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水潭下面,肯定是由于地壳运动,地下水就从这里冒了出来,形成了水潭。然后又流到下面的盆地,形成了我们在下面看见的瀑布。”

      说到这里,罗仁的表情才不那么夸张了。但这上百年的黑石岭巨蛇传说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估计他还是有点怕。

      罗仁对我说道:“胡大哥,我们别管他这什么地下水不地下水了吧,我们快去别的地方看看。”

      我想也是,于是就带着他们沿着水潭边继续向东走。

      这水潭略成圆形,直径大概还不到十米。很快我们就走过了水潭,前面还是茂密的树林。

      我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又向前走了不到二十米,前面豁然开朗。并不是出现了一大片开阔地,而是前面走不了了,前面又是悬崖。跟我们刚才爬的这边一个样,至少也是百米高。

      我抓住树枝到崖边一看,外面还是绵延起伏的小山包。

      这时,罗仁和陈定邦也过来了,他们问道:“下一步怎么走?”

      我想了想,说:“我们沿着这崖边向西走,看看前面是不是都是这个样子,有没有能够下去的路。”

      他们两人也没意见,反正我说怎么走就怎么走。

      于是,我们继续沿着崖边向西走。

      一路上的情况都差不多,下面是陡峭的崖壁,根本就没有路。我们从最东面沿着弧线一直走到最西边,看到的情况差不多,这最西边就是我们进入盆地时走水路的那道山体裂缝。

      我们也只能走到这里了,看看日头,应该是午时的光景了,我们坐下来吃东西。

      这边的悬崖和盆地这边的差不多,要说要找区别的话,就是盆地这边的圆弧形规则一些,就象圆规画的一样。而外边的悬崖虽然总体是成圆弧形,但并不规则,有的突出很多,有的又凹进去一点。

      要说给人的感觉吧,就是外面的这一圈才象是山体,是自然形成的。而里面盆地那一圈,太规则了,好象是人工修葺的一般。

      吃完了东西,罗仁问道:“胡大哥,我们下一步又该怎么办?”

      我说道:“我们待会儿原路返回,到了水潭的位置,再从那边向西走,看看那边的情况和这边有什么不一样。”

      陈定邦道:“那好,我们走。”

      于是,我们又上路了,这次还是我打头。原路返回的速度很快,也就半个辰多一点的样子,我们就到了水潭处。

      我们简单地作了下休息,就又开始上路。

      那边的情况和这边也差不多,也都全是悬崖,一直走到最西边这个山体裂缝处,都没看到有下山的路。

      现在可以确定,这山顶悬崖就好比是这盆地外围的栅栏,比这盆地高出一截,把这盆地包围着。看到也没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我们就准备再次原路返回,从那个水潭边下山了。

      很快我们回到了水潭边,向着西边的盆地看去,盆地的风光尽收眼底。

      整个盆地的植被还是很茂密的,只是没有什么大树。盆地的四周是小溪环绕,盆地的中央是一个突起的大黑石头。

      我突然有种感觉,那个大黑石头似乎很大,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大的部分是埋在盆地下的泥土里。

      这时,罗仁在旁边来了句,“这个盆地就象是个大圆石头砸出来的,不然怎么这么圆呢。”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个激灵,“大圆石头砸出来的?”

      这有道理呀!

      他们可能不知道现代的天。我当时设想,这山在古时候是不是就是一座四面都是悬崖略成圆形的普通山。

      突然有一天,太空中来了一颗大陨石砸向了这座山的山顶,刚好就把这山顶给砸得陷了下去,成了个盆地。而山体的外围还是悬崖,并没有受到破坏。

      那盆地中央的大黑石头就是这颗大陨石砸进地面而露出在外的部分。这最东边的瀑布和最西边的山体裂缝有可能是当时就形成了,也有可能是后来的山体运动形成的。

      而且这盆地中央的大黑石头还有磁性,就更加能让人肯定,那就是一颗太空陨石。

      我正想得出神,罗仁和陈定邦就打断了我,“胡先生,你在想什么呢,我们都叫了你好几遍,你都没听见。”

      这时,我才回过神来,刚才我思考问题也太专注了。

      为了确定我刚才的推论,我问罗仁和陈定邦:“你们说这盆地象是个大圆石头砸出来的,你们觉得会不会有可能就是那盆地中央的那个大石头砸出来的呢?”

