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2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日下午,我们到了和州联络点。

      自从陈元贵离开和州联络点后,和州就一直是张怀德在主事。

      后来,郑有功和马振宇先后离开和州去了应天。

      现在,和州主要就剩下张怀德和甘仁桐两个带着几个年轻人了。

      好在现在和州的任务也没有以前那么重了,主要就是当成一个私盐生意的集散地。

      我考虑着下一步应天的联络点扩建好之后,沈大哥的私盐可以分流一部分去应天。

      这样一来,应天就更加忙碌了,而和州的事情就会更少一些。

      如果时机合适,其他地方需要新开联络点,我就准备让张怀德去主持大局,这和州的事交给甘仁桐就行了。

      我把这个想法单独跟张怀德谈了谈,张怀德表示服从安排。

      我正与张怀德聊着一些和州的情况,突然一个小伙计来报告,说是五当家来了。

      嘿嘿,这杜黑子还真会挑时候。正好,我找他有事。

      于是,我和张怀德一起出来迎接杜黑子。杜黑子见我也在,也是十分吃惊。

      大家好久不见,少不得又是一阵寒暄。

      不多时,甘仁桐准备的饭菜也端上来了,于是大家赶紧就座。

      我们这边共五人,杜黑子带了两个跟班,和州联络点除了张怀德、甘仁桐,还有三个伙计,总共十三人,挤了满满一桌。

      因为这韭菜山的秘密训练基地,涉及到组建天狼特战队这种高级机密的事情。于是,我与杜黑子心照不宣。

      虽然酒桌上谈了很多生活,也谈了很多工作,但秘密训练基地这事儿是只字未提。

      酒席散了之后,我才与杜黑子单独谈起了这个话题。

      杜黑子告诉我,这训练基地还是十分隐蔽的,我们到了韭菜山的潜伏哨,自然会有人带我们进去。

      房子也是建成了一个四合院形状。小单间一共有十间,主要是供各教练员住宿。大房间两个,一间作为特战队员的集体宿舍,住宿四十个人都不成问题;另一间作为日常理论教学使用。

      另外还有后勤保障人员的住宿用房、各类库房若干。

      杜黑子告诉我,虽然我告诉他每批参训人员不超过三十人,但一切都是按照四十人的标准配备。

      另外,所有的后勤保障事宜,杜黑子已安排完毕。

      本来他是让一个叫黄国春的小伙子在那里负责,但刘聚大哥生怕这年轻小伙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非说这第一期得派个老成的人带一带他。

      最终,杜黑子只好让刘三狗子出马了。他也给刘三狗子交待,这第一期很重要,相当于给以后的每期都定了个调子,一定要完成好这个任务。

      另外也得把黄国春好好带带,只要一切顺利,这下一期就由黄国春负责了。

      刘三狗子也表了态,一定完成好任务。

      杜黑子离开韭菜山后,刘三狗子就带着黄国春等几个年轻人在韭菜山训练基地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小工作,确保这个月中旬特战队员能顺利入驻。

      听了杜黑子介绍的这个大致情况,我还是相当满意的。我又问了日常给养如何供应等问题,杜黑子都已安排得十分妥当。

      当晚,我与杜黑子谈了很久,才各自去睡觉。

      µÚ¶þÌ죬ÎÒÓë¶ÅºÚ×ÓÔÚºÍÖÝ·ÖÊÖ£¬ËûÈ¥Ó¦Ì죬ÎÒÈ¥¾Â²Ëɽ¡£

      分别时,我还叮嘱他,这应天联络点的改扩建工程就全要依仗他了。

      杜黑子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ÈýÔÂÊ®ÎåÈÕ£¬ÎÒÃÇÒ»Ðе½Á˾²Ëɽ½ÅµÄDZ·üÉڵ㡣

      那潜伏的哨兵当然是认得我们,也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立即带我们在密林中穿行。

      翻了几个小山包,约一个时辰的路程,终于到了这个秘密训练基地。

      这个基地在一条小溪流旁边一片相对平坦的空地上,四周都是树林。

      据刘三狗子介绍,这片空地本也是一片树林。为了建这个基地,正好也需要木材,顺便就把这片树林给灭了,但周边的树林仍然保存完好。

      要不是站在这周边几座小山的山顶上,肯定是看不见这片房子的。加上这韭菜山本就是土匪出没的人烟稀少之地,外人想要发现这个秘密训练基地还是相当困难的。

      因为这毁林建房,肯定会多毁一些,房子周围约十多米基本上都没什么树了。如果这些树还在,那这里就更加隐秘了。

      我告诉刘三狗子,趁着现在还是三月的天气,迅速派人回趟锥子山,召集一些人手,来给这房子周边都补种上一些生长较快的树种。

      争取三、五年之后,这个训练基地能全部隐藏在树林之中。要是站在这周边的几座小山的山顶上也发现不了这个训练基地,那就完美了。

      刘三狗子听我说了这个想法,表示这个问题好解决。他等会就派人回锥子山,向刘聚大哥汇报一下,争取明天就把人带过来。用个两到三天的时间,把这个任务完成。

      另外,我想到陈维林的队伍估计也很快就到了。陈维林可不是锥子山的人,那些潜伏哨肯定是不认识他。

      那些挑选的二十七名特战队员中兴许有锥子山的老兄弟,但这几个潜伏哨能不能认识他们也是个问题。

      万一那几个潜伏哨把陈维林他们当成了准备来侵犯锥子山的其他土匪势力,那事情就搞大了。

      我立即安排陈定邦跟刘三狗子派回锥子山的人一起出去,到了潜伏哨的地点,陈定邦就在那里与潜伏哨一起蹲守,他是认得陈维林的。

      只不过如此一来,就得辛苦陈定邦几天了。

      陈定邦当然是二话没说。大家都是吃过苦的人,这点小事儿,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陈定邦他们走后,我们几个也陆续安顿下来,十多日的连续赶路,也是把我们累着了。

