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锥子山的人可不管这些,平常钻树林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很快他们都钻进树林没影儿了。

      这下蒙古骑兵停在树林前不知该怎么办了。

      没多久,阿古达木也来了。他看了一下,这树林面积不小,手下就来了三百多人,去搜山有点不现实。

      而且这土匪兵的特点是擅长山地战、丛林战,而他的蒙古兵却不擅长。这进去搜山,兵力必然分散,反倒容易遭受伏击。

      按照江湖规矩,也是“穷寇莫追,遇林莫入。”

      阿古达木想了想,反正那常遇春就算不死,这辈子基本上也废了。

      这锥子山的土匪遭此重创,日后对他们也形不成较大威胁了。不如趁着现在锥子山兵力空虚,他带着人马直接杀上锥子山来得实在。

      于是,阿古达木招呼人马回城。他准备回城让士兵吃饱喝足,补充点给养后,直奔锥子山而去。

      当然,走之前还是得把现在的战况向达鲁花赤作个简要汇报,然后再【创建和谐家园】杀向锥子山。

      也就是卯时末的时分,阿古达木带着蒙古兵就回到了军营,他自己则直奔达鲁花赤府而去。

      他向达鲁花赤大人作了简要汇报后,达鲁花赤大人对此次作战还是基本满意的。虽然没有全歼这股土匪,但斩杀其大部,却有一匪首受重伤。

      对于阿古达木提出的进攻锥子山方案,达鲁花赤大人也表示同意。并特意交待,攻下锥子山之后,除了活捉那个叫蓝玫的姑娘,其余的人全部就地正法。

      嘿嘿,这老色鬼,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那点事儿。

      于是,吃过早饭,阿古达木回到军营,这次他安排副千户哈丹巴特尔带着一百多兵守城,他则带着四百名蒙古兵直奔锥子山而去。

      中午,达鲁花赤大人在府中设宴款待邻县援兵各统领。这次能歼灭锥子山二百多土匪,还是多亏了这些友邻部队的襄助。

      这些邻县的部队下午也要开拨,各自返回自己的军营了。

      就在酒宴进行得正欢的时候,突然有军士来报,说有紧急军情。

      达鲁花赤大人一看信函的封面,是安丰路的加急函,他赶紧拆开一看,可不得了了。

      原来,濠州郭子兴见有蒙古大军来围攻,就给各地联络的土匪势力报信,让他们分别进攻各地的县城,好解除对他的围困,这其中就包括他给锥子山报的信。

      但郭子兴排好兵、布好阵直等着蒙古兵来进攻时,蒙古军营一点动静都没有。

      一连三天都是如此,郭子兴觉得不对劲儿,于是派出探子去探。很快探子回报,那蒙古军营都只剩下空营帐,里面根本没人,也不知去什么地方了。

      按照郭子兴的估计,这蒙古兵肯定是打着进攻濠州的旗号对别的地方进行突袭去了。

      但现在敌人究竟是进攻的哪里他也不清楚,但也不能就这么干等着。郭子兴左思右想,兵法中不是有“围魏救赵”吗?

      现在不管这些蒙古兵去进攻谁去了,他就去进攻离濠州最近的怀远县城,这蒙古兵必然回援。

      如果蒙古兵回援的即时,他们就撤回濠州。如果回援得不及时,说不定他还能拿下怀远县。

      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

      要说这郭子兴分析问题还是有两下子的,这个事情也是被他猜了个【创建和谐家园】不离十。

      于是,他马上带着五百兵向怀远县进攻。

      此时,怀远县里的守备确实空虚。本来就只有五百多守兵,去定远县围剿锥子山的土匪去了四百人。城内现在加上老弱病残,也只有一百多人驻守。

      当郭子兴部到达怀远县城下时,城内的守军都慌了。还好他们还能凭借着城墙的防御工事做抵抗,一面派人马上向上面报告紧急军情。

      安丰路得到怀远县遭围的军报是一天以后的事情。安丰路的达鲁花赤大人迅速召集各高级将领开会,会议迅速拟定了作战方案:

