的几十人如果冲了出去就算了。
只要把谷里的蒙古兵全消灭了,他们这次顶多也就逃回去五十人,这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
计议已定,刘聚就迅速带着四个班沿着刚才阿古达木逃上去的方向向山上摸去。
他们把那四个俘虏反绑着双手,背上每人绑着根火把,然后在每人腰里拴了根五六米长的绳子。后面有四个人分别拽着这四根绳子,防止这四人逃跑。
有这四个人在前面做挡箭牌,我们的安全系数就高多了。
直到快到了山顶上面的位置,两方面的人马才碰上面。
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
本来双方正面遭遇,应该是立即开战。但蒙古兵那边见前面被绑着的四个人都是他们自己这边的人,因此也都没敢放箭。
敌人不敢放箭,我们可就不用那么客气了。看见前面有蒙古兵,就是一阵箭雨射了过去,就这样那边又损失了五、六个人。
阿古达木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就命令手下的人放箭。但蒙古兵怕误伤了同伴,迟迟不敢放箭。
最后阿古达木恼火了,亲自搭起弓箭就射。好在我们的兵都躲在这四个俘虏后面,而且已经是排好了防御阵形,支起了盾牌的。
这们的人一个没被射着,反而是那四个俘虏被射死了两个,包括柳家老大柳文龙在内。
很快这二十多个蒙古兵就分成了两股阵营。
一部分跟着阿古达木一起向我们放箭,这样另外的两个俘虏也被射死了。我们这边也是不断放箭过去,双方互有伤亡。
另一部分蒙古兵约十来个人,见主将连自己的人都射,也不去管了,直往那黑暗的密林深处逃窜而去。
阿古达木一见自己这边是人心散了,支撑不住了。也顾不得下面的小兵了,自顾自地也是往密林深处钻去,跑路了。
刘聚惦记着杜黑子那边的安危,加上这黑灯瞎火的,真要去追阿古达木也是很难追得到,就带着所属的人马向那边谷口处摸去。
待得刘聚来到那边谷口处时,杜黑子正在与一帮蒙古兵交战。
原来那蒙古兵的轻装小分队分成两支,分别从山谷两边的山上摸上去。刚才与阿古达木会合的只是其中一支。
另外山谷那边的一支有二十人,听得山谷下面的叫喊声和山谷这边刚才刘聚与阿古达木的交战声,就知道后面山谷口已经被锥子山的人控制了。
索性他们也不管不顾了,就向另一个山谷口摸去,这下正好就和杜黑子带领的那三个班在谷口处遭遇上了。
本来杜黑子这边有三个班三十人,对方只有二十人。但杜黑子的人,一方面要注意谷口的情况,要随时往谷口的火中添柴禾;另一方面又要与这山下摸下来的二十人作战。
何况,杜黑子他们在火堆旁,虽然当时天已经开始变亮了,但还是成了我方在明敌在暗。因此一交手,我方就损失了近十个兄弟,眼瞅着杜黑子就要顶不住了。
杜黑子这里要是顶不住,敌人一旦控制里面的谷口,将火弄熄,将谷里的蒙古兵放出来,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毕竟谷里有一百五十人,而我们谷口原本只有三个班,现在差不多已经损失了一个班。山寨大门后还有两个班,但这也不是敌方一百多人的对手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聚带领的那四个班及时赶到了。
ËûÃÇÔ¶Ô¶µØ¾Í¿´¼û¶ÅºÚ×Ó¶¥²»×¡ÁË£¬¶øÇÒË«·½ÒѽøÈëÁËÈⲫ°×ÈÐÕ½£¬¹È¿ÚµÄÕóµØÒÑÊÇá§á§¿ÉΣ¡£
刘聚赶紧招呼手下的弟兄,排好战斗阵形,迅速冲入了原本双方交战的阵地。
刘聚可是带了四十人来的,虽然刚才在山上损失了几个兄弟,但还有三十多人。而且这次成了,我们在暗敌在明。敌方正与杜黑子的人交战正酣,那曾料到又有一股土匪兵杀到。
这下情势立刻急转直下。本来二十人的队伍,在刚才与杜黑子的交战中损失了四、五人,这刘聚的人马一冲击过来,立时就有近十人毙命。剩下的五、六个人一见敌不过了,迅速回头向山上逃窜。
刘聚可不想放过他们,招呼手下赶紧去追。很快又射死了三个,也就剩下两、三个人窜到密林深处不知所踪了。
刘聚派出一个班的人马继续从山上往我这边前进。一是看山上还有没有没被消灭掉的蒙古兵;另一方面,他也是让这个班的人过来给我报个信,告诉我这山上的敌人大部分已被消灭,只有少数人四散逃窜了。
我这边带着的六个班,除了添加柴禾,防止山谷内的敌人冲出来,基本没什么事可干。