      果然第二天下午,锥子山上派来的种树队伍就过来了。刘三狗子与黄国春迅速安排大家种树。

      刘聚大哥也得知我回了韭菜山的消息,特地让人捎来口信,有空一定要回去跟他喝两杯。

      我也让捎口信的种树人给刘聚大哥捎个口信回去,等这边一切安排妥当了,我肯定是会回锥子山找他的,请他放心。

      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

      三月十八日,树都种好了,刘三狗子就让这种树的队伍先回去了。

      提起这种树,我忽然想起咱们种的那个桑树不知怎么样了,我立即询问刘三狗子。

      刘三狗子告诉我,长势很不错。黑石岭中的候富贵说了,今年下半年就开始大批量造纸。

      听到这里,我也就放心了。

      三月二十一日,陈维林的队伍终于是赶到训练基地来了。

      与陈维林也是好久不见了,我便与他长谈了一番。

      刘三狗子、黄国春,包括罗仁、陈定邦都是帮着安排那二十七名特战队员迅速安顿下来。

      这二十七人之中,原来锥子山的人只有六名,都是上锥子山不久就跟着常二哥去和州投奔了朱元璋的。后来也一直没回过锥子山,因此对这一路的路况也不是很熟悉了。

      陈维林他们更是第一次来锥子山,情况就更加不熟悉了。

      常二哥是三月初五下午到了常州,因为事先就已有交待,让他们随时做好出发准备。

      三月初六,陈维林带着这二十七人就出发了,因为道路不熟悉,所以直到三月二十一日才到了韭菜山。

      我与陈维林商定,明天先召集大家开个简短的开训动员大会。针对二十七名队员,我们把他们分成三个班,确定三个班长。

      对于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我已经让罗仁大致整理了一个课程表。当然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还要与陈维林探讨,作进一步的完善。

      这个课程表的制定,大致是按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是体能训练,科目主要分为基础体能训练和长跑。

      基础体能训练科目诸如我们现代的俯卧撑、仰卧起座等,主要是锻炼队员的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身体平衡协调性等。

      长跑主要就是为了锻炼队员的耐力。

      早上的体能训练结束之后,就是回来洗漱、收拾个人床铺、打扫卫生、吃早餐等。

      上午的训练主要是以武术、攀爬等训练科目为主。

      下午一般考虑到天气因素,主要安排识图用图、野外生存技能、火器训练、救护训练等。

      考虑到我在五月底要赶回石门,因此这前两个月的下午基本都是识图用图训练。

      结合天气因素,夏天的下午一般安排游泳训练。

      晚饭后,安排一些基础性体能训练科目或者是夜间突袭作战训练等。

      陈维林看了这个课程计划,也觉得安排得比较科学。

      陈维林建议训练结束之前,是不是安排一场比武。当然这个比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比功夫,而是以班为单位,让他们完成一个集体性的任务。谁完成的最快最好,哪个班就算获胜。

      获胜的班不仅有物质奖励,还将被授予尖刀班的称号。以后执行任务中,尖刀班的队员优先上。

      我一听陈维林这个想法,真心是觉得好。特战队员今后执行任务,肯定是不单打独斗,必须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只有自己的团队获胜了,他自己才算获胜了。

      另外,通过这种实战对抗演练,更能起到锻炼效果。

      比如濠州、定远现在都在蒙古人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一次实战对抗,三个班各自潜入定远城或者潜入濠州城内,去斩杀蒙古兵士或官员。最后哪个班能全身而退,而且取得的收获越大,哪个班就获胜。

      为了提高大家对每一名队员重要性的认识,我提议全身而退是先决条件。假如哪个班损失了一名队员或者被俘了一名队员,即使他们取得的成果再大,也没有资格获胜。

      这与传统的那种牺牲局部利益、获取整体利益的思维教化是截然不同的。

      我强调的是要珍惜每一名特战队员的生命,即使我们不能取得一点儿成绩,也不能让队员受损失。

      只有我们真正爱惜每一名队员,每名队员才能在实战中勇于向前。因为他们心中会坚信,无论遇到任何危险,他所在的团队是不会放弃他的。

      我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陈维林也表示这个方法好。

      既然觉得好,我便叫来罗仁和陈定邦,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方案。

      罗仁和陈定邦听了我们的初步方案之后,也觉得这方法不错。

      另外,罗仁还提议,在平常的训练之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对抗性教学。

      比如识图用图,我们可以把队员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让他们根据地图迅速到达某个地方。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可以将三个班放在相隔不远的地方,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攻击,哪个班能坚持战斗到最后,哪个班就获胜。

      当然这个攻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而是点到为止。比如某个班的队员进入到另一个班的伏击区,另一个班的队员将其制服,这个队员就意味着在战场上已“牺牲”,就此退出这场较量。

      我们一听罗仁这个方法,还真是不错。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又能增加趣味性。

      当晚,我们四个人凑在一起,是一直研究到深夜。

      第二天早餐后,陈维林【创建和谐家园】了二十七名特战队员,简短的动员会就此拉开了序幕。

      我首先上台讲话。我理了理思绪,说道:

      “兄弟们,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见面。

      可以说你们这二十七个兄弟,都是我结拜二哥常遇春手下精兵中的精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5 08:03:35