      一是由安丰路速派五百精兵火速驰援怀远县。

      二是给定远县发一封加急密函,让在定远县围剿土匪的各方兵力迅速驰援怀远县,包括定远县也得至少派出三百兵力驰援,一定要确保怀远县的安全。

      这封密函到达定远县的时候,又过了一天,也就是说郭子兴兵临怀远城下的时间是两天以前。

      也就是在今天凌晨,怀远县被郭子兴给攻破了。

      而此时在定远县的各部队也不知道情况。特别是怀远县的领兵千户,情绪十分激动,他要求大家火速驰援。

      但其余各部就没有这么激动了,反正攻得是怀远县,又不是他们家乡。但既然上面有命令,但怀远县肯定得去,至于什么时候去就不用这么急吧。

      这时,定远县的达鲁花赤大人发话了:

      “我看军情虽是十分紧急,但也不急这一会儿,诸位将军用过饭后,马上整兵出发吧。

      我们定远县的守兵上午刚刚出去四百人去围剿锥子山了,我这就命人速速召他们回来。各位先行一步,我们定远的兵稍后即到。

      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各位的鼎立相助。”

      说着端起酒杯,欲向在坐的各位带兵统领敬酒。

      这时各带兵的统领也都端起酒杯,准备与定远县的达鲁花赤大人共饮此杯。

      但怀远县的领兵千户不干了。他立即起身,气哼哼地把酒杯都砸了,然后直奔大门而去。

      临走前,他抛下一句话,“如若我怀远县有失,在座的诸位都难辞其咎。”

      这下把这达鲁花赤大人也搞得是大无趣。好在还有其他定远县的官员在旁边打圆场,这酒总算是喝下去了。但这宴席也是草草结束了。

      各领兵统领都回到自己的军营,准备向怀远县驰援。

      说实话,他们心里也不愿意去怀远。这本来都计划好了,吃完午饭后,各自回各自的地盘。这下突然接到命令,又有新任务,下面的兵士肯定也是有怨言的。

      但既然的军令在身,他们也不得违背。

      此时,怀远县的兵早就出发了。毕竟这些人是去保卫自己的家园,那积极性肯定不一样。他们的父母妻儿还等着他们去保护,去晚了,城破了,说不定就被红巾军给杀害了。

      这各邻县的兵都磨磨蹭蹭,直到申时才各自出发。好歹也是出发了,出了县城估计天也快黑了,先找个地方扎营吧,明天再走。

      如果不出定远县城,到时上级追究起责任来,他们也怕担不起。

      当天中午接到命令当天下午申时出发和当天中午接到命令第二天才出发,可能在实际效果上差不多,有可能后者更能让士兵得到充分休息,更有利于作战。但领导可不这么看,领导看你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

      当天下午虽然是申时才出发,但可以说明你马上在执行领导的指示、贯彻领导的精神。但如果说你第二天才出发,领导可能认为你对此事不够重视。

      事情往往就是如此,你又找谁说理去呢?

      这些带兵统领,也都是久历宦海之人,这些道理他们都懂的。

      因此,这各路人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在申时时分出了定远县城,出了县城约二十多里地,就各自安营扎寨了。

      再说阿古达木这边。这家伙是一路急行军,直奔锥子山而去。

      按正常的速度,他们是辰时末出发的,应该是申时时分才能到锥子山。

      但从阿古达木到下面的小兵都是立功心切,因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锥子山的土匪已在定远城遭受重创,而且现在肯定还没回到山上,山上的几个老弱病残此时不收拾更待何时。

      因此,全军上下都十分兴奋,一路上都没休息过。未时时分,他们就来到了锥子山的地界,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上次遇伏的那个谷口。

      其实,自从刘聚、常遇春带人下山进攻定远县城之后,锥子山的潜伏哨就回撤了。因为毕竟家里人不多了,而且都是老弱病残。

      以前,他们的潜伏哨直设到韭菜山,现在就设在山寨大门外一里多,也就是从外面进山过了这山谷后的地方。

      因此,当时阿古达木带人直接走山谷进入锥子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阿古达木上次在这里吃了大亏,此次也是格外小心谨慎。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嘛。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这四百号人从早上吃过早饭出发以来,还没做过休整。现在锥子山就在眼前,得好好休息一下,等养精蓄锐了,再向锥子山发起攻击。