山上被杀散的阿古达木一伙也没敢从我这里经过,估计他们是从这大山深处绕道逃回去了。
这两边山谷口的大火是约寅时的时候点燃的,等到刘聚与杜黑子汇合杀散那山上下来的蒙古兵轻装小分队的时候已是卯时时分了。大火已经整整烧了一个时辰,也就是说这帮蒙古兵已被我们熏了一个时辰了。
又过了约一个时辰,刘聚派来的那个班从山上过来了,他们把情况反馈给了我。于是我命令派一个班的人在谷口警戒,外加添加柴禾,其余的班轮流休息。
就这样一直耗到下午未时的光景,我让早上刘聚派过来送信的那个班原路返回,给刘聚送个信。申时正把火撤掉,两刻钟后,两边各派三个班的人马进谷收拾战场。
据我估计,这帮蒙古兵已经差不多了。从寅时至申时是六个时辰了,这里面的人烟熏火燎的,时值盛夏,再加上没饭吃没水喝,能撑到现在的那都快成神了。
至于为什么是申时正撤火。这一是我让这个班出发送信的时间是未时,这一个时辰肯定能到那边山谷口,确保把信送到。
二是当时正是夏日,申时正距天完全黑还有约近两个时辰,正好够我们打扫战场的。
申时正的时分,两边谷口都已将火撤掉了,但山谷里还是浓烟弥漫的。
又过了约两刻钟,浓烟还是没散完,但也差不多了。为了安全起见,我让人从这些死去的蒙古兵身上扒下衣服,撕成长布条子,在小溪中浸湿。这进谷打扫战场的兄弟每人口鼻上蒙上一块湿布。
由于山谷中烟还没完全散尽,能见度不高,所以搜寻战场的速度并不快。
直到酉时末的时分,进谷人员才回报,里面基本没留活口。有几个还有口气的,也是处于昏迷之中,估计活过来的可能性不大。
此时,我所带领的六个班还有三个班在谷口外驻守。我令两个班从刚才阿古达木上山这边上山,一个班从另一边上山,去山上打扫战场。把蒙古兵尸体都带到那边山谷口处,如果有锥子山兄弟的尸体就带回山上。
而山谷里的三个班,以谷口中心处为界,靠近外边谷口的,就将蒙古兵的尸体搬到外边谷口处;靠近里面谷口的,就让刘聚那边派出打扫战场的人将蒙古兵的尸体搬到里边谷口处。
军械装备收集整理好,今晚顺便带上山。这些尸体明天再派人来处理,无非就是挖个大坑就近掩埋。
与此同时,我还派一人骑马快速回山,令山上留守的人迅速准备宴席,今晚安排庆功宴。
当然,我特意交待这人入谷后,先给刘聚报告一声。好歹也得征求下一把手的意见嘛,虽然我知道他必定同意,但这些程序上的东西很重要,有些领导最在乎。
当晚回到山上时,已是戌时时分了。虽然大家都早已是饿得肚子咕咕叫,但一想到今天这场大胜仗,一想到马上又是好酒好肉的庆功宴,大家就是干劲十足,兴高采烈地回山。
当晚的庆功宴进行了很久,很多兄弟都喝醉了。自从三月初的那场大败开始,锥子山的兄弟好久没有象今天这样真正放开身心地开怀畅饮了。
第二天,我刚起床,罗仁就告诉我,一大早上大头领就派人来给他说,等我醒了之后,让他通知我立刻去大头领家里。
听他这么说,我还以为有什么重要事,还在责怪罗仁这小子为什么不早叫醒我,这耽误了大头领的事可就麻烦了。
我早饭都顾不得吃,洗了把脸就往刘聚那里跑。
刘聚见我来了,高兴地拉着我的手,一起去常遇春那里。这下,我还真以为又有什么事发生了。
等去了才知道,原来刘聚就是想给常遇春好好唠唠昨天这精彩的一场大胜仗。
我听他这么一说,连忙道:“你们先唠着,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呢?一起床,罗仁就说大头领找我,我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过来了。我先回去吃点东西再过来。”
听我这么说,常遇春连忙说:“你先别急,就在我这里吃,我让蓝玫给你准备点。”
刘聚也在旁边道:“就是,就是,就在这里吃。你这个大主角不在,我们兄弟两个讲得也没意思。你一边吃,我一边讲。”
听他们这么一说,我也只好坐下了。我忽然想到那些蒙古兵尸体不知今天有没有人安排处理,便问刘聚。
刘聚说,一大早上,他就安排杜黑子下山去带人处理了,这种事就不用【创建和谐家园】心了。
刘聚接着就开始绘声绘色地讲了这精彩一仗的经过。
期间,蓝氏给我端来了一大碗手擀面。我是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精光,吃完了当然得顺便夸下这嫂子的手艺,说得常遇春、蓝玫两口子是喜笑颜开的。
刘聚把昨天这事儿讲完之后,就问我这下一步,对于这锥子山的建设还有什么想法。