      罗仁和陈定邦听到我这么说,都是一愣。

      还是罗仁先开口了:“胡大哥,我就是随口一说,你可千万别当真啊。这盆地要是那大石头砸出来的,那是谁砸的,谁有这么大的力气能搬得动那么大的石头?”

      陈定邦在一旁听了也说:“对对,怎么可能是石头砸出来的嘛,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听说过天上会掉石头下来。”

      我想,我要是跟他们讲天知识,讲地壳运动,他们肯定听不懂。

      我不如跟他们瞎掰几句话,反正这事最终是与我是怎么穿越的有关。但我是穿越的这事也不能跟他们讲,我要说我是多少年以后来的,他们肯定也不相信。

      于是,我跟他们说:“愚公移山的故事你们听说过没有?”

      二人都是一头雾水。没办法,古人不可能象我们现在一样还有九年义务教育。那时候的人要读书都得家里有钱,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从小就放牛,哪有时间和资本去读书啊。

      于是,我就将愚公移山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了。

      他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这事是真的吗?真的有神仙帮着背山吗?”

      我笑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听到我说书上是这么写的,二人互相看看,又都盯向了我。

      看样子,他们似乎就相信了,毕竟在他们心中,书是一个神圣的东西。

      第五十七章 原来是虫洞

      见他们两个有些相信我的话了,我接着说道:“这有可能就是某个神仙从这个山上路过,看这山不顺眼,捡起个大黑石头就向这座山的山顶砸过去,一下子就砸出了个圆圆的盆地。你们觉得我分析得有没有道理?”

      这二人都没说话,见他们不说话,我也就懒得继续说了。本来编个瞎话就是防止他们对此事刨根问底。

      我又仔细观察着盆地的情况。这时太阳正好在西边,而我们在盆地的东边,也就是说我们看盆地的时候正好是迎着阳光。

      正是由于阳光的作用,盆地中央的那块大黑石头就显得格外突出。我基本确定这块大黑石头就是一块太空陨石无疑,而且这块陨石还有磁性,就更能印证我的推断。

      说到这磁性,我忽然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我当初在穿越之前遇到那股龙卷风的时候,就是在一处地震引起的山体裂缝边。而我穿越后的地点就在这大黑石头之上,那么这股风肯定也是在这大黑石头上出现过。

      这大黑石头有磁性,那地震后的山体裂缝有没有磁性?

      肯定是有的。地球就是一个大磁场,本身就有磁性,只是这种山体裂缝处的磁性可能更强。

      那这磁场和龙卷风有什么关系呢?

      这龙卷风又怎么会引起穿越呢?

      我忽然想到了两个字——“虫洞”。

      以前读书时,我爱泡图书馆,对于科幻类的书我也读过不少。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共性,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子爱读点科幻类的东西很正常。但我还是比一般的人看的书多一点。

      我记得“虫洞”应该是爱因斯坦及另一个我不记得名字的外国人提出的理论。

      他们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穿越。

      当然虫洞的理论很复杂,而且也没得到过科学的证明,只是一种理论而已。

      我记得对于虫洞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空间中的隧道,它就像一个球,你要是沿球面走就远了。但如果你走的是球里的一条直径就近了,虫洞就是直径。

      还有一种更加直观的解释就是,如果在一张纸的两边有两个点,将纸叠起来,相当于将空间与时间重叠。用笔穿过两个点所形成的洞就相当于虫洞,虫洞可以使时间缩短,但现实却会经历很长时间。

      关于虫洞的形成原因,也有很多种分析,但也都没有得到过科学证实。

      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虫洞体本身就像是一个圆柱形磁铁。当地球某处的磁场发生突变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虫洞。

      而且科学对于虫洞的描述就是,虫洞就象是上下两边都很粗而中间很细的一股旋风,这和我上次遇到的龙卷风不是很象吗?