      于是,阿古达木命令所有的人原地休息,另派出两支轻装小分队分别从这山谷两边的山坡上上山顶。

      一是侦察看上面是否有埋伏,另外也是要控制这山谷两边的制高点。这样,大部队从山谷进入,他才放心。

      但这山坡坡陡林密,行动十分不便。大部队在下面等了近一个时辰,已经是申时的时分了,派出去的两支小分队才派人回来复命,说是山上没有埋伏,可以从山谷进入。

      这时,这还有三百多人的大队伍已经是休息够了,都摩拳擦掌地准备上锥子山大干一番。

      随着阿古达木一声令下,三百多人缓缓地进入了山谷。因为山谷太窄,虽然这并不是很长的一段山谷,但三百多人走了两刻钟才全部通过。

      最前面的人过了山谷,在前面的开阔地集结,准备等大部队全部通过后,向锥子山进攻的时候,锥子山上的潜伏哨发现了来犯的蒙古兵。

      他们迅速回山报告情况,山上的人顿时炸开了锅。

      不是说定远城没有多少守兵了,大头领、二头领带兵去攻城了吗?

      怎么现在出现了这么多蒙古兵来进攻咱锥子山了呢?

      难道大头领他们出了什么事?

      王氏、蓝氏当时听到有蒙古兵来攻锥子山的消息时也都吓懵了。她们最担心的倒不是这锥子山是不是还保得住,她们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夫君是不是还活着。

      好在刘聚他们下山时,还安排了几个老成持重之人在山上主持大局。这几人都是跟了刘家几代人的,因为年纪大了,所以刘聚才没让他们跟着下山。

      这几个老人家迅速凑在一起合计了一番,认为现在虽然还不清楚大头领、二头领那边的具体情况,但以他们二人的身手,还不至于连命都保不住。

      最大的可能是他们在定远县城遭遇了大队蒙古兵,人马被杀散了。这蒙古兵可能就是一路尾追而来的。

      现在也不用管这么多了,事情到底怎么样,很快也会有个结果。

      但现在锥子山上还有一百多口人,虽然都不是能征善战之人,但我们还有地形优势,我们还有防御工事。当务之急是组织大家赶快就位,利用防御工事抵抗蒙古大军。

      很快这几个老家伙就把所有人都召集齐了,说现在有蒙古大军来攻山。虽然不知道大头领、二头领那边的情况,但大家也不要胡乱猜疑,以他们二人的身手,蒙古兵是奈何不了他们的。

      ÑÛÏ´ó¼ÒҪͬ³ðµÐâ飬ÂíÉÏ×éÖ¯µÖ¿¹µÐÈ˵Ľø¹¥¡£

      刚才乱作一团的那些人,听了这通分析,觉得目前也只好如此了。

      因为既然上山当了匪,那就得与官兵对着干。眼下逃是很难逃了,下山的路上全是蒙古兵,后山又没有路。

      投降那更是没有活命的机会,这些蒙古兵就等着拿他们的脑袋去换取富贵呢。

      当时的情况对于锥子山的这些人来说,就是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跟这帮蒙古兵拼了。

      这下大家都纷纷操家伙准备去跟蒙古兵拼命,就连王氏、蓝氏都要去。

      当时的蓝氏已是怀孕8个月了,这几位老人家赶紧把她们劝住,然后组织一些还能参加战斗的人迅速向山寨大门后那一段很陡峭的山路上设伏。

      那个地方在上次阿古达木带兵攻锥子山的时候也设了伏,只不过是阿古达木他们还没攻过来就退兵了。

      因此,这次这个地方看来是要派上用场了。而且这个地方作为锥子山的最后一道屏障,还是修了很多防御工事的。加上路比较陡峭,山路的弯又多,骑兵根本发挥不了优势。

      阿古达木想要不费什么事儿,就能轻易拿下锥子山,还是不大现实的。

      第四十七章 天佑锥子山

      也就是阿古达木整顿兵马来到山寨大门的时候,锥子山上的人都已到达了伏击地域。

      阿古达木带人走进了山寨大门没多远,就发现前面的路并不好走了。因为太陡了,又全是弯路,骑马上山都危险,最好是牵着马上山。

      阿古达木觉得如果土匪兵在这里设伏,他们的损失会很惨重。但锥子山上的人不多了,这段路究竟有没有埋伏呢?

      阿古达木还是有点拿不定主意,因为一旦大部队往山上进发,前面的人遭受袭击,退都不好退,因为路被后面上山的人堵死了。

      为了谨慎起见,阿古达木决定先派一小股兵力上山,看看是什么情况。

      如果山上有埋伏,他们再想办法;如果没有埋伏,先头部队上了山,大部队也可安心地向山上进发了。

      事实证明,阿古达木还是十分明智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9: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