我一看,常遇春也是紧盯着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我还是缓缓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
我对刘聚、常遇春二人说道:
“经过昨天这一仗,我觉得我们锥子山兄弟的最大进步,就是我们敢于在平原开阔地带跟蒙古兵干了,以前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认为我的练兵计划,还得继续下去。将来有一天,我们的装备更加完备后,我还有些新的想法,会增加更多的新兵种协同作战。
眼下,蒙古兵不会在近期内打我们锥子山的主意了。下一步,我认为主要是两件工作。
一是继续练好兵,二是要更多地打击豪强大户,不断增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我说完以后,常遇春接过口说道:
“胡先生在练兵作战上,常常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真是佩服得紧。
这下一步要继续练兵那自然是不用说的,只是这事还得继续辛苦师兄跟胡先生了。等得再过几个月,我的身体恢复了,我也要跟你们一起好好练练。
这第二条打击豪强大户,我也是认为非常有必要。这是一个不断增强我们自己力量、而削弱敌人力量的好方法。”
刘聚听常遇春说完,也说道:“你们的看法我完全同意。还有一点就是这次让蓝玉他们在定远城监视蒙古兵的任务,还要不要继续下去?我估计这蒙古兵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到锥子山来了,我看把他们召回来也可以。”
刘聚说到这里,我打断了他,说道:
“这个不能撤。特别是那个李全,我认为他在那里设个点很有必要,他那里以后就作为我们锥子山到县城收集情报的联络处。
至于在县城执行监视任务的人,还可以多培养几个。但这个事情,我认为让蓝玉领头比较合适。毕竟这小子办事机灵,现在多给他压压担子,加以时日必定也会成为我们锥子山上的一号人物。”
常遇春听到这里,也同意我的意见,他也认为这设个点在城门附近很有必要。
刘聚听我们都这么说,他也没表示反对,便道:“那行,这个情报工作其实也很重要。我只是认为蒙古兵短期内不会来攻山,怕他们待在那里没什么用。既然你们都支持这件事,那就按你们说的办。这安插到定远城中打探情报的人,就由蓝玉他自己选。”
当天上午,这事儿就算这么说定了。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切都按着我们的计划继续进行。练兵的成效也在日益显现,还抢过几个大户。
每天上午的训练,我也参与其中。加上刘聚经常给我开个小锅小灶,这个把月来,我也算是学了几手三脚猫的功夫。
最令人高兴的是,常遇春可以下床了。虽然走路得要人搀扶,但能下床活动就是个好事,离完全痊愈又更进了一步。
七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山上来了两个人,是锥子山的弟兄回来了,只是这两个人我不认识而已。
因为这两个人就是上次跟张思淑入川的那两个小喽啰。
他们带回了消息,张思淑马上要回来了。他们是二月从四川出发的,张思淑打发他们先回来报信。
张思淑自己计划和唐勇五月份从四川顺江东下至峡州,然后在峡州等待。
按照原计划,是由常遇春接到信后,带人去峡州接张思淑。但眼下这个情况,让刘聚、常遇春却犯了难。
按照正常行进速度,从四川到峡州一个月就够了,也就是说张思淑在六月应该是到了峡州。
那两个送信的兵,本来也走得很顺利。但由于此时全国农民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因此他们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日。
特别是从安庆由水路改走陆路后,兜了好几个圈子。他们两人是四月底就到了安庆,但直到现在七月中旬了,才回到了锥子山。
刘聚和常遇春心里也是急啊!按时间来推算,师妹到峡州至少有一个月了。这师妹的脾气他们俩也是知道的,要是左等右等不见常遇春来,说不定她就自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