      当时,因为天黑,我也看不见那龙卷风到底有多高。我只看见是一股下面粗上面细的龙卷风,也许再往上面去它又变粗了呢?

      或许它上面的那一端就是连接在眼前的这个大黑石头上呢?

      因此我才从六百多年后的现代穿越到了现在所处的元朝。

      我越想越觉得自已分析得有道理。那场大地震引起了山体大裂缝,裂缝处的地理磁场发生了突变,所以产生了虫洞。

      眼前的这个盆地是太空陨石坠落地球形成的,而这块太空陨石也带有强大的磁场,这个磁场就成了虫洞的另一极。

      而且这个磁场已形成至少数百年,光是关于这黑石岭的传说就有几百年了,而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也没有发生巨大改变。因此,我预计这个地方还会再次形成虫洞。

      因此,如果想要再次穿梭时空,在这个盆地里等待是没错的。

      反而是我来时的那条山体大裂缝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地表物体的自然运动而消失,那就说不准了。

      也就是说,如果那个山体大裂缝消失了,那个强大的磁场源也就消失了。那么下次这里再出现虫洞的时候,它的另一极就不一定是我上次来的时候的四川的那条大裂缝了。

      那我就不一定会回到六百多年后的现代。有可能是七百年后的未来,也有可能是六百年前的唐朝。

      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害怕。照我这么一分析,我要回到本来该属于我的那个时代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了。

      我又想起了当初刘聚讲的那段元初的传说。那几百蒙古铁骑肯定是遇上了虫洞,穿越到不知什么年代去了。

      但可以肯定没有穿越到我以前生活的那个时代。因为我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如果有这么多古时候的军队穿越过来,那早已是闹得天下皆知。

      这也说明,从这黑石岭中发生穿越,穿越的另一端是不确定的。如果我要想从这里穿越回现代,那个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你说,如果一下子把我穿越到远古时期,我都不知道自已该怎么生存。

      我正在浮想联翩,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是陈定邦。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胡先生,你怎么了?”

      我回过头一看,罗仁和陈定邦都十分惊诧地看着我。

      罗仁关切地道:“胡大哥,你没事吧,你别吓唬我们啊。”

      我想我是刚才思考这虫洞的事太过专心了,以致于都忽视了旁边还有两个小伙子在与我说话。

      我连忙站起来,对他们笑了笑,道:“有什么事,我刚才是在想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时,罗仁问道:“那胡大哥,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没想到这小子有这么一问。我随口就道:“先下山再说。”

      于是,我们就开始安排如何下山。

      这次与来时的顺序正好相反,罗仁第一个下,我还是第二个下,我们下的时候腰间都绑根绳子,起保险作用。

      陈定邦最后一个下,他下的时候把这根短绳子带上,这根最长的绳子就留在这里了。

      一切安排妥当,我们很快就开始下山了。

      这下山就容易多了,没有上山那么费力气,但有一点就是手更疼了。下到盆地一看,我的手都被磨出了好几个血泡。

      总共也就用了约大半个时辰,我们三人就都下到了瀑布的下方。

      此时,离太阳下山还有一段时间,我想起第一次来黑石岭在盆地中央大黑石头的西北方向有一块不知什么材料的金属板子。

      当时我一个人,又没什么工具,又急着走出这盆地,就没去管它。今天反正也不出这盆地了,现在离太阳下山还有会儿,不如让这两个小伙子跟我一起去看看。

      于是,我跟他们说了那个地方有一块奇特的金属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两小子听说又有奇怪的东西,当即就来了兴趣。

      我们还是老规矩,在从瀑布处回中央大黑石头处的路上,每人捡了捆干树枝。回到大黑石头处后,我们再向西北方向进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0: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